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论大学生抗挫折心理健康教育

论大学生抗挫折心理健康教育

668文化建设C ulture construction经济压力、学习困难、不适应大学生活等,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无形中产生一种挫折感、二等公民、低人一等的感觉,这种内心的困扰导致他们精神抑郁或有一种精神抑郁的倾向。

在这些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自卑、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在他们经常为一些无所谓的事情烦心,感到压抑、恐惧与孤独;心理抑郁、情绪低落、进取心减退、生活疏懒等。

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不仅对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产生诸多不利因素,而且也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及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隐患。

研究探索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A Q 理论的科学基础及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历程每个人都有不得不面临如何战胜逆境,走出失败阴影的挑战。

美国著名学者保罗史托兹明确指出:“顺境要EQ (情商),逆境则要A Q (逆商)。

”A Q 是保罗史托兹,针对当今逆境时代的本质特征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成功指标,其全称为A drers i t y A uot i ent ,汉语意思是逆境商数,简称逆商。

A Q 理论赖以存在的三大科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神经免疫学和脑部神经心理学。

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历程是:因遭受挫折而困惑、恐惧、愤怒,进而埋怨、羞耻、绝望。

度过这些心理历程的速度因人而异。

当一个大学生对自己应付生活、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失去信心时,就会沮丧;当一个大学生的自尊心破产,不再觉得有能力应付现实的生存问题,再也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时,就会变得绝望。

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立即面对挫折并超越它的能力,而采取的方法就是马上全神贯注在自己当前的任论大学生抗挫折心理健康教育□文/王广云务及所擅长的才能方面,而对其他不屑一顾。

已经遭受的挫折是既定事实。

大学生应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学业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锻炼自身的能力方面,忘却暂时的挫折,从挫折逆境的阴影中走来。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摘要:随着社会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诸来自多校内外压力,如情感、就业、学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因此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显得异常的重要。

本文通过阐述高校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必要性,分析大学生遇挫原因,探讨了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使其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必要性;途径与方法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一、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

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还不是太乐观,许多学生在挫折面前不能独立思考,冷静下来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或者过于激进的行为,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埋怨、悲观、失望,甚至轻生的念头等消极情绪,这些不当的处理方式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

素质教育是是每个教育阶段都倡导的教育理念,它除了包含常规教育理念上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体育素质、文化素质和科研素质之外,还包括抗挫素质培养。

我国的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讲授轻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综合能力不高,受挫能力不强,导致毕业后走上社会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这也是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造成的结果。

因此,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挫折教育能力,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很好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培养,一旦步入社会,发现与大学校园环境相差极大,只看到了社会的复杂面和阴暗面,不能正确处理,那么会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不适应感。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大学是一个集体生活环境 , 自四面八方的大 来
学生 , 在个 性修 养 、 趣 爱好 、 活 习惯 和成 长环 境 兴 生 等方面差异比较大 , 在人 际交往上容易出现新的复 杂情况 。一些 同学 面对 新 的人 际环 境 的变 化 , 自 对
收稿 日期 :02— 6— 8 2l 0 0
2 1 年第 4期 02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 8 总 2期) JU N LO A NN A H R LE E(O IL C N E D N O R A F IO IGT C E S O LG SCA I C S mO ) L E C SE E
作者简介 : 王碧斓 ( 9 l , , 1 8 一) 女 满族 , 宁营口人 , 辽 营口职业技术 学院 , 讲师 ,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 学研 究。

3 ・ 4
己在所处环境 中的地位与角色不 能正确认知 , 因此 在具体 的交往活动或过程 中便出现 了各种 “ 交往不 适症 ” “ 或 交往 综 合 症 ” 人 际 交 往 的挫 折 , 往 使 。 往 大学生 比较敏感 , 易产生紧张、 容 孤独、 压抑、 闷、 苦 焦虑 、 烦躁等心理障碍。 三 、 何对 当代大 学生 进行 挫折 教 育 如 巴尔扎克 曾经说 过这样一 番话 : 世界 上的事 “ 情, 永远不是绝对的 , 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 天才 来 说是 一块 垫 脚 石 , 于 能干 的人 来 说 是 一 笔 对 财富, 而对 于弱 者却 是 一 个 万 丈 深 渊 。 挫 折 对 任 何 ” 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 , 如何对 当代大学生进 行 挫 折 教育 呢 7 . ( ) 一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古人云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 。高校应引 导大 学 生 认 识 到 人 生 中挫 折 是 在 所 难 免 的 , 谓 所 帆风 顺 ” “ 事 如 意 ” “ 想事 成 ” 等 只不 过 、万 、心 等 是 人 们 的 一 种 美 好 愿 望 而 已 。而 挫 折 具 有 双 重 性 质 : 折 的消极 方面 会让 人感 到痛 苦 、 挫 失望 、 丧 , 沮 甚 至意志消沉而不思进取 , 但其积极方面 , 却可以锻炼 人的意志, 磨炼人的品性 。不少大学 生只看 到它 的 消极方面, 却没有看到它的积极方面。其实 , 从某种 意义上讲 , 挫折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是非常必 要 的。常言道 : “自古雄 才 多磨难 , 来 纨绔 少伟 从 男” 在这方面, , 中外许许 多多 的杰出人物 为我们提 供 了诸多有益 的启示 。因此 , 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大 学生遭受挫折时 , 应引导他们发现挫折的积极作用 , 认 识 到 “ 败 乃 成 功 之 母 ” 迎 难 而 上 , 坚 强 的意 失 , 用 志 来 克服 困难 , 向成 功 。 走 ( ) - 对大 学生 进行 有效 的心理调 适 些 大学 生 在 遭 遇挫 折 时 , 往往 会 紧 张 、 虑 、 焦 怨 天尤 人 , 自我 作 出消 极 、 定 的评 价 , 重 者 甚 对 否 严 至出现心理障碍和行为失常。因此 , 高校思政工作 者对 大学 生进 行有 效 的心理 调适 显 得尤 为必 要 。教 育工作者要化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 , 恢复心理平衡 , 避 免行 为失 常 , 以通 过 如 下 途 径来 解 决 : 一 , 可 第 引 导大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积极 的心理防卫机制 , 如补 偿作 用 、 华作 用 等 。补偿 作用 , 指个体 目标受 到 升 是 阻碍时 , 暂时放弃 , 以另一方 面的成功来加 以弥补。 所谓 “ 失之东 隅, 收之桑榆 ” 乃补偿 作用也。升华 , 作用 , 是指 当个体在人生的重大 目标上遭遇挫折时, 转移到另外一个更有价值的事业上去 。例如 , 当某 人遭 受 爱情 挫 折时 , 可 以转 向绘 画 、 他 写作 、 弹琴 等 , 抒发 自己被 压 抑 的情 感 , 也 可 视 为 升华 作 用 。第 这 二, 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善于发现他人 的 闪光点 , 抱着积极的态度 与人交往 , 在融洽的人际关

大学生挫折教育对策探讨

大学生挫折教育对策探讨

在校 园文化建设 中,我们必 须重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 , 尊 重他 们的选择 ,充分 调动他们 的积极性 ,创造性 。但 是教师在依 托 文化建设加强 大学 生思政工作方 面的主导作用 毕竟是最至关重 要 的,他们要针对学 生在活动 中因不了解学校 的整体规划而 出现
的偏 差 问 题 ,进 行 及 时 断深化 ,以及 市场经济 的 自由 化 、经济 结构的多元化 、价值观念 的复 杂化等给社会 带来的新变 化和新趋势 , 而现今大学 生所处 的家庭 、 社会和学校的环境 、 习 、 学 生 活条 件相对优 越,给 1 — 5岁间 的正处 于走 向成人 阶段 的心理 72 素质较 差 、心理 承受 能力不强和经 不起 挫折 的大 学生的心理带来 了很大的闲难 ,尤其存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上影 响较大 。
区活动参与对 象局限于学 生社 区 自己的学生组织 ,要多联 合学院 学生会 、 各学生 团体 , 这样 能更好 的加强他们同学们的联 系和交流 , 让他 们有更 多的思想碰撞 ,也 收获更多 的精神财 富。当然 我个人 在 开展社 区文 化建设丁作方 面感觉到我校校 同文化建设 整体上的
111自卑 心 理 ..
大学 生社会背景 和家庭经济 条件 是不一样 ,这种差 异带到大 学校 园 中,必然导致 学生出现贫 富差距 、优越感差距 口 。部分学 0
生会 因此而产 生一种 自卑感 。一般情况下这 种 自卑感不会 表现 出 来 。当他们形成 了挫折心理 之后 ,就会不敢 直面 自 ,甚 至将原 卑 先深埋在心 中的 自卑感爆 发出来 ,从而 更加封闭 自己,更 加害怕 与人 交往 ,一 见生人就全 身紧张 ,面红 耳赤 ,张 口结舌 ,惟恐别 l 大学生挫折心理形成原因及表现 挫折 心理 是指个体在从 事有 目的的活 动时 ,南于遇到阻碍 和 人笑 话 自己;做 事瞻前顾后 、畏首畏尾 ;感 觉一切都不 如人 ,对 干扰 , 其需要不能得 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 … 前途没有信心 、 。 意志消沉;情感淡漠 , 甚至严重的会造成抑郁症状 。 11 . 大学生挫折心理表现 11 .. 2依赖和 自我放弃心理 有挫折心理的学生 , 常常会表现 出缺乏安全感。这种学生常常 现今的大学生是生活在很优越的环境中长大 的, 在遇到困难 、 寻找到能安抚他心灵 、 能给他慰藉 、 能给他力量和勇气的 “ 港湾”, 困惑和失败时 ,都不 知道如何去 处理 ,很容易 给学生 留下 阴影 , 因此就会表现出对学校 、 老师 、 父母和 同学的一种极强的依赖心理 。 从而形成挫折心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挫折心理表现 :

大学生有关挫折应对的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有关挫折应对的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有关挫折应对的心理健康论文毕业生就业中遭受严峻挫折后容易出现焦虑、嫉妒、自卑、冷漠和攻击等心理问题,对此,高校应该给高校毕业生予以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迅速走出逆境,恢复积极健康的心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有关挫折应对的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有关挫折应对的心理健康论文篇一《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分析及应对》【内容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业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中遭受严峻挫折。

毕业生就业挫折后出现了焦虑、嫉妒、自卑、冷漠和攻击等心理问题,对此,高校应该给高校毕业生予以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迅速走出逆境,恢复积极健康的心态。

【关键词】就业挫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一、大学生就业受挫后的心理表现由于每个人的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不同,挫折对于不同的个体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也就不同,因此大学毕业生遇到挫折后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些人愤怒、痛苦、恐慌、悲伤,而有些人能迅速排解,调整自己,适应社会。

大学毕业生在遇到就业挫折后,一般的心理表现有以下几种:1.焦虑心理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他们面对就业的时候意气风发,而投身现实中时,他们会遇到各种挫折。

当投了几份简历没有回音或经历几次面试没有结果时,他们大多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

择业受到挫折后,他们会对自己前途感到迷茫,对自己十来年的寒窗苦读产生怀疑。

曾经心比天高,而如今大学毕业,自己却连个谋生的地方都没有,大学毕业生感觉自己曾经的努力都白费,觉得对不起含辛茹苦供养自己读书的父母,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心里产生恐慌、焦急、忧虑、烦躁和不安等。

这种焦虑状态,严重妨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接下来的就业,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排解,那么这种焦虑心理将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发展成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

2.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大学生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

其主要是由于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而引起的一种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而且就此把他人视为自己的威胁或假想敌。

大学生挫折教育探究

大学生挫折教育探究
足, 帮助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 能力 , 以便 更好地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 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 大学生挫
克服或 自以为无法克服 的障碍或干扰 , 使其需要或 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 。心理学指个体有 目 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 生的紧张状态 与情绪 反应
n】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2 0
首先, 挫折教育具有时代性 。当今我 国正处社
会转型时期, 不仅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 教育体制发 生 了一 系列变革 , 而且人们 的思想观念 、 价值 取向 同时也在变化和更新。大学生就处于这样东西方价 值观念冲突的复杂环境之 中, 面 临各种外来思潮 的
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关键词 : 大学生 ; 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 : G 6 4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2 0 9 4 ( 2 0 1 3 ) 0 2 — 0 0 9 4 — 0 4
挫折 , 是指人 们在有 目的的活动中, 遇到无法
度来认识,将其作为 自己教 育工作的重 中之重 , 通 过各种切 实有效 的方 法措 施来弥补前期教育的不
孙耀胜。 何 玮
大学生挫折教育探究
涌入,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也面 临挑战, 来 自学习、 就
种种 因素进行分类分析 , 才能对症下药 , 有针对性 地做好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工作 。 2 . 1外在 因素 主要包括社会 因素、 学校因素、 自然因素及家庭
因素等几个方面。这些环境的变化阻碍大学生对既 定目 标 的实现 , 从而引起挫折感。 第一 ,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迅猛发展, 社会 的价值观念也在急剧的变化。市场经济呼唤人的主 体意识 , 鼓励积极竞争和个人发展 , 加之各种外来

浅谈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

浅谈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
21年第 O 期 01 6
科 技 目向 导
◇高教论述◇
浅淡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
金国桢
( 江师范大 学职业技 术教育 学院 浙
浙江
金华
3 10) 2 0 0
【 要】 摘 挫折是人们在成 长过程 中必然会遇到并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在 大学这一人生的关键 时期 , 是挫折频发的高峰 。 因此 , 实有效地在大学生中开展挫折的教 育, 切 创新挫折教育的载体 , 是高等学校 落实党的教 育方针 , 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 求 。
【 关键词】 大学生; ; 挫折 教育
311 . 培养 当代大 学生正确 的 自我评 价能力 青年大学 . 1问题提 出 . 价值观发展 还未定型, 自我评价、 在 自我认识过 所谓挫 折, 是指人们为满足 自己的某种需要. 在追求达 到 生的 自我意识 、 需要 孩 特定 目标的活动 中, 遇到了无法克服或 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 程 中 , 家长 的 帮 助和 引 导 。如果 家长 只看 到孩 子 的优 点 , 如 和干扰. 使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 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 子 就 会对 自身 的不 足 缺 乏认 识 而骄 傲 自满 ,不 能 接 受 失 败 : 也 情绪反应。当代大学生, 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 成长环境 和成长 果 家长 对 孩 子抱 有 不 切 实 的过 高 期 望 . 会 增 加 孩 子 的心 理 压 使 相反。 家长如果总是挑孩的毛病, 贬低 经历影响到他们 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性格特征的成熟定型。 加上 力, 孩子不敢面对失败。 对 也 孩子 相对肤浅的社会 阅历, 当遇到挫折 、 困难时, 一些人往往容易产 孩子 . 孩 子 不 抱 期 望 。 同样 会 伤 害 孩 子 的 自尊 , 会 因 缺 生消极的情绪反应, 在行为上表现出退缩 、 自我压 抑、 生活在不 乏 自信 而逃 避 困难 31 .2做好孩子的” . 顾问” , 提高当代大学生 自立 的能力和精 切 实 际 的想 。 中或者沉迷网络等 当代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承受 挫折 神 。大学生的许多能力是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 的。 父母不应一味埋怨 、 批评或 以 ” 决策者 ” 的 的心理能力差 的现象. 已逐渐引起 了全社会 的广泛关 注。 心理 当他们遇到挫折时, 替孩子做决定 、 解决 问题, 而应作为 ” 问” 顾 向他 学家 、 教育家 、 家长、 教师等纷纷呼吁” 今天的孩子需要挫折教 身份越俎代庖, 们提供建议, 给予谅解 、 鼓励 和必要帮助, 让孩子冷静 下来, 中 从 育 ” 。 获 取 一些 教 训 、 发 和 知 识 , 到 一 些 克 服 困难 的 方 法 , 后 由 启 学 最 2挫折类型 分析 . 孩子 自己解决问题 。这种教育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能力, 21 活适 应 方 面 .生 已有研 究 表 明, 学 一 年 级新 生 比较 容 易 出 现生 活适 应 方 而且还能培养孩子 自己对 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 大 31 给予” .- 3 劣性刺激” , 当代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当代 锤炼 面 的挫折 。特别是 "0后” 9 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由于成 而 长环境 和成长经历 的关系。 他们在生活方面整体存在适应能力 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对他们的教育是宠爱有加, / , ̄ t 有些生理学家 较弱的特点。来 自家境条件较好 的学生, 由于从小受到家庭无 独立性和纪律性方面的教育则相x- 少 。因此, 应 劣性 刺 激 ”即令 人 不 快 . 微 不 至 的 照 顾 , 了 一个 陌 生 的 环 境 , 么事 都 要 自 己动 手 处 和 心 理 学家 建 议 . 对孩 子 施 加 必要 的” 到 什 或 不 舒 服 的外 界 刺激 这类 刺 激 主要 有 以 下几 种 : 是 劳 累: 一 应 理, 的独立 自主能力受 到了严峻考验。而对于来 自相对落 他们 自己 的 事 情 自己做 , 要 不 后的农 村的学生而言, 到大城市和新 的校园, 济、 言、 鼓 励 和督 促 孩 子 于 一 定 的 家 务 劳 动 。 来 在经 语 什 么 都 是家 长 包 办 二 是 困 难 : 为 孩 子人 为 地 设 置一 些 经 过 应 个人 习惯 等方 面都 存在 着 一 个全 新 的 适应 过 程 努 力 可 以克 服 的 困难 ,并 给他 们 以克 服 困难 的勇 气 和 方 法 , 锻 22 业 方 面 I学 三是批评: 在表扬和鼓励 的同时应 不失时机 学 业 挫折 是 指 由于 学 习上 的失 败 或 偶 尔 的失 败 给 大 学 生 炼他们 的意志力 。 让他们尝试 一下失败和挨批 造成的一种心理障碍。它大概有 以下两种情 况: 一是成绩好的 地指 出其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 向。 评滋味 。 学 生 偶 尔 失败 的挫 折 学 习成 绩 好 的学 生 不 仅 在 同 学 中 较有 32 校 教 育是 重 点 -学 威信, 而且也较能受到老师 的偏爱 . 在学生不成熟 的 自我意识 3 . 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 .1 2 培养耐挫能力。 首先, 学校对学 中便 形 成 自己 ” 只有 好 不 能差 ” 晕 轮 光 环 , 逆 力 相 对 较 弱 。 的 抗 课堂是 主要阵地之一。科任教师可以充分利 二是成绩差的学生 的学 习挫折。成绩 不理想 的学生本身 的成 生进行挫折教育, 结合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 的放 矢地渗透, 有 对 就动机相对较弱, 虽然也希望通 过努 力把学习搞上去 , 但成绩 用手 中的材料, 课外活动也是 培养 当代大学生耐挫 总是不理 想, 长此以往便会心烦意乱, 紧张焦虑 , 产生较为严重 学生进行耐挫教育 其次. 能 力 的 主要 方 式 之 一 。大 学 生 除 了必 要 的课 堂 学 习外 , 分 利 充 的挫 败 感 、 落感 失 用 好 课 堂 内外 的 资 源 。 好 学 生 耐 挫 能 力 的 培 养 . 得 尤 为 重 做 显 23 际 交往 方 面 .人

挫折心理及其教育意义

挫折心理及其教育意义

挫折心理及其教育意义摘要:挫折是我们人的一生中所要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

如今大学生一路走来大多数是伴随着挫折。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挫折成因及其现状,可以不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让我们健康成长。

增强我们的意志力以及对挫折的适应力有非常多种方法,我们研究收集了主要的几种有效的方法,主要针对大学生,使促进身心和行为的健康发展,为将来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做好前期的心理正在准备。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挫折教育心理正文:挫折是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障碍,但他并不是人生的终点。

古往今来,多少面对挫折打击最终成为一代杰出人才的例子数不胜数。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曾两次落榜;三次科考失利的李时珍经过27年潜心努力终成一代“医圣”;著名剧作家曹禺年轻时曾报考北京医学院三次落榜。

挫折可以断送一个人,也可以磨炼一个人的坚强意志,面对挫折,培养自己的抗挫能力才是成才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挫折?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

心理学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适度经受一些挫折是有益的。

挫折能激励当事者增强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创造性的变迁。

人的倾诉和宣泄,说出心中的委屈和疼苦,并得到及时的安慰和鼓励,通过释放达到了心理平衡。

然后正确归因挫折,属客观必然性的、不可避免的挫折,要能正确对待;属偶然性或主观因素造成的,则须以顽强的意志通过不懈的努力摆脱挫折的阴影,才能获得最合适状态。

当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挫折每天都会遇到,自我逃避和自我防御均是消极的反应,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挫折,将挫折变成动力,在挫折中不断增强我的心理承受力。

一:大学生心理挫折成因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个体在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表现,都是他本人内在的因素同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的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 0 - 目 录 摘 要 ……………………………………………………………… 1 第一章 绪 论 …………………………………………………………3 1.1研究背景……………………………………………………3 1.2研究现状………………………………………………………3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6 1.4研究思路方法 ………………………………………………9 1.5相关概念的界定 ……………………………………………10 第二章 理论基础………………………………………………………12 2.1挫折的界定…………………………………………………12 2.2挫折教育的含义………………………………………………16 第三章 大学生挫折教育调查研究分析………………………………18 3.1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18 3.2关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分析…………………18 3.3综合分析……………………………………………………23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27 4.1结论 …………………………………………………………27 4.2建议…………………………………………………………28 参考文献 ………………………………………………………………33 附录 …………………………………………………………………36 - 1 -

摘 要 目前,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着学校注重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已发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忽视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注重应对挫折的陈述性知识灌输而忽略其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及学生自身主体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应采取丰富挫折教育内容、拓宽挫折教育途径、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引导学生建立强有力的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等对策加以解决。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也妨碍了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引发了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因此,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目前的大学生挫折教育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挫折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误区,从而影响挫折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分析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是心理学中挫折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二者的有机结合,立足于大学现状,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大学生受挫的主客观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提出切 - 2 -

实有效的对策。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综述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对挫折教育研究现状的一个述评,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对概念的定义和对影响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因素的分析,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挫折概念的定义,然后是对影响大学生产生挫折的主要因素的分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因素、人际关系因素、情感因素、家庭经济困难因素以及就业压力因素等;第三部分是对各个角度的分析,找出挫折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所在,从而为后面解决问题作铺垫;第四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地分析,主要从大学生自身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几个方面来分析,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解决问题部分,主要写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对前面现状的分析,找出对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文章写作所遵循的顺序。

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教育 心理健康 研究 - 2 -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如何科学地教育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塑造健康心理。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世界竞争形势日趋激烈。作为参与世界竞争主角的大学生,他们的耐挫能力和心理素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在社会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各方面所带来的压力和紧张与日俱增。在特定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差,抗挫折能力低,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关系到过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现在有些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现象不断的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的见诸报端。因此,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使大学生更有效地生活与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被提上日程。中外心理学家及教育界人士一致认为,大学生挫折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特别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具有无法取代的战略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2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各种思潮逐渐涌入中国。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状况。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必然会这些价值观的影响,逐渐成为许多社会问题的聚焦点。其中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抗挫折能力低,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常见现象,这种现象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降低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挫折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中国心理学家、心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车文博教授和张旭东在《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从对挫折的概念的解读入手,运用量化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深刻剖析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内外部和主客观原因,挫折的类型及表现,以及如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来提高这个群体的抗挫折能力。此外,在该著作中车文博教授还提到了挫折应对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将挫折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的联系起来。车文博教授的研究对我们研究挫折和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高帆、王静芳、李彬主编的《挫折论》也是从挫折概念的界定入手,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最后阐述如何进行挫折教育。与车文博教授的研究思路所不同的是,在《挫折论》中对如何进行挫折教育主要是从挫折的难免性和不必要的挫折的可预防两个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想矛盾的方面展开的。所谓的挫折的难免性是指 - 2 -

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不必要的挫折是指有些挫折如果我们事先有所准备,他们是可以预防的。该著作奖挫折教育的重点放在挫折的预防上。该著作给了我们一个研究挫折教育的新视角。 此外,国内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提出了又许多有见解性的思考和方法。李海洲、边和平教授主编的《挫折教育论》指出,正确有效的开展挫折教育,要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本身出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在实践中磨炼自己,超越自己;从外部条件来说就是要建立好心理咨询服务系统,让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时有方向求助。两位教授研究挫折教育,主要把目光聚焦在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上。郑永廷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主要从挫折产生的原因上,对挫折教育进行研究,他主要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际关系、情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等角度,分析大学生挫折的产生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他研究的重点在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上。 当然,在各种网络、期刊、杂志上,也有很多关于挫折教育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很多专家学者都是将挫折教育放在心理健康的范围内探讨,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的进行挫折教育提供了方法和借鉴,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思考的。国内对挫折教育的研究正慢慢走向成熟。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美国心理学家艾莉丝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挫折A、B、C - 2 -

理论。A即诱发性事件即挫折事件本身,B指对挫折事件产生的认识和信念,即个体对某件事的想法和评价,C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行为结果。这个理论侧重于强调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情绪变化,不在挫折本身,而在于人们对挫折的认知。美国的J.L弗里德曼著的《社会心理学》对挫折的感念进行了诠释,他认为挫折就是干扰或阻碍达到目的各种事物或者因素。日本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一些平民学校的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到户外上课,让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寻求知识和体验生活。这种名为修学旅行的教学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其中体验生活的内容与我们现在展开的挫折教育相仿。此外,英国和德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这些法律规定了孩子在家庭中应该做的事。美国和日本是挫折教育实施较好的国家,但是他们的挫折教育都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研究相对来说也是较少。他们更注重实践,对理论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我们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理论知识。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研究目的 理论研究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的调查研究,构造大学生挫折教育体系。 育人目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使大学生具有完善的性格,健全的人格和正确对待挫折的能力,为其心理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