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全套课件 PPT
合集下载
统计学(全套课件)

Statistics的定义 (不列颠百科全书)
Statistics: 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 analyzing, 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Copyright 1994-2000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不列颠百科全书)
第四节 统计学的要素和指标
一.统计学的要素 二.指标及指标体系
统计学的要素
总体(Population) 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总体 2. 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3. 总体单位 组成整体的各个个体
指标及指标体系
标志与指标 2. 统计指标的特点 3. 指标的分类 统计指标体系
标志与指标
标志与指标的概念
1.标志 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2.指标 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对各单位的标志值进行登记、整理、汇总,形成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
标志与指标的概念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
统计调查的技术
数据的搜集方法
询问调查
访问调查
观察实验
电话调查
邮寄调查
观 察
电脑辅助
座 谈 会
个别深访
实 验
访问调查 (概念要点)
1.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而获得资料 2. 有标准式访问和非标准式访问 标准式访问通常按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 非标准式访问事先一般不制作问卷
统计的作用
一. 为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构决策服务 为企业单位和社会事业单位管理服务 为广大人民了解社会服务 为科研机构和人员进行理论研究服务 为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发展国际交流服务
Statistics: 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 analyzing, 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Copyright 1994-2000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不列颠百科全书)
第四节 统计学的要素和指标
一.统计学的要素 二.指标及指标体系
统计学的要素
总体(Population) 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总体 2. 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3. 总体单位 组成整体的各个个体
指标及指标体系
标志与指标 2. 统计指标的特点 3. 指标的分类 统计指标体系
标志与指标
标志与指标的概念
1.标志 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2.指标 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对各单位的标志值进行登记、整理、汇总,形成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
标志与指标的概念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
统计调查的技术
数据的搜集方法
询问调查
访问调查
观察实验
电话调查
邮寄调查
观 察
电脑辅助
座 谈 会
个别深访
实 验
访问调查 (概念要点)
1.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而获得资料 2. 有标准式访问和非标准式访问 标准式访问通常按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 非标准式访问事先一般不制作问卷
统计的作用
一. 为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构决策服务 为企业单位和社会事业单位管理服务 为广大人民了解社会服务 为科研机构和人员进行理论研究服务 为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发展国际交流服务
统计学完整(贾俊平)人大课件ppt课件

agriculture (农业) anthropology (人类学) auditing (审计学)
crystallography (晶体学)
demography (人口统计学)
dentistry (牙医学)
ecology (生态学)
econometrics (经济计量学)
education (教育学)
geology (地质学)
historical research (历史研究) human genetics (人类遗传学)
1 - 11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应用统计的领域(续)
hydrology (水文学)
Industry (工业)
linguistics (语言学)
literature (文学)
2. 数据整理:例如,分组
3. 数据展示:例如, 图和表
4. 数据分析:例如,回归分析
1 -7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Statistics的定义 (不列颠百科全书)
Statistics: 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 analyzing, 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统计学
1 -1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
贾俊平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一章 绪 论
1 -2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 第二节 统计学的分科 第三节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 -3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讲稿》PPT课件

这些分组区间的界限(上限)必须按升序排列。 6.在“输出区域
”中输入想让输出表显示其范围的左上角单元引用(必须是空的单
元),注意防止表格与图表以及原始数据的覆盖和重叠。本例取
$D$1。勾选“图表输出(C)”复选框,单击确定。输出如下
图表 。
直方图
分组上限
频率
频率
59
3
20
69
4
15
79
18
10
频率
89
······
· ·····
(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序)
排序依据的标志:(1)无关标志;(2)有关标志
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方法: 将总体全部单位分为许多个“群”,然后随 机抽取若干“群”,对被抽中的各“群”内的所有单位 登记调查。 例:
优点:组织工作简便,费用节约。
局限性:调查单位过于集中在少数样本群中,限 制样本在总体分布的均匀性。
的倍数。2.输入原始数据。在B1单元中输入标志名称,在B2单
元中输入“59”(说明在小于和等于“59分”的变量数计在第一组
的频数内,等于“60分”的变量数将计到下一组的频数内),作
为第一组的分组上限,在B3单元中输入“69”作为第二项数据,
依此输入。3.从工具菜单中下拉,选择数据分析→直方图→点
击确定按钮。 4.在直方图分析选项框的“输入区域(I)”中
优点: 精心周密设计、高度统一、规范。 回收率高,内容相对稳定,便于资料积 累、对比。 层层上报、逐级汇总,可以满足各部门 需要。
普查
特点:工作量大,时间性强,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 任务:搜集重要的国情国力和资源状况的全面资
料,为政府制定规划、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第八章 假设检验 (《统计学》PPT课件)

与其,为选取“适当的”的而苦恼,不如干脆 把真正的(P值)算出来。
第二节 一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一、正态总体
设总体X ~ N(m, 2),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 x1, x2, xn
样本均值 X 与方差S2 计算公式分别为:
2
1 n 1
n i1
(xi
X)
我们将利用上述信息,来检验关于未知参数均值 和方差的假设。
总体参数
均值
方差
总体方差已知
z 检验
(单尾和双尾)
总体方差已知
t 检验
(单尾和双尾)
2 检验
(单尾和双尾)
第二节 一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二、均值m的假设检验
1.H0:m=m0
2.选择检验统计量:
2已知: Z X m0 ~ N(0,1)
/ n
2未知:
小样本: t X m0 ~ t(n 1)
这个值不像我 们应该得到的 样本均值 ...
...因此我们拒绝 原假设μ=50
... 如果这是总 体的假设均值
60
μ=80
H0
样本均值
第一节 假设检验概述
三、假设检验的程序
一个完整的假设检验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设立原假设H0与备选假设H1; 第二步,构造检验统计量,并根据样本观察数据
小样本:当 t t
2
,则拒绝原假设,反之则接受H0;
5.得出结论。
二、均值m的假设检验
6.例题分析
[例8.3] 某广告公司在广播电台做流行歌曲磁带广告 ,它的插播广告是针对平均年龄为21岁的年轻人的,标 准差为16。这家广告公司经理想了解其节目是否为目标 听众所接受。假定听众的年龄服从正态分布,现随机抽 取400多位听众进行调查,得出的样本结果为x 25 岁S2,18 。以0.05的显著水平判断广告公司的广告策划是否符合 实际?
第二节 一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一、正态总体
设总体X ~ N(m, 2),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 x1, x2, xn
样本均值 X 与方差S2 计算公式分别为:
2
1 n 1
n i1
(xi
X)
我们将利用上述信息,来检验关于未知参数均值 和方差的假设。
总体参数
均值
方差
总体方差已知
z 检验
(单尾和双尾)
总体方差已知
t 检验
(单尾和双尾)
2 检验
(单尾和双尾)
第二节 一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二、均值m的假设检验
1.H0:m=m0
2.选择检验统计量:
2已知: Z X m0 ~ N(0,1)
/ n
2未知:
小样本: t X m0 ~ t(n 1)
这个值不像我 们应该得到的 样本均值 ...
...因此我们拒绝 原假设μ=50
... 如果这是总 体的假设均值
60
μ=80
H0
样本均值
第一节 假设检验概述
三、假设检验的程序
一个完整的假设检验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设立原假设H0与备选假设H1; 第二步,构造检验统计量,并根据样本观察数据
小样本:当 t t
2
,则拒绝原假设,反之则接受H0;
5.得出结论。
二、均值m的假设检验
6.例题分析
[例8.3] 某广告公司在广播电台做流行歌曲磁带广告 ,它的插播广告是针对平均年龄为21岁的年轻人的,标 准差为16。这家广告公司经理想了解其节目是否为目标 听众所接受。假定听众的年龄服从正态分布,现随机抽 取400多位听众进行调查,得出的样本结果为x 25 岁S2,18 。以0.05的显著水平判断广告公司的广告策划是否符合 实际?
《统计学教材》课件

随机变量可以取有限个或可数个值,其分布可以用概 率质量函数描述。
连续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可以取任何实数值,其分布可以用概率密度 函数描述。
分布函数
描述随机变量取值范围的函数,用于计算随机变量在 不同区间的概率。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
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计算方法为所有可能取值 的概率加权和。
偏态分布
数据分布不对称,可能偏向一侧。
峰度
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用于判断数据分布 是否平坦或尖锐。
数据的其他描述性统计指标
方差
01
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是每个数据点与平均数的
差的平方的平均值。
变异系数
02
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用于比较不同水平的平均数的离散程
度。
四分位数
03
将数据分为四个等份,分别表示数据的低、中、高和极高水平
回归系数的解释
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 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描述多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条件
误差项独立、同方差、无多重共线性、无异方差 性等。
3
多元线性回归的应用
预测、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其他变量的影 响等。
07
非参数统计方法
医学
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诊 断和预后预测等。
经济学
经济数据的分析、预测和政策 制定等。
02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数据的来源和分类
统计数据的来源
数值型数据 顺序数据
统计数据的分类 分类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
调查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推断法
连续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可以取任何实数值,其分布可以用概率密度 函数描述。
分布函数
描述随机变量取值范围的函数,用于计算随机变量在 不同区间的概率。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
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计算方法为所有可能取值 的概率加权和。
偏态分布
数据分布不对称,可能偏向一侧。
峰度
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用于判断数据分布 是否平坦或尖锐。
数据的其他描述性统计指标
方差
01
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是每个数据点与平均数的
差的平方的平均值。
变异系数
02
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用于比较不同水平的平均数的离散程
度。
四分位数
03
将数据分为四个等份,分别表示数据的低、中、高和极高水平
回归系数的解释
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 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描述多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条件
误差项独立、同方差、无多重共线性、无异方差 性等。
3
多元线性回归的应用
预测、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其他变量的影 响等。
07
非参数统计方法
医学
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诊 断和预后预测等。
经济学
经济数据的分析、预测和政策 制定等。
02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数据的来源和分类
统计数据的来源
数值型数据 顺序数据
统计数据的分类 分类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
调查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推断法
《统计学》PPT完整_袁卫_贾俊平共229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统计学》PPT完整_袁卫_贾俊平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统计学》PPT完整_袁卫_贾俊平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
统计学ppt课件

数据分析工具
预测分析
Excel内置了多种数据分析工具,如直方图 、排列图、控制图等,有助于进行数据探 索和可视化。
Excel的数据分析工具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等预测分析,帮助用户预 测未来的趋势。
SPSS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数据输入和管理
SPSS提供了强大的数据输入和管理功能,可以方便地导 入、导出各种数据格式,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
公式
(y = a_1x_1 + a_2x_2 + ... + a_nx_n + b) 其中 (a_1, a_2, ..., a_n) 是自变量的系 数,(b) 是截距。
目的
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找 到最佳拟合平面。
非线性回归
总结词
非线性回归是用于分析非线性关系的回归模型。
公式
(y = f(x)) 其中 (f) 是一个非线性函数。
将数据按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众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反映数据的普遍情况 。
标准差和方差
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反映数据的波动 情况。
数据的可视化
图表
使用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 、饼图等)直观展示数据之间
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直方图
用直方图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便于观察数据的集中和离散 程度。
统计学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统计学简介 • 统计学基本概念 • 描述性统计 • 推断性统计 • 回归分析 • 时间序列分析 • 统计软件介绍
01 统计学简介
统计学的定义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 分析和推断的科学,旨在通过数据揭 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变异、变量 、变量值
1 标志概念与分类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财院每一 个学生性别、民族等)和数量标志(如财院每一个学生月生活 费、考试分数等等)。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标志值
2 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概念 不变标志 可变标志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统计的工作过程与研究方法
一、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第二节 统计的工作过程与研究方法
.四个阶段关系 统计设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定性认识(如有哪些统计指标,哪些表
格),定量认识的准备(统计指标数值,表格内指标数值) 统计调查:搜集资料
基础环节,是个体特征过渡到总体特征的定量认 识过程
变量概念: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成绩) 变量值概念:变量的数值表现(标志值)
变量分类:连续变量(在一定区间内可任意取值的变量,其数值
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可取无限个数值, 如110米跨栏成绩、人体测量的身高、体重等等)与离散变量(可 按一定顺序一一列举其数值的变量,其数值表现为断开的,如财 院所属系数、教师人数、教室数等等)确定性和随机性变量.
以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得到的比重或比率。它表明总体 内部的构成状况,说明各部分在总体中的地位。其计算公式为: 结构相对指标=总体某一部分数值/总体的全部数值 3.比例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指标数对比得到的相对指 标,用以分析总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二、研究对象
任何现象都有质与量的统一体,统计研究的 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社会经济 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速度、比例关系、
普遍程度等等 .
第一节 统计研究对象和特点
三、研究特点
*数量性:是区别其它社会经济调查活动的根本特点。
*总体性:不是个体现象,而是许多个体现象构成的 总体,例如企业劳动生产率 *具体性:研究的是具体事务、具体时间、具体条件下 的数量表现 *社会性: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统计认识主体具有 社会性。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三、统计指标
1概念:是说明现象总体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及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得到指标的具体数值的 总称。(如财院学生月生活费)
2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3标志与指标之间区别及联系
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 征的;标志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而指标只能是 用数值来表示的。
第一节 统计研究的对象、特点
一、统计的含义 1. 统计的发展历史 (国势学派.康令 政治算术 学派.威廉.配第 数理统计学派 凯特勒 ) 2. 统计的概念 :统计包含有三种含义 1) 统计工作 2) 统计数据(统计资料) 3) 统计学
三者联系:统计工作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科学是统计工作实 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来源于统计工作实践,但又指 导统计工作实践。
统计整理:整理资料 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比较、判断、推理、评价,揭示本质
和规律的过程,是出统计结果的过程
第二节 统计的工作过程与研究方法
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1 大量观察法 2 分组法 3 综合指标法 4 统计模型法 5 归纳推断法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总体: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 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务组成的整体。如全体 学生 2总体单位——单位或个体: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独立 的个别事物。如每一个学生.样本(代表性,随机性,排他性)
统计学教程
工商管理系
几点说明:
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按时完成作业;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多看资料; 成绩考核:课堂讨论、作业;
第一章统计概论
教学目的:明确统计的含义、统计的产生和发 展;了解统计研究对象、特点和作用;掌握统 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从而对全书有整体印 象。 教学重点:统计的含义;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方法:讲叙法、举例法
❖ 银行存款余额 工资 人口出生数 毕业生人数 ❖ 相对指标:相对数(人均粮食产量) ❖ 平均指标:平均数(人均口粮)
❖ 区分:平均成绩 人口出生率 单位产品成本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数 值对比所得到的抽象的比值.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之比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 2.结构相对指标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各部分,
B) 质量指标:说明总体性质和数量关系,表明总体的 内部构成、比例、发展速度和一般水平的指标。一 般表现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其数值表现为相对 数和平均数。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2) 按表现形式分类:
❖ 总量指标:绝对数(GDP为59.66万亿元)
❖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人口数 学生人数 企业数
联系:有些统计指标数值由数量标志值汇总得到,如财 院学生月生活费由财院每一个学生月生活费得到; 当研究目的改变,总体变为总体单位,相应的统计 指标变为数量标志。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4 统计指标分类
1) 按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 指标。
A)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大小或数量多 少的统计指标,一般表现为总量指标。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4.比较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之间对比求得的相对 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比较相对指标=某条件下某类指标数值/另一条件下同类指标数值 5.强度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时期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总量指标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确定:可以相互变换,但是由研究目标 和任务确定。(如研究的是财院全体学生和每个学生),该 过程主要是在统计设计当中要明确下来。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总体三大主要特点 1 同质性:总体各个单位必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标志数值,是
总体的根本属性。
2 大量性:总体单位要有足够多的数量,目的是抵消偶然因素 3 变异性:各个总体单位之间有一些或若干些不同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