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2例

合集下载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人文护理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人文护理
用I ” 。笔 者 所 在 科 将 人 文 关 怀 理 论 融 入 到 H F 治 疗 外 阴上 IU
皮 内非 瘤 样 病 变 4 2例 患 者 的 护 理 中 ,从 细 节 中充 分 体 现 护
士 对患 者 的关 心 与爱 心 .在 细 微 之 处 闪 烁 人 文关 怀 的 光 芒 ,
减 轻 了 患者 痛 苦 。 切 了 护 患 关 系 。 密
刺激。治疗前 常规检查仪 器、 设备 的完好 率 , 功能是否正常 ,
备 好屏 风 、 滑 油 及 必 要 的 急 救 物 品 。 凡 进 入 治 疗 室 人 员需 润
更 换 拖 鞋 , I罩 、 子 。 护 士 首 先 向 患者 介 绍 治疗 环 境 , 戴: 1 帽 要
求仪表端庄 , 面带 微 笑 , 度 亲 切 。通 过 面对 面 的交 流 , 短 态 缩 彼 此 间距 离 , 护 士 了 解 患 者 及 家 属 的 支 持 程 度 ; 患 者 及 使 使 家 属 感 受 医 护 人 员 对 她 们 的 重 视 , 建 立 信 任 合 作 的护 患关 为 系奠 定 基 础 。
21 .. 耐 心 解 释 与 疾 病 相 关 的知 识 护 士 关 怀 患 者 要 有 文 3 化 敏 感性 , 据 不 同 患 者 的 文 化 层 次 和 生 活 背 景 , 根 用通 俗 易
疗 后恢 复 快 、 辐 射 性 损 伤 等 优 点 。 来 越 多 的 被 临 床 所 应 无 越
【0 9 0 - 4收稿 ,0 9 0 — 5修 回】 20 — 6 0 20—7 1
【 本文编辑 : 董冰嫒1
聚焦超声治疗外 阴上皮 内非瘤样病变 的人文护理
安 【 关键 词】 人 文 关 怀 ; 焦 超 声 ; 阴疾 病 聚 外 琳 。 秀云 李

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

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

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
李鲜风;李煜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13(024)021
【摘要】目的观察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2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选择雌三醇软膏与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鳞状上皮增生型、硬化性苔癣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治愈率分别为96.8%和88.9%,均高于对照组相应类型的治愈率(x2=5.103
1,4.189 0,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335 0,P<0.05).结论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效果优于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总页数】3页(P3220-3222)
【作者】李鲜风;李煜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乌鲁木齐市新疆民政康复医院妇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2
【相关文献】
1.聚焦超声与长强穴注射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 [J], 裴刘成
2.聚焦超声与臭氧水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 [J], 杨爱玲
3.聚焦超声和药物治疗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J], 钟沅月;张睿;吴妙芳;谢玲玲;林仲秋;李成志;王智彪;陈志辽
4.聚焦超声与哈西奈德乳膏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 [J], 杨盛红;肖雁冰;梁志刚
5.聚焦超声与长强穴注射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 [J], 裴刘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皮肤、粘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例临床分析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皮肤、粘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例临床分析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皮肤、粘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例临床分

周萍;程静新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32)003
【摘要】外阴皮肤、粘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难治性疾病,其病因不明,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以外阴瘙痒及灼痛、皮肤粘膜萎缩变薄或粗糙变厚以及色素减退为特征。

由于该病的病因至今不明,目前临床采用各种不同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复发率较高的问题,我院2005~2006年对3例外阴皮肤、粘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进行聚焦超声治疗,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346-346)
【作者】周萍;程静新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外三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外三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2
【相关文献】
1.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15例临床分析 [J], 陈红锦
2.复发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42例再次聚焦超声治疗临床分析 [J], 周静;邓新粮
3.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 [J], 杨春桃;潘晓华;肖平平
4.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 [J], 何小丽;邓新粮
5.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分析 [J], 刘尧芳;付晓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极星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外用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及

海极星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外用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及

摘要:目的 探讨海极星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外用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19 年 6 月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患者 80 例实施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分为干预组(海极星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40 例)和常规组(海极星聚焦超声联合常规治疗,40 例),比较两组疗效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2019 年 6 月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收治的 NNEDV 患者 80 例实施研究。纳入标准:(1)根据 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体格检查,明确诊断为 NNEDV 的患者;(2)经过评估,患者均有海极星聚焦超声 治疗指征;(3)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近 1 周内及 治疗期间有性生活患者;(2)心血管严重疾病及肝肾功能 严 重 障 碍 患 者 ;(3)合 并 重 症 感 染 、 免 疫 功 能 障 碍 患 者 。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40 例)和常规组(40 例),干预组和常规组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1.2 方法
随访 6 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水疱、烧伤、溃疡等不良
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表 1 两组一般资料
组别
年龄 (岁)
病程
疾病类型(例)
(年) 单纯性苔藓 扁平苔藓 硬化性苔藓
干预组 42.8±7.5 4.3±0.9
19
12
9
(n=40)
常规组 41.9±8.3 4.2±1.2
22
11
7
(n=40)
t/χ2 0.508 8 0.421 6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干 预 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为 97.50%, 显 著 高 于 常 规 组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围手术期护理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围手术期护理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围手术期护理
朱旭霞;李芸;翁卓娅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7(22)10
【摘要】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硬化性苔癣和鳞状增生,过去
称外阴色素减退疾病,是女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

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疼痛,外阴局部或弥散性皮肤黏膜脱色、变白;组织粗糙、肥厚、增生或角化变硬,或萎缩变薄、皲裂、弹性降低或消失。

目前主要采用清洁外阴皮肤、局部止痒、激素涂抹、激光、光动力学等物理治疗,但效果欠佳,且易复发。

【总页数】2页(P910-911)
【作者】朱旭霞;李芸;翁卓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
州,3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1;R711.72
【相关文献】
1.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分析
2.竹红菌素聚焦超声治疗妇科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对比
3.竹红菌素聚焦超声治疗妇科外阴上皮内非瘤
样病变对比4.影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5.心理支持护理在海极星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中实施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焦超声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分析

聚焦超声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分析
第 1 卷第 9 海 20 9 期
文章 编 号 :0 3 6 5 (0 8 0 一 l 4 0 1 0 - 3 0 2 0 )9 1— 2
临床 研 究
聚焦 超声 治 疗 女性 外 阴上皮 内非瘤 样病 变 的疗效 分析
法 , 比较 分 析 了 聚焦 超 声 对 外 阴 上 皮 内 速 度 匀 速 上 下 移 动 探 头 ,辐 照 时 间 l — 接 近 正 常 颜 色 . 肤 弹 性恢 复正 常 . 疗 0 皮 治
非 瘤 样 病 变 的临 床 疗 效 。报 道 如 下 :
l 资 料与 方 法
4 mi . 射 时 间 视 病 变 范 围 及 病 变 程 度 结束后随访半年无 复发: 显效 : 0 n照 ② 患者症 而 定 。辐 照 范 围超 过 病 变 区 05 m. 至 状 和 体 征 基 本 消失 .原 病 变 区皮 肤 颜 色 . a r 直
生 型 . 一 种 病 因不 清 . 固 易 复发 的妇 3 — . , 冲 l o H 。 员 取 膀 胱 截 石 院 复查 。 据 患 者瘙 痒 症 状 减轻 程 度 、 是 顽 . 4w 脉 5 5 2 o z病 根 皮 科 疾 病 。超 声 治 疗 外 阴 上 皮 内非 瘤 样 病 位 .%碘 伏 消 毒 外 阴 ,% 利 多 卡 因 局 部 肤 变 化 ( 括 色 素 减退 区缩 小 的 程 度 、 2 5 包 皮 变 在 国 内 一些 医 院 已陆 续 开 展 ,并 取 得 浸 润麻 醉 , 治疗 探 头 紧贴 外 阴皮 肤 , 用 对 肤 颜 色 的 变 化 及 皮 肤 弹 性 恢 复 情 况 ) 进 了短 期 治 愈 或症 状缓 解 的 明显 疗 效 。我 外 阴 病 变 区域 采 用 连 续 匀 速 直 线 扫 描 . 行 临床疗 效判 定 疗效判 定 标准① 治 mm s 院 自20 05年 开 展 以药 物 治 疗 为 参 照 疗 探 头 与 皮 肤 之 间 有 介 质 水 .以 3 5 / 愈 : 患者 症 状 和 体 征 消 失 , 病 变 区 皮肤 原

超声聚焦技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

超声聚焦技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

超声聚焦技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陶春霞;肖菊花;曾莹;付蓉花【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超声聚焦技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超声聚焦技术治疗病理诊断符合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中除1例治疗过程因局麻效果差,提前结束治疗,其余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术中无水泡、结节、溃疡等出现,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患者外阴颜色、症状无明显改变;1例患者原色素减少部位颜色正常改变,但周边出现颜色变白并伴有瘙痒;19例患者颜色完全恢复正常,症状消失;21例患者颜色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失访2例.结论超声聚焦技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仍需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8(053)010【总页数】2页(P1115-1116)【关键词】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研究【作者】陶春霞;肖菊花;曾莹;付蓉花【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聚焦超声治疗室,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阴道镜室,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聚焦超声治疗室,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2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病理分型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及其他,由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及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外阴皮肤多呈白色,故亦称为外阴白色病变,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在皮肤的真皮层,表皮的病变为继发[1,2]。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治疗分为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主张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

也有报道,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或氦氖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物理治疗。

超声医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诊断和治疗技术。

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超声波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外阴疾病[3,4]。

超声聚焦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的临床疗效观察

超声聚焦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的临床疗效观察

超声聚焦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超声聚焦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患者共70例随机性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超声聚焦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药物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于患者接受治疗后的1周、1个月、3个月以及半年对其进行随访,按照相关临床标准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2.0%,治愈率达到56.7%,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超声聚焦对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有效地改善瘙痒症状,还能较好地恢复外阴皮肤弹性,具有安全、方便、无创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超声聚焦;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微创技术;治疗效果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8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62-02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外阴白色病变,它是一种发生在黏膜和皮肤的慢性疾病,可分为鳞状上皮增生型以及硬化苔藓型两种[1]。

由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具有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的特点,因此传统的局部药物治疗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近年来,超声聚焦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已经在各个医院开展,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疗效。

本文就超声聚焦对女性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通过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确诊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共70例,年龄为25-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4.3±2.9)岁。

病程为1个月至20年不等,按照其类型不同可分为鳞状上皮增生共45例,硬化性苔藓共25例。

在选取的过程中已排除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急性外阴感染患者[2]。

随机性将70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5例采用超声聚焦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药物局部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2例陈军郑连文邹颖刚贾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41)〔关键词〕聚焦超声;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4-0831-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4.082第一作者:陈军(1975-),女,主治医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妇科肿瘤研究。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1〕。

此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亦可发生于生育年龄。

外阴瘙痒是此病最主要症状,患者多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2例,治疗效果明显。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32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年龄35 72岁,平均53.5岁。

1.2方法治疗前除外急性炎症或有关并发症,体温<37.2ħ。

治疗时间为月经干净3 7d ,外阴活检伤口愈合后。

病人取膀胱截石位,碘伏溶液消毒外阴,铺无菌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然后进行超声治疗。

采用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CZF 型超声治疗仪,治疗参数为频率8 18MHz ,功率3.5 4.5W ,辐照方式为连续直线扫描,速度5 10mm /s ,时间10 30min 。

治疗范围为病变及距病变边缘5mm 。

涂专用治疗耦合剂让治疗头紧贴皮肤,做匀速的线段扫描,逐步覆盖整个治疗区域,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达到有效的剂量。

当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局部组织水肿、充血即可停止治疗。

治疗后局部敷紫草油纱布,24h 间断冰敷,3d 后局部水肿明显减轻,1w 后水肿完全消失。

所有病人均在门诊定期随访。

手术后禁性生活、禁盆浴1个月。

冰敷要间歇性,防止冻伤。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变局部破溃感染。

治疗后即刻或每次便后给予碘伏消毒外阴,用烧伤膏外敷治疗区,然后用冰袋局部间歇性冰敷(冰敷3 5min 、间隔5min ,降低皮肤及皮下组织温度,同时可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水肿。

冰敷时应防止皮肤冻伤,随时观察皮肤的颜色,发现皮肤明显苍白应立即停止,24h 后停止冰敷。

给予1ʒ5000的高锰酸钾坐浴,2次/d ,继续用烧伤膏外敷治疗区并用50%硫酸镁湿热敷,两者交替,2次/d ,至局部水肿消退。

治疗后1、3、6、12个月回院复查。

1.3疗效评价治愈:瘙痒症状消失,外阴皮肤颜色、弹性恢复正常。

显效:瘙痒症状基本消失,外阴皮肤颜色、弹性明显改善。

好转:瘙痒症状减轻,外阴皮肤颜色、弹性有一定程度改善。

无效:瘙痒症状无好转,外阴皮肤颜色、弹性无改变。

复发:停止治疗后6个月,症状又复发。

2结果32例患者超声治疗后即刻外阴皮肤出现充血、水肿,24h 后达高峰,3 5d 后水肿逐渐减轻,1w 左右消退。

术后第1个月外阴瘙痒减轻,术后第3个月瘙痒症状基本消失,皮肤弹性、颜色大部分恢复正常。

术后第6个月外阴皮肤外观及颜色基本恢复正常,仅1例严重病人复发。

术后1年17例治愈(53.1%),10例显效(31.3%),4例好转(12.5%);半年后复发1例(3.2%),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总有效率为84.4%。

均无感染发生,无瘢痕形成、无尿道及肛门损伤。

3讨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因其病因不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成为临床的一个顽症。

有学者〔2〕认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在真皮层内,表皮的病变是继发的,表现为真皮层的毛细血管痉挛及闭塞,微小血管明显减少,真皮乳头水肿,细胞变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使局部的微循环障碍以及胶原纤维生成障碍,从而导致表皮内细胞发生程度不同的病变。

其临床特征为外阴奇痒,病变区域皮肤和黏膜色素减退或发白,皮肤粗糙、皲裂、破溃等。

该病病程较长,治疗困难且易复发,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研究发现〔3〕,通过聚焦超声治疗,病变的外阴皮肤可逐渐恢复正常,基底细胞有色素沉积,真皮层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聚焦超声治疗是一种无创治疗的新技术〔4〕。

它可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透过表皮或黏膜上皮,在真皮浅层或黏膜下的病变组织聚焦,产生一个高能区域,短时间内使靶区的病变组织吸收能量而快速升温,产生生化反应,最终使病变组织损伤变性,促进组织重建和微循环改善,同时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可使细胞膜失去连续性或使其通透性发生变化。

由于病变或增殖旺盛的组织对超声更敏感,故超声可以选择性损伤病变组织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研究中有27例患者经治疗后取得显著临床效果,总有效率达84.4%,仅复发1例。

李成志等〔5〕利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有效率达95%,复发率低,无远期并发症发生。

这表明聚焦超声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瘙痒症状,且不损伤邻近组织,是目前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1.2张启瑞,李贵容,刘键,等.外阴硬化萎缩性苔癣治疗后的光镜与电镜观察〔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0;25(1):24-5.3李成志,王智彪,卞度宏,等.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和病理评价(附60例报道)〔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1):17-8.4王智彪.外阴白色病变的超声治疗〔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1):6-7.5李成志,卞度宏,汪炼,等.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近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9-13.〔2011-05-10收稿2011-09-20修回〕(编辑徐杰)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8例临床分析李柏文邹向明李婧婷1(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吉林132013)〔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4-0832-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4.083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通讯作者:李婧婷(1986-),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临床外科专业研究。

第一作者:李柏文(1961-),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及教学研究。

随着人口结构渐趋老龄化,老年急性胆囊炎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

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合并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病情复杂、进展快,故导致开腹手术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亦高。

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创伤小,恢复快,对老龄患者胆囊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1〕。

大多数学者认为早期急性胆囊炎(即急性胆囊炎发作48h 以内)手术是安全的〔2,3〕。

本文拟进一步探讨腹腔镜治疗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急性胆囊炎患者138例,男79例,女57例,年龄65 84〔平均(73.5ʃ7.9)〕岁。

其中65 69岁93例(67.4%),70 79岁38例(27.5%),80 84岁7例(5.1%)。

术前均有典型的急性胆囊炎表现,腹部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部为著。

腹痛持续24h 以内47例,24 72h 76例,3 7d 13例。

术前有彩超、腹部CT 及胆道核磁明确诊断并除外胆总管结石。

1.2并发症合并冠心病87例,高血压79例,糖尿病31例,心律失常13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7例,慢性肝病6例,肾功能不全3例,合并两种以上疾病71例,前列腺肥大17例,腹部手术史13例(开腹阑尾切除术9例,卵巢及子宫手术4例)。

1.3手术方法均取头高脚低位,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行三孔或四孔法LC ,气腹压力控制在1.3 1.6kPa (10 12mmHg )。

置入腹腔镜后先探查腹腔,评估胆囊炎症程度与周围粘连情况,依据术中情况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胆囊三角多采用钝性分离法,首先处理胆囊后三角。

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均双重夹闭,胆囊床电凝止血。

如胆囊水肿明显、张力高,可先行穿刺术,吸出胆囊内积液,依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

2结果治愈127例(92.1%),其中胆囊穿孔4例,胆囊壁坏死11例,胆囊周围积液7例。

中转开腹11例(7.9%),其中6例因胆囊三角区粘连紧密、解剖不清,3例因胆囊颈部止血困难,胆囊十二指肠瘘2例。

平均手术时间47.3min ,术中置腹腔引流管123例(89%);术中出血量10 60ml ,平均35ml 。

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例,心律失常6例,术后早期出现黄疸1例,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 )证实胆总管残留结石后取结石,1例切口感染,术后胆漏1例(8 11d 停止胆漏而拔除引流管),均痊愈出院。

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12 24h ,平均(18.0ʃ5)h 。

住院时间5 8d ,平均6.5d 。

3讨论3.1LC 优点老年人由于各重要器官生理性退化,且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急性胆囊炎时,对炎症应激反应较迟钝〔4〕,老年急性胆囊炎因病情进展快,容易导致胆囊化脓、坏疽、穿孔、中毒性休克、死亡〔5〕。

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选择安全、有效、便捷、创伤小、时间短的手术方式,LC 便成为了患者的首选。

尽管LC 的气腹可对患者心肺功能造成影响,但LC 较开腹创伤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争取行LC 。

只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掌握手术技巧,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行LC 仍是安全可行的。

3.2术前调整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 前应仔细询问病史,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超声、CT 等相关检查结果,正确评估手术难度,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对伴发疾病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控制在155/100mmHg 以下,冠心病患者改善心肌功能,使心功能维持在Ⅱ级以上,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在8mmol /L 左右,心律失常一般不影响手术进行,严重的心律失常需术前纠正。

在手术即将开始前使用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使整个手术期间血液和组织维持有效的杀菌·238·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2月第32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