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特色文化,资源建设]试析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初探
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初探——兼论当代客家之全球发展

( 一 )江海 连通 客家 来
创造 了文化 ,又 成为 文化 的载 体 ,而且 带 来 民问 舟行 之便 。后来 乡 民在 此建 立 伏波 祠 纪念 马援 , 门联为 “ 功 高 东汉 ,威 震 南交 ”;龙 潭镇 伏 可 以在 流 动过程 中形成 一种 文化 通道 ,使 聚 米建 殊勋 功 彰汉 室 ,分疆 昭伟 绩 居 住地 形成 一种 独特 的文 化 圈 、文化 带 。 波庙 的 门联 为 “
—
秦汉 以来 的江 海 通 道 ,越 来越 方 便 于广 西 北部 入 九州 江 、南 流 江 ,分布 于 桂 东 、桂 东南 、北 部 湾 湾 地 区与 海 外 和 中原 的 交通 。西晋 永 熙年 问 ( 公元 地 区 ,详 见下 文 “ 环 顾 中 国南海 周 边 的客 家人 ”、
I
[ 作 者简介] 彭会资 ( 1 9 3 6  ̄ ),男 ,广西博 白人,广西师范大 学文学院教授 、客 家研 究院副 院长、中 国作家协 会会 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 ,世界彭祖文化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方 向:古代文论,地域文化 。
1 4
彭会资 等
—
广西客家文化 国际通道初探 — 论当代客家之全球发展
上 ,病 卒 于 百戍滩 ,葬于 博 白县 水 鸣圩 ,刘 大 元 帅
墓及 刘 大元 帅 塑像 均在 庙 宇之 内 ,由附 近刘 村 的居
பைடு நூலகம்
早在 汉代 ,北海 港就 成 为海 上 丝绸 之路 的始 发 民世代 守 护 。博 白县 旺茂 镇太 阳庙等 处 ,亦 供奉 刘 俗 称跳 元 港 。秦汉 时 期 ,有 宁 、揭 等 姓 氏 的客家 先 民到 北 部 大 元帅 塑像 。桂 东南 客家 民间乡 傩歌 舞 ( 湾 地 区 来 ,开 凿 灵 渠 的 贤 者 史禄 子 孙 改 “ 史 ” 为 宵 、跳 岭 头 ) 中,还 有雕 刻精 美 的刘 大 元帅 面 具 , 驱 邪纳 吉 ”的庄 重仪 揭 ,后 裔 均 操 客 家 话 。 东 汉 建 武 十 六 年 ( 公元4 0 常 由演 员 戴着 跳舞 , 出现 于 “
关于广西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思考

、
广 西 高 校 社 科 学报 特 色栏 目概 况
学报》 的“ 柳 宗元研究 ” 、 《 梧 州学 院学 报》 的“ 泛珠 三角 ・ 西江文化” 、 《 广 西 民族 师 范 学 院学 报 》 的“ 南
方 民族研究 ” 、 《 百 色学 院学 报》 的“ 邓小平早 期思 想及百色起 义研究 ” 、 《 玉林 师范学 院学报》 的“ 桂 东南历史文化 ” 、 《 广 西教育 学院学报 》 的“ 桂 学 研 究” 、 《 钦州学院学报》 的“ 北部 湾研 究 ” 等。
一
是人 选 教 育部 名 刊 名 栏 工 程 的 学 报 。 2 0 o 4
年 1 2月 , 《 广西 民族大学学报》 “ 人类学研究 ” 栏目 人 选教育部 “ 高 校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学 报 名 栏 建 设 工 程” 。 2 0 0 6年 ,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人选教育部第
第3 5 卷 第 4期
V0 1 . 3 5 No . 4
广西 大学 学 报 ( 哲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2 0 1 3 年 7月
J u l , 2 0 1 3
J o u na r l o f G u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0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二、 广 西高 校社 科 学报 特 色栏 目成 功原 因分 析
目前 广 西 共 有 高 校 学 报 4 2种 ,其 中 社 科 学 报2 9种 , 自然 科 学 学 报 l 3种 。在 这些 社 科 学 报 中, 有 些创办 出了颇具特 色的栏 目, 在作者 、 读 者 之 中影 响 较 大 。这些 特 色 栏 目可 以分 为 三 类 :
岑溪市概况

汉初,赵佗建立南越国,岑溪市境隶属南越国。岑溪始名于公元
757年。岑溪市正在规划建设成为桂东南副中心城市。 岑溪市下辖岑城镇、水汶镇、南渡镇等14个镇,享有中国花岗岩之 都、中国古典三黄鸡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玉桂之 乡等的美誉,荣获中国绿色名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等称号。
岑溪市—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
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训练馆分为地上一层,地下一层,整个建筑物 宛若一只展翅欲飞的金翅大鹏,彰显出现代体育“更高、更快、更强” 的奥运精神,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标志性的独特景观。
岑溪中学
岑溪中学历史悠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较高的 知名度。1960年岑溪中学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1978年岑溪中 学被定为广西壮 族自治区首批重 点中学。
(市、区)排第四、在梧州市排第一。
农业
农业稳中增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9.3亿元,
增长4.5%。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三黄鸡出栏 2293万羽,
生猪出栏56.8万头,网箱鱼等水产品产量2.04万吨;全市砂 糖桔、澳洲坚果等水果产量17.32万吨,增长13.15%,西江果 蔬产业(核心)示范区累计完成投资达 7000万元,获得广西 首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三堡米粉通过 QS认证。发展林下经济累计达150.4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确权登记有序推进。
土纸
土纸是岑溪市乡镇企业的传统产品,生产 历史悠久,技术设备水平较高,截至 2006年9 月,生产厂家遍布全市17个乡镇,产量最大的 是波塘、南渡、吉太、梨木、大隆五个乡镇, 产品薄张黄净、质地柔软,是制作元宝纸、神 纸等迷信用口以及卫生巾保健用品原的原材料, 主要销往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海 南等省,并大量出口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 全市现有大小土纸加工厂536家,年产土纸约 20万吨,总销售量约18万吨,年总产值约3亿元, 年创税利2000万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房风貌管控导则(2020版)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古属百越大地,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喀斯特山水地貌巧夺天工,青山拔地而起,江水蜿蜒曲折,森林浩瀚苍翠,洞奇谷幽。
广西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环境孕育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12个世居民族和谐交融,民族风情浓郁多姿,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多元交织,文化艺术绚丽多彩。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具有丰富的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各种建筑特征异彩纷呈,传统建筑形式、结构、材料充分结合地理气候环境特点,让建筑与环境能有机融合,相互呼应。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发扬广西优秀建筑文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我区农村房屋(以下简称“农房”)建设水平,塑造“传承文明、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新风貌,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房特色风貌管控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用于指导我区村庄与农房风貌规划、设计、建设及管控工作。
本导则主要内容有:1、总则;2、广西农房风貌分区和建筑特色;3、文化发掘与传承;4、材料使用与控制;5、美丽宜居村庄整治与建设。
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基本原则 (1)2广西农房风貌分区和建筑特色 (2)2.1一般规定 (2)2.2农房风貌分区 (3)2.3民族建筑特色 (16)3文化发掘与传承 (38)3.1一般规定 (38)3.2稻作文化 (38)3.3壁画文化 (39)3.4铜鼓文化 (40)3.5织锦文化 (41)3.6服饰文化 (42)3.7民间工艺品 (43)3.8图腾文化 (44)3.9民俗文化 (45)4材料使用与控制 (46)4.1一般规定 (46)4.2材料使用指引 (46)5美丽宜居村庄整治与建设 (53)5.1一般规定 (53)5.2主要内容 (53)5.3村庄综合整治实施案例 (58)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规范农房管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乡村风貌,从根本上扭转我区“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状况,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
发展红色旅游 传承红色文化

Art World艺览天下发展红色旅游 传承红色文化孙 剑 李 翔(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摘 要: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全国各地均在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此举既能很好地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还能够对外宣传红色旅游资源中蕴含的丰富文化。
目前,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积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本文简要分析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就具体的实施路径展开深入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122;F592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旅游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增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红色旅游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如江西、陕西、上海、湖北、浙江等,国家和各地区大力支持发展红色旅游,相关部门专门针对“红色旅游”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与规划方案,并尝试将多个革命根据地打造成为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景点,种种举措均对发展红色旅游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利于红色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传播。
一、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一)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红色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1]。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党的领导地位日益凸显。
传承与发扬红色文化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刻感知党的艰苦卓绝奋斗史、波澜壮阔革命史、可歌可泣光荣史,进而牢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数不清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更加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
(二)有助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赖于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德育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外宣翻译角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坭兴陶非遗文化推广研究

陶 瓷 研 究 Ceramic Studies
Vol.36 No.143 Jun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21
从外宣翻译角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 广西坭兴陶非遗文化推广研究
吴 祺,唐 璐, 李彩玲,蒙恒珍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玉林,537000) 摘要:坭兴陶非遗文化是广西钦州对外宣传的主要特色文化。随着“一带一路”和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深入发展, 坭兴陶文化的外宣推广日益重要。坭兴陶文化的外宣是钦州打造文化口碑的有利抓手。本文以坭兴陶文化为媒介, 从外宣翻译角度出发,达到文化推广的最终目的,探讨坭兴陶非遗文化在外宣翻译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翻译 对策,进而达到推广坭兴陶文化。 关键词:外宣翻译;“一带一路”;坭兴陶文化;推广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1) 06—097—(03)
塑性的、且坚韧细腻的泥质作为制作原料,手工艺人们大多 会选择雕刻诗文或绘画在器皿坯体上,被刻在上面的诗文多 为雅致的内容,绘画的选材一般为自然景物,使得坭陶与书 画完美结合,让坭兴陶有了一种醇厚的人文味。且手工艺人 在坭坯上雕刻各种自然景观时,运刀之了得、刀法之熟练、 工艺之精湛,使坭兴陶成为了一件雅致的工艺品。雕刻与坭 兴陶的制作的融合展示了我国传统的笔墨艺术文化与陶瓷工 艺技艺的完美融合,选用的泥制适合雕刻文字与绘画,且不 易毁坏其胚体。雕刻是坭兴陶主要的艺术手法,以刀代笔在 坭兴陶的胚体上进行雕刻,中国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的完美融合让坭兴陶有了一种自然而然,古朴素雅的陶艺风 格。茶具、花具、食具,摆设物品等是坭兴陶的主要产品, 且其设计品种众多,气息淡雅,实用价值较高、同时也值得 欣赏和收藏,因此受到了人们一定程度上的追捧。 坭兴陶之所以被叫做 “坭兴”是因为钦州陶器在清朝 咸丰年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坭器得到了广泛的兴用。坭兴 陶选用的陶土比较特殊,它还会发生另人觉得神奇的窑变以 及有着精美致致的雕刻,这些特征都使坭兴陶有着自己的优 势。最让人觉得独特的在于坭兴陶的陶土取自钦江两岸,且 有“公母”之分,东岸的是黏土,比较柔软,被制陶人称为
广西梧州岑溪的饮食文化

广西梧州岑溪的饮食文化在广西梧州有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岑溪。
《说文解字》曰:“山小而高曰岑”、“水注川曰溪”,“岑溪”这一地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色。
岑溪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气候适宜,山水环绕,森林覆盖率近80%,常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非常适宜人居。
同时,她也坐落在两广交界处,交通便利,是珠三角经济圈与大西南、两广交流的结合点之一。
岑溪的前身,是唐武德五年永业县地内南义州分置的三县之一:龙城县,当时的龙城,也是南义州的周治。
直到唐至德二年,龙城县改名为岑溪县,成为岑溪的县名之始。
宋开宝六年,原南义州的三县也先后并入岑溪,至此,岑溪的基本区域得以固定下来,后历代除隶属变迁外,县名和建置基本不变。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久远的文化历史传承,岑溪发展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岑溪的悠久历史,养育了岑溪人勤劳、乐于享受生活的秉性。
民以食为天,岑溪的饮食发展,离不开她的地理环境,因此,在菜肴上独具当地特色。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啦。
主食说到吃,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饭桌上的主食了。
地处亚热带的岑溪水热资源非常充足,盛产水稻,所以米饭和白粥是每日必吃。
肉类的话,由于岑溪人善养家禽家畜,所以肉类多为猪肉、鸡鸭肉、鹅肉等;而青菜大多是家中自己种的时令蔬菜;其次,在饭桌上唱主角的就是各种酿食了。
在岑溪人眼里,大部分的蔬菜都可以作为酿食,从而成为一道独特口味的菜肴。
比如豆腐酿、木瓜酿、茄子酿、辣椒酿、芋头酿等,此外还有柚子皮酿、竹笋酿、香菇酿、南瓜花酿等等,种类多样,做法各式,或煎、或煮、或蒸、或炸、或煲、或炖,都依个人口味而定。
这类特色菜在岑溪人眼里成了家常必备和待客必备菜,而且随季节变换种类。
酿食,是岑溪一种特色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煎豆腐,本地又称“豆腐酿”。
这特色菜从何时开始,已无从可考,起码有百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还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不可少的“传统保留节目”呢!外地的朋友每到这里,也一定会点这一道特色美味。
广西玉林介绍

2
地理与气候
地理与气候
1
玉林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 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
2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
这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21℃-22℃,非常适合居 住和旅游
3
经济与交通
经济与交通
玉林是广西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以制造业、 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要产业。这里的农业以水稻、 甘蔗、水果、烟草等作物为主,而制造业则以 食品、机械、纺织、电子等产业为主。此外, 旅游业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吸引了大 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20XX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THANK YOU TO LISTEN TO CRITICISM GUIDANCE
在交通方面,玉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全境,连接了南宁、 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此外,玉林机场也有多 条航线连接国内外主要城市
4
美食与特产
美食与特产
5
总结
总结
总的来说,玉林是一座 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 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 源,便利的交通和独特 的饮食文化
无论是探访历史遗迹、 品味美食、体验乡村生 活还是感受侨乡风情, 玉林都能为你带来难忘 的体验和回忆
6
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
1. 北流铜石岭 这是一座以石灰岩为主体的山岭,有着"第二桂林"的美誉。其自然景观奇特,山峰秀丽,溶洞众多,是 探险和观光的好去处 2. 容县都峤山 都峤山是广西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峰奇、石异、谷幽、水美闻名。山中寺庙众多,历史悠久,是佛教和 道教的圣地 3. 博白千亩荷花园 这是一片近千亩的荷花园,每当夏季,荷花盛开,绿叶成荫,是摄影和休闲的好去处 4. 北流大容山 大容山是桂东南第一高峰,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自然爱好E N T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初探
玉林师范学院坐落在广西最大的侨乡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区玉林市,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我院的定位是: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把学院办成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为特色的、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因此,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应做好本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
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进行一些探索。
1建立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从学院组建之初起,就十注重对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
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桂东南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桂东南特色文献、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目的是通过对学院图书馆库存文献、古籍的整理研究,特别是通过对桂东南地区及其所辖县市地方文献、古籍的整理研究,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学科,更好地为桂东南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服务,使学院发展与地方建设融在一起,实现学院和地方双赢的局面。
为了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在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人藏后,应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研究、服务教学和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作用,我馆为桂东南特色文献设立了一个专藏桂东南资料室,专门收藏桂东南研究资料,兼收广西各地方文献及本馆特藏图书,把收集到的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根据不同文种、不同载体类型、不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划分成若干馆藏区,分门别类地存放。
2建设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体系
为了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较为科学系统的收集,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从桂东南特色旅游文化、特色语言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音乐文化、特色宗族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等方面进行分类,设立了桂东南旅游文化研究、桂东南习俗研究、桂东南客家文化研究、桂东南革命史研究、桂东南将军研究、桂东南华侨华人研究、桂东南地方语言研究等系列性专题,每个专题的信息资源都由专人负责进行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