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配煤的主要设备
洁净煤技术

浅谈洁净煤技术1.洁净煤技术的背景1.1煤炭利用过程的危害煤炭是世界重要能源,我国更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而发电用煤占原煤的很大比列。
我国煤炭消费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大量原煤直接燃烧,大约占原煤总量的62%。
由于大量煤炭直接燃烧,燃煤质量差,且燃烧效率低,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
煤炭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放射性飘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
这些产物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形成酸雨,严重影响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威胁着全球生态系统及人类生存;烟尘会以颗粒物形式漂浮在大气中,危害生物健康及气候;人类长期吸入氮氧化物会影响呼吸系统造成疾病,同时氮氧化物达到一定浓度后也会和其他物质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损害生态系统。
1.2针对煤炭利用造成污染的一些措施有关专家提出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改善电力工业结构,降低煤炭消费量。
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核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发电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虽然其他能源消费比例有所提高,但煤炭仍是我国主要的消费能源,针对这一情况,提高煤炭使用效率提高使用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我国正逐步进行工业锅炉大型化,减小煤耗提高效率,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取代分散小锅炉。
再有就是实施城市煤气化以提高煤炭整体利用效率。
1.3洁净煤技术的提出及意义洁净煤技术一词源于美国。
洁净煤技术贯穿于开发即利用整个过程,是减少污染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
洁净煤技术主要分为煤炭燃烧前处理、燃烧中处理、燃烧后处理和转化技术。
而且各个部分越往后越难,成本及投资也越来越多。
各国在分阶段进行各环节净化技术同时,也分阶段进行技术经济优化。
我国煤炭大部分用于直接燃烧,造成各种问题,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
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滞后。
精细化动力配煤在煤炭中转码头的运用

水 运 工 程
Po r t& W a t e r w a y En g i e e i r n g
Fe b. 2 0l 3
第 2期
总第 4 7 6期
N o . 2 S e i r a l No . 4 7 6
■ 精 细 化 动 力 ( 华 配 能 太 煤 仓 港 务 在 有 郑 限 煤 公 司 枫 炭 , 江 苏 中 太 仓 转 2 1 5 4 码 2 4 ) 头 的 运 用
f e e d e r w i t h a d j u s t a b l e e c c e n t r i c b l o c k w h e e l i s a d o p t e d i n r e a l - t i me c o a l b l e n d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t h i s n e w f a c i l i t y .
Ke y wo r d s : i f n e c o a l b l e n d i n g f o r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 c l o s e d - l o o p c o n t r o l ; f e e d e r w i t h a d j u s t a b l e e c c e n t r i c
t e r mi n a l o f Ta i c a n g p o r t , wh i c h c o u l d s u p p l y l o w c o s t b l e n d i n g c o a l s f o r b o i l e r o f p o we r p l a n t k e e p i n g i n h i g h -
煤炭行业标准《动力配煤导则》编制说明

8 质 量 检 验 和 验 收
8 1 煤 样 的采取 和制 备 .
7 动 力配 煤 配 比 的计 算 和 确 定
7 1 两 种煤相 配 时 ,根 据 目标值 和原 料 煤 的 煤 质 .
煤样 按 GB4 5或 GB T 1 4 4 1的规定 采取 , 7 / 99 .
按 GB44或 GB T 144 2的规 定制备 。 7 / 99 .
式 中 , 丁 为 配 煤 产 品 的 灰 熔 融 性 温 度 , 即
D T、S T、HT、F ℃ ;T1 2 T, ,T ,… ,T 为 原料
煤与 配 煤 产 品 相 对 应 的灰 熔 融 性 温 度 , ;A叭 , ℃ Ad ,… ,A 为原 料煤 的干燥 基 灰分 ,6 f 2 9。 ,
但 是必 须清 楚地认 识 到动力 配煤 只是 改善 ( 调 整)煤 炭质 量 ,而不 能提 高煤炭 质 量 。有 时通 过配 煤 ,使 配煤 产 品的某 些性 质 ( 如挥 发分 、灰熔 融性
效 率 和环 保产 生一 些影 响 ,但 作为 配煤原料 还是 可 以的 。例 如 ,当某一 锅 炉所用 煤 的发热量 大大 超过
使 用要求 时 可以适 当配入 符 合 Q4 要求 的煤 。 又例
温度 )更适 合锅 炉或 窑炉 的使 用要 求 ;有 时 因某种
煤 的硫 分 或 发 热 量 ( Q)离 使 用 要 求 还 有 一 点 差 距 ,于是 配加一 些低 硫或 高发 热量 的煤 ,使 它的硫 6 3 配煤 产品 的煤 灰熔 融性温 度 的理论计 算 .
物 的排 放 。
件 》对 电煤 的煤 质作 了一 系列 的规 定 。从这 些规 定
中发现 ,有 的煤 质指 标要 求较 高 ,能满足 大多 较先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动力专业)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动力专业)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0题)1、在吸收过程中,被溶解的气体组分为( )。
A.溶剂B.溶质C.吸收剂D.惰性气体【答案】 B2、提高汽轮机单机最大功率的途径不包括( )。
A.提高新汽参数B.采用高强度、高密度材料C.采用低转速D.增加汽轮机的排汽口,采用双排汽口或四排汽口【答案】 B3、以下不属于燃煤锅炉炉型的是( )。
A.层燃炉B.室燃炉C.沸腾炉D.复燃炉【答案】 D4、下列不属于半通行地沟敷设的适用情况的是( )。
A.当热力管道通过的地面不允许挖开时B.当采用架空敷设不合理时C.当管子数量较多,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由于管道单排水平布置地沟宽度受到限制时D.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答案】 D5、对于一些小型工厂,热力管道布置采用( ),即从锅炉房内分别引出一根管道直接送往各个用户,全部管道上的截断阀门都安装在锅炉房内的蒸汽集配器上。
A.单线枝状管网B.辐射状管网C.环状管网D.复线枝状管网【答案】 B6、低压锅炉的出口主蒸汽压力为( ),可用于( )。
A.≤3MPa,工业锅炉B.≤2MPa,电站C.≤2.45MPa,工业锅炉D.≤2.45MPa,热电站【答案】 C7、( )途径之一是改进初冷工艺,使煤气在初冷的同时还进行脱萘。
A.脱萘B.脱硫C.脱苯D.脱氰【答案】 A8、架空燃气管道与人行道路路面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 )m。
A.2.2B.2.0C.1.8D.1.6【答案】 A9、下列关于喷嘴流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喷嘴叶栅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就是把热力势能最大限度的转换为高速流动的动能B.喷嘴流道各截面的面积变化必须满足连续流动的要求,应与蒸汽压力和比体积的变化相适应C.为使喷嘴出口的高速汽流能顺利进入动叶流道继续进行能量转换,喷嘴流道应像动叶一样布置成矩形,且使喷嘴出口的汽流方向与动叶运动平面之间有一个较小的夹角D.喷嘴片横截面的形状应设计成流线形,外表要有较高的光洁度,以减少喷嘴损失【答案】 C10、关于保温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煤炭贸易业务手册

煤炭贸易业务手册第一章煤炭产品基础知识煤炭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煤化作用转化而成的富含碳的固体可燃有机沉积岩,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相应的灰分产率小于或等于50%。
第一节煤炭分类、特征及分布1.中国煤炭分类及代号2009年6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委会发布《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2009),代替(GB5751-86)。
本标准规定的中国煤炭分类体系是一种应用型的技术分类体系,可以用于说明煤炭的类型、指导煤炭的利用、根据一些重要的煤质指标进行不同煤的煤质比较、指导选取适宜的煤炭分析测试方法等。
在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体系中,首先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等指标,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再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及粘结指数等指标,将烟煤划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弱黏煤、不黏煤及长焰煤。
各类煤的名称可用下列汉语拼音字母为代号表示WY 无烟煤; YM 烟煤; HM 褐煤。
PM 贫煤; PS 贫瘦煤; SM 瘦煤; JM 焦煤; FM 肥煤;1/3 JM 1/3焦煤; QF 气肥煤; QM 气煤; 1/2 ZN 1/2中黏煤;RN 弱黏煤; BN 不黏煤; CY 长焰煤。
2.分类参数分类参数有两类,即用于表征煤化程度的参数和用于表征煤工艺性能的参数a)用于表征煤化程度的参数①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以质量分数表示;②干燥无灰基氢含量(H daf):以质量分数表示;③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 gr,maf),单位为兆焦每千克(MJ/kg);其测定方法参见GB/T213;④低煤阶煤透光率(P M),以百分数表示,其测定方法参见GB/T2566;b)用于表征煤工艺性能的参数①烟煤的粘结指数(G R.I),简记G,其测定方法参见GB/T5447;②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Y),单位为毫米(mm),其测定方法参见GB/T479;③烟煤的奥阿膨胀度(b),以百分数表示,其测定方法参见GB/T5450。
浅析动力配煤的发展

稳 定 入 炉 煤 与 人 厂 煤 热 差 值 , 入 炉 煤 的 煤 质 对 更好 地进行 稳定 调控 。
1 .2 调 节 燃 煤 的 品 质
的方 法 来 适 应 煤 种 的 问题 。 由 于 供 煤 的 矿 点 和 质 量 经 常会有 变动 , 其是地 方小 煤窑 的煤质波 动更大 , 尤
性 。
3 1 我 国 配 煤 的 研 究 概 况 . 国内动 力配 煤 是 17 9 9年 初 由 上 海 市 燃 料 总 公 司 首 先 开 发 利 用 的 一 种 使 动 力 用 煤 质 量 达 到 稳 定 可
靠 的 方 法 。1 8 9 2年 4月 由 原 物 资 部 在 北 京 召 开 的 配 煤 座 谈 会 后 就 正 式 命 名 为 “ 力 配 煤 ” 术 。许 多 工 动 技 业锅 炉 和窑炉使 用动力 配煤后 , 仅 使炉况 稳定 , 不 操 作 方 便 , 使 煤 炭 得 到 充 分 燃 烧 , 就 极 大 地 缓 解 了 还 这 过 去 由于 供 煤 品种 不 对 路 而 常需 通 过 改 锅 炉 和 窑 炉
Hale Waihona Puke 浅 析 动 力 配 煤 的 发展
张 丽 , 永 刚 聂
( 蒙古 电力 学 校 , 蒙古 呼 和 浩 特 内 内 0 00 ) 1 0 0 摘 要 : 年 来 , 炭 资 源供 应 紧 张 , 煤 电 站 锅 炉 很 难 稳 定 燃 用 设 计 煤 种 , 种 多 变 且 偏 离设 计 煤 近 煤 燃 煤 种 给 锅 炉 的 安 全 运 行 带 来许 多新 问题 , 燃 烧 稳 定 性 差 、 焦 、 染 物 排 放 升 高 等 。 文章 指 出 , 如 结 污 目前 很 多
燃 煤 电厂 通 过 配 煤 燃 烧 来 解 决 这 些 问题 , 对 国 内外 配 煤 研 究 的概 况 作 了 简要 介 绍 。 并 关 键 词 : 炉 ; 力 配 煤 ; 烧 特 性 锅 动 燃
动力配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张 香芬
(G S S通标标准技 术服务 ( 天津) 有限公 司, 天津 30 5 ) 0 4 2
摘 要 : 看 待动 力 配煤 技 术 的发展 , 理性 才能使 动 力 配煤技 术 得 到 不断 的 完善 和广 泛 的应 用 。 文 首先 通过 对 国内和 国外 的 动 力 本 配 煤发展 情 况进 行 了论 述 , 然后 讨 论 了动 力 配煤 的发 展现 状 , 最后 探 讨 了动 力 配煤技 术的 应 用。
趋 。 由于动力配 煤 尚处在起始 阶段 , 但 还需要与其 相关 的基础理 论和应 用技术进行深 ^ 究。 研 首先, 电厂采用混煤数量增加 , 如何使混煤均匀从而使燃烧稳定是 我们需要思考 的问题。所 以要建 立电厂 原 噪员数据库 , 配 比优 进行 化设计 。编 制实时优化 控制系统 开发新工 艺实现 计算机 自动化控制 配 煤。其 次 , 电厂来煤后先 进行采样分析 。根据煤 质结果和锅炉结 构参数 来确定配煤参数。为了使配煤更适应燃煤锅炉, 需要有一种精确和快速 1 . 国混煤燃 烧及其研究 的现状 1我 的方法来指 导配煤 和实时地测 量煤质 特 性,利用 煤质在 线检测 系统是 我 国混 煤使用与 国外 有一定 的差别 ,煤 质的变化都 会对锅炉 的燃 非常重要 的。最后 , 对混煤的煤质特性 和组 成单煤 煤质特 陛之间的关 系 烧和锅 炉的运行产生一定 的影响 。 燃烧 混煤过程 中有 主动 混烧 , 也有被 了解的少 , 当实际燃煤燃烧性能差异较大时会造成着火困难、 燃烧不确 动混烧。 之所以会产生两种混烧,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电站锅炉供煤 定等影响。所以要对配煤后的燃烧特陛作细致的研究。 不稳而 导致 的。我 国的动力 用煤包含 各类煤种 , 褐煤 、 烟煤和劣 质 有 无 3动力 配煤技术 的应 用 煤等等, 由于这些煤都可以得到应用 , 所以这种特性差异也就明显增大 3 . 1发展动力配煤 控制空气污染 了实 际用煤 的变化 幅度。 动力配煤是我国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最有效的空气污染控制技 混煤的使用在当前我国是非常广泛的,归集有以下 几个方面的原 术 。动力 配煤在节 约能源 和减 轻环境 污染上 的优势注定 了它还 有更 重 因: 国煤炭 的分布和煤 炭用户所 处的位置不 相 匹配 ; 国劣质煤 的 要的作 用有待发挥 出来 :) 以保 证和进一 步的提 高动 力煤 的质量 , 在我 我 1可 满 储存 量 占煤 总量的 比例 非常大 ; 一些 电厂 烧劣质煤 , 还有 为了提 高燃烧 足燃煤 锅炉对 于燃 煤质量 的要求 。由于我 国煤炭 的种 类多 , 质量各 异 , 煤 的性能会 在劣质煤 中掺杂一些 好煤 ; 电装 机容量不 断增大 , 量 在加上终端 对于煤质 的要 求也是各不相 同。所 以为 了兼顾更多方 面 , 发 耗煤 实 也 日 增加 。 益 行动力 配煤技术 才能完成 产品供应对 路 , 从而将 煤炭 的质量稳 定下来 , 还可 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 2进一步提高锅 炉的热效 率。锅炉热效率 是衡 1 . 2我国动力配煤 的发 展 2 世纪 8 年 代后 , 0 O 由于燃料 系统在全 国共 计二 十多个省 、 市进行 量锅炉节 约与浪费煤炭 的重要指标 。目 , 国 4 万多 台工业锅炉 , 前 全 6 ' 平 推广动力配煤生产线 , 了年动力配煤几千万吨的可喜成绩 , 取得 从而也 均运行热效率仅为 6%~5 比发达 国家平均低 1%~0 发电煤耗 0 6%, 5 2%, 大大节约了锅炉的改造资金。 动力配煤被应用以后 , 工业锅炉和窑炉都 平均 高出 3%, 0 民用炉灶 热效率仅 为 2 - 0 。动力配 煤可 以根据 用 % % 0 3 放弃 传统 的粗放 、 简单混 合配煤 工 艺 , 计算 机 的优化 配方 、 通过 自动控 户对煤质的要求, 扬长避短 、 优劣互补、 稳定质量。 据统计, 烧动力配煤炉  ̄ 0 节煤 % %以上。 制和在线检测过程对现代化的配煤厂进行控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可 渣含硫 量可降低 6 1 , 在 5 持续 发展 , 发展动力配煤 技术 以期建立更 加广阔 的动力 配煤工程 。 3 发展动力配煤 , . 2 缓解煤 电矛盾 2动力配 煤技术的发展 尽管 当前生物质燃 料单独 直接燃烧 已实现 了多项技 术突破 ,但是 由于明显 的局 限 『便直 接制约 了它 的技术 上 的发 展 。在 欧洲 国家 已经 生 2 . 1动力配煤优化技术 动力配煤就是 把两种或两种 以上不 同性质 的煤 掺合到一起 进行加 得 到高度关 注的煤 与生 物工程质 共燃技术 具有经 济效益 高 、 均匀 、 混配 工 , 满足锅炉要求 的“ 型煤” 产生 了。 于是 新 便 由于锅 炉的种类不 同 , 自 燃烧效 率高等优点 。 各 的结构也有一定 的差异 , 于是它就 会对煤 质产生 了不 同的要求 。 现在 我 3. .1煤与生物质 燃料混配共燃技术 I 2 国动力配煤 技术工 作主要就是 对多种单 煤进行优 化配合 , 它们各 自 使 目 前生物质燃料单独直接燃烧也发展了多项技术徂 由于依赖生物 发挥 出 自己的优 势 , 而能够 “ 从 取长补短 ” 。动力配煤技术 的 目的就是 能 质作 单一燃 料, 明显 的局 限性 : 有其 生物质 燃料 的水 和灰含 量高 , 点 带来 灰 易 热 够使掺合的各种煤既能够满足炉型, 又能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所以 燃 困难和燃烧 问题 ; 的熔 点较低碱 性较强 , 产生结渣和腐蚀 问题 ; 动力配 煤技术是一 个对多种单 煤进行 再优化再形 成的过 程。通过动 力 值 较低且火 焰稳定性差 等 。以上 问题制 约 了生物 质燃料 单独直 接燃烧 配煤 优化 配方 数学 模 型的 建立 与求解 来 实际 解决 动力 配煤 的 优化 工 技术 的发展 。 作, 随着计算机 的广 泛应用可 以给 配煤厂提供合理 的优 化配方 。 3. . 2 2生物质燃料 具有以下特 :)生物质 在进行燃 烧时可 以将其 1 2 . 2配煤工艺 生长期 内吸收的 C : O 释放 出来 。它与 煤的混合 要 比单 独进行 燃煤时 排 O 气体 少得多 ;) 2生物质燃 料 中所含 的硫很 低或 者几 乎没有 , 动力 配煤工艺 流程 的选择 应当遵 守以下原则 , 主要包括 :) 1灵活 多 放出 的 C 变, 通过对 灵活多变 的工艺流 程选择更加 方便对 产品结构进 行调整 , 以 生物质 的碱 性灰可 以捕 获燃烧 时释放 的气体 ,所 以当它 与煤进行 混合 此达到 用户 的满 意 ;) 流程进行 选择是要 避免过 多的成 本投 入 , 2工艺 投 燃 烧时 ,0 的减 排量会减少很 多。 S: 资上的节约更加方便于运行和操作。 在配煤技术方面, 计算机优化配煤 3 . 3动力配煤 的应 用前景 动力 配煤技术 可充 分发挥 每种煤 的优 点, 相互 取 长补 短, 出 使之 配 技术是 在国外配煤 运用过 程中是较 为普遍 的 ,而在我 国还没有达 到成 熟的 阶段 , 有得到广泛应用 。而随着未来我 国经济的不断发 展带动 在综合 陛能上满足要求的高质量煤。 动力配煤的最大优点是可使供 也没 易于燃 煤充分燃烧 , 而达到 提高锅 炉热效 率和节 约用 煤 从 管理机 制的引入必将很 陕就转变这种局 面 , 在这—领域实现新 的突破 。 煤质量稳 定 , 2 . 3动力 配煤技术存在 的问题及其发展方 向 的 目的。 动力 配煤技术作为 一种洁净煤 新技术 出现 ,受到更 多 国内外 专业 我 国动力锅炉 以煤烟型 为主 ,大气 污染 中 2 以上 烟尘 9 以上 / 3 % 0 人士 的关注和研究 , 未来也有 美好的发展 前景。为了使动力配煤 技术对 的 s : 自燃煤。我国政府为此 自19 年以来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0来 90 97 月 禁止在 大 中城 市城 区及近郊 区 我 国国民经 济产 生更大 的经济效 益 ,我们 可以在 以下 不足方 面找到正 19 年 1 国务 院批准方 案 明确 规定: 新建 燃煤火 电厂 ; 建改造 燃煤 含硫量 大 于 1 电厂 , 须建设 脱 硫 新 %的 必 确 的方 向来实现动力 配煤技术 的新 突破 : 1配煤过程当中工艺和混煤的设备都相对 比较地落后 , ) 配煤��
《洁净煤技术》复习思考题
流态化:就是指固体颗粒(又称床料)在自下而上的流体(气体或液体)作用下,在床内形成的具有流体性质的流动状态。
移动床气化法:又称固定床气化法,从流态化角度来讲,气体相对于固体床层的速度未达到流化速度,气固系统处于固定床状态。
但与层燃炉有所区别的是,在气化炉内,固体原料并不是像层燃炉那样静止在炉蓖上,而是从炉顶加入,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与从炉底通入的气化剂逆流接触,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并发生气化反应,故称移动床。
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是先通过煤气化生产合成气(CO+H2),将煤原有的大分子结构完全破坏,然后通过高活性的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油产品。
问答题:三、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有哪些?发电用煤质量指标有:①挥发分。
是判明煤炭着火特性的首要指标。
挥发分含量越高,着火越容易。
根据锅炉设计要求,供煤挥发分的值变化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供煤时要尽量按原设计的挥发分煤种或相近的煤种供应。
②灰分:灰分含量会使火焰传播速度下降,着火时间推迟,燃烧不稳定,炉温下降。
③水分:水分是燃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之一,它在燃烧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对燃烧的影响比灰分大得多。
④发热量:为的发热量是锅炉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
由于电厂煤粉对煤种适应性较强,因此只要煤的发热量与锅炉设计要求大体相符即可。
⑤灰熔点。
由于煤粉炉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多在1500℃以上,在这样高温下,煤灰大多呈软化或流体状态,所以要根据锅炉的排渣方式决定采用不同灰熔点的原料煤。
⑥煤的硫分:硫是煤中有害杂质,虽对燃烧本身没有影响,但它的含量太高,对设备的腐蚀和环境的污染都相当严重。
因此,电厂燃用煤的硫分不能太高,一般要求最高不能超过2.5%。
六、简述微生物助浮脱硫的原理?由于细菌能够自行吸附在固体表面,一般在15min内即完成,细菌的表面化学性质与矿物相差悬殊,因此强烈地影响了矿物在处理过程中行为,由于微生物能选择性地黏附在矿石和黄铁矿表面,故能够利用微生物通过浮选进行脱硫。
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动力专业)试卷附带答案
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动力专业)试卷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下列关于空气预热器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加热燃烧用空气的换热器B.空气预热器按传热的方式可以分为间壁式空气预热器和再生式空气预热器两种C.钢管式空气预热器是再生式空气预热器的一种D.间壁式空气预热器中,热量通过壁面从烟气传递给空气【答案】 C2. 以下关于焦炉加热用气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是高热值的天然气B.可以是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C.只能是焦炉本身生产的干馏煤气D.只能是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答案】 B3. 液化天然气储罐安全阀与储罐之间必须设置( )。
A.切断阀B.安全阀C.调压阀D.止回阀【答案】 A4. 在山区建厂和在不影响交通的地区,应尽量采用低支架敷设。
热力管道可沿山脚、田埂、围墙等不妨碍交通和不影响工厂扩建的地段进行敷设。
以下关于低支架敷设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低支架敷设时,管道保温层外表面至地面的净距一般应保持在0.5~1.0mB.当管道跨越铁路、公路低支架敷设时,可采用立体Ⅰ型管道高支架敷设C.管道支柱除固定支柱材料需用钢或钢筋混凝土外,滑动支柱材料可大量采用砖或毛石砌筑,因而可以就地取材,管道工程造价可大大降低D.对于热水管道,可用套管伸缩器代替方形伸缩器,可节约钢材和降低管道流体阻力,从而降低循环水泵的电耗【答案】 B5. 附加壁厚的考虑因素不包括( )。
A.弯管时的工艺减薄及弯管应力所产生的影响B.钢板或管子的上偏差C.钢板卷制时的工艺减薄量D.元件使用期间的腐蚀减薄量【答案】 B6. 压缩机的压缩比与容积效率有一定的关系,即压缩比下降,其容积效率( )。
A.减小B.增加C.不变D.减小或不变【答案】 B7. 天然气低压改制工艺( )。
A.不需要催化剂的参与B.将甲烷改制反应成人工燃气中较多的组分氢和一氧化碳C.净化处理工艺和重油催化裂解油制气工艺相当D.改制反应是放热反应,其生产过程为一个连续的制气过程【答案】 B8. 煤气厂设计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应全面考虑在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在正常状态下或非正常状态下出现的问题。
电厂配煤技术原则及煤质特性参数的计算
电厂配煤技术原则及煤质特性参数的计算范!华!挺!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摘!要!介绍了电厂动力配煤的技术原则和煤质计算方法!并对不同煤种(不同比例配煤的煤质特性参数进行了计算!根据煤质参数可以预见动力配煤对于结焦预防的作用"关键词!动力配煤#煤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I$%B)’,(’B*%+0(+"*7*%,.’,2’,B+;%)B*",#-",.("*(<*"#’+,+0(+"*F<"*’#:($")"(#%)’-#’(B")"&%#%)-‘(65L>*?29:;7/)%&@0%&S/"Q?3"+.*#+#.57*0/I20*I0*).#0%J.@>67/)%&N,0/&!"+#"62,#%)<67-#)"(#8$17O M2982O B7@C I?7>=8@>B J B79A29:29O@H7M O B>9?I>9A8>B8L B>?29:=7?1@A I@C8@>B\L>B2?K81>M>8?7M2I?28O>M>=7?7M I>M7 29?M@A L87A3>9A8@>B\L>B2?K81>M>8?7M2I?28O>M>=7?7M I@C A2C C7M79?8@>B I>9AJ B79A29:8@>B@C A2C C7M79?O M@O@M?2@9>M78>B8L B>?7A29 ?12I O>O7M P g C C78??1>?I?7>=8@>B J B79A29:>N@2A I I B>::29:8>9J7C@M78>I7A>88@M A29:?@8@>B\L>B2?KO>M>=7?7M I P9%:;+).-8I?7>=8@>B Q8@>B\L>B2?K!!概!!述锅炉结焦主要是煤粉燃烧对煤中矿物成分发生作用的结果’通常情况下#如果煤灰中含有较多碱性氧化物!如F>/+‘7,/#+b,/+6>,/+Y:/等"就容易发生结焦-含酸性氧化物!如42/,+ (B,/#+$2/,等"较多#则灰熔融温度就高#不易发生结焦’在工程实际中#对煤进行调质经常采用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是掺烧煤#也称动力配煤’它是将不同牌号#不同品质的煤按一定的比例配合以改变动力煤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燃烧特性#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优化产品结构+防止结焦的一种技术(!)’动力配煤与煤炭洗选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煤炭洗选只能将单一煤种降灰+降无机硫+提高热值’而无法改变其挥发分+内在水分+有机硫+灰成分+粘结性等与燃烧有关的主要指标’只有配煤才能改变上述指标#满足用户对煤质的特定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的潜能’取各单种煤之长处#使燃煤性质稳定#锅炉操作可靠#达到节煤降耗与减轻结焦之目的(,)’该文介绍了动力配煤的技术原则#并基于动力配煤的原则对#种煤种分别按#种不同的比例!S X,#)X##+X V"进行配煤#并按照动力配煤技术掺烧后的煤质特性进行了计算#同时根据煤质特性参数预见了动力配煤技术对结焦预防的作用’#!动力配煤原则及其质量指标#"!!动力配煤原则确定一个新煤种能否进行掺烧#首先看该煤的热值+挥发分是否与设计煤种相近#其次看灰熔融温度是否高于设计煤种#此外还要看掺烧煤的灰分+可磨系数是否适中等’实践表明#掺烧煤的热值和挥发分与设计煤种热值和挥发分愈近愈好’因为这样不仅能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要求#而且能满足锅炉负荷的要求’而掺烧煤的灰熔融温度愈高愈好#这样可以达到提高整个锅炉灰熔融温度而防止锅炉结焦的目的’对于优化的动力配煤#仍要注意下列技术问题(#)*!!"对于锅炉的适应性’目前的燃煤锅炉类型较多#对煤质均有不同的要求范围#并非指标越高越好’例如挥发分太高#虽容易起火燃烧#但烟气中有效成份增加#且会由于局部燃烧剧烈而造成结焦等问题’所以配煤指标的选择要使炉型和燃料性质相匹配’!,"煤源煤种的选择’在评价单种动力煤时#&!不能仅考虑发热量或挥发分指标#而应考虑影响锅炉效率的综合指标和煤的价格’配煤中煤种数量多少对配煤操作费用有些影响#一般不需要更多的单种煤配合#以简化操作’!#"合理的燃烧温度区间#各单种煤的燃烧特征温度随煤种不同变化较大#但配合煤中的各单种煤的燃烧温度范围必须尽量多的重叠#以保证连续稳定的燃烧’如年青的高挥发分气煤和年老的低挥发分贫煤相互配合时#从配煤指标看#同样可以得到满足质量指标的配合煤#但实际燃烧过程中#由于燃烧温度范围不同#出现分段燃烧现象’!V"燃烧粒度分布’一般燃煤工业炉对粒度都有特定的要求#但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对于快装锅炉#配煤中规定大于+!,&==占+"c以上#另外粒度的组成分布对炭粒完全燃烧影响也很大#粒度组成过细#粉煤漏损量大#粒度太大#同样会因一定时间内燃烧不完全而随炉灰排出’故配煤质量也应考虑粒度的控制’#"#!质量指标结合煤的燃烧理论#制定动力配煤的质量标准时应选取的煤质指标主要有*发热量+挥发分+灰分+全硫+水分和煤灰熔融性’煤的结焦性和粘结性指标对动力煤来说也很重要#结焦性高的煤在燃烧过程中易鼓泡#结成焦块#出现火口#布风不均#火苗不匀#炉渣含炭量高#热效率降低’无结焦性的煤在燃烧时出现的粉末易被风吹起#被烟气带走#或从炉排孔中漏掉’所以#动力煤最好能具有适度的结焦性’从我国煤炭资源特点看#强粘结性煤所占比例较少#且大部分用于炼焦生产#只有少部分高灰+高硫难洗选的炼焦煤用作动力煤#所以对动力煤的粘结性指标可不作出规定’$!电厂动力配煤计算$"!!煤种掺混后煤质参数变化计算原理对动力煤而言#比较重要的煤质指标有发热量+挥发分+灰分+硫分+水分+煤灰熔融性+结焦性!一般用焦渣特征来衡量"和粒度’一般而论#煤的灰分+硫含量和水分均具有较好的直线可加性#在进行配煤方案计算时#按各单煤的配比对其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是不会产生过大误差的’煤的发热量和挥发分也具有相对较好的直线可加性#但研究工作已表明-配煤的实测发热量一般高于其计算值#配煤的实测挥发分低于计算值’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煤配合后性质的改变及测定条件等因素有关’试验表明#配煤后煤灰熔融性温度与单煤并不成线性关系’因为不同品种煤所含矿物质各不相同#在高温下发生复杂的物化反应#形成各种复杂的氧化物#导致灰熔融温度成非线性变化’因此#在该文中#对煤灰熔融性温度采用了目前比较成熟的+应用较多的回归公式进行计算’而对配煤的其它煤质特性#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煤灰熔融性温度计算公式分别如下*!!"当42/,小于或等于+"c且(B,/#大于#"c时*4$T+W’W V42/,k)!’"!(B,/#k+&’,#‘7,/#k !,’!+F>/k+S’#!Y:/k+)’!W)U&V S&’)!,"当42/,小于或等于+"c且(B,/#小于或等于#"c#且‘7,/#小于且等于!&c时*4$T W,’&&42/,k W)’S#(B,/#k S V’&,‘7,/#k S#’+)F>/k S!’"V Y:/k W!’W,)U)S W!!#"当42/,小于或等于+"c且(B,/#小于或等于#"c#且‘7,/#大于且等于!&c时*4$T!&#!U#’"!42/,k&’"S(B,/#U S’",‘7,/#U W’+W F>/U&’S+Y:/U W!’W,)!V"当42/,大于+"c时*4$T!"’)&42/,k!#’"#(B,/#U&’S,‘7,/#U &’S S F>/U!"’,S Y:/k#’)&)k V&#以上各式中#)T!""U!42/,k(B,/#k‘7,/# kF>/kY:/"$"#!配煤的煤质特性参数计算及结焦预测$"#"!!配煤煤质特性参数计算下面对#种煤按S X,#)X##+X V的质量比例进行掺混后的煤质特性进行计算’#种煤的煤质特性!分析基"分析见表!’根据煤质变化参数计算原则#对于发热量+挥发分+灰分+硫分+水分可以通过两种煤的相应参数的加权平均数得到#而对于炉内结焦情况影响最大的煤灰熔融温度则需要通过多元回归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和表#’表!!$种煤的煤质特性#分析基$c 煤!种L>A M:M#>A,Y_.G:U!4$,e42/,(B,/#‘7,/#F>/Y:/$2/,b,/k6>,/煤!号,&’+,+’+!,&"+V’"#,"’&&’W)&’)&"’#&"’W"’+#煤,号,)’W,V’!!#S&&!’&,&’+W’V S S’)+,’V)"’&W"’,,+煤#号,&’#,#’#!#W"&&’#!S’W!V’+,’#V"’W"’)W!’++!表#!煤!号和煤#号掺混后配煤的煤质特性c比例4$,e 42/,(B ,/#‘7,/#F >/Y :/$2/,b ,/k6>,/S X ,!#V ++!’&,V ,!’&,+’+),+’#&,"’))V "’S #S "’&V W,)X #!#&#+"’,)!,,’"#)’",#+’+&#"’W S +"’S ")"’&"SS +X V!#&)&W ’"!S,,’&V)’#)V+’W &V!’!W S"’))+"’V +SV表$!煤!号和煤$号掺混后配煤的煤质特性c比例4$,e 42/,(B ,/#‘7,/#F >/Y :/$2/,b ,/k6>,/S X ,!#V V +,’,S V ,"’!S )’+W +&’"+S "’V +"’S )S "’S ,V )X #!#&V +!’V !!,"’",S ’&&W V ’),)"’&!&"’S +)"’W ,!+X V!#&++"’&#S!W ’S +W ’V ,,V ’#S +"’&)"’S &+!’"!S$"#"#!结焦预测根据我国煤种的实际以及实践经验#对#个煤种及动力配煤后的易结焦程度进行判别#常规且最为有效的判别方法是采用煤灰熔融温度!4$"+硅铝比!42/,,(B ,/#"+碱酸比!P "和硅比!7"V 个煤质指标#煤质指标判别标准见表V ’表&!各因素结渣倾向判别标准项目煤灰熔融性!4$",e 碱酸比硅铝比硅比严重$!,+"""’V ""$,’+&"++’!中等!,+"!!#W ""’V !"’,"+,’+&!!’S )++’!!)S ’S轻微"!#W "$"’,"+$!’S )")S ’S "!!除了煤灰熔融温度的计算方法在上文描述了以外#其它#个指标计算方法如下*!!"硅比7!T !42/,j!""",!42/,kF>/k Y :/k 当量‘7,/#"’!,"碱酸比P T !‘7,/#kF >/k Y :/k6>,/kb ,/",!42/,k(B ,/#k$2/,"’!#"硅铝比!42/,,(B ,/#"’#个指标计算结果见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动力配煤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劣质煤的煤灰熔融温度!煤!号的煤灰熔点为!,&"e #而配煤后煤灰熔融温度都大于!#&"e "#通过对比其余#个指标!硅铝比+碱酸比和硅比"也可发现动力配煤对于结焦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动力配煤后煤质指标计算结果见表+’表’!$种煤煤质指标计算结果煤种煤灰熔融性!4$",e 硅比碱酸比硅铝比煤!号!,&"S V ’!V "’!&#’!,煤,号!#S &)!’#,"’,),’"!煤#号!#W ")&’+!"’,+,’W #表(!动力配煤后煤质指标计算结果比例煤!号和煤,号掺烧煤!号和煤#号掺烧煤灰熔融性!4$",e 硅比碱酸比硅铝比煤灰熔融性!4$",e 硅比碱酸比硅铝比S X ,!#V +S !’+S "’!),’S +!#V V S ,’V W "’!)#’"W )X #!#&#S "’V #"’!S ,’)V !#&V S !’+&"’!S #’")+X V!#&))W ’!)"’!W,’+,!#&+S "’S !"’!W#’"&&!结!!语详细介绍了动力配煤的技术原则及质量标准#并基于动力配煤的原则对#种煤分别按#种不同的比例掺混后的煤质特性以及结焦判别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动力配煤能够改变煤的挥发分+内在水分+全硫+灰成分+粘结性等与燃烧有关的主要指标’满足用户对煤质的特定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的潜能’取各单种煤之长处#使燃煤性质稳定#锅炉操作可靠#达到节煤降耗与减轻结焦之目的’参考文献!$!%李文华’动力配煤的现状及发展$_%’中国煤炭"!W W )!)#’$,%陈有功’优化动力配煤$_%’洁净煤技术"!W W )!,#’$#%郑明东’动力配煤研究$_%’华东冶金学院学报"!W W +!V #’!!作者简介!范华挺!!W )W *#!男!广东阳江人!工学学士!从事电厂用燃料应用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收稿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配煤的主要设备
一、输送设备
输送设备是动力配煤生产线中联接各个生产环节,使生产线能有效运转的重要设备。
在动力配煤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运输设备是胶带输送机,它可完成煤炭的水平输送和堆高输送。
胶带输送机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输送能力、输送距离长、动力消耗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工作平衡可靠等优点。
胶带运劊机分固定式和移动式2种。
固定式胶带输送机主要用于联接固定的装载和卸载之间的运输,经常直接与抓斗式取料机或堆料机等联接。
在大型动力配煤生产线,常可以看到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长的胶带输送机,有的不构成高架桥,通过这些输送机,把各种单煤和动力配煤卸的不同的存放地点。
移动式胶带输送机装有车轮,可根据装卸要求的变化而自由调动,有的还可以在平面转支一定的角度,扩大煤堆面积。
它在中、小型配煤线上应用得比较多。
二、取料设备
原料煤从铁路、码头卸车或卸船后,通过胶带输送机在煤场堆高成煤垛,取料时煤垛取煤,供应配煤生产。
根据动力配煤生产规模的大小,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一般分为通用型设备和专用型设备2 种。
通用型设备有装卸机、挖掘机、推土机、抓斗式取料机等。
它除了在生产线中完成取料之外,有时还可以用来推垛或装画等,通用性较强,一般用于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下的动力配煤生产线。
专用型设备有地龙式刮板机,滚龙取料机和斗轮式取料机等。
专用型设备能将煤垛上的煤连续供给胶带输送机,是煤快速运出的高效率专用机械,一般都与固定的胶带输送机衔接。
三、筛分设备
根据层燃式工业锅炉的燃烧工况,要求动力配煤的粒度分面有一定的均匀性,所以煤炭的筛分是动力配煤生产工艺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筛分设备,优质煤可以筛出优质块煤,弥补优质块煤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为煤场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低质煤可以把大块筛出来,破碎后再送入贮煤斗。
在动力配煤生产线上比较常用的筛分设备有滚筒筛和振动筛。
滚筒筛一般有圆柱形、圆锥形等几种,由架体、筛篦、进料斗、出料斗、中心轴、驱动装置等形成。
滚筒筛在转动时,筛内原煤受磨擦力作用,随滚筒壁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受重力作用下滑,小颗粒和大块煤分开,小颗粒煤成为筛下物,大块煤成为筛上物进入破碎机或
单独存放。
滚动筛的滚动实嘉陵江上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因此在简易的中小型配煤线上,筛分和混配就合成一个工序。
另外,由于滚筒筛的结构特点,如转速过快,筛分效率就会降低,过慢则筛网有效利用面积缩小,使筛分能力降低,所以滚筒筛适用于中、小型配煤生产线。
在大型的动力配煤生产线上,宜选用振动筛,以加大筛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