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管系统——举升机
布赫动力单元

布赫动力单元
布赫动力单元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由泵头、吸入阀组、排出阀组、柱塞和填料密封件等组成。
这种动力单元可以提供稳定的液压动力,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空中作业平台、汽车举升机、垃圾压实机、蹬车桥、运动健身设备、工厂自动化、停车场系统、剪叉举升机和安全门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布赫动力单元可以选择不同的配置,如高齿轮油泵、交流电机、多用集成块、液压阀和油箱等。
在使用中,动力单元需要保持清洁,避免杂质和污染物进入系统,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学习情境8

知识二
鼓式制动器比盘式制动器更多地受湿和热的影响,因为水和热会滞 留在制动鼓内,但其更容易安装机械式驻车制动连杆机构。
排除制动距离过长故障的相关 知识
4.制动器调整
制动器必须调整,以便踏板移动较小的距离就开始应用制动器。这 里讨论的调整是制动衬块和制动盘之间与/或制动蹄和制动鼓之间的间 隙。 盘式制动器是自动调整的,因为当压力被释放后,制动衬块移动而 离开制动盘。鼓式制功器则不同,因为制动蹄是通过一个拉簧而从制动 鼓被移动到一个设定位置。该设定位置是可调整的,并且可以用许多方 法实现。 (1)现在自动调整的鼓式制动器几乎可以通用。在轻型车辆上,普 通型鼓式制动器使用一个偏置棘轮,工作时如果制动蹄的移动超过一定 量,该棘轮啮合到较宽位置。现代的汽车常常有一个自动调整的驻车制 动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知识二
盘式制动器可自动调节,且通常更换摩擦衬片比较简单。图8 -2所 示的类型中,仅有一个螺栓必须移除,以在上面铰接制动钳。
排除制动距离过长故障的相关 知识
盘式制动器提供良好的制动,较鼓式制动器更不易于发生制动衰减 。这是因为它们更多地露在外面,更容易散热。制动衰减发生在制动器 变热时,它们就不能再传递动力,并停止工作。不妨说车辆在沿陡峭的 山下行驶而持续制动很长时间后,这类问题就会发生。这就是为什么应 该使用低速挡,使用发动机牵阻作用。使用质量好的制动衬块和摩擦片 无疑非常重要,因为低质材料过热时会失效。
学习情境八制动距离过长的故障诊断与 排除
工学目标
情境描述
知识一 制动距离过长的故障概述
知识二 排除制动距离过长故障的相关知识
知识三 制动距离过长故障的相关零部件的 维护
工学目标
能通过与客户交流、查阅相关维修技术资料等方式获取车辆故障信 息。
拖拉机液压制动系统刹车油的更换

低戏H EBEINONGJI摘要:拖拉机的制动系统是否可靠关系到行车和作业安全,而广大机手朋友们往往只会注意到刹车蹄片是否完好和刹车油壶液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往往会忽视刹车油的定期更换。
如果长时间不更换刹车油,虽然刹车油壶液面高度正常,但刹车油含水量过高,也会造成制动失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拖拉机;液压制动系统;刹车油拖拉机液压制动系统刹车油的更换衡水市农机安全监理所任彦峰1更换刹车油的必要性有人把拖拉机开到出售甚至开到报废都没给车辆换过刹车油,在刹车方面也没出现过任何问题,刹车时也能刹住個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刹车油不用更换。
然而,为何生产厂家和修车厂却屡屡提醒刹车油需要更换呢?莫不成他们别有用心?围绕这个问题,下面就来谈谈拖拉机上刹车油的作用,以及更换周期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说明一点,刹车油肯定是需要更换的。
根据不同的车型,厂家规定的更换周期也有所不同,具体的可以参考车辆使用手册,如果您懒得看,那就按照多数拖拉机厂家规定的两年或三万公里来更换,以先到者为准,在这个周期内更换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在现实中的确存在有的车主把车都卖了也没更换过刹车油的情况,开很长时间刹车也没出问题,实际上并不是说不换刹车油车辆就一定会出现刹车问题,只能说增加了刹车方面出问题的几率。
而一旦在刹车上出问题,绝不是件小事,关乎到你我他人身安全的问题,在维修厂换一次刹车油也不过200元左右,何必去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呢?2刹车油在什么情况下就需要更换了拖拉机上任何油液都是有使用期限的,例如机油、变速箱油、助力油、防冻液等。
这些油液时间久了都会出现不同的状况,当刹车油出现变质、脏污、含水分过多三种情况时就需要更换了O 刹车油具有很强的吸附水分特性,当刹车油吸附空气水分过多时,由于水的沸点低,在踩刹车时就会产生高温,水分会形成水蒸气,刹车油是不可压缩液体,而水蒸气是可以压缩的,此时就会导致刹车制动力下降;刹车油脏污变质,同样会导致刹车性能下降,另外还会加剧刹车系统中各部件的磨损。
汽车维修与配件更换作业指导书

汽车维修与配件更换作业指导书第一章汽车维修基础知识 (3)1.1 维修工具与设备 (3)1.1.1 常用维修工具 (3)1.1.2 常用维修设备 (4)1.2 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4)1.2.1 维修前准备 (4)1.2.2 维修操作 (4)1.2.3 维修后整理 (4)第二章发动机维修 (4)2.1 发动机拆卸与安装 (5)2.1.1 拆卸前准备 (5)2.1.2 拆卸发动机 (5)2.1.3 安装发动机 (5)2.2 发动机内部零件维修 (5)2.2.1 气缸盖与气缸体 (5)2.2.2 活塞与活塞环 (5)2.2.3 曲轴与连杆 (6)2.3 发动机外部零件维修 (6)2.3.1 空气滤清器 (6)2.3.2 水箱与散热器 (6)2.3.3 排气管与消声器 (6)第三章变速器维修 (6)3.1 变速器拆卸与安装 (6)3.1.1 拆卸准备工作 (6)3.1.2 拆卸步骤 (6)3.1.3 安装步骤 (7)3.2 变速器内部零件维修 (7)3.2.1 零件检查 (7)3.2.2 零件更换 (7)3.3 变速器外部零件维修 (7)3.3.1 外部零件检查 (7)3.3.2 外部零件维修 (7)第四章制动系统维修 (8)4.1 制动器拆卸与安装 (8)4.1.1 拆卸前准备 (8)4.1.2 拆卸步骤 (8)4.1.3 安装步骤 (8)4.2 制动器内部零件维修 (8)4.2.1 制动盘维修 (8)4.2.2 制动片维修 (8)4.2.3 制动油管维修 (8)4.3.1 制动踏板维修 (9)4.3.2 制动助力器维修 (9)4.3.3 制动灯维修 (9)第五章悬挂系统维修 (9)5.1 悬挂系统拆卸与安装 (9)5.1.1 拆卸前准备 (9)5.1.2 拆卸步骤 (9)5.1.3 安装步骤 (9)5.2 悬挂系统内部零件维修 (9)5.2.1 减震器维修 (10)5.2.2 悬挂臂维修 (10)5.2.3 转向节维修 (10)5.3 悬挂系统外部零件维修 (10)5.3.1 稳定杆维修 (10)5.3.2 轮胎和轮毂维修 (10)5.3.3 悬挂系统相关零件维修 (10)第六章轮胎与轮毂维修 (10)6.1 轮胎更换与修补 (10)6.1.1 轮胎更换 (10)6.1.1.1 准备工作 (10)6.1.1.2 拆卸轮胎 (11)6.1.1.3 安装新轮胎 (11)6.1.1.4 调整轮胎气压 (11)6.1.2 轮胎修补 (11)6.1.2.1 准备工作 (11)6.1.2.2 修补轮胎 (11)6.2 轮毂拆卸与安装 (11)6.2.1 轮毂拆卸 (11)6.2.1.1 准备工作 (11)6.2.1.2 拆卸轮毂 (12)6.2.2 轮毂安装 (12)6.2.2.1 准备工作 (12)6.2.2.2 安装轮毂 (12)第七章灯光与电气系统维修 (12)7.1 灯光系统维修 (12)7.1.1 维修前准备 (12)7.1.2 灯光系统检查 (12)7.1.3 灯光系统维修操作 (12)7.2 电气系统维修 (13)7.2.1 维修前准备 (13)7.2.2 电气系统检查 (13)7.2.3 电气系统维修操作 (13)第八章冷却系统维修 (13)8.1.1 拆卸前准备 (13)8.1.2 拆卸步骤 (13)8.1.3 安装步骤 (14)8.2 冷却系统内部零件维修 (14)8.2.1 水泵维修 (14)8.2.2 节温器维修 (14)8.2.3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维修 (14)8.3 冷却系统外部零件维修 (15)8.3.1 散热器维修 (15)8.3.2 风扇及风扇离合器维修 (15)8.3.3 膨胀水箱维修 (15)第九章汽车配件更换 (15)9.1 配件选型与采购 (15)9.2 配件更换操作流程 (15)9.3 更换后的检查与调试 (16)第十章维修质量控制与售后服务 (16)10.1 维修质量标准 (16)10.1.1 维修质量标准是保障汽车维修服务质量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6)10.1.2 维修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 (16)10.2 维修质量控制措施 (16)10.2.1 建立健全维修质量控制体系: (16)10.2.2 加强维修过程控制: (17)10.3 售后服务与客户沟通 (17)10.3.1 售后服务是汽车维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7)10.3.2 客户沟通策略: (17)第一章汽车维修基础知识1.1 维修工具与设备在现代汽车维修工作中,维修工具与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丰田花冠顶起位置三

A
• 技师B(四):检查制动轮缸安装是 否劳固,接口有无泄漏,制动软管有 无裂纹、扭曲、突起、干涉。检查减 震器有无漏油凹痕,检查螺旋弹簧是 否牢固;向后检查燃油与制动管路有 无损伤泄漏,检查油箱安装是否正常, 有无泄漏,检查左后轮制动轮缸、制 动软管、托臂减震器及螺旋弹簧是否 正顶起位置三检修
训练工具
• 举升器、接油器 、成 套套筒扳手、套筒接 合器、加长杆、梅花 扳手、开口扳手、扭 矩扳手、皮带张计。
检修步骤
一:准备工作
二:两人合作检修底盘 三:螺栓螺母检查紧固 四:收尾工作
准备工作
• 1)清除举升机附近妨碍作业的器 具和杂物,检查举升机各部件是 否正常。 • 2)搬出车内行李,核实载荷。 • 3)正确停放车辆,使车辆重心与 举升机重心一致,进入车内,将 点火钥匙打到ACC,放下手刹,调 整支撑块至车辆可承力部位。 • 4)两人合作,确认安全后举升至 轮胎离地,检查是否合适,无问 A 题后继续举升,至所要求位置处 插入保险销,确认安全后进入车 底作业。 • 5)将接油器、照灯放置方便处待 用。
• 技师A: 检查前悬架 螺栓螺母是否松动, 紧固各螺栓螺母。 • 技师B:检查后悬架、 排气管及燃油箱螺栓 螺母是否松动,紧固 各螺栓螺母。
收尾工作
• 更换排放塞垫片, 安装排放塞,将接 油器放回原位,摆 放好套筒并放回原 处,降下举升机, 垫上车轮挡块,将 举升机臂放置一侧。
A
B
• 技师A(二):检查前悬下 臂、转向横拉杆、半轴和稳 定杆及稳定杆连杆是否安装 牢固,检查半轴护套、球头 销套、稳定杆和横拉杆护套 是否损坏与泄漏,检查卡箍 安装是否正常。
• 技师B(二):检查排气管 路有无腐蚀损坏,其他接口 有无积碳水痕,橡胶吊耳是 否正常,更换机油滤清器。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毕业设计(机械CAD图纸)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摘要:双铰接剪叉式升降台的设计是在原由的剪叉式升降台的基础上,运用现在的灵活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指标;结构以能够满足灵活性要求较高的汽车维修需要为前提,通过不同型号和响应福建达到满足物流、汽车维修等性能要求。
通过对双铰接剪叉式升降台机构位置参数和动力参数的技术,结合具体实例,对机构中良种液压缸布置方式分析比较,并根据要求对液压传动系统个部分进行设计计算最终确定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通过对叉杆的各项受力分析确定台板与叉杆的载荷要求,最终完成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要求。
关键字:升降台;剪叉式;液压Abstract: Double-hinged scissors lifts in the design of the previously scissors lif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flexibility, security, economic and other indicators, structural flexibility to meet higher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maintenance the need for premise, and the response by different models to meet Fu jian logistics,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other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Through the double-hinged scissors lifts Position parameter and the dynamic parameters of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specific examples, the agency improved i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layou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part of a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final Pressure implementation components - hydraulic cylinder,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fork-defined plate and fork-load requirements,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scissors hydraulic lif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Cage assembly;Scissors forks are dyadic;Hydraulic pressure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举升机的发展简史 (1)1.2 汽车举升机的设计特点 (2)1.3 汽车举升机的安全保证措施 (3)1.3.1 设计制造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 (3)1.3.2 使用维护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 (4)第二章剪叉式升降台的应用及其受力分析的讨论 (5)2.1剪叉式升降平台的三种结构形式 (5)2.2 双铰接剪叉式升降平台机构的位置参数计算 (6)2.3 双铰接剪叉式升降平台机构的动力参数计算 (8)2.4 剪叉式升降平台机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9)2.5 针对性比较小实例: (9)2.6双铰接剪叉式升降平台机构中两种液压缸布置方式的分析比较 (12)2.6.1问题的提出:·························································132.6.2两种布置方式的分析和比较: (14)2.6.3实例计算 (15)第三章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20)3.1明确设计要求制定基本方案: (20)3.2制定液压系统的基本方案 (20)3.2.1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20)3.2.2 确定液压缸的类型 (22)3.2.3 确定液压缸的安装方式 (22)3.2.4 缸盖联接的类型 (22)3.2.5拟订液压执行元件运动控制回路 (22)3.2.6液压源系统 (22)3.3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23)3.3.1载荷的组成与计算: (23)3.3.2初选系统压力 (25)3.3.3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26)3.3.4确定液压泵的参数 (28)3.3.5管道尺寸的确定 (30)3.3.6油箱容量的确定 (31)3.4液压缸主要零件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 (31)3.4.1缸体 (31)3.4.2活塞 (32)3.4.3活塞杆 (33)3.4.4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 (33)3.4.5液压缸的排气装置 (34)3.4.6液压缸安装联接部分的型式及尺寸 (35)3.4.7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35)第四章台板与叉杆的设计计算 (39)4.1确定叉杆的结构材料及尺寸 (39)4.2横轴的选取 (43)结论 (44)致谢 (45)参考文献 (46)第一章绪论汽车举升机是现代汽车维修作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发动机、底盘、变速器等养护和维修提供方便。
(完整word)QM60快速保养双人作业标准手册概要

前言本业务手册是一汽丰田汽车公司基于 TPS (丰田生产方式制订的 QS 快速保养双人作业标准流程,该流程是为了建立安全、快速、高效车辆保养作业而建立的标准流程,它明确定义了所有步骤的作业内容、时间、顺序。
确保安全、高品质的同时,严格执行在约定时间内交车完工。
遵照流程执行作业,能有效地缩短交车时间,为客户带来高质量、高效率的车辆保养服务,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配合一汽丰田 QM 快速保养标准作业流程的制订,制定了快速保养工位的布局设计,同时开发了 QS 专用工具。
本业务手册介绍的是车间标准操作流程,旨在帮助经销店明确 QS 车间业务的着眼点和目标,在实际应用中,请经销店参照本手册,结合现有的人员能力、经验和资源配备,切实贯彻执行,推进经销店 QS 业务的实施.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目录1 阅读说明…………….。
42 快速保养车间平面图……………。
.53 QS车间专用工具 (6)4 QS快速保养套餐检查更换项目一览表……………。
.。
75 快速保养作业问题的基本应对原则…………….。
86 T51套餐……. 检查作业项目表……………..。
97 T51套餐....... 标准作业流程.. (10)8 T35套餐……。
检查作业项目表……………。
159 T35套餐……. 标准作业流程……………。
.1610 T26套餐....... 检查作业项目表.. (21)11 T26套餐……. 标准作业流程…………….。
22阅读说明① QS 套餐名称T51……………。
表示适用于 5千、 1万等 N+0。
5等数万公里T26……………。
表示适用于 2万、 6万等 4N—2等数万公里T35……………。
表示适用于 3万、 5万等 2N+1等数万公里T48…………….。
表示适用于 4万、 8万公里(目前暂不考虑,待定②举升机位置(参照“举升机位置“图示3技师移动路线(参照“举升机位置”图示线条表示技师 A 移动路线线条表示技师 B 移动路线4作业分工(参照技师 A 、参照技师 B 及班长作业内容框体表示技师 A 作业内容;序号 1234的… 表示技师 A 作业时所处的位置. 框体表示技师 B 作业内容;序号 1234的… 表示技师 B 作业时所处的位置. 5符号说明(参照章节注解A ” 1,2…” 表示及时的作业项目顺序B “ *"表示根据车辆状况进行的选择性追加项目C “”表示技师的准备作业D 需要向班长报告的更换项目E “ (注”表示加时作业项目F 表示班长确认事项快保车间平面图备注: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尺寸(单位:mmA 举升机 1550x500B 专用工具车 550x480C 轮胎架 520x350D 废油回收车 400x400E 工作台 2000x600QS 车间专用工具以下是有 QS 专用工具车的工位参考工具(一个工位项目数量备注 QS 工具车1 专用工具车 2轮胎架 2工具台 1废油回收车 1普通工具2 梅花扳手 2 8x10mm2 10x12mm2 12x14mm2 17x19mm2 19x21mm开口扳手 2 10x12mm212x14mm2 17x19mm套筒 2 8mm210mm 6角(刹车分泵螺栓 212mm 6角(刹车分泵螺栓 214mm 6角(刹车分泵螺栓 2 17mm2 19mm2 21mm 6角(轮胎螺母 2 22mm2 24mm2 火花赛套筒改锥 2 中十字2小十字2小一字2特一字(检刹车分泵漏油大棘轮 2小棘轮 2T 字 2 8mm210mm 侧滑型套筒(拆空滤212mm内六方弯扳 2 10mm 内六方套筒(拆变速箱排放塞大滑动手柄 2小滑动手柄 2拆卸机油滤清器套件(SST 1 09228—06501(VIOS,COROLLA,CROWN,REIZ 接杆 2 小中大接杆(大方2 小中大接杆(小方3 其他工具蓄电池测试仪 1 蓄电池负荷测试扭矩扳手(预制型 1 适合 103N。
蒸汽辅助重力驱油

SAGD工艺操作参数的影响 SAGD工艺操作参数的影响
图5蒸汽干度对产油量及油汽比的影响(杜84块超稠油油藏)
SAGD工艺操作参数的影响 SAGD工艺操作参数的影响
采注比的影响(图6 采注比的影响(图6) 采注比指采出物(油、气、水)的地下体积与注入 采注比指采出物(油、气、水)的地下体积与注入 剂(水或气)与的地下体积之比。它是反映衡量阶段 注采状况的一个指标。注汽速度取决于注入井的注入 注采状况的一个指标。注汽速度取决于注入井的注入 压力、吸汽能力、生产井排液能力和油层中蒸汽腔的 大小, SAGD阶段, 大小,在SAGD阶段,注入蒸汽中除一小部分用于填充地 层,大部分将以凝积水的形式被采出,为保证蒸汽腔扩 大部分将以凝积水的形式被采出, 展和汽液界面平稳,要有一个适当的采注比。当产量 太高时,热液体面向下靠近生产井, 太高时,热液体面向下靠近生产井,因为重力驱的油不 能补偿产量, 能补偿产量,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控制,就会发生蒸汽
SAGD的工艺过程 SAGD的工艺过程
SAGD生产阶段 SAGD生产阶段
上方的直井或水平井转为注汽井, 上方的直井或水平井转为注汽井,持续向油藏内注 入蒸汽,蒸汽向上,向下及四周流动, 入蒸汽,蒸汽向上,向下及四周流动,最终形成一个连 通的、完整的蒸汽腔, 通的、完整的蒸汽腔,蒸汽在蒸汽腔内表面冷凝,通过 传导,对流及潜热形式向周围油藏释放热量, 传导,对流及潜热形式向周围油藏释放热量,加热油藏 中的原油, 中的原油,原油和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被驱向水平生产 井.随着受热原油的流走加热前缘向油藏内部推进,这 随着受热原油的流走加热前缘向油藏内部推进, 样,既可保持油藏的压力及驱动力,又可提高蒸汽波及 既可保持油藏的压力及驱动力, 范围,因此,SAGD比蒸汽吞吐的采收率要高. 范围,因此,SAGD比蒸汽吞吐的采收率要高.生产过程的 后期,蒸汽腔会逐渐到达油层的顶部, 后期,蒸汽腔会逐渐到达油层的顶部,此时热扩散则在 上覆岩层下面的四周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高职学生毕业设计
题目: 自动排管系统---举升机
学 院: 电子技术学院 专 业: 机电一体化 学 号: ************ ****: ** ****: ** 日 期: 2012年5月28日 2
引 言 在20 世纪40 年代,人们就开始探索起下钻操作的机械化方法,于是产生了钻杆自动排放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深水及超深水海洋钻机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改进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起下钻过程中需要将钻杆从井口移送到钻杆排放架或从钻杆排放架移送到井口,即钻杆排放操作。特点是具有危险性;是一个重复性高而劳动强度大的过程;花费大量时间;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 在海上钻井作业中常遇风浪,工作环境恶劣,安全情况更为突出。同时,海上钻井成本很高,加快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显得尤为重要。 20 世纪40 年代,人们开始探索使钻杆操作机械化的各种方法,于是产生了钻杆排放系统,实现钻井过程中井口到排放架之间钻杆排放的自动化操作,避免人与钻杆的直接接触,并可加快起下钻速度,对降低海上钻井作业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1)发展历史 1949 年,在研制半自动化钻机时就采用了钻杆排放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液压和气动阀来进行,从而完成起下钻的各种常规操作。 1956 年,第1套机械化钻杆操作系统应用到CUSS21 钻井船上,该系统为卧式操作系统,安装在钻杆甲板尾部。钻杆通过自动化坡道移送至井口,然后由吊卡提升。与此同时,一套立式钻杆排放系统得到发展,此系统与传统的钻杆立根操作方式相似。20 世纪40 年代末,一套样机系统安装到Hum2ble 30 型钻机上,并且成功钻进了22 860 m。 此后将近20年 ,才有完全自动化的钻杆排放系统开始投入商业使用,该系统使得起下钻过程不需要钻井工人直接参与。 1968 年,Off shore 公司在其转塔系泊钻井船Discoverer 号上配备了立式钻杆排放系统,此后,自动化钻杆排放系统开始得到迅速发展。采用该系统的初衷是解决由于钻井船运动而引起的钻杆操作的困难。这套系统获得成功后,许多其他钻井船开始安装类似系统,包括几套类似于CUSS21 钻井船上的卧式系统。 1973 年,全自动化钻杆排放系统首次安装到挪威的Smedvig West Vent ure 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采用这套系统不是为了解决平台移动产生的问题,主要是解决平台在挪威北海钻井时强风和低温的影响问题。这套系统同样获得了成功,此后,大量其他同级别的钻机配备类似系统也获得了成功。 直到1980 年,才开始出现了各种不同设计的立式钻杆排放系统。这主要是因为相关国家标准的影响,尤其是挪威。挪威石油局的标准规定:作业于挪威领海内3
的钻机必须配备全自动化钻杆排放系统、动力卡瓦以及自动化上卸扣装置。 目前,钻杆排放系统的种类很多,包括简单的位于钻台上的机械手,以及复杂的具有3 个机械手臂的排放系统。许多系统能够举升钻杆立根,有些甚至能举升直径为<508mm(20 英寸)的套管。这些钻杆排放系统可以看作是位于井口和排放架之间的二臂或三臂机器人,操作员在封闭控制室内通过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对系统进行控制。 2)促进钻杆排放系统发展的因素 ①安全性 在整个钻井过程中,有30 %以上的时间花费在起下钻杆、钻挺、套管以及其他钻具上。研究和事故分析表明,钻井工人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危险性很大。钻杆排放系统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减少钻台上的操作人员,从而提高安全性。 ②经济性 经济性不仅包括钻井作业人员的薪酬,还包括人员运输及其在作业地点的其他费用,在海上及沼泽等边远地区,花费在人员方面的费用会更高。减少钻井作业人员可以降低总的钻井成本。 采用钻杆自动排放系统的第2 个经济因素是钻井作业时间。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因素迫使人们将钻井作业时间以分甚至以秒来考虑。在钻超深井或在超深水海域进行钻井时,立根数目相应增多,起下钻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缩短每个立根的操作时间,那么整个起下钻过程耗费的时间将会明显减少。当然,钻杆自动排放系统不是单纯地加快起下钻的速度,而是在其稳定的操作速度和安全的工作环境共同作用下降低成本。 ③工业标准 1981 年,挪威石油局的标准规定:作业于挪威领海内的钻机必须配备自动钻杆排放系统。1991年,对该标准作了修改,规定钻杆排放系统所能操作的管柱范围必须包括钻铤和套管。挪威在2003 年做的一项调查表明,钻杆自动排放系统在钻井工人安全、健康和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④工业发展趋势 自动化和计算机化目前已成为工业发展趋势,并且深入人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钻杆自动排放系统的发展。 钻杆自动排放系统在现代钻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钻杆排放系统的操作范围已由最初的钻杆扩展到钻铤、套管、隔水管以及其他井下工具。最近20年来,新建的大型海洋钻井装备以及自动化钻机上都广泛采用了钻杆自动排放系统 4
目录 目录………………………………………………………………………………………III
1 钻杆自动排放及移运系统分析、原理分析.................................................................. 5 1.1 钻杆自动系统分析................................................................................................... 5 1.2 钻杆自动转运系统基本原理分析........................................................................... 5 1.3 钻杆自动移运系统基本原理分析........................................................................... 5 2 钻杆自动排放及移运系统结构设计.............................................................................. 6 2.1 钻杆自动转运系统结构设计结构原理................................................................. 6 2.2 钻杆自动移运系统结构设计结构原理................................................................. 6 3 钻杆自动转运系统结构设计计算.................................................................................. 7 3.1 转运臂结构设计....................................................................................................... 7 3. 2 长伸缩臂结构设计.................................................................................................. 8 3. 3 短伸缩臂结构设计.................................................................................................. 9 3.4 机械手总成结构设计............................................................................................... 9 3.5伸缩臂伸缩液压缸结构设计.................................................................................. 13 3.6转运液压缸结构设计.............................................................................................. 17 3.7 底座结构设计......................................................................................................... 20 4 钻杆自动移运系统结构设计计算.................................................................................. 20 4.1 移动小车结构设计................................................................................................. 20 4.2 大梁结构设计......................................................................................................... 23 4.3 机械手总成结构设计............................................................................................. 23 4.4起升液压缸结构设计.............................................................................................. 26 4.5钻杆钻杆排放架结构设计...................................................................................... 27 结 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 谢................................................................................................................................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