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问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P4

答:内环境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房水和脑脊液等。稳态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内环境的稳态不能维持,疾病就会随之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2、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P5-6

答: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具有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等特点。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但对维持某些组织细胞功能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作用。

3、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P6-7

答:负反馈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其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如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馈。其意义在于促使某些生理活动一旦发动,就迅速加强,直到其生理过程完成为止。如排尿、排便、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P9-11

答:单纯扩散、易化扩散(载体、通道)、主动转运(泵)、出胞、入胞(吞噬、吞饮)等。

2、对比说出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P12-14

答: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前提是:细胞内外某些离子的分布和和浓度不平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①静息电位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细胞处于静息状态,表现为极化,主要是由K+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即K+平衡电位。

②动作电位是在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的、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锋电位,包括一个上升支和一个下降支。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Na+大量快速内流所形成的Na+电-化学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的下降支是K+快速外流所形成的K+电-化学平衡电位。

1、血浆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各有哪些生理功能?P21、2

2、24、25

答: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清蛋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球蛋白——参与免疫反应;纤维蛋白原——参与血液凝固。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运输O2和CO2、并能缓冲血液酸碱度的变化。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尤其是入侵的化脓性细菌;嗜碱性粒细胞——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共同参与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限制过敏反应;参与蠕虫免疫;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单核细胞——吞噬各种病原微生物,吞噬衰老及死亡的细胞,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参与生理性止血与凝血。

2、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分别由哪些物质形成?各有何生理作用?P21

答: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的NaCl、葡萄糖、尿素等晶体物质形成,其生理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和保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形成,其生理作用是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正常血浆容量。

3、红细胞正常生成需要哪些条件?P23

答:前提条件——红骨髓造血功能正常;

生成原料——铁和蛋白质,维生素B6、B2、C、E以及钴、锌、铜等;

成熟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另外在生成过程中,受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雄激素的调节。

4、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P26-27

答: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经一系列酶促反应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半固体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激活的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因子Ⅹ的激活和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因子Ⅹ的激活包括两条途径: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始于Ⅻ因子的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始于因子Ⅲ与血液的接触。

具体为:

1).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1)内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intrinsic pathway)是指参与凝血的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管内皮受损后,血浆中的因子Ⅻ(接触因子)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如血管内皮下的胶原组织接触后,导致Ⅻ因子的激活而启动。

因子Ⅻ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激活为Ⅻa后,一方面可使因子Ⅺ激活为Ⅺa,另一方面还可激活前激肽释放酶为激肽释放酶,后者以正反馈方式进一步促进Ⅻa的形成。高分子激肽原作为辅因子可促进因子Ⅻ和因子Ⅺ及前激肽释放酶的激活。从因子Ⅻ结合于异物表面至Ⅸa形成的过程又称表面激活。Ⅺa形成后在Ca2+的参与下使Ⅸ激活形成Ⅸa。Ⅸa形成后再与因子Ⅷ、PF3和Ca2+结合成复

合物,即可激活Ⅹ因子,使之成为Ⅹa。Ⅸa与因子Ⅷ、PF3、Ca2+结合所形成复合物是血液凝固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调速步骤,在有因子Ⅷ存在的条件下,Ⅸa激活因子Ⅹ为Ⅹa的速度可提高20万倍。

(2)外源性凝血途径

由来自血液之外的因子Ⅲ(组织凝血激酶又称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与血管内的凝血因子共同作用而启动的凝血过程,称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

当血管损伤时,因子Ⅲ得以与血液接触,并作为Ⅶa的受体与Ⅶa结合形成复合物,在Ca2+的存在的条件下,迅速激活因子Ⅹ,成为Ⅹa。Ⅹa形成后又可正反馈激活因子Ⅶ,生成更多的Ⅹa。

2).凝血酶形成

经过内源性或外源性途径生成的Ⅹa,在PF3提供的磷脂膜上与因子Ⅴ、PF3、Ca2+结合,形成Ⅹa- PF3-Ⅴ-Ca2+复合物即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激活因子Ⅱ(凝血酶原)为Ⅱa(凝血酶)。

3).纤维蛋白形成

凝血酶形成后可催化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同时,凝血酶可激活因子ⅩⅢ为ⅩⅢa。ⅩⅢa在Ca2+的作用下,使纤维蛋白单体形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血纤维),并网罗血细胞形成凝胶状的血凝块。

5、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分型的?P30

答: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A凝集原和B凝集原的有无和种类分为四型。凡红细胞膜上只含A凝集原者为A型;只含B凝集原者为B型;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无A、B凝集原者为O型。P30

6、Rh血型系统是如何分型的?有何特点?P31

答:Rh血型系统有C、c、D、E、e五种抗原,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故通常将含有D抗原的红细胞称为Rh阳性,不含有D抗原的称Rh阴性。

该血型系统的特点是: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但Rh阴性者经D抗原刺激后可产生D抗体,以IgG为主。

1、比较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产生原因和特点。P36-37

答:第一心音:主要由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及心室射出的血液冲击动脉壁引起的振动面产生,特点是音调低,持续时间长,在心尖搏动处听得最清楚。

第二心音:主要由心室舒张时动脉瓣迅速关闭及血液冲击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引起振动所产生,特点是音调高,持续时间短,在主、肺动脉瓣听诊区听得最清楚。

2、简述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意义。P46

答: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主要有三条:

迂回通路: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微循环血流通路的意义:迂回通路又称为营养通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直捷通路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返回静脉,以保证静脉回心血量;动——静脉短路主要参与体温调节,多分布于手指、足趾、耳廓等处的皮肤中。

3、简述减压反射的调节过程。P49

答:动脉血压升高动脉血管壁扩张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牵拉而产生神经冲动沿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上传延髓的心血管中枢(使心迷走中枢的紧张性增强,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减弱)经迷走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增多,经交感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减少,经交感缩血管神经传至血管的冲动减少

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

反之,当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所受刺激减弱,传入冲动减少,减压反射减弱,可使动脉血压回升。

4、影响心排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本身收缩能力和心率。前三项主要影响搏出量的改变。

①心肌的前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血量越多,心室舒张末期容量越大,心室肌初长增加,收缩力增加,故使每搏输出量增加。但若前负荷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时,每搏输出量反而减少。

②心肌的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射血阻力增大,每搏输出量暂时减少,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加大,心室收缩力量增强,每搏输出量又可增加。形成搏出量先少后多的现象。

③心肌收缩能力,是指决定心肌收缩力量和速度的心肌本身功能状态。它受神经、体液以及一些药物的调节。在同在的前负荷条件下,心肌收缩能力越强,每搏输出量越多。

④心率。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乘以心率,故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过160次/分),心率增快,则输出量增多。反之,减少。P36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P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