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西)课件

子宫韧带
(3)主韧带(宫颈横韧 带):阔韧带下部,横行
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间, 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 组织纤维束。
作用:固定宫颈位置、
保持子宫不下垂的主要结构
子宫韧带
(4)宫骶韧带:宫颈后上侧方
(相当于组织学内口水平),八 字形绕过直肠达第2、3骶椎前面 的筋膜,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 外有腹膜遮盖,短厚有力。 作用: 将宫颈向后、向上牵 引,维持子宫前倾位。
性的静脉丛构成,表面被球海绵体肌覆盖。
3.前庭大腺(巴多林腺)黄豆大,位于大
阴唇后部,腺管细长(1~2cm),开口于 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腺 管口闭塞可形成前庭大腺(巴氏腺)囊肿 和脓肿。
4.尿道外口 尿道外口、尿道旁腺 5.阴道口及处女膜 处女膜痕
第二节 女性内生殖器
一、阴道(vagina):
子宫角
子宫形态:
• 子宫峡部:宫体与宫颈间狭窄部分,非孕时长约1cm。孕期渐伸展变长, 孕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 • 子宫峡部上端因解剖上最狭窄,称解剖学内口。下端因粘膜组织在此 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组织学内口。 • 宫颈外口的形态:未产妇呈圆形(未产型),经产妇呈一字形横裂状 (已产型)。
1、子宫的功能
产生月经
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 孕育胚胎及胎儿发育、成长的部位 分娩时收缩使胎儿及附属物娩出
2、子宫的形态ຫໍສະໝຸດ 子宫形态:•有腔的肌性器官,壁厚,腔小。
•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
•重约50g,容量约5ml •大约:长7~8cm、宽4~5cm、厚2~3cm •宫腔:上宽下窄三角形。 •宫体、宫底、宫角、宫颈, •宫体与宫颈比例:婴儿期为1:2,成年为2:1,老人为1:1。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新完整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新完整课件一、内容概览女性生殖系统概述: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卵巢解剖:详细介绍卵巢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包括卵泡的发育、排卵过程以及卵巢的内分泌功能等。
输卵管解剖:阐述输卵管的形态、位置、结构及其功能。
包括输卵管的蠕动、受精卵的输送等过程。
子宫解剖:详细介绍子宫的形态、位置、大小、结构及其功能。
包括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的收缩等生理过程。
阴道解剖:阐述阴道的形态、位置、结构及其功能。
包括阴道的润滑、性交过程中的作用等。
生殖系统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的血管分布、神经支配和淋巴系统,以更好地理解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病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异常或疾病的情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指导与操作技巧:介绍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实验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课件的主要内容,并展望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发展趋势和前景。
此课件的内容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为后续的生理、病理和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课件制作背景在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何更有效地传授这一领域的知识,成为医学教育者的关键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针对课程要求以及医学生日益变化的学习需求,本课件的制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文首先为大家详细介绍课件制作的背景。
随着医学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研究成为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包括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理变化等,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之一。
然而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和学习需求,存在着教材滞后、图文单一等问题,对医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女性生殖系统_《系统解剖学》课件

(2)卵巢固有韧带(又名‘卵巢子宫索’):将卵巢 下 端连于子宫角 3、卵巢的外形:卵圆形,有 (1)两端: 上端 有卵巢悬韧带连于盆腔侧壁 下端 有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角 (2)两缘: 前缘有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带 后缘游离 (3)两面: 内侧面 外侧面 4、卵巢的功能: (1)产生成熟的卵细胞 (2)产生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黄体素)
2)子宫主韧带(即‘子宫旁组织’拉子宫颈向盆侧壁 3)子宫骶韧带(外包腹膜称‘直肠子宫襞’,牵拉 子宫颈向后) 卵巢系膜 4)子宫阔韧带 输卵管系膜 子宫系膜 4、子宫壁的结构(内 外): 功能层(月经期脱落) (1)内膜 基底层 (2)肌层(强厚) (3)外膜(腹膜) 5、子宫的功能: (1)产生月经
(2)孕育胎儿 *子宫附件—子宫两侧的输卵管和卵巢在临床上统 称为‘子宫附件’。 四、阴道 1、概念— 连接子宫和女阴的肌性管,前后略扁。 2、阴道穹— 阴道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之 间的环形凹陷称为阴道穹,分为前、 后、左、右四部,以后部为最深。 3、阴道口开口于阴道前庭,位于尿道口的后方。 五、女阴(女性外生殖器) 1、阴阜 2、大阴唇 3、小阴唇
*阴道前庭— 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裂隙,有女性尿 道和阴道的开口。 六、乳房
The end
卵巢固有韧带
子宫圆韧带
子宫主韧带
子宫骶韧带
子宫阔韧带
输卵管系膜 卵巢系膜
子宫系膜
பைடு நூலகம்
2、子宫的位置 (1)位于盆腔中央、前邻膀胱、后邻直肠; (2)子宫颈管外口不低于坐骨棘水平; (3)呈轻度前倾前屈位* *前倾—指整个子宫的长轴与阴道之间形成的向前 开放的稍大于直角、轻度前倾的状态。 *前屈—指子宫底、体与子宫颈之间所形成的向前 开放的钝角的状态。
《女性生殖系统图解》课件

预防性传播疾病。
02
节育手术
节育手术是指通过手术手段来达到节育的目的,包括输卵管结扎、输精
管结扎等。这些手术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人群,如已生育夫妻或选择
不再生育的夫妻。
03
避孕与节育的选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避孕和节育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
己的方法。在选择避孕和节育方法时,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生育
阴道前庭是女性外生殖器中的一个重要区域,位于大阴唇和小阴唇之间。它包含前庭球、前庭大腺等 结构,这些结构对于女性的性行为和生殖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阴道前庭的形态和大小也因个体差异而 有所不同。
04 生殖系统的疾病与健康问 题
生殖系统感染
生殖系统感染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和周 围组织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有 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
生殖系统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清 洁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进行 妇科检查等。
生殖系统感染的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 异常、异味、瘙痒、疼痛、性交不适 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生殖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生殖器官肿瘤
生殖器官肿瘤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发生的肿瘤,常见的有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癌等。
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淋病、梅毒、尖锐 湿疣等。
02
性传播疾病的症状因疾病类型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生殖器瘙痒、疼 痛、分泌物异常等。
03
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使用安 全套等。
04
性传播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方案。
《女性生殖系统图解 》PPT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骨盆底(助产技术课件)

第二节:骨盆底
一、什么是骨盆底:
1.骨盆底( pelvie floor)是封闭骨盆出口的软组织,由多层肌肉 和筋膜组成,其间有尿道、阴道和直肠贯穿。
2.骨盆底承载和支持盆腔脏器并使之保持正常位置。分晚时,盆底 肌肉伸展而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并能协助调节胎儿先露在产道中 转动和前进。
一、骨盆底:
(一)中层(泌尿生深横肌
一、骨盆底:
(一)深层(盆隔)
1.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 2.强有力承盆腔内器。 3.封闭骨盆。
3.骨盆底的前面为耻骨联合下缘,后面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 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骨盆底由外向内可分为3层。
一、骨盆底:
(一)外层
1.由浅层筋膜与肌肉组成,为盆底的浅层。
2.深部为(成对的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 肌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这层肌 肉的肌腱会合于阴道外口与肛门之间,称为 会阴中心腱。
女性生殖系统图解PPT课件

耻骨弓角度:
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 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两拇指 间角度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 ° ,小于80 ° 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内测量:
经阴道测量骨盆内径能较准确地测知骨盆大小,适 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主要测量的径线有:
⑴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 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 的长度。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 官及其相关的组织与临近器官。 骨盆为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且与 分娩有密切关系。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要求:
1.掌握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及临 近器官的关系 2.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与分娩有关的 解剖特点 3.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第一节 外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指生殖器外露 部分,位于两股内侧之间,前面为(一) 动 脉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 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1.卵巢动脉 2.子宫动脉 3.阴道动脉 4.阴部内动脉
卵巢动脉
自腹主动脉分出(左侧 可来自左肾动脉)。在 腹膜后沿腰大肌前下行 至骨盆腔,跨过输尿管 与髂总动脉下段,经骨 盆漏斗韧带向内横行, 再经卵巢系膜进入卵巢 门。卵巢动脉并在输卵 管系膜进入卵巢门分出 若干支供应输卵管,其 末梢在宫角附近与子宫 动脉上行的卵巢支相吻 合。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 出口横径: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 弯曲双手紧抱双膝, 使胯关节和膝关节全 曲。测量两坐骨结节 内侧缘,正常值为 8.5~9.5cm。此径小于 8cm时应加测出口后 矢状径。
出口后矢壮径:
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 端的长度。检查者带指套的右 手食指深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 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 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尺 放于坐骨结节径线上。用汤姆 斯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 节间径的中点,另一端放于骶 骨尖端处,测量器标出的数字 即为出口后矢壮径值,正常值 为8~9cm。若出口后矢壮径值 不小,可弥补坐骨结节间径值 稍小。出口后矢壮径与坐骨结 节间径值之和大于15cm时, 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ppt课件

骨骼及关节
骨盆的韧带
骨盆的分界
真假骨盆 大小骨盆
骨盆出、入口
骨盆腔
1. 2. 3. 4.
骨盆形态 女型 扁平型 类人猿型 男型
第五节 骨盆底
1.
2.
骨盆底的界 线 盆底的分部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1. 2. 3. 4.
盆底的构成 外层
球海绵体肌 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浅横肌 肛门外括约肌
2.组织结构
⑴宫体: ①浆膜层: 膀胱腹膜反折 子宫直肠陷凹 ②肌层: ③内膜层: 功能层 基底层 ⑵宫颈:
3.位置:
4.韧带:
①圆韧带: ②阔韧带: ③主韧带: ④宫骶韧带:
输卵管: ①分部: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②组织结构:
卵巢:
大小、位置、韧带
组织学:生发上皮
白膜
皮质 髓质
中层:泌尿生殖膈 内层:盆膈
肛提肌
会阴及会阴体
邻近器官
尿道 膀胱 输尿管 直肠 阑尾
谢 谢 大 家~
卵巢动脉
阴道动脉 子宫动脉
阴部内动脉
二.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三.淋巴 1.外生殖器淋巴:
腹股沟浅淋巴 腹股沟深淋巴
2.盆腔淋巴:
髂淋巴 骶淋巴
腰淋巴
四.神经 1.外生殖器神经支配
阴部神经
①骶丛分支 ②自主神经 2.内生殖器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①卵巢神经丛:
②骶前神经丛:
输尿管走向及其与盆腔血管的关系
中上段与卵巢动脉伴行 在骨盆入口处与髂外或髂总动 脉交叉 在宫颈旁约 2cm 处,与子宫动 脉交叉(桥下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