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是指城市机关、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厨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业、医院和游乐场所的排水等。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已相当成熟,其核心技术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改进及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技术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已较少使用。根据污水的水量、水质和出水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对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处理费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典型生活污水水质

经使用后的生活用水水质发生了变化,水中增加了有机物、悬浮物和致病菌。比较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中生化需氧量(BOD5)-般为l00-400mg/LI化学需氧量(CODcr)-般为250—1000 mg/L I悬浮物(Ss)一般为100-350mg /LIPH值为6-9。

二、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典型的生活污水处理完整技术如下:

污水——前处理——生化法——二沉池——消毒——出水

| |

-——-——污泥处理系统--

前处理也称为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有格栅或格网、调节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由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技术是特指这部分,如接触氧化法、SBR法、A/O

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厌氧和好氧)处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根据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现场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污水处理技术对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面就目前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作一简介。

1、无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装置

即改进型化粪池,技术流程如下:

污水——厌氧水解池——厌氧过滤池——氧化沟——出水

厌氧水解池即为国标化粪池,厌氧过滤池即为厌氧接触氧化池,内置填料,氧化沟即利用排水沟及强制通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污水中的过程为自然进行。这一污水处理技术适宜单个住宅楼的生活污水处理,且可与国标化粪池组合使用,其最大的优点是运行费用为零。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该技术适宜于污水量小于20m3/d的污水处理工程,可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使用。

2、 A/O法

即厌氧—好氧污水处理技术,流程如下:

污水——前处理——厌氧水解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过滤池——出水

|_______ 污泥回流___|

设计要点:

A:厌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形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4小时。

厌氧池下部为污泥床区,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间,进水系统可采用脉冲进水中阻力布水系统,底部设布水沟,保留污泥不沉积底部,呈悬浮状态。

污泥床平均浓度为30~35g/l,则污泥负荷为0.35~0.30kgCODcr/kg(ss).d。

B: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池内设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的特点。曝气系统可采用鼓风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投资及运行成本)。为培养微生物的不同的优势菌种,将接触氧化池分为两格是行之有效的。第一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2.5小时,有机负荷为

1.15kgBOD5/m3.d。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有机负荷0.768kgBOD5/m3.d。

A/O法的主要特点是:适应能力强;耐冲击负荷;高容积负荷;不存在污泥膨胀;排泥量非常少;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

由A/O法衍生的A2/O、A3/O污水处理技术,原理上是相似的。

3、SBR法

即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由于它具有一系列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特征,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中。SBR 法中曝气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厌氧、好氧也在同一池进行。其运行操作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五个工序组成。通过调节每个工序的时间,可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

前处理——SBR反应器——过滤——出水

|

污泥处置

设计要点:理论上SBR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有一个较在的范围,为0.1~1.3 kgBOD5/m3.d,但为安全计,一般取低值,如0.1 kgBOD5/m3.d左右。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即反应时的水位,最低水位是指排放工序结束时的水位,最低水位必须保证在排水在此水位时,沉淀污泥不随上清液而流失。

SBR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出水水质较好;占地少;不产生污泥膨胀;除磷脱氮效果好。

4、氧化沟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故称为氧化沟。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罗塞式;B:奥巴尔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沟;D: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技术日趋完善,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其主要特点是:进出水装置简单;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由于池体狭长,又类似于推流式;BOD负荷低,处理水质良好;污泥产率低,排泥量少;污泥龄长,具有脱氮的功能。

设计要点: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5000mg/l;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去除BOD5时,取5~8天,当要求硝化反应时取10~3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36、48h,根据对处理水水质要求而定;BOD—SS负荷(Ns)为0.03~0.07kgBOD/(kgMLSS.d);BOD容积负荷(Nv)为0.1~0.2 kgBOD/(m3.d);污泥回流比为50~150%;混合液在渠内的流速为0.4~0.5m/s;沟底流速为0.3 m/s。

三、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工程案例

污水主要来源为: 生产区、生活区的生活污水、卫生间冲洗水, 雨季时部分雨水管网未分流, 而造成的雨污混合水。

污水水质:BOD5: 100-120mg /L; CODCr: 120-150 mg /L; SS: 200-250 mg /L; pH: 6.5-9。

1技术流程图

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流程见图1。

2生物接触氧化池技术探讨

2.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结构图及氧化池简介

污水处理站中共5座圆柱体形生物接触氧化池 (留有检修时备用池) , 氧化池由池体、纤维状填料、布水装置、曝气装置、排泥装置、出水装置等组成。其中1#、2#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面直径为6.6 m, 池总高5.6 m, 填料层高度3 m, 每池设计污水处理量为30 m3 /h。3#、4#、5# 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面直径为7.5 m, 池总高5.6 m, 填料层高度3 m, 每池设计污水处理量为40 m3 /h。

2.2 生物膜的培养及驯化

生物氧化池中采用自然培菌法培养生物膜。培菌时, 先向氧化池内注入生活污水至填料上表面, 再向氧化池内加入10m3 过滤后的粪便水, 开启罗茨鼓风机对氧化池进行闷曝。经过一个星期的闷曝气后, 填料上开始出现黏稠状的生物膜。接下来打开氧化池的进水阀门, 连续向氧化池内进水, 进水量由2m3、4 m3、6 m3 逐步增大。

连续进水时经常观察氧化池内水面的颜色、悬浮物含量、曝气及气泡等情况。水温在20 ~ 25# 时, 经过30~ 50 d 左右的培养, 可完成氧化池内的生物膜培养, 此时氧化池处理水量可达到设计处理量( 1#、2#生物氧化池单池设计处理量为30 m3 /h, 3#、4#、5#生物氧化池单池设计处理量为40 m3 /h)。

如果要缩短生物膜的培养时间, 可用本站其他生物氧化池底的沉积污泥作为菌种进行接种培菌。培菌时先向氧化池内注入10~ 20 m3 其他氧化池内的沉积污泥作为菌种, 再向氧化池内注入10~ 15 m3 过滤后的粪便水, 使氧化池在高BOD5 负荷下挂膜。继续向氧化池内添加生活污水至填料以上 20 cm 左右, 进行闷曝, 闷曝时间为2 d。闷曝2 d 后开始小水量进水, 进水量从小逐步加大到设计处理量。采用接种培菌, 一般在14~ 20 d 左右就能完成氧化池内生物膜的培养。

2.3 水力停留时间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时, 氧化分解速度或硝化速度对接触时间的依赖性很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转化过程与微生物机体的化学过程紧密联系。所以, 无论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简单的无机物, 或者是比较简单的分解氧化产物合成复杂的细胞物质, 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从降低废水有机物质含量这一角度来说, 有机物转移到生物膜所需的时间是重要的。这个转移实质上是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吸着吸附过程。这个转移一般能够在废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数分钟内完成。但是, 生物处理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净化作用, 不仅是由于生物吸附与吸着作用, 更重要的是吸附吸着后的氧化分解和细胞合成作用, 使有机物无机化。被吸附在生物膜上的有机物, 经氧化分解与合成全部转化为稳定物质所需时间较长(数小时乃至数十天)。因此, 处理时间越长,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吸着、吸附、降解作用越彻底, 处理水BOD 残留率愈小, 处理效果较好; 反之亦然。

污水处理站1#、2# 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量为 20~ 30m3 /h时, 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为3~ 5 h; 3#、4#、5#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水量为30 ~ 40 m3 /h时, 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为3~ 4 h。生物氧化池在运行过程中遇到天气变化, 水温较低时, 通常采用降低氧化池的处理量, 延长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来确保氧化池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效率。

2.4 生物氧化池内的曝气设备及曝气的作用

生物氧化池内曝气设备有罗茨鼓风机、曝气管和曝气头。其曝气头采用充氧效率高、经久耐用的微孔橡胶模曝气头。氧化池内曝气作用主要有以下 3个方面的作用:

1) 充氧: 生物接触氧化法主要是利用好氧性细菌完成生物净化作用的方法。微生物的氧化、合成内源呼吸需要氧。所以除了营养物质外, 氧是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供氧使氧化池内的溶解氧控制在一个相当的水平上。

2) 充分搅拌, 形成紊流: 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 供氧使池内水流充分搅动, 形成紊流, 紊流越甚, 被处理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效率越高, 传质效率越好, 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3) 防止填料发生堵塞, 促进生物膜更新: 供气的搅动作用使填料上衰老的生物膜及时剥落, 防止填料堵塞。同时还促进生物膜更新, 提高处理效果。氧化池在运行过程中池内溶解氧的含量通过调节罗茨鼓风机供风量来实

现, 池内的溶解氧含量控制在2.5~ 3.5 mg /L,同时也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关于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的技术文档。

2.5 进水SS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生物接触氧化法比其他好氧生物法维护管理方便, 其要点就是要防止氧化池内的填料发生堵塞。进入氧化池内悬浮物( SS ) 多, 池内填料就越容易发生堵塞。污水处理站生物氧化池在运行过程中曾出现因进入氧化池内的悬浮物含量高, 池内填料发生堵塞, 填料发生堵塞后生物膜的面积大大减少, 造成氧化池水面的色度较大、悬浮物含量较高、氧化池出水水质较差等情况, 这一情况出现后, 通过采取了加大填料反冲洗强度和缩短反冲洗周期后得到解决。因此, 在氧化池时要加强一级的预处理, 尽量去除原污水中的悬浮物质以防止填料发生堵塞和降低氧化池的处理负荷。

2.6 填料

填料是生物膜赖以栖息的场所, 是生物膜的载体。因此, 载体填料是氧化池的关键, 直接影响着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效能。对于载体填料通常的要求是: 有一定的生物膜附着能力; 比表面积大; 空隙率大, 水流阻力小; 强度大, 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好, 经久耐用; 截留悬浮物质能力强; 不溶出有害物质, 不引起二次污染; 与水的比重相差不大, 以免过分地增大氧化池荷重; 形状规则, 尺寸均一, 使之在填料间形成均一的流速; 货源充足, 价格便宜, 运输和施工安装方便等。污水处理站氧化池内选用生物膜附着能力强、水力学特性好和价格便宜的尼龙纤维填料, 填料层高度为3米, 填料成立体状上下固定在填料支架上。

2.7 填料的反冲洗及氧化池的排泥

污水处理站氧化池在日常的运行管理中, 一方面, 加强氧化池内填料的反冲洗: 氧化池每运行8 h就对池内填料进行一次反冲洗。反冲洗时开大罗茨鼓风机的供风量反冲洗填料, 使填料上沉积的悬浮颗粒物质和衰老的生物膜脱离填料。反冲洗曝气量为正常曝气量的两倍, 即水汽比为1: 20, 反冲洗时间为10~ 15m in。通过填料的反冲洗不但有效地防止了填料发生堵塞, 还促进了生物膜的更新, 确保了氧化池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 每天早班对氧化池进行排泥, 防止污泥在斗底长时间沉积会发生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毒害气体影响生物膜的活性和悬浮颗粒堵塞填料。

2.8 氧化池的日常维护

1) 调节好原污水的水质与水量, 尽量去除原水中的各种悬浮物质, 特别是纤维状悬浮物, 以防止填料堵塞。

2) 要仔细地观察氧化池内的颜色、气泡、臭气、悬浮物污泥和曝气状况。一旦发现不正常, 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3) 填料反冲洗时, 曝气量要缓慢增大, 以防止曝气量瞬时增大使生物膜大量脱离填料。

4) 仔细观察斜管沉淀池工况, 如发现沉淀池水面的色度大、悬浮物含量多、浊度大等情况, 因立即采取措施调整。

3 处理后的水质

该公司的生活污水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 水质良好, 能稳定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完全可以回收利用, 做到污水零排放。

四、沉淀—SBR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1 工程设计

科技园生活污水水质特点如下:

CODCr : 200~250 mg/L,BOD5 : 100~130 mg/L,NH3 - N: 4~30 mg/L, T - P : 2~4 mg/L, SS: 150~200 mg/L,根据实际情况要求选择一种占地面积小,造价和运行费用低,运行稳定,管理简便的废水处理工艺,且出水水质基本达到( GB8978 -1996)一级排放标准。

2 工艺流程及预测效果

根据业主要求,考虑到科技园废水的水质特点,结合科技园的实际情况和出水水质,需采用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好的工艺,决定采用沉淀- SBR组合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其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溢流通过格栅,经集水井通过提升泵进入沉淀调剂池,经沉淀调节后的出水,由泵提升进入SBR池,出水排放(或部分经过接触消毒后回用) ,污泥由污泥泵从沉淀池和SBR池一起打入污泥池,浓缩、

脱水后外运处理。此工艺设计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管理简单等优势被业主选用,其进、出水主要指标见表1。

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1)格栅

格栅主要去除污水中的SS物,格栅宽度B =600 mm,间距为10 mm,过栅速度V = 0。3 m / s,格栅前水深为1 m,电机功率为0。37 kW ( 1台) ,自动清渣(格栅井尺寸:8 m ×2 m ×8。 5 m,进水深度7。 25 m计)。

2)沉淀调节池

沉淀调节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座,尺寸:15m ×10 m ×4 m,有效水深为3。 5 m, HRT为6 h,沉淀池兼调节功能,池底设锥形斗。斗内污泥由CP51。 5 - 65T型污泥提升泵将污泥提升至污泥浓缩池内,沉淀后污水由C - 37 - 100 (台湾产)型提升至SBR反应池内。

3) SBR反应池

SBR反应池通过SBR 厌氧、兼氧,好氧生化过程降解COD、BOD,完成废水序批处理过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4 座, SBR 运行周期进水1。5 h、曝气3。5 h (进水1 h后曝气) 、沉淀1 h、排水1 h;有机物污泥负荷率为0。18kg BOD / ( kgMLSS·d) ,污泥浓度4 000 mg/L,每座SBR池的有效容积为670 m3 ,尺寸为11。 5 m ×11。 5 m ×5。 5 m,有效水深4。7 m。内设水下曝气器作为充氧设备,需氧量以去除1 kgBOD 需氧1。16 kg计算,需氧量为603。 2 kg/d,折算成20℃清水状态下的需氧量为956。 2 kg/L,供氧速率为19。92kgO2 /h。污泥由CP51。 5 - 65T型污泥泵提升至污泥浓缩池,主要设备配置:污泥排泥泵CP51。5 -65T(1。5 kW) 4台,每池1台;XFP - IV (Q = 500m3 /h)滗水器4台,每池1台;水下曝气器190TR2(进口19 kw) 4台,每池一台,开停由DO仪控制。

4)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用于贮存、浓缩剩余污泥,污泥产量为去除1 kg BOD产生干污泥0。 3 kg,每日产泥量为156 kg,经沉淀后污泥含水率按99。 5%计,污泥体积为31。 2 m3 ,设置4 m ×4 m ×6 m污泥浓缩池2座。

5)污泥脱水间、配电值班室及化验室

化验室内设污泥带式脱水机PK - 2 - 1000型1套,配置空压机Z - 0。 2 - 7 (2。 2 kW)型及纲带清洗泵(2。

2 kW)混合装置各1 台。另设PAM投加装置以调剂污泥;脱水间面积70 m2 ,尺寸:10 m ×7 m,层高4。 5 m;配电值班室及化验室面积78 m2 ,尺寸:10 m ×7。 8 m,层高4。 5 m。

6)接触消毒池

接触消毒池兼作回用清水池1座,尺寸: 11。7m ×8 m ×4 m。

7) SBR工艺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工艺过程中泵、电磁法、气控阀、加药阀、搅拌机等的自动控制和保护,自动完成pH 值监控和SBR工艺过程的控制。设备配置:中文智能型pH 值在线监控仪2台, 1用1备。 4~20 mA信号输出DO仪4台,每池1台,与水下曝气器连锁,根据SBR池溶解氧设定要求控制水下曝气器开停。 SBR由PLC 及液位计控制,各水位控制机械格栅及水泵开停。

4 工程调试运行

4.1 调试运行

主要调试工作为好氧活性污泥的接种、驯化,鉴于该生活污水可生化性良好,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可同步进行。接种污泥采用深圳某污水处理厂的生化污泥(含水率99。 8% ) ,采用间歇培养法,按BOD5 ∶N∶P = 100∶5∶1适当投加粪便水以补充氮、磷调节水质,同时调节SBR反应池曝气时间以控制污泥膨胀,抑制丝状菌的大量繁殖和过度生长。通过近半个月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浓度达到3 000~4 000 mg/L时,处理效果良好,说明这时污泥已成熟。

4.2 工程运行

工程运行期抽查了部分运行参数,见表2。通过多次监测,其出水水质达到了( GB8978- 1996)一级排放标准。

5 分析讨论

1) SBR的工艺流程设计

SBR采用间歇运行方式,具有工艺简单、效率较高的特点,工艺设计时实际上还可以把SBR池作为调节池来使用,从而提高工艺过程耐冲击负荷能力。本工程每处理1 m3 废水占地面积(含污泥处理与管理用房) 仅0。 4 m2 ,工程运行费用0。 79 元/吨(废水) ,如考虑折旧维修成本运行费用则为1。 037 元/吨(废水)。如按二级标准运行可省去予处理段,则占地和投资可进一步降低。

2)运行方式和处理效率

本工程废水提升泵自动调节,采用非限制曝气方式。对改变曝气方式、增加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排泥量) ,改变进水/排水时间等所有SBR工艺参数,只要改变PLC程序即可实现。 SBR 的理想推流过程使得生化反应有机物去除率较高,整个过程去除率达80%~90%。

3) SBR过程监控系统

工程采用以PLC为核心的工艺过程自动监控系统,对所有泵阀实现自动监控,设计中pH值控制范围设在6~9,采用pH值在线监控仪。水下曝气器与溶解氧仪连锁,根据SBR池溶解氧设定要求控制水下曝气器关停。

4) SBR池排水装置

SBR池周期排水,排水过程中水位随时间变化,它的排水装置被认为是SBR 工艺关键设备;目前大多采用滗水器,但型式较多,我们采用软管式浮动出水口带气动阀门排水,每池1组,出水口保证在液位以下250 mm,可防止漂浮物排出。

6 结论

1)采用沉淀- SBR 组合工艺能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 1996)的一级标准。

2)该组合工艺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够达到高效降解有机物和去除NH3 - N、P的目的。

3)系统运行以来,未发生过污泥膨胀现象。工艺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占地少,运行成本低,运行操作管理简便可靠。

五、SBR法治理生活污水工程实例

1设计数据

本工程排水量为 250 m3/ d ,污水处理站 24 h 运行。进、出水水质指标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 B8978 - 1996一级标准确定。

2工艺设计

2. 1工艺流程图

2. 2各单元功能说明

2. 2. 1格栅槽

工厂所排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具有多、杂的特点 ,例如袜子、头发等。设置格栅槽隔除这部分悬浮物 ,否则易堵塞水泵 ,影响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2. 2. 2沉砂池

采用平流式曝气沉砂池 ,以去除水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此法既能保护机件和管道免受损失 ,又可降低 SBR 池的负荷。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如下:较普通沉砂池处理效果好 ,可以去除普通沉砂池不能去除的被有机物包覆的砂粒;由于曝气的作用 ,废水中的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 ,砂粒互相摩擦并承受曝气的剪切力 ,砂粒上附着的有机污染物能够去除 ,有利于取得较为纯净的砂粒。从曝气沉砂池中排出的沉砂 ,有机物只占5 %左右 ,一般长期搁置也不腐败。

2. 2. 3集水池

集水池用以均化水质。集水池设二台带自藉装置的潜污泵。

2. 2. 4 SBR反应池

集水池的水由潜污泵定量打到 SBR 反应池中 ,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后再排入消毒池进行进一步的处理。SBR 反应池内安装潜水式曝气、搅拌机 ,它的特点是可单独进行曝气和搅拌 ,气体来源为鼓风机 ,可满足 SBR反应池反应时曝气和待机、进水时搅拌的要求。因为 SBR反应池内厌氧、缺氧及好氧状态交替进行 ,所以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 ,可以达到除磷脱氮的目的。

SBR反应池设计参数如下:SBR反应池 2 座 ,交替运行;运行周期6次/ d ;反应 2 h ;沉淀 1 h ;排水 1 h ;污泥负荷:每kg MLSS· d的 BOD5 为0. 07 kg。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的缩写)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 ,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 ,其主要特征是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 反应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沉淀等功能于一体 ,它的操作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等 5 个基本过程组成(见图2) 。从污水流入开始到待机时间结束算作一个周期。下面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进水工序是反应池接纳污水的过程。在污水流入开始图2 SBR反应池工作过程示意之前是前一个周期的排水或待机状态 ,因此反应池内剩有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这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作用 ,此时反应池内的水位最低。在进水过程所确定时间内或者说在到达最高水位之前 ,反应池的排水系统一直是在关闭状态。进水工序进行搅拌可达脱氮的目的。

反应工序即当废水注入到预定容积后 ,进行曝气 ,以达到去除 BOD、硝化、除磷的目的。沉淀工序相应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次沉淀池。停止曝气和搅拌 ,活性污泥颗粒进行重力沉淀和上清液分离。传统活性污泥的二沉池是各种流向的沉降分离 , 而SBR的沉淀工序是静止沉淀 ,因而有更高的沉淀效率。沉淀出水的同时进行排泥 ,以防沉淀下来的磷在厌氧状态下再度释放。待机工序沉淀之后到下个周期开始的期间称为待机工序。待机工序进行搅拌 ,不仅节省能量 ,同时利于保持污泥的活性。

2. 2. 5 消毒池

消毒池的作用是杀死 SBR反应池出水中的微生物与细菌。消毒池采用折流式反应槽 ,接触时间为 30 min。消毒药剂采用漂水。消毒池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

2. 2. 6 污泥干化池

沉砂池沉渣与SBR反应池剩余污泥被污泥泵送入污泥干化池进行自然干化 ,然后再定期清运。滤出液回流格栅槽。

2. 3 工艺特点

(1)对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有较好的缓冲作用。

(2)不产生污泥膨胀 ,污泥指数不超过50~70 mg/L。

(3)不需进行连续曝气 ,且不需污泥、混合液回流系统 ,运行费用低。

(4)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可达到除磷脱磷脱氮的目的。

(5)污水处理站自动化程度高 ,系统按设定的工作参数进行工作 ,便于管理 ,处理效果好。主要构筑物见表2。主要设备的选型见表3。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 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78-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xidation Ditc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发布稿) —10—12 发布—01—01 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388 389 目次 前言....................................................... ......................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3) 5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4) 6 工艺设计....................................................... (6) 7 主要设备....................................................... .. (16) 8 检测和控制....................................................... (18) 9 电气....................................................... (19) 10 施工与验收....................................................... .. (19)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发表时间:2017-10-24T16:37:57.5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作者:巴享1 郭翔2 [导读] 社会环境的日渐恶化,给城市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能够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了出来。 1.广东熙霖节能环保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128; 2.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128 摘要:在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重点的影响因素就是污水的处理方面,有效的改善处理城市中生活污水的方法,对于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运用到安全的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社会各界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处理城市污水,使得城市中污水处理厂没有高效的规划方案,处理污水的流程与基本设施也不够科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处理污水厂就不能合理的运行,甚至影响到城市环境以及正常使用水,水资源也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下文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污水;技术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环境的日渐恶化,给城市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能够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了出来。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上,强化城市生活污水的技术处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污水处理事业成为城市水资源治理的重点,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用水问题,更与城市的环境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改善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 1 城市生活污水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许多河流都或大或小受到污染,对于我国的七大水系,从受污染程度来看辽河水系最为严重,其次是海河水系、淮河水系、黄河水系、松花江水系、珠江水系、长江水系。对当前我国的地表水资源质量进行实地考察,能够看出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32.2%(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28.9%,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38.9%,通过调查能够看出当前我国地表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还是非常严峻的。 城市生活污水作为受污染的水资源,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淀粉、蛋白质、纤维素以及矿物油等杂质,这些杂质具有的特点就是有机物含量较多,适合细菌生长和防治。对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作如果没有做到位,即使通过进行二级生化处理或者一级生化处理,还是会出现氮、磷超标的问题。如果将这类性质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中去,会有可能造成水资源富营养化,使得细菌大量繁殖出现赤潮的情况。当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的污水处理技术还不能完全的将生活污水处理成无污染的水资源。这些生活污水一旦被动物或者人类引用,将会出现中毒现象,这就要求建立一个严格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得到提高,保证水资源的安全。 2 生活污水常用处理技术 2.1 序批式活性泥法 序批式活性泥法(Sequencing batch typ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简称SBR法,此法水中大量的微生物充分分解水中的污染物。反应池不仅能发挥曝气池所拥有的作用,也有沉淀池具有的沉淀功能,而且序批式活性泥法处理污水时没有污泥回流装置。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的步骤,就可以做到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这是一个运行操作周期,各个步骤循序渐进,非常有条理。SBR法的优点在于设备使用量少、占地面积小、经济成本低,处理污水效果好(尤其是脱氮除磷效果)。 2.2 膜生物反应器(MBR)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是进行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设备。主要工艺: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 2.3 氧化沟处理技术 工艺核心为气动氧化沟系统,在气动循环供氧装置配套下,仅用一台低功率的风机即可带动整个水体回流循环并复氧,使水体中的污染因子与生物反应器充分接触,并且稀释了原水,降低了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提高了缓冲能力与抗冲击负荷,延时了曝气效应。气动生态氧化沟是一种体现生态和谐、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该技术适用于有机工业废水及城镇污水治理,彻底解决了传统污水治理成本高、设备多、管理难等问题,更突破了传统工艺的治理极限,具有出水水质稳定性好、效率高、耗能低、管理简单、工艺简单、美观经济等特点,而且也有着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2.4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naerobic-Anoxic-Oxic)简称为AAO工艺,在好氧区,污水中的氨氮在硝化菌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转化成硝态氮,同时噬磷菌超量吸收污水中的磷。在混合液回流到缺氧区后,硝态氮通过反硝化菌的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从污水中释放出来,达到了脱氮目的。在厌氧区噬磷菌将一部分磷释放出来,用于自身的繁殖。最终,在好氧区噬磷菌超量吸收的磷会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去除掉。上述各过程均伴随着对有机物的降解吸收作用。污水经生物池内各类微生物的处理后,与活性污泥一起流入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该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应用非常普遍,此技术对去除磷氮有着非常好的作用,所以,有磷氮的污水进行处理时一般都用这种方法,其主要依据活性污泥微生物在完成硝化、反硝化和生物除磷过程,在不同区域划分缺氧区、好氧区和厌氧区。 2.5 生物膜处理技术 生物膜法主要的作用是从废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这种方法可以将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的上面,然后通过一些反应,产生生物膜,将污水与生物膜进行充分的解除,这样污染物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被转换成对环境有利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等,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技术都在不断的更新,而新兴的生物膜法被广泛的流行起来,更多企业使用其处理城市污水,这样就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

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300T/D 某厂区生活污水 处理 XXXXXXXXXXXXXXXXXX

第二章 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 3 第三章 设计水质水量 ------------------------------------ 5 第四章 处理工艺 -------------------------------------- 6 第五章 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明 -------------------------------- 11 第 六 章 系 统 技 术 性 能 参 数 说 ----------------------------------------- 14 ----------------------------------------------------- 25 第十一章方案特点及售后服务 -------- ----------------------- 25 第一工程概况 --------------------------------------------------------- 2 第七章电器与控制—— 第八章污水处理设施布置 第九章环境影响分析----- 第 十 章 ------------ 19 ---------------- 22 ------------- 23 经 营 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方案是受业主委托,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给排水有关设计依据,结合贵公司在厂人数结合生活污水工程经验,依据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对该项目做以下 具体的方案设计,为用户提供较为理想、投资省、处理效果好的工艺设备。设备采用A/0 生物处理新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无需专人管理。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 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生活污水处理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地区污水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针对该公司的具体污水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 A/0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主要设备采用优质的钢结构的箱体,考虑到生活区内周边环境和卫生问题,故该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决定采用全埋地式结构,上部覆土,可种植花木、草坪,进一步美化环境。

浅谈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5-31T15:04:46.0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杨林黄诗雨 [导读] 摘要:由于我国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使得城市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导致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废物的排放量大大增加,造成生活污水污染物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这样就加重了周围环境以及水资源的污染程度。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18071 摘要:由于我国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使得城市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导致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废物的排放量大大增加,造成生活污水污染物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这样就加重了周围环境以及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因此,要想保护好城市环境,要想使城市生活污水达标排放,要想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与处理,就需要对城市生活污水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由此来解决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问题。 关键字: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生活中,大家都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不会在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或者节约用水等,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的城市现在已经陷入了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之中。其实水资源本身具有可重复使用和可回收的特征,将城市生活的污水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再进行重复利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对城市的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充的作用。所以,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城市生活污水现状的分析说明 1.1通过城市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问题,科学家对此情况做的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同种类型的生活污水中,所占杂质比例最大的物质有蛋白质、脂肪等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如果不经过科学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到生活中,不仅可以促使海水赤潮、蓝藻的现象爆发,还会使水资源产生毒性,水质恶化,同时当人们使用此种水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从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并且最后还会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1.2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还出现在处理的技术设计方面。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用水资源的方式方法和对水资源的消耗量的增多,对城市生活水污染的成分越来越复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同的季节下,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对城市生活水污染的成分不断变化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技术的设计方面增加了难度,从而阻碍了我国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的正常进行。 1.3我国的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一致。对于我国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工作的开展,主要采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是通过延时曝气工艺技术,这种延时曝气工艺技术的使用不仅制约了水资源处理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的再生产利用率。在污水处理的实际过程中,也没有对含氮或者含磷的物质进行科学的回收处理,所以常常出现城市生活水污染未达标排放的情况,这样就使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排放工作的开展不能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需求。 2、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的难点 我国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居民的家用生活污水,相对于那些企业的工业废水来说,生活中制造的污水比工厂制造的污水浓度低。而在城市的家庭生活中,使用不同的生活用水设施产生的污水的成分和质量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1城市污水的污染度超负荷并且难以评估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呈现多样化,人们对生活中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造成了城市水污染成分的复杂性,城市生活水污染的污染负荷以及季节性的变化都是很难控制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就给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的方案选择与设计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2.2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在很多城市的水污染处理技术方面大多采用实验法研究,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实际的操作过程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不仅如此,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为的一些因素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再加上大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城市污水处理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城市污水处理通常采用的处理技术 3.1采用膜分离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现,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了,并且在一定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那些经过二次处理的生活污水已经可以重复使用。当然此项技术也并不是非常完美,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主要在于难以控制的膜污染。膜污染顾名思义就是经过多次处理后多次使用而使得膜的过滤能力下降。怎样对膜污染进行防治呢?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有专门对滤液的处理工作,有对处理环境做一定程度的改善以及会在一段时间内对膜进行定时处理。通过上面这些工作主要可以实现两方面问题,第一是可以及时处理掉残留在膜上的大颗粒杂质,第二是可以在对膜污染的处理过程中降低膜污染的程度。虽然这些工作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工作方法消耗比较大,并且耗时费力,所以探究一种创新型的低消耗和高处理的方法势在必行。 3.2对一级处理进行强化 就此项水污染处理技术来说,它有许多其他技术没有的特点,包括费用消耗比较低,对投资的需求也不高,污染的负荷还可以得到及时的控制,所以这项技术是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项技术。不仅如此,此项技术操作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灵活的,并且水污染的处理结果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很快就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备受欢迎并且广泛使用。可以将此项技术系统的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一级处理工艺,其二是生物强化处理工艺,在这项技术中,CEPT的处理有着很大的成效。但是,就这项处理技术来说,也面临着一些严重的考验,就是污水处理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处理的相关费用支出比较大,并且在这样的技术中,絮凝剂的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怎样避免这个问题,也是污水处理技术手段的重中之重。 3.3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厌氧法处理 这种厌氧法在污水处理中有很多优点,比如在发生反应时的体积较小,需要耗费的能量不多,操作过程简单灵活,所以,这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在城市中广泛使用,与此同时这种处理方法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因为在城市生活水污染中污染物的浓度并不是很高。所以,人们

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安峰环保 一般情况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有:0工艺,2工艺,mbr工艺,生物曝气过滤器,sbr工艺。 AAO工艺:AO工艺是AnoxicOxic的简称,AO工艺又叫厌氧好氧工艺。a(厌氧)是氮磷去除的厌氧阶段,o(厌氧)是水中有机物去除的好氧阶段。厌氧菌水解酸化生活污水中淀粉和碳水化合物的可溶性有机物,从而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后续好氧处理的能力。其优点不仅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还在于氮、磷的去除。AO法是一种改进的活性污泥预处理工艺,活性污泥采用厌氧水解技术预处理。ao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总氮去除率高于70%的特点。但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无法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以降解的废水处理效率较低。同时也难以提高脱氮效率,难以达到90%。 ②A2O工艺:又称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工艺。可以说,A2O工艺是AO工艺的改进版。与AO工艺相比,A2O工艺对生活污水中的氮、化学需氧量和有机物的去除率更高,并且在脱氮的同时可以去除磷,这是AO工艺所不具备的。A2O工艺目前在处理生活污水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是主流的生化处理方式。 ③MBR工艺:是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组合的新型工艺,最大特点就是,处理效率上升一个层次,处理后的水质标准高。mbr工艺也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处理、难降解污水处理、建筑污水处理等行业,适用于难降解的有机污水和需要高水质处理的生活污水。 生物曝气过滤器: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生物膜工艺,可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和除磷。生物曝气式滤池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深水处理、微污染水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处理、低温硝化污水及低温微水处理等。 5sbr工艺,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按照间歇曝气方式运行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其主要特点是:有序间歇运行和间歇运行,特别是对于间歇排放和大流量场合,sbr工艺可用于校园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厂间歇排放,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书

中节能平罗2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 电站项目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技术规范书

安徽省电力设计院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 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134002612 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证书编号:B134002612 2014年11月

目录 1. 总则 2. 设备运行环境条件3.设备名称及用途 4. 产品性能参数及技术要求 5. 设计、制造及验收标准 6. 供货范围 7.资料交接 8. 设备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9. 技术服务和技术联络 10. 技术附录

设备需求一览表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节能平罗2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工程,对站内生活污水成套处理设施的供货范围、技术要求、质量保证等事项作出规定。 1.2本技术规范包括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本体及其操作机构、辅助设备等附件的功能设计、结构、安装和试验等技术性能和供货范围方面的要求。 1.3招标方在本合同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关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4投标方投标文件,澄清文件作为订货合同附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1.5在签订合同之后,到投标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间内,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等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或修改要求,投标方执行这个要求且不增加费用,具体内容由招标方、投标方双方共同商定。 1.6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投标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7若合同文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更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量为原则,由招标方确定。 1.8 投标方提供的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应是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并且在相应的工程或相似条件下有两年以上运行经验,已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1.9投标方对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事先征得招标方的认可。 .

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前言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10月初,市委涂勇副书记调研西湖村,提出了要以西湖村为示范典型的“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部门支持、城乡共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危机,使耕地危机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村的生存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二引起的农村河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而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全国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只有34%左右,还有3亿多农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在浙江省丽水市农民家庭用水水质的抽样检测结

果中,63个水样中大肠杆菌、浑浊度等主要指标超标的占72%。水源地水质低的状况与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直接因果关系。 与城市生活污水相比较,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自身特色: 1、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 2、无统一污水收集管网; 3、以家庭生活污水为主(部分区域有农家乐); 4、部分地区存在小型工厂和作坊。 目前这部分农村生活污水(部分生活污水中混有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均直排入周边河道中,对农村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造成水体发黑发臭,对周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周边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农耕,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完成这些自然村落的污水整治与改造。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1.2编制依据 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⑵设计大你为对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与监测资料; 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城市污水土地处理利用设计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

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究分析 刘雪琴

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究分析刘雪琴 发表时间:2018-06-15T15:11:44.7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刘雪琴[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染问题逐渐严重,水污染的问题逐渐会影响到我国为来的发展。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染问题逐渐严重,水污染的问题逐渐会影响到我国为来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利用合理科学的解决对策解决污水处理的相关问题,为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进而促进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运用引言 相关部门应创新相关机制同时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并充分认识到城市污水处理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遵循科学指导、执行正常的建设程序,从而促使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不断提高,同时降低处理污水时的能源消耗,为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继而提高环境工程城市水污染治理水平。 1污水治理的意义由于我国淡水资源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再加上我国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使得我国水资源呈紧张之势,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处理城市中的污水、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已成为当今社会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环境工程中,有效处理城市水污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有效解决污水处理这一问题,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城市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才可以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程项目。 2当前污水处理技术概述及其运用 2.1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对于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指的是将污水当中体积比较大的悬浮物通过筛滤的方式将其从污水当中分离出来,这一方法属于污水处理的最初的步骤。此外,不仅可以对滤筛装置进行利用之外,还可以对沉淀、气浮以及离心等方法加以利用,从而对污水当中的悬浮物进行有效地处理。在这些方法当中,对气浮法进行利用是其中一种效果较为良好的方法,尤其是在对含有污水隔油的应用当中应用效果较好。 2.2污水的生化处理方法 2.2.1活性污泥法 所谓的活性污泥法采用的是利用连续的方式向污水当中通入空气,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好氧微生物就会得到大量的繁殖,从而形成污泥絮凝剂物体,生存在上面的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在氧化能力与吸附能力方面较强,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地处理。当前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效果方面也较好。而且在不断地研究之后也寻找到了其他的方式,当前对于活性污泥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通过对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进行改善,从而得到新的污水处理方法,例如CASS法、AB法、Unitank法等等。当前,CASS法是最先进的、国际公认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在SBR法的基础上,将反应池沿着长度方向进行划分,使其分成前后两个部分,依据生物反应的动力学原理以及对水利条件加以利用,从而研究出一种较为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情况下在工业废水比较多的污水处理工作当中进行应用。 2.2.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所谓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指的是在厌氧的条件之下,兼性厌氧和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消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在这种技术当中,其生物处理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当前比较新颖的方法主要有A2/O法。其中A2/O法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脱磷除氮工艺,在这一工艺当中,其对各种化学元素的特点加以利用然后对其进行有效地处理,其优点是运行稳定、生化效率高、流程简单等等,但是其缺点是工作量大、有污泥回流情况,并且在节能性方面比较差。 2.3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其主要是利用相关的化学反应阅历将化学物质投入到污水当中,使得污染物得以消除或者是分离,例如,对酸碱处理法加以利用,能够有效地实现污水当中物质的中和,对强氧化剂加以利用,从而使得污水当中的污染物得以有效地分离,或者是可以对电解法加以利用,从而使得污水实现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够实现水质净化的目的。 3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发展趋势 3.1 膜处理技术的拓展性应用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应用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对膜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则能够对膜的隔离作用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反渗透的处理形式中,对城市生活污水里含有的颗粒状物质、胶体物质以及污染物等实施分离。膜处理技术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使用能够实现对污染物的吸附、沉着和沉淀等,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起到技术控制的作用,并且能够在膜处理中进一步强化对搅动技术和混凝技术的使用,减少和控制城市生活污水的消耗,提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效率。例如德国北威州对膜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在北运河的污水厂投入使用,在防止膜结垢时,采用的运行方式使对膜组件的部分实施大气泡曝气,强烈紊动的气流中,能够防止膜表面的沉积。在运行中对其进行约400s 的过滤,反复清洗30s,在这种交替处理时,对其进行化学清洗,使用酸清洗无机物的絮凝剂,使用碱性清洗剂防止蛋白质结构,对于油污可使用表面活性剂处理。 3.2 冶金工业废水处理 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使用一级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机械处理工段,如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的污水处理,以去除粗大颗粒的杂质为主,既能满足出水要求,也能够减少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成本和相关费用的投入,投资效益较高,并且能够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负荷进行消减,随着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杂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一级处理工艺,具有稳定可靠和操作简单等优势。一级处理工艺使用灵活,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CEPT 的处理效果较好。例如国外关于工业废水处理,针对有用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进行考虑,在工业过程的自利用中,对有机物进行回收后,可作为原料或者新的产品使用。电镀冶金中,由于重金属络合物含量高,且难以去除,但不是游离基础离子,也不是游离有机物,氧化、回收难度高,可以设计电化学,用CO2 作为光阳极、釉钢作为阴极,去除络合物效果好。把EDTA 这种配位体的氧化使铜能够游离出来,在阴极的表面沉结大量的铜,使铜得到回收。

几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简介及选择

几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简介及选择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三类。物理法和化学法已被实践证明不能使城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现已广泛地应用生物化学处理法于工业废水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领域。 一、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简单分类 全球的污水净化以生物处理法为主,简单分类图如下: 二、氧化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迄今为止,生物处理工艺是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最为经济,最具环境效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方法,而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是生物处理方法中最为主要的处理方法。氧化沟,实际上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它是把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的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氧化沟法属于好氧处理法,它是将空气连续鼓入含有大量溶解性有机物的污水中,它的主要设备是曝气装置,其作用是1、向混合液供氧;2、使有机物、微生物与氧三者充分混合接触;3、防止活性污泥在氧化沟内沉淀;4、推动水流作水平方向不停的循环流动。从上述可以看出,氧化沟法是通过向污水中注入大量的氧气,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并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这种处理法的优点: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管理方便,基建好氧处理 厌氧处理 自然条件下 人工条件下 自然条件下 人工条件下——化粪池、厌氧消化池及污泥床 水体自净——好氧稳定塘 土壤自净——污水灌溉及渗滤 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氧化沟 生物膜法——生物滤池及生物转盘 堆肥 生物处理法 厌氧稳定塘

费用低。 缺点: 1、由于工艺特点决定了在污水处理全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入大量空气,要消耗大量能源,要使好氧微生物处理汽水比达10-15:1,处理每吨废水耗电0.6-1Kwh。这直接导致运行费高,据多个工程实例获悉,氧化沟法处理生活污水,每吨运行费在0.36-0.50元/吨这一范围。 2、由于好氧微生物新陈代谢周期短,处理过程中要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导致二次污染,因此,污泥的收集,浓缩及处理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3、因为处理手段仅是好氧微生物质为主,对于进水的水质有一定要求,我们调查了各种氧化沟工程实例及资料,其进水BOD5这一关键指标绝大多数都在100-200mg/L这一范畴内,而实际情况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出待处理的生活污水中,BOD5这一主要污染物大多在200-300mg/L 这一范围内。处理后出水标准已经不是综合排放的一级标准而执行一级排放的A标或B标准,即CODcr、BOD5、NH3-N,P等排放指标已经大幅度提高,作为氧化沟工艺已经不能使出水稳定达到国家要求的一级A标或B 标要求。作为前几年推广的新都污水处理厂这一氧化沟示范工程,生活污水出水达一B标准要求都很勉强。因而氧化沟只适合于处理低浓度的生活污水。 4、脱氮效果差:虽然氧化沟工艺使用了好氧/缺氧工艺结合,但好氧和缺氧作为一个整体,彼此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加上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新陈代谢周期较长,因而整个工艺的脱氮效果很差。无法达到一级A标或B 标要求。 5、氧化沟建于地面,水循环中水面产生气泡,有异味溢出。 综上所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广为推广使用的氧化沟工艺因其出水不能稳定达标,运行费高这两大致命缺陷,使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难以满足负荷运行,有的甚至成为了摆设。 三、废水土地处理技术 1、污水快渗处理技术 污水快渗土地处理系统(简称RI系统)是有控制地将污水投放于渗透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ICS 13.060.30 P3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868—20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2012-11-29发布2012-12-29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 868—2012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设计水量与设计水质 (3) 5 总体设计 (4) 6 工艺选择 (4) 7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5) 8 恶臭控制 (10) 9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0) 10 施工与验收 (10) 11 运行与维护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水定额 (12) I

DB33/T 868—2012 II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安吉县环境保护局、浙江大学、浙江环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红玉、王浙明、曹杰、龚跃、邱琳、梁志伟、卓明、张华岳、沈琴琴。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3/T 868—20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新建、改建、扩建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管理,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验收以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处理设计水量为150t/d以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 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即验收规范 GB/T 4752 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 GB/T 4750 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 CJJ 123 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 124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T 54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HJ 554 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HJ 574 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 2005-201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8-30T09:35:35.98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5期作者:谢江涛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加,城市生活用水量逐渐增加,城市生活污水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阳江市第一净水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加,城市生活用水量逐渐增加,城市生活污水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城市生活污水的组成部分比较多,只有运用科学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才能保障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良好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生活污水的构成及其危害,并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做了相关分析,此外,还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进行了相关展望。 关键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发展 引言 排放的污水里面含有太多有害物质,放之任之只会破坏环境,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对生产生活中所排放的污水进行相应的处理,能够改善城市生活用水质量,是保障人们生活环境最为直接也是极为重要的举措,对于安全用水也有这举足轻重的意义,更是对“天蓝水清”良好环境的保障。且通过对污水的处理,能够增加水资源回用率,对于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有着极为有利的帮助。 1城市生活污水的构成及其危害 城市生活污水包含大量固体悬浮物、有机物、含氮化合物、碳酸盐、钾钠、重金属离子、菌类生物群及微生物群等。若没有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环保化的处理,便排放到天然水体中,则有可能引发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及毒性化的情况,进而在长期积累的情况下,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的事件。虽然部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了一级物理处理及二级生化处理,但由于城市生活污水组成成分复杂,使得城市生活污水在经过技术处理后,依然存在TN与TP较高的情况。这些含TN与TP较高的城市生活污水,顺着水循环排放到地下含水层中后,人一旦饮用,极易发生中毒的事故。 2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面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分为物理方式、化学方式、生物微生物分解(氧化)方式及结合形式。 2.1物理方式—膜处理技术 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膜处理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技术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在需要进行处理的污水中,针对其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来构建相应的膜,以便于将有害物质与污水进行隔离。这种膜处理技术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重点在于构建的膜,要根据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严格控制膜的细度,才能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2化学方式—传统活性泥技术 传统活性泥技术就是在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将污水与活性泥一同放入曝气池,在曝气池中送入空气,使活性泥与污水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沉淀。随后将反应后的产物从曝气池中转移到二次沉淀池,在沉淀池里做分离工艺。分离出来的活性泥在通过特定的回流装置后还可以在此与其他的污水放入曝气池中,可以做到循环使用,经济适用性很强,且操作简单。 2.3生物微生物分解方式—吸附生物降解技术 这种技术是在活性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在曝气池中给予充足的氧气,便可以让微生物迅速依附在污水中的有机物,随后形成膜状,最终转变成CO2、H2O,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这种方法效果要远高于传统的活性泥技术,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保障了居民的饮水安全。 2.4一体化氧化沟技术 一体化氧化沟技术由曝气池与沉淀池组成,运用一体化氧化沟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时,需要将船性沉淀池建立到氧化沟中,使得两者能够配合进行污水处理。一体化氧化沟技术利用的是力学原理,船性沉淀池内部压力大于船外压力后,水流会出现由上到下的流动情况,致使船性沉淀池的活性沉淀污泥,能够在水流的压力下,顺着船底流回到沟内进行清除。 2.5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处理技术主 要用于城市污水的深水处理中,其通过好氧处理条件下的转盘技术,将城市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进行清除。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够对有机物进行及时的清除,因此在污水有机物、反硝化脱氮磷中应用比较广泛。 3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 3.1膜处理技术的拓展性应用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应用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对膜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则能够对膜的隔离作用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反渗透的处理形式中,对城市生活污水里含有的颗粒状物质、胶体物质以及污染物等实施分离。膜处理技术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使用能够实现对污染物的吸附、沉着和沉淀等,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起到技术控制的作用,并且能够在膜处理中进一步强化对搅动技术和混凝技术的使用,减少和控制城市生活污水的消耗,提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效率。例如德国北威州对膜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在北运河的污水厂投入使用,在防止膜结垢时,采用的运行方式使对膜组件的部分实施大气泡曝气,强烈紊动的气流中,能够防止膜表面的沉积。在运行中对其进行约400s的过滤,反复清洗30s,在这种交替处理时,对其进行化学清洗,使用酸清洗无机物的絮凝剂,使用碱性清洗剂防止蛋白质结构,对于油污可使用表面活性剂处理。 3.2冶金工业废水处理 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使用一级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机械处理工段,如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的污水处理,以去除粗大颗粒的杂质为主,既能满足出水要求,也能够减少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成本和相关费用的投入,投资效益较高,并且能够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负荷进行消减,随着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杂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一级处理工艺,具有稳定可靠和操作简单等优势。一级处理工艺使用灵活,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CEPT的处理效果较好。例如国外关于工业废水处理,针对有用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进行考虑,在工业过程的自利用中,对有机物进行回收后,可作为原料或者新的产品使用。电镀冶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形式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曝气生物滤池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曝气生物滤池,就是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填料,通过人为供氧,使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这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装置由滤床、布气装置、布水装置、排水装置等组成。曝气装置采用配套专用曝气头,产生的中小气泡经填料反复切割,达到接近微控曝气的效果。由于反应池内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可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反应时间。 城市污水SPR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人类向水体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更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素。纵观国内污水处理流程工艺,除磷技术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难题。传统的物化除磷技术需要大量的药剂,具有运行成本高,污泥产量大的缺点;前置厌氧的生物除磷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完全依赖于微生物的摄磷、释磷作用,难以达到国家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要求。当考虑中水回用时,则更难以达到要求。

实物流程图 图一:格栅间。 初次沉淀池。 图三:曝气池。

二次沉淀池。 消化池

微波化学污水处理工艺不同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优点是工艺流程大大简化,且减少大量的管网工程,对进水的pH,浓度、温度等无特殊要求,工艺流程图见图。 流程说明: 1格栅:(对水中有较大颗粒物的水质,如城市生活污水),清除砂石、木块、塑料等大块杂物; 2调节池:调节水量和水质,降低对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冲击负荷; 3混合器:将污水与投加的1#、2#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与振荡; 4微波反应器:污染物与添加剂进行物理化学反应以及微波低温催化的物化反应; 5沉降过滤一体化设备:实现固液分离,达到排放或回用目的,污泥则脱水外运或用作其他用途。 水中污染物是在添加剂与微波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剧烈的催化、物理化学反应,转化成不可溶物质或气体从水中分离,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微波及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被分解为小分子,与添加剂结合生成速沉絮体物去除;金属离子可直接与添加剂结合生成速沉絮体物沉淀;氨氮转化为氨气逸出;水中磷转化为不可溶解磷酸盐沉淀去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