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补修)部分名词解释、问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补修)部分名词解释、问答题参考答案一、名词:

历史散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结果出现了散文的勃兴。以记述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散文是历史散文。其代表作是《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所纂集的一部历史历史著作,后经汉代刘向汇集整理,共33篇,因为它的内容主要是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的,故定名为《战国策》,又简称为《国策》。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就是打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况,更鲜明地表现了事物的特点,更深刻地揭露了事物的本质。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端,以引起下面的歌磁。可以起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和起韵的作用。楚辞:按其名称、本义说是歌辞的意思,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是屈原的新创造,但同时受到楚地民间文学——楚声和楚歌及楚国民间巫歌的影响而产生。楚辞作为文体又称为“骚”或“骚体”。

汉赋:赋是一种文体的名称。赋从楚辞发展而来,在汉代正式成立并盛行。文学史上有“汉赋”的专称,主要是指汉大赋。它的体制特点是篇幅宏大,结构巨丽,句式参差不齐,韵散间出,以铺陈叙事为主,“兮”字调基本消失,散文意味较浓,内容多写宫苑、京都、田猎、歌舞的宫廷贵族生活,基本上是歌功颂德的文字,但于曲终奏雅,篇末致讽。

建安风骨:建安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辉煌的时代之一。“三曹”与”七子”等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民歌,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在思想和艺术上均有鲜明的特色,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玄言诗:西晋末年在清谈玄理风气的影响下,出现了玄言诗。玄言以诗谈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成了宣讲玄学义理的抽象枯燥的玄学讲义,只徒具诗的形式而已。玄言诗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直至陶、谢的田园诗、山水诗兴起,方从诗坛告退。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卢照邻和骆宾王擅长七言歌行,王勃、杨炯擅长五律。四杰的作品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初步摆脱了南朝绮靡的诗风,扩大了诗歌题材,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前进方向,在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岑:是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合称,两人同以边塞诗著称,以”悲壮为宗”,以七古见长,表现报国安边,治国安民的壮志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意气豪迈,情辞慷慨,但高适善于暴露现实,笔调严谨,岑参善于讴歌胜利,以奇语动人。

元和体:指唐代元和年间以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一种诗歌风格。他们多用新乐府来反映社会弊病和民生疾苦,诗风平易浅切,通俗流丽。这种诗风在中唐影响很大。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一次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是相对于古乐府来说的,其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但又体现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元白对新乐府的提倡,打击了大历以来空虚浮华的形式主义诗风,对后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也有极大的影响。

古文运动:是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所谓古文,是指和六朝骈文相对的、继承先秦两汉文体的散体文,古文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古文,目的是借古文宣传儒家思想。古文运动推动了文学革新,使古文压倒了骈文。韩柳古文形成了一种新的散文传统,对中国的散文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文体,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其特点有三:讲究对偶,又多用四六句。因为两句两句地对偶,好像并驾的两匹马,所以叫骈文。语音方面讲究平仄。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词藻。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沈宋:指唐朝高宗、武后时著名宫廷诗人宋之问和沈佺期。沈宋的作品虽偶有佳作,但大多都是点缀升平的应制诗,没什么价值,主要成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诗歌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至此,律诗已完全成熟定型。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北宋欧阳修领导的反对西昆派浮靡文风的文学运动,这一文学运动是和政治保守派的斗争相呼应的。欧阳修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要求诗歌、文章和百事相联系,反映现实生活、现实政治。在艺术上,主张平易自然,反对尚奇趋险。这一运动打击了西昆文风,开拓了诗文创作的新阶段。

四灵:指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因为他们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而得名。他们主张学习晚唐的贾岛、姚合,刻意在炼字炼句上下功夫,以清新刻露之词写出野逸萧散之趣。

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的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陆游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独特的“放翁体”成为南宋最杰出的诗人,杨万里的“诚斋体”、范成大的田园诗也都有很高的成就。

诚斋体:指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歌风格。他提倡师法自然的创作思想,开创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被称为“诚斋体”。其特点是构思新颖奇特,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著四种传奇剧本的合称,即《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因作者是江西临川人,所居书斋名玉茗堂,四句中都有描写梦境的

清洁而得名。

公安派:明后期文学流派。因其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史弟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公安派文学理论的核心是“性灵说“,把文学创作看作性灵的表现,批判了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文学理论。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游记,随笔等小品文较为出色。

唐宋派:以明代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为代表,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主张文章学习唐宋古文,故称“唐宋派”。唐宋派反对秦汉派屈聱牙的文风,提倡学习近人的文从字顺,强调在学古基础上的变化。但唐宋派也没有摆脱复古主义,也不免重复七子的歧途,落入另一窠臼。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人在杂剧和散曲创作方面都有卓越的才华和杰出的成就,在元代曲坛具有领袖群英的地位。

楔子:是杂剧剧本的组成部分,用来指四折以外所加的场次,有的放在戏剧的开端相当于序幕,或放在折与折之间,与过场戏相似。楔子不用套曲,只用一支或两支曲子。

科范:元杂剧中规定演员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演出提示,称为科范,简成“科”。

传奇:“传奇”之名始于唐代裴鉶的文言小说集《传奇》,后成为唐宋文言小说的通称。宋元时期的南戏、杂剧及诸宫调亦被称为传奇。明清以后,传奇指以演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是这个时期戏剧创作的主要形式,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传奇创作出现鼎盛局面。

南戏之祖:指元末明初高明创作的南戏《琵琶记》,它表明高明把戏文的剧本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南戏的成熟,也代表了南戏创作的最高成就。《琵琶记》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不只影响到当时剧坛,而且为明清传奇树立了楷模,故被称为“南戏之祖”。

三言二拍:“三言”是批冯梦龙辑录的短篇小说集《古今小说》,重刻时改称《喻世明言》、《警示通言》、《醒世恒言》,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话短篇小说总集。“二拍”指凌蒙初所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标志我国白话小说由民间创作进入文人创作时期。“二拍”的创作深受“三言”的直接影响,但“二拍”在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方面都远不及“三言”。

闲情偶寄:是我国第一部最系统最完整的戏剧理论著作,清初李渔著。全书共八部,其中的“词曲部”和“演习部”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戏剧理论,重视舞台演出效果,重视戏曲文学;密切联系当时创作和演出的实际情况,富有针对性。

南洪北孔:指清初杰出的戏曲家洪昇和孔尚任。他们分别创作了被誉为清代传奇的“双”的《长生殿》和《桃花扇》,在剧坛上引起了轰动。因洪昇是南方的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的曲阜人,故二人被并称为“南洪北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