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关于201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园林绿化局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中存在问题和建议整改报告

园林绿化局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中存在问题和建议整改报告20xx年3月16日至20xx年4月27日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我局20xx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对其他事项进行了延伸和追溯.审计组依法依规,按照审计工作程序要求开展工作,并于20xx年6月16日下达了《xx 市审计局关于对xx市园林绿化局20xx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我局20xx年度预算执行的基本情况、部门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的开支情况、现金盘点情况、固定资产抽盘情况和延伸审计情况,审计评价意见精确、中肯.审计报告指出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所属基层单位羊甫苗圃违规出租划拨土地使用权的两个存在问题事实清楚.审计报告提出的“落实预算法加强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执行进度,加强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建议,符合我局固定资产、建设项目管理、土地管理的状况。
我局高度重视审计报告指出的存在问题和加强管理的建议。
20xx年6月局主要领导召开分管副局长、机关相关处室、相关基层单位会议,认真学习审计报告并针对报告中指出的存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确定整改牵头部门,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局纪委向涉及存在问题单位正科级领导2人发出函询通知,向1家基层单位限期整改书面通知1份,有效地促进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
按照审计报告要求,现将审计报告反映的存在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整改情况如下:一、关于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反映车辆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经查:1。
桑塔纳20xx型轿车于1998年6月购买,落户于西山森林公园。
20xx年我局依据市政府会议决议已将西山森林公园移交西山区人民政府,该车辆也一并移交,现在西山森林公园还在使用。
2。
普通桑塔纳轿车,经向xx市车管所查询,该车辆初次登记时间为1993年12月,已于20xx年2月注销。
3。
丰田8座面包车,经向xx市车管所查询,该车辆初次登记时间为1993年12月,已于20xx年8月注销。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新问题及对策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新问题及对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新问题及对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常规性工作,同时又是审计工作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促进财政改革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制度的逐步规范与完善,财政预算审计如何着眼宏观,入手微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是审计人员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现就近几年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实践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从规范预算执行审计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预算执行审计中常见的问题(一)预算编制过粗,向人代会提交的是内行看不明,代表看不懂的预算支出方案。
现行的财政预算大多是按部门、按条条编制的,较为笼统,不利于人大和有关部门了解预算及其执行情况,也为财政部门擅自调整预算,进行隐形分配提供了方便。
如:某县200×年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7500万元,预算支出年初预算数为15113万元,调整后的预算数为28208万元,年初批复的预算支出只是大类,而没有细化到部门、项目上。
年底的决算数是预算数的二倍。
由于预算过粗,科目调剂频繁、数额较大,往往使人代会批复预算和审查决算时无所适从,也造成审计人员对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完整性及合理程度难以判断和认定。
按照《预算法》的规定,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之日起30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和本级人大常委会依法批准上年决算20日内财政部门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
审计中发现,某县财政局在实际执行中,批复预算超过了法定时间3个多月,三月份人大批准方案,七月份才下达,上年各部门财政决算没有向各部门进行批复。
人大批准的收支预算方案只是形式,没有实际约束力,预算和执行是脱节。
(二)违规将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的非税收入与单位支出挂钩,部门职能利益化。
具体表现在:一是财政将收费中心作为调节预算收入的调节器,当年预算收入完成好,收费中心将收取的部分政府非税收入不纳入预算,在“应缴预算款”中挂账,以丰补歉,此问题在每年的审计中都有发生,如200×年审计中发现,在收费中心隐瞒的应缴未缴预算收入达738万元。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15•【字号】惠府案〔2021〕37号•【施行日期】2021.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审计正文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惠府案〔2021〕37号按照《惠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惠州市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决议》(惠市常函〔2021〕9号)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
今年7月以来,市政府先后召开2021年市审计执法联席会议、十二届180次常务会议、全市审计整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对待审计发现问题,狠抓审计整改,确保审计发现问题限时高质量“清零”,同时以审计整改为契机,查找制度机制缺陷,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水平。
在各级有关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98个问题分解的122个整改事项中,截至2021年12月10日,已有100个事项完成整改,4个事项将在2021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剩余的18个事项中,有的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整改,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工作存短板、部分服务开展不到位等问题;有的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批、分阶段落实整改,如博罗县部分供水设施安全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有的因涉及历史遗留问题、需理顺土地权属后逐步推进才能整改到位,如市社会福利院土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通过整改,已促进增收节支43,041.92万元,其中已上缴财政38,411.95万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4,628.09万元、已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1.88万元,已促进资金拨付到位66,250.8万元,挽回(避免)损失浪费4,620.39万元。
财政审计工作总结6篇

财政审计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财政审计工作在领导的带领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审计署、省审计厅的审计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为维护地方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一)强化审计监督职能,提高依法审计能力1.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引导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审计工作在维护地方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审计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严格依法审计。
我局始终坚持依法审计的原则,严格按规定程序和权限进行审计。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既不放过任何违规行为,也不冤枉任何无辜者。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需求,我局不断探索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一方面,我们加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力度,推广应用了先进的审计软件,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我们还注重开展延伸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深入挖掘审计线索,确保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1. 强化业务培训。
我局高度重视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业务交流、鼓励自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业务培训活动,为做好审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2.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我局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签订廉政责任书、制定廉政规章制度等方式,不断增强大家的廉洁自律意识。
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大家在工作中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预算执行审计发现主要问题汇总

坐支非税收入,将收取的非税收入直接用于冲抵执收单位其他支出,或直接用于开支相关工作费用。
未及时入库
未按规定将非税收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通过设立过渡账户、其他银行存款账户或现金存放的方式,管理所收取的非税收入,不缴入国库、财政专户。
未“收支两条线”
未按规定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七、政府采购
无预算进行政府采购
部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完整,漏编所属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或本级采购事项未编入采购预算
随意调整采购方式
将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未经批准转为部门集中采购或分散采购。未经批准或采取“化整为零”方式,将应进行招标采购的项目变为其他方式采购。
采购资金结余
采购计划未执行完毕,造成年度预算未执行完毕,采购资金大量结余
结余资金未纳入预算
动用上年结余安排本年支出未纳入预算进行管理
将非所属预算单位的预算纳入预算
部门为所属非预算单位申报财政拨款预算,套取财政拨款。
代报代编下属单位预算
重复编报预算
将地方补助列入预算
超范围安排地方补助,列入本级预算支出
虚假编制预算
未经批准自行调整预算
未经批准,随意在上下级之间或所属单位横向间调整预算,随意调增或调减项目支出预算,将预算拨款在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相互调剂使用
预算编制不细化
预算编制不细化,未落实到具体执行单位和具体项目。
未按规定批复预算
转批预算不及时,部门未在法律规定的时间批复所属单位预算
预算分配率低
有二次分配权的部门年初预算分配率低于规定标准
二、预算资金拨付
违规拨付财政资金
将财政预算内资金拨付到与本单位无经费领拨关系的单位
金正大:2010年年度审计报告 2011-03-22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报告大信审字[2011]第3-0054号大信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DAXIN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目录●审计报告…………………………………………………..…………第1 - 2页●财务报表……………………………………………..…..………….第3 - 14页●财务报表附注………………………………………………………第15-61页●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执照、资格证书审计报告大信审字[2011]第3-0054号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我们审计了后附的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和合并资产负债表, 2010年度的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贵公司管理层的责任。
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
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财政内部审计报告

财政内部审计报告一、审计概况本次财政内部审计旨在对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以发现潜在问题、防范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单位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审计范围涵盖了单位的各项财政收支活动,包括预算编制与执行、经费支出、资产管理、财务制度执行等方面。
审计期间为具体时间段。
二、审计依据本次审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财务制度以及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规定进行。
三、审计结果(一)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1、预算编制方面,存在部分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精准和合理的情况。
例如,具体项目的预算金额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2、预算执行方面,部分科室未能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存在超预算支出的现象。
特别是在具体业务领域,超支情况较为突出。
(二)经费支出情况1、业务招待费支出方面,存在部分招待费用报销手续不齐全、标准超标的问题。
部分招待活动未能提供详细的接待清单和相关证明材料。
2、差旅费支出方面,部分出差审批流程不规范,存在先出差后审批的情况。
同时,差旅费报销标准的执行也不够严格,存在多报、虚报的嫌疑。
3、办公用品采购方面,部分采购未遵循集中采购制度,存在分散采购且价格偏高的现象,导致采购成本增加。
(三)资产管理情况1、固定资产登记方面,存在部分固定资产未及时登记入账的情况,导致资产账实不符。
2、资产盘点工作不够及时和彻底,部分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与账面记录存在差异,影响了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四)财务制度执行情况1、财务审批制度执行不够严格,部分支出的审批权限不清晰,存在越级审批和未经审批支出的情况。
2、财务核算方面,部分账务处理不够规范,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原因分析(一)预算编制与执行方面1、部分科室对预算编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业务工作的充分调研和预测,导致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
2、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不够健全,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超预算支出的情况。
地方国企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

地方国企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一、引言地方国企是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其预算执行情况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预算的合理执行和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进行地方国企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旨在对地方国企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审计目标和范围1.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明确地方国企预算执行情况,评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保证预算的合理执行和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
2. 审计范围审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地方国企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和控制措施;•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分析。
三、审计方法和程序1. 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主要包括文件审计、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文件审计通过查阅相关文件,了解地方国企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实地调查通过走访地方国企的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实际执行情况;数据分析通过对预算执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审计对象和目标确定需要审计的地方国企和审计的具体目标,明确审计的重点和重要性。
第二步:收集相关资料和文件收集地方国企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文件,包括预算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财务报表等。
第三步:进行实地调查和走访走访地方国企的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实际执行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
第四步:分析和评估预算执行情况对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第五步:撰写审计报告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撰写审计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保证预算的合理执行和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
四、审计结果和建议1. 审计结果根据对地方国企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得出以下结论:•部分地方国企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部分地方国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财务管理和控制措施不完善的问题,容易发生资金浪费和滥用的情况;•部分地方国企在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分析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准确评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01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间:2011-8-18关于201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11年7月25日在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省审计厅厅长唐会忠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201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省审计厅对201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
具体审计了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经信委、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省人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国资委、省地税局、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农办、省移民局、省乡镇企业局15个部门,并根据财政资金流向,延伸审计了有关单位。
今年的审计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注重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把握整体性,关注宏观性,突出建设性,努力在推动“四化两型”建设,推进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呈现经济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明显提升、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省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499.5亿元,为预算的103.7%,比上年增长15.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4.6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比上年增长10.7%;省本级财政支出48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支持。
2010年,我省中央转移支付收入1609.27亿元,较上年增长17.1%。
其中:返还性补助收入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90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3.1%;中央专项补助收入706亿元,较上年增长22.7%。
——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2010年,我省加大了对民生改善、公共服务和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
全省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等直接关系民生的支出达1736.82亿元,较上年增长20.2%,占全省财政支出64.3%。
同时,注重推动公共财政服务均等化,在有效增强县市支出保障能力的同时,加大对老、少、边、穷、库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着力提高基层和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
全年省财政补助市州1346.05亿元,较上年增长17.2%。
——切实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精细化管理逐步推进。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激发了县市活力。
2010年,财政省直管的79个县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55亿元,较上年增长23.6%。
同时,切实推进财政精细化管理。
通过开展非税收入成本核定和部门预算项目库建设,进一步细化了预算编制;通过开展部分专项资金项目评审结果网上公示,进一步增强了项目支出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多项措施,并加大对财政资金追踪问效力度,进一步促进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定,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逐步规范。
各部门各单位针对以前年度审计指出的问题,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采纳审计建议,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加强内部管理,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但审计也发现,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还存在一些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影响了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以及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一、省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2010年,省级地方收入较年初预算超收5.67亿元,其中:有专门用途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专项收入等非税收入超收4.17亿元,税收收入等可用财力超收1.5亿元。
可用财力超收部分,安排用于发放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临时生活补贴1.1亿元,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0.4亿元。
中央代我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9亿元,比去年新增7亿元,其中转贷市县43亿元、省级安排46亿元。
省级部分全部用于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和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5.4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8.6亿元、社会事业及政法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8.2亿元、环保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3.8亿元。
本次省级财政管理审计,重点关注了收入组织、资金分配、下达及投向等方面的情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财政收入未及时征缴到位重点抽查了地方税收、非税收入等征缴情况,发现部分财政收入未及时征缴到位。
1.未按规定及时足额征收房地产行业税收。
一是未及时足额征收营业税。
抽查长沙市地税局所属雨花、岳麓、开福和天心4个分局负责征管的5家房地产企业,发现未及时足额征收营业税及附加4662万元,占当年应申报入库营业税及附加10983万元的42.4%。
二是未对管辖范围内房地产项目实施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
抽查7个项目,4个已达到清算条件的项目不实施清算将造成漏征税收2395万元。
2.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未将非税收入汇缴户以前年度下级上解分成收入3036.42万元及时上缴国库。
3.市县少缴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审计抽查发现,湘潭等3市本级及冷水江等3县市2009年、2010年申报土地出让面积不实,致使省财政少收农业土地开发资金2480.23万元;怀化等2市本级及宁乡等7市县2009年、2010年少划缴上级财政矿产资源补偿费2192.45万元。
4. 五强溪、洪江、皂市和株洲航电枢纽4个水库业主欠缴库区淹没补偿费4556万元。
5.11个市州中级人民法院少缴诉讼费省级统筹198.36万元。
(二)年初预算不够细化省本级财政年初安排部门预算434.56亿元,其中57个预算部门系统财务安排109.49亿元,没有明确具体项目和单位,占部门预算总额的25.1%。
(三)投资计划下达不及时,项目资金安排欠规范省发改委未将预算内基建投资计划253332万元及时下达,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对申报条件不完备、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当年不具备开工条件的14个项目,安排预算内投资23538.6万元,造成资金闲置。
其中计划投资1200万元的水箱铜生产线由于生产技术条件不完备、成本过高等原因,项目已不具备投资条件。
(四)银行账户管理不够规范1.国企改革等13个财政专户未按要求合并,其中2010年新开设2个账户。
2.国库集中支付核算监管不力,部分预算单位存在年终从基本账户向特设账户转移资金的问题。
如省广电局从国库支付应由特设账户支出的“村村通”省级配套资金等,致使留存在特设账户的712.94万元脱离财政预算监管。
(五)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欠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是省政府设置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的财政专项资金,由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专项账户,实行专项管理,资金有偿使用。
1999年至2002年,省财政共安排引导资金10.9亿元。
主要投向:湖南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亿元,湖南省信息产业集团和中科软件集团资本金注入1.4亿元,其余用于委托贷款,2010年末资金余额1.12亿元。
该项资金安排和使用,一是少数项目筛选审核不严,形成资金损失。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主管部门2002年至2007年审批同意破产核销的16个委托贷款项目,有10个项目单位在贷款到期后申请破产,项目的选择没有体现引导资金“保值增值、滚动发展”的要求。
二是部分资金使用效益较差,资金逾期率较高。
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回收到期本息15.71亿元,实际回收7.48亿元,逾期8.23亿元,扣除企业破产应核销本息1.18亿元,逾期率为44.9%,其中逾期3年以上的本金4.68亿元。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本次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审计了15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根据财政资金流向延伸审计了268个单位。
主要发现以下问题:(一)预算编制不够完整和细化,结余结转较多此次审计的15个部门,有5个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1.91亿元未纳入预算管理;12个部门预算编制不细化,需要进行二次分配的资金达58.27亿元;15个部门年终结余资金达3.84亿元。
1.省新闻出版局未将湖南出版集团、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资助和拨付的755.06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未将还贷性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收入分成、沿线广告收入6725.41万元纳入部门预算。
2.省卫生厅等5个单位系统财务或机关财务资金结余达28566.48万元,其中3个单位共11679.78万元未纳入预算管理。
3.省国土资源厅等2个单位年初部门预算中共297791.67万元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
4.省广电局机关2009年实际支出713.32万元,编列2010年公用支出预算1844.10万元,当年实际支出826.06万元,执行率仅44.8%。
(二)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够规范此类问题涉及金额7.91亿元。
1.省乡镇企业局等4个单位超范围分配专项资金1724万元;省经信委等2个单位未按要求建立项目库分配专项资金共70937万元。
2.省农办等5个单位共挤占专项资金1767.84万元,用于基本支出或工作经费。
3.抽查沅陵县、安化县移民局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发现挤占挪用移民专项资金2182.32万元用于弥补移民工作经费等。
4.抽查14个市州、80个县市区农村能源办2006年至2008年沼气池建设情况,发现重复申报沼气池数量28177个,涉及农村能源专项资金2556.47万元,占同期全省申报完成数的6.1%。
(三)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规范,设备采购存在不足抽查株洲市、衡阳市、岳阳市2009年至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情况,发现31个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中,有18个项目存在未按要求及时开工、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未按规定标准进行建设等问题;抽查10个基层医疗单位医疗机构设备发放、管理和使用情况,发现8个单位存在设备性能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有的由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缺乏专业操作人员,造成设备闲置未用。
(四)财务和资产管理不规范此类问题涉及金额2.91亿元。
1.原省劳动厅等3个单位未将新增固定资产26647.07万元转入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2.省人社厅所属的省人事考试院考试中心,现金支付考点劳务费、巡考费等共计422.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