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系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10kV电压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方案

10kV电压异常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摘要:本文对电网实际运行中时常出现的10kV电压异常现象的原因进展分类,并逐一研究分析其产生机理,从而引出处理10kV电压异常措施的思路。
关键词:电压异常;负荷;接地;断线;消弧线圈;谐振0 前言电压的异常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甚至导致用户的用电设备无常工作,电网的平安与经济运行遭至破坏。
10kV母线是调度部门可以进展电压调控的最后一级母线,也是最直接影响用户电压质量的母线。
因此对10kV 电压异常产生的根本原因进展分析研究,对消除电压异常和保障电网平安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负荷变化引起的电压偏移根据相关调压原那么要求:变电站和直调电厂的10kV 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7%。
而在实际电网运行中,在白天用电顶峰时段,10kV 母线可能低于10.0kV下限,在深夜用电低谷时段,10kV母线也可能高于10.7kV上限。
造成电网正常运行中电压偏移的原因是不同大小的功率在电网元件中传输会产生不同的电压降落。
功率由系统通过110kV降压变压器经变压后到达10kV母线,其等值电路图和相量图如图1所示。
在上图中,为归算到110kV变压器10kV侧的一次电压,为110kV变压器的二次电压,即10kV母线电压,S为传输的视在功率,为归算到110kV变压器10kV侧的传输电流,φ为与的相位差,XT为110kV变压器归算到二次侧的等值电抗,RT为110kV变压器归算到二次侧的等值电阻。
图中,就是电压降相量,即〔RT+XT〕,将电压降相量分解为与二次电压同方向和相垂直的两个分量和。
称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称为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而在电网实际计算中,由于电压降横分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其电压降可以省略简化成仅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以ΔU表示。
由图3可得ΔU的模值为,将、、代入上式可得,因此可以得出,10kV母线电压与传输功率的关系公式为:由上式可知,通过减少传输的有功负荷P、无功负荷Q、电阻RT和电抗XT,或者提高110kV侧电压U1的方法,可以减少电压降落,提高10kV电压;反之那么降低10kV电压。
弧光接地过电压的限制措施

器崩 坏 , 系统 避雷器爆炸 以及 诱发 铁磁谐 振过 电压 新 导致 电压互 感器爆炸等事故 。
是这种方式 的一个 优点 。
一
1 限制 弧 光接 地 过 电压 的措 施
1 1 中性 点经 消弧 线 圈接 地 . 消弧 线 圈是一个 装设 于配 电网 中性 点 的可调 电
般情 况 消 弧线 圈 失 谐 度不 大 , 果 线路 不对 如
包 钢电网 l V系统 为 中性点 不直 接接 地 系统 。 0k
近年 来随着包 钢的发展 , 电网不 断扩大 , V 电缆 出 1k 0
的电流变得 很小 。但 实 际上为 避免 正常运 行时 可能
出现 的消弧 线 圈与 分 布 电容 的 串联 谐 振 , 时变 压 这
线越 来越多 , 系统 电容 电流也越 来越 大。 当系统发生
LU Y n— e ,Z A GJ I a fn H N i a—x g,W N i i n A G Qn g—x n ig o
( o e Spl Ha tfB o uS e Gop o , at 10 0 N i og o , h a P w r up n at t l( ru )C . B o u0 4 1 , e M ng l C i ) y o o e o n
rg sa d di dv na e fs v r lo e — v l g a u e Atls,tito u e e r xic in a d o e a e n s a tg so e ea v r ot e me s rs. a t i nr d c sa n w 8 ce t t n v r— v l g rtc v a a n o ot e p oe t e a i
维普资讯
10千伏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对策分析

10千伏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在目前中国国内配电网工程建设中10kV配电网是10分关键的组成部分,许多家庭用电任务都需要通过它来实现,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配电网工程建设总量日益扩大,在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会对国家电网的正常平稳运营形成不良影响。
本文针对10kV配网电力项目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剖析,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10kV 配网电;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电力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但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电能资源利用上的需求也更高。
10kV配电网是中国目前国民生活和产品所使用最大的供电网络,所以需要保障其安全平稳的运转。
在供电建设中,会有许多科技问题会对供电的运营状况产生直接影响,这就必须在设计施工时进行深入分析,并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输配电网络运营的稳定性。
一、10kV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准则首先,在供电配置方面为用户做出合理分配。
如重点用户一般为双电源,一旦这些用户中的部分负载不能出现断电情况,则必须给重点负载匹配适当的应急供电。
10kV配电网的常规检修也无法避免,因此采用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在大修期内的正常供应。
而蓄电池、干电池、中小型风力发电设备等,也是很常见的紧急电源。
第二,在布设10kV配电网路时,一般选用"T"型网、"#"型网,但有时也会选用有多个开换工作的单环电网。
在此过程中,必须对10kV城市供电网络进行分段设计,其采用的装见容积为2500kVA。
因此在选用网络开关和分段开关时,都必须特别小心,并确保开关接线上带有手动分合闸控制的电压互感器,在这些装机容积大于630kVA的线路T点处,所选用的开关电源也都是高负荷开关。
第三,城市道路是10kV电网刚建成时的主要基础。
在城市里的主要干线道路上,都必须进行了架空线路通道的敷设。
另外,不管主道路或者次要干道上都必须设置好光缆敷设站点。
弧光接地的危害及治理

Che nm ica l Int erm ediat e ··422013年第05期科研开发刘红日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弧光接地的危害,目前国内外为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所采取的措施,通常限制弧光接地的方法以及所采取的方法存在的缺陷,重点介绍了我厂在动力结构调整中所采用的RZK 智能消弧消谐装置的结构、功能和原理。
对各部件功能及特性做了详细的说明,证实该装置是新型智能消弧消谐及过电压保护的首选设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弧光过电压接地消弧消谐中图分类号:TM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 1672-8114(2013)06-042-04(山东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枣庄)我们鲁南化肥厂是一家有着近40年历史的大型化工企业。
目前我厂正在进行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在调整项目的实施中,在电气设备的选择上使用了不少高新技术。
其中为了解决电网弧光接地产生长时间过电压的问题,我们选用了RZX 消弧消谐选线及过电压保护综合装置,对各类过电压进行限制,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供电的可靠性,下面我就对间歇性弧光接地的危害、传统消除方法及我们所选用设备的使用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间歇性弧光接地的危害我厂的6kV 系统是非直接接地的电网,现有运行规程规定,当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允许继续运行两小时,如经上级部门批准,还可以延长,但规程对于“单相接地故障”的概念未做明确界弧光接地的危害及治理定,如果单相接地故障为金属性直接接地,则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为零,其余两健全相的对地电压升高至线电压前面已指出,我们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都能承受这种过电压而不至于损坏。
但是,如果单相接地故障为弧光接地,则其过电压可达3.5倍正常运行相电压的峰值,在这样高的过电压持续作用下,势必造成电气设备绝缘的积累性损伤,在健全相的绝缘薄弱环节造成对地击穿进而引发相间短路事故。
随着我厂生产能力的扩展,设备的改造、项目的建设中大量使用了采取固体绝缘的电缆线路,由于固体绝缘击穿的积累效应,其内部过电压特别是电网发生单相间歇性弧光接地时产生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及由此而激发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已成为我厂电气系统安全运行的一大威胁,其中以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最为严重。
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原因及解决策略

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原因及解决策略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步伐日渐加快,人们对于电力应用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若想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就应当针对电网运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众所周知,10kV电网是较为常见的线路种类,在对其进行单相接地的过程中,容易遇到诸多故障和问题,而笔者则主要针对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进行总结和阐述,而后对其引发原因予以归纳,最后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具体见下述。
关键词: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原因;解决措施电力系统可以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等,我国3-66千伏电力系统多数都是运用经消弧线圈接地亦或是中性点不接地等途径实现供电的。
现阶段各县级电力企业大多都将110kV变电所作为有效电源点,将10kV配电线作为网架结构,同时将35kV输电线作为支撑骨架,在此线路的运作环节,会受各类因素的制约,比如,地电容小、电压等级低以及输配电线路短等等,使得整个接地电流系统相对较小。
如若小接地电流和负载电流小,同时系统线电压处于对称的状态,将会给用户供电过程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大多数规章制度均允许携带一个接地点,并要求其持续运行不得超出两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非故障相电压会在此过程中相应的提升,影响了其本身的绝缘性能。
一、单相接地故障的典型特点单相接地可以结合其本身的接地性质进行划分,主要分为间歇性接地、完全接地和不完全接地几类,所谓的一相完全接地指的也就是金属性接地,相电压主要特点就是将一相电压归零,而其他的两相电压将会有所身高,高于线电压之时,即可判断为电压为零相即是接地相。
间歇性接地,随着击穿放电次数的变化,三项电压表将会处于来回摆动的状态,接地相电压可能会增加或是减少,非故障相电压时也会增减不一,状态不定。
一相不完全接地,也就是运用电弧接地或是高电阻接地途径,相电压的主要特点就是减少相电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不归零,另外两相电压如若身高,此时相较于相电压较大,最终的判断结果则是:电压相对较低的一相是接地相。
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及PT断线地判断与处理1310

10kv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及PT 断线的判断与处理第一节10kv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的判断与处理一、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中性点不接地或经过消弧线圈和高阻抗接地的三相系统,当某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得多,这种系统被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是一种常见的临时故障,多发生在潮湿、多雨天气。
发生单相接地后,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两相的相电压升高,但线电压却依然对称,因而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系统仍可运行1 —2h。
这也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最大的优点。
但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网长期运行,因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可升高根号3 倍,可能引起绝缘薄弱环节被击穿,发展成为相间短路,使事故扩大,影响用户的正常供电;也可能使电压互感器铁芯严重饱和,导致电压互感器严重过负荷而烧毁。
同时,弧光接地还会引起全系统过电压,进而损坏设备,破坏系统安全运行。
二、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现象分析与判断下面是一台三相五芯柱电压互感器接图。
如图所示接成Y0/Y0/ △。
接成Y0形的二次线圈供电给仪表、继电器及绝缘监察电压表等。
辅助二次线圈接成开口三角形,供电给绝缘监察电压继电器。
当三相系统正常工作时,三相电压平衡,开口三角形两端电压为零。
当某一相接地时,开口三角形两端出现零序电压,使绝缘监察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信号IfBn⑴ 完全接地。
如果发生A相完全接地,则故障相的电压降到0,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到线电压。
此时,电压互感器开口处出现110V电压,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接地信号。
⑵ 不完全接地。
当发生一相(如A相)不完全接地,即通过高电阻或电弧接地时,中性点位移。
这时,故障相的电压降低,但不为0;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且大于相电压,但不大于线电压。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处的电压达到整定值,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接地信号。
⑶ 电弧接地。
如果发生A相完全接地,则故障相的电压降低,但不为0,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到线电压。
10kV中心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

10kV中心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文章结合宝钢冷轧薄板厂的相关经验,综述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原因、影响,从管理及技术两方面总结了预防、处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措施、步骤和办法。
标签: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小电流接地宝钢冷轧薄板厂10kV系统属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也成为小电流接地的系统。
这种系统的最大的优点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的供电方式,大大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减少了线路损耗,降低了跳闸发生率,增强了线路的绝缘。
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暂时不会影响用户的用电,电网可以带故障运行1-2小时。
然而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将抬升至接近线电压,对地电容电流亦将增大。
如此极易导致电网非故障相的绝缘的薄弱处发生对地绝缘的击穿,造成两相或者三相短路,事故范围扩大。
急剧增加的电容电流极容易造成接地弧光,而且难以自动熄灭,还会产生间隙弧光性过电压,损坏设备,破坏电网的稳定性。
因此,如果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到故障点,并及时处理。
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原理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在正常运行时,三相对地电压呈对称性,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无零序电压。
由于各相对地电容均相同,故各相电容电流相等,并超前于各相电压90度。
可得出下列结论[1]:(1)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中性点电压UN上升为相压电(-EA),A、B、C三相对地电压:冷轧薄板厂发生此类故障后,读取各相相电压,故障相相电压平均在0.6kV,其余两相相电压平均在9.8kV。
各相相电压情况也是我厂单相接地故障报警是否真是的最终判断标准,即为电网线电压。
同时电网出现零序电压:(2)所有线路都出现零序电流,故障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等于所有其他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的总和。
根据历史统计,冷轧薄板厂单相接地电流一般在40至60安培之间。
(3)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相位滞后零序电压90度,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相位超前零序电压90度两者之间相差180度。
弧光接地

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分析和防范1. 前言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渐增容和发展,电网中的各种过电压发生机率越来越高,每一次的过电压都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直接的、严重的威胁,而且每发生一次过电压就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一次破坏,并且这种过电压破坏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电气设备损坏,甚至是造成局域电力网络发供电中断或是受损。
2. 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形成机理对于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方法很多,对于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力电缆在其相间和相地间都有等效电容。
经计算表明,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时过电压的最大值将达到:U max=1.5U m+(1.5U m–0.7U m)=2.3U m单相弧光接地的过电压瞬时幅值最大可以达到20.4KV。
如果弧光接地在接地点造成弧光间隙性反复燃烧,那么产生的过电压倍数将远远大于2.3倍。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国外有些专家对单相弧光接地进行了实测,其结果显示,过电压幅值高达正常相电压幅值的3~3.5倍。
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都产生了较高的过电压,才会引起避雷器放电。
强烈的过电压使相间空气绝缘被击穿,形成相间弧光短路,至于避雷器的爆炸,主要是由于避雷器的选型错误(原设计型号为Y3W-10/31.5)和产品质量欠佳(受潮),再加上弧光短路产生的高能热量加剧了避雷器的爆炸。
由此可见如此高的过电压一旦产生就将会在电力网络绝缘薄弱环节形成闪络放电,严重时将破坏绝缘,造成相间短路或者损害电气设备。
发电机接地电流已远远大于5A,才会造成发电机定子铁芯熔化,即与发电机有电气连接的电力网络的单相接地电流已大大超过了5A。
3 单相弧光接地产生的原因从上述分析可见,单相弧光接地是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的最主要和最直接因素。
而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到单相弧光接地的产生和限制力度。
根据我国的传统设计经验,在6KV-35KV电力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这是因为在早期的电力网中,电力电缆采用量不大,系统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并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0~35kV系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摘要:简要地分析了发生的肖庄、北土城、古城、西罗园变电站事故,这4起事故
起因均是10kV单相接地引起的。进一步分析单相接地事故扩大化的原因之一是系统电
容电流超标,不能自熄,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同时提出了限制弧光过电压的各种措施。
1 事故情况简介 近几年,随着城网的迅速发展,电缆线路的比例逐年增多,导致
对地电容电流剧增。由于10~35kV系统单相接地引发的电网事故愈来愈多,由此带来
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
摘要: 简要地分析了发生的肖庄、北土城、古城、西罗园变电站事故,这 4 起
事故起因均是10 kV单相接地引起的。进一步分析单相接地事故扩大化的
原因之一是系统电容电流超标,不能自熄,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同时提
出了限制弧光过电压的各种措施。
1 事故情况简介
近几年,随着城网的迅速发展,电缆线路的比例逐年增多,导致对地电容
电流剧增。由于10~35 kV系统单相接地引发的电网事故愈来愈多,由此
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
仅就北京供电局1998年7~10月的统计发现,由于10 kV系统单相接地
而引发的事故便达4起,有的造成全站停电,影响重要用户供电,有的造
成主变压器损坏、开关柜烧毁和避雷器爆炸等,简要情况如下:
(1) 1998年7月6日,北京肖庄35 kV 4号母线 34 路B相发生单相接地,
故障持续 1 h后,引发301开关内附CT主绝缘击穿,开关爆炸起火,1
2
号主变差动跳闸。 2 号主变在自投过程中经受一次出口短路冲击,由于有
载调压开关重瓦斯继电器因振动动作,2 号主变也掉闸,造成全站负荷停
电。
(2) 1998年7月21日,北京北土城站10 kV 5号母线发生单相接地,在
查找故障线路的操作过程中,把5 号母线单相接地故障接到了3 号母线上,
引起211开关爆炸,并造成一台进口全密封110 kV、31.5 MVA主变压器
因出口短路而损坏。
(3) 1998 年9月16日,北京古城站10 kV 5号母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仅过158 ms,222 内相间短路起火,并将柜内二次线烧毁短路,直流保
险熔断,失去直流电源,保护无法启动。2 号变低压侧故障持续50 s后,
10 kV 4 号母线又发生单相接地(201-4刀闸支瓶闪络),单相接地持续35 s
后,造成201开关至CT引线三相短路,1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掉闸。2
号主变低压侧故障持续1 min 25 s后,110 kV过流保护动作掉开112、
302 开关,切除了2 号主变,全站停电。事故造成 4 面10 kV开关柜烧毁,
全站停电6 h以上,并影响了重要用户的供电。
(4) 1998年10月25日,北京西罗园站10 kV线路单相接地,引发了10 kV
避雷器爆炸、开关柜损坏以及10 kV 4 号、5号母线停电事故,并出现人
员伤亡。
2 原因分析
3
正常情况下,10~35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允许运行2 h。
但为什么频繁地发生单相接地迅速发展成相间事故,使事故扩大化呢 原因
之一是系统中个别设备存在绝缘薄弱点,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10 kV
系统电容电流较大,接地电弧变得不能自熄而产生了较高倍数的弧光接地
过电压,据国内外经验,弧光接地过电压倍数最大可达3.5。
在单相接地事故中,通过弧光的电流乃是健全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总和。为
了减小故障总电流,往往采用消弧线圈。装设消弧线圈后,接地点残流不
超过10 A,接地电弧便不能维持,会自行熄灭。据了解,上述4个事故变
电站,只有一个站消弧线圈没投运,该站10 kV母线电容电流高达82 A,
远远高于规程的允许值10A。其它3个站消弧线圈在投运,但由于是根据
理论计算值来调整消弧线圈分头的,误差大,脱谐度不满足要求,当发生
单相接地时,故障点残流仍大于10 A,接地电弧不能自熄,仍产生较高倍
数的弧光接地过电压,消弧线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比如,
有的变电站10 kV系统电容电流理论计算值为43 A,但实际测试电流却高
达96A。
3 解决办法
3.1 装设消弧线圈
为保证接地电弧自熄,10~35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超过10 A
时,一律应装设消弧线圈。
4
3.2 加强消弧线圈的管理工作
消弧线圈的分头调整,不能仅仅依据理论计算值,应根据实测电容电流值
来调整。否则,由于计算误差大,造成消弧线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形
同虚设;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造成消弧线圈欠补偿,形成谐振过电压,
从而产生负作用。容性电流测试工作应定期开展,测试方法可采用外加电
容法,简便有效,适合现场应用。
3.3 消弧线圈技术发展较快,需认真对待选型
老式手动消弧线圈除需停电调分头,不能自动跟踪补偿电网电容电流等缺
点外,脱谐度也很难保证在10%以内,其运行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据国内
外资料统计分析表明,采用老式手动消弧线圈补偿的电网,单相接地发展
成相间短路的事故率在20%~40%之间,比采用自动跟踪补偿的电网高出
3倍以上。因此,新上消弧线圈应装设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
目前,自动消弧线圈有四大类:(1) 用有载分接开关调节消弧线圈的分接
头;(2) 调节消弧线圈的铁心气隙;(3) 直流助磁调节;(4) 可控硅调节消
弧线圈。(1)、(2) 类有正式产品,其中用有载分接开关调节的消弧线圈运
行台数较多,技术较为成熟,应优先选用。
为保证老式手动消弧线圈充分发挥作用,克服固有的缺点,可分轻重缓急
逐步改造成自动跟踪式。
5
3.4 大力推广微机接地保护技术
10~35 kV系统属小电流接地,由于接地保护一直未能很好解决,需要人
工查找接地线路,时间长引发了一些相间短路,使事故扩大化。目前,随
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已实现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继电保护的选择性,
即当发生单相永久接地故障后,在整定的时间内可以自动跳开故障线路,
无需人工进行查找切除。这一技术的采用。极大的减少了10~35 kV系统
单相接地持续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单相接地事故扩大化的概率。因此,
建议重要厂站应安装接地选线装置。
3.5 开展10~35 kV系统接地研究,制定接地方式原则。
10~35 kV系统有消弧线圈和电阻两种接地方式,电阻接地方式又可分为
高、中、低三种。目前,两种接地方式全国均有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属我国多年采用的方式,经验丰富。小电阻接地方式属新近出现的技术,
它的优点是快速切除故障,过电压水平低、可以采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
等,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发生单相接地跳闸,供电可靠性要降低,
人为地增大了接地故障电流,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增加等。
集团公司绝大多数站采用的是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只有极少数新投变电站
采用了小电阻接地方式。
国际上也是如此,两种接地方式均有采用,比如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
采用消弧线圈,美国、日本等国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法国
6
最初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后改为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由于系统接地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比如供电可靠性、过电
压保护、绝缘配合、继电保护、人身安全、通信影响等,因此,建议开展
10~35 kV系统接地方式的研究。认真总结两种接地方式的运行经验和教
训,从实际出发,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做到因地制宜,现实与发展相结合,
制定出集团公司10~35 kV系统接地方式原则,防止出现接地方式的混乱
局面和技术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