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货膨胀指标及2010年我国通胀预期

合集下载

2010 年通货膨胀原因分析

2010 年通货膨胀原因分析

2010 年通货膨胀原因分析(一)、过剩流动性导致通货膨胀谈到流动性导致通货膨胀时,一般经济学家都会以池塘的例子作比喻:全社会的商品就像一个池塘,货币就像里面的水,水多了,水位就高了,物价就升了。

中国政府2007-2008 年投入4万亿应对金融危机,其中1.8 万亿是直接投入到基础建设中。

这么大量的资金注入原材料市场,前期因为经济的低迷,这些资金并没导致物价的飞涨。

但随着经济的复苏,这些巨量资金的后遗症开始显现。

2010年的物价飞涨,11月的月CPI同比增长为4%。

这些数据也开始让政府紧张起来。

截至到现在,政府先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冻结银行4000亿流动资金)提高利率等紧缩的货币政策来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

记得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毁灭一个国家的最好的方法不是战争,而是通货膨胀”。

政府的慌张的理由也在于此,但管理一个国家要得不是随机应变而是未雨绸缪。

这样过于急躁的货币政策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即使有作用,那所产生的后遗症又会是什么?政府提高利率和存款金率导致股市的暴跌,大量资金从股市抽出。

又由于现在提高后的利率还是负利率,理性的人不会把钱存入银行,那这笔巨额流动资金会流动到哪?人们会选择保值,自古保值的投资方式有两种“一是黄金,而是房产。

这正是黄金受到追捧,房价只涨不跌的原因。

令人捧腹的是政府还在调控房价,通过割断地产商的资金来源来控制房价。

关键是现在大量私有资金都选择房地产保值,房子还没建已售空,资金链是割不断的。

(二)国际大宗商品的涨价。

美国的印钞机一直在为他还债。

美国遭遇危机后一直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的低下以及政府大量的投资,导致美元的贬值,今年美国又宣布增发美元,引起一阵恐慌。

中国一直吹嘘的巨额的外汇储备也现在让人哭笑不得。

美元的贬值,自然引起以美元定价的原材料的价格的上涨,石油,铁,煤等几种基础材料价格的飞涨使中国遭遇了输入型的通货膨胀。

(三)热钱的涌入。

美国的宽松的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大量的热钱涌入新兴市场。

浅析我国的通货膨胀

浅析我国的通货膨胀

浅析我国的通货膨胀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引发物价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过程。

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很多,最直接的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通常采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反映。

我国通货膨胀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的通货膨胀高峰,当时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高达20%以上。

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2010年后,我国通货膨胀再次出现,尤其是2011年通货膨胀达到3.3%的历史新高。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发生的主要原因。

当央行大量印发货币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而物品供应量不变或增加缓慢,这时就会导致物价上涨。

2.需求过旺当需求过旺时,会出现货币趋紧,价格上涨,这样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3.成本上升制造物品过程中的成本上升也会引起物价上涨。

例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直接推高物价。

4.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也会影响通货膨胀。

世界经济形势、自然灾害、政治因素以及人口和资源等因素,都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通货膨胀的危害通货膨胀的危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个人的影响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如果个人的收入没有及时调整,就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2. 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如果无法适应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会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3.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物价上涨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国内外竞争力,最终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是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当通货膨胀已经严重时,央行可以通过提高利率、降低货币供应量等方式,调整货币政策,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我国通货膨胀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分析

货币政策对我国结构性通货膨胀分析-----2010级金融内容提要:通货膨胀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平稳健康的重要标准,是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长期研究的经济现象。

近几来年我国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

我国通货膨胀是属于结构性阶段性的,通过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来加以应对和治理应该是较好的措施,控制市场过多的流动性,在尽量小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稳步的控制通货膨胀,达到经济稳步发展与低通胀率并行的经济环境。

关键词:结构化通货膨胀;差别化货币政策;流动性我国2010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数据公布前一晚央行再度宣布于11月20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此我国通货膨胀形势愈加严峻,央行出台,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措施来调控过剩的流动性目的是控制当前的通货膨胀。

此前,央行曾试图通过发行央票进一步回收流动性,但由于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加上银行本身资金面较紧张,央票发行量创新低,这使得央行不得不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公开市场操作等流动性管理工具失效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对流动性回笼效果更为直接。

在经济发展增速较好以及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还只是一个开始,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能更好的应对我国的通货膨胀?一.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结构性通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结构性通胀理论把通胀起因归结为经济结构本身特点。

从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看,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是,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速度快,一些提高速度慢;从经济发展过程看,社会经济机构特点是,一些部门发展迅速,另一些则渐趋衰落;从同世界市场关系看,一些部门(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联系十分密切,另一些(非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紧密联系。

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从渐趋衰落的部门转移到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从非开放部门到开放部门。

浅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浅谈度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通货膨胀(Inflation),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爆发过六次通货膨胀。

前三十年,爆发过两次通货膨胀(抗美援朝时期一次,大跃进时期一次)。

刚解放,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天文数字般的通货膨胀,在恢复时期把它制止了,老年人至今记忆犹新。

所以,通货膨胀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是遭受过的一场场灾难,并不是什么毫不知情的新鲜事。

下面对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热烈议论的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发表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我国是否爆发了通货膨胀?首先,要对通货膨胀的含义搞清楚。

所谓通货(currency),简言之,即货币;讲复杂一点,中外都是指流通领域内的货币。

通货膨胀,就是货币供应过多。

用经济学家的语言讲,是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商品交换量;或者说,是更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票子毛了,不值钱了,同样多的钱买不到那么多的东西了。

在实际经济工作中,过去用零售价格指数(Retail Price Index,缩写为RPI),即用消费品商品零售价格的波动来反映通货膨胀;现在用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缩写为 CPI),包括反映消费品商品和服务费用两个方面价格的波动来反映通货膨胀。

为什么价格的波动可以反映通货膨胀(反面即通货紧缩)?这是因为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指出货币流通的规律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交换的规模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商品交换的规模,即商品价格总额,等于每种商品的数量乘单价。

马克思指出:“这个规律是普遍适用的。

”(见《资本论》第一卷第139、141、142页)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律,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还要考虑赊购赊销和借债还款等因素。

假定交换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那么货币量就与商品的价格成正相关了。

货币量的增长超过商品数量的增长,币值就会贬低,商品就会涨价。

我国通货膨胀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分析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是从通货膨胀产生的一般原因和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机理出发,结合我国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压力,分析2010年以来,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爆发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因素,从而端正态度,树立长远眼光,寻求治理我国本次通货膨胀有效的长久的解决之道。

关键字:物价指数需求成本供给收入分配我国从2010年7月开始经历新一轮的物价上涨,刚开始是物价指数攀升,通胀压力加大,到2011年7月通货膨胀的发展程度可以说是已经刻不容缓、全面爆发。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是指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

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一般包括CPI、PPI和GDP平减指数。

2011年7月,我国CPI创21个月以来新高,形象点说,通货膨胀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其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是持久的,多方位,多层次的。

这一年多以来,甚至普通的人民群众每天都会从生活的点滴中体会到通胀之害,可以说老百姓对于近期不断攀高的物价指数是深恶痛绝。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全面认识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不能当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以为只有我国深受其害,我们需要明确,此次的通货膨胀具有全球性,事实上,通胀是世界各国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普遍“后遗症”。

(一)通胀的类型和原因理论上,通货膨胀的类型繁多,常见的包括按价格上涨速度的分类和按通胀原因的分类。

具体来说,按照物价上涨速度,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可以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但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我们不难发现,通货膨胀一旦出现,一般不会是单一类型,而是多种原因共同推动物价上涨,会比理论上复杂的多,因而治理难度也就大,所以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

具体我们重点分析一下按原因分类的三大通货膨胀,首先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最容易理解也最贴近我们的生产生活。

通货膨胀类指标

通货膨胀类指标

通货膨胀类指标摘要:一、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影响二、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三、通货膨胀的衡量方法四、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五、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正文:一、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影响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主体产生预期心理影响,进而影响投资、消费和储蓄等经济行为。

二、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通货膨胀的指标主要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GDP deflator)等。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反映消费者购买一定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是衡量居民生活成本变化的主要指标。

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反映生产企业销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是衡量工业品价格变动的主要指标。

3.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GDP deflator):衡量国内生产总值中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是衡量经济总体价格变动的重要指标。

三、通货膨胀的衡量方法通货膨胀的衡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绝对价格水平法: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商品和服务的绝对价格水平,判断物价变动情况。

2.相对价格变动法: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变动,判断物价变动情况。

3.物价指数法:通过编制物价指数,反映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

物价指数主要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等。

四、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居民生活: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居民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2.影响企业经营:通货膨胀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影响企业经营和投资。

3.影响政府财政:通货膨胀导致政府收入和支出发生变化,影响政府财政稳定。

4.影响金融市场:通货膨胀对金融市场产生预期心理影响,可能导致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波动。

五、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针对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

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与美国对比

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与美国对比

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与美国对比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对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复杂,在物价上涨的表象下面,隐藏着经济制度的缺陷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失衡,受制度本身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困境。

不但如此,美国次贷危机后引起的股市低迷使游资的流动及粮油价格上涨引起的全球性通货膨胀也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现状及特点,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成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宏观调控力度和方向,加强物价管理和调控,并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种类。

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或水平的持续上升。

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

因此, 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不同, 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四种:(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根据凯恩斯理论,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3)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社会结构性而产生的各部门发展不平衡,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

2010年中国通货膨胀原因及措施

2010年中国通货膨胀原因及措施

原因:
1、自然灾害多发引起粮食减产,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

2、由于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货币量发行太多,市场流动的货币偏大,导致物价上涨。

3、美元贬值引起的国际大宗商品的涨价使中国遭遇了输入性的通货膨胀。

4、政府的大规模投资加之国外投资的纷纷涌入,使得大量的热钱流入,以房地产业为主,动荡了中国的资本市场。

影响:
1、对于消费领域,物价上涨,人们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即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居民的消费水平下降。

2、对于分配领域,通货膨胀改变了社会成员原有收入和财富占有的比例。

3、对于生产领域,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人们不能对物价上涨作出正确的分析,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资和浪费。

4、对于就业,通货膨胀的出现会削弱市场信号的功能,从而降低生产效率,由此引起的政府干预优惠价神经记得机能失调,而提高自然失业率。

措施:
1、国家需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量等。

2、改革税制,加强对房地产和股市的调控,防止地方政府推高地价,
家具、、加剧房地产泡沫。

通过税收等财政手段以及汇率手段来改善国际贸易失衡局面。

3、加强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多向中小企业以及新兴行业企业倾斜,控制流动性。

4、积极推进人民币缓慢升值,形成合理的汇率波动空间,加大加快对外投资。

5、变产业紧缩政策为产业刺激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做劳动密集的产业,让已经变现的金融资本回归实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7月
(总第115期)
大众商务
Popular Busi ness
N o .7,2010(Cumu lati ve ly ,NO.115)
浅谈通货膨胀指标及2010年我国通胀预期
张雯,余林芳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作者简介:张雯(1988-)女,湖北襄樊人,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07级;余林芳(1989-)女,云南曲靖人,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07级
摘 要 2010年通货膨胀会不会现身,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热点问题。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发布的宏观显示,3月份CPI 同比增速大幅回
落至 2.4%,低于2月份的2.7%,一季度CPI 同比上涨2.2%,距离政府制定的全年3%预期目标仍有距离,似乎在预示着2010年我国将有较为平缓
的通货膨胀。

关键词 2010年;通货膨胀;指标;预期
中图分类号:F8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022-01
1通货膨胀及我国通胀现状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在实际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通货膨胀。

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

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 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计算通货膨胀率,其公式如下:通货膨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x100%
2010年前三个月我国CPI 指数各为101.5,102.7,102.4,可以看出二月份是CPI 攀升的时期,3月份的CPI 有所回落。

二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主要受春节和雨雪灾害天气偏多等季节性、临时性因素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出现多次大范围暴风雪等恶劣天气,2月份以后各地雨雪天气依然偏多,造成鲜菜、鲜果、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运输受阻,供应减少,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春节之后也无明显回落。

在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个百分点中,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

其中,鲜果、鲜菜、水产品价格上涨合计影响1.2个百分点,占新涨价因素的66%。

与往年相比,在考虑异常天气的情况下,2月份CPI 环比上升1.2%,低于过去4年春节所在月份1.25%的平均涨幅。

因此,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仍处在正常水平。

物价的季节性回落,尤其是食品价格的回落,是拉动3月CPI 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由于2010年春节假期全部落在2月,导致3月食品价格环比回落幅度较大。

22010年通胀预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的分析,从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几次偏高通胀的规律性可以看出这几次大的通货膨胀都出现了三件事碰头:第一就是经济过热;第二是农业特别是粮食出了问题;第三是货币和信贷的过量发放。

如果三个因素碰到一起,就躲不过通货膨胀。

现在看来,今年势必会有通货膨胀了。

!五一∀刚过,全国各地掀起新一轮菜价上涨的!旋风∀。

包括粮、油、蔬菜、煤气等在内的生活必需品,近段时间里都不同程度地涨价,物价普遍!高烧∀,通胀再度成为悬在老百姓头顶上的阴霾。

国家统计局于5月11日就将公布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PI),尽管有关方面一直回避通胀压力升温的话题,但截至5月2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紧货币流通性控制通胀的调控重拳已然使出。

根据分析,中国2010年CPI 走势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相对温和。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度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价格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当经济增长率持续高于潜
在增长率一段时间后,会对价格形成较强的拉动作用,居民消费价格出现加速上升之势,物价上涨的峰值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峰值1年;而当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一段时间后,物价缺乏上涨动力,甚至出现负增长,与经济扩张期不同,经济收缩期间,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价格几乎同时到达谷底。

对于现阶段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学界多数人的共识认为在10%左右。

2000-2008年的这一轮经济扩张期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 2)年均增长17.1%,实际经济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4%,货币供给增长率高于实际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指数之和约4.4个百分点,超出实体经济需求的这部分货币被房地产、股票等渠道吸收,对物价产生的压力相对较小。

2009年,虽然我国货币供应量保持了快速增长,广义货币增长27.7%,通货膨胀预期较大,但由于8.7%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潜在增长率,房地产、股市等领域吸收了相当一部分流动性,较高的货币供给并没有导致消费品价格的上升。

2010年,如果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9.5%左右,货币供应量控制在2000-2008年均增长17%左右的水平,那么,实际经济增长率仍将低于潜在增长率,货币供给不会对价格总水平上涨产生很大压力。

考虑到2009年经济增长的基数原因,2010年经济增速会出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其中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超过11%,二季度在10%左右,三、四季度回落到10%以下。

进入2010年下半年,随着广义货币供应量自2009年11月以来不断回落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物价将基本稳定甚至略有回落。

初步测算,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2%左右。

第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仍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居住两大类商品。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结构性特征将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食品和居住两大类商品上。

由于国内外制造业产能过剩,家用电器、纺织服装、一般日用消费品、通信等行业均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这种格局将抑制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另外,由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大宗初级产品高位运行和国内部分行业农民工工资上升尚不会传导制造业产品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主要决定于食品价格涨幅,特别是粮食、肉类、蔬菜等价格的变化。

用工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面临一定的上升压力,会推升食品价格上涨,特别是蔬菜、水果、肉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上涨。

参考文献:
[1]赵晓威,郭宁关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经济师2010
年第三期;
[2]何海峰,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中国货币政策。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