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设计(庄)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泉州市博物馆 二、项目概况: 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北峰组团东南方向,东北面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山麓下有漳州肖铁璐和泉山路,南侧有省道305线通过,毗邻西湖公园,距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约两公里,用地北面有北渠呈东西走向。地理环境条件优越,背山面水,用地平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可结合西湖发展为博览、旅游、生态与一体的综合区。该基地具有建设博物馆的优良环境条件。 三、工程规模 泉州市博物馆总用地面积57000平方米。 四、规划设计要求: 建筑密度:≤25% 容积率:0.2-0.4 建筑限高:15M 绿地率:≥50% 停车场:按建筑面积12%计 总体规划要求:建筑格调高雅,布局明确合理,并结合传统文化,具有时代创新之特征,与环境融为一体,并配备先进智能设施,体现新时代创意与超前意识的生态博物馆区。 五、毕业设计要求 1、通过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一定的阅读中外参考文献的能力。 2、一定的建筑策划、概念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方案综合设计能力。 3、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4、设计表达、文本制作、模型制作与工程制图以及编写说明书论文的能力。 2、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实习日记及报告要求内容系统完整论述简洁明了语言通顺行文规范装订整齐计算机打印。 4、毕业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表达准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和有关规定全套图纸应以计算机绘制为主。 5、应有一定的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 的概念以及综合协调能力。 6、遵守学校及学院、系的教学有关纪律规定。 六、毕业设计教学目的 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将全面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建筑学专业实践工作并进一步扩展知识领域提高分析问题、综合解决实际工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即将

民俗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 三、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 (2)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五、项目研究结论 (3) 第二章项目的由来和必要性 (4) 一、项目的由来 (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第三章项目选址和实施条件 (11) 一、项目选址 (11) 二、实施条件 (11)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1) 四、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13) 五、城市交通区位 (15) 六、市政公共设施依托条件 (15) 七、施工条件 (15)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 (17) 一、项目设计规范依据 (17)

二、项目规划设计要求 (17) 三、设计标准和设计原则 (18) 四、工程建设方案 (20) 第五章公用工程 (26) 一、给水工程 (26) 二、排水工程 (28) 三、电力工程 (30)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35) 一、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35) 二、环境保护的标准 (35) 三、环境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 (35) 四、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36) 第七章节能、节水 (38) 一、建筑节能 (38) 二、公用工程节能 (40) 三、项目能耗分析 (40) 四、项目能耗评价 (41) 第八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42) 一、项目管理 (42) 二、实施进度计划 (42) 第九章工程招标方案 (43) 一、招标范围 (43)

二、招标组织形式 (43) 三、招标方式 (43) 四、投标人资格确认 (43) 五、招投标程序 (44) 六、中标与招标备案 (44) 七、招投标监督 (44)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6) 一、估算范围 (46) 二、估算依据 (46) 三、投资估算 (46) 四、资金筹措 (47) 第十一章项目财务评价 (48) 一、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48) 二、项目计算期及生产负荷 (48) 三、财务基准收益率 (48) 四、经营收入及税金估算 (48) 五、财务分析与评价 (49) 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 (51) 一、结论 (51) 二、建议 (51)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设计依据 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1.2.赣州自然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1.3.赣州市章江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 1.4.共青团赣州市委2009年6月2日补充函 1.5.2009年8月11日及9月7日赣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意见书 1.6.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赣发改投资[228] 号 1.7.赣州市建设规划局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批复赣建规审[2009]148号 1.8.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2.工程项目的概况 2.1.城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下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 2.2. 建筑性质 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选址于章江新区城市中轴F14地块,紧邻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它是自然主题馆(即博物馆中心楼)、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该项目的建设有益于确立赣州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将改变江西乃至华南地区没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 建设项目总规模为27500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小于24米。 2.3. 地质、气候条件 (1)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本市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气象条件 (3)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土分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地下水侵蚀性。 2.4. 项目特征 防火类别:多层 耐火等级:一级(局部大跨度钢结构为:二级) 赣州市博物馆及规划展馆初步设计- 1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美术馆建筑设计方案

山东省美术馆建筑设计方案 山东——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齐鲁大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璀璨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蓬勃跃动的时代旋律交相辉映,构成了今日山东独具魅力的时代画卷。作为传统的美术大省,山东在中国美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美术馆正是在山东从经济强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收藏和展示优秀艺术作品,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激扬开拓创新精神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总体设计:资源共享 空间整合 山东文博中心是济南城市向东发展的重要空间节点,规划定位是未来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尽管文博中心包含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各类重要的文化设施,但由于各地块划分相对独立,还不足以形成功能整合、资源集约共享的特色片区,迫切需要建设多功能复合的城市建筑集群以引领文博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整体空间优化: 美术馆建设用地为梯形,如果南向组织主入口将会非常局促,并且会增加对南侧经十路的交通压力。经过分析,我们对现有的地块划分进行了优化:将博物馆与东侧美术馆以及西侧文化建筑之间的现状道路改造为步行广场,与博物馆前广场连成整体,在区域内创建安全、连续的步行空间。这样,博物馆与美术馆将通过共同的广场组织主要人流集散,强化了文博中心区域内部的空间整合。 交通系统重组: 与空间整合相适应,文博中心区域的交通体系也作出相应调整。在博物馆入口平台下形成应急交通环道,并在步行区域外围组织机动车停靠点。同时,强化了博物馆广场地下空间联系东、西地块的枢纽作用,将其商业、停车空间作为区域共享资源。 建筑设计概念:山 . 城相依 泉. 城相映 基本形体的产生: 如何妥善处理美术馆建筑形体与博物馆、档案馆等已建成项目的群体关系?一方面,要与博物馆、档案馆的方整体量以及轴线关系取得呼应,形成品字型格局。另一方面又要与博物馆共同围合馆前广场,形成一定长度的广场界面。这样的分析基本确立了美术馆主体四层、局部六层的体型特征。那么,如何处理主体四层、局部六层的形体关系?场地周边的基本地形特征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发:南部的泰山余脉在此与城市平缓交接,构成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重要地理特征。于是,确立了以山、城相依为主题,从四层的山形自然过渡到六层的方形体量的基本构思。 空间组织与建筑造型: 近200米长的建筑场地隐含着人流穿越的内在要求,山东美术馆需要提供一个城市意义上可供人自由穿越的公共大厅。同时,从博物馆前广场过来的大量人流,经过下沉庭园、地下商业街后引入美术馆的南侧地下空间,与地面人流一起形成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作用力。在考虑多种人流布局的整合之后,我们很自然地组织了从场地西侧穿越公共大厅的公共流线。此外,地下商业空间通过弧形边庭与地面层的艺术品经营、餐饮、咖啡店融为一体,极大地活跃了建筑的边缘空间。这一切,改变了美术馆空间的常规模式,通过无所不在的视线

历史民俗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建筑学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课程设计作业二 唐山历史及民俗博物馆设计 一.目的 1.熟练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2.进一步掌握建筑与环境及已有建筑物的关系,把环境及历史的特殊性做为 设计构思的重要因素之一,使新建筑成为城市及历史文脉延续的和谐因素。 3.了解博览建筑外部形象与功能、室内空间及内部流线组织的关系, 4.培养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方案构思表达、图纸表现的能力 二. 设计内容 1.在我市大钊公园或南湖公园,地形自选(要求:1. 或靠山或临水或兼有 2. 交通便利3.考虑旅游需要4.扩建用地)。 2.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左右,<4000平方米;主体层数最高三层,局部可 突出;绿地率≥30%、建筑密度≤40%;充足的室外展示场地、停车场地 3.房间的设置、功能与面积指标自定(根据展示内容,可通过调研,查阅资料等获取) 三. 成果要求 1.总平面图 1:300-1:500 2.设计说明 (仿宋字) 3.平面图 1:100 、1:200(包括室内布置) 4.立面图 1:100 、1:200(四个立面) 6. 剖面图 1:100 、1:200 7. 外观透视或轴侧图 8. 室内局部透视图、剖视图 9. 工作模型(材料自定,不上交) 其中外部透视或轴测图必须用彩色表现 图纸一律要求用A2图幅(图纸尺寸420mm x 594mm) 四. 进度安排(8周) 1. 分组讨论及调研,查阅资料,参观,进行初步方案构思 最迟12周周四提交调研分析报告(500字以上)、概念或初步设计方案(草图纸) 2.修改,完善方案 最迟14周周四提交二次设计方案 (A2 草图纸,并应设计布置图面) 3.深入完成设计,绘制图纸,制作模型 最迟18周周四18:00提交所有设计图纸 五. 参考书目:

博物馆设计实施方案

博物馆设计方案

————————————————————————————————作者:————————————————————————————————日期:

张掖市三馆设计方案 ——博物馆计方案说明 张掖是华夏文明多种文化交汇和融合的圣地,千古不息的祁连雪水滋润着这方土地,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张掖文明。张掖市博物馆陈列艺术方案围绕“张掖魂”主题,将一幅源远流长的丝路文化和无数绚丽的历史长卷奉献给广大观众。 一,整体设计 在总体设计中,我们选用馆藏文物的典型,突出营造张掖文化的氛围,体现张掖博物馆的鲜明地域特点,以文物为主,借助辅助展品,如场景复原、展柜、展台、壁龛,陈列展示文物,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史前文化、夏文化、商代文化、汉代文化、丝路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文化、佛教文化、游牧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在河西走廊区域性上所具备的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设计理念 按照“朴素大气、厚重典雅、自然流畅、特色鲜明、科技环保”的设计原则,设计根据陈列体系与内容构架,从整体到局部,空间均衡、重点突出、富于变化,观众参观路线顺畅,安全通道清晰,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运用丰富的陈列语言,建立起内容与展品间的内在联系,起到升华陈列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馆

发展的新趋势“绿色陈列”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使陈列设计既具有较高的学术艺术定位,又能以人为本,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三,一楼——展馆大厅 总体构想。一楼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公共区域,也是博物馆张掖文化灵魂汇聚地。以简约的张掖文化印象,为空间加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周设计。笔直的大厅天井柱体由色彩明快的石材干挂而成,直插三楼顶部,寓意张掖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中流砥柱之一。各楼层临大厅墙体则由一幅幅蕴含张掖故事的浮雕组成。与大厅中央的雕塑交相映衬。 主题设计。大厅正中央区域是由“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雕塑造型群组成。雕塑群由半圆弧的祁连山浮雕、“万国博览会雕塑”、张掖浮雕岩体结构地图、流水瀑布四个艺术元素呼应融合而成。安放在巨大的张掖地图上视觉震撼的半圆弧祁连山浮雕寓意“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万国博览会”则象征张掖辉煌的历史烙印和丝绸之路文化的鼎盛。一幕瀑布般的清水从祁连山紫铜色浮雕上的飞流直下,汇入张掖岩体地图池中,标志着泱泱华夏文化在张掖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厚积。大厅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启发人们从更深层次理解张掖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曲雄浑壮伟的交响乐“张掖魂”从这里奏起……

民俗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博物馆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基本情况 (1) 1.2 项目建设内容 (1) 1.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 1.4 项目研究结论 (2)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3)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3)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第三章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15) 3.1 建设地点 (15) 3.2 用地条件 (15) 3.3 基础设施条件 (15) 3.4 地址自然概况 (16) 第四章文物保护与安全 (17) 4.1 博物馆馆藏文物的规章制度 (18) 4.2 影响文物保存的外界环境 (18) 第五章消防 (25) 5.1 总体设计 (25) 5.2 建筑消防 (25)

5.3 给排水消防 (26) 5.4 电气消防 (26) 第六章节能 (28) 6.1 建筑节能 (28) 6.2 电器节能 (28) 6.3 空调节能 (29) 6.4 给排水节能 (29) 第七章环保 (30) 7.1 建设地点环境状况 (30) 7.2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措施 (30) 7.3 运行期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措施 (30) 第八章项目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32)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1.1.1 项目名称 ******博物馆 1.1.2 项目地点 位于。 1.2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由七个展厅组成,致力于鲁北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6名。现有藏品2688件,现已展出1230余件精品文物,安防、消防设施齐全。以收藏、展示民俗文物、调查民俗事象、研究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类博物馆。 1.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000000元,注册资金1000000元,办展经费2000000元,运营经费500000元,全部由******同志个人自筹。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本文以烟台自然博物馆为例,阐述了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设计的目的,介绍了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和展陈设计的空间布局。在展陈形式方面,其特征是:遗址与室内陈列相融合;充分体现博物馆主题;合理使用室内陈列灯光与色彩;合理运用辅助设施。在空间布局方面,其特征是:空间展线的灵巧变化;现代空间占领手法;空间展示形式多元化,高低层次分明;展示空间扩大化;利用科学技术让文物展示不再是单调的陈列方式。 标签: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形式;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是一个大型的陈列博物馆,它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进行研究与观赏以及教育后代子孙,也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重要保存场所,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自然博物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如何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民文化素养,促进科技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所以自然博物馆标本的展陈设计十分重要。 一、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设计的目的 博物馆功能能否更好地体现决定于博物馆展陈的设计,成功的展陈设计能够将博物馆的空间与地方合理融合与规划,可以将人与物相互制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所以展陈设计是博物馆学中十分重要与特别的组成部分。由于博物馆是向所有人开放,具有公众性,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面对的对象是大众,对博物馆的空间大小、陈列手段都需要进行特别的设计。博物馆带来的内涵更直观,让人们受到的熏陶更浓郁。 二、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社会上有很多的博物馆开了没多久就关闭了呢?这主要与博物馆的生命力有很大的关系,不少人以为博物馆的生命力是无穷止尽的,因为它的背后是政府,是博物馆里的收藏品,其实不然,博物馆真正的生命力其实是标本的展现形式。现代的博物馆有很多种类,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其展陈形式都是不同的,在进行展陈设计的时候不仅仅是单纯的标本陈列,还要突出各地域、各区域不同历史年代所形成不同的自然地貌,融为一体给人带来的正确引导,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启发与思想才能够让博物馆长久存在,也是历史存在的见证。 1、遗址与自然博物馆室内陈列的融合 现代自然博物馆与传统自然博物馆有不少区别,首先就是博物馆选址上,之前的博物馆都是不重视文物遗址的重要性,远离了它们,从而降低博物馆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但是现代的自然博物馆更重视博物馆与遗址之间的联系,重视文物遗址带来的诸多作用。这个陈列形式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博物馆上,像一些古代文物的博物馆更是如此。相信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的宏伟与壮大,

关于民俗博物馆室内设计文献的综述

关于民间博物馆室内设计文献的综述 前言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信息中心的传统形象,在当今受到了现代交流方式多样化的考验。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博物馆等文化建筑的社会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中国现代化博物馆建设的高潮必将迎来它的黄金时代,也必将在现代博物馆建设中有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其室内设计这个领域。正确分析中国博物馆室内设计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新世纪现代博物馆的新观念,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全息理念为博物馆室内设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间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应以人为本,确立“体验”的展示理念,培育博物馆体验兴趣;突出体验诉求,做好目标观众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展示形式;深化主题体验,满足个性化体验需求,可持续发展和以以人为本将成为博物馆设计的主题,在博物馆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性和参观者的心理认知,将参观者的心理感受作为设计的重点。 一博物馆设室内设计要素 (一)博物馆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色彩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主题思想,色彩带有一定地感情性,能直接影响到观众的心理情绪,对深化主题、突出展品起着重大地催化作用。各类陈列地题材不同,对陈列形式地要求、色彩的选择也就不同,主要的目的是使观众乐于欣赏、易于接受。纪念性的博物馆辅助陈列颜色多以兴奋的色调为主。民族、民俗性的陈列应当尊重民俗习惯或遵守当地的传统色调。自然性的陈列应接近于自然色彩。科技性的陈列以沉着性的色彩为佳。

(二)民间艺术博物馆室内设计中的灯光与音效 在博物馆室内设计中,灯光设计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区域,因为他反应了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是希望在公共空间是自然光线,这样可以使参观者感到舒适,而展览的管理人却希望保护脆弱的展品,并且能控制人们欣赏他的方式在最好的展示中,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的结合使用的。自然光线的运用展现出空间的宏大,人工光线则把参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单个的展品上来,借助于一系列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能够得到很好的平衡。这些先进的技术包括把自然光线和戏剧性的灯光效果结合起来,在保护展品的同时营造出令人兴奋的氛围。利用灯光的色温可以控制以人群为基础飞展示气氛。而且经过改造后的灯光对展品有更好的保护作用,LED和光纤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减轻紫外线和热度的影响。 和灯光设计一样,音效的设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观众们希望在嘈杂的公共环境中能够有一个安静的空间啦观察展品细节。因为展览通常安置在大型的公共空间内,如宽敞的大厅、热闹的博物馆,所以,声音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设计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决定如何使用营造气氛和影响展览叙述的声音,还要考虑和设计在嘈杂个公共环境与油价环境的展示空间内声音转换。声音的设计还具有一个操作难题。设计师要考虑在一定时间内进入展示空间的参观数量,这个因素和对展示空间的建筑设计构思一样重要,机构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参与到声音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来,因为他们能够控制展览的人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民间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大面积运用面光源,尽量减少直接光源,突出展品的同时兼顾整个空间环境的氛围,让展品和环境容为一体。照明原则服从空间定位,提亮博物馆空间昏暗的光线,降低展览馆空间过于直白的照明,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让展品拥有文物的价值的同时让空间更得到品位,庄严,富有地方特色而更具备和谐,向上的时代精神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书

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描述 在我国中南地段某地级市拟建一座两层、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博物馆。 二场地条件 用地范围见总平面图,该用地地势平坦、用地西侧为城市主干道,南侧为城市次干道,东侧和北侧为城市公园,用地内有湖面及预留扩建用地,建筑控制线范围为105M*72M。 三、总平面要求 1,在建筑控制线内布置博物馆建筑 2,在城市次干道上设置车辆出入口,主干道上设置人行出入口,在用地范围内布置社会小汽车车位20个,大客车位4个,自行车停车场200平方米,布置内部与贵宾小汽车停车位12个,内部自行车停车场50平方米,在用地内合理组织交通流线; 3,布置绿化与景观,沿城市主干道布置15米宽绿化隔离带。 二、建筑设计要求 1,博物馆布局应分区明确,交通组织合理,避免观众与内部业务流线交叉,其主要功能关系图如下:

2,博物馆由陈列区、报告厅、观众服务区、藏品库区、技术与办公区五部分组成,各房间及要求如下表 3,陈列区每层设三间陈列室,其中至少两间天然采光,陈列室每间能独立使用、互不干扰,陈列室跨度不小于12米。陈列区与贵宾共用门厅,贵宾参观珍品可经接待室,贵宾可经厅廊参观陈列室; 4,报告厅应能独立使用; 5,观众服务区门厅应能欣赏到湖面景观; 6,藏品库区接受技术用房的藏品,先经缓冲空间(含值班室、专用货梯)进入藏品库,藏品库四周应巡视走廊,藏品出库至陈列室、珍品欣赏应经缓冲间,通过专用的藏品通道送达(详见功能关系图)。藏品库区出入口需设门禁。缓冲间、藏品通道、藏品库不需要天然采光; 7,技术与办公用房应独立布置且应有独立的门厅及出入口,并与公共区域相通。技术用房包括藏品前处理和技术修复两部分,与其他区域进出须经门禁。库房不需天然采光; 8,应适当布置电梯与自动扶梯; 9,根据主要功能关系图布置主要出入口及必要的疏散出口; 10、预留扩建用地主要考虑今后陈列区及藏品库区扩建使用;

自然博物馆任务书

北方某滨海城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一、教学目的 要求在研究地域环境、建筑类型、功能布局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自然博物馆新的形体设计概念,并实现建筑空间的可识别性,尊重历史文脉和地域环境特征,以现代手段表达建筑的空间情感和人文特征。 二、设计内容 1、设计范围: 见用地范围红线图。 博物馆建设用地东西向最长为170米,南北向宽115米,北侧面临城市主干道,并与市政广场遥相呼应。博物馆是城市新区的启动工程,位于市政广场延伸轴线上绿化广场的东侧,地理位置鲜明。 2、设计依据: ·平面位置和用地范围红线图; ·自然博物馆建设设计任务书;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3、设计要求: 以“造型高雅独特、反映地方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功能结构科学”为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需反映滨海城市的特征和北方的气候特点,具有文化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1)功能布局: 该市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属省辖市中型博物馆,占地亩,总建筑面积为10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2-3层,局部可设夹层。该项目主要包括展示功能区(含观众服务区,与展示区保持相对分离)、收藏研究功能区、业务管理功能区、游览观赏功能区四个部分。 (2)展示功能区: ·是博物馆的主要部分(预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陈列大厅要符合建筑性格和尺度,厅前设置广场。 ·展示区穿过序厅为中心厅,使用净高度不低于12米,要求自然顶光照明,希望能设计成经折射后的散射光,中心厅面积100平方米,将陈列大量的恐龙化石骨架及机械恐龙。 ·展示区计划建二到三层,其余展厅在中心厅周边设计。展厅首层净高度6米,二层以上为4米。展厅之间可用连廊进行联系,两厅之间要留可开关的门。除中心厅以外的7个专题厅使用面积可控制在300-400平方米不等。电化教育厅设在顶层,按声像放映方式设计,控制在200平方米。 ·展示功能区做全封闭设计,防止尘土侵蚀文物标本。 ·展示功能区设计根据国家对博物馆展厅要求,做到二级防火安全标准,并装置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最新博物馆设计方案:博物馆优秀设计方案

博物馆计方案说明 张掖是华夏文明多种文化交汇和融合的圣地,千古不息的祁连雪水滋润着这方土地,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张掖文明。张掖市博物馆陈列艺术方案围绕“张掖魂”主题,将一幅源远流长的丝路文化和无数绚丽的历史长卷奉献给广大观众。 一,整体设计 在总体设计中,我们选用馆藏文物的典型,突出营造张掖文化的氛围,体现张掖博物馆的鲜明地域特点,以文物为主,借助辅助展品,如场景复原、展柜、展台、壁龛,陈列展示文物,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史前文化、夏文化、商代文化、汉代文化、丝路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文化、佛教文化、游牧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在河西走廊区域性上所具备的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设计理念 按照“朴素大气、厚重典雅、自然流畅、特色鲜明、科技环保”的设计原则,设计根据陈列体系与内容构架,从整体到局部,空间均衡、重点突出、富于变化,观众参观路线顺畅,安全通道清晰,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运用丰富的陈列语言,建立起内容与展品间的内在联系,起到升华陈列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馆 发展的新趋势“绿色陈列”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使陈列设计既具有较高的学术艺术定位,又能以人为本,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三,一楼——展馆大厅 总体构想。一楼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公共区域,也是博物馆张掖文化灵魂汇聚地。以简约的张掖文化印象,为空间加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周设计。笔直的大厅天井柱体由色彩明快的石材干挂而成,直插三楼顶部,寓意张掖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中流砥柱之一。各楼层临大厅墙体则由一幅幅蕴含张掖故事的浮雕组成。与大厅中央的雕塑交相映衬。 主题设计。大厅正中央区域是由“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雕塑造型群组成。雕塑群由半圆弧的祁连山浮雕、“万国博览会雕塑”、张掖浮雕岩体结构地图、流水瀑布四个艺术元素呼应融合而成。安放在巨大的张掖地图上视觉震撼的半圆弧祁连山浮雕寓意“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万国博览会”则象征张掖辉煌的历史烙印和丝绸之路文化的鼎盛。一幕瀑布般的清水从祁连山紫铜色浮雕上的飞流直下,汇入张掖岩体地图池中,标志着泱泱华夏文化在张掖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厚积。大厅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启发人们从更深层次理解张掖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曲雄浑壮伟的交响乐“张掖魂”从这里奏起

美术馆建筑方案设计

模拟试题01:美术馆建筑方案设计 一、项目名称:美术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中国南方某市区 三、项目概述 某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另一方面注重进行文化建筑,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不但使城市充满了活力,而且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为了进一步满足城市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市民的艺术修养,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在附图地段内易地重建一座美术馆。 四、用地概况 该项目地处该市某文化一条街的东段之尽端,其文化街布局有市图书馆、近代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市人民大会堂、中学、文化艺术中心、科研单位以及多处近代建筑保护单位,文化氛围甚浓。 用地南侧隔城市主干道,与规划中的市图书馆遥望,西侧隔城市次干道,与近代历史博物馆相邻。东侧为城市绿地,景观颇佳,北侧为某科研单位。在近代历史博物馆的西边有隔街相对的公交汽车站中心。 在用地范围内经拆迁、平整后场地基本平坦,整个场地自东向西保持5‰左右的坡度。 美术馆占地1.97hm2。 五、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建筑退让南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5m,退让西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9m,退让东侧用地边界不得小于6m,退让北侧用地边界不得小于6m,且规划建筑距北侧现有建筑必须大于规划建筑高度的1.4倍。以上退让要求均包含规划建筑的底层踏步和悬挑部分的水平投影。 2、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9m,以两层为宜。 3、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大于40%。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交通组织设计,避免车、人流交叉干扰。美术馆主入口前应有足够面积的集散广场。 5、停车位控制指标 机动车泊位不得小于3辆/1000 m2建筑面积。 自行车泊位不得小于40辆/1000 m2建筑面积。 以上停车位均为观众服务,美术馆内部人员的非机动车停车在总平面中自行考虑。 6、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应合理,流线组织应通畅、空间形式应富于变化。 7、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1、大厅部分800 m2 (1)、大厅400 m2(包括人流、交通空间、休息、咨询台、触摸式电脑台等); (2)、大贵宾室80 m2 (3)小贵宾室40 m2 (4)画店120 m2 (5)管理20 m2 (6)保安20 m2 (7)监控中心40 m2 (8)咖啡座80 m2 2、展览部分 3360 m2 (1)陈列1600 m2(至少分为2间) (2)展厅2000 m2(至少分为4间) (3)展具储藏300 m2(随展厅、陈列分设) (4)讲解员休息室60 m2

美术馆方案设计任务书

美术馆方案设计任务书 ((适用于建筑学二年级第一学期下) 南方某城市为了纪念已故某位著名书画艺术家和艺术品收藏家的艺术成就,同时也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交流平台,提高城市的艺术文化氛围,选址在城市开放公园内建一美术馆,展出艺术家生前捐献的书画遗作和艺术藏品,以及某些优秀青年艺术家的最新作品。 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博览建筑的设计方法,掌握对复杂流线的综合把握能力。 ②.掌握博览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空间组合的基本方法,提高对空间概念的认识。 ③.加强对尺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掌握较丰富建筑的造型能力。 ④. 加强运用建筑造型以及空间塑造的手段来表达建筑的艺术性、文化性。 二.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1600㎡(以轴线计算正负不超过10℅)。地形见附图。 三. 设计内容:

四.设计要求: 建筑物结合环境,建筑主体高度不超过三层,建筑形象应考虑文化艺术性、纪念性、和公园特色;考虑室外展场300㎡(亦可以设于内院)。建筑入口处考虑4~5辆中、小型汽车泊位,以及停放30辆自行车的场地。内部出入口可停放货车。 五.图纸内容: 1.总平面图 1:500 2.各层平面图 1:200 3.立面图 1:200(不少于两个) 4.剖面图 1:200(不少于两个) 5.必要的分析图(流线分析、构思分析、空间分析等) 6.设计说明及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7.表现图 六.图纸要求: 1.图幅680mmX450mm,不少于二张; 2.水彩纸墨线绘制,水彩渲染 4.图面要求完整、统一、整洁,字迹工整、清晰。 七.进度安排: 111周:查找资料 212~13周:设计方案一草(单线条平面图) 314~15周:设计方案二草(双线条平面图、立面、剖面) 416周:设计方案三草(双线条平面图、立面、剖面) 517周:设计方案正草(铅笔稿双线条平面图、立面、剖面、透视图) 618周:设计方案正图(正式墨线图平面、立面、剖面、效果图)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 2、项目拟建地点:**** 3、项目性质:旅游基础设施 4、项目投资人:*** 5、项目负责人:*** 1.2工程概况: 博物馆建设项目拟建设在***机场路南侧、项目计划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一栋1391.3m2,项目投资经估算为355.99万元。项目由***收藏家***先生投资,开发与经营,工程实施后能改善***核心区块旅游的设施条件,增加景区旅游文化内涵,促进当地旅游业和民间工艺品加工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1.3土地使用: 本项目计划用地1.99亩。

1.4项目建设背景 ***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汉、回、藏、羌等多民族生活的地方,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多民族长期共存的现实孕育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历史遗物复杂多样、数量庞大、特色鲜明,在全省都是独树一帜、璀璨夺目的,且亟待开发。需要不断丰富内涵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 1.5项目编制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建设单位项目委托书。 1.6结论与建议: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积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学科,是人们在民族宗教、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方面享受并传承的一个庞大“信息载体”。由于受环境封闭与群众民俗信仰浓厚的双重原因,使传统风俗在**大地上保留并具有极其顽强的渗透力,使民俗文化即有一定的区域性,又具有鲜明、浓郁的乡土气息。**民俗文化博物馆工程项目的建设,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它的建设可给当地经济建设起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提高

论浙江美术馆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论浙江美术馆建筑设计的 传承与创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论浙江美术馆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前言 美术馆、艺术馆和博物馆是看的场所,人来到美术馆主要是欣赏展品,室内的装饰以如何更好地展示展品为出发点,建立低调的姿态、平静的形态,一种较为克制的设计理念。“内敛、含蓄、克制”是浙江美术馆室内设计的一个理念。从始至终以展品、艺术品为主角的主导地位,让空间内展品的载体、室内的装饰或者设施都消失在建筑空间和艺术展示之间。这是一个为人们提供感性交流的理性场所。 一、浙江美术馆概况 浙江美术馆,位于杭州市南山路,毗邻西湖,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拥有各种规格的展厅14个,其中恒温恒湿展厅6个,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库房区面积3000平方米。另有中央大厅、天光长廊、多功能厅、国际学术报告厅、鉴赏厅、贵宾室、美术图书文献中心等多种配套设施。主要职能是代表国家承担美术作品和美术文献的展览、陈列、征集、收藏,并利用美术和美术馆资源开展学术研究、教育推广、对外交流和公共文化服务。 浙江美术馆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列入省“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和“五大百亿”工程,总投资亿元,由浙江省文化厅负责实施。2005年5月开工,2009年8月正式开馆运行。省委、省政府对美术馆工程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把浙江美术馆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设施先进、服务优良的一流美术馆”的要求。 二、浙江美术馆展示的整体目标 (一)浙江美术馆主要收藏作品 浙江美术馆以“重在当代、兼顾历史,立足浙江、面向全球”为立馆方向,以“公共性、多元性、开放性”为学术宗旨,重点收藏和展览反映浙江美术发展历程,特别是近现代浙江籍和在浙江有重要美术活动的美术家作品、文物、文献;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美术流派、美术家代表作品及文献;当代美术

方案模版--博物馆规划设计方案

、 ×××博物馆弱电智能化系统 规划设计方案 <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总体设计思想 (3) 第三章设计依据 (4) 第四章设计原则 (6) > 第五章系统规划方案 (8) 信息设施 (8) 综合布线系统 (8) 电话交换机系统 (10) 无线网络覆盖 (12) 无线对讲 (12) 安全防范 (13) 视频监控系统 (13) > 防盗报警系统 (14) 出入口控制系统 (14) 电子巡更系统 (15) 停车场管理系统 (15) 客流统计分析 (15) 验收票系统 (16) 音视频 (16) 视频显示及信息发布系统 (16) ; 公共广播系统 (17) 机房建设 (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博物馆位于××××××,占地面积××××××,××××××博物馆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其中: ( 藏品库区由藏品库房、缓冲间、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保管装具贮藏室、管理办公室等部分组成。 陈列区由陈列室、美术制作室、陈列装具贮藏室、进厅、观众休息处、报告厅、接待室、管理办公室、警卫值班室、厕所等部分组成。 技术及办公用房应由鉴定编目室、摄影室、熏蒸室、实验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研究阅览室、行政管理办公室及其库房等部分组成。 观众服务设施包括售票处、纪念品出售处、食品小卖部、休息处、厕所等。 ××××××博物馆拥有多件馆藏珍贵文物,是一座全面反映钟祥的历史、民俗风情、革命传统,展示历史风貌的大型地志性综合性博物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既展示了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但其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是造成盗窃文物犯罪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犯罪分子不择手段进行盗窃的目标。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针对违法分子作案的特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稳定可靠的安全防范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博物馆是一级风险等级单位,其安全防范系统须独立组建

非常好的(美术馆)设计任务书+地形图

一、设计题目:现代美术观 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美学素养,美化城市环境,合肥市政府拟在环城公园建造一座文化建筑------“现代美术馆”。 二、基地: 该工程拟建于合肥市环城公园包河景区,地势呈南高北低的缓坡,与“浮庄”遥相呼应,树木茂密,风景秀丽;东连马鞍山路,交通便利。 三、设计内容:(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500㎡以下) 1.陈列部分: 基本陈列室: 800㎡ 专题陈列室: 400㎡ 室外陈列雕塑院: 陈列临时贮藏室: 40㎡ 报告厅(100座): 80㎡ 接待室: 40㎡ 2.藏品库部分: 藏品库房: 200㎡ 工具贮藏室: 40㎡ 3.技术与办公用房部分 摄影室 20㎡ 制作室(3间) 60㎡ 管理办公室(4间) 70~80㎡ 配电间 20㎡ 4.其他部分: 售品部: 16㎡ 售票室: 停车场: 10辆 绿化率: 30%以上 四、设计要求及教学目的 1.功能组织合理,流线通畅,建筑造型表现文化建筑特点。 2.合理解决陈列展示的采光要求。 3.处理好建筑与城市环境,自然环境的关系,重视室内外环境设计。 五、图纸要求: 1.总平面图 1:500 2.各层平面图 1:200 3.立面图(4个) 1:200 4.剖面图 1:200 5.设计说明、分析图 6.彩色效果图 7.图幅要求:1#标准图纸 六、设计进度: 第3周:讲课,收集资料。

第4、5周:第一轮草图,发散构思,多方案比较。 第6、7周:第二轮草图,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建筑造型。 第8、9、10周:第三轮草图,整合技术要素,细部推敲。 第11周:定稿,包括正图所有内容。 第12周:设计周,正图绘制,交图。 七、参考资料: 《建筑设计资料集》(博物馆、美术馆部分)建筑工业出版社《展览建筑》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世界建筑造型与平面设计典例大观》文化建筑类 其它相关书籍 八、评分标准 1、设计方法、步骤的正确性 10% 2、方案构思、分析、解决问题、方案的合理性、综合评价 40% 3、艺术处理(空间、形体、构成) 20% 4、结构、构造的合理性 10% 5、快速设计 20% 附:地形图 1:1000

民俗博物馆建筑设计调查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书

存档编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调研报告 题目花瑶民俗展示体验中心建筑设计 学院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学专业 姓名易群 学号201106518 指导教师红光 完成时间2016.03.20 教务处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摘要:省隆回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政策资源。在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前,隆回县通过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以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民情结合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真正打造高质量的旅游景点,真正实现旅游富县的目标。建造一座展示花瑶风景名胜区特有的人文背景、地貌特点的花瑶民俗展示体验中心是旅游规划的重点。营造民族地域特色的博览体验建筑,承载新型的旅游空间环境和文化展示式,更便直接的让游客去了解体验花瑶民族文化。 关键字:民俗展示体验中心;花瑶民族文化;地域特色; Abstract. Longhui, Hunan Province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nd policy resources.In front of the rar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longhui that through tiger hill - the Huayao scenic areas planning with ethnic minorities peculiar folk customs in combination with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really makes high qualit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really realizes the goal to enrich the county by tourism. T o build a Folk custom exhibition and experience Center which displays the humanities background, geomorphic features, is the key of tourism planning. Creating a National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Expo experience architecture that carries model tourism spati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display, is more convenient for visitors to understand the Huayao National Culture. Keywords. Folk custom exhibition and experience Center, Huayao national culture,Regionalcharacteristics 1. 项目综述 1.1 设计课题 花瑶民俗展示体验中心建筑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