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美术《蔬果的联想》教案
四年级下美术《蔬果的联想》教案

四年级下美术《蔬果的联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蔬果的外形、色彩和质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通过蔬果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珍惜粮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蔬果的外形、色彩和质感。
2. 蔬果联想的创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观察蔬果的外形、色彩和质感,培养创新能力。
难点:如何将蔬果进行有创意的联想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蔬果实物或图片。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3.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蔬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外形、色彩和质感。
2. 新课讲解:讲解蔬果联想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蔬果进行有创意的组合和表现。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进行蔬果联想创作,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蔬果联想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关注生活,关注自然。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蔬果,并进行联想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蔬果的外形、色彩和质感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2. 学生对蔬果联想创作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生活的关注程度,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蔬果拼盘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蔬果摄影,培养学生的摄影技巧和审美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也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蔬果,记录下它们的外形、色彩和质感。
2. 尝试进行蔬果联想创作,将蔬果进行有创意的组合和表现。
四班级美术《蔬果的联想》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班级美术《蔬果的联想》教学设计及反思一、设计背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启发同学的联想本领对于开发他们的制造性思维具有紧要的作用。
蔬果作为生活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食物,为小同学供应了一个丰富的创作素材。
通过丰富孩子的蔬果学问,教育孩子们如何发掘蔬果的特性,并通过蔬果的联想,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培育孩子们的制造性思维。
因此,本教学设计综合考虑蔬果学问和联想思维在四班级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情况,从而设计一个活动,以便全面帮忙孩子们进展他们的美术技能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 帮忙同学学会用适当的技巧绘制蔬果。
2. 培育同学的想象力和制造力,激发他们对蔬果的联想本领。
3. 激发同学对艺术的喜好和热诚,培育他们的绘画本领。
4. 培育同学的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本领。
三、教学内容1. 集体赏识蔬果的图像。
2. 通过对蔬果涉及的学问和理解相互讨论,帮忙同学扩大学问面。
3. 供应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蔬果,并激励同学们发挥本身的想象力制造出更多的蔬果形象。
4. 同学们用适当的技巧绘制他们的蔬果形象,并选择颜色和材料进行涂色。
5. 批判和评价,以帮忙同学改进本身的艺术作品。
四、教学流程1. 引入(10分钟)首先,老师可以向同学们呈现一些新鲜的蔬果,让他们品尝并思考蔬果的形状、颜色、口感和产地等方面的信息。
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蔬果产生一种亲切感,触发他们的联想。
2. 为同学供应思考和互动的机会(20分钟)接下来,老师可以为同学供应思考和互动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蔬果有哪些特点,产地分布在哪些地方,并激励同学们把讨论的想法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这一步也可以让同学了解更多关于蔬果方面的学问,同时也可以加添他们的视野。
3. 绘画创作阶段(30分钟)现在,同学们可以开始使用他们的绘画技能在画纸上绘制各种蔬果形象。
在过程中,老师可以激励同学们发挥本身的想象力,制造出各种不同的蔬果形象。
此外,老师也可以供应相应的技术引导,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绘画技巧。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5蔬果的联想》说课稿(2)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5蔬果的联想》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5蔬果的联想》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蔬果的观察和联想,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美术素养。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蔬果的图片,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蔬果的形态、色彩和质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和创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美术表现技巧,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心中的蔬果世界。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蔬果并不陌生。
但如何将生活中的蔬果与美术创作相结合,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在绘画技巧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较弱,有的学生则对线条的把握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蔬果的形态、色彩和质感,学会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心中的蔬果世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蔬果的形态、色彩和质感,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心中的蔬果世界。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联想,突破传统的绘画技巧,表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美术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蔬果图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资源;同时,采用示范、讲解等手段,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蔬果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2.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蔬果图片,分析蔬果的形态、色彩和质感,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3.讨论与联想: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蔬果的联想,鼓励创新思维。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5蔬果的联想》教学设计 (7)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5蔬果的联想》教学设计 (7)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5蔬果的联想》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联想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列举了五种蔬果,要求学生对这些蔬果进行联想,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关注度,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绘画技能,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蔬果的特性、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五种蔬果的特性,提高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关注度。
2.通过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五种蔬果的特性。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创新画面。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五种蔬果的图片,了解其特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创新画面。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五种蔬果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联想素材,如故事、音乐、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五种蔬果,引导学生关注蔬果的特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联想素材,如故事、音乐、图片等,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了解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绘画技巧,自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学习。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强调观察、联想和创新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蔬果,进行联想和创新,绘制一幅家庭蔬果画作。
8.板书(5分钟)本次课程的关键词:蔬果、联想、创新、绘画。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5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5. 蔬果的联想3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蔬果的形态、色彩和结构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方法,创作出具有创意的蔬果联想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蔬果的形态、色彩和结构特点。
2. 线条、色彩等表现方法在蔬果联想画中的应用。
3. 创作具有创意的蔬果联想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方法创作具有创意的蔬果联想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蔬果联想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投影仪、课件、示范作品。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实物蔬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蔬果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蔬果的形态、色彩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线条、色彩等表现方法。
3. 示范讲解:展示示范作品,讲解创作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蔬果的联想2. 课题: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3. 教学内容:蔬果的形态、色彩和结构特点,线条、色彩表现方法,创作蔬果联想画。
4. 教学重点: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方法创作具有创意的蔬果联想画。
5.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创作富有创意的蔬果联想画。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蔬果联想画。
2. 扩展活动:收集其他蔬果的图片,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下次课堂创作做准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蔬果的形态、色彩和结构特点,学会了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方法创作蔬果联想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5蔬果的联想》教学设计 (6)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5蔬果的联想》教学设计 (6)一. 教材分析《5蔬果的联想》这一课是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联想,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创造出有趣的蔬果形象。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蔬果的图片,以及一些创作灵感和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于蔬果的形象和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蔬果种类繁多,对于蔬果的联想也应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何将蔬果形象进行夸张和变化,以及如何将蔬果与其他元素进行组合等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联想,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创造出有趣的蔬果形象。
2.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联想,创造出有趣的蔬果形象,并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表现。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蔬果的联想,以及如何将蔬果形象进行夸张和变化。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蔬果的联想。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如何将蔬果形象进行夸张和变化,以及如何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画纸、画笔、剪刀、胶水、蔬果图片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蔬果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的蔬果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然后展示一些蔬果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有趣的蔬果形象,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蔬果形象进行夸张和变化。
湘美版美术四下第5课《蔬果的联想》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四下第5课《蔬果的联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蔬果的联想》是湘美版美术四下第5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蔬果的形态、色彩和纹理,运用联想的方法,创造具有个性的蔬果形象。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蔬果的图片,以及一些创作示例,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蔬果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简单的绘画和创作,对美术创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蔬果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蔬果形象。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良好的审美品味。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蔬果的形态、色彩和纹理,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蔬果形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蔬果形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蔬果的形态、色彩和纹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联想法: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将蔬果与其他事物相结合,创造新的形象。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绘画能力。
4.评价法: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蔬果的图片和实物,用于观察和展示。
2.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准备一些创作示例,用于启发学生的创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蔬果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形态、色彩和纹理。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果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创作示例,让学生欣赏并描述这些蔬果形象。
提问:这些蔬果形象是如何创作的?你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蔬果进行观察,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蔬果形象。
四年级下美术《蔬果的联想》教案

四年级下美术《蔬果的联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蔬果的外形、颜色和纹理等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对蔬果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蔬果的基本特征:外形、颜色、纹理。
2. 蔬果的联想:形态、情感、故事。
3. 综合材料运用:绘画、剪贴、拼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特征,进行创意联想,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蔬果的特征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蔬果图片、实物、画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画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蔬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外形、颜色、纹理等特征。
2. 新课:讲解蔬果的联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联想。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将蔬果特征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进行创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创作的蔬果联想作品,评委会根据创意、技巧、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分。
2. 学生参与课堂表现,评委会根据观察、讨论、合作等方面进行评分。
3. 学生对蔬果知识的掌握,评委会根据回答问题、讲解蔬果特征等方面进行评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蔬果拼盘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带领学生参观蔬菜农场,深入了解蔬果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的意识。
3. 邀请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开展蔬果联想创作活动。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蔬果知识的掌握、创作能力的提升、课堂氛围等方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特征,进行创意联想。
2. 第3-4周:教授综合材料运用方法,进行创作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案《蔬果的联想》教学设计
乌兰小学曾贤文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雕刻、造型的基本方法。
2.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象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象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蔬果形象转变为其它形象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范样、课件
学具准备:蔬果、牙签、刻刀等。
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范样,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2.出示课件与学生一起欣赏分析。
(1)问:①、看看它像什么?②、想想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③、猜猜是怎样作出来的?
(2)教师归纳小结,制作方法:镂、刻、切、割、挖、组合、插接等。
(同时板书)
二、深入感知,巧妙联想
1.出示课件演示:“池塘里的小青蛙”。
2.提出思考:你认为南瓜变青蛙妙不妙?为什么?
3.指名回答,教师归纳板书:形状、颜色、纹理等
4.教师小结:观察蔬果的自然形态特征,分析蔬果的形状、颜色、纹理等,联想蔬果可以做成什么形象,后进行制作。
(制作方法)
三、探究方法,创造表现
1.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小组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
(1)讨论:准备做什么?(2)学生汇报。
2.提出作业要求,分组自由创作。
(背景音乐)
(1)可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学合作。
(2)强调安全(用牙签和刀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2.师点评。
五、课堂延伸
1.演一演
(小组内同学根据创作的作品,演绎一段有趣的故事。
) 2.多媒体展示:石玩作品欣赏
(巧妙的利用石头的形状制作)
六、板书设计:
制作步骤:
观察分析形状色彩纹理联想
制作
方法:镂、刻、切、割、挖、组合、插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