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浅谈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真实性

浅谈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真实性作者:梁维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细节描写必须真实,真实是细节描写的生命。
细节的真实有别于生活事实。
文章中的真实细节,既有与生活相似的一面,又有与生活不相似的一面。
它来源生活,但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神似而非形似。
所以细节描写在服从生活真实的同时,更要服从艺术的典型化原则。
关键词:细节;真实性;原则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076-02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列夫·托尔斯泰曾以“艺术起于至微”来揭示艺术的真谛。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运用细节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
文章写作过程中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首先,细节描写必须真实,真实是细节描写的生命。
为什么这样呢?细节要真实。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的前提条件。
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必须建立在细节真实的基础上。
离开了真实的细节描写,就会失去感人的艺术力量。
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
必须有敏锐的目光。
金圣叹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
”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还会失真吗?这也是由文章写作的目的决定的,作者总是通过作品来抒发某一情感,或是反映某些社会现实,所以在细节的描写上必须真实,要让人能够感觉到你所说的是真的或者是有可能的事情,然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或深深的思考。
艺术与生活

美化生活 BETTER LIFE1502022.04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本质,没有生活便没有艺术,生活孕育了艺术,艺术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生活、艺术又离不开情感,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情感将艺术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关键词:艺术;生活;真实;情感;源泉古往今来,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命题无不被人们所谈及,西方从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模仿自然”说到近代的“再现实说”,中国从隋朝姚最的“师造化”说到清代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都承认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天机,艺术真实地反映了生活,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而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作品是生活的反映。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与细心观察,不断地总结生活规律,从而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根据,创造出更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生活是艺术的土壤,离开生活的艺术是不健康的,畸形的。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于1872年阿尔弗港口所作的《日出·印象》为例,将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的日出作为自己的取景,选用丰富色调描绘了初升的太阳,散发夺目的光彩,从海面上缓缓升起的画面,画面朦胧柔和,体现着作者对生命的向往,从侧面表达了其丰富的情感,该画作完全从画家的视觉经验出发,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在光影氛围的无穷变化之中将自己生活中的情感宣泄在画面之中。该画作内容脱离传统刻板构图,整体绘画方式较为大胆,看起来一切都符合客观实际,画中所体现的正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评价。而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涌现都来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家亲身的生活体验和丰厚的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这样的艺术作品才具有生命力,让艺术真正进入审美领域,才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然而,艺术毕竟不同于生活。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所谓“真实”,它不是单指艺术作品的取材全部来自我们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看它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在艺术创作领域,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强调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我们来欣赏一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梵高用简练的笔法将植物细胞表达出来,体现了律动感与生命力,向日葵作为梵高典型的代表作品,在画面中不仅充满了被阳光照耀的鲜艳色彩,同时还是对太阳本身的侧面描绘,通过对向日葵的描绘体现了当时梵高心中所蕴含的一种激情以及对生命的追随。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不仅是对植物的描绘,而且展
油画艺术语言表现题材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浅析

油画艺术语言表现题材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浅析油画艺术承载作品思想情感的物质形式是用它特有的存在形式来表达的。
这种表达形式是以物质实体如由造型因素的各种材质、表现直观的视觉符号——点、线、色块等和艺术家表达的特定思想主题两大部分构成。
从思想主题的角度分析油画艺术语言,它所包含的思想主题是真实存在的,并带有其特有的现实性。
说到思想主题,人们往往一下子联想到油画作品的内容。
从油画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内容并非一切,许多抽象的油画作品,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它们通过油画艺术语言的物质语言因素:抽象的点、线、面、色块以及材料本身的肌理纹路,反映艺术家内心意识的情感——思想主题。
因而我们能很明确地知道,油画艺术语言的思想主题取决于油画家对待现实的客观态度和反映。
(一)、油画题材与生活的关系油画题材是作品直接表达的对象,它是作者对客观生活有所感动而选取并予以加工的生活材料。
它是作品表达内容的基础,它“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
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它是“心灵化了的东西”。
油画题材的选择不是盲目的,油画家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探索到特定的视觉要素及与思想主题相关联的因素,并在生活积累中逐渐沉淀一些对其有用的题材,作为思想主题的载体,传达其思想情感。
这里我们要弄清楚思想主题容量与油画表现题材大小之间的关系。
小题材可以表现大主题。
毕加索的一生作品无数,《格尔尼卡》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可谓人类所关注的大主题,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的厌倦通过他的画面全部展现出来。
作品反映的思想主题与题材之间是一种制约关系,它们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在画家们的艺术实践中,一些处在风格形成期的油画家,常常思考着去反映大主题、大思想,构思往往陷入痛苦的蜕变之中,如何沟通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于找到恰当的物质媒介。
因而,苦恼的根源在于媒介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包含着作者与社会意义的共性的一面。
制约画家选取题材的因素很多,其中题材的真实性、现实性是不能回避的重要因素。
艺术与生命的关系

艺术与生命的关系主要内容:本文论述的是艺术与生命的关系,主要论述如下几个关系:1.艺术随着生命的发展而发展。
2.艺术可以丰富生活,影响生命的发展进程。
3.生命可以体现艺术的价值,艺术可以表达生命的信念。
关键词:发展丰富生活影响发展体现价值表达信念艺术与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的一生中会欣赏到各种艺术品。
艺术品不局限于书画,你可以说一个精致的雕塑是艺术,也可以说一幢宏伟的建筑是艺术,甚至我们可以说一本好的小说是艺术,一部精彩的电影是艺术。
但无论我们所说的艺术是什么,它都是人类生命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
早在大约4.5万年前,人类进化到了晚期智人阶段。
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像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
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
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
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
也许这就是艺术最早的阶段,随着人类的生命发展艺术也进行了发展。
如劳动中的口号,图腾部落象征等等。
在人类生命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陆地的分离,社会变迁,战争破坏,文化冲击,经济干预等等,使艺术也变得多样化,世界各地的艺术开始出现各种形式的发展。
从建筑艺术来说,有明显的中国长城与埃及金字塔的差别比较;从绘画艺术来说,有中国的水墨画与西方的写实素描、油画之差。
从音乐艺术来说,有各种风格的音乐在各个地域出现;从舞蹈艺术来说,有着西方的芭蕾舞剧与中国的京剧之分……就算是在同一个国家下,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地域,风俗不同,艺术也会有不同的体现方式。
就我们中国的戏曲艺术来说,中国的戏曲主要可以分为:彩调剧、桂剧、汉剧、黄梅戏、山东梆子、四川曲剧、甬剧、壮剧、粤剧、豫剧、湘剧、曲剧、琼剧、秦腔、黔剧、评剧、昆剧、梨园戏、京剧、晋剧、沪剧、河北梆子、赣剧、川剧等等……同样西方的也有芭蕾舞剧、歌舞剧、默剧的区别。
举例来说秦腔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中国剧种,是因为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浅谈艺术创作实践中“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浅谈艺术创作实践中“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1. 引言1.1 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定义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是艺术创作中经常涉及到的概念,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指向不同的方向,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艺术真实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的内容是否真实、自然、生动,是否能够引发观者共鸣和情感共鸣。
艺术真实并非完全等同于客观真实,它更多地体现了艺术家对于主题、情感、审美等方面的表达和追求。
历史真实则是指对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对过去事实的还原和再现。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定义往往会因不同的创作主题、表现手法等而有所变化。
有时候,艺术家会更加追求表现主题的真实感和情感共鸣,而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则需要更加注重历史事件的还原和真实性。
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家需要在创作中取舍和平衡这两者,才能创作出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在实践中,艺术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挖掘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的表现能力和历史意识,以丰富和深化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智慧。
1.2 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艺术真实是指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真实性,反映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而历史真实则是指作品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或时代的真实性,需要符合历史事实和真相。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是对现实与历史的再创造和重新诠释。
艺术作品承载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通过作品可以传递和表达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艺术创作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共鸣,还可以启发人们对现实和历史的思考,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不断探索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需要对历史与现实保持敏锐的审视和理解。
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

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摘要:细节描写的特点是:真实可感、生动有趣、蕴藉含蓄、一笔传神。
文学创作时的细节描写必须真实,细节必须有明确的典型意义以及所写的细节必须符合文章的需要,才会使作品读起来具有魅力。
关键词:细节;描写;魅力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部作品读过之后,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内容情节甚至人物都忘记了,但一些精彩的细节却始终刻印在记忆里。
著名作家沙汀老先生说过:“故事好编,零件难找。
所谓零件也,细节之谓也。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具体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包括人物的具有深刻含义的细小的动作、服饰及细微的情节或细小的景物所作的具体细致的描写。
细节描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真实可感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概括、集中、提炼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
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都是由细节组成的,没有细节不成其为生活,没有细节不成其为事物,没有细节也就构不成文艺作品。
细节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细节也就成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的“细胞”。
鲁迅在《故乡》中对主人公闰土是这样描写的:“……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园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描写十分逼真,把一个受尽苦难的农民形象全然“拍摄”下来,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
高尔基说过:“作家刻画的形象巧妙到这样的程度,你会感觉到仿佛他的主人公的肉体的存在;他仿佛站在你的面前,你想用手指去他。
”这里所说的是细节描写的功效,它能使人、景、物翩翩如生,历历在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高度的真实性、可感性。
应该说,细节描写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真实可感。
文学艺术真实性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习中心(学院、分校):专业:入学时间: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论文完成日期: 年月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我慎重承诺和声明:本人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是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论文(设计),没有剽窃、抄袭和转载他人成果。
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含图表)均已注明出处,根据《中华人民菜和国著作权法》第五章节第四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本人愿意为本文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论文的印刷版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以及出版论文;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引言 (1)一、研究背景介绍 (1)(一)什么是文学艺术的真实性 (2)1.艺术真实性是一种假定的真实 (3)2.艺术真实体现为现象真实与内含真实的统一 (4)二、研究内容 (5)(一)文学创作中作者情感对文学艺术真实性的影响 (6)(二)文学创作需要艺术真实性 (7)(三)文学艺术创作需要合情合理的研究 (8)(四)文学创作中如何处理艺术真实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文学创作中需要艺术的真实摘要文学创作是否需要艺术真实在当前的文学研究中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但本文的研究认为,真实是一个文学作品的生命,也是文学在创作过程中的基石,它不仅仅体现的是文学的艺术魅力,这种真实性更是体现了文学的艺术价值。
一位法国的著名作家曾经说过: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给人们刻画出来的艺术世界,应该是能够使每一位看过它的的人们认为这是真实存在的。
文艺理论第8章本章知识点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上一章下一章本章知识点本章练习本章总结本章常见问题本章扩展资源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
本章即通过对“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基本范畴的诠释,揭示文学创造的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艺术真实本节概述:“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文学创造要求“真实”。
然而这种“真实”不是简单的摹写原物,像照相机照相一样,不是将人物变为“席勒式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而是要求文学创造的艺术真实。
它要求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人物精神的“莎士比亚化”。
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和诗艺的真实。
知识点1:认识与艺术真实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知识点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重点)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
1.内蕴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
文学创造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对某些抒情诗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文学求“真”的价值取向是在假定性情境的创造中实现的,而假定性情境的创造归根到底又基于一个“真”字:真事理,真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李志荣 汉语言文学111 1121110123
大凡,那些脱离现实的艺术,虽然可以盛极一时,但它们往往会
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为人们所遗忘。只有那些来源于真实的艺术才会
源远流长。不难看出,真实在艺术之中的可贵。
艺术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或者是对与生
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加工而成的。艺术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就拿曹
雪芹的传世佳作《红楼梦》来看,曹雪芹其实自己就是豪门的偏偏公
子,从小就过着富贵荣华的生活。直到后来雍正皇帝即位后,他家被
抄。后半生过着贫病潦倒的生活、世态炎凉。从大富人家没落,这期
间肯定是经历了人世间的变色风云。他有亲身经历过,才有能力描写
雕梁画栋、百折轮回的贾府。他的祖父曾经四次在曹府接康熙的驾,
并且住在他家,他就可以在《红楼梦》惟妙惟肖地写贾元春回家时奢
华到极致场景——流金淌银之盛。如果他不懂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那就不会有在其作品中让同行都瞠目结舌。他笔下的贾宝玉——在那
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他却不谙经济之道,而爱同林妹妹做自己喜欢
做的事情;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男权主宰下,他却说:女儿是水做的骨
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这其实也是自己的内心写照。他出生豪门,
深刻地知道政治的勾心斗角,所以他宁愿在贫病交加的困境中死去,
也不愿意去事权贵。在艺术中,有一些东西是作家在生活中经历过的,
在经过了作者的加工筛选之后,艺术就变得更加的深动。
可能大家有疑问,总不可能在《红楼梦》里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他
经历过的吧。当然不是。艺术中的真实毕竟与现实中的真实不同。现
实中的真实只是指在客观世界中发生的事情,不管它有意义与否。然
而在作品中不然。我敢说曹雪芹肯定不是在女人堆里长大的,而在作
品中却能写出一百多个不同美好样的美好的女子。我想这可能是他的
意义所在。曹雪芹本来就是一个大男人,能在那时代写出这么美好的
女子不容易。你肯定会质疑者一起都是现实。就是因为作者看到现实
中女子的地位低下,所以他表现了一种对女子的深深的同情。这难道
不叫真实吗?例如,在现实生活当中,一男子去看自己的丈母娘,恰
巧,那女子又去出差了。单独丈母娘瞧见女婿时,第一句话:你是来
看我女儿的吧。男子想分辨,可是任谁也不会相信。如果只是这样平
铺直叙,我想这真实不会吸引人的。而艺术中的真实是这样的:一男
子去看朋友,朋友给他倒茶。朋友有事准备走出去,刚转身走,原本
没放稳的水壶就倒地爆炸了。朋友忙转身说“没关系的”。为了不尴
尬,男子也只得说“对不起”。在我看来:这则故事虽然是作者从上
一个故事改编的,但是比上一个故事更加具有表现力。
真实是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的真实有别于现实的真实。艺术
的现实可能是现实的事,更有可能是从现实中汲取养料改编而来的。
这种状况不仅仅发生在文学作品当中,影视作品也是。就好比拿
前一阵子流行的穿越大戏《宫》与《建国大业》相比,那简直就不是
属于一个档次和级别的,虽然都是电影。就是因为《建国大业》它很
真实(不免加上了艺术的修饰)。像那样的穿越剧就仅仅是凭借着演
员的长相,和少男少女的情怀来赢收视率罢了。《建国大业吧》就不
同了,它反映名族气节、民族大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人们心
中永远的话题,历久弥新。不会因为时代变了而大有改变。这更是一
份真实,每个人心中的真实。现在,大家不都是在提倡那女平等嘛。
所以随大众,当代文学上就出现了许多女尊小说。我也看过这样的小
说。身为女子,我当然是希望女子如书中所说,她们可以竞争储君之
位,她们可以拥有三妻四妾。当时我是迷了个七荤八素的。后来转念
一想,我就有一种被耍的感觉。我想:你这是在坑谁啊,我居然被你
给忽悠了。其实,如果读过的女生应该都有着钟感觉吧。大概就是因
为这作品,它不真实吧。即使它当时有多么让你迷恋、不舍,你一夜
读完之后,再过了一天,你就会把它抛到脑后了。可是《红楼梦》就
不同了,虽然我读书比较慢,读它我最起码要一个月,但是我已经把
它完整的看过几遍了,而且是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有感觉。当乾隆皇
帝读完《红楼梦》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这写的不就是明珠(康熙
皇帝时期的重臣,前半辈子享尽一切光荣,后半生就在大狱中度过。)
他们家嘛。我暂且不论作品写的是不是明珠家还是曹雪芹自己的家。
反正看过作品的人都知道那个作品中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毕竟人有
相似,物有相同。难道存在的一个故事就只许它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
艺术中有真实,是其著名的必备条件,否则就会沦为一种娱乐工
具,丧失其原本的价值。
《红楼梦》成为了文学家重点研究的一门学问,而那些流行的作
品却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杂谈。唐诗宋词我们从小学就
开始背,而打油诗却是极少有人问津。很多人都认为诗不必注重真实,
其实不然。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你可能会说“那也叫做真实”。庐山瀑布确实是存在的,李
白笔下的如此之景是他的胸怀。郑板桥与师出游,经过一桥,看见桥
下有一具女尸。他老师就写下“二八那些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
浪转,七魄泛波浪”。后来板桥改作“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
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来自百度百科)那个人的作品更好,自不
必多说。如果为艺术而艺术就只是附庸风雅。根据一定的事实而艺术,
就别有一番风味了。
当然,艺术中的真实要有作家的独到的眼光,这样的话,可能对
未来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曹雪芹在其作品中写了,贾府盛极一时,而
后,一败涂地的事。这种盛极而衰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可是又有
几人能功成名就,退隐山林。淮阴侯韩信原本是陪着汉高祖刘邦打天
下的第一大功臣,而后就拥兵自重,自己将自己推向了死亡的终点,
为自己多么荣光的一身抹上了污点。春秋时的越国被吴国打败,范蠡
鞠躬尽瘁为越往勾践复国,后来,越国称霸之后,他就功成身退,去
经商。日子过得潇洒自不必说,多少后世之人对它崇拜至极。在康乾
盛世的封建大繁荣时代,曹雪芹竟然写出了:封建大家族的消亡的必
然趋势。我想这也是它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小说的原因之一吧。俄
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男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他为了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身。这可以说得上是俄国在
建设初期的启明星,他为俄国的年轻的一代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
路。生活在封建大家庭的巴金,他虽然是在那地方长大,享尽其中的
繁华,却也看尽了大家庭的人情冷暖。巴金经过了时代的熏陶,站在
与其家庭对立的一面写出了《家》,他是自己家庭的背叛者,但在此
同时他是站在时代的前沿的。他深知封建大家庭必将衰落的事实。这
又引起了多少有志青年找到了自己的有前途的道路。在那个时代,大
多数人都是经过了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教育,可谓是封建思想根深蒂
固。如果没有这些背叛者,我们的民族空拍就难以进步了,不是吗?
经历了现实的残酷,而能反思之后找到自己的灵魂的出路,从而找到
国家的出路。
了解真实、懂得反思的艺术,其生命力才会强大。
在此同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往往有不太能满足我们的写作
的需要。所以,我们要要做一定的调查。不过有时候也很奇怪,马克
思在写他的《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居然是一整天的呆在图书馆,肯
能是在图书馆便与查资料吧。可是如果仅靠在图书馆里查资料的写出
的作品未免有点不切实际吧。所以《马克思主义》刚刚出炉的时候,
就被定义为空想主义,就在40年后就为无产阶级革命指出道路,其
意义可见不凡。我想或许是有人在纯属于诬陷,如果说马克思在子而
坐的时候只在图书馆,必定前期有过大量的调查。老舍能写《骆驼祥
子》,他生活在北京与小市民接触的多,了解的多是他作品成功的一
部分原因。她其实也是经过调查 的,当她要写妓女小福子时,他也
是想周围的人询问而来的。真实,自己经历过的是真实,经过调查而
来的也叫做真实,并不是像有的人,凡事都要经历了才有写作的灵感。
难道写女人的故事就必须是女作家,不是这样的吧。林语堂笔下的女
人,不见得就比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差劲。
艺术只有有了真实的色彩,才具有生命力,才受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