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总结2
关于“数字城市”建设的建议

关于“数字城市”建设的建议数字城市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建立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智能化管理等手段,对城市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从而提高城市的智能化程度、效率和便利性。
数字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各国都在积极推动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需要充分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实施。
以下是关于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些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城市,必须先建立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
包括建设全覆盖的光纤网络、5G网络、智能交通系统、城市传感器网络等。
这些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它们将能够有效支持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城市信息的高效共享和利用。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进行充分分析和规划,确保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推动数字化管理数字城市的建设,需要推动城市管理的数字化。
这是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构建城市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
数字化管理可以帮助城市更好地监测和管理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通过数字化管理,城市可以更好地响应和适应各种挑战和变化。
三、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城市的建设,也需要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数字城市建设将有效地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通过建设数字化的产业基础设施,推动数字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培育数字经济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提高,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数字城市的建设,也需要在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方面进行努力。
数字化城市将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例如通过智能家居设备提高家居生活的便利性,通过智能手机应用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健康管理系统提升健康保健水平等。
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将居民的需求置于首位,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服务。
数字化城管工作总结和工作意见9篇

数字化城管工作总结和工作意见9篇第1篇示例: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城管工作逐渐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
数字化城管工作的总结和工作意见既能帮助城市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也能为未来的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一、数字化城管工作总结数字化城管工作主要包括城市管理信息化、城市监控系统建设、执法手段数字化等方面。
通过数字化手段,城市管理部门可以更加高效、精准地进行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城市管理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是数字化城管工作的基础。
通过建设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城市管理工作全方位的监测和管理。
各类数据包括人员信息、场所信息、事件信息等都能够得到及时汇总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2.城市监控系统建设城市监控系统的建设是数字化城管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监控系统,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实时了解城市各个区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监控系统可以监测交通拥堵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为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执法手段数字化数字化城管工作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执法手段的数字化。
传统的城管执法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物力,效率较低。
而数字化城管工作则可以通过建设执法信息系统、使用智能设备等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1. 加强数据共享和协同数字化城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
城市管理部门可以与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共享各自的数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作战能力。
2. 提升智能化水平数字化城管工作还应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城市热点预测、智能执法等工作,提高工作的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3. 强化培训和管理数字化城管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数字化城管工作能力,确保数字化城管工作的顺利实施。
数字化城管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一环,其发展对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智慧城市自查情况汇报

智慧城市自查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全面了解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情况,特进行了自查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自查发现,我市在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道路交通智能化改造已经完成了90%,智能公交、共享单车等智能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智能能源系统的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为城市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数据管理和利用情况。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大数据的管理和利用。
在此方面,我市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自查发现,我市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城市数据中心,实现了对城市各项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利用。
在政府管理、城市规划、市民服务等方面,大数据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智慧生活服务情况。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更便利、更高效的生活服务。
通过自查发现,我市在智慧生活服务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方面的建设逐渐完善,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同时,智慧城市平台的建设也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如在线办事、智能社区管理等,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四、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工作,也发现了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不畅,导致了信息孤岛现象,影响了智慧城市的整体效能。
其次是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化程度不高,导致了一些设施无法有效对接,影响了整体建设效果。
最后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安全隐患问题,一些智能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待加强。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和推广,促进各部门间数据的畅通共享;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化工作,提高设施互联互通的效率;加强对智慧城市设施的安全监管,确保市民的生活安全。
数字城管工作总结范本7篇

数字城管工作总结范本7篇篇1一、背景随着城市管理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数字城管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市数字城管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城管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作总结1. 工作经验我市数字城管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注重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部门协同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平台建设方面,我市建立了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城市管理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在数据共享方面,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打破了部门壁垒,促进了信息互通;在部门协同方面,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管理。
2. 工作亮点在数字城管工作中,我市形成了一些亮点和特色。
例如,建立了城市管理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城市管理信息的汇聚与融合;推广了智能监控设备,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开展了物联网应用试点,探索了城市管理新模式。
这些亮点和特色为我市数字城管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存在问题虽然我市数字城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平台建设仍需完善,部分区域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二是数据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部门间信息互通仍存在障碍;三是部门协同仍需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管理仍存在困难。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数字城管工作的深入推进。
四、改进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加强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现象;二是优化数据共享机制,明确各部门的信息共享责任和义务,促进信息互通;三是加强部门协同,建立更加完善的联动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管理。
同时,建议加大对数字城管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数字城管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共同推动数字城管工作的深入发展。
五、结论总体来看,我市数字城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数字城管考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数字城管工作。
本文将对本年度数字城管考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年度工作回顾1. 考评制度不断完善本年度,我市数字城管考评制度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更加注重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考评内容涵盖了城市管理各个方面,包括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实现了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
2. 考评手段创新本年度,我市数字城管考评手段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实时监测、快速处置和精准考核。
通过建立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了城市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考评结果应用本年度,我市数字城管考评结果得到了充分应用,对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了约谈、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整改。
同时,对排名靠前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4. 考评成果显著本年度,我市数字城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市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容环境整洁有序。
通过加强市容环境整治,城市“六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市整体形象得到提升。
(2)交通秩序规范有序。
通过加强交通管理,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3)市政设施完好率提高。
通过加强市政设施维护,市政设施损坏率明显下降,保障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4)园林绿化水平提升。
通过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城市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三、存在问题1. 部分单位对数字城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单位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导致数字城管工作推进缓慢。
2. 考评制度仍需完善。
部分考评指标设置不够科学,难以全面反映城市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3. 数字城管平台功能有待提升。
部分功能模块不够完善,影响了数字化城管工作的开展。
4.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工作总结

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工作总结
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整合城市各项资源,提
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取得了一些成果,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在这里,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们的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
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的引入,我们成功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交通效率。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智能公交车调度系统,使得公交运营更加高效,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其次,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
成功地监测了城市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障了市民的健康。
此外,我们还推动了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数据安全问题,随着智慧城市管理中心
的发展,我们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其次是技术更新换代的问题,智慧城市管理中心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和系统,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针对这些挑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的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市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其次,加大对技术更新换代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系统,提高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的管理水平。
总之,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也
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区别

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区别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概念。
虽然两者都涉及到数字技术在城市管理和发展中的应用,但在概念和实践上有一些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区别,并附上相关法律名词的注释。
1. 数字城市的定义和特点1.1 定义:数字城市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城市管理和运行的一种城市形态。
1.2 特点:1.2.1 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城市的建设依赖于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如通信网络、传感器等。
1.2.2 数据化管理:数字城市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城市数据来实现城市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1.2.3 服务优化:数字城市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的城市服务。
1.2.4 资源集成:数字城市将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2. 智慧城市的定义和特点2.1 定义:智慧城市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综合竞争力。
2.2 特点:2.2.1 智能化建设:智慧城市借助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在城市的各个领域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2.2.2 整体性思维:智慧城市注重整体规划和综合治理,通过打破部门和行业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2.2.3 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侧重于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环保等方面。
2.2.4 公众参与:智慧城市强调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通过民众参与和共享经济的方式,推动城市发展。
3. 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区别3.1 定义的差异:数字城市主要侧重于数字技术在城市管理和运行中的应用,而智慧城市强调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在城市发展中的综合应用。
3.2 目标的不同:数字城市主要关注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提供高效的服务和决策支持;智慧城市则更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3.3 手段的差异:数字城市主要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管理实现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则借助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实现城市领域的整合和优化。
数字城管工作总结_城管工作总结

数字城管工作总结_城管工作总结数字城管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进行城市管理工作的一种方式。
数字城管工作总结是对数字城管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以下是对数字城管工作的总结。
一、工作内容在数字城管工作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数字城管平台:我们通过建设数字城管平台,将城市管理涉及的各个方面的数据集中起来,并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城市管理的情况。
2.实施数字化监管:我们在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使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管。
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等技术,我们可以实时了解城市管理的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4.推广数字化服务:我们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将城市管理的服务向更多的人群推广。
通过建设网站、手机APP等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便捷和高效的城市管理服务。
二、工作成效1.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城市管理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巡查快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果。
2.提升城市管理的质量:通过数字城管工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监管城市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提升城市管理的质量,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3.提升市民满意度:通过数字化服务,我们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城市管理服务。
这样一来,市民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三、工作亮点1.创新应用技术:我们积极探索创新的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并将其应用到城市管理工作中。
我们使用无人机飞行技术进行巡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等等。
3.优化服务流程:通过数字化服务,我们对城市管理的服务流程进行了优化。
我们推出了手机APP,市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城市管理的信息和服务。
数字城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市民的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题目作者7“数字城市”研究漫谈顾朝林1重庆数字城市的构想汪林林5“数字城市”及其关键技术崔丽丽16数字城市的基本问题赵艳霞18中外数字城市的发展郝力49数字城市实现的技术体系研究张晶50数字城市整体构架与关键技术张秋文8“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吴良镛14论“数字城市”关键技术及其实现顾朝林15论“数字城市”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顾朝林20我国数字城市研究与建设现状周均清35数字城市:一种新的城市生存发展方式姜爱林42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李琦48数字城市三维景观模型的建设技术杨建思6“数字城市”技术在长沙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李定平19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情况王要武11关于我国电子商务与数字城市建设的思考王家耀46Aveiro, Portugal: Making a Digital City Fla´vio Nunes2“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江绵康4“数字城市”呼唤精益求精陈述彭36数字城市GIS分布式应用体系研究罗名海3“数字城市”地理数据框架建设研究袁延良13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周克勤17数字城市与地理信息系统叶嘉安28基于数字城市的城市数字化管理研究陈光明30面向服务的数字城市共享平台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李德仁34三维数字城市构建技术阎凤霞41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rvice-Oriented SHAO Zhenfe26基于NewMap的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架构设计及焦孟凯33三维建模技术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文雪中37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本思路的探究谭啸47数字城市三维建模方法李永泉9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时间李德仁10关于数字城市建设模式的探讨王华23关于数字城市建设模式的探讨王华24国外数字城市建设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陈甲全43Digital cities of the future: Extending @home Charalampos44Digital Cities: Towards an integrated decision Emmanouil E27基于NewMap的数字城市地理在线服务李宇延31浅谈数字城市建设与应用研究赖远鲲21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梁军22佛山市数字城市建设研究鲍明圆25基于ArcGIS Engine的数字城市系统平台搭建研究刘博宇36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思考与探索李成名38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示范应用建设探讨马晓东40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维体系建设吴志宜12吉林省“数字城市”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任春阳29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唐洪波32如何构建数字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库徐成业45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oject Denis Alcid 39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更新机制探讨黄素丽创新点在第一时间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建设和在城市研究方面的应用详细提出了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讯网络的框架提出建设数字城市所需的新的关键技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和互操作、计算数字城市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目前仅处于初步的试验阶段 , 在相关技术方面正在进行初步的探索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 数字城市必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摸清了外国发展模式,准备跳跃式发展中国的数字城市提出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来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突出讲解了数字城市建设中三维技术实现分析研究与建设的现状提出通过数字城市建设进行城市规划详尽分析了我国当时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出电子政务是数字城市的核心内容Fla´vio Nunes################################################################################提出“数字城市”应该深入到城市的每个细小的地方从时间上来看(相比江绵康的论文呢)没有什么创新点,只是提到使用大型关系数据库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是数字城市多源信息的一个重要分支GIS是实现数字城市的强而有力的科技手段,数字城市应用GIS能实现数字城市最终发展目标SHAO Zhenfeng提出如何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过度提出正确建设模式的重要性Charalampos DoukasEmmanouil Ergazakis介绍了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变的机遇提出数字城市建设中人才缺少的问题Denis Alcides Rezende能解决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发表时间阐述不够全面(鉴于时间过早,可以忽略)1999数字城市建设所需的技术和在城通讯网络框架的建设只谈及了通信网络这一部分内容2001提出数字城市所需的关键技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缺少好多在数据采集方面2001“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问题2001老想着着赶超别人2001为我国数字城市发展提供了参考20012001只有几句话与数字城市有关,大部分都谈信息2002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来建设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技术都说的比较笼统,不怎么具体2002突出讲解了数字城市建设中三维与上一篇论文差不多2002分析的问题过于笼统和简单2003讨论探索以后数字城市发展的道200320032003利用计算机进行城市规划决策与现在所说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某一应用功能高2004为后续的数字城市建设有指导意义2004如何建设电子政务未能有全局观,将数字城市局限在电子政务上20052005其他技术性的问题没有发现,文中数据大小的2006完整的描述了建设数字城市的过只是简单的阐述,没有详细的说明2006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2006此类论文早有人在2006年发表2007关于数字城市数据存储、处理等貌似和数字城市不怎么搭边2007近景摄影测量在数字城市建设中GIS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2007200720082009200920102010201020102011注:数字城市的英文有改动Cyber City(网络的城市)数字城市加上物联网技术向智慧如何选择正确的建设模式2011201120112011201120122012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变只是讲述了物联网与数字城市的结合 其他技201320132013201320132013对正在建设的数字城市和已建成的数字城市的维护有参考价值20142014201420142015发表的平台序号题目作者发表时间发表的平台顾朝林1999城市规划汇刊城市规划汇刊7“数字城市”汪林林2001重庆邮电学院学报重庆邮电学院学报1重庆数字城市崔丽丽2001测绘软科学研究测绘软科学研究5“数字城市”赵艳霞2001城市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究16数字城市的基郝力2001国外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18中外数字城市张晶2001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49数字城市实张秋文2001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50数字城市整吴良镛2002城市规划城市规划8“数字城市”顾朝林2002数字城市数字城市14论“数字城市顾朝林2002地理研究地理研究15论“数字城市周均清2003城市规划汇刊城市规划汇刊20我国数字城市姜爱林2003贵州财经学院学院贵州财经学院学院35数字城市:一李琦2003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42数字城市若干杨建思200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48数字城市三李定平2004湖南大学湖南大学6“数字城市”王要武2004公共管理学报公共管理学报19我国数字城市王家耀2005测绘科学测绘科学11关于我国电子Fla´vio Nun2005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46Aveiro, Por华东师范大学2“数字城市”江绵康2006华东师范大学陈述彭2006地球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4“数字城市”工程勘察36数字城市GIS罗名海2006工程勘察袁延良2007计算机技术与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发展3“数字城市”周克勤2007北京测绘北京测绘13近景摄影测量叶嘉安2007地理信息世界地理信息世界17数字城市与地陈光明2007重庆大学重庆大学28基于数字城市李德仁2008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学报30面向服务的数阎凤霞2009测绘测绘34三维数字城市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41Design and SHAO Zhenfe2009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焦孟凯2010中国测绘科学院中国测绘科学院26基于NewMap的科技资讯33三维建模技术文雪中2010科技资讯谭啸2010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37数字城市地理李永泉2010现代测绘现代测绘47数字城市三李德仁2011地理空间信息地理空间信息9从数字城市到王华2011地理空间信息地理空间信息10关于数字城市王华2011地理信息空间地理信息空间23关于数字城市数字通信24国外数字城市陈甲全2011数字通信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43Digital cit Charalampos2011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Emmanouil E2011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44Digital Citie西安科技大学27基于NewMap的李宇延2012西安科技大学赖远鲲2012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31浅谈数字城市梁军2013地理信息世界地理信息世界21从数字城市到兰州大学22佛山市数字城鲍明圆2013兰州大学吉林大学25基于ArcGIS 刘博宇2013吉林大学测绘通报36数字城市到智李成名2013测绘通报马晓东2013测绘地理信息测绘地理信息38数字城市地理吴志宜2013测绘地理信息测绘地理信息40数字城市地理任春阳2014经济视角经济视角12吉林省“数字唐洪波2014四川建材四川建材29我国数字城市徐成业2014科技创新与应用科技创新与应用32如何构建数字Denis Alcid2014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45Information黄素丽2015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39数字城市地理科学学报(工学版)of Urban Technology学报 信息科学学报ial Information Science 间地理信息ics and Informaticscs and Informatics技术新产品Informatics 间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