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重要性

合集下载

教师作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教师作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教师作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教师作风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

它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师作风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分析教师作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提升教师作风的方法。

一、教师作风建设的必要性1.1 提高教育水平教师作风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

有良好作风的教师,能够严谨认真地备课,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而如果教师作风不端正,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水平的提升,阻碍学生的学习进步。

1.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作风是师生之间相互交往的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作风端正,态度亲和,关心学生,关爱学生,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起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的教育环境。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教师作风建设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还与社会形象的塑造密切相关。

教师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良好的教师作风能够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群体形象,保持社会对教育工作的信任。

相反,如果教师作风不佳,将对教师职业形象以及整个教育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二、教师作风建设的重要性2.1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而教师作风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具有良好作风的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愿意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和改进。

教师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可以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2 培养优秀人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优秀的人才是通过教育实现的。

教师作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有着高尚教师作风的教师能够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思考机关单位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总结!

思考机关单位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总结!

思考机关单位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总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政府部门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给予民众更加周到的服务,但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不少政府部门在工作中存在有些作风问题,如工作不尽责、效率低下、服务不周等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此时,作风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思考机关单位作风建设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优化行政服务,提升政府工作形象。

政府与民众直接接触的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行政服务中心,而作风建设可以大大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使更多人满意,从而树立良好的政府工作形象。

二是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注重人民群众的需要。

政府机关是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一定要根据民众的需要不断转变职能,让人民生活更便捷、更和谐;同时,推进作风建设可以使更多的政府工作人员认识到服务群众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

三是有利于加强政府整体绩效管理。

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问题严重时,不仅服务质量下降,而且会大大影响政府的整体形象。

因此,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水平,也是提高政府整体绩效管理的重要途径。

作风建设在政府部门中具有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作风建设主要就是加强工作人员内部的沟通、衔接和协调,通过合理分工和协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二是可以提升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

通过加强作风建设,使得政府工作人员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对民众要求做到“立即办理、马上解决”,使得政府部门间的服务相互衔接,并形成上下贯通、协作有力的整体服务效果。

三是可以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政府机关对内对外的形象非常重要,政治生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作风建设,使政府部门干部改进作风、提升职业素养,形成廉政正气、尚德守廉的良好政治氛围,有助于优化社会治理,加强政府的公信力,让人民群众信赖和支持政府。

思考机关作风建设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课件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课件
详细描述
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实际,不关心群众疾 苦,导致决策脱离实际,难以满足群众需求。
实例
一些官员在工作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闻不问,推诿扯皮,导致群 众利益受损,影响党群关系。
享乐主义问题
总结词
追求个人享乐,忽视集体利益
详细描述
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过分追求个人享乐,忽视集体利益和事业 发展,导致工作动力不足,事业发展受阻。
严格监督执纪
党内监督
发挥纪委和各级党组ຫໍສະໝຸດ 的作用,对党员的作风进行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
群众监督
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对党员作风的监督。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常态化机制
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将作风建设 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VS
考核评价
定期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进行考核 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ppt课件
• 引言 •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 当前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措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
01
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当前形势要求
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党的作风建设面临新的
05
案例分析
正面案例:某地区党风廉政建设成果展示
总结词:示范引领
详细描述:介绍某地区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执纪 问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等。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示该地区在作风建设方面的示范引领 作用,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加强作风纪律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作风纪律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作风纪律建设的重要性》(三)以作风整治为突破,加强廉政勤政建设,推进队伍管理水平提升工商部门和干部的作风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重点,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好的作风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凝就顽强的战斗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作风,败在作风;一个单位的形象,好在作风,坏在作风;要不断开创xx 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这是事业的需要,社会的期盼,人民的呼唤。

我来到局工作已经4个月,对我们这支队伍的作风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总的来说,我既有信心,又感到忧心,有信心的是,我们队伍的底子是好的,我们过去的工作成绩可以说明这一点:近几来,历届市局党组对干部作风建设十分重视,对干部作风进行了多次集中整顿,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特别是开展保持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局各级工商部门注重强化自身建设,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整体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总体来说,系统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一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队伍。

但我们还必须清醒的看到,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少数干部不良现象时有反弹,优良作风难以持久的问题更是十分突出。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缺乏大局观念。

有些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研究不够,贯彻不力,在思想和行动上1 不能确保政令畅通,在贯彻落实中出现了“肠梗阻”现象;二是服务意识不强。

有的单位和干部“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工作中互相推诿、扯皮、上交矛盾的事时有发生;有的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出现有的干部办事服务态度差,感情冷漠,方法简单,口气生硬,极个别甚至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三是工作标准不高。

有的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解决服务办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工作热情减退,缺乏争先创优意识。

三是工作自由散慢。

有些单位上班纪律相当差,八点上班九点到,下班未到早溜掉,群众办事人难找;有的干部上班时间在电脑上玩游戏、闲聊。

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 新闻稿

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 新闻稿

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 新闻稿加强作风建设,共铸奋斗新时代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近年来,我公司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全面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为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我公司决定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助力企业全面发展。

一、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作风是一家企业的风向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加强作风建设不仅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作风能够推动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企业赢得市场、员工支持和社会尊重的基础。

二、深入开展作风建设的举措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明党的纪律,做到廉洁奉公、清正廉明,确保党员干部带头遵守规矩。

提升服务意识: 全员加强服务理念培训,确保服务过程中真心实意、热情周到,使客户和员工感受到公司真诚的服务态度。

加强学风建设: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团队协作: 倡导团队协作,构建和谐团队氛围。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强化责任担当: 要求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要强化责任心,树立担当意识,对工作负责、对公司负责。

三、加强作风建设的意义和效果提升企业形象: 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优良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客户和合作伙伴,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凝聚团队力量: 良好的作风能够凝聚团队力量,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形成强大的团队战斗力。

优化内部管理: 通过规范作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益的目标。

树立企业文化: 作风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成企业独有的良好作风,树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作风建设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将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通过不懈努力,共同铸就一个充满活力、向上向善的企业新时代。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背景及意义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背景及意义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背景及意义一、背景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领导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

然而,在落实这些措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意义1.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可以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开展。

在执行工作中,如果能够坚持正确的工作作风,就能够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政策法规,并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2. 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可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中坚力量,如果能够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 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可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当全体党员都能够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并且在执行工作中严格遵守规定,就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具体措施1. 建立长效机制为了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效机制。

这个机制应该包括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监督检查等多方面内容。

2. 加强教育培训为了提升干部队伍素质,需要加强教育培训。

这个培训应该包括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多方面内容,并且要贴近实际,针对性强。

3. 强化监督检查为了保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顺利实施,需要强化监督检查。

这个检查应该包括日常工作中的监督、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并且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加强宣传教育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意义和措施,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这个宣传应该包括多种渠道和方式,如微信公众号、电视广告等。

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言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作风建设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探讨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旨在进一步强调该任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1.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2. 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可以推动政府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健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

3. 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1. 塑造良好政治生态加强作风建设可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净化和提升党的形象,增强党群关系的紧密性和凝聚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

2. 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加强作风建设可以帮助党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决反对腐败现象,加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 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可以倡导廉洁从政、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观念,推动干部队伍正风肃纪,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作风建设的关系1. 相辅相成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作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深化改革需要有良好的作风支撑,而加强作风建设则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实现。

2. 互为条件全面深化改革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推进改革才能为作风建设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条件。

同时,加强作风建设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营造氛围和推动力量。

3. 目标一致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胜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

结论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作风建设是一项紧迫性和必要性极高的任务。

作风建设重要论述范文

作风建设重要论述范文

作风建设重要论述范文作风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方向。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对于党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作风建设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作风建设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风建设是党风、党纪的体现,是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关系到党员干部的形象和形成良好的党性。

良好的作风建设能够有效地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工作的动力,提高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的组织效能和服务民众的能力。

同时,作风建设对于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净化政治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在作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敷衍塞责,不担当、不作为,不注重形式,轻视群众,工作不积极、不有效果。

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追求个人利益,违反党的政策和纪律,腐败现象仍然存在。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为了加强作风建设,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纪律观念和道德修养,增强党的理论武装力量和实践能力。

其次,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将党的作风建设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使党员干部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再次,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惩处违法违纪人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此外,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良好的党内民主氛围。

总之,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实现党的目标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必须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同志们: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需要实时加强领导、干部、党员作风建设工作,在这个时候,我在这里一堂作风建设专题党课,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对作风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促进领导、干部、党员作风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于作风建设的认识和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一、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作风,是人们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取向和风格特点。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风俗、风范、风尚、风致、风格等词语对作风的内涵进行描述。

崇尚高风亮节,鄙视歪风邪气,一直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道德价值准则之一。

翻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人对作风问题的严肃思考随处可见。

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作风的论述很多,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的是学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是领导作风。

清代政治家魏裔介指出:“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将作风建设和选贤任能并列起来,上升到治国之本的高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作为一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要充分认识到作风是政权兴衰更替的双刃剑自夏商以来,华夏文明史上大大小小的政权难计其数,存续时间最长的达数百年,最短的只有几十天。

认真研究历朝历代兴衰存亡的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夺取政权和开国之初,大都能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致风正气顺,天下归心;在取得政权和立国一段时间后,多因暴政、怠政、贪政、惰政、苛政等原因,导致世风日下,民心渐失,最终人亡政息。

这种因为统治者作风变化而导致国运衰颓、政权更替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先来看西汉王朝的兴衰史。

西汉初期文帝、景帝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提倡节俭,不轻言战事,政治开明宽厚,百姓安居乐业。

文帝以节俭闻名,他在位期间,宫室、苑囿、车马、服饰都沿用前朝。

他曾经想建造一座露台,工匠说要花费百金,相当于10户中等水平家庭的总收入,文帝觉得太浪费,便放弃了想法。

经过文、景两帝的励精图治,汉朝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渐趋稳定,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文景之后的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他频频对匈奴用兵,消除了边患,但他生活奢靡,信神迷仙,封禅巡狩,大兴土木,出则千乘万骑,入则花天酒地。

为应付庞大的开支,统治者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盗贼蜂起,断送了“文景之治”的美好前程,西汉盛极而衰,其后再无盛世景象。

我们再来看唐朝的兴衰。

唐太宗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大兴科举,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明的政治风气,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称“贞观之治”。

唐玄宗当政前期,勤政慎治,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有名的“开元盛世”。

但是,他后期宠爱杨贵妃,纵情声色,疏于理政,重用奸邪小人,进取之志衰,谏诤之路绝,以至官场腐败,民生惟艰。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当时宫廷腐朽糜烂生活作风的真实写照。

“安史之乱”后,强大的唐朝由盛转衰。

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执政者唐玄宗的作风前后期发生了质的蜕变,“骄侈心代替了求治心”。

认真研究历朝历代兴衰存亡的过程,可以看出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就是:风气与政权的存亡密切相关。

不仅封建帝王建立的政权如此,就是农民起义取得的政权,也没有跳出这一规律。

李自成进北京之前,"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

进京后,陶醉于暂时的胜利,作风大变,忙着筹备登极大典,纵容部下四处烧杀淫掠,花天酒地。

这就是他为什么从进京到离京,仅仅只有43天时间的最直接原因和最惨痛教训。

作风建设事关一个政权、一个国家的存亡绝续、长治久安,更是事关一个组织、一项事业的荣辱成败、兴旺发达,事关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健康快乐、幸福和谐。

加强作风建设,避免腐化堕落,是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夺取政权、保持政权、巩固政权的必由之路。

这也是我们共产党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

(二)要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

最早在党的建设中使用"作风"一词的是恩格斯。

十月革命后,列宁多次批评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斯大林首次提出了共产党的作风即党风问题。

我党最早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是毛泽东。

真正将作风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命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形成系统的理论,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的伟大历史创举。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加强作风建设的历史。

从总体上党的作风建设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国前(1921-1949),党在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形成"三大优良作风",取得执政地位。

从建党之初起,我们党就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926年,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我们党历史上最早制定的反腐倡廉文件,1927年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延安整风"运动,明确提出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党的七大第一次总结了我党的"三大作风"。

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8年间,我们党在严酷的战争中领导人民树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不朽的丰碑,在粗布衣与卡其服、小米野菜与牛肉罐头、陕北土窑与庐山行宫、步枪土炮与美式装备的殊死较量中,以"三大优良作风"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由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成为执政党。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利用抗战发国难财,官吏商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这是国民党区域特色之一。

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国共两党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作风的较量。

二是建国至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党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考验中,继承和发扬"三大作风",巩固了执政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巩固新生政权,1950年我们党开展了全国解放后的第一次整风运动,1952年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反行贿等为主要内容的"三反"、"五反"运动,1953年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和反对违法乱纪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反"运动,1957年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

1961年中央号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2年中央召开著名的"七千人大会",中央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十年"文革"极大地损害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拨乱反正后,我党发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干扰,使党的优良作风得以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艰难时期,但在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感召和鼓舞下,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涌现,如:"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我们党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相继开展整党、"三讲"教育、"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新党章学习教育等活动。

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仅仅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制定党风廉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有120余项。

严厉查处了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等一大批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分子。

最近,依法对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处以极刑,给予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体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这期间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严峻考验,回击了各种敌对势力的种种挑战,带领人民创造了"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新的时代精神,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三)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作风问题涉及面比较广,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作风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机关作风可以说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

党和国家机关是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其作风的好坏,决定着权力运行的好坏。

权力运行得好,就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就能不断优化生产力发展的环境,就能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和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昂扬斗志,开拓进取,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一心一意谋发展,这要靠优良的作风作保证。

近几年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机关作风建设,抓出了较好的成效,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各级领导机关在作风建设上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在思想作风上:少数机关干部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持续改造,大局意识不强,自我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私心杂念严重,患得患失,以权谋私,甚至逐步堕落成腐败分子。

二是在学风上:一些干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因而把学习当做负担、累赘,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应付交差的态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少数机关干部很少参加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

三是在工作作风上:少数机关干部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开拓创新意识,思想上因循守旧,不向上,不图新,不求精,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深入思考问题,习惯于凭经验想问题、办事情,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