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平软开关直流变换器典型拓扑分析
三电平拓扑工作原理

三电平拓扑工作原理
三电平拓扑,又称双极拓扑或中心变压模式,是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变压器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在三电平拓扑中,一个变压器有三个端子,分别称为高端(H),中端(M)和低端(L)。
H端与M端之间的电压值比L端的电压值高一倍;另外,H端与L端之间的电压值比M端的电压值高一倍。
当一个交流电压输入H端时,它会经过变压器,将H端的电压改变为M端和L端的电压,M端经过变压器输出电压为低电平,L端经过变压器输出电压也为低电平,而且两个低电平的电压之间有一定的相位差。
同时,M端和L端的电压的幅值都要比H 端的电压低,从而实现将稳定的高电压变换成低电压的功能。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研究学习中心:指导老师:职称:学生:学号:专业:电力系统及自动化2017年 03月 25日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全称: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研究任务与要求:本人按论文指导老师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在阅读大量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写作思想,并对论文的布局谋篇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在写作中形成个人正确的思想和观点。
论文的格式要完全符合电子科技大学的要求。
时间: 2015 年 2 月 1 日至 2015 年 4 月 25 日共 12 周教学单位:学生:学号:专业: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指导教师:职称:2017年 03月25日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摘要由于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可以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实现主开关管的软开关,近年来逐渐成为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基本三电平单元的概念,并将之应用到所有的直流变换器中,由此得到一族的三电平直流变换器,使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走向系统化。
在这些变换器中,如果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案,除了可以降低变换器开关管电压应力外,部分变换器还可以在输出滤波器上得到三电平电压波形,大大改善了滤波器的工作条件。
关键词三电平直流变换器;软开关;电压;滤波器AbstractThe three level DC converter can reduce the voltage stress of the switches, the realization of soft switching of the main switch, in recent years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of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ree basic level unit, and applies to all of the DC converter, thus obtains three level DC converter family, make the research on three level DC converter to systematic. In these converters, if adopting proper control strategy, not only can reduce converter voltage stress of the switches, part of converter can also get three level voltage waveform at the output filter, the filter greatly improved working conditions.KEY WORD Three level DC converter;soft switching;voltage;filter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三电直流变换器的发展 (3)第三章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推导 (6)第一节三电平变换器的推导步骤 (6)第二节一族三电平变换器 (7)第四章 Buck TL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9)第一节三电平模式 (9)第二节两电平模式 (11)结束语 (13)谢辞 (14)参考文献 (15)第一章绪论1981年,日本的Akira Naba。
储能双向三电平dcdc拓扑

储能双向三电平dcdc拓扑储能双向三电平dcdc拓扑是一种用于能量储存系统的电路拓扑,它可以实现能量在不同能源之间的双向转换。
本文将以储能双向三电平dcdc拓扑为主题,从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等方面一步一步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一部分:储能双向三电平dcdc拓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储能双向三电平dcdc拓扑是基于多电平变换器的一种降压拓扑结构。
它由两个脉宽调制(PWM)三电平图形逆变器连接在一个中间电感上构成。
其中,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输出端连接储能元件,例如电池或超级电容器。
该拓扑在双向能量转换过程中,可以将高压能源转换为低压能源,并将低压能源转换为高压能源。
储能双向三电平dcdc拓扑的主要功能包括:1. 实现能量储存系统的高效能量转换:该拓扑能够将输入端的能量转换为适合储能元件的电能,并在需要时将储能元件的电能转换为输出端所需的能量。
2. 双向能量流动:该拓扑可以实现能量在不同能源之间的双向转换,使得能源的利用更加灵活和高效。
3. 优化能量传输:该拓扑能够通过PWM技术和多电平变换器的结构优化能量的传输效果,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第二部分:储能双向三电平dcdc拓扑的工作原理储能双向三电平dcdc拓扑的工作原理如下:1. 入口端工作原理:当输入能源的电压高于设定的储存能量元件的电压时,PWM逆变器产生特定的脉宽调制信号,通过电感和开关元件将能源传输到储能元件中进行储存。
在这个过程中,逆变器中的开关元件被适时开启和关闭,以保持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转换效果,同时将电压传输到储能元件中。
2. 出口端工作原理:当储能元件的电能被需要时,PWM逆变器将产生适当的脉宽调制信号,通过开关元件和电感将储能元件中的电能转换为输出端所需的电能。
在这个过程中,逆变器中的开关元件以适当的方式开启和关闭,以保持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之间的转换效果,同时将电能传输到输出端。
3. 控制策略:储能双向三电平dcdc拓扑的控制策略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即输入端控制和输出端控制。
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

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功率电子器件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的工作原理、优点和应用领域。
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由两个串联的开关器件和一个并联的开关器件组成,可实现三个不同电平的输出。
其中,串联开关器件用于调节电压,而并联开关器件用于调节电流。
通过合理控制开关器件的状态和时序,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能量转换。
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交替开关不同的开关器件,将输入电能转换为不同电平的输出电能。
具体来说,当输入电压为正时,串联开关器件导通,将正电压传递给负载;当输入电压为负时,串联开关器件关断,此时并联开关器件导通,将负电压传递给负载。
通过这种方式,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可以实现从负电压到正电压的平滑过渡,减小了输出电压的纹波。
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相比其他拓扑结构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减小能量损耗。
其次,由于输出电压的平滑过渡,可以减小电磁干扰和噪声。
此外,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还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可适应不同负载的工作要求。
最后,T 型三电平拓扑电路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控制和实现。
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首先,它常用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设计中,如电动汽车充电器、太阳能逆变器等。
其次,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也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还可以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中,提高能量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总结起来,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功率电子器件拓扑结构。
它通过交替开关不同的开关器件,实现不同电平的输出电能。
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具有高效能量转换、平滑输出电压、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电力系统和电力传输领域。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T型三电平拓扑电路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npc 三电平拓扑原理及特点研究

npc 三电平拓扑原理及特点研究
三电平拓扑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拓扑结构,其原理和特点对于电力电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三电平拓扑的原理。
三电平拓扑是一种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互补的开关来实现三个不同电平的输出电压。
通过适时地控制开关的导通和关断,可以在输出端获得三个不同的电平,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这种拓扑结构通常应用于交流电-直流电变换器、直流-交流电变换器以及直流-直流电变换器等系统中,能够有效地降低电压谐波和电流谐波,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三电平拓扑的特点。
三电平拓扑相比传统的两电平拓扑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有效地减小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降低了对滤波器的要求,从而减小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其次,三电平拓扑在输出电压波形的质量和稳定性上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减小电机的振动和噪音,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此外,三电平拓扑还能够降低开关器件的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小系统的能量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总的来说,三电平拓扑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电子拓扑结构,在现代电力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其原理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工作机制,并且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希望我对三电平拓扑原理及特点的研究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三电平变频器拓扑结构比较

三电平变频器拓扑结构比较三电平变频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变流器拓扑结构。
它具有较高的电压转换能力和较低的谐波失真率,被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机调速、高压直流输电、新能源发电等领域。
以下将对三种常见的三电平变频器拓扑结构进行比较,包括三电平逆变器、三电平斩波逆变器和三电平换流器。
首先,三电平逆变器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三电平变频器拓扑结构。
它由两个不同的逆变桥和一个直流电压源组成。
在正弦波调制情况下,三个辅助开关分别用于生成三个不同的电平,从而实现三电平逆变。
该拓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特点。
然而,它的控制策略较为复杂,对控制信号的处理较为困难。
其次,三电平斩波逆变器是在传统逆变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三电平斩波电路。
该电路可将直流电压分为三个等级,并通过斩波电路将直流电压分配给每个逆变桥。
这样可以实现三电平逆变,从而减小了谐波失真。
该拓扑结构较为复杂,采用的斩波电路需要较大的电容容量和多个开关元件,从而增加了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同时,它的输出电压含有颤振现象,对输出电压的调整较为困难。
最后,三电平换流器也是一种常见的三电平变频器拓扑结构。
它由两个双电平换流器和一个直流电压源组成。
换流器可以通过改变电容器连接方式实现三个不同的电平。
这样,在正弦波调制情况下,输出电压可以模拟为三个不同的电平。
该拓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策略相对简单、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大的特点。
然而,它的输出电压含有自激振荡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策略设计。
在应用方面,不同的三电平变频器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适用场景。
三电平逆变器适用于小功率变频调速、磁悬浮列车等领域。
三电平斩波逆变器适用于高功率交流电机调速、中压直流输电等领域。
三电平换流器适用于中小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教学研究、新能源发电等领域。
综上所述,三电平变频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变流器拓扑结构。
不同的三电平变频器拓扑结构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选择和设计三电平变频器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要求、成本、体积和控制策略等因素。
三电平npc电路拓扑

三电平npc电路拓扑三电平NPC电路拓扑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交流电力传输和变换系统中。
它具有高效率、低损耗、高可靠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三电平NPC电路拓扑是由三个电平的逆变器组成,其中两个逆变器连接在中间电压点上,形成一个中间电压点的电路结构。
这种拓扑结构可以实现三相交流电的变换和传输,同时还可以实现电力因数校正和谐波抑制等功能。
在三电平NPC电路拓扑中,每个逆变器都由两个开关管和两个二极管组成。
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可以实现对电流和电压的控制。
在正半周期中,逆变器1的开关管1导通,逆变器2的开关管2导通,逆变器3的开关管3关断,逆变器4的开关管4关断。
在负半周期中,逆变器1的开关管1关断,逆变器2的开关管2关断,逆变器3的开关管3导通,逆变器4的开关管4导通。
通过这样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三相交流电的变换和传输。
三电平NPC电路拓扑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
由于拓扑结构的特殊性,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可以更加接近正弦波,从而减小了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
其次,它可以实现电力因数校正和谐波抑制。
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可以实现对电流和电压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电力因数校正和谐波抑制的功能。
最后,它具有高可靠性。
由于拓扑结构简单,开关管和二极管的工作状态相对稳定,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然而,三电平NPC电路拓扑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需要控制多个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控制电路相对复杂,需要较高的控制精度。
其次,由于逆变器的开关管和二极管存在一定的导通和关断时间,会产生一定的开关损耗。
此外,由于逆变器的开关管和二极管需要承受较高的电压和电流,需要选择合适的元件来保证其工作稳定性。
综上所述,三电平NPC电路拓扑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拓扑结构,具有高效率、低损耗、高可靠性等优点。
它在交流电力传输和变换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能量转换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力变换和传输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为了满足能源转换和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要求,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拓扑结构。
其中,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拓扑结构。
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是一种用于电力变换的拓扑结构,其设计旨在提高能源转换的效率和可靠性。
它是由三个电平移相全桥电路组成,每个电路中包含有多个功率开关器件和能量存储元件。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状态,三电平移相全桥可以实现对输入电源的变换和控制,进而将能量传输到所需的负载上。
与传统的单电平全桥拓扑相比,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电压应力,减小了功率开关器件的损耗和热度。
其次,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可以降低电磁干扰和谐波失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借助现代功率电子器件的快速开关特性,它还能够实现高频谐振和轻负载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的关键原理和工作机制。
我们将介绍其基本结构和工作模式,并重点讨论其优点和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相关的控制策略和技术,以及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在电力变换和传输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阅读指南。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1. 引言:介绍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2. 正文:深入讲解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的相关要点,包括以下内容:2.1 三电平移相全桥拓扑要点1:详细介绍该拓扑结构的原理、特点和工作原理。
包括对拓扑结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如IGBT、二极管等)的功能和作用进行阐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电平软开关直流变换器典型拓扑分析
潘虹,张波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 510640)
1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电力电子装置的电压等级和功率等级的要求不断提高,三电平变换器作为顺应这一潮流的一种解决方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电平[1]大大降低了开关管的电压等级,这样有利于减小开关损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为了减小变换器的体积和重量,高频化是电力电子学一直追求的目标,伴随着高频化,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问题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由此软开关技术应运而生,成为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以及改善EMI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电平零电压软开关直流变换器即是由此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实用的拓扑,通过采用移相控制技术,利用开关管的结电容和变压器漏感的谐振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
通过高频变压器漏感储能对功率开关管两端输出电容的充放电使开关管两端电压下降为零,使变换器4个开关管依次在零电压下导通,在缓冲电容作用下零电压关断,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电路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减少了器件开关过程中的电磁干扰,为变换器提高开关频率,提高效率,降低尺寸及重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在实际应用中,三电平零电压软开关(ZVS)变换器存在着几个较难克服的问题,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改进拓扑。
为此,本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目前较为实用和典型的三电平零电压软开关变换器拓扑。
2 传统三电平零电压软开关直流变换器优缺点
传统的三电平ZVS软开关直流变换器(three-level zero voltage switching DC/DC converter,简称TL-ZVS DC/DC converter)如图1所示。
其拓扑特点[2]是引入大容量飞跨电容C ss,变换器工作时其电压稳定在V in/2,使得超前管、滞后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并且将移相技术与软开关技术结合起来,能很好地降低电路中的损耗,提高效率。
因此,非常适合高输入电压中大功率场合。
图1 传统的三电平移相全桥ZVS变换器
但是,传统的三电平ZVS软开关直流变换器也存在不少问题。
诸如
1)滞后臂在轻载情况下很难实现软开关,使得它不适合应用于负载大范围变化的场合;
2)环流能量大大增加,输入V in越高,变换器效率越低,因为,V in越高,零状态时间越长;在零状态时,原边电流处于自然续流状态,一次侧没有能量传递到输出级,而在变压器,谐振电感和开关管中却存在通态损耗;
3)由于谐振电感的存在,使得变压器副边有占空比丢失现象,变压器漏感L1k越大,占空比损失D loss 越大,D loss使次级占空比D sec减小;
4)副边整流二极管电压尖峰大。
3 改进拓扑分析
3.1 滞后臂轻载软开关的实现
参见图1,为了改善传统的三电平FB-ZVS变换器滞后臂的零电压开关负载范围,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变压器的漏感或在变压器原边串接一个电感L r,以增大谐振电感的储能,使之在轻载下也可以实现对滞后臂开关管并联电容的完全充放电,实现滞后臂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
但这样做有以下缺点。
1)环流能量进一步增加设变换器的零电压导通负载范围为I o≥I omin,I omin=20%I omax(I omax为变换器满载运行时输出电流值)。
当变换器以20%负载运行时,滞后臂开关管关断时的电感储能为
E min=(L lk+L r)I omin2/(2n2)
当以满载运行时,电感储能
E max=(L lk+L r)I omax2/(2n2)
从而有
=25
这说明,满载运行时,系统环流能量将是滞后臂开关管零电压导通实际所需能量的25倍。
这将直接导致变换器通态损耗大大增加。
2)进一步增加了副边电压占空比ΔD丢失主要原因是电感的增加导致原边电流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变化的斜率V in/(L lk+L r)变小。
副边整流管换流过程中,两二极管同时导通,副边电压箝位在零,电压V ab上升到电源电压V in,原边电流可近似看作以斜率V in/L lk线性变化,斜率越小,变化时间段间隔
越长,占空比损耗越大。
由ΔD=可知,占空比损耗加大(f s为开关频率)。
3)加剧了漏感与副边整流二极管结电容的寄生振荡,使二次侧整流管耐压值增加。
3.2 引入滤波电感谐振扩大零电压开关负载范围
如图2所示,该改进拓扑使用了两个饱和电感S5,S6作为开关,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的阳极相串联。
超前臂的关断过程与传统的三电平ZVS变换器一样。
此拓扑是在滞后臂开关管进行状态转换的短暂期间,使副边整流二极管不能同时导通,则输出滤波电感n2L out可被用来参与谐振,由于输出滤波电感远远大于变压器漏感,因此,大大扩展了滞后臂开关管的零电压负载范围。
该拓扑的特点是由于漏感不再是实现ZVS必不可少的元件,因此可以很小,这样占空比损失和副边整流二极管的寄生振荡也大大降低。
图2 具有输出滤波电感的三电平移相全桥ZVS变换器
3.3 利用倍流整流电路扩大零电压开关负载范围
文献[6]提出了用移相控制三电平倍流整流零电压开关变换器来扩大零电压开关负载范围。
倍流整流是从全波整流方式演化而来的,即用两个独立的,大小相同的电感代替全桥整流拓扑中的一组整流管,仍保持“全波整流”的形式,实质是两个电感交错并联。
因而,该拓扑除具有前述电路的优点外,还由于副边整流二极管自然换流,从而避免了反向恢复造成的电压尖峰和电压振荡。
该拓扑如图3所示。
图3 三电平倍流整流移相全桥ZVS变换器
3.4 利用变压器励磁电感扩大零电压开关负载范围
从前面变换器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在滞后臂开关管关断的谐振过程中,虽然励磁电感L m具有较大的数值,但由于原副边的短路,它基本上无法参与谐振。
只有当励磁电流i L m大于副边反射电流I o/n时,励磁电感L m才可能参与谐振[3]。
因而,在具有变压器励磁电感三电平移相全桥ZVS变换器中,增加了两个开关管S5,S6(用于使副边开路),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阴极相串联,同时在副边增加了一个续流二极管(副边开路后续流)。
S5,S6可以用磁放大器构成的饱和电抗器构成。
在这个电路中,变压器漏感很小,滞后臂开关管关断后,通过使励磁电感Lm参与谐振,保证开关管在轻负载下的零电压导通。
合理选择变压器励磁电感的参数,可使变换器从空载到满载整个范围内,满足开关管零电压开关条件,即零电压开关条件与负载无关,同时保持了较小的环流。
改拓扑还有一个显著优点是输出电压可以通过变压器副边开关调节,原边保持恒定占空比,这种调节方式一方面加速系统的动态响应,另一方面简化了控制电路,无需考虑原副边隔离。
该拓扑如图4所示。
图4 具有变压器励磁电感三电平移相全桥ZVS变换器
3.5 采用ZVZCS电路
ZVZCS电路是针对ZVS电路的不足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拓扑,通过加入箝位电路使原边电流复零,可在任意负载和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内实现滞后臂的软开关,同时由于原边电流复位不存在环流,减小了通态损耗。
克服了饱和电感带来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占空比。
原边电流复位的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3种:
1)在变压器原边使用隔直电容和饱和电感(见图5),在原边电压过零期间,将隔直电容上的电压作为反向阻断电压源,使原边电流复位[4];
图5 隔直电容和饱和电感复位
2)在变压器副边整流器输出端并联电容(见图6),在原边电压过零期间,将副边电容上的电压反射到原边作为反向阻断电压源,使原边电流迅速复位[5];
图6 电容电压复位
3)利用超前臂开关管的反向雪崩击穿,使存储在变压器漏感中的能量完全消耗在超前臂的IGBT中,为滞后臂提供零电流开关的条件。
4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的三电平软开关直流变换器存在的缺点及其改进的拓扑,归纳总结了改进的一般方法。
三电平以其高效率,适用于高压,大功率,拓扑简单等一系列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根据当前三电平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研究和应用现状,仍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研究者关注:
1)软开关的应用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最近又出现了以谐振变换器代替软开关的提法,如何将两者更好地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2)三电平的控制方法很少有人研究,能否采用更好的控制方法在实现高的控制性能的同时,又能简化控制的复杂性,相信这是今后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简介
潘虹(1978-),女,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交直流开关电源。
张波(1962-),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交直流开关电源及电机运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