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的烘烤技术经验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

一、三段式烘烤的基本要求1.变黄阶段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炕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4~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2.5℃,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
第二步,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
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
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止出现烟叶只变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
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对于水份大的烟叶要敢于大胆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可以比正常烟叶扩大1—2℃;对于水份小的烟叶,除了严密保湿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烤房内加水补湿,并大胆提高烟叶的变黄程度。
2.定色阶段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
因此要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
房内温度在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高到54—55℃,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40℃。
烘烤烟叶水份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
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
在此温度之前,升温速度宜慢(平均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分变黄;此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
在54—55℃,要延长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主要是较厚的烟叶)。
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导致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必须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天,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尤其凌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维持需要的温度和温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可以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摘要:一、烤烟烘烤技术概述二、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烟叶分级2.烤房搭建3.烘烤设备4.烘烤工艺三、烤烟烘烤技术要点1.开机前检查2.温度控制3.湿度控制4.通风管理四、提高烤烟烘烤质量的方法1.加强烘烤技术培训2.引进新型烘烤设备3.创新烘烤工艺4.精细化管理五、烤烟烘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烤烟烘烤技术是一门关乎烟草产业的重要技术。
在我国,烤烟种植历史悠久,烘烤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文将从烤烟烘烤技术概述、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烤烟烘烤技术要点、提高烤烟烘烤质量的方法以及烤烟烘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烤烟烘烤技术概述烤烟烘烤技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方法对烟叶进行烘烤处理,使其水分含量、化学成分和品质达到最佳状态。
烤烟烘烤技术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以保证烟叶烘烤的质量。
二、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烟叶分级:烟叶分级是烘烤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根据烟叶的部位、颜色、质地和叶片大小进行分级,有利于确保烘烤效果的均匀性。
2.烤房搭建:烤房的搭建要求保温性能好、通风顺畅。
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或钢结构建造,并在墙体和屋顶铺设隔热材料。
3.烘烤设备:烘烤设备主要包括烤烟炉、热风炉、烟叶分级台、烟叶输送设备等。
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烘烤设备有助于提高烘烤效率和质量。
4.烘烤工艺:烘烤工艺是烤烟烘烤技术的核心。
合理的烘烤工艺应根据烟叶品种、气候条件、设备状况等因素制定,包括烘烤温度、湿度、通风时间等参数。
三、烤烟烘烤技术要点1.开机前检查:确保电压、设备外观、温度传感器等各项指标正常,以避免烘烤过程中出现问题。
2.温度控制:烘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遵循“先高后低,中间稳”的原则。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烟叶烘烤质量。
3.湿度控制:合理调整湿度,保证烟叶水分挥发均衡。
湿度控制要结合温度、通风等因素综合考虑。
4.通风管理:通风是烘烤过程中调节温度、湿度的重要手段。
烤烟的烘烤方法和技巧

烤烟的烘烤方法和技巧
1. 嘿,你知道吗,烤烟烘烤那可是有大学问的!就好比烤面包,温度时间都得掌握好。
咱先来说说采摘后的处理吧,叶子得摆放整齐嘞,不然烤出来质量可就不一样啦!你想想,要是乱七八糟堆一起,能烤好吗?
2. 接下来是关键的温度控制啊!这可不能马虎,就像对宝宝一样得细心照顾。
温度太高不行,那不得烤焦啦,温度低了也不行,半天烤不干呀!比如咱烤蛋糕,温度不对能好吃吗?
3. 还有湿度也很重要呀!太湿了不行太干了也不行,就好像咱们穿衣服,得舒适合适的才行呢。
你说湿哒哒的或干巴巴的能好受吗?
4. 通风也不能忽视哦!就像咱们房间要通风一样,不透气那可不行。
不然烤烟怎么能均匀受热呢?好比闷在锅里的菜,能香吗?
5. 中途得经常去看看呀,可不能偷懒。
这就像照顾生病的家人,时不时得去瞅瞅情况咋样了。
不看着点,万一出问题了咋整?
6. 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的方法呢,这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好像我们吃饭,早餐和晚餐能一样吗?可不能死板哦!
7. 烤烟的人可得有耐心呀,不能着急。
这就像等一朵花开,着急也没用。
你要是心急,能烤出好烟吗?
8. 哎呀呀,总之烤烟真不是个简单事儿,但只要方法对了技巧掌握好了,就能烤出香喷喷的好烟来!相信我,没错的!。
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

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目前,正值烟叶烘烤季节,烟叶烘烤质量的好坏直接与烟农的种烟效益有关,也关系到后期的烟叶收购。
因此,如何灵活掌握和运用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对提升烟叶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掌握关键温度点(一)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6℃、38℃、40℃、42℃,湿球温度35℃~37℃。
(二)定色阶段:干球温度46℃、48℃、50℃、54℃,湿球温度38℃~40℃。
(三)干筋阶段:干球温度60℃、68℃, 湿球温度41℃~43℃。
二、灵活掌握和运用三段式烘烤技术(一)变黄阶段1.变黄阶段的任务与目标:保持烟叶是有生命的活体,在酶的促进下进行生理反应,物质转化,使烟叶变黄并脱水凋萎,烟叶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发软,全叶柔软塌膀。
2.烘烤操作过程:①点火后烧小火,以0.5~1℃/小时将干球温度升到36℃后稳温,使烟叶叶尖叶缘变黄变软;再升温至38℃左右稳温,保持干湿差2℃左右,使烟叶变黄7-8成,即烟筋和筋两侧呈青色,叶基部微带青色;加大火力,以0.5℃/小时速度升温至41~42℃,湿球温度保持在36~37℃左右,使高温层烟叶完全变黄,凋萎发软并叶尖勾卷,低温层烟叶也达到8-9成黄。
②变黄阶段的最佳主变黄温度是38℃,这个温度应根据鲜烟素质进行调高或降低,对于干物质较少,水分较多的烟叶(下部叶、嫩黄烟、过熟及假熟叶),可适当调高变黄温度38.5℃、39℃、40℃、不要超过40℃,防升温不当烤青。
干湿差可适当拉大2.5℃、3℃、3.5℃、4℃等;而对于干物质较多,水分较少的烟叶,则应适当降低变黄温度37.5℃、37℃(对一些顶叶,由于结构较紧实,不易脱水,可把干球温度升到39℃,把烟叶内的水分逼到烤房后再把温度降至37℃,此时不能排湿),保持干湿差0℃、0.5℃、1℃、1.5℃。
(二)定色阶段1.定色阶段的任务与目标:对烟叶残留的青色进行消褪(扫青),同时使全炕烟叶干燥定色(干片),烟叶达到黄片白筋、大卷筒。
2.烤烘操作过程:①先以1℃/小时升至45~49℃,稳温至黄片白筋小卷筒,再以1℃/1-2小时升到54℃,稳温至叶片干燥大卷筒,随着干球温度上升,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9℃,不要超过40℃。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上)烤烟是烤制的一种叶烟,它有着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并且适合在室内外等不同环境下享用。
而为了制作出优质的烤烟,必须掌握一定的烘烤技术及重要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
一、烤烟选材首先,在选材方面,最重要的是选择质量上乘的烟叶。
通常的烤烟选材是选择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下部分优质烟叶。
在烤烟的制作过程中,选材必须洁净无杂质,色泽良好、嫩绿、饱满,且适当含有气味和香气。
二、烤烟烘烤温度在烤烟烘烤的过程中,温度是最关键的。
通常的烤烟烘烤温度是70-90℃,保持时间是18-24小时。
根据不同的需求,还可以采用火烤、炭烤等方式进行烘烤。
三、烤烟烘烤环境除了温度之外,烤烟烘烤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可以采用密闭空间进行烘烤,这样可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使得烤烟更加饱满,口感更好。
四、烤烟烘烤过程烤烟烘烤的过程可以分为预烤、焙烤、烤后处理等多个步骤。
在预烤的过程中,必须采用逐渐升温的方式,以保证烤烟的质量。
在焙烤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温度和湿度的平衡,以免烤烟烤干。
在烤后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烤烟进行理塑、装袋、储存等处理。
以上就是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的介绍。
通过掌握以上技术和重要点,可以制作出口感好、香味浓郁的优质烤烟。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下)烤烟是一种叶烟,很受人们的喜爱。
制作烤烟需要掌握烘烤的技能,这里将向你介绍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
一、烤烟的选择选用质量最上乘的烟叶是烤烟成功的关键,一般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下层优质烟叶是比较好的选择。
在选取烟叶时,要选择颜色鲜艳、饱满、净无杂质、香气浓郁的烟叶。
二、烘烤温度烤烟的烘烤温度非常重要,为了使烤烟熟透且口感更好,一般的烘烤温度是70-90℃,烤烟的保持时间是18-24小时。
烘烤时要掌握好烤烟的湿度和温度,采用密闭空间。
三、烤烟的烘烤过程将烟叶送入烤炉进行烤制,烤炉中的温度逐渐升高,一般烤烟分为预烤、焙烤、烤后处理等过程。
烘烤烟叶技术3篇

烘烤烟叶技术第一篇:烘烤烟叶技术的概述烟草烘烤是指将采摘后的烟叶经过加工处理后,放置在烤房中通过加热干燥使其水分大量减少,从而改变其香气、风味和烟叶形态等物化性质的一种加工技术。
烟草烘烤技术的掌握是烟草生产加工的关键,直接影响着烟叶的质量和产量。
烟叶烘烤主要分为空气烤和火烤两种。
空气烤就是利用空气流通,通过对室温的控制,使烟叶渐渐达到干燥,烟叶表面颜色基本不变。
空气烤的烟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营养成分,而且烟叶的外观色泽和条形都比火烤的优。
火烤则更加传统,是通过燃烧物质使烟叶得到加热,较之空气烤,火烤可以更快速地将烟叶干燥,减少了生产周期并气体化合物的浓度,提高了产量。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烘烤,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参数。
过高的烘烤温度和时间会导致烟叶内部组织破坏、香气流失、甚至烟叶变黄变黑变脆。
而过低的温度和时间会让烟叶的水分未干透,仍存在要烤,甚至退化,使整个产量减少。
烘烤烟叶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智能化烟叶烘烤系统,该系统采用微电脑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并进行智能调节,进一步提高了烟叶烘烤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在低温、低湿、低氧的条件下进行烘烤,可以减少烘干过程中的氧化反应,从而使烟叶保存了更多的香气成分,达到了更好的烟叶口感和香味。
第二篇:烟叶烘烤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烟叶烘烤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烘烤烟叶技术的核心,如果温度和湿度控制得当,可以保证烘烤烟叶的效果。
这里介绍一下烟叶烘烤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
温度控制:烟叶烘烤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着烘烤的效果和烤出的烟叶的品质。
一般情况下,烟叶的烘烤温度在40℃-120℃之间,其中40℃-60℃的温度为低温烘烤,60℃-90℃为中温烘烤,90℃-120℃为高温烘烤。
在控制烟叶烘烤温度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控制烘干室内温度的均匀性,一旦出现一些区域过热,就会影响烘干质量和产量;二是温度的升降对烟叶的烘干质量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烘干过程中出现了温度过快上升和下降,就会影响烟叶的品质;三是要控制烤房温度的上限,以避免烟叶产生焦糊、变黄、变黑等现象。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赵晓润一、烘烤的目的:使田间生长成熟的烟叶,经烤房烘烤调制后,充分显露和发挥其质量潜力,达到一黄、二香。
如果烘烤得当,那么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和烘烤调制各占效益的三分之一。
如果烘烤不当,损失将无法估量。
二、烘烤中存在的问题:1、只注意烤黄,忽视烤香。
2、烤坏烟。
不能提供最佳的烘烤条件,使烟叶呈显出最佳的质量。
3、耗煤量高。
三、影响烤好烟的因素:1、烟叶成熟采收,存在下部叶成熟度高,上部叶成熟度差,中部叶由于采收技术和烘烤设备原因掌握不稳。
2、成熟烟叶在烤房的变黄时间:下部叶两天半,中部叶两天,上部叶一天半。
目前烘烤中存在下部叶变黄时间短,上部叶变黄时间长,究其原因是下部叶过熟,上部叶欠熟。
3、分类编烟没落实,存在不分好坏,不分部位,不分成熟,混杂编烟的现象。
4、编烟的不分类导致装炕不分类,炕房的不足导致装炕过稠或过稀。
5、炕房的不标准导致排湿不畅,温度不匀,炕好烟部位少。
6、轻技术,凭经验,凭感觉,缺乏规定性和确切性指标,对湿度的掌握不严。
7、温度计位置不当,应当挂在一棚。
湿度计代表了烟叶的自身温度,反映烟叶干燥的快慢程度。
烤烟技术的高低表现在对湿度的运用。
恰到好处出桔色烟,过高易坏烟,低了颜色浅。
要想烤好烟就必须:一要会看烟做出准确判断;二要会烧火;三要善于总结烤房的特点,灵活掌握。
四、烤前准备(一)、烟叶的成熟与采收:1、成熟悉标准(1)、下部叶成熟以青为主,叶尖部稍带黄色,主脉三分之二变白;(2)、中部叶成熟青黄各半,主脉全白,侧脉开始变白;(3)、上部叶成熟以黄为主,主脉全白,侧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变白。
2、采收原则: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叶4~6片叶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干旱时以烟叶变黄为准,降雨时间短,雨后立即采收,降雨时间长,应等返青成熟后采收。
(二)、挂灰与烟叶生长的关系1、挂灰与烟叶生长过程占40~50%,烘烤因素占60~50%;2、顶叶挂灰与烟叶数量的多少有明显关系,多挂灰轻,少则挂灰重。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作者:黄琪一、下部叶 1.烘烤特性:含水量高,叶片薄,干物质积累少,不耐熟,不耐烤。
变黄特点为通身变黄,而且初期变黄慢,后期变黄快,变黄后变黑也快。
脱水容易,集中脱水常引起烤房内湿度猛增,造成排湿不畅。
2.烘烤技术要点适时早收:成熟度判断以叶色变化为主要依据,叶色稍有落黄即可采收,注意不采露水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
变黄温度38—39℃,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2—3℃。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并适当延长42℃、46℃、48℃温度段时间,烘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4天左右烤一炕烟。
二、上部叶1.烘烤特性:叶片厚,主脉粗,内含物充实,含水少,耐成熟,烘烤过程中变黄慢,脱水难,易出现挂灰、烤青、烤红等现象。
2.烘烤技术要点成熟采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集中一次采收。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增大。
操作要点:先拿色、后拿水,保湿变黄。
变黄温度36—37℃,保持干湿差1—2℃。
底棚叶尖、叶缘变黄后升温达39—40℃,湿球温度38℃,稳温保湿促变黄,使底棚烟叶达黄片青筋,干燥至主脉发软。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宜高,干燥程度稍低,定色升温速度要慢,并在46—48℃温度段延长时间。
干球温度50℃前,烟叶黄片黄筋,小卷筒。
叶片不全干,干球温度不超过54℃,以防回青与挂灰。
烘烤时间较长,一般5—6天。
三、含水量多的烟叶1.烘烤特性:叶片鲜干比在10左右或10以上,干物质少,烘烤特性差,易烤黑。
2.烘烤技术要点成熟采收:适时早收,避免过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防烤青。
变黄温度38—40℃,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3—4℃。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既防升温过慢而烤黑,也要防升温过快而烤青、挂灰、蒸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眉内容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
讲座人:陈兴志
时间:2017年8月2日
一、变黄阶段
1.技术关键
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技术关键是稳住温
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促进烟叶叶
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
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 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
(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
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
炕。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0.5℃
/小时-1.5℃/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
1℃-2.5℃,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即除了叶基部
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
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
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此期约需时间36
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
温。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
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
消耗过度。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
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
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
急于升温。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
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
页眉内容
1.技术关键
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
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
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要稳定加大烧火,加强烟
叶脱水和排除。确保烟叶残留的青色消失变黄,促进烟筋充分变黄,慢
升温定色确保外观质量;促进香气物质形成,提高烟叶内在质量;确保
全炕烟叶的叶片干燥定色,为进入干筋阶段较快升温奠定良好基础。
2.操作要点
当烟叶达到变黄要求时,一般以平均2小时-3小时升温1℃的速度
使干球温度升至54℃,逐渐开大天地窗,加强通风排湿,湿球温度稳定
在37℃-40℃。如果烟叶失水慢或烟筋变黄慢,可在45℃-48℃延长时
间,使烟筋变黄,且烟叶小卷筒,50℃之前为确保叶脉变黄,之后再以
1小时-2小时升温1℃升至54℃-55℃,稳温至烟叶卷筒干片。天地
窗开度以稳定湿球温度在适宜范围内而定。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48小
时。
3.注意事项
此期必须做到烧火要稳,升温要准,不能猛升,防止烟叶青筋浮青
或叶肉回青;更不能降温而出现挂灰等。加强排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
使烟叶蒸片、黑槽。湿球温度不可忽高忽低,致使烟叶颜色发暗不鲜
亮。
三、干筋阶段
1.技术关键
干筋阶段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干球,限制湿球,减少通风,适时住
火。确保烟叶干筋,减少香气物质挥发损失。
2.操作要点
干球温度以1℃/小时的速度升至68℃,最高不超过70℃,湿球温
度升到41℃-43℃,并保持稳定。逐渐开小天地窗,稳温直至烟叶全部
干筋。?此期约需时间24小时-36小时。
3.注意事项
页眉内容
干球温度最高不超过70℃,防止香气物质过多挥发降低内在质量。
天窗关闭不可过严,湿球温度不能超过43℃,以防止烤红烟。升温要
稳,稳温要准,不可忽高忽低,防止掉温引起洇筋、洇片。停火不宜过
早,以防湿筋湿片。要注意及时检查火管和落叶情况,防止火灾。
四、三段式烘烤指标的灵活运用 鲜烟叶素质具有多样性,即使规范化
集约经营条件下,鲜烟叶质量一致也是相对的,不一致却是绝对的。由
于地理位置、气候因素、烟叶在烟株上的空间位置等,导致烟叶质量的
某些差异。因此,在三段式烘烤工艺模式基础上对某些指标适当调整,
以适应不同类型烟叶的烘烤要求。
(一)变黄的起点温度和主要变黄温度
含水量多的烟叶、多雨季节、气温高、装烟多的情况下,起点温度
可适当调高为37℃-40℃,主要变黄温度也相应高些,为40℃-43℃。
而水分少的烟叶、高海拔、气温低、烤房底棚低或温度计挂在二棚的情
况下,起点温度可适当调低,为30℃-35℃,主要变黄温度适当低些,
为38℃-40℃。
(二)变黄阶段湿球温度
通常干湿差2℃左右。而含水量多、易烤黑的烟叶,干湿差应大些,
为3℃-4℃,称其为先拿水、后拿色;而含水量少、变黄慢的烟叶,干
湿差可缩小为1℃-2℃,甚至向烤房内加水补湿,称其为先拿色、后拿
水。
(三)烟叶变黄程度
鲜烟素质高、好烘烤的烟叶,叶片在变黄阶段应达到可以立即定色
也不会呈现青色的程度。转火之后的定色主要是提高其内在与外观品
质。比如减少青杂气、增加香气,使橘黄色烟叶增多,色泽鲜亮、油分
较多等;鲜烟素质较差、较难烘烤的烟叶如水分大的烟叶等,在变黄阶
段不宜使叶片全黄,允许叶基、叶背、叶里仍呈现一定青色。这些青色
宜在转火后42℃之前变黄,若烟叶变黄困难也可在45℃-46℃之前使之
变黄;鲜烟素质很差、很不好烤的烟叶如水分含量特别高的烟、嫩黄烟
和嫩黑暴烟等,在变黄阶段可以仅变黄4-5成,转火之后,在43℃之前
变黄6成-7成,45℃-46℃之前8成-9成黄,48℃-50℃变为黄片
青筋。而叶脉粗大的烟叶,在50℃左右主脉才变黄。
页眉内容
(四)定色阶段升温速度和湿球温度
含水量多、干物质少、叶片薄、素质差的烟叶,尤其是下二棚烟
叶,定色期升温稍快,每2小时左右升1℃,在45℃-47℃延长时间,
使烟叶继续变黄,大量排湿;定色期湿球温度可适当低些,为37℃-
38℃;而含水量少,干物质多,叶片厚的烟叶,如上部叶,烟叶完成变
黄后,以3小时-4小时升1℃,达到47℃-49℃时拖长时间,使烟筋
和叶片充分变黄。定色期湿球温度可适当高些,为39℃-40℃。
培训人:陈兴志
2017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