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举行时间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举行时间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至3月20日在北

京举行。此次会议是中国国内重要的政治盛事,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政治意义。

在会议召开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了会议,审议了会议议程、人事安排以及相关的事项。会议的具体举行时间经过认真的考量和周密的准备,以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圆满成功。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与会代表共计2970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有2970名,代表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其他有关方面。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将共同商议和决议国家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审议和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展计划、预算报告和其他重要法律法规。

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民生福祉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他们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家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各个代表团積极参与了分组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逐项审议各项议案。与会代表们广泛地关注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方案和建议。其中,最受瞩目的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代表们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回顾,对未来的发

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天的积极讨论和充分沟通后,代表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并通过了报告。

在会议的最后几天,与会代表进一步审议和通过了国家发展计划、预算报告和其他重要法律法规,这些决议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国家整体发展和各项改革决策起着指导作用。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8年3月20日圆满落幕。会议

期间代表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审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取得成功,为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和方向指引。

2021政协闭幕会讲话 2020人大会议召开时间表

2021政协闭幕会讲话2020人大会议召开时间表 2021政协闭幕会讲话2020人大会议召开时间表 两会 2021两会召开时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6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两会是指哪两会 两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大家为了方便所以把两者简称为两会。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两会召开体现的是什么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两会期间代表从人民最关注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这也代表了党中央对人民的关心,及时维护人民的利益。 2021两会召开时间 两会代表怎么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021年省级两会时间 根据公开报道,截至目前,至少已有25个省份确定了2021年省级人代会的召开时间,均定在1月中下旬。 2月12日是2021年的春节,目前已公布人代会召开时间的省份均将会议日期定在了春节前。从目前来看,河南省的人代会是召开时间最早的,定于1月18日开幕。四川的人代会召开时间是最晚的,定于1月29日开幕。 从已确定的会议召开的时间来看,2021年1月中下旬是省级地方两会召开的密集期。这其中,有14个明确了会议开幕的具体日期。 例如,西藏、山西、辽宁的人代会定于2021年1月20日召开;湖南、天津都是1月25日召开;陕西、江西则在1月26日召开。 而诸如云南、广西、山东、安徽等11省份,只是将人代会召开日期模糊定于“中旬”“下旬”或“中下旬”举行。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解读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解读 9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解读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监察法草案的说明、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按照国务院关于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一、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一)组建自然资源部。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

部门。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二)组建生态环境部。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三)组建农业农村部。将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将农业部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 不再保留农业部。

中国重要三大会议

中国重要三大会议 中国重要三大会议,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9月28日) 第二次会议(1955年7月5日~7月30日) 第三次会议(1956年6月15日~6月30日) 第四次会议(1957年6月26日~6月15日) 第五次会议(1958年2月1日~2月11日)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59年4月18日~4月28日) 第二次会议(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 第三次会议(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 第四次会议(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64年12月21日~1月4日)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75年1月13日~1月17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78年2月26日~3月5日) 第二次会议(1979年6月18日~7月1日) 第三次会议(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 第四次会议(19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 第五次会议(19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83年6月6日~6月21日)

第二次会议(1984年5月15日~5月31日)第三次会议(1985年3月27日~4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6年3月25日~4月12日)第五次会议(1987年3月25日~4月1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第二次会议(1989年3月20日~4月4日) 第三次会议(1990年3月20日~4月4日) 第四次会议(1991年3月25日~4月9日) 第五次会议(1992年3月20日~4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 第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 第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 第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 第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98年3月5日~19日) 第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 第三次会议(2000年3月5日~16日) 第四次会议(2001年3月5日~15日) 第五次会议(2002年3月5日~15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2003年3月5日~18日) 第二次会议(2004年3月5日~14日) 第三次会议(2005年3月5日~15日) 第四次会议(2006年3月5日~14日) 第五次会议(2007年3月5日~16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2008年3月5日~18日) 第二次会议(2009年3月5日~13日) 第三次会议(2010年3月5日~14日) 第四次会议(2011年3月3日~14日) 第五次会议(2012年3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2013年3月~)

人大、政协、几届几中全会的区别和召开时间

一、概述: 人大:5年一届,每年1次,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召开。 政协:同上,一般在每年的3月3日召开。 几届几中全会:党内会议党的代表大会,5年一届,一般一年一次,每年的9月份(国庆前进行),又叫几大几次会议。目前是十七大四次会议已经于09年9月18日召开过(又叫十七届四中全会) 二、人大,政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人大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每年三月份召开一次全体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政协即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大与政协的联系主要有: 一是政治基础相同。人大和政协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为补充。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或章程开展各自的工作。共产党与人大和政协的关系是:共产党不凌驾于人大之上,三者都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二是国体环境相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大和政协均存在于相同的国体之中。 三是法律基础相同。人大和政协均被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和载入。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时还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载入了宪法。 四是指导思想相同。人大和政协都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五是根本任务相同。人大和政协都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时间是多少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时间是多少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十三次会议。该次会议通常会在每年的3月份召开,召开时间一般为3月5日至3月15日之间。然而,具体的召开时间需要通过中国国务院决定,并根据当年的国内外形势和工作安排来确定。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中国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其任务主要包括审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国务院工作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全国发展规划、预算报告等法律法规;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等。 在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将汇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中讨论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期间,代表们将按照事先确定的议程,参与各项议程的讨论和决策,并有权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和提案。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一个集中体现中国人民民主的会议,各界代表将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代表人民利益,为国家决策提供专业和智慧的支持。此外,会议还是国内外媒体和观察家关注的热点,会议期间,各大媒体会对会议的各项内容进行报道和分析。 具体的四次会议议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日

常工作机构,该报告汇报了过去一年内的工作情况和即将展开的工作计划,为代表们了解和参与日常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 2. 国务院工作报告:国务院是中国的行政机构,负责国家日常的行政事务。该报告介绍了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和未来的工作计划,涵盖经济、政治、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内容。 3.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国的最高法院,负责监督和审理各类法律案件。该报告总结了最高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和未来的工作计划,介绍了中国司法改革和法律运行的情况。 4.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中国的最高检察机关,负责监督和指导全国的检察工作。该报告详细介绍了最高检察院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和未来的工作计划,重点涵盖了反腐败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情况。 5. 全国发展规划:全国发展规划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该规划包括经济、社会、环保和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代表们在会议期间将深入研究和讨论全国发展规划,为国家发展提出建议。 6. 选举和任命:代表们将根据国家法律,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机构。这些选举和任命是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最重要的议程之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哪召开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哪召开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中国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会议之一,它于2021年3月5日至3月11日在 中国的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全国人大五年一度的重要节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代表参与。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是全国人大会议的常规召开地点之一。北京具备丰富的会议和接待资源,能够为会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此外,北京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中心,拥有完善的交通和宾馆设施,在处理大型会议时有着丰富的经验。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具体召开地点是中国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是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一座大型建筑,是全国人大的会议场所。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结构庄重大气,设计简洁而典雅。人民大会堂内有多个大型会议厅和办公区,能够满足人大会议的需求。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期间代表会对国家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例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资格的报告等。此外,会议还进行了重要法律法规的审议和通过,例如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制定民法典等。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平台,是国家决策的重要

环节。在会议期间,各代表通过提案、发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和所代表群体的意见和诉求。会议还设立了各种小组和专门机构,例如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等,以便代表们能够深入研究和讨论各个领域的问题。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经济改革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会议,国家能够听取各地的声音和意见,调整政策方向,促进改革和发展。同时,会议也是代表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能够加强全国人大代表的团结和凝聚力。 总体而言,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为中国国家政治体系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的召开地点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代表们通过这次会议能够对国家的政策和法律进行全面的审议和决策,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进步。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间内容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间内容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中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会议之一,它于2018年3月5日至3月20日期间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会议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决定国家发展方向和政策的重要场合。以下是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时间内容的相关参考内容。 第一、会议时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至3月20日期间举行,共计15天。 第二、会议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是中国的国家会堂和重要的外交场所,是全国人大会议的固定举办地。 第三、与会人员:此次会议共有2970位代表参加。会议的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各行各业的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者以及各个社会群体的代表,代表着各个领域的利益和声音。 第四、主要议程: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和通过各项法律法规、选举产生国家机构和领导人等。 a.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一年中最重要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一,它将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提出下一年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代表们将就政府报告的内容提出质询和建议,审议并通过该报告。 b.审议和通过各项法律法规: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将审议和通过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

制定和修改,将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c.选举产生国家机构和领导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 议上,代表们将选举并决定由国家副主席、国家主席等国家最高领导人和国家机构的组成,这也是国家机构和领导层的重要调整和决策。 第五、会议成果: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成果将对国家的决策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法律法规和选举产生国家机构和领导人,将为中国的国家治理提供重要方向,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总结: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中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会议,它的时间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与会人员、主要议程以及会议成果等。通过这个会议,中国代表们将共同决策并推动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努力。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日程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日程 3月5日(星期一)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会) 1。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2。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3。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 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4。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6日(星期二) 上午9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7日(星期三)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3月8日(星期四)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推选监票人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3月9日(星期五) 上午9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下午3时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1。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2。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3月10日(星期六)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3月11日(星期日)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建议表决稿,大会关于设立第 十三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草案,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 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的表决办法草案;酝酿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委员的人选 下午3时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表决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 2。投票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 3。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工作的报告 3月12日(星期一)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3月13日(星期二)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1。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监察法草案的说明、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王勇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一)组建自然资源部。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二)组建生态环境部。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三)组建农业农村部。将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将农业部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 不再保留农业部。 (四)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五)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牵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职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保留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民政部代管的中国老龄协会改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代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 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六)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将民政部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以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有关职责整合,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七)组建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部的救灾职责,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农业部的草原防火、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整合,组建应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国地震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由应急管理部门管理。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后,与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伍一并作为综合性常备应急骨干力量,由应急管理部管理。

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议程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日程 (2018年3月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 3月5日(星期一)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会) 1.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2.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3.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4.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6日(星期二) 上午9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7日(星期三)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3月8日(星期四)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推选监票人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3月9日(星期五) 上午9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下午3时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1.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2.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3月10日(星期六)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3月11日(星期日)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建议表决稿,大会关于设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草案,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的表决办法草案;酝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的人选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举行时间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举行时间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至3月20日在北 京举行。此次会议是中国国内重要的政治盛事,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政治意义。 在会议召开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了会议,审议了会议议程、人事安排以及相关的事项。会议的具体举行时间经过认真的考量和周密的准备,以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圆满成功。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与会代表共计2970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有2970名,代表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其他有关方面。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将共同商议和决议国家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审议和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展计划、预算报告和其他重要法律法规。 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民生福祉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他们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家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各个代表团積极参与了分组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逐项审议各项议案。与会代表们广泛地关注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方案和建议。其中,最受瞩目的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代表们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回顾,对未来的发

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天的积极讨论和充分沟通后,代表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并通过了报告。 在会议的最后几天,与会代表进一步审议和通过了国家发展计划、预算报告和其他重要法律法规,这些决议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国家整体发展和各项改革决策起着指导作用。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8年3月20日圆满落幕。会议 期间代表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审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取得成功,为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和方向指引。

历届全国人民大会时间表

党代会的专用名词:“几届几中全会” 1.“届”: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 年。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一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后各次党代会,才真正按“八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某次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会议为“几届几中全会”。 2.“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议,如“七届二中全会”就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出来的中央委员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人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2010年3月5日~2010年3月14日) 第二次会议(2009年3月5日~2009年3月13日) 第一次会议(2008年3月5日~2008年3月18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2007年3月5日~2007年3月16日) 第四次会议(2006年3月5日~2006年3月14日) 第三次会议(2005年3月5日~2005年3月14日) 第二次会议(2004年3月5日~2004年3月14日) 第一次会议(2003年3月5日~2003年3月18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98年3月5日~19日) 第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 第三次会议(2000年3月5日~16日) 第四次会议(2001年3月5日~15日) 第五次会议(2002年3月5日~15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 第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 第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 第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 第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 第二次会议(1989年3月20日~4月4日) 第三次会议(1990年3月20日~4月4日) 第四次会议(1991年3月25日~4月9日) 第五次会议(1992年3月20日~4月3日)

2021年江西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1年江西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道德与法治部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 位置上。每小题2 分,共36 分) 1.2020 年9 月8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A.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 B.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C.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D.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2.2020 年10 月26 日至2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的建议》。 A. 第十三个二○三五年 B. 第十三个二○五○年 C. 第十四个二○三五年 D. 第十四个二○五○年 3.2021 年3 月1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这是国家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和政治体制的又一重大举措。 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 4.“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一位博士的论文致谢部分触动了许多人,靠读书他从山坳穷学生蜕变为中科院博士。这告诉我们 A. 只读圣贤书,不闻天下事 B. 只要学习就一定能实现人生梦想 C.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D. 学习点亮人生,为幸福生活奠基 5.漫画中的学生应该 ①理解学校要求的合理性 ②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③积极遵守和维护集体规则 ④树立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禁止手机带入校园 关于加强 中小学生手机 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某 某 中 学 院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时间是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时间是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于2018年3月5日至3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本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旨在进一步强调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为国家未来发展制定更为具体和可行的规划和政策。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五个重要方面的原因。首先,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选举已经完成,需要通过会议来确立他们的法定地位和职责。此次会议还需要对上一届人大代表工作进行总结和审议。 其次,会议需要审议并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负责国家的日常运作,工作报告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情况和政策措施。会议通过对工作报告的讨论和决定,确定了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重点和任务。 第三,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工作报告。国务院是中国的政府,而工作报告包括了政府在经济发展、农业、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政策和计划。全国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修改和建议,以确保国家的各项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 第四,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两份报告涉及了司法系统的改革和发展情况,通过会议的审议和决定,可以为司法改革的推进提供指导和支持。

最后,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和法规。全国人大作为最高立法机关,对于制定和修改法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会议通过的法律和法规包括了刑法、民法、劳动法等,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法治环境和保障。 此外,会议还会选举产生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国家常委以及国务院总理等重要职位,以确保国家的最高领导权能够顺利过渡和交接。 总之,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通过会议的讨论和决定,能够有效地调整和完善国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单元测试--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22年3月4日,由各民主党派人士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政协委员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这说明() ①我国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人民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2.2022年3月,全国两会如期召开。下列关于全国两会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有()①全国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政协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①全国两会中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政协委员是由选民协商推荐产生的 ①全国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委员听取和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3.四十多年来,广西合寨村坚持三个“群众说了算”原则,即机构组成由群众说了算、重大事项由群众说了算、工作成效由群众说了算,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使一个偏远村寨逐步转型为美丽新村。合寨村的发展说明()①我国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①村民自治有利于促进该村和谐稳定①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一切事务①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4.我国每年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于3月5日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坚持()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20—2021学年下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号填在答题卡内,每题1分,共25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3小题。 1.影响③、④两区域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海陆 C.季风 D.地形 2.各地区和对联不符合的是 A.①区域—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B.②区域—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C.③区域—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D.④区域—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3.四大地理区域中,主要位于黑河-腾冲西北,人口稀疏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读万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下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下图,完成4-6题。 八年级地理试卷第1页,共8页

4.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5.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中上游B.长江下游 C.淮河下游 D.黄河中下游6.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 D.贵州省晴天较多 2020年暑假小明乘列车到甘肃旅游,读图完成7-9题。 7.小明发现,甘肃境内一路从东到西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变化明显,其影响因素是 A.气温的差异B.降水的差异 C.地形的差异D.黄河影响 8.图中甘肃境内的主要铁路线是 A.京包-包兰线B.青藏线 C.宝成-成昆线D.陇海-兰新线 9.小明推测,适宜在甘肃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石油化工B.橡胶种植 C.轮船制造D.淡水渔业 读“西藏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10-12小题。 八年级地理试卷第3页,共8页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专题训练)(附答案)

必修3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于2022年3月5日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3月11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半。下列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我国的根本制度②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③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的核心④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并表决通过了乡村振兴促进法、反食品浪费法等8部法律。这体现了() ①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了决定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②国家权力机关践行民主集中制,行使国家立法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最高监督权和最高立法权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监督权,监督政府的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人大代表在生活中扎根基层,深入调研,在会场里认真审议,建言献策。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份份沉甸甸的议案,一次次坦诚的建言,凸显人大代表心系人民、尽心尽责的使命担当。这表明人大代表() ①享有审议权、提案权②来自人民,肩负人民重托 ③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④帮助所在地方政府推进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某人大代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深入基层,耐心细致地讲解人口普查工作程序、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积极引导群众配合普查工作,使人口普查“家喻户晓、人人支持”,为当地人口普查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位人大代表() ①发挥桥梁作用,助力人口普查工作②履职尽责,积极行使代表的提案权 ③密切联系群众,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④反映群众意见,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近三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创新执法检查方式,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坚持问题导向,执法检查报告如实反映问题,点名曝光143个单位。同时还委托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对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为执法检查提供了科学支撑和专业意见。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坚持求真务实,敢于动真碰硬②提高监督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