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人们主观意识以及参与意识的不断加强,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都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其中广场舞深受人们喜爱。

广场舞作为一种动作简单、旋律动人的舞蹈,其将传统舞蹈的美感以及运动健身进行了有效结合,也吸引了更多人群的参与。

但随着广场舞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各类广场舞的负面新闻也随之传来,如“广场舞噪音扰民”“广场舞大妈和学生抢占操场等等,这些新闻在一定程度也提示了广场舞开展缺乏相应的制度管理,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要根据广场舞开展现状,积极提出关于促进广场舞积极发展的对策,以此来真正实现全民健身。

一、广场舞开展现状(一)广场舞参与者的性别比相差较大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广场舞参与人群往往都是女性,男性参与者非常少,但广场舞作为一种娱乐健身方式,应该要全民参与。

但实际开展过程中却发现参与广场舞的基本上都是女性,而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女性比男性更注重自己的体型,所以参与广场舞的意识比男性要强烈。

(2)大部分男性都觉得广场舞是女性的专利,他们会碍于面子而拒绝在公共场所表现自己。

(3)男性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相比于女性會更大,他们在休闲时间内更愿意在家休息。

基于这类情况,广播舞开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鼓励男性群众也参与进来,通过广场舞的学习也可以帮助男性增加身体灵活度,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二)广场舞参与者大多数为中年人群体广场舞作为一种广场文化活动,其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但实际开展过程中发现广场舞参与者主要是为中老年群体,年轻人群所占比例非常小。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中年女性参与广场舞主要是其有比较稳定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他们通过参与广场舞活动可以结交朋友,也能促进自身的身体健康。

而五十岁以上的参与者大多数都是已经退休,他们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而且他们认为参与广场舞活动可以强身健体。

而广场舞参与者中年轻少占少数的原因就是,如今大多数年轻人都将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面,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参与广场舞活动,另外就是大部分年轻人对健身的意识缺乏正确的认知,除此之外,有些年轻人存在着一定的思想包袱,他们认为广场舞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自己不适合。

关于广场舞蹈蓬勃发展的现状分析

关于广场舞蹈蓬勃发展的现状分析

关于广场舞蹈蓬勃发展的现状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发生了诸多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其中,人们把自古以来民间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推广到了社区、街道、广场、公园之中,成为独特的艺术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

标签:广场舞蹈;健身娱乐;群众艺术一、广场舞蹈的特点人们利用工作、生活之余开展各种广场文化活动,广场舞蹈由一群热衷于文艺活动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人们自发而形成。

这种形式表现出一下几个特点:一是参与者年龄不等,以中年老年居多,文化水平职业层面各不相同;二是舞蹈种类丰富多样,有民间舞、交谊舞、太极扇、健身操、现代舞等;三是使用道具多种多样,有手绢花、扇子、彩绸、圆环等;四是组织形式灵活简单,大多是自发而成、街道社区组织形成、近年来逐渐出现了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的形式;五是活动范围十分随意自由,社区、公园、广场等;六是以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关节以及腰腿等部位的灵活性、丰富生活内容、陶冶艺术情操、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为主要目的。

二、广场舞蹈的发展现状广场舞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盛行,在场地空旷、休闲活动集中的地方随处可见。

在对几处广场舞蹈活动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者年龄差别很大,从30岁到80岁的中老年人均有,为了照顾年龄较大的参与者,一般活动时间保持在一小时左右。

每天活动集合时参加的人数并不一定很多,但在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增加,舞蹈者的热情和环绕在广场上悦耳的音乐吸引了周围路过的人也参与到了舞蹈之中,多的时候会达到50多个人。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虽然活动中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来跳舞的人们会自觉的站成方阵的队形,横排竖排冲齐,中间相隔一定距离,会跳的人主动往前站,动作不熟练的初学者往后站,不需要特意的安排队形,初学者在活动过程中边跳边学。

舞蹈者衣着都比较休闲,必须穿运动鞋,当舞蹈进行到15分钟左右,身体肌肉关节基本都已活动开,开始消耗身体的热量,这时逐渐会有人将外套脱掉。

广场舞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场舞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场舞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广场舞发展现状:近年来,广场舞作为一种大众健身方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参与。

广场舞以其简单易学的舞步、充满活力的音乐和积极向上的氛围吸引了大量的中老年群体参与。

然而,广场舞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场地资源紧张。

随着广场舞的流行,经常使用的公共广场成为炫技舞者和舞蹈队伍的聚集地,给其他公众带来了困扰。

公众的安静和休息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害。

其次,广场舞存在着舞蹈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由于广场舞课程的普及,各个舞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队伍追求技术和形式上的创新,而忽视了基本功的培养和舞蹈的整体协调性。

再次,广场舞缺乏监管和规范。

广场舞市场的无序竞争和缺少相关的监管政策,导致了广场舞行业的乱象。

有些商家通过假冒伪劣产品牟取暴利,对舞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最后,广场舞的普及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尽管广场舞在中老年人中得到了广泛的参与,但在年轻人群体中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在发展广场舞时,需要更多地吸引年轻人参与其中,以增加广场舞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对策研究:针对广场舞发展现状中的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场地管理和规划。

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合理规划广场舞区域,确保大众的正常使用权益,减少对其他公众的干扰。

同时,鼓励舞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区提供舞蹈表演等文化服务,增强彼此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2. 提高舞蹈质量和培养舞者的基本功。

加强广场舞的培训和教育,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评估,提高舞蹈队伍整体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广场舞爱好者的基本功,提高其舞蹈技巧和舞蹈表现力。

3. 加强监管和规范。

制定相关的广场舞管理条例,加强对广场舞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保障舞者的权益和健康。

鼓励舞蹈队伍加入相关的行业协会,参与行业自律和规范的制定。

4. 多元化推广策略。

在广场舞的推广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推广策略。

对于中老年群体,可以通过社区活动、电视节目等途径进行宣传和培训;对于年轻人群体,可以结合时尚元素和流行音乐,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广场舞形式,提高年轻人的参与度。

广场舞在城镇地区开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广场舞在城镇地区开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广场舞在城镇地区开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1. 引言1.1 引言广场舞既是一种体育锻炼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形式。

通过广场舞,居民们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也可以结识新朋友,促进社会交流。

广场舞还可以传承民俗文化,弘扬传统艺术,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随着广场舞在城镇地区的普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地方存在着广场舞占用场地过多、扰民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规范。

一些广场舞活动存在着安全隐患和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我们有必要对广场舞在城镇地区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推动广场舞在城镇地区的健康发展。

【引言】2. 正文2.1 广场舞在城镇地区的普及情况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广场舞也成为了许多老年人的首选活动。

在城镇地区,许多退休老人每天都会在广场上跳上一两个小时的广场舞,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加生活乐趣。

广场舞在城镇地区的普及情况较好,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支持。

通过广场舞这种群众性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还可以增进社会交流,促进社会和谐。

希望未来广场舞在城镇地区的普及程度能够进一步提高,给更多人带来健康快乐的生活。

2.2 广场舞在城镇地区的益处广场舞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通过跳舞锻炼,能够增强肌肉、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等,有助于预防和改善一些慢性疾病。

广场舞可以促进社交交流。

在城镇地区开展广场舞活动,能够吸引众多的老年人参与,他们可以在交流中建立友谊,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广场舞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跳舞可以释放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让人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放松身心,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广场舞还可以促进文化传承。

广场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广场舞的开展,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广场舞在城镇地区的益处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社交交流、改善心理健康,同时也有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

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广场舞是一种源于中国大陆的舞蹈形式,在公共广场等场地开展,以群众参与式的舞蹈形式融合了健身、娱乐、社交等多种功能。

然而,随着广场舞的普及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对应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关于广场舞的现状,可以看到广场舞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群众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中老年人参与。

广场舞作为一种健康、愉快的锻炼方式得到广泛认可,很多人每天都会坚持在广场上跳舞。

广场舞的开展也对塑造社区风貌、增强社区凝聚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广场舞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广场舞的音乐噪音对周围居民造成了干扰。

有些广场舞音乐的音量过大,尤其是在早晨或晚上,影响了居民的休息。

其次,广场舞的场地占用问题也广受诟病。

一些广场舞队伍占据了大部分的公共广场,给其他休闲娱乐活动带来了困扰。

此外,一些广场舞队伍的行为也存在不文明现象,例如大声喧哗、扰乱公共秩序等。

为了解决广场舞开展中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应该加强广场舞活动的管理和规范。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明确广场舞的时间、音量和场地等规定,加强对广场舞队伍的指导和监督,引导他们文明参与、有序开展。

同时,对于不文明行为要进行纠正和制止,加强对广场舞市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文明素质和公共意识。

另外,应该建设更多的专用广场舞场地,分散广场舞的开展区域。

政府可以在一些闲置的场地或空地上新建广场舞活动场所,为广场舞队伍提供更合适的活动空间,避免占用其他公共空间,解决场地紧张问题。

此外,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解决广场舞音乐噪音问题。

使用可折叠的音响设备,可以根据广场舞队伍的规模和参与人数,调整音量大小,减少音乐对居民的干扰。

也可以利用耳机等个人音乐设备,让广场舞参与者个人享受音乐,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噪音困扰。

为了提高广场舞活动的社会效益,可以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和展示活动。

组织广场舞队伍参加各类文化艺术展示或比赛,展示广场舞的魅力和特色,提高广场舞的艺术水平和公众认可度。

广场歌舞调研报告

广场歌舞调研报告

广场歌舞调研报告广场歌舞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广场歌舞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表达形式,不仅在中国广泛存在,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瞩目。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广场歌舞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人们对广场歌舞的态度和看法。

通过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广场歌舞的价值和影响,为进一步促进广场歌舞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广场歌舞的问卷,涵盖了广场歌舞的相关信息、观众对广场歌舞的认知和态度等方面。

然后,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的广场进行实地走访,并对广场上的歌舞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

此外,我们还采访了多位广场歌舞的参与者和观众,以便深入了解他们的经验和看法。

三、调研结果1. 广场歌舞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我们的调研,广场歌舞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

从城市广场到农村广场,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可以看到广场上人们跳舞、唱歌的热闹场景。

广场上的歌舞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有传统民间舞蹈、流行歌曲舞蹈、广场舞等等。

同时,广场歌舞在国际上也逐渐受到关注,成为交流文化的重要窗口。

2. 观众对广场歌舞的认知和态度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观众对广场歌舞持积极态度。

他们认为广场歌舞是一种娱乐方式,可以增加身体活动,改善身体健康。

同时,广场歌舞还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观众眼中,广场歌舞不仅是一种文化娱乐形式,也是一种身心健康的保障。

3. 广场歌舞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广场歌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广场歌舞的演出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表演者技巧欠缺,影响了广场歌舞的艺术性。

其次,一些广场歌舞活动缺乏组织和管理,导致场地利用不规范,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此外,广场歌舞过度增加也可能引发噪音污染和公共空间争夺等问题。

四、建议和展望基于对广场歌舞调研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1. 完善广场歌舞管理机制,加强对广场歌舞活动的组织和引导,避免混乱局面的出现。

广场舞在城镇地区开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广场舞在城镇地区开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广场舞在城镇地区开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目前,广场舞在城镇地区的开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由专业团队或组织组织的广场舞活动,他们通常有自己的舞蹈老师和团队成员,会在固定的广场上定期进行表演和教学。

这种形式的广场舞活动通常规模较大,会吸引很多市民前来观看和参与。

二是由个人或社区组织的自发性广场舞活动,他们通常是一群业余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选择一个比较空旷的广场进行练习和表演。

这种形式的广场舞活动规模不一,有的只有几个人,有的则达到数十人。

在城镇地区开展广场舞活动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场地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区域,很多广场都被其他用途占据,广场舞活动难以找到合适的场地。

其次是噪音扰民的问题,由于广场舞活动常常需要播放音乐,而且参与者较多,容易引起周围居民的抱怨。

广场舞活动的文化内涵也需要加强,一些广场舞活动过于追求表演效果和炫耀,缺乏丰富的文化内涵,容易引起社会负面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针对场地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由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广场舞活动,给予他们一定的场地和资源支持。

可以规划专门的广场舞活动区域,或者将一些闲置的场地开放给广场舞活动使用。

对于噪音扰民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规范活动时间、音量等方式来解决。

也可以鼓励广场舞爱好者选择离居民较远的地方进行活动,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对于广场舞活动的文化内涵,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让广场舞活动者意识到广场舞不仅是一种健身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

城镇地区开展广场舞活动还需要注重社会群体的参与和融合。

广场舞活动通常以中老年人为主,这部分群体的身体健康和社交需求都是需要关注和支持的。

可以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和青年人参与到广场舞活动中来,通过开展广场舞比赛、文化交流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年龄层次的人群参与到广场舞活动中来,增加社会群体的融合和互动。

城镇地区开展广场舞活动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广场舞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广场舞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广场舞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广场舞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我们在
社区广场组织了一场大型的广场舞比赛,吸引了周边居民的参与。

比赛中,参与者们展现了自己的舞技,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纷纷为选手们加油助威,整个广场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除了比赛,我们还开展了一些广场舞培训课程,邀请了专业的舞蹈老师来指导。

通过培训,参与者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舞蹈技巧,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此外,我们还在社区内定期举办广场舞表演活动,让广场舞爱好者有展示自己
的舞蹈才华的机会。

这些表演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赏,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也展现了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天气的变化可能
会影响到活动的进行,需要我们做好应急准备。

另外,活动的组织和宣传也需要更加精准和有效,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观众。

总的来说,广场舞活动的开展情况是积极向上的。

通过这些活动,社区居民之
间的交流更加密切,生活氛围更加活跃,社区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更好的广场舞活动,让社区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调查研 究 , 依据调查 的实 际情况 , 提 出合理化建议 , 为相关部 门决策提供理论指 导。
[ 关键词] 长春市 ; 广场舞 ; 公共场所 ; 现 状 [ 中 图 分 类 号 ]G 8 0 7 . 4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7 6 0 2 ( 2 0 1 5 ) 0 6— 0 0 9 5— 0 3
1 . 2 . 3 数据 分 析法 对 所得 数据 进行 分 析统计 , 将 统计 结果 作 为理论 依据 。
2 结 果与 分析
2 . 1 广场 舞音 乐 的选 择
不 同音乐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健身效果。音乐能够缓解人们 的紧张情绪 , 并对广场舞动作的练习起到积 极 的推进作 用 。因此 , 音乐 和广 场舞 的 配合 程 度 决 定 了 广 场舞 的发 展 水 平 … 。年 龄特 征 、 锻炼人群不同 , 所 选音乐也不 同, 初步统计有上百种之多。有根据动物命名的, 如《 鹤舞飞扬》 《 花蝴蝶》 ; 有根据水果命名 的, 如 《 小苹果》 《 山里红》 等; 有根据地点命名 的, 如《 佳木斯健身舞》 ; 有根据性别特征命名的 , 如《 火火的姑娘》 《 你 是谁的郎》 《 山里的妹子真漂亮》 ; 还有《 最炫 民族风》 《 中国美》 《 思密达》 《 我从草原来》 等。众多 的音乐给参
第 3 4卷 第 6期
Vo 1 . 3 4 No . 6
长 春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C h a n g c h u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2 0l 5年 6月
J u n . 2 01 5
长春市广 场舞 开展 现状调查 与分 析
4 5— 5 4与 5 5— 6 5岁 这两 个年 龄 段 , 分别 占 3 4 . 1 %和 3 5 . 2 %, 主要 原 因是 这两 个 年龄 段 的人 群 对健 身 的意 义
更 加重 视 , 生活 压力 相对 较小 , 尤其 是 5 5~ 6 5岁 的人 群更 加适 合 广场 舞 的音 乐节奏 。进行 广 场舞运 动 的 居 民
依据。
1 对 象与方 法 1 . 1 研 究对 象
以长春 市居 民参 加广 场舞 运 动锻炼 的情 况为 研究 对象 。
1 . 2 研 究方 法
1 . 2 . 1 文献 资料 法 查 阅 中国知 网的相关 文章 及 文献材 料 。
1 . 2 . 2 问卷 调查 法
本 文对 长春 市南 湖公 园 、 胜 利公 园 、 儿 童公 园 、 长 春公 园 、 动植 物公 园 、 汽车公 园 、 天嘉 公 园等公 园 , 各 个 广 场 参加 广场 舞 锻炼 的居 民 , 发 放 问卷 8 0 0份 , 回收 7 4 5份 , 回收率 9 3 . 1 %。
广场 舞 是近 几年 发展起 来 的~项 民间运 动 , 在 全 国各个 城 市发展 迅 速 , 它 把锻 炼身 体 、 陶冶情 操 和美 的艺 术 融为一 体 。 由于广 场舞 受场 地影 响 因素较 小 、 市 民参 与度 高 等优越 条 件 , 加 之 长春市 自然条件 优越 、 公 园众 多, 广场 舞在 长春 市越 来越 受广 大爱 好者 的喜 欢 。本文 对 长 春市 广场 舞 的发展 现 状 进 行调 研 , 挖 掘 更适 合 长 春 市广场 舞 锻炼 的场 所 、 舞蹈音乐及练 习动作 , 增 强 居 民 的健 身 理 念 , 为相 关 部 门 的 决 策 提 供 理论 基 础 和
2 . 2 广 场舞场 地 的选择
笔者通过对长春市广场舞锻炼的场所进行走访 , 发现长春市居民参加广场舞锻炼的主要场所是市内的各
个公 园 , 如胜 利公 园 、 南湖公园、 动植 物 园 、 儿 童公 园 、 长 春公 园 、 君子兰公园 、 劳 动公 园 、 岱 山公 园 、 御花园 、 净
月潭 国家 森林 公 园 、 北 湖湿 地公 园 、 海狮 公 园 、 滨 河公 的 文化 广
场、 汽 车广场 、 客 车体 育广 场等 ; 部 分街 道 居 民小 区 的空 地 、 各 个 学 校 的 空场 及 运 动 场地 ( 主要 集 中在 大 学 ) ;
另外 , 长春市还将新建光明公园 、 兴隆湖公园、 谢家公园 、 花溪公园 、 合心公 园、 八一公园 、 同心湖公园等 7 处公
园 。可 见 , 长 春 市广 场舞锻 炼 的场 所非 常广 泛 , 有着 广 场舞锻 炼 的 良好条 件 。 2 . 3 广 场舞 人群 状况
调 查数据 显 示 , 进 行 广 场 舞 练 习 的群 体 中 , 3 5~ 4 4岁 的有 1 6 6人 , 占2 2 . 3 %; 5 5~6 5岁 的有 2 6 2人 ; 占 3 5 . 2 %; 4 5— 5 4岁 的有 2 5 4人 , 占3 4 . 1 %; 3 5岁 以下 的有 6 3人 , 占8 . 4 % 。可见 , 参 加练 习的人 群 主 要 集 中在
[ 收稿 日期 ] 2 0 1 5—0 1 — 0 8 [ 作者简介 ] 谭 清川( 1 9 6 8一) , 男, 吉林 长春人 , 长春师 范大 学体 育学院副教授 , 从事体操运动 、 民族传统体育研 究。

9 5 ・
加广 场舞 练 习者提 供 了 良好 的平 台 。居 民可 以根 据音 乐 的节 奏 , 选 择不 同的锻 炼群 体 。
谭清川 , 张 健2 , 高 宁
( 1 . 长 春师 范大 学体 育学 院 , 吉林长 春 1 3 0 0 3 2 ;
2 . 长春 市东 光学 校 , 吉林 长春 1 3 0 0 1 2 ;
3 . 长 春市 I 1 高中 , 吉林长 春 1 3 0 0 6 2 )
[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 资料法 、 问卷调查法 、 数 理统计 等方法 , 对 长春市 广场舞 开展 的实际情 况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