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教育学

二级类教育学类

专业代码 040107

英文名称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浓厚的职业情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教师。

二、专业培养规格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1.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2.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1)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4.个人修养与行为

(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二)专业知识

1.小学生发展知识

(1)了解不同年龄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2)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

2.学科知识

(1)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2)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3.教育教学知识

(1)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2)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4.通识性知识

(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专业能力

1.教育教学设计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

(2)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

2.组织与实施

(1)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

(2)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3.激励与评价

(1)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2)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3)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4.沟通与合作

(1)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2)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3)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

(4)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5.反思与发展

(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四、主干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学: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探讨教育的概念;系统学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反思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生、教师、课程、教学、学校德育等教育基本问题。致力于学生初步把握基本教育原理,养成教育意识,形成教育反思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师范生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乃至教育家。

心理学:本课程是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辅导等课程的上位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内外世界,加深对自身的了解,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某些行为,脾气、性格等是如何形成的;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和行为变化的规律,明确心理特征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塑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学概述(对象、任务、方法、流派)、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心理现象(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教育心理学:本课程是心理学、教育学的下位课程,是课程教学论、各学科课程教学论、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的上位课程。它指向实践,但又有自身系

统的理论体系。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学习规律以及这些基础理论在各类内容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学生认知、情感发展规律,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发展规律;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流派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品德的学习、学习策略等具体领域的学习规律。

小学生心理学: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小学生的认知、情感、个性等心理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使学生具备教学技能,了解小学生记忆特点和规律,掌握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和规律;识别诊断小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学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小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品德、认知、情绪情感及个性特征等方面。

课程与教学论:本课程是联结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小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堂教学技能的中介,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性质。课程内容分“课程论”和“教学论”两大主线,课程论帮助学生理解小学教育课程的编制原理,包括课程基本理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旨在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教”和“教什么”;教学论帮助学生掌握小学教育的方法,包括教学基本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计等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怎么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方法的介绍与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进行规范的教育研究的知识、技能与能力,通过大量教育研究案例并结合毕业论文的研究促进学习者掌握探索教育知识的科学方法。主要内容包含三个层面。在方法论层次上,包括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两大范式。在研究方法层次上,包括调查研究设计、实验研究设计等。在研究工具层次上,包括抽样设计、问卷设计、实验设计、结构观察,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

中国教育史:本课程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国各主要历史阶段教育概况及其成因;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文教政策、教育制度,特别是学校管理措施;了解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活动,理解和评价其主要教育思想等。扎实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基础知识,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激励教育献身精神,为学习教育学科打下基础。

外国教育史: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史,主要讲述各国教育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基本概况、特点、改革和发展趋势,二是不同历史时期著名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思想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