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价值对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患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心绞痛(AP)68例,同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静脉血标本,对比三组血小板参数与RDW以及心肌标志物。结果AMI组与AP组R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的cTnT、cTnI、hs-cTnT、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AP组(P<0.01),AMI组与AP组的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最佳血液检验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冠心病预后的负面影响因子。

标签: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血液检验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其是由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损害,而血栓的蓄积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管腔狭窄,最终导致心肌细胞供血供养不足而引发的心功能障碍、心肌细胞坏死等器质性病变[1]。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大量研究显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预后与血小板、红细胞各项参数关系密切[2],心肌肌钙蛋白(cTn)则可对心脏特异性损害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3]。为进一步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病情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AMI、AP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静脉血标本采集检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MI42例,AP68例,同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AMI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6~76岁,平均(65.2±7.3)岁;AP 组男39例,女29例,年龄47~73岁,平均(64.7±7.6)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75岁,平均(65.8±5.6)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合并其他心脏病、严重感染等。三组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集受检者静脉血,健康体检者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6ml,冠心病患者在临床确诊后,于第2d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需多次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血液检测均在标本采集后1h以内完成。

1.3观察指标血液检验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标准参考范围:PLT为(100~300)×109/L;MPV 为(7.8~11)FL;PDW为(15.5~18.1)%;PCT为0.105~0.275%;RDW为

(11.6~13.7)%;cTnT为(0.000~0.010)μg/L;cTnI为(0.000~0.034)μg/L;hs-cTnT为(0.000~0.014)μg/L;CK-MB为(0~24)IU/L。

1.4统计分析采取统计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均值比较采取t检验,多组采取F检验,α=0.05。

2结果

2.1血小板参数与RDW AMI组与AP组R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心肌标志物AMI组的cTnT、cTnI、hs-cTnT、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AP组(P<0.01),AMI组与AP组的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显示,RDW水平上升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发生风险,对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中,两组冠心病患者的RDW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上升,提示,RDW上升是影响冠心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子。血栓学说认为,冠脉硬化是由动脉内膜血栓进展引发的,在血栓的形成与再灌注过程中,血小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血小板大量聚集、黏附在血管壁上可促使巨核细胞形成,同时释放出大量新生、活性强、体积大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体积异质性随之增大。本研究中,兩组冠心病患者的PLT、MPV、PDW、PCT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并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冠心病发病时间和血小板参数变化可能存在相关性。

AMI与AP均可导致心肌细胞损害,二者区别在于,AMI患者存在持续性心肌缺血性坏死,而AP心肌损害则较轻。心肌细胞损伤发生后可使心肌标志物入血,导致血浆心肌标志物浓度上升。而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几乎检测不到cTnT、cTnI等心肌标志物。本研究中,健康体检者血液中未检测到cTnT、cTnI、hs-cTnT,仅检测到低水平CK-MB。而这4项标志物在AMI患者血液中浓度则显著高于AP患者,即cTnT、cTnI、hs-cTnT、CK-MB水平与心肌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在这4项指标中,cTnI又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最佳指标,cTnI在AMI组患者血液中浓度明显高于AP组,而在健康体检者中则未检测到。

综上所述,心肌肌钙蛋白I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最佳血液检验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冠心病预后的负面影响因子。

参考文献:

[1]曾小莉,赵秀清,马旭,等.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微小RNA-223影响及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6):553-555.

[2]许文亮,武越,惠波,等.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4):262-265.

[3]冷良,刘卫红,马艳玲,等.应用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检测冠心病的临床意义初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8):5533-5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