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最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最新)

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

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浮现的人物

1.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浮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进展奠定办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进展》;首次把“教育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2.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

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究阶段。

3.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非常难的艺术,事实上践必须和“真知灼

见”结合起来:“教育的办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4.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一般教育学》,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5.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6.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阶段:婴儿

阶段,儿童阶段,青年阶段,少年阶段;

7.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下列别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张需要识记(几乎每年必考):(1)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贡献: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具基本范式。

(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 19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

《对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也许》、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教育学的展

望》、利特《职业陶冶与普通陶冶》,主张经过“陶冶”与“唤醒”培养完整人格。

(3)有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条》、《民本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4)制度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法国,代表人物: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进展咨询题。

(6)批评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吉鲁《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法国:布厄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教育学人物

1、苏格拉底(古希腊)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

亦称产婆术,一起雄辩和少年智者咨询答法闻名。

2、柏拉图是欧洲(古希腊)教育史上第一具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

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如今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

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

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4、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具特意论述教育咨询题的教

育家,他的《论演讲家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纲分析

一,教育基础

&1,小学教育的历史与进展: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令各州府县设立学堂,并将各州院的

书院设为小学堂,这可看做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清政府

1904

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

岁儿童,并且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小学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非常大的

变化,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儿童6岁开始入学。这一学制后来向来连续到XXX成立前。

XXX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小学教育举行了改革,积极普及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进展水平得到非常大的提高。l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小学教育得到迅速的进展,规模别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现状:1.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2.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但经费短缺现象仍然存在。

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有效整合和资源建设仍然有待加强。

4.教师的培训需求高,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

5.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差距还是存在,需要更多关注。存在咨询题:

中国的小学教育别太理想。教育体制限制了作为初始集体教育的学校所应该有的主权。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严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严峻;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差距大;学校重教轻育;

媒体导向偏颇,让社会误解了学校教育的功能与能力)

&6,明白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

基础性:不管是关于文化进展而言,依然关于学生个体进展而言,小学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要紧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进展水平与人类文化进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教育过程是一具延续的、逐步上升的过程,中等教育的

普及和大众化必须建立在小学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关于受教育者个体来讲,小学教育是个体整个教育和学习历程的基础,具有奠基性的地位。所以,要加大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连贯性与衔接性,就必须增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全体性: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适龄儿童的。在一定程度上,小学教育全体性的提出是从文化进展角度提出的,并且也是人类文化进展在教育中的体现。

全面性:小学教育都应该促进每一具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充分进展。这就规定着当代小学教育必须对每一具小学生都实施全面进展的教育。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办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办法:观看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观看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打算地观看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办法。

观看法的作用:

观看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办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

途径,是其它研究办法的基础。实验实际是一种被操纵的观看,调查法是一种间

接的观看,咨询卷法也需要凭借观看的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观看法在教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发觉咨询题、提出咨询题的前提,是产生理论假设的手段。

观看法的种类:

1、描述观看法:包括日记描述法、系列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2、取样观看法:包括时刻取样观看法、事件取样观看法;

3、等级评定法:包括数字量表法、图示量表法、累计评定法;

4、间接观看法:包括谈话法、对偶故事法、两难故事法、创设情景法。

调查法:教育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经过咨询卷、访谈、测验等方式,了解

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研究办法。教育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研究办法。教育调查法的普通步骤:

确定调查课题——挑选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办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调查打算——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历史法: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举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如今和预测将来的一种研究办法。它的实质在

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进展过程和人类认识事物的历史进展过程,而别是单纯

地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实验法:算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操纵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妨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办法。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

对实际咨询题提出改进打算,经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

种研究办法。

&8,掌握教师专业进展的基础知识

教师专业化进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别断进展和完善的过程。

教师专业进展的内容要紧体如今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理念,要紧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个儿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进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进展的基石和可持续进展的动力。

2、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要紧成分。具备比较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心理学知识和课程论的知识等。教育理论对教师具有很重要启迪和启发作用,没有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的教师是一具盲目和短见的实际工作者。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

要来源,它包括教学技术规则、教学经验、教学情境知识、教学决策推断能力的

知识和实践化的学咨询知识。另外,新课程强调课程结构应当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同时倡导新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这势必要求教师必须形成跨学科

的知识结构。

3、专业能力,即教师在育人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普通能力(智力)和特别能力两方面。教师在智力上应达到普通水平,它是维持教师正常教学思维流畅性的基本保障。教师特别能力包括与教学实践直

接相关的特别能力,如学科教学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班级治理能力

等等,学科教学能力要紧包括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过程

的组织与监控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四种能力。

二,学生指导

&6,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要紧办法

1、指导学生制订学习打算

教师要使每一具学生都理解打算关于学习的意义。打算的内容包括目标与任务、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时刻安排与力量分配等。在学习上,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近期安排。

2、指导学生学会观看

科学的观看办法是人们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打算地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举行考察的一种办法。它是直截了当用自个儿的双眼、耳朵等各种感官或借助相应的仪器去感知观看对象。学生经过观看,有利于增加感性认识,获得直截了当经验。

3、指导学生学会经历

学生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道德观念惟独靠经历才干在头脑中得到巩固、保

4、指导学生学会独立考虑

学生独立地考虑咨询题是学习别可缺少的。 5、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

学习周期中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环节,需要合理衔接,行止有序。 &7,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办法常用的德育办法: 1、讲服法:是经过摆事实、说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办法。应用讲服法的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2、模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榜样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妨碍学生品德的办法。运用模范法的要求:选好学习的模范;激起学生对模范的

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模范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举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办法。

运用锻炼法的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4、陶冶法:是经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办法。运用陶冶法的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示讲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5、表扬奖励与批判处分

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扬与教育。

心理辅导的要紧办法:

1、强化法:这是依照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经过强化而造成某种期望浮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2、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习惯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办法。

3、认知疗法:是依照认知过程,妨碍感情和行为的理论假设,经过认

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别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办法的总称。4、来访者中心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与1940年代创立,强调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别主张赋予疾病诊断,治疗则

更多地采取聆听、接纳与明白,即以患者为中心或环绕患者的心理治疗。 5、理性情绪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的,以为,认知是情

绪和行为产生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咨询题的别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物的解释、评价和看法。

三,班级治理

&5掌握小学班级治理的基本办法。

1、做好班级常规治理。班级常规治理是学校治理工作的重点,它是

班级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使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必别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班主任首先要克服传统的治理思想,要有科学的治理思想,将治理与教育相结合,经过治理促进教育,经过教育促进治理。班主任还能够依赖班级组织的力量,及时了解事情,适当加以引导,

使学生在别知别觉中把常规治理降实到实处。

2、关于学生别正确、别文明的言行要及时加以引导和制止。在班级治理工作中,平常要做好预防工作,对随时也许发生的别正确的言行要及时引导、制止学生,要始终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

3、树立典范,平等对待学生。一具班级学生非常多,班主任不会每

天都管住每一具学生,要提高治理效果,树立典范是关键。首先要树

立正面典范。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典范,举行积

极的指导,指出他们的闪光点和别脚之处,要求他们在各方面都起榜样带头作用。其次,对学生要多激励。激励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个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的目标和班级总目标。其中激励的办法有需要激励、目标激励、参与激励、评价激励等,第三要关怀后进学生。对后进学生要耐心启示,循循善诱,确信和指出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以正面典范激励、启示他们,一点点一滴滴促使他们转变,如此就能够以一带十、点面结合。经过典型的树立,全面育人,平等待人,使学生更佩服尊重班主任,就能够非常顺利地开展班级治理工作。

4、因材施教,以鼓舞为主。由于学生在文化知识多寡、年龄结构、感情能力、个性特点以及情趣等方面各有所异,所以班主任别能使用一种统一治理模式举行治理,应针对学生的实际事情因材施教,才干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理效果。普

通讲来,关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鼓舞他们经过努力,积极锻炼,培养出XXX

的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鼓舞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关于后进学生,要仔细分析

后进缘故,找到解决咨询题的对策。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战胜自我、超越一切的信心和勇气;关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是最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奖励和惩处都也许与他们无缘,这部分学生常常安分守己,默默无闻,所以,易产生自卑、冷漠、随波逐流等思想,班主任要做好过细的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安居中游、随波逐流的思想,鼓舞他们敢学先进、力争上游。

5、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教师都深知一碗水与一桶水的辩证关系。

在那个改革开放的社会里,十多岁的青青年学生同意外界的事物快,消息灵通,经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量较大。关于班主任而言,自身

综合素养的提高越来越显得迫切和必要。别论是在学习方面,依然在做人方面,班主任首先必须领先垂范,尽量做到学高身正、德才兼备。学生佩服的是知识全面又平等待人的教师,教师惟独用知识和能力去折服他们,学生才干心悦诚服。对此,班主任要注重自身修养,充分利用业余时刻,别断提高专业学科知识,并且也别断地学习相关学科。

&6,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办法

基本途径:

课堂教学、班会、学校活动、课外科学技术文娱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社区实践服务活动。

基本办法:

依照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安排活动。小学生的年龄小,爽朗好动,知识经验储备少,其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对生动形象、感性具体的东西容易同意,所以,组织展开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与班级风气和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开展活动。

与教学有机结合开展活动。班级活动使学生增加了学习知识的机遇,从而别仅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还丰富了学识,进展了智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教育从业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本文将结合自身从教的经历和阅读的相关文献,对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广大从教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是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教育问题,深入研究与评价教育问题的学科体系。以下是教育知识的重点内容。 1. 教育理论:教育知识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教育理论,主要研究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问题。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分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文化主义三大流派。 2.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从业者必须了解的是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这些法规意在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多个学科交叉的产物,它研究学习者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上的发展。重点领域包括儿童发展、学习动机、教学策略等。 4.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的利用、投资和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该学科在教育规划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能力知识 能力知识指的是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特定能力知识,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而言,能力知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教育从业者必备的能力知识。 1. 教学能力:教育从业者所必备的第一项能力就是教学能力,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学能力是评价一个教育者最基本的标准。

2. 团队合作能力:如今,教育领域注重团队合作,教育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也应该朝着协作和合作方向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包括有效的沟通、协作、协商能力等方面。 3. 学科知识:教育从业者应在学科领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这不仅包括在学科领域的知识面广度,还包括深度的知识储备。只有掌握充分的学科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 4. 学习能力:教育从业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及时深入地学习新的科学与技术成果,充实自身的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总结水平。 结语 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是教育从业者必备的重要知识点,掌握了这些内容,教育从业者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并对教育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那些想要从事教育领域工作的人来说,更要了解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不断学习,用心感悟,不断进步,在教育事业中有所作为。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一、教育知识必背知识点 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人类社会对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培养与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 2. 教育目的的分类: (1)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心理、智力、道德、身体、美育等各方面的素质。 (2)职业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特定职业技能。 (3)国民教育:培养学生崇尚国家、文化、民族的精神。 3. 教育的形式的分类: (1)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进行的教育。 (2)非学校教育:学校以外的教育方式。 4.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门、人民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管理层。 5. 课程的分类: (1)核心课程:教育部门规划的、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 (2)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报名参加的课程。 6. 教育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 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学科水平评价、学校满意度评价。 8. 教育教学常用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知识来达到教学目的。 (2)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教师起到指导作用。

(3)讨论法:学生自由发挥、交流思想,教师仅起到引导作用。 9. 教育教学常用手段: (1)板书:教师用黑板或白板记述课堂内容。 (2)多媒体教学:使用电子、影像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3)小组合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学习。 10. 毕业生就业指导: (1)签约招聘: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 (2)职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职业前景等,进行职业规划。 1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品德评价:交往态度、学风纪律等。 (2)能力评价: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3)兴趣爱好评价:体育运动、艺术、社会公益等。 12. 教育中的性别教育: (1)性别意识:了解自我性别特征和社会角色认知。 (2)性别平等:强调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 13. 对外语教学的要求: (1)语言输入: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 (2)语言输出: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 14. 教育科研的方法: (1)调查法:在一定范围内,通过采访、问卷、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教育的事实材料。 (2)实验法:按一定规定和要求,有意策划、有目的的尝试。 (3)比较法:对比研究一定的事物或现象,以发现它们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最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最新) 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 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浮现的人物 1.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浮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进展奠定办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进展》;首次把“教育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2.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 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究阶段。 3.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非常难的艺术,事实上践必须和“真知灼 见”结合起来:“教育的办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4.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一般教育学》,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5.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6.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阶段:婴儿 阶段,儿童阶段,青年阶段,少年阶段; 7.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下列别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张需要识记(几乎每年必考):(1)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贡献: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具基本范式。 (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 19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 《对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也许》、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教育学的展

望》、利特《职业陶冶与普通陶冶》,主张经过“陶冶”与“唤醒”培养完整人格。 (3)有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条》、《民本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4)制度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法国,代表人物: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进展咨询题。 (6)批评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吉鲁《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法国:布厄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教育学人物 1、苏格拉底(古希腊)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 亦称产婆术,一起雄辩和少年智者咨询答法闻名。 2、柏拉图是欧洲(古希腊)教育史上第一具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 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如今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 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 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4、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具特意论述教育咨询题的教 育家,他的《论演讲家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纲分析 一,教育基础 &1,小学教育的历史与进展: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令各州府县设立学堂,并将各州院的 书院设为小学堂,这可看做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清政府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1) 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B.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2.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A.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 B.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C.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5.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1.,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环节。(单选) 2.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1)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1.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和方式,对个体进 行的有计划的教导、培养和指导活动。其目标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培养 人的智力、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 2.教育理论: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行为主义教育理论、认知主义 教育理论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培养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行 为主义教育理论重视外部刺激对学习的影响;认知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个体 主动构建知识和理解。 3.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讨论法、实践法、案例法等。讲述法以教 师的讲解为主,适合知识传授;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培养思辨能力;实 践法注重学以致用,加强实践能力;案例法通过真实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课程设计和评估:课程设计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背景和学科特点 确定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评估应覆盖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包括平时成绩、测试和项目作业等。 5.教育心理学:研究个体的学习、发展和心理特点。其中包括认知发 展理论、自我概念、动机和兴趣等。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吸收、组 织和应用知识来发展;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动机和兴趣 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6.教育技术学:研究教育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 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学和学习的跨时空;远程教育以教育中 心为枢纽,通过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教学。

7.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配置和投入产出效益。包括教育投资的 回报率、教育经费分配和效益评估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指个体通过受 教育所获得的收益;教育经费分配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效益 评估通过评估教育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来指导决策。 8.教育法律:研究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教育法、教育管理法等。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教育 管理法规定了教育机构的管理和运行等方面的规定。 9.教育体制和:教育体制是指教育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教育是指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而进行的系统。包括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师 培养和评价、学校管理和评估等。 10.教育公平和差异: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和权利;教育差异是指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和个体在教育资源和机会上存 在的差异。为了实现教育公平,需要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和提供特殊教育服务。 以上是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的知识点,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来说,熟知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和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一、简答题:(3*10)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6.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 7.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0.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 11.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2.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 13.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 1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7.建构主义学习观 1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9.说服教育法的含义和要求 20.简述美育的任务 2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2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3.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4.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25.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 27.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8.教学实施的环节 29.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30.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历年来考察过的简答题: 【2014年下半年】: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文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肓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2.简述教育报告的-般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年下半年】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2*20)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知识)整理

教育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点 第一章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 二、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名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2.教育要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20实际以后的教育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教育的多元化 四、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发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发面: 一是生理的发展。 二是心里的发展。 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完整版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本文将详细归纳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知识点,包括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内容。 一、教育基本理论 1、教育学概念:阐述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2、教育与人的发展:分析教育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4、教育目的:阐述不同教育目的观的理念,以及教育目的在实践中的应用。 5、教师与学生:分析教师的职责与角色,以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课程与教学理论

1、课程概念与类型:阐述课程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等课程类型。 2、教学设计:分析教学设计的概念、原则与方法,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教学设计要素。 3、教学方法与手段:介绍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等。 4、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的概念、原则与方法,以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评价类型。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与特点,以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理念:阐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 2、课程目标:分析新课程目标的特点与层次,包括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和教学目标等。 3、课程结构:介绍新课程的课程结构特点,包括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 4、课程内容:分析新课程内容的特点与选取原则,以及教材编写与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行业中成长,需要掌握丰富的教 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知识点。教育教学知识是教育者根据多年的理 论和实践经验积累而来的,能力知识点则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 实际操作中逐渐领悟。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教育教学知识 1.教育学理论知识 教育学理论知识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是教育教学科学化的基石。其中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 的历史沿革、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教育学方法论等。 2.心理学理论知识 心理学理论知识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认知心理学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不可或缺的知识,如信息处理模型、记忆、思维、判断等。发展 心理学则可以了解儿童到成人的各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个体心

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社会心理学则有助理解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行为。 3.教育教学设计 教育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的,它包括教育教学课程、教育教学环节、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教育教学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出针对性的安排。 4.评价与反馈 评价与反馈方面的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者需要了解不同评价方式,能够利用测试、考试和问卷等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能够适当的反馈给学生,给予指导和建议。 5.沟通与交流

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者应当学习如何有效沟通,了解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确保教育工作者快速解决问题,减少学生困惑和不必要的误解。 二、教育教学能力 1.组织能力 教育教学领域,教育者都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起清晰的沟通和联系。教育者必须优化教育教学计划、制定教育教学目标、建立授课内容以及安排学校规章等方面的工作。 2.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包括教育教学中的组织建设、孩子行为管理、家庭和家长问题处理等方面。教育者应具备领导能力,因为他们负责监督学生们在学校中的情况。只有经验丰富且具备领导能力的教育

2024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

2024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知识点及简 单题重点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想要成为小学教师的考生必须通过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在备考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育制度与政策 1、我国的教育制度及其组成部分 2、国家的教育政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3、义务教育的概念、特征和实施原则 二、学生与学习 1、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 2、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3、学习的分类与方法 4、学生评估与评价方法

三、课程与教学 1、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方法 3、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4、课堂教学环节与技巧 四、德育与班主任工作 1、德育的目标与原则 2、德育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3、班主任的角色与职责 4、班主任工作的策略与方法 五、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 2、教育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 3、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与承担方式 4、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与程序

六、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特点与发展趋势 2、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类型与使用方法 3、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4、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七、组织与管理 1、学校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2、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学校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维护策略 4、班级管理的概念与原则,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与方法 八、安全隐患防范与学生心理健康 1、学校安全隐患的类型及其防范措施 2、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3、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 4、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与处理方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为了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除了热爱教育事业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本文将从理论和实操两个方面,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理论知识点 1.教育心理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成长规律和学习困惑等。例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待学习的态度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育学理论:教学活动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教育学理论中有关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习评估等领域的经典理论。例如,布劳尔斯的九大教学原则强调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知识整合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温思伯格的理论则提供了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如教师即指导者又是激励者。 3.教育法律法规: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保护学生权益并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学生权益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二、实操知识点 1.课堂教学技巧:掌握好课堂教学技巧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之一。例如,教师应该学会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如合作学习、探究学

习等,以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机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 教师还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保持与学生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了 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2.教学设计与评估:教学设计是教师提前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和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组织和调整的过程。 而评估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教育工作者 需要了解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如任务型教学设计、项目制学习等, 并能灵活运用多种评估手段,如自我评估、同学互评等。 3.教育技术工具与资源的运用: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 工作者需要学会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和资源,如教学软件、多媒体 课件、网上资源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并加强学习者的多元化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教 育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以及课堂教学技巧、教学设计与评估、教育技术工具与资源的运用等实操知识。教育工作 者应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 长与发展。

2022年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22年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22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教育学基础知识 知识点精讲1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态 教育形态是指教育的客观存在形式和表现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形态。 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生活性、感染性、针对性、终身性等特点。 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群众性、补偿性、融合性等特点。 学校教育具有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等特点。 【2016上•真题】

1.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 B.计划性 C.组织性 D.系统性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基本形态。BCD选项是学校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生活性、感染性、针对性、终身性等特点。A选项正确。(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2)教育是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016下•真题】

1.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 A.推动社会发展 B.增强人的体质 C.增进社会公平 D.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为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即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4.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手段)) 5.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6.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7.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无意识地模仿(孟禄) (4)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米丁斯基、凯洛夫) 8.原始教育的特点: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 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9.古代教育的特征:(记忆:等升内地房租) 教育具有等级性、阶级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教育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教育方法主要是崇尚书本,死记硬背 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10.奴隶社会的教育:夏朝时期:出现“庠、序、校”;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古印度:教育内容《吠陀》;宗教教育 古埃与: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文字、书写、执政 古希腊:斯巴达:军人和武士 雅典: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11.封建社会的教育:春秋时期:私学兴起; 战国-清末:官私学并行;四书、五经;科举制(隋唐) 教会学校:七艺;培养教士和僧侣;宗教教育 骑士学校:七技;培养贵族子弟;家庭教育 12.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相比呈现哪些特征?(记忆:多生扑克) ①教育同生产劳动由相分离走向结合; ②教育日趋普与性和多样性; ③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13.现代社会的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普与教育的口号;班级授课制;科学知识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具体表现为: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得发展与进步。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我国教育界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2023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3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 目录 模块一教育基础................................... ....... ....... . (2)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 (2)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6) 三、教育研究方法................................................. (8) 模块二学生指导.................................................. ....... .. 9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 ..9 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13) 三、学习 (14) 四、品德与德育................................ ....... .. (16) 模块三学校与班级管理............................... ....... . (20) 一、班级与班级管理 (20) 二、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21) 模块四教学实施......................................... ....... ....... (22) 一、教学原则与方法.......................................... ....... (22) 二、教学组织形式...................................... ........... . (24) 三、课堂教学的实施.................................................... . (25) 四、学习动机 (25) 模块五教学评价............................................. . (27) 模块六教学设计 (27) 模块一教育基础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 考点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称作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三)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四)教育的功能 1.按作用的对象分类:个体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派生功能): 2.按作用的方向分类: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作用的呈现形式分类: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五)教育的起源学说 1.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由神创造。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等,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 存本能活动。 3.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等,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 生产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与生产劳动相融合、内容简单。 2.古代社会的教育 (1)奴隶社会 夏商: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礼乐为核心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古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斯巴达:军事体育教育; 古希腊——雅典;全面和谐教育。 (2)封建社会 宋朝: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大学》《论语》《中庸》 《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中世纪欧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古代教育的特征 ①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③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古代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3.当代教育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现代化。 考点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 标准;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庶”与“富”;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 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2)墨家 墨翟为墨家的代表人物,他以“兼爱”和“非攻”为基本主张,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学萌芽阶段——中国 《学记》:中国古代、世界第一本阐述教育问题专著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主要性;(想要使人民形成良好风尚,就一定经过教育)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关系;(国家治理君民,就一定经过教育)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你要引导他不要牵着鼻子走,要启发他不要压抑他,要引导他不要直接告诉他) 4.“学不躐等”要讨教学要遵照循序渐进;(学习不能超越等级) 5.“教学相长”。 孔子《论语》—启发教育第一人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性标准 2.“有教无类”——全方面教育 3.“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教育学创建阶段(人物-著作-观点) 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科学归纳法:真理取得源于科学归纳

首次提出“教育学”应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级智夸大独立 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独立标志; 系统阐述班级讲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泛智教育——把广泛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代表人 当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深入规范与科学; 一标准:教育性教学标准 二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当代教育代表人 一本书:《民主主义与教育》 二个人: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 三中心: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四个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改组或改造;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康德-《康德论教育》-康德首开课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这门课程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必考科目之一,其涵盖了广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汇总一些必考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教育基础知识 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目的和功能,以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目的: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实现途径,以及不同教育目的论的观点和特点。 4、教育制度:了解教育制度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我国现代学制的演变过程。 二、课程与教学知识 1、课程理论:掌握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理论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以及不同教学理论的特点和应用。 3、教学方法: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教学评价: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类型和原则,以及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三、学生发展知识 1、认知发展:了解认知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认知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2、情感发展:掌握情感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情感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3、品德发展:了解品德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品德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4、个性发展:掌握个性发展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个性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四、班级管理知识

1、班级管理理论: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2、班级组织建设:掌握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组织的类型和特点。 3、班级日常管理:了解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班级日常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4、班级突发事件处理:掌握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五、教育教学技能知识 1、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的步骤和应用。 2、课堂教学技能:掌握导入、讲解、提问、反馈和强化等课堂教学技能的特点和应用。 3、课后辅导技能:掌握课后辅导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课后辅导的类型和特点。 4、教育研究技能: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以及教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生产力 文化

教育 内在:成熟和需要 佛洛依德:性本能是自然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是决定人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鼻祖,生就的,环境起引发作用 格赛尔:成熟机制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复演说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

外在:环境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及学校教育等,注重教育的价值 荀子:今人生性…顺是… 洛克:白板 华生: 健康婴儿→总统到小偷 ------------------------------------------------------------------------------------------------ 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教育是特殊的环境和实践;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 一、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 2.专门的教师 3.能控制调节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 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做出社会性标准 2.开发特殊才能和个性功能 3.对个体发展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二、促进作用:个体个性化〔表达在:主体意识,个体特征、价值观;心理内化〕和个体社会化〔内容:遵守标准、树立理想、掌握双基。方面:政治、道德、性别、语言〕 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三个层次: 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目的的作用:①导向、②激励、③评价的重要标准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教师的教学目标 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