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龙江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
新型肥料田间肥效试验报告

新型肥料田间肥效试验报告作者:黄刘峰李磊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年第01期按照原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指南》和《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NY/T2544-2014)的要求,为验证“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河南省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试验于2018年6月安排在河南省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吴振邦的水稻地。
供试土壤为潮土。
质地:中壤,土壤肥力中等。
耕层土壤基础养分:有机质12.9g/kg,全氮0.85g/kg,速效磷(P2O5)15.6mg/kg,速效钾(K2O)103mg/kg。
供试作物:水稻,水稻品种为新丰2号。
供试“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腐植酸≥30g/L,N+P2O5+K2O≥200g/L,剂型为水剂,由鹤壁市天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2.试验方法本试验设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30m2。
处理1:常规施肥+每亩用供试肥料100ml兑水30kg,在水稻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各喷一次,共喷3次。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喷洒等量清水。
处理3:常规施肥。
试验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
常规施肥为:每亩底施45%(14-16-15)复合肥料50kg,移栽后返青期亩追尿素15kg。
试验地水稻于6月13日移栽,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分别于6月22日、7月24日、9月15日进行喷施肥液或清水,10月15日水稻成熟收获。
收获时各小区实收计产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
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喷施肥液或清水外,其他管理措施均同一般水稻田。
二、结果与分析1.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水稻成产因素的影响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改善了水稻的成产因素。
经过试验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增加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穗粒数平均增加9.2粒、9.6粒,千粒重平均增加0.6g、0.5g。
2.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水稻旱直播3414田间肥效试验报告

YAN G J i a n - y u n ( N a n l i a n g F a r m o f N i n g x i a , Y i n c h u a n 7 5 0 0 1 5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F e r t i l i z e r e f f i c i e n c y t e s t o f 3 4 1 4 we r e ma d e t o ma s t e r t h e o p t i mi z e d f e r t i l i z e r s a t e v e r y s t a g e ,f i n d o u t t h e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整版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出处:发布时间: 2007-01-10第一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什么叫测土配方施肥?到医院看病,医生先要为你检查化验做出诊断后再根据病情开药方,你可以对症吃药。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田医生为你的耕地看病开方下药。
我们所说的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这项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
概括来说,一是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庄稼需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三是合理施肥,就是在农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支增收的目的。
2.为什么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很强的农业科学技术,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需要,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能培肥地力,增加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而且减少肥料成本,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达到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作用。
二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工作,它是由一系列理论、方法、技术、推广模式等组成的体系工程,也是多项技术的综合配套应用的成果。
3.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补偿)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
一是养分归还(补偿)学说:作物产量的形成有40-80%的养分来自土壤,但不能把土壤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库”。
依靠施肥,可以把被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土壤,确保土壤肥力。
水稻田间试验计划书案例

水稻田间试验计划书案例一、田间试验的两大特点:1、研究对象和材料是生物体本身(具有多种遗传变异的群体)2、在开放的自然条件下进行(多变的试验环境)二、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1、试验目的要明确2、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3、试验结果要可靠准确度:指试验中某一性状(小区产量或其它性状)的观察值与其理论真值的接近程度。
精确度:指试验中同一性状的重复观察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即试验误差的大小,它是可以计算的试验误差越小,则处理间的比较越为精确)特别要注意“唯一差异”原则避免发生人为的错误和系统误差4、试验结果要能够重演一、田间试验的误差:(一)田间试验的误差来源1、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系统误差)2、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差异(系统误差)3、外界条件的差异(随机误差)(二)控制田间试验误差的途径严格遵循“唯一差异”原则1.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2、改进操作和管理技术,使之标准化3、控制引起差异的外界主要因素针对其中最主要、最难控制的土壤差异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措施:选择肥力均匀的试验地采用适当的小区技术应用良好的试验设计和相应的统计分析二、试验地的土壤差异:土壤形成的基础不同,历史原因造成土壤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方面有很大差异土地利用上的差异,如种植不同作物,以及在耕作、栽培、施肥等农业技术上的不一致等三、试验地选择和培养:(1)试验地的土壤肥力要比较均匀一致(作物生长整齐度)(2)选择的田块要有土地利用的历史记录(近年来土地利用上相同或接近相同的田块)(3)试验地最好选平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采用同一方向倾斜的缓坡地,但都应该是平整的(肥力水平一致)(4)试验地的位置要适当(阳光充足、空旷地块)。
(5)对拟选作试验用的田块,特别是在建立固定的试验地时,除掌握整个试验地的土壤一般情况及土地利用历史外,若有可能,最好还要进行空白试验(6)试验地采用轮换制,使得每年的试验能设置在较均匀的土地上。
试验单位至少应有二组以上试验地,一组田块进行试验,另一组的田块则进行匀田种植,以备轮换(轮作)田间试验设计的原则1.重复(replication)重复次数——试验中同一处理种植的小区数估计试验误差效应【同一处理重复小区之间的产量(其他性状)差异】降低试验误差(误差反比于重复次数的平方根)准确地估计处理效应(单一小区所得的数值易受特别高或低的土壤肥力的影响;多次重复所估计的处理效应比单个数值更为可靠,使处理间的比较更为有效)重复次数过多,减小误差效果不明显2.随机排列(random assortment)指一个区组中每一处理都有同等机会设置在任何一个试验单元上。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①配方肥料种类
❖ 根据土壤性状、肥料特性、作物营养特性、肥料 资源等综合因素确定肥料种类,可选用单质或复混 肥料自行配制配方肥料,也可直接购买配方肥料。
❖ ②施肥时期
❖ 根据肥料性质和植物营养特性,适时施肥。植物 生长旺盛和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应重点施肥,有灌 溉条件的地区应分期施肥。对作物不同时期的氮肥 推荐量的确定,有条件区域应建立并采用实时监控 技术。
九项重点内容。 (1)田间试验。(2)土壤测试。 (3)配方设计。(4)校正试验。 (5)配肥生产 (6)示范推广。 (7)宣传培训。(8)效果评价。 (9)技术研发。
1、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 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验证土 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 节。
❖ 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 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 在每个施肥分区单元设置配方施肥、农户习 惯施肥、空白施肥3个处理,以当地主要作物 及其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配方施肥的 增产效果,校验施肥参数,验证并完善肥料 配方,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 同时,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
常用化肥养分含量:
氮肥: 硫酸氨 氮 20 ~21 硝酸氨 氮 34 氯化氨 氮 24 ~25 碳酸氢氨 氮 17 尿 素 氮 46
磷肥: 过磷酸钙 五氧化二磷 12 ~20 钙镁磷肥 五氧化二磷 12 ~20
重过磷酸钙 五氧化二磷 45 磷矿粉 五氧化二磷 30.31 ~36.21
钾肥: 硫酸钾 氧化钾 50 钾镁肥 氧化钾 33 氯化钾 氧化钾 60
采样方法:可根据地块形状,采用梅花型或蛇 形多点采取。将采得的各点土样混匀,用四分 法逐项减少样品数量,最后留1公斤左右即可。
水稻配方施肥同田肥效对比试验效果分析

水稻配方施肥同田肥效对比试验效果分析2012年,道真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对主要粮食作物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展示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了“增产、经济、环保”的三大目标,为全县全面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实施情况2012年,我乡科学制定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方案组织实施。
水稻田按上中下三等,各抽1户,每户在同一田块中(面积不少于1亩)设三个处理(配方施肥区、常规施肥区、无肥区),上等落实在八一村下石组冉贤勇农户的田块里,中等落实在新田坝村申尚奎农户田块里,下等落实在双河村朱福木农户田块里。
全乡水稻田6500亩,其中上等田占40%,中等田占30%,下等田占30%。
二、采取措施在测土配方施肥同田肥效对比试验农户中,一律选择介绍推广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并采取以下农艺措施:(1)一律采用高产栽培技术组装;(2)采取旱育秧和无纺布盖膜,培育多糵壮秧,实行宽窄行拉绳插秧;(3)合理密植,加强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
三、试验设计上等农户冉贤勇选择t优6135品种,中等农户申尚奎选择中优117品种,下等农户朱福木选择富优325品种,各农户在同一田块中实施,设置配方施肥区、常规施肥区、无肥区,要把配方施肥区和习惯施肥区隔离开来,水稻田间要求筑田埂,防止养分相互渗透,影响肥效,要重点突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领航作用,严格按照我县土肥站制定的不同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
试验农户每户试验地设置三个处理,每个小区面积为200㎡。
在试验处理过程中,配方施肥区和常规施肥区除施肥要求不一样外,其他管理措施完全相同,随时做好灾害性天气,田间作业(如中耕除草、施药、施肥量、施肥时期、用工投入)等记录;无肥区不施肥,但要同步进行田间除草和病虫防治。
四、试验结果附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产量验收结果单位:公斤/亩通过产量验收结果说明,水稻配方施肥区产量比习惯施肥区平均增产9.3%,比无肥区产量明显增长1—2倍。
水稻配方肥肥效对比校正试验初报

6 7
水 稻 配 方 肥 肥 效 对 比 校 正 试 验 初 报
张世 贵
( 门 县 祁 山镇 农 技 站 , 徽 祁 门 祁 安 2 50 ) 4 6 0
摘
要: 通过田间试验 , 比较水稻配方施肥 与习惯施 肥的肥料 效应 , 出应 用配方施肥 的效益 高, 宜在 本地 区推 广 得 适
20 处 理 ③ : 白 处 理 ( 于 进 水 口 ) 小 区 面 积 0m ; 空 位 ,
为6m 。 0
试验 区周 围设置 2 以上 的保 护 行 , 试验 区间灌 排 m 各 独立 , 防止 漫灌 , 试验 区 田埂 宽 2 e 高 1 e 用 地膜 包埂 5 m, 5 m, 压深压 实 , 防止 串水 串肥 。 2 2 施 肥 方 法 处 理 ① : 惯 施 肥 处 理 , 次 性 基 施 . 习 一
处 理
1
2
有 数每 数专
1 . 69
1 . 53
1 9. 0. 5 1 3 5
1 21 0. 5
15 1
15 2 3 .
1 3 4. 3 5 8.
3%做 拔节 肥 , 尿素 25 g 分蘖肥 ,.k 做穗 粒肥 ; 0 用 .k 做 15 g
次是处N0412 g67 2不施肥为 306g67 处理 3 9 .k/6m , 2.k/6m ,
② 、 与处理③ 比 , ① 分别增产 6% 和 5% , 4 2 处理② 比处理 ①
增产 7 。经方差分析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 % 见表 3 。 ) ( 下转 7 3页 )
湿 湿到 收割 。病 虫害 防治 : 2 日用 素死蜱 防虫 1 , 6月 4 次 7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王红英【摘要】为研究姚安县栋川镇水稻最佳施肥配比,特开展水稻3414肥料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亩施尿素24 kg、普钙8.35 kg、硫酸钾7.82 kg,即3种肥料配比为1∶0.35∶0.33,其理论亩产量为861.02 kg.【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水稻;3414肥料试验;最佳施肥量;经济产量【作者】王红英【作者单位】姚安县栋川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南姚安675300【正文语种】中文水稻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不仅是世界约半数人口的主食,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在中国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占了世界水稻播种总面积的1/6,其中云南省水稻种植面积达104.31万hm2,居全国第11位,产量占云南省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是云南省重要口粮。
由于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造就了多样性的气候条件和巨大的海拔落差,其土壤类型十分复杂。
并且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广,全省不同地区水稻种植习惯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南省水稻产量的提高。
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数量将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
肥料是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肥料种类及施肥比例、数量、方法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试验通过3414肥料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获得最佳施肥量、最佳经济产量,为姚安县水稻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姚安县栋川镇郭家凹村委会郭一组郭建新户承包田内,面积0.16 hm2,位于东经101°15′56.2″,北纬25°31′44.0″,海拔1870 m。
年平均气温15.3℃,常年降雨量767.6 mm,无霜期232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门县龙江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
摘要:2012年龙门县龙江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水稻肥料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小区试验,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户习惯施肥肥料利用率之间进行田间验证,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农户习惯施肥节肥增产增效。
关键词:测土配方;肥效;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062 文献标识码:a
根据龙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排,龙江农技站在岭咀村进行“2012年早造龙门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以期找出最佳施肥配方,为建立龙门县水稻生产施肥指标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肥料为尿素(纯n含量46%)、过磷酸钙(p2o5含量12%)、氯化钾(k2o含量60%)。
试验水稻品种为粤晶丝苗2号。
本试验地上茬为水稻地,试验地属砂质土,耕作层厚18cm,肥力中等,土壤农化学性质分析结果为:水解氮105.5mg/kg、速效磷(p2o5)22.10mg/kg、速效钾(k2o)39.75mg/kg、有机质2.59%,ph值5.91。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广东省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3414”方案设计,以及按照当地农户习惯施肥水平,设氮磷钾3个要素、4个施
肥量水平(其中0水平不施肥,2水平指已建立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推荐施肥量确实,农习施肥由调查数据平均值确实),共9个不同施肥处理(表1),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20m2,每个处理之间用小田基分隔开,筑好田基后盖好尼龙薄膜,以防肥水渗漏串灌;小区单独排灌,避免串灌串排,每一处插上标签牌,清楚标出小区号、处理名称。
1.3 试验实施
2012年3月15日播种,4月8日移植,各处理施用的过磷酸钙作为底肥1次性施下,钾肥分基肥和中期肥各50%施用,氮肥按基肥、回青肥、中期肥(幼穗分化肥,在露田回水后施用)共3次施下。
除施肥水平不同外,各处理栽培管理措施相同。
试验期间调查最高分蘖数、有效穗数,7月16日水稻成熟时取样考种,7月17
日分小区实割测产。
按当地市场价统计农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田间观察可以看出,最佳施肥量(n2p2k2)施肥处理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最好。
不施肥处理(ck)、缺氮处理(n0p2k2)、农习缺氮处理(农习n0pk)有效穗数少、每穗实粒数少但结实率高植株矮、穗短;农习处理(农习npk)前期分蘖多,结实率及千粒重低。
2.2 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结果:配方施肥处理(n2p2k2)比农户习惯施肥(农习npk)高产,农户习惯施肥过量施n、p肥亦不能增产,充分
说明配方施肥处理(n2p2k2)肥效利润率最高,节能增效。
农习缺氮处理(农习np0k)比配方施肥无p小区(n2p0k2)高产,说明增施n仍有增产空间。
配方施肥无n、无k处理对比农习无n、无k
处理均高产,说明农户习惯过量施p肥导致产量下降,论证配方施用p肥合理性和经济性。
2.3 不同施肥水平经济效益比较
从田间肥效试验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扣除肥料投入费用后,收益最高的是最佳配方施肥处理小区(n2p2k2),收益28.54元,折合每667m2收益为951.24元,比空白处理增收36.2%,比农户习惯施肥(农习npk)增收5.0%,比缺氮处理增收59.9%,比缺磷处理增收6.1%,比缺钾处理增收6.1%,比农习缺氮处理(农习np0k)处理增收46.2%,比农习缺磷处理(农习np0k)处理增收1%,比农习缺钾处理(农习npk0)处理增收11.1%。
3 结语
本试验结果表明,龙门县龙江镇种植水稻的最佳施肥配方为每667m2施纯n12.0kg、p2o53.6kg、k2o10.0kg,该配方的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且具有精确减量、优化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1]。
该推荐施肥量可用于本试验基础地力相近的地区及目标产量与粤晶丝苗2号相近的水稻品种。
对于产量较低的常规优质稻,应根据其目标产量适当减少施肥量,以避免出现贪青、倒伏或养分流失浪费等问题,对于高产或超高产品系水稻,则应根据情况增加施肥量,以满足其正常营养需求[2]。
参考文献
[1] 曾春松,黄铭华,梁观荣,等.龙门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9(4):62-63.
[2] 李伯欣,冯道炼,周柏权,等.珠海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及应用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1(14):66-68. 作者简介:张伟军(1972-),男,汉族,广东龙门人,大专,农艺师,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江农业技术推广站。
研究方向: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