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案例分析4个.pptx

合集下载

博物馆建筑案例分析

博物馆建筑案例分析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 瓷都,制瓷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瓷 之源”表明了景德镇 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 响,同时也展示了陶 瓷的原始三要素:泥 土、水和火,使参观 者感悟“水土宜陶” 的道理。另外,陶瓷 形象的建筑处理也使 陶瓷博物馆的个性得 到充分表达。
博物馆有两条轴线相交而成:
• 让努维尔的设计清楚的表示了博物馆计划中 主动、动态的方面和它在卡塔尔钻石般的身 份:建筑,像沙漠中的玫瑰,独一无二的从 土地中生长出来。
• 整体建筑平缓地铺展在基地上,圆盘状的构 件使建筑起起伏伏,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舒 展大气,花瓣状的形态使建筑看起来更富有 韵律和美感。
• 博物馆由一系列的变化着曲率和 尺寸的联锁圆盘组成,它们形成了 建筑的墙、地板、顶完 美的结合。 各个展厅 依靠地势 由下而上 分局在轴 线两侧布 展,既舒 展,又大 方得体
卡塔尔多哈国家博物馆
•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 尔设计,灵感来自 沙漠玫瑰。博物馆 显著的坐落在多哈 滨海路南部尽头的 一个150万平方英尺 的场地上,这样它 就会成为有机场前 来的旅客看到的第 一个名胜。整个博 物馆被一个120万平 方英尺的景观公园 所包围,以更好地 诠释卡塔尔的沙漠 景观。
• 建筑中包括四个独立展区,每座鹅卵石形的 建筑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海洋生物类型:爱 琴海和地中海、印度洋、黑海和红海,以及 更多互动型展览。
• 建筑采用薄壳结构,使室内形成大空间, 方便展出大型水族动物展出,同时创造出 海底世界似的梦幻情境。
• 四个独立的水族馆建 筑之间靠一条中央多 功能区联系,包括咖 啡馆、礼堂,还有零 售区域,在这里能饱 览黑海和巴统海滨的 风光。游客们可以聚 集在中央空间谈天说 地、吃喝玩乐、购物 以及放松,之后可以 继续在水族馆中的探 险之旅。

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全文

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全文
博物馆案例分析 ppt课件
宁波历史博物馆坐落于鄞州区一片空旷的广场上,这个区域虽然是拥有 5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宁波的一部分,看上去却像去年才落成的,这里是位 于城市与田野的交接地带。场地处于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不久前还是稻 田,城市刚刚扩张到这里。
近年新建的高层 办公楼
河水环绕中是 区政府大楼和 广场
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使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 古砖。这与博物馆本身“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
入自然。
博物馆案例分合析的。ppt课件
材料的运用
青砖的数量 最多,他们的“出生 ”年代也多为明清至 民国时期,有部分甚 至是汉晋时代的古砖 。不少青砖上,还刻 有“福寿”等铭文。
“使用 ‘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 资源,体现了循环使用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 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使其质 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方面在于对时间 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 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 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而‘竹条模板混凝土’ 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本身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 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好的建筑必定有争论。建筑是应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我 觉得应该将当地文化融入到建筑中,不应该摒弃一切周围环境条件以及文化 特色,对当地人来说,某些物景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或者美好回忆。就像柯布 在摒弃繁杂的装饰而追求新建筑精神的同时,他并没有忘记比例的重要性, 因为他没有忘记古希腊雅典卫城带给他的那份感动!
博物馆案例分析 ppt课件
空间与流线
人们从中部一 个扁平的、跨 度接近30米的 穿洞进入博物 馆。
四个坑状院落, 两个在中心, 两个在幽深之 处。
“空的中心与边界,内与外, 高与低,打开与关闭,无目的 的漫游,行动与完全静止,轻 与重,通过与突然中断,一瞥, 从暗到明或从明到暗,偶遇, 实体的实感,空间的空虚,纯 粹物料的物感。如果说她的外 表已给人一种强烈期待,真正 的震撼应该在内部等着他。”

博物馆建筑典型案例

博物馆建筑典型案例

博物馆建筑典型案例一、卢浮宫金字塔(法国巴黎)你要是去巴黎,卢浮宫那是必去之地啊。

卢浮宫本来就是个超级古老又宏伟的建筑,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城堡。

然后呢,在这个古老城堡的中央庭院里,突然冒出来个玻璃金字塔。

这金字塔刚建成的时候可争议大了,就像一个新冒出来的怪家伙闯进了古老的世界。

这个金字塔是贝聿铭大师的杰作。

从外面看,玻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颗巨大的钻石落在了卢浮宫中间。

它可不光是好看,实用性也很强呢。

它就像是卢浮宫的一个新入口,把游客们都吸引到地下去,那里有售票厅、商店啥的,就像一个地下小世界。

而且啊,从金字塔里面往外看,还能看到卢浮宫那些古老的建筑轮廓,新与旧就这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特别奇妙。

二、古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这个博物馆就像是从外太空飞来的一艘大飞船,落在了毕尔巴鄂这个城市。

它的外形那叫一个奇特,整个建筑是由一片片弯曲的钛金属板构成的,就像鱼的鳞片一样。

在阳光下,那些钛金属板会反射出不同的光,有时候是银色的,有时候又有点金色的感觉,特别梦幻。

走进这个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海螺壳里。

里面的空间是螺旋形的,你就顺着这个螺旋往上或者往下走,一边走一边看墙上的艺术品。

这种空间设计很有趣,就像一场艺术之旅,每走一步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

而且这个博物馆一建成,就像给毕尔巴鄂这个城市打了一针强心剂,让这个城市一下子就出名了,好多人都专门跑来看这个像外星建筑一样的博物馆。

三、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北京)咱们国家自己的国家博物馆那也是相当厉害的。

它的建筑风格是那种很庄重、大气的。

从外面看,那一排排的柱子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里面的宝贝。

这个博物馆的空间超级大,里面可以容纳海量的文物。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历史容器,从远古时期的石器,到近代的各种文物,都能在这里找到。

而且它的展览布局也很有讲究,就像在给人们讲述一部长长的中国历史故事书。

你从一个展厅走到另一个展厅,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里穿梭,一会儿到了春秋战国,一会儿又到了唐宋元明清,感觉特别酷。

5个博物馆案例分析

5个博物馆案例分析

h
51
体验式流线
当观众向上进入二层 ,感受的是革命呈现 螺旋上升的艰辛历程 ;二层展厅结合室外 展场,将自然光引入 室内,达到一种柳暗 花明又一村的空间感 悟,领略的是革命的 爆发和突变的历史进 程;
二层平台廊桥局部
h
52

二层观众休息区
h
53
体验式流线
三楼为博物馆的最高处,南侧的露台 视野开拓,可以眺望整个南广场和紫 阳湖,体验的是革命达到高潮的无限 风光。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见之于行、 感受于心”,精神世界得以升华。观 众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也成为一种心 灵体验的过程。
剖轴侧
h
13
总平面
h
14
剖面图1
h
15
剖面图2
h
16
2010年11月施工现场
h
17
施工现场
h
18
宁波博物馆
h
19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采用的是新乡土主义风格, 这种建筑理念是在对建筑非人性倾向的反 对中诞生的。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和设 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使用地方材料 和做法;同时要符合现代生活,用现代技 术,有时代感。
1、弘扬首义精神
辛亥革命博物馆外形设计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 色。高台大屋顶的架构彰显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几何形 向上升腾的外墙意象颂扬了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三角形的建筑母题,赋予 建筑进取、创新的意味,寓意武昌首义胜利。
2、营造历史氛围
建筑采用具有雕塑感的造型,塑造出刚毅、挺拔的视觉效果。外墙利用 自然雕琢、风化的纹理,创造出建筑“破土而出、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营造出凝重的历史纪念氛围。与周边蛇山、红楼及武昌老城区景观协调共存。

博物馆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PPT

博物馆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PPT

二、关于博物馆 4.博物馆造型分析
大家好 17
从建筑结构看,现代几 何体构成的坡顶蕴含着 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 屋顶的基本概念。三角 形和方形不断的繁衍和 重构,使建筑看起来简 洁、抽象而不失力度, 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 中西文化的融合,实现 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二、关于博物馆 4.博物馆造型分析
通过中央大厅东侧的天窗廊道,进入新馆的东部次展区。廊道 尽头设紫藤园和休憩茶室。其南北两侧安排有图书馆、贵宾厅、博物 馆商店和现代艺术展厅等公共空间。现代艺术展厅位于东路的首层, 以便于功能周转。
大家好 25
二、关于博物馆 6.博物馆空间分析
大家好 26
位于中轴线上的八角形中 央大厅位于博物馆入口内的 前庭与后庭山水园之间,其 大圆孔造型的检票口以及向 东西两侧伸展开去的天窗廊 道,是连接博物馆各个功能 区的枢纽。大厅是博物馆的 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 物馆花园之间。这个拥有八 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 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 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 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 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 展区提供通道。
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 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 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 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 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 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 水而出;
大家好 33
二、关于博物馆 7.博物馆光线分析
大家好
大堂北面落地玻璃把 庭院的景色引进室内
34
●走廊大厅的采光照片
造型、空间等中西元索有机的 结合,图形构成的巧妙转换,现代 空间中国园林意境的营造是苏博新 馆成功实现传统与现代转换的关键。
二、关于博物馆 4.博物馆造型分析
为了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 大堂高度只设为15.3m、书画厅高度为16m,

(完整版)博物馆案例分析

(完整版)博物馆案例分析

场地分析
博物馆建成以前场地:场地为美术 学院和化工电大楼距离较远,空间 缺乏围合,空间利用比较消极。 建筑体量平面上基本充满整个场地 空间,高度上博物馆与周边美术学 院、建筑馆等建筑基本相宜,整体
尺度合适。
博物馆建成以后场地:建筑周边进 行景观设计,布置休闲座椅,和林 间小道,周边场地处理显得较为简 单,与周边建筑的联系薄弱。与博 物馆的前期方案相比,实际建成方 案景观设计完全局限于方形地块内, 呼应有所不足。
由回收的瓦片构成的墙面,由很多不同的材质片段构成, 一砖一瓦有自己的记忆。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由不同的历史片段, 一页页组成一个四维的宏观空间
·“砖瓦交错堆砌而成的
立面,开窗看起来毫无规律, 不过也与整体保持某种和谐, 说不上来。像是我奶奶家的 老四合院,而且是掉了泥腻 子露出青砖,与世无争”
·“走进这房子的腹中,
层叠深邃,再往前,才觉 其内腹如此宏阔,种种体 验,复杂的让人有点难以 把握,但看局部,却又常 常是直截了当的简单。”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
·一千个参观者里有一千个
宁波博物馆
·一砖一瓦诉说着自己
独特的故事
·超越时间的限制,与自然环
境融为一体,向游客诉说历史 和故事的材质
·低调、历史与现代、
建筑的形体
“永不断裂的连绵曲线”
·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 处,从下面的航拍图也可以看 出,其与其他周围任何建筑物 都迥然不同,不过这也成为后 来人们对它的争议,说它与周 围的建筑形体格格不入。对此, 赖特本人解释说:“在这里建 筑第一次表现为塑性的。一层 流入另一层,代替了通常那种 呆板的楼层重叠,处处可以看 到构思和目的性的统一。”

博物馆案例分析4个

博物馆案例分析4个

案例1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师:弗兰克.盖里【设计师简介】弗兰克·盖里(FrankOwenGehry)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

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

盖里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late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包,有这钛金属屋顶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博物馆介绍】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览面积10405平方米)建筑层数:展厅部分3层,行政部分4层建成时间:1997年建造地点:西班牙毕尔巴鄂设计者:弗兰克·盖里【设计初衷】1991年,西班牙北部城市毕尔巴鄂市政府与古根海姆基金会共同做出了一项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的决定: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为该市即将兴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建筑设计。

毕尔巴鄂市始建于1300年,因优良的港口而逐渐兴盛,在西班牙称雄海上的年代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17世纪开始日渐衰落。

19世纪时,因出产铁矿而重新振兴,但20世纪中叶以后再次式微,1983年的一场洪水更将其旧城区严重摧毁,整个城市雪上加霜,颓势难挽,虽百般努力却苦无良策。

九十年代初,毕尔巴鄂已沦为欧洲藉藉无名的蕞尔小城,若非该市球队在西甲联赛占有一席之地,绝大部分人可能终身无缘闻该市之名。

为城市复兴大计,毕市政府决议发展旅游业,但该市历史不长、名头不响、风俗不奇、景色不佳,兼乏名人旧迹,各种可能的旅游资源一一欠奉,如何吸引外埠人士前来观光成为头号难题。

多方问计之下,终于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寄希望于欧洲众多艺术爱好者的“文化苦旅”。

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向为收藏现代艺术的重镇,其基金会早有向欧洲拓之意,双方一拍即合,要将新的博物馆营造成当代的艺术奇迹【博物馆选址】博物馆选址于城市门户之地――旧城区边缘、维隆岸的艺术区域,一条进入毕市的主要高架信道穿越基地一角,是从北部进入城市的必经之路。

首都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首都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1989-1996年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主任建筑师 1997—2000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副院长、总建筑师 2000 –-至今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 设计大师
4
其它著名代表作品: 北京丰泽园饭店 北京现代城 外交部办公楼
5
基地分析
北为长安街, 建筑主立面亦为北立面,北广场是人流和景观重 点区;东为白云路, 是人流次要出入口,也是市政管线主要 接口部位, 是人流和景观设计的次重点区。
47
椭圆展厅及其外 围的坡道,构成 奇妙的展陈效果。 水平的展厅与螺 旋的坡道交错, 充满动感的斜墙 斜柱流露出现代 艺术的韵昧。
48
大厅中古朴的牌楼,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的特点
49
结构体系
主展览楼、椭圆形展览楼及管理办公楼结构均采用现 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椭圆形展览楼斜筒的混凝土筒壁采用了特殊的滑模施 工工艺。
观众流线
15
室外空 中花园
办公流线

礼仪大厅上空


专题展厅


竹林庭院上空
观众流线
16
空中花 园上空
办公流线
四层平面流线分析
戏楼
基本展厅
步行天桥 礼仪大厅上空
专题展厅
竹林庭院上空
空中花 园上空
观众流线
办公流线
17
五层平面流线分析
戏楼 二层
基本展厅
步行天桥 礼仪大厅上空
北立面青铜、陶砖、玻璃幕墙三者虚实结合,丰富外 部造型。钢屋盖与椭圆体完全脱开,各自独立变形, 光线从环形天窗洒向青铜表面,令人仰视神往。
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 三部分组成。 一个巨大屋盖将这三栋相对独立、造型各异的建筑覆盖而 组成有机整体。非对称的形体反应了建筑所在的街角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 即整个建筑是由多个不同形态的个体组合而成,而这些个体单元都对应一个主要的
房 间,这个房间就被称为“单一空间”。是中庭空间、展示空间。由这些图片可以了解到在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 馆中,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空间,这些空间让人激动、慨叹、停留、思考。室内的采光很充 足,却也不影响展示的空间的功能使用,反而能够让参访者更加愉快参看展示品。同时,盖 里对光的运用加深了空间对参访者的印象。
【展厅分布】 永 久性作品展厅 临时性作品展厅 精选当代艺术家作品展厅
【流线组织】 1. 水平流线
4
一层: 过中 将各 个空 间串 联起 来
学海无 涯
通 庭
二层:通过环廊连接各个空间 三层 2.垂直流线
垂直空间,无非就 2 种,电梯和楼梯,在古 根海姆博物馆中,垂直流线主要是通过衣服 中庭的多部电梯和楼梯
学海无 涯
1
学海无涯
案例 1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设计师:弗兰克.盖里
【设计师简介】 弗兰克·盖里(FrankOwenGehry)1929 年 2 月 28 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 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 造 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 亚大 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盖里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latemodernism),其中最 著名的 建筑,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包,有这钛金属屋顶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闷感。 3.在南侧主入口处,由于与 19 世纪的旧区建 筑只有一街之隔,故采取打碎建筑体量过渡 尺度的方法与之协调。更妙的是,盖里为 解 决高架桥与其下的博物馆建筑冲突的问 题, 将建筑穿越高架路下部,并在桥的另 一端设 计了一座高塔,使建筑对高架桥形 成抱揽、 涵纳之势,进而与城市融为一体。以高架路为纽带,盖里将这栋建筑沛然莫御的旺盛生命 活 力辐射入城市的深处。 【外观材料】
1959 年去世,作品超过了 600 件。赖特以设计私人住宅而著名,其职 业生涯有两段时期至为重要,一段为 1900~1910 年为其获得声誉 的草原住宅的设计,一段为 20 世纪 30 年代他设计了久负盛名的 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以及一系列的美国风住宅。
【博物馆介绍】 建筑面积:24000 平方 米( 展览面积 10405 平方米) 建筑层数:展厅部分 3 层,行政部分 4 层 建成时间:1997 年 建造地点:西班牙毕尔 巴鄂 设计者:弗兰克·盖里 【设计初衷】 1991 年,西班牙北部 城市毕尔巴鄂市政 府 与古根海姆基金 会共 同做出了一项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的决定: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为该市 即将兴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建筑设计。毕尔巴鄂市始建于 1300 年,因优良的港口而逐 渐兴盛,在西班牙称雄海上的年代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17 世纪开始日渐衰落。19 世纪时, 因出产铁矿而重新振兴,但 20 世纪中叶以后再次式微,1983 年的一场洪水更将其旧城区严 重摧毁,整个城市雪上加霜,颓势难挽,虽百般努力却苦无良策。九十年代初,毕尔巴鄂已 沦为欧洲藉藉无名的蕞尔小城,若非该市球队在西甲联赛中尚占有一席之地,绝大部分人 可 能终身无缘闻该市之名。为城市复兴大计,毕市政府决议发展旅游业,但该市历史不长 、名 头不响、风俗不奇、景色不佳,兼乏名人旧迹,各种可能的旅游资源一一欠奉,如何吸 引外 埠人士前来观光成为头号难题。多方问计之下,终于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寄希望 于欧洲众多艺术爱好者的“文化苦旅”。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向为收藏现代艺术 的重镇, 其基金会早有向欧洲拓张之意,双方一拍即合,要将新的博物馆营造成当代的艺术奇迹 【博物馆选址】 博物馆选址于城市门户之地――旧城区边缘、内 维隆河南岸的艺术区域,一条进入毕市的主要 高 架信道穿越基地一角,是从北部进入城市的 必经 之路。从内维隆河北岸眺望城市,该博物 馆是最 醒目的第一层滨水景观。
【设计理念】 1.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 体量组合而成。
2.在邻水的北侧,盖里以较长的横向波动的三层展 厅来呼应河水的水平流动感及较大的尺度关系2 。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
学海无涯
处于阴影中,盖里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 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
【体量生成】
【采光】
5
学海无 涯
在博物馆中,2 层及 3 层各有 3 个陈列永久藏品的 方形陈列室。它们 被包围在其他用房 中央。3 层屋顶上 3 个方形大天窗正对 着 3 层的 3 个陈列 室,为他们提供了 自然采光用。3 个 大天窗下连着 3 个 小采光井,他们穿 过 3 层陈列室将自 然光引入 2 层的陈 列室内,使与室外环境完全隔离的 2 层陈列室依然获 得了自然光线。
该市长久以来的造船业传统遥相呼应。
【空间】
在盖里的作品中,对
于提高室内空间心 理舒适度的探索成
为他在建筑空间创 作中的一个重要目
标。盖里认为空间尺
度应与使用者的心 理尺度相结合,随时
代的变化而变化。然 而,建筑有史以来的
整体性和完整性常
常忽略了这个要求。
为此盖里----“我将房子分成小房间,每一件都想象成现实独立的实体,如同一个小村
案例 2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设计师:
赖特
【设计师简介】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 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 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 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 从 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从事这一行已很长时间,一直工作到
这座雕
塑般的 巨大建
筑从表
面上看 有点令
人眼花缭乱,因为它由一系列建筑碎块拼镶而成,这些碎块有的是规则的石建筑,有的则是 覆以钛钢和大型玻璃墙的弧形体。然而整个建筑并不是毫无章法,事实上它是绕着一个中心
轴旋转成形的。这个中心轴是一个扣着金属穹顶的空旷的中庭,光线可以透过玻璃墙照进来。
从这个中心开始,一个由曲折的走道、玻璃电梯和楼梯组成的系统把 19 个大小、形状不一 的画廊连接在一起。博物馆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还包覆钛金属,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