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文章的生命

合集下载

学生写作的“三言两语”

学生写作的“三言两语”

学生写作的“三言两语”作者:褚晓泓来源:《江苏教育》2017年第23期【摘要】学生写作要注重“三言两语”,即言之有物,具体鲜活的内容会产生视觉冲击力;言之有序,严谨合理的结构让表达一目了然;言之有才,生动优美的语言使作文熠熠生辉;悟语人生,用文字表达人生感悟;语惊四方则要起好文题,换种写法,巧用修辞。

【关键词】习作;指导;“三言两语”;【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9-0066-02【作者简介】褚晓泓,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江苏扬州,225000)副校长,高级教师,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普遍谈作文色变,他们的作文或空洞干瘪,或胡编乱造,或人云亦云。

对此,笔者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小学生写作怎样才能达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手去记录这个世界”的境界呢?经过反复实践,笔者将作文指导初步概括为“三言”和“两语”。

1.言之有物。

胡适先生主张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

”这里的“物”,即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思考。

言之有物,作文则血肉丰满,能吸引人的眼球;反之,则语言苍白无力,显得干瘪无趣。

在习作《我的毕业季》一文中,学生写道:二年级时,我们搬到了小红楼。

褚老师带来了许多小盆栽,她让我们取名字:小白、小翠、花花……当我们聚在一起欣赏这些小盆栽时,褚老师总喜欢领着我们一起与小盆栽对话:“小翠啊,你又长高了。

”“花花,快快长大跟我们一起玩吧!”现在,小红楼拆了,可褚老师又在我们心中筑起了一座新的“小红楼”。

注意观察身边的变化,善于捕捉那些鲜活的素材,定然会写出佳作,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2.言之有序。

所谓“序”,就是写作要结构严谨,讲究章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方法进行有序表达,以增强文章表达效果。

记叙文写作导航: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说真话,抒真情

记叙文写作导航: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说真话,抒真情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说真话,抒真情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

文章要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那就要说真话、抒真情。

季羡林先生说:“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文章的精神在于真实。

”陶行知先生更是直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只有说真话,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才能“以情动人”。

只有敢说真话,吐心声,才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文章产生感染力和生命力。

否则只能是剪彩为花,刻纸为叶,鲜艳一时,终难流传。

世纪老人冰心也曾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

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感情是文章的血肉。

作文,从说真话、抒真情开始。

母题3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5 0 0字。

【提示】1.这是半命题作文,横线上需要补充一个表达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

2.要求以记事为主,注意交代清楚记叙的六个要素,要能够将这件事写得清楚、完整,并且有重点。

3.注意开头、结尾与标题照应,叙述中也要使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这样才能扣住题目,也才能让叙写的事件蕴含丰富的感情。

流程对接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只有写才能写出好作文。

七步流程,要与具体的作文题实现无缝对接,方能显示其成就精彩之作的“魔力”。

让我们再大声说一遍七步流程:审选拟雕谋丰造。

好,开始实战——流程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由题目和提示可以获取以下信息:●“那一次”说明事情已经发生过,所写事情必须是一件事,作文必须以记事为主。

●故事的主体是“我”,要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把“我”放到文中,要写“有我”之文。

●文章表现的中心是横线处填写的词语,行文中要始终牢记这一中心。

流程二优选文体题目明确要求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既为叙事,就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个要素,就要能够将这件事写得清楚、完整,就要注意事件中详略的安排,突出重点。

情溢于文,文自灿烂

情溢于文,文自灿烂

情溢于文,文自灿烂感情是文章的生命。

《周易》语云“修辞立其诚”,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白居易更是明言:“感人先者,莫先乎情”。

先哲的精辟论述告诉我们:文章惟有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优秀文章莫不是以情取胜。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要想文章能打动人,震憾人,自己就必需为情所动。

著名作家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时,情不能自已;雨果写《悲惨世界》时,稿子一次次被泪水打湿……行文时,胸中要有情,要为情所动,才能情溢于文。

一、真实故事【方法讲解】写作需要生活。

越是亲身经历、体验过的生活,一旦发酵,写起来就越顺手,就越能打动人。

记住,文章往往因真实而感人。

行文中,要从自己经历、体验过的生活中筛选素材,根据文章主旨的需要,可适当加工、组合,如此,写出的文章一定会有真情实感。

精彩文段“哥哥,你的腿流血啦!”我没有理睬这声音,只是一味地看着天空那一抹最后的红色。

许久了,没有声音再传来,天空中的红光开始散去。

我微微感觉右腿膝盖处有些痛痒,静然地低头,看到了那条白色的手帕。

原来,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在细心地替我包扎伤口。

“好了,哥哥起来吧!”她抬起头阳光地对着我笑。

那么纯真,那么灿烂,仿佛一束阳光照亮了我的内心。

我回了一个傻傻的笑。

女孩似乎更高兴了,大大咧咧地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噢!”尤其是那充满阳光的笑脸,宛如一朵绽放的玉兰花,好美好美!后来的日子,我依然穿行在这个街道上,虽然再也没有见过那朵“玉兰花”,不过心里总会有一种春暖花开的感觉。

(2010年湖南长沙中考满分作文《给他人一朵花》)【灵犀点睛】写作如果成了简单地运用技巧、玩弄文字的游戏,就会失去意义。

唯有将目光放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用心体验,真心感悟,文字才能打动读者。

你看,考生不忌讳自己来自农村,不忌讳自己家庭贫困,也不回避自己年轻而又有些麻木的内心。

正由于这些,他习惯早早地面对生活,习惯在受到欺侮后的逃避。

也正是由于独特经历,当他面对女孩小小的举动之时,才会显得如此地感动,内心才会涌起如此的波澜。

【人教版】中考作文得分点完全解密之五——情感

【人教版】中考作文得分点完全解密之五——情感

中考作文得分点完全解密之五:情感【得分点关键词】情感【得分点要诀】真实真切,真挚感人1.得分点概述感情是文章的生命。

《周易》上说“修辞立其诚”,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应“表达真情实感”,并把“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作为作文创意加分的重要依据。

上述要求及规定,在各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得分点策略(1)写真实的情感。

“真实”,主要是指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违背生活规律。

鲁迅先生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只能是水。

”只有写作者倾注了真情,文章才具有实感。

(2)写真切的感受。

“真切”,是指感情的表达要具体、深切而自然。

真切的感受,来自人与自然、社会生活的交流互动。

只有对生活的种种感受了然于胸,动人的真情才能在我们的笔端涌动。

(3)抒真挚的感情。

“真挚”,是指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而又妥帖,不肤浅,更不夸饰、不矫情。

感情的抒发要注意尺度和形式,既符合生活的真,更符合人性的善,进而显现感情的美。

(4)求感人的效果。

“感人”,是指感情的抒发浓烈而又富有感染力,能有效激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营造一个动人的艺术境界。

要获得感人的效果,就必然采用有效的抒情手段。

既可直抒胸臆,也可间接抒情(即寄情于人,附情于事,融情于景,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3.失分会诊(1)感情平淡乏味。

这种作文主要是表现手法单一。

如很多人常常是一叙到底,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刻精辟的议论、真挚热切的抒情,读来味同嚼蜡。

(2)感情虚假失真。

由于阅历少,对所经之事又感受不深,所以考场上很多同学都难以写出真情。

不管话题多么宽泛,都必须在规定的情境中作文,于是他们只好“为文造情”,致使虚情假意泛滥成灾。

(3)感情夸饰失度。

真实是文章的第一生命力

真实是文章的第一生命力
“ 饫甘餍肥”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 “ 寒士 ”,这种天壤之别 中有李密的 《 陈情表》,当时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官,逼迫甚 的生 活变化,促使他对过 去的经历做一番深刻而 痛苦的回 急 ,李密上此表陈情 ,叙述 了自己不幸的身世,说明了不能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 日:祖 顾 。如果不是尝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对社会 黑暗 的批判 应征出仕 的原因。文中写道 : “ 和对 阶级本质的揭露就不会 如此尖锐深刻 。作者 在开篇写 母无臣,无 以终余年 。母孙 二人 ,更相为命,是 以区区不能
情 ,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牧伯所见明 k H
‘ “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从 《 诗经》中的 《 国风 》到唐 知 ,皇天后土 ,实所 共鉴 ”之句 , 读来不 能不 让人掩面而 代的诗文运动 ,再至 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趋 向,无不说明伟 泣 ,整篇文章就 是用 这种肺腑之 言道 尽人之常情 ,委婉恳 大的作品应该是现实生活的再现 ,创作需要真实的素材。作 切 ,真挚感人。
宣泄 自己的感情。
孙犁先生曾说t “ 凡是长期被人称颂的名篇 ,都是感情 真实、文字朴实之作。 ”纵观中外名篇,哪一部作品能抛却
创作需要真实体验的推动、激发。也只有有 了真实的体 真情 二字而流传千古好的作品 ,我们会为其曲折 的情节牵肠 验,才能写出优秀 的作品来 女作家毕淑敏在她 的小说 《 教 挂肚,为其悲欢的人物潸然泪下。

人们为什么会对毫不关己的人和事产生这 么大的情绪变 授的戒指》中描绘 了一个能治百病的教授 。其治病的秘密在 化 ?唯一的答案就是他们被作品中蕴涵的真情所感动 。 “ 散 于手 J的戒指能使他与病人接 触时体验到和 患者 同样的痛 二 苦 ,从而对症一药 ,治好 了一位又一位慕名而来 的求医者。 F 文即情 、 “ 情贵真实 ”。如果文章缺少 了真情 ,岂不像青 作家搞创作也需要像教授那样去寻找真实的感受 ,才能有深 山因无绿水而失去灵秀一样 ,显得呆滞、死寂?没有生机的

做真实的自己议论文作文5篇

做真实的自己议论文作文5篇

做真实的自己议论文作文5篇“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做真实的自己议论文作文,希望大家喜欢!做真实的自己议论文作文1有诗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一心想变天鹅的鸭子,最终被狐狸的谗言迷惑,丢了性命。

外人眼中。

衣衫罗裙的杜丽娘,内心却渴望天然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本色,无需鸭子那般盲目模仿。

无须罗裙珠宝的粉饰装扮。

自信的做一株出水芙蓉。

除去雕饰,做真实的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无须盲目模仿丢掉自我。

我就是我。

何须用他人的举止言行掩盖自我。

别人有他别人的风姿。

自己有自己的风采。

何必去追求她的风姿,而丢掉了自己的独特风采。

做真实的自己,无需盲目模仿。

只需活出真实的自己,家喻户晓的邯郸学步。

便是告诉世人不要一味模仿,忘掉自我。

现代社会,多少人追求明星脸。

明星发型。

而不惜花费大价钱毁掉本身的自我。

多少商家在竞争的大流中一味模仿。

丢掉了自己的特色,沦为平庸。

自然中的任何事物都与生俱有她本色的美。

莫要盲目模仿而丢掉了自我。

平凡的鸭子也有自己的可爱。

莫要盲目模仿高贵的鹅,让自己失去了可爱。

不妨喊出自己的声音,自己的精彩。

做真实的自己,无需繁琐俗务。

束缚自我。

外人眼中。

穿金戴银。

乐的且快活的小姐杜丽娘。

却心怀对那真实自我的渴望。

可见真实的自我本无需繁琐植俗物的粉饰装扮。

除去身上俗物的束缚。

让我逍遥快活。

他人眼睛的官名富贵于陶渊明眼中却是束缚自己的枷锁。

于是他摆脱官场。

沉醉于自己的悠然南山。

菊香满园。

他人眼中的天子威严与李白而言,却是怎可摧眉折腰事权贵。

他仰天大笑,出门而去。

行走在山河间,尽显自我的豪放洒脱。

看如今多少人为了苟且过活带着面具示人,多少人为了取悦他人而在自己身上大动干戈。

自我本色,怎可让俗物束缚?做真实的自己,放下身上的俗物。

让自己得到释放,让生命得以风光。

做真实的自己。

无需冲动固执。

断送自我。

当内心的欲望过分膨胀。

作文训练3(说真话抒真情)

作文训练3(说真话抒真情)
③怎样才能做到“说真话,抒真情”?
说真话:
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把真实的 感情表达出来。 文贵情真,感情真挚,文章才能感人。 真诚的文章,才能赢得读者的喜欢。 作文和做人是相通的。 与真相对的是虚伪、假话。是对读者的 不尊重。
诉真情: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情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真情:发自真心。 与真情相对的:虚情假意。
讨论
写完作文的同学思考下列问题并整理 到课堂笔记本上,为下面的发言做准备:
1.你写了什么人或什么事? 2. 你的文章做到说真话诉真情了吗?能以 细节打动人吗?
评议
• 听清楚:认真听读例文并记录相关细节。 听一听其他同学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 说明白:在同学朗读作文时,你能在头脑 中勾画(想象)出故事中的事物或人的形 象吗? • 帮改进:你认为哪些描写不能表现主题, 或不够好,有待提高。
病文修改 : 请同学们找出不真实的地方 上学路上 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 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 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 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 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 罗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 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 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 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着的赖宁!” 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爸爸送“我”上学,这是多平 常多简单的一件事,可在作者动情 的演绎下却变得不再“平常”和 “简单” 。 由于作者放慢了脚步,加入了 动人心弦的细节, 因而文章就容易 引起别人的共鸣, 给人以思想上的 启迪和美的享受。

作文选材十大攻略 作文怎么选取好的材料

作文选材十大攻略 作文怎么选取好的材料

作文选材十大攻略作文怎么选取好的材料1、学会用事实说话读同学们的习作,常有这种感觉:文章没有说服力,中心思想不是通过细致的描述或刻画表现出来的,而是靠“喊”出来的。

一句话,文章空洞,缺少具体内容、具体事例。

例如写《我的老师》,全篇都只是泛泛地写老师早起、晚睡,工作很辛苦;带病上班、教课,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冒雨家访、补课,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习;带学生去医院、给学生端水送药,时刻把学生的健康放在心上。

这位老师的确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

只是由于文章缺少具体详实的事例,因此使人总感觉文章没有说服力,人物形象苍白,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如写《假如我是班长》,通篇反复重复“假如我是班长,我会怎么怎么样”,喊口号,空发议论。

在什么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我”到底会怎么样?“我”为什么会这样?文章没有详细记叙,少具体事例。

因此,让人感觉他这名“班长”并不比现任班长高明多少。

写文章,用来直接揭示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不可少,但务必要杜绝那种全文空洞、泛泛陈述的做法,即要让具体事实来说话。

2、学会选择材料前面讲了,写作文,要学会摆事实,用事实来说话、表现中心思想。

那么,采用哪些事实呢?这就涉及到了选材的问题。

什么是选材呢?选材就是选择材料,就是打开手中或记忆中的“材料库”,从几个或若干个作文素材中,依据一定的选择标准,经过一番思考、比较,最后确定出其中的某一个可以用来入文的材料。

这个过程就叫做选材。

总之,选材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多”中筛选的过程;如果想到或寻找到一个素材,也不管好与坏,切题与否,拿过来就用,这不叫选材,准确地说,应该叫做“寻找”、“找材”或“抓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很难尽如人意了。

3、学会依据题目特点选材知道怎样审题,也懂得选择材料要有一个“选”的过程,可是当作文题目摆在面前时,却不知道从哪入手,从何处选择。

这种现象在同学们当中是比较普遍的。

这就需要同学们还要掌握依据题目特点来选择材料的本领。

(1)对限定了中心的题目,如《记一个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的人》,首先要准确、深刻理解题目中揭示中心的关键词语的含义,弄清什么叫“不怕困难,努力进取”;接着,按照题目中限定的中心考虑写作对象(摆列 3~5 个),确定写作对象;然后,广泛搜集材料(摆列 3~5 个),从中选取最能表现这个中心的、最佳的作文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实——文章的生命
宜兴市新芳中学韩建军
假花尽管美艳,但缺少生命的活力;假话尽管动听,但缺乏生活的激情,虚假的作文面目可憎!长久以来,假大空的现象一直充斥着中学生的作文,很少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学生的写作水平徘徊不前,学生的写作热情有减无增,还学生以真诚,还作文以真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好文章有很多标准,好作文也有很多写法,但万变不离其宗:选材真,情感真,语言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才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把培养学生能写、会写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这一点更是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

不仅如此,新近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也多处强调中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感受独特,体会真切。

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写作水平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材料的大致真实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们经常抱怨找不到写作的好素材,其实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需留意,便会精彩纷呈:校园生活,快乐与忧愁同在,只要留意,便有精彩;家庭生活,得意与失意同存,只要会意,便成精彩;社会生活,亮丽与灰暗同在,只要在意,便常精彩!其实,生活处处,精彩常在,只要留意,便有精彩!体验生活,品味人生,留住美丽,用心为文,作文的世界必会无比广阔,焕然一新!一沙一世界,一鸟一天堂。

学生的生活圈子里也有动人的传奇,根本不必舍近求远、存伪去真!
诚然,来自生活的材料可能不会很典型,可经过你的技术处理,也能化腐朽为神奇!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够真实的了吧,可它同样要经过剪辑加工。

作文更是如此,它并非生活的简单实录,它完全可以进行加工处理,使来自生活的素材更典型,更有说服力。

有一次,我班一个女同学在课上突然晕倒,老师和同学送她上医院治疗。

第二天我布置写一篇作文,题目叫《感人的一幕》,结果全班一大半人写的是这一素材,其中有好些人都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使这一故事更为感人。

这是一篇相当成功的作文训练,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
这在以往的训练实践中是从未有过的。

而且,通过训练,我觉得学生还是可以掌握素材加工的火候的。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的写作要求中第三条就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不错,生活还是多彩多姿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你的作文必会“材源滚滚”,才思如泉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相信你的作文也会有别样的传奇!
(二)情感的绝对真实
作文绝不是无病的呻吟,东施的效颦。

好的文章必然真情四溢,
虽然我们的中学生达不到作家们炉火纯青的写作水平,但是,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同样是多彩多姿的!他们完全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美文。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的写作要求中第二条就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可事实上,我们许多同学在写文章的时候,缺少真情实感,缺乏激情的投入,很难想象,一篇连自己也感动不了的文章能打动别人。

感情真挚的作文,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还是那次作文《感人的一幕》全班写得最好的就是那位生病的女同学,因为她是这次事件的参与者,她有着真切的心理体验,她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
温情,她的情感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她的语言完全是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这种神圣的情感感动着自己,也感染了别人。

真情投入,心灵交汇,必能造就文章的精品!投入地写一次,你也会有神来之笔!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写作的总目标中就已明确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作文语言不仅仅是生活语言的简单实录,也需经过技术处理,使之更典型。

第一,词语需经过锤炼。

“词必己出”,“务去陈言”(韩愈语)古人锤炼语言可谓是呕心沥血: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多次更易,先后用过“到”、“过”、“人”、“满”,最后才选定“绿”字。

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也经过多次改动,著名学者王国维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沈德潜在《说诗畔语》中也说:“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永不满足,不懈追求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作文中,我们要为自己的思想找到一个最好的代言人,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选择正确的词语,你的文章会恰到好处;选择高雅的词语,你的文章会超凡脱俗;选择经典的词语,你的文章会光彩照人。

第二,语言可经过包装。

为了给作者的思想找到一个更好的归宿,根据需要,我们可采取“拿来主义”,化用诗句,仿拟名言,匠心独具,妙笔生花!丰田汽车的广告语言就是一则很成功的仿拟:“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这是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歌词。

有的同学就仿拟为:“我很嫩,但我很精神”“我很笨,但我很执著”“我很浅,但我很清澈”。

还有一位同学在一篇写游善卷洞的散文中仿拟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句变为“众石寻奇千百度,蓦然回首,奇景全在灯火幽暗处。

”仿拟贴切,不露痕迹,令人拍案叫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我想我们的作文应该是回归真实的时候了,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也永远不会过时,因为真实的才是最美的!真实才是文章的生命,真实才是文章永恒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