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式软开关变换器(ZVS)教程

合集下载

新型微波炉电源中ZVS高频变换器的设计及实现.

新型微波炉电源中ZVS高频变换器的设计及实现.

新型微波炉电源中ZVS高频变换器的设计及实现O 引言新型微波炉电源与目前国内所用的微波炉电源相比,效率较高,损耗较小,在当前节能减排要求日益迫切的情况下有着其明显的意义。

ZVS高频变换器是新型微波炉电源中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的原理是通过实现软开关使得开关损耗大为减小,提高工作频率,达到使电源小型化,高传输效率的目的。

对于如何设计谐振变换的参数,来实现软开关,并达到规定的输入输出要求,是个很重要的方面。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谐振变换器中关键的谐振电容和电感的计算方法,并对电路的其他参数进行了设计。

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仿真。

最后试制出了一台样机,实验结果符合要求。

l ZVS高频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应用于新型微波炉电源的ZVS高频变换器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

采用IGBT作为开关管,其驱动信号采用固定占空比为接近0.5的互补信号(有一定的死区时间),电路主要由滤波电路、ZVS高频变换器和桥式倍压整流电路组成。

滤波电路由整流桥D,平波电感Ld和滤波电容Cd1、Cd2组成,将输入的交流变成直流。

高频变换器中Lr为谐振电感。

在这个电路中假设变压器的激磁电感足够大,激磁电流是一个常数。

Cr为谐振电容。

VTl,VT2为开关管,VDl、VD2分别为VTl、VT2内置续流二极管。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为抑制开关管的过电压、du/dt或者过电流和di/dt,减小器件的开关损耗,需要加入吸收缓冲电路。

C1为VT1的缓冲吸收电容,C2和尺并联组成VT2的吸收缓冲电路。

由于吸收电容和开关管相并联,它对Lr和Cr组成的谐振电路没有很大影响,但是其两端电压会随着换流过程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谐振的过程进行充电和放电,因此电容的值不能选得很大,要保证电容的充放电的时间在死区的范围内,符合换流的要求。

倍压整流电路如图中所示,采用桥式倍压整流电路。

ZVS高频变换器的主要工作模态如图2所示,主要依靠电容和电感之间能量的传递,实现二极管的续流,给开关管的开通创造ZVS条件。

第十章-软开关技术2——移相控制ZVS-PWM-DC-DC全桥变换器

第十章-软开关技术2——移相控制ZVS-PWM-DC-DC全桥变换器

loss
TS / 2
而 t25
Lr [ I 2 I Lf (t5 ) / K ] Vin
那么有:Dloss
2Lr [ I 2 I Lf (t5 ) / K ] Vin TS
Dloss 越大;②负载越大, Dloss越大;③ Vin越低,Dloss 越大。 可知:① Lr 越大, Dloss 的产生使DS 减小,为了得到所要求的输出电压,就必须减小原副边的 匝比。而匝比的减小,带来两个问题: ①原边电流增加,开关管电流峰值也要增加,通态损耗加大; ②副边整流桥的耐压值要增加。
6.
Vin i p (t ) (t t4 ) Lr
到 t5 时刻,原边电流达到折算到原 边的负载电流 I Lf (t5 ) / K值,该开 关模态结束。 持续时间为:
t45
Lr I Lf (t5 ) / K Vin
7. 开关模态6 在这段时间里,电源给负载供电 原边电流为:
10.3. 3 两个桥臂实现ZVS的差异
1.实现ZVS的条件 要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必须有足够的能量: ①抽走将要开通的开关管的结电容(或外部附加电容)上的电荷; ②给同一桥臂关断的开关管的结电容(或外部附加电容)充电; 考虑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电容,还要有能量用来: ③抽走变压器原边绕组寄生电容CRT 上的电荷。

ip (t ) I p (t0 ) I1
vC1 (t )
I1 (t t0 ) 2Clead I1 vC 3 (t ) Vin (t t0 ) 2Clead

C3 电压降到零,D3 自 t1时刻,
然导通。
3.开关模态2
td (lead ) t01
D3导通后,将Q3 的电压箝在零位 此时开通Q3 ,则Q3是零电压开通。 Q3和Q1驱动信号之间的死区时间 ,即

第六章 软开关技术(移相全桥ZVS软开关电路分析)

第六章 软开关技术(移相全桥ZVS软开关电路分析)

td (lead ) 2CleadVin / I1
在这段时间里,原边电流等于折算到 原边的滤波电 ) / K
4.开关模态3 在 t2 时刻,关断 Q4,原边电流 i p 转 移到 C2和 C4中,一方面抽走 C2上的 电荷,另一方面又给 C4充电。 由于C2 和C4 的存在,Q4的电压是从零 慢慢上升的,因此 Q4是零电压关 断。这段时间里谐振电感 Lr 和C2 及 C4在谐振工作。原边电流 i p 和 C4 的电压分别为: 电容C2 ,

2.开关模态1 在 t 0 时刻关断Q 1,原边电流 i p 从 Q 1中转移到到 C3和 C1 支路中,给

C1充电,同时 C3被放电。 电容 C1 的电压从零开始线性上升
电容 C3 的电压从 Vin开始线性下降 Q 1是零电压关断。
i p (t ) I p (t0 ) I1
vC1 (t )
到 t4 时刻,原边电流从 I p (t3 )下降到 零,二极管 D2和 D3自然关断。 持续时间为: t L I (t ) / V
34 r P 3
Vin i p (t ) I p (t3 ) (t t3 ) Lr
in
6. 开关模态5 在 t 4 时刻,原边电流流经 Q2和 Q3。 由于原边电流仍不足以提供负载 电流,负载电流仍由两个整流管 提供回路,因此原边绕组电压仍 然为零,加在谐振电感两端电压 是电源电压Vin ,原边电流反向线 性增加。

到 t5 时刻,原边电流达到折算到原 I Lf (t5 ) / K 值,该开 边的负载电流 关模态结束。 持续时间为: L I (t ) / K
Vin i p (t ) (t t4 ) Lr
t45

自激式软开关变换器(ZVS)教程

自激式软开关变换器(ZVS)教程

自激式软开关变换器(ZVS)教程前言第一章关于本电路第二章ZVS的工作原理第三章ZVS的元件选择第四章ZVS的拓展应用之电磁枪配套升压器第五章ZVS的拓展应用之基于ZVS的滞后反馈升压器第六章ZVS的拓展应用之高效电鱼机ZVS电路对于各位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可能很多同学都制作过数十个ZVS电路了。

ZVS的最经常用途是驱动高压包拉弧,zvs具有简单、功率大、发热小效率高等优点。

在此提醒一下各位,不要不加思索地一味重复制作某个电路,DIY<>纯粹的组装。

本教程将介绍ZVS 的背景、工作原理、制作经验和高级应用方式(这是亮点!)同时带领各位领悟DIY的真谛!第一章关于本电路相信很多人看到了很熟悉的那个电路。

这就是自激式软开关变换器,常被大家称为ZVS。

值得一提的是,ZVS是一种电路工作模式的名称(Zero voltage switch,零电压开关),用于描述在开关电源中功率管在其两端电压为零时进行开关动作,此时没有开关损耗。

本电路的功率管正是由于工作在ZVS模式又加上太著名了所以被称为ZVS……(下文中ZVS代表本电路)ZVS是一种Royer变换器,那么Royer是啥?可能很多同学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下面让我为大家分解。

1955年美国的科学家罗那(G.H.Royer)首先研制成功了利用磁芯的饱和来进行自激振荡的晶体管直流变换器。

此后,利用这一技术的各种形式的精益求精直流变换器不断地被研制和涌现出来,从而取代了早期采用的寿命短、可靠性差、转换效率低的旋转和机械振子示换流设备。

由于晶体管直流变换器中的功率晶体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所以由此而制成的稳压电源输出的组数多、极性可变、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因而当时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及军事电子设备。

由于那时的微电子设备及技术十分落后,不能制作出耐压高、开关速度较高、功率较大的晶体管,所以这个时期的直流变换器只能采用低电压输入。

此后Royer类变换器一直没有停止发展,先后出现了:三极管ZCS(用于LCD背光照明CCFL,本教程不多作介绍)场效应管ZVS(大家熟知的那个电路),这两个电路实现了谐振软开关,因此效率非常高,比PWM硬开关变换器的效率高不少。

ZVS全桥移相软开关电源

ZVS全桥移相软开关电源

第18卷第4期2008年7月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Journa l o fH e ilongjiang I nstitute o f Science&TechnologyV o.l18N o.4Ju l y2008文章编号:1671-0118(2008)04-0302-04Z VS全桥移相软开关电源李春华,胡红林,王艳超(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27)摘要:为了克服硬开关电源尖峰干扰大、可靠性差、效率低的缺点,分析了全桥移相软开关电路超前臂和滞后臂的不同工作状态,讨论了全桥移相软开关电路的占空比丢失现象,对软开关谐振器超前臂、滞后臂的并联电容和串联电感参数进行选取。

通过试制4k W全桥移相ZVS软开关电源,获得了变压器前端电压和电流波形。

结果表明:开关管实现了零电压变换,验证了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参数选取的正确性。

关键词:全桥移相;软开关;谐振中图分类号:TM46文献标识码:AFul-l bri dge phase-shifting ZVS power sourceLI Chunhua,HU H ong lin,WANG Yanchao(Co llege of E l ectr i cal and Infor mati on Eng i neeri ng,He ilong ji ang Institute of Science&T echno l ogy,H arbi n150027,China)Abst ract:D irected a t overco m ing the hard-sw itch i n g po w er supply.s shortco m ings,such as grea t peak i n terference,poor re liability,and l o w efficienc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fferent states about the leadi n g ar m and t h e lagg i n g ar m o f t h e fu l-l bri d ge phase-sh ifting sof-t s w itching c ircu it and d i s cusses the duty factor l o ss of f u l-l bri d ge phase-sh ifting so f-t s w itch i n g c ircu i.t The paper a lso g ives the choice of the para m eter of the parallel capacitance and series i n ductance in t h e sof-t sw itch i n g resonator.s lead i n g ar m and lagg i n g ar m.The developm ent o f4k W Z VS fu l-l bri d ge phase-sh ift so f-t sw itch i n g po w er supp li e s m akes possi b le the w ave for m s of t h e front voltage and curren t co m ing fro m the transfor m ers.The results sho w that the s w itch i n g tube g i v es the possibility of zero-vo ltage transfor m ati o n,wh ich proves the co rrect cho ice of t h e para m e ters o f the i n ductor and resonant capacito r in the resonator.K ey w ords:f u l-l bri d ge phase-sh ifting;so f-t s w itching;resonance收稿日期:2008-05-26作者简介:李春华(1959-),女,黑龙江省尚志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自动控制及智能控制,E-m ai:l lch-ysx@f126.co m。

ZVS软开关的实现

ZVS软开关的实现

一种带辅助变压器的Flyback变换器ZVS软开关实现方案(图)作者:陈世杰 吕征宇 钱照明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7月12日 16:00:58摘要:提出了一种新颖的FLYBACK变换器ZVS软开关实现方案。

一个较小的辅助变压器与主变压器串联,通过使辅助变压器原边激磁电感电流双向来达到主开关管的ZVS软开关条件。

该方案实现了主辅开关管的ZVS软开关,限制了输出整流二极管关断时的di/dt,并且使变换器在任何负载情况下,都能在宽输入范围内实现软开关。

关键词:ZVS软开关;辅助变压器;电流双向引言在很多通讯和计算机系统中,需要使用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提高开关频率可以减小电感、电容等元件的体积,是目前开关电源提高功率密度的一种趋势。

但是,开关频率的提高,开关器件的损耗也随之增加。

为了减小开关电源的开关损耗,提高其开关频率,软开关技术应运而生。

软开关技术主要包括两种:零电压软开关(ZVS)及零电流软开关(ZCS)。

在含有MOSFET开关器件的变换器拓扑中,零电压软开关要优于零电流软开关。

Flyback变换器电路简单,在小功率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Flyback变换器的ZVS软开关拓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3][4]。

最近几年,有源箝位ZVS软开关技术被提出[5][6][7],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8][9],比如,轻载时不能实现软开关。

本文提出了一种带辅助变压器的Flyback零电压软开关电路,与有源箝位Flyback零电压软开关电路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电路在整个负载范围内都能实现软开关;2)任何负载情况下,电路都可以在宽输入范围中实现软开关;3)丢失占空比不随输出负载变化而变化,利于电路参数设计。

下面分析了此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软开关参数的设计,并以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1 工作原理图1为本文提出的Flyback软开关电路,Tr为辅助变压器。

其两个开关S1及S2互补导通,中间有一定的死区防止共态导通。

半桥自激式zvs开关电源电路原理

半桥自激式zvs开关电源电路原理

半桥自激式zvs开关电源电路原理1. 什么是半桥自激式ZVS开关电源?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半桥自激式ZVS开关电源电路,别被这些高大上的词吓到了。

想象一下,电源就像是电器的“心脏”,它负责把电流送到电器里。

半桥自激式ZVS开关电源呢,就是一种让这个“心脏”跳得更稳、更省电的方式。

好比是给心脏装上了高科技的节能装置,心脏跳得更稳,身体也更健康。

1.1 半桥电路是什么?先来个大致了解。

半桥电路,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电路的“半边”。

我们把电路想象成一个桥,这个桥有两个支点,半桥就相当于把这个桥的两边留出一半。

其实,这种半桥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两个开关元件(通常是MOSFET或者IGBT)和两个电感组成。

哎,这听上去有点绕,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开关像摆锤一样交替开关,把电流送到负载上去。

1.2 自激式ZVS怎么回事?接下来,让我们聊聊自激式ZVS。

ZVS是“Zero Voltage Switching”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零电压开关”。

想象一下你在开关灯,通常开关的瞬间会有个电弧。

ZVS技术就像是给开关加了一个“缓冲区”,让它在零电压的时候开关,避免了电弧的产生。

自激式呢,就是它能自己调节,使得开关工作在这个零电压的状态下,不需要外加复杂的控制电路。

这就像是开车时,车子能自动刹车,让你不必费心操控。

2. 半桥自激式ZVS的工作原理了解了什么是半桥自激式ZVS,我们再看看它的工作原理。

这个电路就像是一个精密的舞蹈,两个开关交替工作,电流在负载上跳动,稳稳地保持电压和电流的平衡。

下面,我们详细解开这个“舞步”:2.1 电路的基本构成半桥自激式ZVS电路主要有两个开关元件和一个变压器。

开关元件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它们的“开”与“关”决定了电流的流向。

变压器就像是电路中的“变声器”,调整电压和电流的输出。

电路里还有电感和电容,它们一起协调,使得开关在零电压状态下工作,避免了电流的浪涌。

2.2 自激式ZVS的实现那么,如何实现零电压开关呢?这就要靠电路中的自激反馈了。

电力电子Ⅱ--ZCS、ZVS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Ⅱ--ZCS、ZVS实验指导书

iLr(t ) = I 0 +
Vin sin ( t − t 1) Zr
Vcr(t ) = Vin 1 − cos (t − t 1)
经过 1/2Tr,到达 t1a 时刻,iLr 减小到 I0,此时 Vcr 达到最大值 Vcrmax=2Vin 。 在
t1b 时刻,iLr 减小到 O,此时开关管 Q1 的反并二极管 DQl 导通, iLr 继续反方
结束,它的持续时间为:
t 23 =
4.自然续流阶段 t 3,t 4
LrILr( t 2) Uo
在此开关模态中, 谐振电感 Lr 和谐振电容 Cr 停止工作, 输入电流 Ii 经过 Ql 续流,
70
负载由输出滤波电容提供能量。 在 t4 时刻,Q1 零电压关断,开始下一个开关周期。 实验线路如图 3-69 所示:

3.电感放电阶段[t2,t3 ] 在此开关模态中,Q1 开通,输入电流 -Vo,那么 iLr 线性减小。

1 −(
Vo 2 ) IiZr
Ii 流经 Q1,此时加在谐振电感两端的电压为
iLr( t ) = I Lr( t 2) −

Vo ( t − t 2) Lr
t3 时刻,iLr 减小到 O,由于 D1 的阻断作用,iLr 不能反方向流动,此开关模态
图 3-69
Boost ZVS 实验线路图
三. 实验内容
1. 示波器观察 Boost ZVS 电路的各个测量点波形,分析其工作原理; 2. 了解 Boost ZVS 电路的优缺点。
四. 实验设备及仪器
1.电力电子技术探究性实验平台; 2. DDS 35“准谐振软开关电路”实验挂箱; 3. NMCL-50 数字直流表; 4. 数字式万用表; 5.示波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激式软开关变换器(ZVS)教程前言第一章关于本电路第二章ZVS的工作原理第三章ZVS的元件选择第四章ZVS的拓展应用之电磁枪配套升压器第五章ZVS的拓展应用之基于ZVS的滞后反馈升压器第六章ZVS的拓展应用之高效电鱼机ZVS电路对于各位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可能很多同学都制作过数十个ZVS电路了。

ZVS的最经常用途是驱动高压包拉弧,zvs具有简单、功率大、发热小效率高等优点。

在此提醒一下各位,不要不加思索地一味重复制作某个电路,DIY<>纯粹的组装。

本教程将介绍ZVS 的背景、工作原理、制作经验和高级应用方式(这是亮点!)同时带领各位领悟DIY的真谛!第一章关于本电路相信很多人看到了很熟悉的那个电路。

这就是自激式软开关变换器,常被大家称为ZVS。

值得一提的是,ZVS是一种电路工作模式的名称(Zero voltage switch,零电压开关),用于描述在开关电源中功率管在其两端电压为零时进行开关动作,此时没有开关损耗。

本电路的功率管正是由于工作在ZVS模式又加上太著名了所以被称为ZVS……(下文中ZVS代表本电路)ZVS是一种Royer变换器,那么Royer是啥?可能很多同学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下面让我为大家分解。

1955年美国的科学家罗那(G.H.Royer)首先研制成功了利用磁芯的饱和来进行自激振荡的晶体管直流变换器。

此后,利用这一技术的各种形式的精益求精直流变换器不断地被研制和涌现出来,从而取代了早期采用的寿命短、可靠性差、转换效率低的旋转和机械振子示换流设备。

由于晶体管直流变换器中的功率晶体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所以由此而制成的稳压电源输出的组数多、极性可变、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因而当时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及军事电子设备。

由于那时的微电子设备及技术十分落后,不能制作出耐压高、开关速度较高、功率较大的晶体管,所以这个时期的直流变换器只能采用低电压输入。

此后Royer类变换器一直没有停止发展,先后出现了:三极管ZCS(用于LCD背光照明CCFL,本教程不多作介绍)场效应管ZVS(大家熟知的那个电路),这两个电路实现了谐振软开关,因此效率非常高,比PWM硬开关变换器的效率高不少。

还有一种类似于ZVS的场馆自激电路:这个电路功率非常的大,据说做好了带1KW的太阳灯都无压力,但是它没谐振电容,因此是硬开关,而且频率比较低,大概只有几到十几KHz,因此有声。

呃呃、跑题了。

下一章将为大家介绍ZVS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ZVS的工作原理这里有一个简化版的ZVS。

当电源电压作用于V+,电流开始同时通过两侧的初级并施加到MOS的漏极(D)上。

电压会同时出现在MOS的门极(G)上并开始将MOS开启。

因为没有任何两个元件是完全一样的,一个MOS比另一个开的快一些,更多的电流将流过这个MOS。

通过导通侧初级绕组的电流将另一侧MOS的门极电压拉低并开始关断它。

图中电容和初级的电感发生LC谐振并使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

如果没有这个电容,通过MOS的电流会一直增大,直到变压器饱和+MOS发生核爆炸......假设Q1首先开启。

当Z点电压跟着LC谐振的半个周期上升到峰值再回掉时,Y点电压会接近0。

随着Z点电压下降到0,Q1的门极(G)电压消失,Q1关闭。

同时Q2开启,此时Y点电压开始上升。

Q2的导通把Z点电压拉低到接近地,这可以确保Q1完全关断。

Q2完成LC振荡的半周后会重复同样的过程,此振荡器继续循环工作。

为了防止本电路从电源拉取巨大的峰值电流而损坏,增加了L1在变压器抽头处和V+之间作为缓冲。

LC阻抗限制着实际的电流(L1只是减少峰值电流,因为电感有续流作用吧)。

如果你眼够尖,会发现此振荡器是一个零电压开关电路(zero-voltage switching ZVS),这意味着MOS将在其两端电压为零时关断。

这对MOS有好处,因为它允许MOS在承受应力比较低的时候进行开关动作,这意味着不再需要像硬开关变换器那样的巨大散热器,甚至当功率大到1KW时都可以这样!(我觉得悬......毕竟MOS有导通电阻......谁的ZVS能上1KW?!反正我没见过.....)ZVS的振荡频率将由变压器初级的电感和跨接在初级两端的电容决定。

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f = 1/2 * π * √(L * C)f 频率,单位HzL 初级的电感,单位H(注意不是uH!1H=1000000uH!)C 谐振雕塑的容量,单位F(注意不是uF!1F=1000000uF)真实的MOS比较脆弱(汗= = 深有体会),如果门极(G)和源极(S)之间的电压超过正负30V,MOS会损坏。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我们需要门极(G)的保护措施;只是简单地增加几个额外的元件就变成了大家熟知的ZVS。

• 470欧电阻用来限制MOS门极(G)的电流,防止损坏。

• 10K电阻用于确保MOS可靠关断。

• 稳压二极管将MOS的门极(G)的电压限制在你选用的稳压二极管(12V、15V、18V)的击穿电压之内。

• 当一侧MOS导通时,UF4007将另一侧MOS的门极(G)电压拉低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改用+V为MOS供电,使它们开启,并使用LC谐振部分通过快恢复二极管关断它们。

这提高了整体电路的性能。

如果测试两个场效应管D极之间的波形的话,会测得完美的正弦波,说明了电路工作在谐振状态。

更多内容请参见:/read-kc-tid-43338.html第三章ZVS的元件选择A.功率管功率管是决定ZVS输出功率的关键元件.功率管的选择有两个主要条件,分别是耐压大于4倍电源电压和电流大于最大谐振电流.常用的功率管是IRFP260和IRFP250,IRFP460也有人用,但是本人观点是这类管子虽然耐压高但是导通电阻也大,因此会发热多点.个人认为IGBT也不适合ZVS,因为压降太大.如果是低压ZVS(输入14V下的,典型的是12V的ZVS),可以选择IRF3205,这个管内阻超小,55V的耐压也足以应付12V输入了B.谐振电容谐振电容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元件.这个电容要通过较大的谐振电流,因此必须用好的电容,普通瓷片和CBB电容都不能用,电磁炉谐振电容是一个不错选择.一般都是0.27-0.33uF,不过没事儿,直接代替图上那0.68uF的电容没有问题.此外其他的低ESL低ESR电容也可以被选用,如941Cc.电感ZVS中的电感是让ZVS稳定工作的保证.如果没有这个电感,工作时峰值电流会很大,电源可能受不了.电感用铁铝硅磁环绕制为佳,铁氧体磁环的导磁性太高,在大电流下易饱和,因此不能用,铁粉芯的单匝电感量太低,结果是导线电阻大.绕电感的线要粗.d.其他其他元件照图安装即可,二极管使用HER107或者UF4007,470欧电阻在大电压输入时要留足功率余量,10K电阻用0.25W的即可,12V稳压管在大电压输入时要用大功率的(此时稳压管一死MOS必栅极击穿).如果使用ZVS驱动自制变压器,一定要留气息,否则频率太高.第四章ZVS的拓展应用之电磁枪配套升压器/read-kc-tid-39279.html我看大家以往都用3525、3524、494之类的它激驱动进行推挽升压或者Boost升压,不是充电慢就是效率略低。

ZVS可谓是效率惊人,功率也不小,可惜这家伙输出电压难以控制,动不动就超压...........于是本人经过5天左右的研究和实验,在请教了霹雳游侠和Black之后,终于整出此电路,实验效果理想:接通J1后ZVS工作1S左右后转为间歇工作。

电路图可能画的有些乱........电路主要分2个部分,ZVS和NE555控制部分。

J1是升压电路的开关,J2是发射开关。

RP1设定电容电压下限,RP2设定电容电压上限。

LED1是充电中指示,LED2是充电完成指示,LED3是升压电路开关打开指示。

电路工作流程:接通J1后,经过LM7806的稳压,LM555工作在稳定的6V状态下,此时由于第二脚反馈回来电压接近0,于是NE555输出高电平,LED1点亮,Q1、Q2导通使ZVS工作开始升压。

当第六脚的反馈电压达到2\3VCC(4V)时,NE555输出低电平,LED2点亮LED1熄灭,Q1、Q2关闭使ZVS停止工作。

由于R15、R13、RP1和RP2还有电容自放电的影响,电压会缓慢下降。

电容电压下降时2脚电压也在下降,当2脚电压下降至1\3VCC(2V)时,NE555输出高电平,LED1点亮,Q1、Q2导通使ZVS工作开始升压直到第六脚的反馈电压达到2\3VCC(4V)。

之后在发射前一直自动重复着一过程,使电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发射时,J2被按下,Q1导通拉低NE555的4脚电压为零,使NE555输出低电平,ZVS强制关断,同时SCR经过R5被触发,子弹发射。

松开J2后升压电路会自动开始工作。

元件选择:三端稳压器选择LM7806。

LED1-3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

R16使用1欧0.5W 的电阻,作用是当SCR击穿时自我牺牲保护前级的IRF540。

L1的电流一定要足,L2用小色马电感就可以了,因为电流不大。

L2、C2不可省!之前好多NE555就是因为没它而牺牲(ZVS在工作时把电源搅得一塌糊涂),最后在Black的提醒下加了退藕就好了。

L3、D6、D7、C1是电磁枪的发射组件,各位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变压器参数:初级用0.8mm漆包线双线并绕两个4匝,次级150匝,用1根0.41mm的绕。

我用的磁芯是EC28,有点浪费。

我想EE28就能绕下。

By 金坷居士2012/1/5第五章ZVS的拓展应用之基于ZVS的滞后反馈升压器/read-kc-tid-40214.html考虑过后还是搞滞后补偿充电说白就是电压到立马停机电压不到过一会再开机实验效果理想:接通后ZVS工作0.5S(150UF300V)左右后转为间歇工作。

电压欠压后1秒再启动触发时系统关闭欠压时待机并点亮红灯为了考虑使用3s锂电池工作需求特意加载了欠压保护因为电源电压不到时会导致G级开启不完全且导致锂电池过度放电(电路图欠压动作为约9V)避免过度放电把运算放大器输出接到NE555的4脚进行动作且发射时也会停止升压电路图可能画的有些乱........电路主要分3个部分,ZVS和NE555和LM358控制部分。

省去了LM7805稳压模块555输出直接与ZVS电阻配合减少了电平转换三极管LM358分别为高压反馈和电池电压检测使用计算过后电池电压也不用电位器调节直接电阻分压了358上面那个用来高压反馈下面的用来电池欠压保护利用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L431。

NE555接成滞后动作看木棍指处用三极管电子滤波器代替电感进行控制部分滤波体积进一步缩小用358进行电压比较节约了一个高精度电位器(2个调节麻烦)ZVS部分调试60W灯泡调试变压器与电感是否合适全部图By 霹雳游侠2012/1/31第六章ZVS的拓展应用之高效电鱼机/read-kc-tid-43565.html本文重在研究电路而不是电鱼!这回为大家带来我的革命性的ZVS电鱼机,把ZVS这个电路充分发扬广大~ZVS的最大问题是空载虚高,以我的电路为例,我做了个12V升400V的变,空载可以击穿1mm空气,拉弧4mm,可见其电压之高,如果用它直接整流充电容的话会......Bo om!为了解决这个世界性的难题,我早就想出了准闭环方案(/rea d-kc-tid-40160.html),类似的工作方式的可行性也已经由霹雳游侠证明(http://bbs.ke /read-kc-tid-40214.html)只是没有实现隔离(电鱼机非隔离就是自杀机,用起来和自杀区别不大).准闭环方案在实现了限制最大输出电压的情况下实现了隔离,下面大家一起见证一下这个神奇的电路吧:Q1 R1 C1共同组成了电子滤波,以滤除zvs工作时的尖峰,zvs工作时会在电源上兴风作浪,这种尖峰对后面的NE555是秒杀性质的.Q1和R1构成追随器,当尖峰来临时,因为C1的电压不可以突变,因此输出基本不变,尖峰被滤除.LM555 C3 R13组成了单稳态触发器,时间由RC参数决定,延时约0.1S,这是为了防止ZVS频繁重启导致零电压开关状态被破坏而剧烈发热........当单稳态触发器被触发时输出高电平,Q2截止,ZVS停止工作至少0.1S之后尝试启动.R14为上拉电阻.变压器上的4T辅助绕组和D6 C4组成了辅助电源,为TL431和PC817供电.R9-R12 U3 U4组成反馈电路,检测电容电压.改变R11的阻值可以改变压限.R3 R17为匀压电阻,R15是为了解决R10 R11造成的C7 C8电压不平均问题而存在的.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的带载输出电压要和R11的设定值匹配,即带载后电压要低于设定值,使准闭环完全停止工作,这时效率最高,因为准闭环的工作会使zvs反复开关, zvs状态不能很好地建立.高效的前级需要配一个后级才能去电鱼,我选择了经典的单硅后级,可以产生对鱼类杀伤力极大的尖峰.D2实际用DB3触发二极管,D1实际用TYN1225,这个硅很耐操,C1用毒石,C2用6 30V的涤纶电容,L1我用220u的商品工字电感.这个后级也是我改进过的,这个后级不和电容的中点有联系,因此对电容电压平衡无影响,HV+直接接高压输出.这是刚准备好的铜皮(4个月前):用没有骨架的EI40磁芯绕,初级直接绕在E型上同时充当骨架,嘿嘿:初级的完美正弦波~装好的前级+关断电容:装壳啦~点300W卤素灯效果~相当刺眼啊~~~带300W灯试机20分钟,散热器基本没有升温,关断电感略微升温,zvs的电感热,有点烫手,这个电感使用铁铝硅磁环绕制,不知道换成铁粉芯会不会好,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