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模板】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教育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具有科学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具有扎实的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发展自我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全科型的小学教师以及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咨询、管理的专门人才。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及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既有较宽厚的小学教育理论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分为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大方面,共计58条培养标准。

专业素质标准(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本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本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本一、培养目标1.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能够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进步相结合;2.具备坚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基础,能够掌握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开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3.具备扎实的自主学习和素质教育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和谐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具备良好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二、培养方案1.学科教育(1)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小学教育学科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小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在教育思想、小学教育学科、小学教育方法和小学教育实践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教育实习通过定期的教育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的教育工作,熟悉教育教学流程,锻炼教育教学能力。

2.教育能力培养(1)教育思想和职业理想的培养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自己的教育职业理想,并且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2)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培养通过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习,培养学生掌握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管理课程和校外实习,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教育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工作。

3.专业素养培养(1)师德师风的培养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2)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学习方法和独立研究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3)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3篇)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3篇)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3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3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公共能力方面的要求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2.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3.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4.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至少通过一项职业资格认证。

(二)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1.有科学的儿童观,有志献身小学教育事业,富有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2.熟悉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懂得小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工作;3.具有较全面的师范素质和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具备小学班级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

(三)发展能力方面的要求1.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能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2.掌握小学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小学学校管理的内容,能从事小学教学、后勤或其他管理工作。

3.掌握语言教育领域中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能成为小学语文、英语学科教学骨干力量,或从事更高一级学校的语言教育教学工作;4.掌握数理教育领域中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能成为小学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骨干力量,或从事更高一级学校的数理言教育教学工作及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5.掌握艺术学科领域中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成为小学音乐、美术专职骨干教师,能胜任学校文体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训练等工作。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教师教育类)学科门类教育学二级类教育学类专业代码 040105W英文名称 Primary Education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掌握小学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又具有较好的教育理论素养,能够在小学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管理人员。

二、培养规格1、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有创新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热爱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责任心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专业、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方面具有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小学主要课程的基本内容,具有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把握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知识,能专长于小学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并能同时胜任多学科的教学。

3、能力素质方面⑴具有使用中文和英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思想。

具有查阅相关专业文献的能力。

⑵具备熟练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获取、解释、评估、管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⑶具备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或以上水平,取得合格证书;取得“三笔字”合格证。

4、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具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四、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史、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育见习、教育考察、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学制与学分要求实行学年学分制,修业年限为四年。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3篇)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3篇)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3篇)学校教育专业人才培育打算〔通用3篇〕学校教育专业人才培育打算篇1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喜爱基础教育事业,喜爱同学,教育信念坚决,社会责任感强,具有科学的同学观、老师观、教育观,具有扎实的的学科学问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力量,具有进展自我的学问和力量的高素养、专业化、全科型的学校老师以及从事基础教育讨论、询问、管理的特地人才。

二、培育要求本专业同学主要学习学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接受儿童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把握教育教学、讨论和管理的基本力量。

本专业实行全面综合培育、分文理方向进展特长的人才培育模式,培育同学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实事求是,勤于思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承老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喜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具备从事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力量、专业素养和肯定的教育讨论、终身学习的力量。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学问和力量:1.把握学校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2.把握观看讨论学校生的科学方法;3.具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力量;4.熟识国家有关学校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学校教育的理论前沿和进展动态;6.具有肯定的科学讨论和实际工作力量,具有肯定的批判性思维力量;7.实现学问、力量与独特的一体化进展,具有全科型的老师职业素养;8.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讨论、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与管理同学的力量,能够进行学科教学设计、有效开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9.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力量,以及肯定的艺术修养和良好的审美力量;10.形成喜爱学校教育事业的信念,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养,具有终身学习的力量。

三、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四、核心课程教育学、一般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儿童进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校德育、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学校语文教学论、学校数学教学论、科学课程教学论、学校课程标准与讨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评价学、学校管理学、班级管理等。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乡村小学教育事业,适应小学教育改和发展需要,具备素质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师范教育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 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小学教师。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信念,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价值。

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规范,为人师表,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2.具有较为宽阔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并精通1—2门主要学科领域。

3.具备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职业技能,普通话、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达到规定要求;理解和掌握有关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与特点,具有尊重、理解、保护、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意识与能力;掌握教与学的知识,掌握2门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规划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具有一定的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进取精神。

三、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四、主要课程学校教育发展、儿童发展与学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小学班级管理和少先队活动组织、课程设计与评价、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五、学制及授予学位本专业修读年限为四年,在修业年限内,学生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符合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最低学分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60.5学分。

七、课程结构本方案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技能训练和实践课程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通识课程学分占总学分29.6%,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占总学分29.3%,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22.4%,技能训练和实践课程学分占总学分18.7%。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教育学二级类教育学类专业代码 040107英文名称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一、专业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浓厚旳职业情感, 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措施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旳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能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旳一专多能型高素质教师。

二、专业培养规格(一)专业理念与师德1.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热爱小学教育事业, 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2.对小学生旳态度与行为(1)关爱小学生, 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 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2)信任小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积极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旳不一样需求。

3.教育教学旳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旳理念, 将小学生旳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 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 保护小学生旳求知欲和好奇心, 培养小学生旳广泛爱好、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4.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2)衣着整洁得体, 语言规范健康, 举止文明礼貌。

(二)专业知识1.小学生发展知识(1)理解不一样年龄旳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掌握保护和增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旳方略与措施;(2)理解不一样年龄小学生学习旳特点, 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旳知识。

2.学科知识(1)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旳规定, 理解多学科知识;(2)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措施。

3.教育教学知识(1)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2)掌握不一样年龄小学生旳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旳基本原理和措施;(3)掌握所教学科旳课程原则和教学知识。

4.通识性知识(1)具有对应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具有对应旳艺术欣赏与体现知识;(3)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措施现代化旳信息技术知识。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引言小学教育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培养出优秀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通过多学科的全面培养,培养具备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和教育心理素养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

2.培养目标2.1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小学教育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2.2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策略、教材编写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2.3教育心理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教育心理素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4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和实践活动加深对教育工作的了解。

3.培养内容3.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基础理论课程,培养学生对小学教育的理论了解。

3.2教育实践课程:包括实习、教学实践和教学设计等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

3.3学科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各个学科的专业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培养学生在不同学科方面的教学能力。

3.4教育心理学课程:培养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了解和应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模式4.1综合能力培养:通过设置多个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在不同学科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3导师制度:为每个学生指定一位导师,定期进行学术指导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4.4实习实践:将实习和实践活动纳入培养计划,让学生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锻炼实践能力。

5.评估与考核5.1考试评估: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考试,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5.2实践评估: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学设计和实习情况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

5.3项目评估:对学生的课题研究、项目报告和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

6.其他支持措施6.1实习基地:与各地小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教学实习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教师教育类)
学科门类教育学
二级类教育学类
专业代码 040105W
英文名称 Primary Education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掌握小学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又具有较好的教育理论素养,能够在小学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管理人员。

二、培养规格
1、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具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有创新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热爱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责任心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专业、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方面
具有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小学主要课程的基本内容,具有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把握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知识,能专长于小学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并能同时胜任多学科的教学。

3、能力素质方面
⑴具有使用中文和英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思想。

具有查阅相关专业文献的能力。

⑴具备熟练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获取、解释、评估、管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⑴具备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⑴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或以上水平,取得合格证书;取得“三笔字”合格证。

4、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具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
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
四、主要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史、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见习、教育考察、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学制与学分要求
实行学年学分制,修业年限为四年。

要求修满167学分
七、毕业条件及学位授予
学生四年学期期满,学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即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XX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八、主要课程简介
心理学(Psychologo):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活动过程(喜怒哀乐等)、意志活动过程(目的性、克服困难等);人格心理,包括动机系统(动机、需要、兴趣、信念)、心理特征系统(气质、性格、能力)、自我监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心理状态,即在特殊情境中形成的暂时性的心理持续状态。

本课程共计4学分,64学时。

考核方式为考试。

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XX大学出版社
教参:《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美)著,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心理学》,韩永昌,XX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叶亦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Pedagogy):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基本理论部分(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论;德育理论。

本课程共计4学分,64学时。

考核方式为考试。

教材:《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参:《教育原理》,石忠仁,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Psychology of Education):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范围、发展简史及研究方法;学习与教学的基础研究;学习与教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品德的形成;动机与学习;影响学习的班级人际关系等。

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中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程为3学分,48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

教材:《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参:《教育心理学专论》,周国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7年版
《教育心理学》,邵瑞珍、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XX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罗伯特·斯莱文,人民邮电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Education History of China):本课程主要通过研究中国教育产生、发展及演进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各种教育现象,总结教育经验,探讨教育规律,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有利于更好地借鉴历史上的教育经验、深化学生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增强对教育的领悟能力;有利于深刻洞察教育现象、科学决策、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课程为4学分,64学时,考核方式为考查。

教材:《中国教育史》,孙培青,XX大学出版社
教参:《中国教育通史》(1—6卷),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Education History of Foreign Country):本课程主要通过研究外国教育产生、发展及演进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各种教育现象,总结教育经验,探讨教育规律,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主要内容包括:外国历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有利于更好地借鉴历史上的教育经验、深化学生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增强对教育的领悟能力;有利于深刻洞察教育现象、科学决策、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课程为4学分,64学时,考核方式为考查。

教材:《外国教育史》,王天一,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参:《外国教育史》,袁桂林,XX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ethod of Education Research):本课程以培养学习
者教育科研能力为主要任务,向学生传授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科研的对象及意义;教育科研的一般理论;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确定;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教育科研中的统计和测量;教育研究与报告的撰写;相关论文的选读等。

本课程共3学分,48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

教材:《教育科研方法》,袁振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参:《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郝德元,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小学生心理辅导(Psychology Health and Advice to grade school students):本课程主要以小学生心理咨询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掌握对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好地做好小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学心理咨询及其意义;心理咨询的动作模式;操作过程与心理咨询的技巧;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方法模式;小学生心理咨询的诊断模式等。

本课程为3学分,45学时,考核方式为考查。

教材:《小学生心理辅导》,陶勑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教参:《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学校心理咨询模式》,XX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培养学生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以及研究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从事小学教育或教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原则、方法和评价等。

本课程共计3学分,48学分。

考核方式为考试。

教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江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国家教育部,2001 《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朱作仁,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年
《小学语文教学论》,高惠莹,刘秀英,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原理和教学规律的学科。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及其编排、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及其组织、数
学课程的基本内容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共计3学分,48学时。

考核方式为考试。

教材:《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杨庆余,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国家教育部,2001年《小学数学教学法(修订版)》,胡梦玉,XX大学出版社,1986年
《小学数学教育学》,汪绳祖,高等教育出版社
九、课程与学分、学时构成
十、专业教学计划
(一) 通识教育课程
7
(二)专业教育课程
8
9
(三)职业技能教育课程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10
11
十一、素质拓展计划
十二、有关说明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