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一中2015年12月高三语文考前名句填空练习教师使用定稿(DOC)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格物致知”与杨万里咏月诗 由于身兼诗人与理学家的双重身份,以山水诗人著称的杨万里能够将格物致知的思想中所蕴涵的诗性观念运用到创作中,以理学家的仁者胸怀和人格涵养赋予自然万物以独特的情感与审美观照。
“格物致知”源于儒家的《礼记?大学》篇,宋代的理学家从各自思想学说的角度出发对“格物致知”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共同的问题是探讨“物”和“知”的关系,目的是要通过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去揭示和贯彻理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格物致知”作为理学的一种哲学方法,它在实现人生境界的同时也由一种人生哲学而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的体验,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循的为学方法的重要原因。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学讲究“格物”,诗学注重“感物”,二者处在不同的层面中。
但从情感体验的这个角度讲,“格物”之“物”与文学创作中的“感物”之“物”有着亲缘关系。
在文学家那里,“物”是他们以感性、形象表达情感的中介,而理学家则要尽“物”之“理”。
事实上,理学的“格物”到诗学的“感物”只一步之遥,关键是要找到二者在思维和审美领域里能够沟通起来的桥梁。
作为理学家,杨万里对理学“格物致知”的为学方法谨遵不讳,对“物”也有着自己的认识。
他在哲学著作《庸言》中说:“物亡道存,道则存矣,何地措道哉?”其把对物的认识作为“道”的第一要素与理学家的思致是一致的。
其言“天地之道不在数也,依于数而已”,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数量和性质,但这些皆非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在于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事物中所蕴涵的“理”。
杨万里正是领会了“物”所负载的双重意义,因此,在超越江西诗风的艰难历程中,他最终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自然万物,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对自然的描写,并用理学家“格物”的精神去认真观察、揣摩,在具体细微的意象中以小见大,以少胜多,通过不同事物的变化情态去揭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造化之妙。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封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神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須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除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2015年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09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解析版)

2015年学科网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一、名句默写1.(2015年高考安徽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句中的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①②③④⑤⑥使人听此调朱颜。
(李白《蜀道难》)乙:①悬泉瀑布,,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⑤,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⑥相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名师点睛】本题沿袭安徽卷的一贯形式,分甲乙两部分,供学生选择。
甲题要求学生能完整背诵全篇,乙题是传统型的涉及诗、文、词、赋等,体现对各种文本的关注。
两选一的题型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机会,但是也会使学生产生侥幸心理。
本题甲乙两部分的内容都没有超过《考试说明》的要求,从试题所设置的点看,“漱”“啄”“殷勤”“诵”等字写错的可能性比较大。
当然,得分的关键已不在于会不会背,而在于能不能写得对。
2.(2015年高考福建卷)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师者,。
(韩愈《师说》)(3)宁溘死以流亡兮,。
(屈原《离骚》)(4),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2015年高考湖北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1)人不知而不愠,?(《论语》)(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5)三径就荒,。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咏怀古迹》)(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答案】4.(2015年高考湖南卷)古诗文默写。
2017------2018年民乐一中高考语文语境填空练习【3】答案

2017------2018年民乐一中高考语文语境填空练习【3】答案1.(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5分)(1)飞湍瀑流争喧馗,冰崖转石万壑雷(2)墙槽灰飞烟灭(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4.(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3)余独好修以为常5.(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3)羌管悠悠霜满地6.(1)圣人无常师(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1)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1)樯橹灰飞烟灭;(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梦啼妆泪红阑干;(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0.(1)悔相道之不察兮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属1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3)余嘉其能行古道。
12.⑴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⑵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⑶水中藻荇交横13.(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匪我愆期14.(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弓如霹雳弦惊15.(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16.(1)逝者如斯夫(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7.(1)言笑晏晏(重点字:晏)(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重点字:蓬、雁)(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重点字:藉)18.(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到乡翻似烂柯人19.(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静影沉璧;(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名句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名句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2015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015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015高考广东卷)11.补习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_________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断绝。
(曹操《短歌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雁,声断衡阳之浦。
衡水金卷2025届高三年级12月份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年级12月份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给汽车装上翅膀让它飞起来,给飞机装上轮子让它在地上跑起来,是汽车界和航空界对飞行汽车最初的探索。
新能源电动化、分布式驱动和垂直起降成为飞行汽车的典型特征。
这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努力,是一个技术接力的时代转折点。
时光回转,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
1917年,发明家格·寇蒂斯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飞行汽车,虽然这辆飞行汽车并没有真正飞上天空,仅实现了--些短距离的飞行式跳跃,却打开了人类关于陆空两用交通设备的想象空间。
在这之后的百年时间里,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德国,都在不断探索飞行汽车的技术,一心想让汽车飞上天。
近年来,汽车广泛进入家庭,机动车保有量过高带来的城市道路拥堵.成为大中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有关人士认为.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拓展交通空间来解决,通过飞行汽车构建立体化的交通体系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新能源汽车和许多跨界技术融合发展,让飞行汽车落地运用具有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在不久的将来,科幻片中经常出现的地上汽车、空中飞车的城市立体交通场景将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具有低空飞行和陆空两栖运动以及垂直起降功能的交通工具,将大幅度㖷高出行效率不仅有效解决城市拥堵问题,还将在应急救援、低空物流、旅游观光领域得到厂泛的应用。
2015年高考17套真题名句默写汇编(精校版)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汇编(精校版)(2015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015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2015高考广东卷)11.补习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_________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断绝。
(曹操《短歌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雁,声断衡阳之浦。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 I 卷1 至6 页,第 II 卷7 至11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 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上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è)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è)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辩证法大相径庭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冰心的,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
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B.情趣冷峻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重要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重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2015语文高考名句默写训练1-7
1 高考名句默写训练(一) 1、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4、(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6)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8)子曰:“____________,不____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5、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___。 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___ ____ 古风存。 6、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 7、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____。几处早____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 8、城___辅三秦,______________。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_______。无为在____路,_______________。 9、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成灰泪____干。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 2
民乐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卷doc【刘希国】
民乐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
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
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
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
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
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
“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渲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
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乐一中2015年12月高三语文考前名句填空练习(1)《诗经》中的“_____ _____,______ ____”,本是女子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期盼与思念,曹操在《短歌行》借此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2)不吸取前人败亡的教训,只会让历史悲剧不断的重复。
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的最后所说的“___ ___,_____ __”。
(3)“___ ___,_____ __。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出陋室非常幽静的环境,是为了衬托室中之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
(6)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表达了与琵琶女命运处境相同的感慨。
(7)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冬春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8)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
”(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到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地浪费掉,揭露和控诉秦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10)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1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2)苏轼《赤壁赋》中写箫声让深潭中潜伏的蛟龙起舞,让船上的寡妇哭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4)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表明个人修养的语句是“__________,”。
(15)《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
(16)《桃花源记》中写老人和孩子神情的句子是:“, ”。
(17)(《离骚》中屈原写自己坚持特立独行的品格,粉身碎骨也不改的句子是:“,”。
(18)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1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20)《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21)韩愈在《师说》中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这两句话是:,。
(22)归隐后的陶渊明,不仅有亲情欢娱、琴书雅趣,春天到来的时候,他还要享受春耕之乐:“___ ____,_____ __。
”(《归去来兮辞》)(2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只是施些小恩惠,神灵是不会降福的两句是:,。
(2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及反思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5)《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26)苏轼《赤壁赋》中“,”,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27)《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2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鱼儿一动不动,接着“,”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
(29)《小石潭记》中作者因地理环境而心感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0)李煜在《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1)“月”是我国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 ___________”一句来表现送别友人时迷蒙的情境;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_________________ __”来表达与友人离别的愁绪。
(32)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处。
杜甫的“,孤舟一系故园心”表达的是思乡之情;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抒写的是身世之感;辛弃疾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流露的是家国之恨。
(33)《离骚》中与苏轼《方山子传》中描述方山子所戴“方耸而高”的帽子意近的两句是“,”。
(34)《琵琶行》中“,”两句借江心皎洁的秋月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与钱起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35)《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两句是“,”。
(36)在《蒹葭》中,写“我”逆流而上去追寻“伊人”,可是道路障碍越来越多,地势越来越高,但“我”仍然艰难地攀爬的意思的两句是:,。
(37)在《望岳》中,杜甫借泰山薄暮之景来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两句是:,。
(38)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两句是刘禹锡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但天下间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深感欣慰,又富含哲理的是:,。
(39)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认为“好学”的条件,除了“食”和“居”两个方面外,还必须具有的两个方面是:,。
(40)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能够在无穷无尽的时空里遨游,达到无待的逍遥境界的条件是:,。
(41)在《劝学》中,荀子从正面用比喻来论证学习要坚持的道理的两句是:,。
(42)运用所学课文原句补齐对联(周恩来总理诞辰百周年全球征联特等奖)空白处:邓老运筹,颖超人间,人间仰首;,恩来天下,。
(4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44)《荀子·劝学》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观点是相同的。
(45)《阿房宫赋》是“赋”中名篇,杜牧借秦皇的悲剧,警告唐朝统治者,如果“________”,那么“________”。
(46)庄子在《逍遥游》中表现宋荣子坦然面对世人的赞誉与非议的句子:“且,。
”(47)白居易《琵琶行》中描述琵琶女的弹奏到达高潮,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忽而当心收拨,一声裂帛,于是屏息凝声,四下皆静。
此处以静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
(48)李商隐《锦瑟》中,感慨当年不够珍惜,如今往事成风,无奈只剩怀念和回忆的诗句是:,。
(49)“,?”——即使身体遭受肢解亦无改初衷,心志受挫,也绝不妥协!屈原于《离骚》里发出的坚定心声,至今仍感染着华夏万千子民。
(50)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51)《蜀道难》体现蜀道山川飞瀑轰鸣如雷的句子:,。
(5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5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54)《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对忠奸者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55)李白《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
(56)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两句,说明船和水的关系,阐明了世间万事万物总会有所凭借的道理。
(5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8)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 ”,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有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59)《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0)《庄子·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旧有所恃的句子是:,。
(61)《离骚》一文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6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作直接描述的诗句是:,。
(6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两句述说了自己早年穿着旧衣服处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6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65)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66)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诗是:“,。
”(67)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68)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的缘故。
(69)在《马说》中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70)在《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
(71)在《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
(7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7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7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
(75 )、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76)、《登高》在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现的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78)《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79)《诗经•卫风•氓》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80)《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81)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