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3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3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准备与开展

一、初中化学实验准备

化学教师是实验的主要引导者,在实验的准备阶段必须先了解实验内容,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目的列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在部分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完美的实验效果,药品用量大,危害较大,所以在实验的准备阶段不仅要考虑到实验的成功与否,还要考虑到对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倡导绿色实验。在一般的化学实验过程中,仪器应以小型的为主,把药品的用量控制到最少量,在选择设备的时候除了关注实验的趣味性外,还要考虑余液的处理和实验安全。例如,在《金属与矿物》和《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中,实验过程可能用到铁、铝、铜、盐酸和硫酸等,在实验准备阶段要将这几种金属片裁成一厘米宽,十厘米长的金属条以供使用,试管选用小型试管,将金属片置于酸中观察反应现象,实验结束后拿出金属条清洗干净以供下一次实验使用,这样的实验过程简洁、高效,在药品用量最少的情况下达到了实验效果。初中教材中也有制取氧气的实验,在制取的过程中一般选择的是高锰酸钾,主要是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使用高锰酸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实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取用药品时要当心不要洒落在桌上。教师在实验准备阶段就要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棉花要放在试管口两厘米的位置,这样做能防止高锰酸钾被气流引到水中,实验结束后要将小型试管和药品一起回收,试管要用双氧水清洁。在学习酸碱指示剂这一知识点时,也需要用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在实验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准备一些花瓣、白菜和胡萝卜。在实验开始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组

选用一种物品进行实验,各小组在结束后可相互交流。在课堂上研碎胡萝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实验准备阶段就要研碎好,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节省药品。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实验内容在化学授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不仅能教授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试过程中,实验题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教师要认真组织开展实验教学课程。

(一)要提前演示现象

在实验准备阶段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演示,在演示前要说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注意事项,然后再开始操作。比如,在讲解氢气时,由于氢气不纯时会发生爆炸,为了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氢气,也为了实验的安全性,要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仔细观察,使学生掌握氢气的制作方法和检验方法。实验课的开展不仅包括实验操作,还包括实验结束后的实验报告。在完成每一次实验后,教师都要进行实验报告总结,在实验小组长的监督和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最后选择比较出色的给予表扬。

(二)实验要具有代表性

教师要组织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了解此类化学物质间的反应。同类型的反应一般都具有相同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各种反应的概念,教师要安排一系列有关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从中总结出规律。例如,教师可以准备木炭、硫粉、铝丝和磷粉,做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

烧的实验。这些物质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金属物质,一种是非金属物质。通过这一类型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化合反应的概念。同理,在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概念总结上,也都是通过观察这种经典化学实验现象总结的。在学生归纳这种反应概念时,教师需要组织一系列富有内涵且直观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挖掘感官的知识,提炼出化学概念。例如,在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个实验结束以后,学生会有以下错误的想法:但凡是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生成一种物质和生成两种物质的区别在哪?为什么有这种区别?这样对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

(三)实验要具有说服力

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理论非常重要。由于化学理论比较抽象,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设计一些有说服力的实验,使学生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在讲解电离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液体导电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理解电离的概念。另外,在初中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一些化学物质具有毒性,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按实验步骤和实验规则进行实验。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的准备和开展过程中,师生要时刻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实验技巧和实验方法。同时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认真摸索,刻苦钻研,争取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有新的突破。

第二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究

1、注重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设置初中化学实验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认识和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并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为日后学好化学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实验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例如在讲“氧气的制取”一课时,教师应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于氧气的理解,可以说氧气的性质、用途等等,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时,引出实验内容,即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以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在正式操作之前,首先让学生认识实验原料和所需仪器,并将实验步骤总结成单个字,查装定点收移熄,随机找7位学生发言,每位学生叙述其中一个字代表的含义。学生会在思考的同时聆听他人的答案,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的专注度。然后由教师叙述实验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并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负责观看,以熟悉实验流程。最后由学生自己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教师应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看到水排出是实验现象,生成了氧气是结论,应将它们分别记录到实验报告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如果最后实验失败,没有制出氧气,学生就要在报告上写没有发生任何现象,而不是编造实验现象。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这样学生在实验成功后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每次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清洗实验仪器,整理实验台。如果学生忘记了,教师应该提醒学生,今天的实验课程结束了,下面还有最后一项内容,那就是…学生会回答整理实验台,然后教师要适时的表扬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2、注重联系,增加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法是初中化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由于化学知识之间存

在密切的联系,这为对比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应在讲述新实验时将旧的知识点与新的实验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了之前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例如在学习CO2的制取时,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并用燃烧的木条凑近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CO2已集满。H2的制取则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同样用燃烧的木条凑近瓶口,当看到蓝色火焰并伴有噗的声音,证明H2已集满。将两个实验对比进行,并提出问题,为什么H2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什么制备CO2和H2用的酸不同?制得的CO2中是否还有其他气体,为什么?让学生边观察实验边思考,通过对比找出制备两种气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3、注重创新,共同设计与改进实验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延伸拓展,与学生共同设计开放式实验课程。例如在讲授酸和碱时,已知酸和碱都可以用紫色石蕊检验,紫色石蕊溶液在正常状态下是紫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而酚酞只能检验碱。教师可以据此让学生进行探索实验:是否能够找到其他溶液,像紫色石蕊溶液一样能够同时检验酸和碱。并让学生思考酸和碱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与酸反应的物质有碱、活泼金属、碱式盐、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的物质有酸、酸式盐、酸性氧化物。将酸和碱分别滴入这些溶液中,观察是否发生不同的反应,从而得出结论:某些溶液可以与酸或者碱发生反应,但是无法与二者同时发生反应。所以实验室中没有符合要求的溶液,需要进行制备。教师首先要制成一份样本,为学生提供参考,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红萝卜、紫草、白菜等,让学生辨别各种蔬菜,然后说明各种蔬菜的特征。接着将红萝卜去皮,把红萝卜皮泡在浓度为95%的酒精中,浸泡一天

左右取出。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与酸和碱反应,发现溶液变成了不同的颜色,因此该溶液可以当做指示剂。然后让学生仿照教师的做法用其他材料设计实验。由于所得溶液的功效与酒精浓度有关,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设置对比实验,将实验材料分别泡在不同浓度的酒精中,还可以泡在其他溶液中,研究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是否只有酒精溶液可以用作指示剂?需要多少浓度的酒精?单独的酒精是否可以用作指示剂?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自己动手进行检验,并通过实验得到答案。开放式实验会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妙,而且还能够使其发散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

4、注重探究,善于联系实际

初中化学有许多内容可以让学生做课外实验,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食物为什么会散发香味?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比如将醋滴在鸡蛋壳上,为什么会冒气泡?因为鸡蛋壳中有碳酸钙,那么生成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比如运动会中的发令枪打响后为什么会冒出白烟?因为白烟的成分是五氧化二磷。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化学,学生可以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研究化学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不从实验室拿任何仪器,学会寻找使用代用品、甚至自制品做实验,让学生感到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在校内做,也可以在家里做。比如先取少量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然后在阳光下晒干,最后用碘伏涂抹,字迹就会显现出来。这是由于淀粉遇碘变蓝,所以显现的字迹是蓝色的。这些都是简单的化学知识,而且易于在生活中取材,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做课外实验,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5、小结

教师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让学生温故而知新,鼓励

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探索新的实验方法,使化学实验课生动、有趣。同时,教师应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第三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

化学教学必须加强实验教学,随着教学的改革,实验教学得到了逐步的加强,但总体来说,实验仍是较薄弱的环节,它不仅影响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师的教育观和实验观是一个较主要的原因。新课程突出强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又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学习化学创造一个自由的,基本的环境,使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放开手脚,要舍得花时间,而不是用知识讲授、习题训练来代替实验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四点。

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在教材中,有些物质的性质,没有安排演示实验,如果只让学生阅读教材,默认其性质,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我常常根据具体内容,增添一些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把理论知识融化在实验之中。

2、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参与能力一、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及规律,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之中。

3、开发家庭小实验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化学晚会列为专项内容之一。在晚会上表演节目

(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小游戏等)的都是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而观众大多是初中学生。丰富多采的晚会把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竹声声”,学生自然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我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以及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经。作为化学教师,我们一定要抓好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为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相关推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通用7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篇1 摘要: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中小学的创新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研究与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化学实验;思考 对学科教学而言,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创设一个巧妙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情景,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感性知识,在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从生动的直观现象到抽象的思维知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化学实验还能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 二、完成教学模式的革新 (一)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开放化学实验室,提供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我们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两人或四人为一小组,开展探究实验研究。开放实验室要求有专职教师负责,负责老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三)增加实验探索的机会,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 一、合理利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科价值观 二、正视实验成败,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化学研究与实验是分不开的。化学实验也是初中生最感兴趣的地方所在,对于初中生的吸引力不亚于魔术,因此,老师必须要借鉴实验这一教学工具。老师要为学生多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化学知识与化学原理。例如在研究氧气时,课本上就安排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制取出来的氧气来探究氧气的性质。在实验之前,老师首先要向学生普及催化剂的相关知识,什么是催化剂,它们在实验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在过氧化氢制氧的实验中就需要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其次,要详细讲解实验中要使用到的化学仪器、这些化学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收集氧气后,让学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是氧气,如果木条没有复燃则实验失败。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实验失败也会发生,老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原因,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再进行实验,

直到实验成功为止。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传达科学思想,也能够让他们避免出现实验就一定要成功的思想。 三、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自主研究中提高科学智慧 自主研究是正面教学的重要手段,自主研究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只有学生具有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谈得上科学智慧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习惯于自主研究的能力,例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比较不同的方法的反应原理,每一种方法分别发生什么化合反应。让他们采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两种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比较哪一种方法收集的气体更纯净。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停止加热还是先将导管移开,为什么。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思考,避免实验时出现差错,有些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当然在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各种问题,初中生毕竟研究能力有限,因此,老师要多加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及时指点学生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只看好的不看坏的,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四、正确的教学评价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研究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实验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由发挥和互相配合。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更灵活地创新教学内容与手段,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位名人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充分说明学生的亲自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大多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配合或独立完成。如比较常见金属(Mg、Zn、Fe、Cu)的活动性顺序时,我们以金属Mg、Zn、Fe、Cu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速度确定它们的活动性强弱。如果仅是老师演示,一来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二来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可以请学生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或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一边适当指导),既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在比较NaOH溶液与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谁好时”?我事先收集好两可乐瓶的CO2气体和配置好饱和石灰水与NaOH溶液,课堂上请学生上来做:在一瓶中倒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在另一瓶中倒入等量的饱和NaOH溶液,再分别振荡并观察变化。明显看到两瓶都变瘪,加入

NaOH溶液的可乐瓶变得更瘪,从而知道NaOH溶液比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更好。因此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亲自参与实验,积极性很高,整个实验过程兴趣盎然,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比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实验潜能 对于初中化学教材而言,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让学生从已知结果推算过程,这对喜欢追求未知与新奇的学生来讲略显枯燥,所以教师要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探索。比如在实验室收集CO2时,课本上讲道:由于CO2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故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但事实上是否能用排水法收集呢?我们可以在学生做基础实验2时让学生自主探究,结果学生会发现:CO2能用排水法收集且收集速度较快。通过有趣、生动的化学实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加强实验安全性,提高实验有效性 无论在哪个环节,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化学实验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有的可燃、易爆等;实验仪器大多数是玻璃制

化学实验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化学实验的价值充分体现探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探讨(3篇)…

化学实验课题研究论文(五篇) 内容提要: 1、化学实验的价值充分体现探讨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探讨(3篇) 3、初中化学实验下的实践探究教学 4、化学实验探究课的创作反思探索 5、高中化学实验能力的做法探讨 全文总字数:16189 字 篇一:化学实验的价值充分体现探讨 化学实验的价值充分体现探讨 【摘要】化学是九年级的起始科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实验内容,其中有演示实验也有探究实验,教师合理安排这些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实验过程,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活动与探究;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科学态度 引言 化学实验至关重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实验进行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活动与探究”是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而设置的,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

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也是积极的学习方式,在当前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活动中,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重视对实 验的探索和认识也是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利用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预习习惯化学是九年级的起始学科,根据学生 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一开始就让学生先预习,然后带着问题听课,把书 本知识和教师授课内容融合起来,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一个过程,让学 生学会学习,化学实验探究作为化学教学的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教师 可以利用学生观看演示实验的热情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渴望。布置学生预习,培养学生有目的、手段、方法后,再动手操作,让初三化学中 有限的实验探究充分发挥作用。例如:第一章中《走进化学实验室》 要学生认识多种化学仪器和药品,我课前布置预习如下内容:1.把书 上所有的仪器图和名称看一看。2.你对哪些仪器特别有兴趣,为什么? 3.你能记住哪些仪器?根据以后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你能和老 师一道画一些常见的仪器吗?画时你发现有规律可寻吗?上课时,我 首先有序地安排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的药品、仪器盛列,并把课本中 要求的仪器放在实验台上,请学生介绍他感兴趣的仪器并把仪器名称 写在黑板上,以及他看一遍记住的仪器:哪些仪器不容易记住?为什么?上台介绍仪器的同学十分投入,台下的学生听得非常认真。那些 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也会对照课本,指出台上同学的错误。画仪器图时 学生更是全身心投入,互相指出毛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先预习,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随想 一、化学实验的“兴趣作用”要贯穿教学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在绪言课中,我做了一个“烧不焦手帕”的实验。将纯棉质的手帕完全浸泡到配置好的酒精溶液中。用镊子夹住手帕的一角提起来,划着火柴点燃。手帕上烈火熊熊,不一会儿火焰变小。轻轻晃动几下,火焰熄灭,而手帕却完好无损!学生的兴趣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多做一些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同时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我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课时准备了一根形状奇特的洁净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学生看到了形状奇特的红色的铝丝,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其原理。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对其变化的认识更加清晰。 二、化学实验的危险性不要总挂在嘴边,实验时不要畏首畏尾,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化学实验中的危险 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

不可蛮干,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例如浓硫酸的溶解性实验,大家都了解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一开始做实验时可能有恐惧心理。那么就先要求熟记浓硫酸溶解要领,然后演示时要稳健流畅,学生实际操作时搭配好人员并做好一切保护措施,实验的成功率就会很高。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再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使教学工作如虎添翼 有些实验通过多媒体去制作演示效果也不错,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验满、浓盐酸的挥发性等等。有些实验的用品取之不易,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增加感性认识。例如,空气的液化,让学生了解液态空气的颜色;再如,干冰的性质,可以通过动画去演示干冰的变化和作用。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花大力气去完善。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3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3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准备与开展 一、初中化学实验准备 化学教师是实验的主要引导者,在实验的准备阶段必须先了解实验内容,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目的列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在部分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完美的实验效果,药品用量大,危害较大,所以在实验的准备阶段不仅要考虑到实验的成功与否,还要考虑到对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倡导绿色实验。在一般的化学实验过程中,仪器应以小型的为主,把药品的用量控制到最少量,在选择设备的时候除了关注实验的趣味性外,还要考虑余液的处理和实验安全。例如,在《金属与矿物》和《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中,实验过程可能用到铁、铝、铜、盐酸和硫酸等,在实验准备阶段要将这几种金属片裁成一厘米宽,十厘米长的金属条以供使用,试管选用小型试管,将金属片置于酸中观察反应现象,实验结束后拿出金属条清洗干净以供下一次实验使用,这样的实验过程简洁、高效,在药品用量最少的情况下达到了实验效果。初中教材中也有制取氧气的实验,在制取的过程中一般选择的是高锰酸钾,主要是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使用高锰酸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实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取用药品时要当心不要洒落在桌上。教师在实验准备阶段就要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棉花要放在试管口两厘米的位置,这样做能防止高锰酸钾被气流引到水中,实验结束后要将小型试管和药品一起回收,试管要用双氧水清洁。在学习酸碱指示剂这一知识点时,也需要用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在实验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准备一些花瓣、白菜和胡萝卜。在实验开始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组

选用一种物品进行实验,各小组在结束后可相互交流。在课堂上研碎胡萝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实验准备阶段就要研碎好,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节省药品。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实验内容在化学授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不仅能教授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试过程中,实验题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教师要认真组织开展实验教学课程。 (一)要提前演示现象 在实验准备阶段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演示,在演示前要说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注意事项,然后再开始操作。比如,在讲解氢气时,由于氢气不纯时会发生爆炸,为了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氢气,也为了实验的安全性,要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仔细观察,使学生掌握氢气的制作方法和检验方法。实验课的开展不仅包括实验操作,还包括实验结束后的实验报告。在完成每一次实验后,教师都要进行实验报告总结,在实验小组长的监督和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最后选择比较出色的给予表扬。 (二)实验要具有代表性 教师要组织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了解此类化学物质间的反应。同类型的反应一般都具有相同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各种反应的概念,教师要安排一系列有关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从中总结出规律。例如,教师可以准备木炭、硫粉、铝丝和磷粉,做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

初中化学优秀论文(精选3篇)

初中化学优秀论文(精选3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篇一 摘要:初中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对于传统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 挑战,化学教师需要考虑如何转变教学观念,通过选择和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 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老师通过设立各种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使学生既掌握了相关化学知识,同 时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情境教学法;初中化学 根据新课程下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理念以 及实施情境教学的基本要求,重点阐述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模拟型情境,同时结合实际教学用案例的形 式研究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的三种常见课型新授课、实验课以及复习课中 的应用。 一、情境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1、情境教学的定义 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情境的定义,会有不同的说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情境是指一个人正在进行其中一种行为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 行为产生的条件;从心理学角度看,情境是指通过一定的刺激,对人引起 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从学生角度看,情境作为 理解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和背景,为学生提供思 考空间,产生其中一种情感体验,进而诱发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有关 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刺激事件或信息材料,同时也是传递信息的载体。

2、情境教学的发展及作用 情境教学的思想源远流长,经历时代的演变逐渐发展成熟并形成了完整的情境教学理论。兴趣是人们探究其中一种事物或从事其中一种活动的心理倾向,通过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作为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情境兴趣是指由环境中的其中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对个体的知识、偏好系统产生影响。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和重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合法的边缘参与是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理论的中心概念的基本特征。基于情境的学习者必须作为共同体中的“合法”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同时他们的活动也应该在共同体工作的情境中进行。 二、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理念与要求 1、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的情境教学理念是新时期教育部为实现素质教育而做出的基本要求,体现出当今时代的基本教育和构想,是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化学中的情境教学,由于化学科目的显著特征,—实用性,彰显其必要性。 2、新课程对初中化学实施情境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服务于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情境的设立,要为实现化学教学目标服务,并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宗旨开展。(2)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设立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进行化学

初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3篇

初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巧设导入,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中的引入,它不仅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导入常规的方法是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新内容,也即承上启下。这对于唤起学生旧知识的回忆和巩固旧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准备,对吸引学生注意力,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它对于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却产生不了很好的效果。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标、新理念,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突出时代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和智能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引入也要更新观念,要符合新课标、新时代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情绪。 二、妙用实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行教材中有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具有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的特征。这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妙用化学实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动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氧气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我为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课前准备好一个集满气体的瓶子,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里,让学生仔细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学生发现,原来只是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后却发生了剧烈的燃烧。此时学生产生了疑问,集气瓶里装的是什么

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发生剧烈燃烧?此时,面对学生的好奇,我告诉学生,瓶子里装的是人类及动物生存所必需的气体——氧气。这样,在鲜明的实验现象和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得知氧气最显著的化学性质就是支持燃烧。化学实验具有揭示事物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安全、环保、合作、节约等教育的功能。 三、起伏有度、张驰协调的课堂 1.教师的教学激情是化学课堂起伏有度、张驰协调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激情,激情来自哪里?激情源于爱心,源于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对化学生活生产知识的爱,对教学的爱。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可以全天候、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实施“教为学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激情来自自信,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实际,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从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熟悉教案,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充满自信、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才能够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有了自信带来的激情,可以营造化学教学的生动气氛,开辟化学教学的新天地。 2.把握难度、形式多样、学生为本是起伏有度、张驰协调课堂的关键。 (1)一节课40分钟,教师除了在激情和课堂引入方面下工夫外,在教学设计中更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情绪,要尽量使课堂起伏有度、学生情绪张驰协调,一味地追求活跃或放手不管,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2)复习课和讲评课要做到起伏有度、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论文(推荐36篇)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论文(推荐36篇) 篇1: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一从教学目标出发,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教师应分解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进而系统性地掌握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是以物质学习为主线,前后呼应,形成螺旋式的前进模式。如在教学“CO2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做了如下规划。首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或课间谈话时,有意识 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化学物质的名称或一些零散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有一个 无意识的感知体验。其次,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相关单元有 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的学习。如在CO2的学习中 要让学生了解其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时与其他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还要能解释CO2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再次,是知识的内化阶段,这是 在单元学习后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的一个过程,通过记忆、复述、举例等 形式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紧接着,学生还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循环来巩固知识体系,并积累经验。如在学习“碱与氧化物反应”这一内容时,要对CO2的性质进行复习回顾。当学生对CO2性质有了 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后,后面学习SO2、SiO2与碱的反应时就是举一反三的 过程,这也就是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站在更 高的角度,对教学内容的实施有一个全局性的规划与掌控。 二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帮助学生理解 长久以来,教条化的教学思想使西藏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学也走上了 “基础知识+习题”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脱离了生 活背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化学思维与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相隔

离,缺乏知识的体验与感知。生搬硬套的题海战术,使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对原理的理解,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通过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如相同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质量的且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了相同质量的H2,问什么一定有剩余,什么一定没有剩余,什么可能有剩余?拿到这样的题目不少老师觉得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而学生更是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我们将其与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类比,就能很容易理解了。 三通过知识串联,实现横向迁移 四总结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时期,教师应重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使知识与经验不断整合、改造,进而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或生活中去,使其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这是迁移教学在科学中的重要意义。 篇2: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在初中的教学中,部分的化学教师还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单一,教学理念陈旧,教师过于注重分数和成绩,有时还在采用题海战术或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化学公式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厌烦学习化学的情绪、教师没有考虑学生主体的思想波动,一味的自己授课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态度来学习化学、甚至有的教师在化学课程还没有开课就督促家长让孩子提前报各种辅导班在暑期将化学课程先修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7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7 篇)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探析 一、激发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发现与发明的源泉,也是求知的动力。兴趣的培养在于合理的、科学的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及时排除不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兴趣的引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化学课程。化学学习离不开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注重同学之间合作学习从中取得进步,在互助合作中发现同学的优势,在互助合作中获取知识,使之成为学生在实验课程中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通力合作完成化学实验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有利于集体关系的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二、联系实际生活,开发化学课上的课程资源

新课改要求教师使用教材不是简简单单的教师教学生学,教 师不仅要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要求学生对所学知 识点不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 力的发展,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连,日常生活也 可以成为化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将学生现有的生活知识和经 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生活事 物中学习,理解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就激发 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就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 力,也使老师的教学模式有所提升,不再是简单的是什么、 为什么,而提升到如何做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 实践能力。 三、合理把握课堂提问时机,培养学生课堂提问的习惯 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促使学 生提出问题,使学生敢于提问,我们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 境、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合作。这样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就不 会有紧张感和焦虑感。因此,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和谐、 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个 性,同时还能展现他们叛逆期的灵性。教师要欢迎他们质 疑,允许他们出错,允许他们改正。作为老师,我们应尽可 能给予学生的课堂表现适当的评价,好的见解加以肯定,鼓

2023最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论文(最新9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论文(最新9篇)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展示,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在直观的实验演示中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贯彻能力,二来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走进化学课堂,同时,也为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9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论文》,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篇一一、准确性———目的启示 观察是通过视觉神经来对外部信息的一个接收与选择的活动,在这个环节中,观察者是否抓取到正确的信息将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准确性,而这可以通过目的启示来实现。目的启示的核心概念就是观察者在观察中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要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化学实验,从而确保观察时能够正确聚焦与定位。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几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比较,用于实验的物质是红磷、木炭、硫、铁丝,实际上在实验中所代表的是烟、雾、光、火焰这四种不同形态物质的实质与区别。除此以外,这个实验还说明了可燃物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的不同区别,这些都是学生在观察时所要带着的目的。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带着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去观察实验,就不容易被实验中其它无关紧要的现象或因素分散了注意力,能更好地聚焦于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本身,从而极大地提高观察实验的准确性。 二、全面性———多维思考 由于实验一般是由两种及以上的物质共同作用的一项活动。所以,从不同的物质角度出发,所观察得到的现象与结论也会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应当尽可能地全面和细致,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多维思考。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制取氧气”为例,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一套装置中,虽然涉及到的实验器材不多,操作的环节也并不繁琐,但实验中却多有细节,一旦其中有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论。比如,如果药品在试管的底部堆积,那么不但加热无法均匀,而且受热的面积也因此而增大了;如果铁夹在试管的中间部位夹着,那么加热就不能均匀地进行;如果试管口的位置在设置上向上倾斜,那么水就非常容易倒流,从而导致发生试管炸裂的危险;如果导管在试管内过于长,那么对于气体的导出就非常不利,等等。对于学生来讲,假如发现实验结论与教材说的不一致,那么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实验问题。由此可见,通过多维思考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全面性,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确保实验合理性的必要能力。 三、有效性———笔墨记录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最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是眼睛直盯着实验,这固然是注意力集中的一种表现,但由于记忆力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这意味着学生可能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看得非常清楚,但实验操作完毕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就会遗忘。因此,对于实验的观察能力还应当培养起对记忆认知的有效性,而这离不开笔墨记录,即学生应当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地通过笔墨来记录好实验现象。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在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比如最开始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中,石灰石并没有明显变化,在加入氧化铜进行加热后,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就由黑色变为红色,由此导入另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时,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了,这一个实验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出现,其出现的都是与物质反应有关,对于这种涉及环节多、实验现象多的实验,学生在观察时就应当及时做好笔录,以便保证实验现象的有效性被持久地通过文字资料的方式记录下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共8篇)

学校化学试验教学论文(共8篇) 第一篇:学校化学试验的引导教学 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同学学习爱好 化学试验或者化学现象来都来源于实际生活,特殊是学校化学试验教学中的8个基础试验,更是格外贴近生活,因此老师应当学习联系生活,在阐述试验原理,演示试验过程和现象之后,对试验的实际应用赐予重点讲解,并提示同学联想实际生活中这些试验现象的发生情境和用途,通过唤起同学生活中的感观印象来形象同学的学问学习,改善学习效果。例如“配置肯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试验,在讲解试验本体之前,老师可以从糖水的制作过程讲起,由于同学们多数在家都自己制作过糖水,有相关的实际阅历,知道糖放的越多,水放的越少,糖水就越甜,以此来引申出化学溶液质量分数的概念。再如讲解常见金属的性质的时候,老师可以课前让同学们自己收集些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制品,以提高同学的爱好。对于金属燃烧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的性质,老师可以联系实际中的烟花事例,同学们绝大多数都对烟花有深切的感官认知,听到五颜六色的烟花是用金属燃烧放光制作的,同时也就加深了这条化学学问的形象理解。对于基础试验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试验,在完成试验本体之前,老师可以先布置同学完成家庭小试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来制取二氧化碳和检验二氧化碳。引导同学用空饮料瓶、注射器等用作反应容器,用吸管、输液管等替代导管,用热水瓶塞、药品塞等替代橡皮塞,用玻璃杯、空饮料

瓶等替代集气瓶;用鸡蛋壳、水垢等替代大理石,用白醋替代稀盐酸,用干燥剂生石灰制成澄清石灰水。通过这个家庭小试验,同学既巩固了所学的化学学问,又了解了生活中的某些物质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化学的爱好,对接下来的基础试验二也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从而使基础试验二的教学收获更好的效果。 2.演示错误试验过程,由同学找错得结论 在试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书本试验过程加以简洁改动,变成无法获得正确结果或者消灭意外的错误试验,然后由同学思考找问题,引导同学通过自己的思考改正试验步骤中的错误,提高同学的严谨性思维和探究力量。例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试验中,正确的发生装置是试管口要塞一团蓬松的棉花团,由于同学操作时简洁遗忘,所以老师演示时有意不放棉花团,让同学看着高锰酸钾固体沿着导管进入水槽,水槽中的水瞬间变成红色,这时让同学争辩消灭这种意外的缘由,同学马上就想到试管口那团棉花的重要性。并且同学会意识到假如连续加热高锰酸钾的话,很有可能让更多的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能堵塞导管,导致塞子冲出或者更严峻的是发生试管炸裂,所以此时同学会猛烈要求老师停止加热。这时老师就移开酒精灯,稍等片刻,同学就听到了试管裂开的声响,这时老师让同学争辩消灭这种意外的缘由。同学马上就想到停止加热后试管内气压减小,水沿着导管倒流入热的试管,使试管裂开。这样同学自己试验时就肯定不会消灭先灭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的错误操作。同时老师也要告知同学:假照试验过程中由于操作错误,看到水倒流入导管了,不

【实用】初中化学论文(19篇)

【实用】初中化学论文(19篇) 初中化学论文(一): 浅析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四个问题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化学实验问题 【论文摘要】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值得广大教师去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实际出发,浅谈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四个问题。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多年的教学实验中,笔者觉得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正视和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 1、实验内容的选择问题 目前初中化学教材版本很多,实验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开展实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要学会选择。以鲁教版教材为例,涉及到的实验有:分组实验32个、演示实验29个、课外实验1个。这就要求教师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和实验员一道对本学期将要开展的实验内容进行选择列表,写好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在课堂之外,可适时提出让学生做一些“绿色化学”实验、“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趣味小实验,让化学实验绿色化、经济化、趣味化。 2、实验人员的组织问题 演示实验大多由教师完成。那些以学生操作为主的科学探究实验,大多以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进行。按照实验内容的不同,可以2人或4人为一小组,任命好小组长,负责小组的管理、实验报告的填写和收发。在实验前的准备阶段,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律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良好实验习惯。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要克服畏惧心理,还要让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让每个学生阅读了解每个实验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 3、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3.1仪器和*品的本身安全。 在各种化学实验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玻璃仪器。玻璃仪器的优点很多,如耐酸碱腐蚀、容易加工、价廉物美,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容易破碎,它经不得骤然的冷或热,经不得碰撞和摔打。例如,“H”型电解水器操作很容易损坏,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由于重心较高操作时容易歪倒;学生在连接拨插玻璃仪器时用力的不当会导致仪器的破损和身体上的外伤等。 化学*品的存放时间较长,可能会变质失效,影响使用和使用的效果,大多数*品有*,不能品尝或接触皮肤、衣物,对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物质也要有所认识、有所防范,实验结束后的废液废渣要妥善处理,防止*性污染。实验结束后养成清点仪器和*品的习惯,防止个别学生带出。

九年级化学实验论文

篇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 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在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 二。适当增加规律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一环节教学中,可以补充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原料易得,实验易做,并且现象明显。通过这个实验和铁绣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更能使学生理解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到和掌握规律。又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个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恰当改进实验方案丰富学生实验情感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场所。由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意义极大。新课程新理念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放出氧气”实验中,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会观察到小木条复燃的现象。然而我们的实验却不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看不到火星变旺,而发现会熄灭。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引起的,还是由于分解产物中有大量水蒸气造成的呢?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可试验10%、15%、20%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组可加长导管,待生成的水蒸气冷却后,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测试。结果发现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导学生去改进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有大量气泡冒出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或碱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 总之,化学实验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研究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创学内容与手段,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例如,在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或独立完成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同时调动其他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另外,在比较NaOH 溶液与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时,可以让学生 自己做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让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实验潜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中化学教材而言,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这对于追求未知与新奇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枯燥。因此,教师应该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探索。例如,在实验室收集CO2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是否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O2,从而让学 生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总之,让学生多参与实验和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加强实验安全性,提高实验有效性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是最重要的。许多药品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等特性,而大多数实验仪器都是玻璃制品,容易破碎。酒精灯等实验工具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和心理压力,还会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其对实验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因此,化学教师需要始终保持“安全第一”的意识,检查所有仪器和装备的可用性,了解实验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化学教学的质量,因此,化学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实验教学,采取多种对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养。 构建高效初中化学实验课 化学实验可以让化学课程更加高效。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激发研究兴趣。例如,在第一节化学课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研究(3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研究(3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研究(3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性学习 实验是推动化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课标改革后,将科学实验探究作为优化化学教学的突破口,强调了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开展探究性学习成为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 一、探究性学习的简述 1.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 就初中化学而言,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问题,或是某一项化学实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独立思考,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最终完成化学教学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摒弃了机械式记忆和重复强化训练的弊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无论对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还是学生个人的学习发展,都有帮助作用. 2.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这是化学实验教学必须遵守的根本性原则.只有将科学性原则始终贯穿于化学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采用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操作方法中,才能保证化学实验顺利完成,同时保证化学实验结果符合真实标准.为此,在安排化学实验时,

教师要以教材实验内容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科学、合理地开展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实验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 (2)探究性原则. 化学实验的探究性,是指让学生在现有的学习基础上,对所学内容和实验结果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学习.在做化学实验时,学生对于将要发生的化学现象充满未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让学生就当前实验进行大胆猜想,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未知的化学现象具有较高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从而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3)创新性原则. 化学实验与其他基础性学科相比,具有趣味性、探究性,对于初中生的吸引力更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变得更加新颖和生动,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情,从而提高化学实验效果. (4)可行性原则.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程度的加深.这就意味着探究性学习的难度要高于日常教学难度.因此,如何把握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难易程度,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一方面,教师设置的探究性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如果学生不经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就得出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