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诗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课后达标训练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课后达标训练 苏教版

15 诗人谈诗一、双基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乍.然(zhà)鲁藜.(lí)仿佛.(fú)B.眺.望(tiào)署.光(shǔ)旷.野(kuànɡ)C.曾卓.(zhuó)清晰.(xī)弓弦.(xuán)D.洗礼.(lǐ)门滥.(kǎn)山峦.(luán)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以想见,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

使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项朗读重音标注正确的一项是()A.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B.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C.河岸被山影..去..压着/有星流过旷野D.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4.下面各项关于本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中提到的“偏爱”,可能是作者个人的兴趣爱好所致,但也可能包含着这首好诗被人忽略了的意味。

B.读诗要有独特的感觉,就是指不但要能够进入诗的意境,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独特感受来产生联想,以进一步丰富诗的内涵。

C.诗中提到的“感觉到”这个词,一方面是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于黎明到来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

D.“月光流进门槛”这句在诗中是客观叙述,语言精练,并没有把诗人的主观感受渗透其中,也可以看出诗人构思之巧妙。

5.综合性学习。

本课的诗歌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请接着品读鲁藜的这首小诗,然后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9.外国诗二首(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9.外国诗二首(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课⼀练19.外国诗⼆⾸(含答案)1 9 外国诗⼆⾸基础练习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误的⼀项是( )A .忧郁.( y òu)的⽇⼦⾥须要镇静 B .⼀切都是瞬.( s ùn)息,⼀切都将会过去 C .它荒草萋.( q ī)萋,⼗分幽寂 D .我在那路⼝久久伫.( ch ù)⽴ 2.下列诗句的书写有误的⼀项是( )A .假如⽣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急!B .⽽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C .黄⾊的树林⾥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涻⾜,D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 )A .它荒草萋萋..,⼗分幽寂。

(形容草长得衰败的样⼦) B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延续不断) C.⼀切都是瞬息..,⼀切都将会过去。

(⼀眨眼⼀呼吸的短时间) D .⼼⼉永远向往..着未来。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希望得到或达到) 4.填空。

(1)⼈⽣难免会遭受挫折,有的⼈会从此萎靡消沉,有的⼈会怨天尤⼈。

《假如⽣活欺骗了你》的作者却以乐观的情绪⿎舞我们:“____,____!”这种⼒量来⾃对未来的信念,因此我们始终要相信:“____________。

”(2)《假如⽣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国籍)诗⼈。

著名诗作有《⾃由颂》《致⼤海》《______》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的发展影响很⼤。

(3)《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___,美国诗⼈,被认为是“______”。

提升练习1.下列句⼦所⽤修辞⼿法或表现⼿法的表述,正确的⼀项是( )(1)我是⼀条⼩河,我⽆⼼从你的⾝边流过。

(2)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数的明星。

(3)黄⾊的树林⾥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

A .⽐喻⽐喻象征B .拟⼈⽐喻想象C .⽐喻想象象征D .拟⼈想象象征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A .假如/⽣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急!B .⼼⼉/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部编七年级 语文 上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 语文 上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

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开头写“杨花”与“子规”点明什么季节?有何用意?(2)结合诗的背景和内容,说说诗人因为何而“愁”。

【答案】(1)暮春。

写柳絮飘零,杜鹃哀鸣,烘托出悲凉哀伤的气氛。

(2)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

【解析】【分析】(1)“杨花”即柳絮,每年春末,杨絮开始漫天飞舞。

杨花本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别的花都在枝头,绿叶相扶,格外妖娆,而杨花却要离开枝头,漫天飞舞,这给春天增加了一种况味,杨花的漫天飞扬,也就预示着百花将凋、春天将逝,杨花这一意象,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惜春伤感的象征。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这种鸟春末时从南方飞来,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据此理解和分析答题即可。

(2)结合诗歌背景和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据此可知诗人“愁”的原因是: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

故答案为:⑴暮春。

写柳絮飘零,杜鹃哀鸣,烘托出悲凉哀伤的气氛。

⑵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

【点评】⑴本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

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卷答案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卷答案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卷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唐]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

宁知②丧乱③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

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

③丧乱:安史之乱。

(1)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是什么意思?(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句“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中的叠字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

(2)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未眠”的原因。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个“笼”字连用,将“烟”“月”“水”“沙”等景物和谐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

B.“犹”字微妙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

C.这首诗作者的目的是指责歌女,只知道享乐,不关心国家,没有忧患意识,作者深表愤怒之情。

D.本诗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既传达出作者目前的所处之地,又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体现的画面。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野步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现代诗歌阅读理解(含答案)

现代诗歌阅读理解(含答案)

第10讲现代诗歌阅读(2018苏州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9.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2 分)10.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旬作简要分析。

(3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答案:9."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

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

“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2分)10.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

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

(3分)(2019成都中考)四、语言运用(共12分)12.童谣,融入我们的生活,伴随我们的成长。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2分)(3)下面是一首名为“四季花儿歌”的童谣,请在空缺处写出恰当的句子。

(4分)三月里,桃花红,桃园结义当英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里,桂花香,广寒宫里看吴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腊月里,梅花开,喜鹊闹梅好运来。

答案示例:①六月里,荷花放,花中君子美名扬。

②九月里,菊花黄,东篱采菊登高忙。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99)(含解析)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99)(含解析)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99)(含解析)第一篇: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99)(含解析)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阅读第100 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

②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

1.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答案】B 【解析】画线句子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奇异的想象,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只有B项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一句所表现的景象。

【答案】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

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

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只直译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画面的描绘,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紧扣诗句中的关键意象词语,然后借助于想象、联想展开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尽量要做到描写细腻传神,语言优美流畅。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要点:思念家乡。

【解析】有“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分析可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做题时注意围绕所对应的重点语段或字词,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提炼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苏秦之楚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谈卒①,辞而行。

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

”对曰:“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揭者②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矣。

” 注:①卒:完毕。

②揭者:接待宾客的近侍。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2)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2)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阴阳”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远望泰山时惊叹它的雄壮险峻。

B. 颔联写近望泰山赞叹其神奇秀丽巍然耸立。

C. 颈联写久望层云归鸟而心胸激荡眼眶欲裂。

D. 尾联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壮志豪情。

【答案】(1)山北;山南(2)A【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牢记文化常识。

“阳”为山南水北,“阴”为山北水南。

在本诗中。

山是泰山。

“阴阳”的意思分别是山北和山南。

(2)A项“远望泰山时”错误。

首联“泰山怎么样呢?齐鲁大地也容纳不尽它那青郁的山色。

”以自问自答的诗句极写泰山的高大。

故答案为:⑴山北;山南⑵A【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内容,对选项逐项辨析,判断正误。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重登云台山(清)陶澍①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风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

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

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

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

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

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

⑤迓(yà):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

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中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0-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中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0-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专题20:写作训练1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

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书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B.《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

C.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

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B.在弄场被梁山好汉搭救。

2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冰心的这首小诗热情地歌颂了母爱。

()(《繁星·春水》)(2)鲁滨孙为改变“星期五”的饮食习惯和吃人的欲望,炖羊肉、烤羊肉给他吃;“星期五”觉得好吃,表示再也不吃人肉。

()(《鲁滨孙漂流记》)(3)里德太太发现简·爱躲在窗龛上看书,怒骂她未经许可偷拿家里的书,毒打了她一顿,把她关进无人居住的红屋子。

()(《简·爱》)2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

”(《水浒传》)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

答案:21.(1)×(2)√(3)×22.答题要点:①高俅诬陷林冲擅入白虎节堂;②欲带刀行刺;③将其捉拿说明: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6.名著阅读。

上了讲台,把颤抖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

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直了背,仰着脸,在看他。

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诗人
我们这儿的住户贫困而好客。

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他还要了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离去。

一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有人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家的院子吗?”他身材瘦小,穿戴整齐。

我问:“你想干啥?”“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我家院里有四棵大棕榈树,上面聚集着蜜蜂。

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一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

”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吗?”“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谢谢您,太太。

”他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一块儿看着蜜蜂。

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我是诗人。

你也是个诗人。

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喜欢。

”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伟大的诗篇。

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我跑进屋:“妈,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你听着,告诉那个家伙,赶快出去。


我对诗人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

”“这就是诗人的遭遇。

”他好像并不介意。

“像你这样到处转游着卖诗倒挺有意思。

有很多人买吗?”“从来没人买过。

”“那你为什
么还要四处转游?”“这样我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我还一直希望遇到别的诗人。

”“你真的认为我是个诗人吗?”我问。

“你像我一样有才华。

”他走了。

我祈祷能再见到他。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街的拐弯处又见到了他。

“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卖掉诗了吗?”他摇摇头,说:“我院里有棵挺好的芒果树。

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

我等你是想请你去吃芒果。


诗人住在一间小棚屋里,家具很少,显得很冷清。

院子里绿茵茵的,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

他说得不错,芒果汁又多又甜,我一连吃了六个。

橘黄色的芒果汁从嘴角流到下巴上,我的衬衫也染上了果汁。

回到家后,妈妈很气愤:“你窜到哪儿疯去啦?去,给我拿根鞭子来!”我从家里逃出来,发誓再也不回去了。

我气极了,跑到了诗人家。

他说:“别哭啦,咱们一块去散散步吧!”我们散了步,还躺在草坪上看星星,他让我猜那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骄傲和愉快,我的气愤一扫而光。

忽然,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警察无趣地走了。

从此,我和诗人总是一起去散步,看星星。

一天,诗人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

我正在写一首诗,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

我已经写了五年啦。

每月只写一行,再有二十二年就完成了。

”“上个月写的那行是什么?”他仰起头看着天空:“往昔深邃而奇妙。

”“是行很美的诗。

”“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体会感受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篇。

”我惊叹道:“等写完了最伟大的诗,你就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吧?”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觉得诗人在一天天衰老下去。

一天,我到小房子里去看望他,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苍老、虚弱。

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

”我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泪水突然涌了出来。

他挣扎着坐起来,让我坐到他的膝盖上,看着我的眼睛说:“嗯,你也看出来了,我一直说你具有诗人的眼光。

”他看上去并不难过,把我搂到瘦削的胸前:“想听我再给你讲一件有趣的事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给你讲完,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吗?”我点点头。

“很好。

现在听我讲,以前我给你讲过的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

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的最有趣的事?”
他的声音中断了。

不久,诗人的小房子被扒掉了。

芒果树也被砍倒了。

诗人好像从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节选自奈保尔《米格尔街》,花城出版社,1992年9月)12.米格尔街的人是“好客”的,但“妈妈”为什么对诗人“极不友善”?(3分)
13.诗人“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一方面表明他使用语
言,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物质生活上的。

当警察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答非所问,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诗人四十多年都在思考的问题
是。

(3分)
14.诗人最后对“我”说:“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

”出人意料,但为什么又是合情合理的?(4分)
15.小说中,诗人为什么和“我”成为了好朋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二)12.因为诗人说想看看蜜蜂,这让“妈妈”觉得很诡异,难以理解(或让“妈妈”产生了警惕、提防心理)。

(2分)“看蜜蜂”属于闲情逸致,与这里的贫困生活格格不入。

(1分)
13.非常严谨(字斟句酌、谨慎、爱推敲);(1分)贫困;(1分)人生应该如何度过。

(1分)(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等意思对即可)
14.要点:①诗人因沉迷诗歌而一生穷困潦倒;(2分)
②诗人和“我”是朋友,善良的他不希望“我”重蹈他的人生之路。

(2分)
15.要点:①从诗人的角度,诗人孤独,渴望交流分享与情感慰藉;举例略。

(3分)②从“我”的角度,“我”是一个小孩,保有童真和诗性,能同情、理解诗人的遭遇与情感;能和诗人精神相通;举例略。

(3分)
(说明:从诗人与“我”两个方面作答,要点2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