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某地一天的气温变化图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完整版)有理数加法应用题

有理数应用题一、有理数加减法1)温度问题1、如图是某地方春季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图象:请根据上图回答:(1)、何时气温最低?最低气温是多少?(2)、当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这一天最大温差是多少?2、某地探空气球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
若该地地面温度为21℃,高空某处温度为-39℃,求此处的高度是多少千米?3.一天,甲乙两人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甲在山顶测得温度是-1ºC,乙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5ºC,已知该地区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ºC,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4、已知水结成冰的温度是 0C,酒精冻结的温度是–117℃。
现有一杯酒精的温度为12℃,放在一个制冷装置里、每分钟温度可降低1.6℃,要使这杯酒精冻结,需要几分钟?(精确到0.1分钟)2)时差问题1.下表列出了国外几个大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时数)(1)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8:00,那么东京时间是多少?(2)如果小强在北京时间下午15:00打电话给远在纽约的姑姑,你认为合适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3)路程问题1.柳州出租车司机小李,一天下午以白沙客站为出发点,在南北走向的跃进路上营运,如果规定向北为正,向南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15,-2,+5,-13, +10,-7,-8,+12,+4,-5,+6(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白沙客站多远? 在白沙客站的什么方向?(2)若每千米的价格为3.5元,这天下午小李的营业额是多少?2. 某一出租车一天下午以鼓楼为出发地在东西方向营运,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行车里程(单位:km)依先后次序记录如下:+9、-3、-5、+4、-8、+6、-3、-6、-4、+10。
(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出租车离鼓楼出发点多远?在鼓楼的什么方向?(2)若每千米的价格为2.4元,司机一个下午的营业额是多少?3.李老师在学校西面的南北路上从某点A出发来回检查学生的植树情况,设定向南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北的路程记为负数,那么李老师所行路程依次为(单位:百米):+12,-l0,+10,-8,-6,-5,-3.(1)求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A?(2)李老师离开出发点A最远时有多少千米? (3)李老师共走了多少千米?4.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有青少年宫、党校、商场、医院四家公共场所.已知青少年宫在学校东300m处,商场在学校西200m处,医院在学校东500m处,若将马路近似地看作一条直线,以学校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m.(1)在数轴上表示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2)列式计算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5.检修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某天自A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为(单位:千米):+8、-9、+4、+7、-2、-10、+18、-3、+7、+5 回答下列问题:(1)收工时在A地的哪边?距A地多少千米?(2)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6. 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
七年级-变量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1、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经典例题【例1】如图6—5所示的曲线表示某人骑一辆自行车时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九点离开家,十五点回家.根据这个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3)第一次休息时离家多远?(4)11:00到12:00他骑了多少千米?(5)他在9:00到10:00和10:00到10:30的平均速度是多少?(6)他在何时至何时停止前进并休息用午餐?(7)他在停止前进后返回,骑了多少千米?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 (1)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的时间是12时,离家30km;(2)10.5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0.5h;(3)第一次休息时离家17.5km;(4)11:00到12:00,他骑了12.5km;(5)9:00到10:00的平均速度是lOkm/h,10:00到10:30的平均速度是15km/h;(6)从12:00到13:00间停止前进,并休息用午餐较为符合实际情况;(7)他在停止前进后返回,骑了30km,共用了2h,故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15km/h.练习1:1、 汽车速度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来表示,下图中A 、B 、C 、D 四个图象,可以分别用一句话来描述:(1)在某段时间里,速度先越来越快,接着越来越慢。
( ) (2)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 ) (3)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越来越快。
( ) (4)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越来越慢。
( )2、描述一名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这一运动过程中,速度v 与时间t 之间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3、李明骑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时间,于是加快了车速.如用s 表示李明离家的距离,t 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表示s 与t 的关系图6—41中,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 )时间速度Ao速度D速度时间C速度时间Booo OOVtOVOVtVt4、一辆轿车在公路上行驶,不时遇到各种情况,速度随之改变,先加速,再匀速又遇到情况而减速,过后再加速然后匀速,下公路、上小路,到达目的地.图6—43哪幅图象可近似描述上面情况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温度的变化

温度的变化1、用图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图像是刻画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重要方式,其特点是非常的直观。
用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2、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方式与特点表达方式特点表格多个变量可以同时出现在一张表格中关系式准确地反映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数值关系图像形象地给出了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趋势一般题型1、如图是某地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在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达到最高气温的时刻分别是()A.14℃,12时B.4℃,2时 C.12℃,14时D.2℃,4时练习1、下图是西安市99年某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那么这天()A.最高气温10℃,最低气温2℃B.最高气温10℃,最低气温-2℃C.最高气温6℃,最低气温-2℃D.最高气温6℃,最低气温2℃2、下图是桂林冬季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填空:在时气温最低,最低气温为℃,当天最高气温为℃,这一天的温差为℃(所有结果都取整数).、经典题型1、如图是某地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这张图回答:2、在这一天中,(1)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多少度?(2)20时的气温是多少?(3)什么时候气温为6℃?(4)哪段时间内气温不断下降?(5)哪段时间内气温持续不变?练习1、如图是襄樊地区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在这一天中:(1)气温T(℃)(填“是”或“不是”)时间t(时)的函数.(2)时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最高汽温是℃,最低气温是℃.(3)10时的气温是℃.(4)时气温是4℃.(5)时间内,气温不断上升.(6)时间内,气温持续不变.拓展题型1.如图,在悬挂着的弹簧另一端系上一个小铁球,让它做上下来回振动,规定小球在平衡位置以下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h记作一个负数,反之则记为正数,•通过记录有关数据,人们描绘出了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根据这张曲线图可以看出,•从记时开始.(1)________s小球振动一个来回.(2)从开始记时后2s内,小球_______次到达最高点,_______次到达最低点.(3)小球来回振动的振幅等于________(振幅等于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4)经过1.5s,小球的位置处于________.(5)估计一下,小球来回振动10.75s时应处于_________.2、.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哪两个变量间的关系?(2)A、B两点代表了什么?(3)你能设计一个实际事例与图中表示的情况一致吗?3、美国自1982~1987年已经减少了25 875 000英亩农田,农场平均面积增加33英亩,但却有200000多家农场关闭了,下面的图(一)、(二)分别刻画了农场平均面积增加情况和农场个数减少情况.根据这两幅图提供的信息回答:(1)1985年农场数是多少个?农场平均面积是多少英亩?全美国有农场多少英亩?(2)在1982年,全美国共有农场多少英亩?到1987年呢?(3)设计一张折线图,反映全美国1982~1987年间农场总面积变化情况.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人骑车外出,一段时间后又加速行驶,休息一段时间后又以相同的时间返回,则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2.某非典疑似病人夜里开始发烧,早晨烧得很厉害,医院及时抢救后体温开始下降,到中午时体温基本正常.但是下午他的体温又开始上升,直到夜里他才感觉到身上不那么发烫,下面能较好地刻画出这位非典疑似病人体温变化的图象是:()二、填空题1.一杯滚烫的水10分钟后凉却下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2.某地地面气温为15℃,高度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1)完成表格(2)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3)若用h表示高度,t表示气温,那么t随h的变化而变化,其关系式为__________.(4)高度为10km时,气温是________℃,气温为-15℃的高度是________km.4.1992年至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及商品零售价格年上涨幅度如图.其中“……”表示国内国民生产总值增幅.“__________”表示商品零售价格增幅.(1)__________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幅最大,__________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最大(2)__________年商品零售价格最低,_________年,商品零售价格增幅最小.三、解答题1、某生活小区一天24小时用电量变化情况如图:1.上午6时的电量是______千瓦,12时的用电量是______千瓦.2.一天中用电高峰是______时,用电量是______千瓦.3.小区一天中用电量所在的范围是______千瓦.4.用电量不断上升的时间范围是______,不断下降的时间范围是______.5.图中A点表示______,B点表示______.6.用电量是180瓦的大概是______时.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m/s)(简称音速)与气温x(℃)的关系如下表:•气温x(℃) 0 5 10 15 20音速y(m/s) 331 334 337 340 343(1)这一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2)音速y(m/s)与气温x(℃)之间的关系式.(3)气温x=22℃时,某人看到烟花烯放5s后才听到声音,•那么此人与燃烟花的所在地约相距多远?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非典疑似病人夜里开始发烧,早晨烧得很厉害,医院及时抢救后体温开始下降,到中午时体温基本正常.但是下午他的体温又开始上升,直到夜里他才感觉到身上不那么发烫,下面能较好地刻画出这位非典疑似病人体温变化的图象是:()二、填空题1.一杯滚烫的水10分钟后凉却下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2.某地地面气温为15℃,高度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1)完成表格(2)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3)若用h表示高度,t表示气温,那么t随h的变化而变化,其关系式为__________.(4)高度为10km时,气温是________℃,气温为-15℃的高度是________km.升高高度/km 0 1 2 3 4 …气温/℃15 …三、解答题1.某种动物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示:(1)一天之内,该动物体温的变化范围是多少?(2)一天内,它的最低和最高体温分别是多少?是几时达到的.(3)一天内,它的体温在哪段时间内下降.(4)依据图象,预计第二天8时它的体温是多少?2.如图是某地区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1)t=时,气温最高,最高气温T=℃;(2)t=时,气温最低,最低气温T=℃;(3)在时间段中,气温保持不变;(4)在时间段中,气温持续下降;(5)t=时,气温达6℃;(6)A点表示;(7)如果某种作业必须在0℃以下才能进行操作,选择时间段比较合适。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归纳提升] 依赖关系的判断方法与步骤 对于两个变量,如果一个变量的改变影响另一个变量,则这两个变 量具有依赖关系,否则不具有依赖关系.
【对点练习】❶ 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依赖关系? (1)将保温瓶中的热水倒入茶杯中缓慢冷却,并将一温度计放入茶杯 中,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冷却时间与温度计示数的 关系; (2)商品的价格与销售量; (3)某同学的学习时间与其学习成绩.
2.俗语“名师出高徒”说明 A.名师与高徒之间具有依赖关系 B.名师与高徒之间具有函数关系 C.名师是高徒的函数 D.高徒是名师的函数 [解析] 说明名师与高徒之间存在依赖关系.
(A)
3.下列各量间不存在依赖关系的是
(D)
A.人的年龄与他(她)拥有的财富
B.某人的体重与其饮食情况
C.水稻的亩产量与施肥量
[解析] (1)由图象可知甲、乙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12 s,12.5 s.故甲先到达终点;
(2)v 乙=1120.05=8(m/s).
4.给出下列关系: ①人的年龄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②抛物线上的点与该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③橘子的产量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④某同学在6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与他的考试号之间的关系. 其中不是函数关系的有__①__③__④____. [解析] 由已知关系判断得,①③④中关系不确定,故不是函数关 系,只有②是函数关系.
D.如果变量m是变量n的函数,那么变量n不一定是变量m的函数
(2)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 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如图描述了 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燃油 效率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消耗1升汽油,乙车最多可行驶 5千米
B.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消耗汽油最多 C.甲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消耗10升汽油 D.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相同条件下,在该市用丙 车比用乙车更省油
全面调查举例汇总

思考:
下表是王刚对全班同学喜爱某一项球类活 动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全班同学喜爱某种球类活动的人数分布表
运动名称 划记
人数 百分比
乒乓球 正正正
16
32%
羽毛球 正正正
15
30%
篮球 足球
正正 正
10
20%
9
18%
合计
50
50
100%
请填表和画出它的条形图。
解:
人数
16
14
12 10 8 6 4 2 0
调查问卷
年 月日
收集数据方法很多,如:民意调查,实地调查,媒体查询,实验记录,实际测量,资料查询,来访调查,问卷调查等。
2、国家统计局2003年公布的《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显示,截止2003年6月,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总值户均过万 元。
(2)哪幅统计图你能看出10万人中大学人
621235561314 这样考察全体对象叫全面调查
(2)哪幅统计图你能看出 10万人中大学人 数变化情 况?
答:折线统计图
(4)2000年10万人中初中 人数约占多少 吗?你从哪 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得到?
答: 2000年10万人中初中人数占34% , 是从扇形统计图中得到的。
(3)2000年10万人中初中人 数是多少?你是从哪幅图中得 到这个数据的?
14212 5 收集数据方法很多,如:民意调查,实地调查,媒体查询,实验记录,实际测量,资料查询,来访调查,问卷调查等。
4、如图是台州日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 热线 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 最多,共70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试题及答案(4套)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试题及答案(4套)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变量x、y满足下面的关系,则x,y之间用关系式表示为()A. y=3xB. y=3C. y=xD. y=32.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B.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C.用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D.用横轴或纵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3. 在关系式y=3x+5中,下列说法:①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②x的数值可以任意选择;③y是变量,它的值与x无关;④用关系式表示的不能用图象表示;⑤y与x的关系还可以用列表法和图象法表示,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4. 从空中落下一个物体,它降落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落地前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A.物体 B.速度 C.时间 D.空气5. 如图,是反映两个变量关系的图,下列四个情境比较合适该图的是()A.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它的水温与时间的关系B.一辆汽车从启动到匀速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C.一架飞机从起飞到降落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 踢出足球的时间与速度的关系O6.如图,是广州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26 ℃B.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18 ℃C.这一天中2时至1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D.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7.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y=12x2+1,当自变量x=2时,因变量y的值是()A.-2 B.-1 C.1 D.38.小高从家门口骑车去单位上班,先走平路到达点A,再走上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下坡路到达工作单位,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班后,如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保持和上班时一致,那么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A.12分钟 B.15分钟C.25分钟 D.27分钟9.三军受命,我解放军各部队奋力抗战在救灾一线.现有甲、乙两支解放军小分队将救灾物资送往某重灾小镇,甲队先出发,从部队基地到该小镇只有唯一通道,且路程为24 km,如图是他们行走的路程与时间的图象,四位同学观察此图象得出有关信息,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1 B .2 C .3 D .410.下面的图表是护士统计的一位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通过图表,估计这个病人下午16:00时的体温是( ) OA .38.0 ℃B .39.1 ℃C .37.6 ℃D .38.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 长方形的面积为S ,则长a 和宽b 之间的关系为 ,当长一定时, 是常量, 是变量.12.如图,l 1反映了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当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本)时,销售量 .(1)小于3 t (2)大于3 t(3)小于4 t (4)大于4 t13.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中,我们学习的“变量”是指自变量和因变量,而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是指 、 和 . 第10题图 12345614.找出能反映下列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图象,并将代号填在横线上.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对应的图象是.第14题图15.变量y与x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则y与x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x…1 1.5 2 3 4 …y…6 4 3 2 1.5 …16.某农场租用播种机播种小麦,在甲播种机播种2天后,又调来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直至完成800亩的播种任务,播种亩数与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的天数是天.(1公顷=15亩)17. 如图所示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书店,又去学校取封信后马上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则小明从学校回家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耗油量(升)18.某型号汽油的耗油量与相应金额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这种汽油的单价是每升元.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父亲告诉小明:“距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并给小明出示了下面的表格.(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如果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那么随着h的变化,t是怎么变化的?(3)你知道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吗?20.(6分)下表是某公共电话亭打长途电话的几次收费记录:(2)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电话费,那么随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3)丽丽打了5分钟电话,那么电话费需付多少元?21.(6分) 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为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3)从表格中可知,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22. (6分)张爷爷晚饭以后外出散步,碰到老邻居,交谈了一会儿,返回途中在读报栏前看了一会儿报,下图是据此情景画出的图象,s(m)表示张爷爷离开家的距离,t(min)表示外出散步的时间.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1)张爷爷是在什么地方碰到老邻居的?交谈了多长时间?(2)读报栏大约离家多少路程?(3)图中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3.(8分)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图象中,有两个图象能近似地刻画如下a,b两个情境: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去学校;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1)情境a,b所对应的图象分别是、(填写序号);(2)请你为剩下的图象写出一个合适的情境.24.(8分)如图,反映了小明从家到超市的时间与距离之间关系的一幅图.(1)图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超市离家多远?(2)小明到达超市用了多少时间?小明仅往返(不考虑中间的等待时间)花了多少时间?(3)小明出发后20分钟到30分钟内可能在做什么?(4)小明从家到超市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5. (6分)某县从2007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每年退耕还林的面积如下表:时间/年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面积/亩350 380 420 500 600 720(2)从表中可知,随时间的变化,退耕还林面积的变化趋势是什么?(3)从2007年到2012年底,该县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多少亩?(1公顷=15亩)参考答案1. C解析:观察表中数据知=,故x,y之间用关系式表示为y=3 x .2. C解析:用水平方向的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故选C.3. A解析:①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正确;②x的数值可以任意选择,正确;③y是变量,它的值与x无关,错误,因为y随x的变化而变化;④用关系式表示的不能用图象表示,错误;⑤y与x的关系还可以用列表法和图象法表示,正确.故选A.4. C解析:因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时间是自变量,速度是因变量,故本题选C.5. B 解析:题中给的图象变化情况为先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后随着x的增加y不变.A.热水的水温先是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后不变,所以不符合.B.汽车启动的过程中,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从0增大的,而匀速后,速度随时间的增加是不变的,故符合题意.C.飞机起飞的过程中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的,而降落的过程中,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的,所以不符合题意.D.踢出的足球的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的,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0时至2时之间和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剩下时段气温逐渐上升,A、B、C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D.7. D解析:当 x=2时,y=12x2+1=2+1=3.故选D.8. B 解析:先算出平路、上坡路和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为13千米/分、15千米/分和12千米/分,∴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2÷15+1÷12+1÷13=15(分钟).故选B.9. D 解析:由图可知:甲队、乙队的起始时间分别为0 h和2 h,因此甲队比乙队早出发2 h;在3 h-4 h这段时间内,甲队的图象与x轴平行,因此在行进过程中,甲队停顿了1 h;两个图象有两个交点:①甲行驶4.5 h、乙行驶2.5 h时,两图象相交,因此乙队出发2.5 h后追上甲队;②甲队行驶6 h、乙队行驶4 h后,两图象相交,此时两者同时到达目的地.在整个行进过程中,乙队用的时间为4 ,行驶的路程为24 km,因此乙队的平均速度为6 km/h.这四个同学的结论都正确,故选D.10.D解析:由图表可知,这个病人下午14:00~18:00时的体温差是39.1-38.0=1.1(℃),平均每小时体温增加1.1÷4≈0.3(℃),因此估计这个病人下午16:00时的体温是38.0+0.3×2=38.6(℃).故选D.11.a;a;S,b 解析:由题意,得a,在该关系式中,当长一定时,a是常量,S,b是变量.12.(4)解析:盈利时收入大于成本,即l1>l2,在图上应是l1在上面,在交点右边的部分满足条件,故填(4).13.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解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有三种方法: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14.a解析:匀速时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不变,故选a.15. y=6x解析:∵x与y的乘积是定值6,∴xy=6,即y=6x,所以y与x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y=6 x .16. 4 解析:600÷150=4(天).17. 6 解析:平均速度为6÷1=6(千米/时).18. 7.79 解析:单价为779÷100=7.79(元/升),故填7.79.19.解:(1)反映了温度和距离地面高度之间的关系,高度是自变量,温度是因变量.(2)由表可知,每上升1千米,温度降低6 ℃,可得关系式为y=20-6x.(3)将=6代入=206得=2036=16,即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16 ℃.20.解:(1)反映的是时间和电话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间是自变量,电话费是因变量;(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每增加1分钟,电话费增加0.6元;(3)由表格中的数据直接得出:丽丽打了5分钟电话,电话费需付3元.21. 解:(1)反映了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和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2)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为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3)当x在2分钟至13分钟内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x在13分钟至20分钟内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22.解:由图象可知:(1)张爷爷是在距家600 的地方碰到老邻居的,交谈了25-15=10(min);(2)读报栏离家300 ;(3)反映了离开家的距离与外出散步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t是自变量,离开家的距离是因变量.23.解:(1)∵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即离家一段路程,此时①②③都符合,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即又返回家,离家的距离是0,又去学校,即离家越来越远,此时只有③符合,∴只有③符合情境a;∵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即离家越来越远,且没有停留,∴只有①符合,(2)情境是小芳离开家不久,休息了一会儿,又走回了家.24. 解:根据图形可知:(1)图中所反映的是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超市离家900米.(2)小明到达超市用了20分钟;返回用了15分钟,往返共用了35分钟.(3)小明出发后20分钟到30分钟可能在超市购物或休息.(4)小明到超市的平均速度是900÷20=45(米/分),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900÷15=60(米/分).25.解:(1)反映了时间和退耕还林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其中时间是自变量,退耕还林的面积是因变量.(2)由表中数据可知退耕还林面积的变化趋势是逐年增加.(3)由题意得,从2007年到2012年底,该县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350+380+420+500+600+720=2 970(亩).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试题及答案(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只能用关系式表示 B .图象不能直观的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C .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D .以上说法都不对2.如果一盒圆珠笔有12支,售价18元,用y (元)表示圆珠笔的售价,x 表示圆珠笔的支数,那么y 与x 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 A .y=12x B.y=18x C.y=23x D.y=32x 3. 一辆汽车由韶关匀速驶往广州,下列图象中大致能反映汽车距离广州的路程s (千米)和行驶时间t (小时)的关系的是 ( )4.在一定条件下,若物体运动的路程s (米)与时间t (秒)的关系式为1232++=t t s ,则当4t =时,该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 ) A.28米 B.48米 C .57米 D .88米5.在某次试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 和v 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A .22v m =-B .21v m =-C . 33v m =-D .1v m =+6.“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7.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C 037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如图1反映了一天24小时内小红的体温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晨5时体温最低B.下午5时体温最高C.这一天小红体温T C 0的范围是36.5≤T ≤37.5D.从5时至24时,小红体温一直是升高的8.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输入 (1)2345… 输出…1225310417526…那么,当输入数据8时,输出的数据是 ( ) A.861 B.863 C.865D.867 9. 如图2,图象(折线OEFPMN )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 B.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36.51712 5 0 T/()C 0t/h24 37.5图1图2C.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D.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10. 向高为10厘米的容器中注水,注满为止,若注水量V (厘米3)与水深h(厘米)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3所示,则这个容器是下列四个图中的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 r ,其中自变量是____,因变量是____. 12.在关系式y=5x+8中,当y=120时,x 的值是 .13.一蜡烛高20 厘米,点燃后平均每小时燃掉4厘米,则蜡烛点燃后剩余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0≤t ≤5).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厘米,底边长为y 厘米,腰长为x 厘米. 则y 与x 的之间的关系式是 .15.如图4所示的关系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书店,又去学校取封信后马上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则小明从学校回家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16.小亮帮母亲预算家庭4月份电费开支情况,下表是小亮家4月初连续8天每天早上电表显示的读数. 日期︳日 1 2 3 4 5 6 7 8 电表读数︳度2124283339424649(1)表格中反映的变量是______,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2)估计小亮家4月份的用电量是______,若每度电是0.49元,估计他家4月份应交的电费是______.图3图417.如图5所示,是护士统计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图,这位病人中午12时的体温约为 .18.根据图6中的程序,当输入x =3时,输出的结果y = .19. 小明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行程情况如图7所示,若返回时上、 下坡的速度仍保持不变,那么小明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_______分 .20. 一根弹簧原长13厘米,挂物体质量不得超过16千克,并且每挂1千克就伸长0.5厘米,则当挂物体质量为10千克,弹簧长度为________厘米,挂物体X (千克)与弹簧长度y(厘米)的关系式为_______.(不考虑x 的取值范围)三、解答题(第21题6分,第22题7分,共13分)21.(6分)某校办工厂现在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以后每年增加2万元. (1)写出年产值y (万元)与年数x 之间的关系式.(2)用表格表示当x 从0变化到6(每次增加1)y 的对应值.时间/分18 363696路程/百米图7(3)求5年后的年产值.22.(7分)星期天,小明与小刚骑自行车去距家50千米的某地旅游,匀速行驶1.5小时的时候,其中一辆自行车出故障,因此二人在自行车修理点修车,用了半个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前行,行驶1小时到达目的地.请在右面的图8中,画出符合他们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图象.图8四、本题满分8分。
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C二、综合题41、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1)AB 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的曲线是__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 。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 。
(4)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小) 。
42、读图回答问题:(1)该锋面是 锋,判断根据是 。
(2)锋面过境时,该城市天气状况如何? 。
(3)锋面过境后,城市的天气状况如何? 。
43、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北半球),回答:(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出中心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用===)低压槽(用―――)的位置。
(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风,乙地的风向是 风。
(4)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 ,原因是 。
(5)如果图中的低压中心大致以每小时20km 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48小时后,乙地将出现 天气。
44、读某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图中气压中心B 是 ,C 是 。
造成海陆上气压分布差异的原因是 。
由于大陆上形成气压中心B ,从而切断了 气压带,使之由带状分布变为 状分布。
(2)此时D 地盛行 风向的风,E 地盛行 风。
(3)E 地此时盛行风的成因主要是 。
(4)此时亚欧大陆东部和南部地区气候特点 ,请解释原因: 。
45、读下面“某地逐月气温、降水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代表月份)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2)该气候区降水最多的季节,控制当地的盛行风是 风,此时的气候特征是 。
(3)当地气温最高的季节,控制当地的气压带是,在它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是 。
(4)当地处于一年中降水最少的季节时,我国广州市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原因是此时广州受_________ 影响。
(5)此图代表的地点可以是下列中的:______ 。
A 、上海 B 、伦敦 C 、罗马 D 、开普敦 E 、孟买 46、读下图回答:(1)该图表示北 半球(季节)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46)

一、选择题(共10题)1.甲、乙两人在操场上赛跑,他们赛跑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人进行1000米赛跑B.甲先慢后快,乙先快后慢C.比赛到2分钟时,甲、乙两人跑过的路程相等D.甲先到达终点2.对圆的周长公式C=2πr的说法正确的是( )A.C,r是变量,π,2是常量B.π,r是变量,2是常量C.r是变量,2,π,C是常量D.C是变量,2,π,r是常量3.用每张长6cm的纸片,重叠1cm粘贴成一条纸带,如图,纸带的长度y(cm)与纸片的张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y=6x−1B.y=6x+1C.y=5x+2D.y=5x+14.如果某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y随x的增大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5.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ℎ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A.B.C.D.6.如图,正△ABC的边长为3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的方向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秒),y=PC2,则y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B.C.D.7.为了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建设生态文明,某工厂自2019年1月开始限产进行治污改造,其月利润y(万元)与月份x之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治污完成前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治污完成后是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4月份的利润为50万元B.治污改造完成前后共有4个月的利润低于100万元C.治污改造完成后每月利润比前一个月增加30万元D.9月份该厂利润达到200万元8.下列函数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B.y=x C.y=−x D.y2=x A.y=1x9.下列图象中,y是x的函数的是( )A.B.C.D.10.如图,是一种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下的小孔漏出,壶壁内画出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若用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面的图象适合表示一小段时间内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 )A.B.C.D.二、填空题(共7题)11.星期天,小明上午8:00从家里出发,骑车到图书馆去借书,再骑车回到家.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上午8:45小明离家的距离是千米.12.物体自由下落的高度ℎ(单位:m)与下落时间t(单位:s)的关系是ℎ=4.9t2,在一次实验中,一个物体从490m高的建筑物上自由落下,到达地面需要的时间为s.13.已知某地的地面气温是20∘C,如果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C,则气温t(∘C)与高度ℎ(m)的函数关系式为.14.某商店售货时,在进价基础上加一定利润,其数量x与售价y如下表所示:数量x(千克)1234⋯则售价y与数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售价y(元)8+0.416+0.824+1.232+1.6⋯为.15.一天学生小明早上从家去学校,已知小明家离学校路程为2280米(小明每次走的路程),小明从家匀速步行了10.5分钟后,爸爸发现小明的一科作业忘带,爸爸立刻拿起小明忘带的作业匀速跑步追赶小明,追上小明后爸爸立即将作业交给小明,小明继续以原速向学校行走(假定爸爸将作业交给小明的时间忽略不计),爸爸将作业带给小明后,原地接了2分钟的电话后,立即以更快的速度匀速返回家中.小明和爸爸两人相距的路程y(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爸爸到达家时,小明与学校相距的路程是米.16.若f(x)=2x2+x,g(x)=3x−1,则f(2)⋅g(−1)=.17.经科学家研究,蝉在气温超过28∘C时才会活跃起来,此时边吸树木的汁液边鸣叫,如图是某地一天的气温变化图象,在这一天中,听不到蝉鸣的时间是小时.三、解答题(共8题)18. 已知某易拉罐厂设计一种易拉罐,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符合要求的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与铝用量有如下关系:底面半径x (cm ) 1.6 2.0 2.4 2.8 3.2 3.6 4.0用铝量y (cm 3) 6.9 6.0 5.6 5.5 5.7 6.0 6.5(1) 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 当易拉罐底面半径为 2.4 cm 时,易拉罐需要的用铝量是多少?(3)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为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 粗略说一说易拉罐底面半径对所需铝质量的影响.19. 将长为 30 cm ,宽为 10 cm 的长方形白纸按图所示的方法黏合起来,黏合部分的宽为 3 cm .(1) 求 5 张白纸黏合后的长度;(2) 设 x 张白纸黏合后的总长度为 y cm ,写出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 x =20 时 y 的值及 y =813 时 x 的值;(3) 设 x 张白纸黏合后的总面积为 S cm 2,写出 S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 x =30 时 S 的值及 S =5430 时 x 的值.20. 中国联通在某地的资费标准为包月 186 元时,超出部分国内拨打 0.36 元/分,由于业务多,小明的爸爸打电话已超出了包月费.下表是超出部分国内拨打的收费标准.时间/分12345⋯电话费/元0.360.72 1.08 1.44 1.8⋯(1) 这个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2) 如果用 x 表示超出时间,y 表示超出部分的电话费,那么 y 与 x 的表达式是什么? (3) 如果打电话超出 25 分钟,需付多少电话费?(4) 某次打电话的费用超出部分是 54 元,那么小明的爸爸打电话超出几分钟?21. 希望中学学生从 2018 年 12 月份开始每周喝营养牛奶,单价为 2 元/盒,总价 y 元随营养牛奶盒数 x 变化.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并写出表示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式子.22. 小明从 A 地出发向 B 地行走,同时晓阳从 B 地出发向 A 地行走,小明、晓阳离 A 地的距离y(千米)与已用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分别如图中l1,l2所示.(1) 小明与晓阳出发几分钟时相遇?(2) 求晓阳到达A地的时间.23.小张同学尝试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主研究函数y=1x2的图象与性质.下面是小张同学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现请你来完成:(1) 函数y=1x2的定义域是;(2) 下表列出了y与x的几组对应值:x⋯−2−32m−34−1212341322⋯y⋯144911694416914914⋯表中m的值是;(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试由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 结合函数y=1x2的图象,写出这个函数的性质:.(只需写一个)24.小南一家到某度假村度假,小南和妈妈坐公交车先出发,爸爸自驾车沿着相同的道路后出发,爸爸到达度假村后,发现忘了东西在家里,于是立即返回家里取,取到东西后又马上驾车前往度假村,(取东西的时间忽略不计),如下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s(km)与小南离家的时间t(h)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小南家到该度假村的距离是 km .(2) 小南出发 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 ,图中点 A 表示 . (3) 小南从家到度假村的路途中,当他与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 km .25. 某电视机厂要印制产品宣传材料,甲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 1 元印制费,另需收取所有印制材料的制版费 1500 元;乙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 2.5 元印制费,不收制版费. 设该电视机厂在同一个印刷厂一次印刷的数量为 x 份 (x >0).(1) 根据题意填表:一次印刷数量(份)3005001500⋯甲印刷厂花费(元) 2000 ⋯乙印刷厂花费(元)1250⋯(2) 设在甲印刷厂花费 y 1 元,在乙印刷厂花费为 y 2 元.分别求 y 1,y 2 为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3) 根据题意填空:①若电视机厂在甲印刷厂和在乙印刷厂一次印制宣传材料的数量相同,且花费相同,则该电视机厂在同一个印刷厂一次印制材料的数量为 份; ②印制 800 份宣传材料时,选择 印刷厂比较合算;③电视机厂拟拿出 3000 元用于印制宣传材料,在 印刷厂印制宣传材料可以多一些.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1. 【答案】C【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 【答案】A【知识点】常量、变量3. 【答案】D【知识点】解析式法4. 【答案】A【知识点】图像法5.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形的形状,可知水的最大深度ℎ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先慢后快,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知识点】图像法6. 【答案】B【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7. 【答案】B【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8. 【答案】D中,y是x的函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解析】A.y=1xB.y=x中,y是x的函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y=−x中,y是x的函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y2=x中,y不是x的函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知识点】函数的概念9. 【答案】D【知识点】函数的概念10.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开始时,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所以y的初始位置应该大于0,可以排除A、D;由于漏壶漏水的速度不变,所以图中的函数应该是一次函数,可以排除C选项;所以B选项正确.故选:B.【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二、填空题(共7题)11. 【答案】1.5【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2. 【答案】10【解析】当ℎ=490时,4.9t2=490,∴t=±10,∵t≥0,∴t=10,答:有一个物体从490m高的建筑物上自由落下,到达地面需要10s.【知识点】解析式法13. 【答案】t=−0.006ℎ+20【解析】∵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C,∴每升高1m气温下降0.006∘C,∴气温t(∘C)与高度ℎ(m)的函数关系式为t=−0.006ℎ+20.【知识点】解析式法14. 【答案】y=8.4x【知识点】解析式法15. 【答案】270【解析】由题意知,图形的纵坐标表示为两人相距的路程,横坐标表示为小明的出发时间,从0∼10.5分钟时,小明自己走,爸爸还没有出发,∴小明的速度v1=630÷10.5=60米/分钟,从10.5∼21分钟时,爸爸开始从家出发,并在时间t=21分钟时追上小明,∴此时小明的路程为:60×21=1260米,∴爸爸的速度为v2=1260÷(21−10.5)=120米/分钟,设爸爸返回时的速度为v,根据题意得,4v+60×6=920,∴v=140米/分钟,∴等爸爸送完作业返回家时所用时间为21×60÷140=9分钟,∴等爸爸到家小明总用时:21+9+2=32,∴此时小明与学校相距的距离为:2280−32×60=360米.【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6. 【答案】−40【知识点】解析式法17. 【答案】12【解析】图象不超过28∘C的时间是10−0=10,24−22=2,10+2=12小时,故答案为:12.【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三、解答题(共8题)18. 【答案】(1) 易拉罐底面半径和用铝量的关系,易拉罐底面半径为自变量,用铝量为因变量.(2) 当底面半径为2.4cm时,易拉罐的用铝量为5.6cm3.(3) 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8cm时比较合适,因为此时用铝较少,成本低.(4) 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1.6∼2.8cm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2.8∼4.0cm间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知识点】函数的概念、列表法19. 【答案】(1) 30×5−4×3=138cm.(2) y=27x+3(x为正整数),当x=20时,y=543;当y=813时,x=30.(3) S=270x+30(x为正整数),当x=30时,S=8130;当S=5430时,x=20.【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应用20. 【答案】(1) 国内拨打时间与电话费之间的关系,打电话时间是自变量、电话费是因变量.(2) 由题意可得:y=0.36x.(3) 当x=25时,y=0.36×25=9(元),即如果打电话超出25分钟,需付186+9=195(元)的电话费.=150(分钟).(4) 当y=54时,x=540.36答:小明的爸爸打电话超出150分钟.【知识点】解析式法、函数的概念21. 【答案】y=2x;常量:2;变量:x,y;自变量:x;y是x的函数.【知识点】函数的概念、常量、变量22. 【答案】(1) 由图象可得,小明的速度为4÷30=215(千米/分钟),1.6÷215=1.6×152=12(分钟),即小明与晓阳出发12分钟时相遇;(2) 晓阳的速度为:(4−1.6)÷12=0.2(千米/分钟),4÷0.2=20(分钟),即晓阳到达A地用时20分钟.【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3. 【答案】(1) x≠0的实数(2) −1(3) 图(略);(4) 图象关于y轴对称【解析】(4) 图象在x轴的上方;在对称轴的左侧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图象无限接近于两坐标轴但永远不会和坐标轴相交等.【知识点】函数关系式为分式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图像法、自变量与函数值24. 【答案】(1) 时间t;距离s;60(2) 1;60;2.5小时后小南和妈妈离家距离为50千米(3) 30或45【解析】(1) 图中一共两个变量:时间、距离,其中自变量是时间t,因变量是距离s.由图可知,距离家最远的位置为度假村,距离为60km.(2) 爸爸出发的晚,由图可知晚出发1小时,爸爸第一次到达度假村时,时间为2小时,即爸爸走了1个小时,爸爸的速度为60÷1=60(km/h).点A表示2.5小时后小南和妈妈离家距离为50千米.(3) 由图象可知,爸爸第一次去时,当小南与爸爸相遇时,离家的速度是30km,爸爸往回返时,两个相距20千米,小南速度;60÷3=20(km/h),20÷(60+20)=14(h),=15(km).60×1460−15=45(km),综上,当小南与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30km或45km.【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自变量与函数值25. 【答案】(1) 1800;3000;750;3750;(2) 由题意可得,y1=x+1500,y2=2.5x;(3) 1000;乙;甲【解析】(1) 由题意可得,当印制300份材料时,甲印刷厂的花费为:300×1+1500=1800(元),乙印刷厂的花费为:300×2.5=750(元),当印制1500份材料时,甲印刷厂的花费为:1500×1+1500=3000(元),乙印刷厂的花费为:1500×25=3750(元).(3) ①由题意可得,x+1500=2.5x,解得,x=1000,故答案为:1000;②当x=800时,y1=1500+800=2300,y2=2.5×800=2000,∵2300>2000,∴选择乙家印刷厂,故答案为:乙;③当y=3000时,选择甲印刷厂时,3000=x+1500,得x=1500,选择乙印刷厂时,3000=2.5x,得x=1200,∵1500>1200∴电视机厂拟拿出3000元用于印制宣传材料,在甲印刷厂印制宣传材料可以多一些,故答案为:甲.【知识点】列表法、方案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图象。 ( 3)从图中你还可 以得到哪些信息?
画一画
问题2:怎样画函数 y = -2x 的图象呢? 练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 = -2x+3 的图象。
画一画
2 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 x 1的图象, 3 并求出它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
解:当x=0时,y=1 ∴该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1)
3 ) ∴该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 2
2 3 当y=0时, x 1 0,解得x 3 2
练一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各组函数的图象。
①y x,y x 3,y x 2
1 1 1 ②y x,y x 4,y x 1 2 2 2
想一想
右图是某地一天的气温变化图,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 x的值和对应的函数y的值作为 ( 1)8时和20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这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分别在这一 天的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这个函数
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
课堂小结
1.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平行于y=kx且过(0,b)的一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条直线. ①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须确定直线上任意两点即可;
②把直线y=kx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
∣b ∣个单位,就可以得到直线y=kx+b 。
2. 求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方法: 令x=0,函数y的值即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 令y=0,解出的x的值即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3. 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求两个解析式所 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思考题:观察上述各组函数的图象的位置关系,你 能发现什么?
1.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只要k相等,它们一定互相平行; 2.把函数y=kx的图象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k个 单位,就可以得到y=kx+b 的图象。
练一练
1.一次函数y=-8x+16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求 △AOB的面积。 2.若一次函数y=-x+5与y=2x-1的图象与x轴交于A、 B两点,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求△ABC的面积。 3.若一次函数y=kx+2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 △AOB的面积为1,求k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