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信息比对03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三重比对
• 一、比对词语:看是否对原句进行改组。有无“删、漏 、凑”等现象。 •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 断章取义)、 •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 “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 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 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 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 ,选项中的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 二、比对关系。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是否与原文的逻 辑关系一致。 • 三、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1、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和 以偏概全两种错误。
①范围不清︰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 加以随意的扩大或缩小。
②以偏概全︰扩大范围,选项对原文论述 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 有意缺失两种错误。
①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 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 ②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 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3、抓住概念,识别混淆
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目,在设置选项上具有很 大的迷惑性,因此应特别注意理解好概念的内涵。
4、筛选判断,逐步排除(排除法)
论述类文章阅读的题型是选择题,对这类题 型要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 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 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 进行筛选,再次排除干扰选顼,剩下的便是正确 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7、混淆条件
从条件和结果看,有把条件说成结果和把 结果说成条件两种错误。从必要和充分条件 上看,有或然说成必然和必然说成或然两种 错误。“或然”是指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 生的事情;“必然”是指一定发生的事情。
8、肯否混乱
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 以肯定,或原文已明确肯定了的观点选项 却予以否定。即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 为肯定。
②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 容发生错误。
5、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 然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
①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来如 此”、“似乎”、“也许”等修饰语,把 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 成事实。 ②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如此” 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 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三)筛选文中信息的步骤小结:
1、通读全文,初步了解主要信息(读)
2、审读题干,确定信息范围(找) 3、文题比对,辨析信息对错(比) 4、巧用排除,复位验证(排)
几点补充:
1、冷静答题,切忌先入为主或想当然 2、巧用信息(作者、时间、注释等)
3、逐题解答圈划题干对应原文的重点区 域(注意题干要求、答题区域及暗示方向)
• 二、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 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 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 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 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 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 系分两步: •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 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 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 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 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 不当。
①理解重要概念、句子 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重中之重) ③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技法指导
1、整体把握,微观勾画
(1)整体把握是指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 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 (2)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 答题所需。应特别关注以下类型的词语︰ ①指示代词(其、这个、那些„„)关联词语 (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 ②副词(凡是、全部、基本上、大都、已经、 将来、也许、可能、大概、必定、„„) ③修饰性词语(定语、状语、补语)
常 见 错 误 类 型
1、以偏概全
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 个别替代一般,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选项范围扩大)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 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 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 多数”“有时” “全都”“全部”等。
2、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 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 考生误入歧途。
百度文库 3、无中生有
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 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有效信息句中推 断出来。
4、因果混乱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 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 “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 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5、主次颠倒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 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 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 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 的一面倒置。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 果颠倒两种错误。 ①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 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②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 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前关系。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张冠李戴 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①张冠李戴︰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 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
(二)在重要信息的筛选中,要特别关注以 下五种语句
1.显性指代语——文章中为了简洁往往用指代语。 例如:这样、那样、这些、那些、既然这样、总之、 它们、此、因此、因为这些、其、其实等等。 2.理性总结语——总结语是集中表现文章或文段主 要内容、主要思想的词语。如总之、由此看来等。 3.主题句——主题句是传达重要信息的。 4. 衔接句——过渡衔接句不仅显示着文章的层次脉 络,也常常显示着重要的信息。 5.标题语——其作用不言自明。
2、紧扣语境,把握内涵
(1)要准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 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 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 (2)常用方法︰ ①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②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 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③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 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 容。
(一)筛选信息的方法与步骤
(1)整体把握,快速感知主要信息。 速读,借助关键语句把握大意、明确层 次结构。
(2)审明题意,确定筛选范围。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指令”, 确定筛选范围。
(3)局部研读,准确筛选与题目选项对应的重要 信息,按“指令”找准关键语句: ①关注关键位置。如:作者观点、写作目的等,常 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处。 ②关注语言标志。如:“主张”、“提倡”,“认 为”、“推想”、“因此”、“所以”、“总之 ”、“可见”、 “由此可知”等表示推断的词 语。 (4)仔细核对,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 核对时不仅要关注语言形式是否变化,更重要 的是要关注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内容是否存在出入
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常见设误类型和解题思路
一、考纲解读
“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 然科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文章, 它包括自然科学、经济学、政治学、 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 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 章。
二、命题特点
(1)选文专业性强、学术味浓,阅读上存 在一定难度 (2)题型设置︰1客观选择题 2主观简答题 (3)考查重点︰
6、时态混乱
一是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 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 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二是未然说 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来如此”等修饰 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说成既成事实。 三是混淆时间。在事物、 现象产生的时间上设置干扰,把“先期” 表述为“后期”,“先期或后期”表述为 “先期和后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