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教案

合集下载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供参考)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供参考)

2013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教案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备课(上)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单元备课(下)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单元总结一、知识网络归纳二、专题综合讲解如何描述实验现象“现象”是指事物在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化学反应“现象”也同样是反映物质在变化中的外部表象,而不是变化的实质。

至于反应后生成什么?具有什么性质等,就不属于“现象”的范畴。

因此,在启蒙阶段,同学们要养成正确描述现象的习惯。

描述现象三忌:忌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如生成氧化镁;忌脱离实验实际,没有观察到的现象也描述出来;忌片面描述实验现象,不全面。

描述实验现象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如烟和雾、火星和火焰、燃烧和点燃的区别。

第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A.光导纤维和玻璃 B.钢铁和水泥 C.煤和石油 D.塑料和橡胶2.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 B.冰雪融化、干冰升华 C.剩饭变馊、粮食酿酒 D.灯泡发光、铁锅生锈3.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曾青得铁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4.古诗词的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你认为这种变化是()A.冰雪融化B.压缩空气C.酒精挥发D.馒头遇碘酒变蓝6.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集气瓶7.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

绿色食品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蓝色食品是海洋提供的食品;白色食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食品。

初三化学鲁教版教案

初三化学鲁教版教案

初三化学鲁教版教案【篇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2013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教案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备课(上)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单元备课(下)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篇二:鲁教版初中化学(上)教学设计】鲁教版初中化学(上)教学设计江阳区况场中学许小兵12附:板书设计4.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co2的循环产生:生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消耗: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二、实验室制法原理:药品:大理石、石灰石或稀盐酸3反应:装置:发生装置:(与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同)收集装置:向上排气法步骤:检验:验证: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验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4【篇三:鲁教版初三化学元素教案】课题:元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2、学会对单质、化合物分类,体会分类思想,学会分类方法3、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教学重点和难点:1、元素概念的建立及物质的分类2、元素符号的意义及其正确的书写教学方法:启发讲述法、自学法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第一课时主要包括元素及元素符号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通过分析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构成,从原子的角度引导学生建立起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元素概念,使学生学会对物质的简单分类。

第二部分内容通过创设疑问使学生意识到元素符号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引出元素符号。

并使学生理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通过分散记忆与集中记忆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与读法。

学情分析:教材在第一单元第一节从学生熟悉的几种物质水、氧气、氢气入手,给出了它们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和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通过“原子的构成”的学习,学生对原子的种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知道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不同种类的原子根本区别在于核内质子数不同,为“元素”概念的建立进行了知识的铺垫教学过程:[知识回顾](教师)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2、水是由(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引入新课]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5篇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5篇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化学快乐课堂,小学阶段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3.能鉴别地氮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化肥的简介【自主练习】阅读书本79-8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很多,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拿出常见的氮、磷、钾肥让学生观察,然后填写下表:(1)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磷肥中一定含有磷元素,钾肥中一定含有钾元素。

给出2分钟的时间,二人一组,一个同学说出化肥名称,另一个同学写出化学式并说出这种化肥属于哪种肥料。

(2)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应密封保存。

(3)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算出一种氮肥的含氮量,让学生说出每种氮肥的含氮量,记住。

(4)给出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出农作物的症状,由其他学生说出这种作物需要施用哪种肥料。

3.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复合肥料。

如NH4H2PO4、(NH4)2HPO4、和KNO3等。

4.浅谈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和弊。

【教师点拨】总结归纳化肥的作用时,尽量简洁。

氮肥长叶;磷肥长根;钾肥长茎。

农作物哪一部分出了毛病,就施哪种肥料。

【跟踪练习】1.为了防止枇杷裂果,果农要适时适量地施用钾肥,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A)A.K2SO4B.CO(NH2)2C.Ca(H2PO4)2D.NH4NO32.下列化肥中,能使农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是(B)A.KClB.NH4NO3C.NaHCO3D.Ca(H2PO4)23.小明家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你认为应增施的化肥是(A)A.氯化钾B.碳酸氢铵C.尿素D.磷矿粉有效成分学习指导二:初步学会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自主练习】阅读书本82-83页的有关内容,同学们自己动手作演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化学式
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通过化学式可 以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0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转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化学基本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化学反应前后 ,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 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的基本
元素周期表简介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族和原子序数等。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探讨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联,包括金属性、非金属性和化合价 等。
元素周期律
阐述元素周期律,即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规律。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
1 2
常见的金属元素
介绍常见的金属元素,如钠、钾、铝、铁、铜等 。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 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引言 • 化学基础知识 • 元素与化合物知识 • 化学实验与操作 • 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 • 复习与巩固练习题
01
引言
课程目标与要求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关注生活实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基本 的化学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为后 续学习奠定基础。
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探讨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氢氧化物、盐 类等。
3
金属的冶炼与提纯
讲解金属的冶炼和提纯方法,的非金属元素
介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磷、硫等。
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探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氧化物、氢化物等。
非金属的制备与提纯
的应用。

合成橡胶、塑料等在交 通工具制造中的应用。

鲁教版初中化学全套教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全套教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全套教案课题:化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酸碱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酸和碱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3. 能够用PH试纸检测酸碱溶液的酸碱性质。

教学重点:1. 酸和碱的定义;2.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3. PH试纸的使用。

教学难点:1.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2. PH值的测定与酸碱性质的判定。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实验原料、教学实验操作指导书;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让学生讨论一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物质;2. 提出问题:酸和碱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酸碱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介绍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3. 讲解PH值的概念及其在酸碱性质判定中的作用。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用酸碱指示剂判断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2. 实验二:利用PH试纸测定不同溶液的PH值。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交流与讨论,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质;2. 总结实验结果,复习酸碱的基本性质。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并做好作业。

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以“实验教学”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和理解酸碱的基本性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总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巩固了学生对酸碱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教案标题: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4.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第二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1. 实验室安全与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2. 常用实验操作技巧: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沉淀等3.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

3. 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的组成和元素的分类规律。

4. 活动:分组进行小实验,观察不同元素的化学反应,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学习实验室安全与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

3. 学习常用实验操作技巧: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沉淀等,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4. 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实验操作技巧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三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学习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设计,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等,并预测实验结果。

4.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复习和梳理,解答学生的问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23套)(新版)鲁教版8优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23套)(新版)鲁教版8优教案

第一节焚烧与灭火【教课目的】.经过对平时生活中常有的灭火的剖析,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焚烧的方法和灭火方法,知道防火.自救的知识。

.认识化学与社会生活实质联系,并能以此剖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能设计和达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经过活动与研究,学习对获取的事实进行剖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课要点】焚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教课难点】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质问题。

【教课过程】一、播放“天宫二号〞发射视频,调换学生的踊跃性,领会火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奉献,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思虑:.哪些物质能够焚烧?. 察看蜡烛焚烧. 总结焚烧反应的共同特色二、展现焚烧的看法思虑:〔企图加深对看法的理解〕、本节课学习的焚烧是自然界中所有的焚烧吗?、往常所说的焚烧必定有哪一种物质参加反应?、焚烧必定有氧气参加反应,这类说法正确吗?为何?分组实验〔企图:研究焚烧的条件〕依据供给的小木条、玻璃棒、小煤块.蜡烛〔两只〕、烧杯等仪器和药品,达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分组实验〔企图:研究灭火的原理〕依据焚烧的条件,你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灭火的原理蜡烛熄灭蜡烛熄灭1蜡烛熄灭............ ............ ............议论与沟通:〔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楼房着火〔〕油在锅里着火〔〕酒精灯失火〔〕丛林着火.灭火的逃生方法你知道多少?〔〕〔〕〔〕〔〕············三、学科浸透.你知道哪些与焚烧灭火有关的成语或历史典故?、播放草船借箭的视频四、讲堂总结五、讲堂检测、一场大火常常由一个小小的烟头惹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供给可燃物、使可燃物的温度抵达着火点、供给氧气、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刻熄灭,这是因为〔〕、不够、火柴湿润,不易焚烧、在失重的状况下空气不对流、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烧木柴时往常把木柴架空一些火会更旺这是因〔〕、木柴是可燃物、温度已抵达着火点、散热快、使木柴和空气充足接触、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绝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焚烧,用湿抹布盖灭、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丛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2、丛林火灾时,将火焰延伸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检查统计说明,火灾伤亡事故好多是因为缺少自救知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由。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酸、碱、盐、氧化物等常见物 质的分类和性质:掌握常见物 质的分类、性质及其应用。
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常见 金属的性质、制法、用途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取用 固体和液体药品、加热、过滤、
蒸发等。
实验设计与评价
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实验 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1
目 录
• 课程概述 • 基础知识回顾 • 物质性质与变化规律探究 • 化学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 • 化学计算能力培养与提高策略探讨 • 课程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课程概述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学生应掌握初中化学的基 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科学素养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培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 观察、实验、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和现 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 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与安排
化学基础知识
包括物质的性质、变化、 分类、组成等方面的基础 知识。
化学实验技能
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设计 、实验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
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运用化学计算方法解决 实际问题,强调化学计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3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 要性,培养其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未来 发展
本课程总结回顾与评价反馈机制建立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回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是 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单元备课(上)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单元备课(下)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备课(上)
单元教材地位
本单元作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内容,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化学科学的价值观、物质构成的粒子观。

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认识学会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的优良品质,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单元目标
本单元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体验化学的奇妙,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知道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部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第三部分:初步学会某些基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认识化学的一些基本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