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与牙槽骨厚度变化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种植体颈部与唇侧骨板间距离对唇侧牙槽骨吸收及牙龈退缩的影响

种植体颈部与唇侧骨板间距离对唇侧牙槽骨吸收及牙龈退缩的影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年4月第31卷第2期Journal o 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31 N o.2 April,2021•15!种植体颈部与唇侧骨板间距离对唇侧牙槽骨吸收及牙龈退缩的影响黄洁,王海丞,胡佳慧,周笑天,王佐林!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上海200012#[摘要]目的:探讨前牙美学区植入种植体的颈部与唇侧骨板间距离对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6只健康B eagle犬,在双侧上颌第一切牙处(共12个位点%行数字化外科导板辅助下的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并分为 4组,A组(早期种植1m m组),B组(早期种植2 m m组),C组(即刻种植1m m组),D组(即刻种植2 m m组)。

早期 种植不使用任何植骨材料,即刻种植在跳跃间隙内置入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 CGF)。

均米用埋入 式缝合,3个月后翻瓣行牙龈成形术,术后1个月处死B eagle犬。

比较各组唇侧牙骨(verticalbonere-sorption, V D)、水平骨吸收(horizontal bone resorption, H D)、唇侧骨板厚度(bone thickness, B T)、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mucosa width, K W)、种植体-骨结合率 (bone-to-implant contact, BIC)。

结果:垂直骨吸收数值比较, A 组大于B 组,C组大于D组(!<0.05); 骨吸收数,A组B组,C组D组(!<0.05)。

种植体颈部1m m水平,A组的唇侧骨板大于B组。

种植体-骨结合率比较,A组和B组间的学意义(!>0.05),C组大D组和A组(!<0.05)。

角化龈宽度比较,种植术后3个月,C组小于D组(!<0.05);在种植术4个月,A组小于B组(!<0.05)。

口腔正畸学试题库及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库及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女,11岁,替牙牙合,上颌乳磨牙早缺失,未萌,第一恒磨牙近中移位,要推上颌第一恒磨牙远中移动,选择下列哪项矫治器较为适宜A、口外唇弓B、Hass矫治器C、FRⅢD、ActivatorE、缺隙保持器正确答案:A2.牙受到温和而持续的正畸力时,在压力侧牙周组织将A、牙槽骨面出现一薄层呈淡红色的类骨质B、血管充血,IM流加速C、分化出破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降解吸收,牙槽骨吸收D、牙周膜纤维拉伸变长,牙周膜间隙增宽E、成纤维细胞增殖,成骨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和基质増生正确答案:C3.中重度牙列拥挤减数矫治最常用的拔牙模式是:A、14243545B、14243444C、15253545D、17273747E、16263646正确答案:B4.Ⅰ度前牙深覆盖指上切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A、5mmB、6mmC、3mmD、8mmE、4mm正确答案:A5.关于功能矫正器,叙述不正确的是A、Herbst,Twin-block,activator都属肌激动器类B、功能矫正器本身不产生任何机械力C、矫治期每天至少戴用12小时D、最适宜于青春生长进发期3~4年开始E、可以选择性地控制牙齿的垂直高度正确答案:D6.70年代哪位正畸医师在方丝弓矫治器的基础上发明了直丝弓矫治器A、BeggB、TweedC、AndrewsD、BenneE、Angel正确答案:C7.正畸中Ⅱ°牙齿松动,不应做的处理是A、拔除B、控制龈炎C、采用少量调牙合,去除(牙合)创伤D、必要时可做(牙合)板E、暂停加力,将松动牙与邻牙结扎固定正确答案:A8.矫治前必须有记录患者牙牙合情况的模型,称之为A、终模型B、上颌模型C、初模型D、石膏模型E、记存模型正确答案:E9.前牙开合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吮指习惯B、发音不清C、裂缝舌D、低出生体重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A10.牙列1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间相差:A、2~4mmC、8mm以上D、15mm以上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A11.如果要求上颌骨和上牙弓发生同向转动,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牵引线需经过上颌骨和上牙弓阻抗中心的之间B、牵引线斜向上一37°牵引C、牵引线斜向下一37°牵引D、牵引线需同时经过上颌骨和上牙弓阻抗中心E、牵引线需经过上颌骨和上牙弓阻抗中心的同侧正确答案:E12.以下哪项因素决定牙弓形态A、后牙功能关系B、错合类型C、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D、生长型E、面型正确答案:C13.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正畸患者出现早期龋(釉质脱钙)概率是A、l0%~20%B、30%~40%C、40%~50%D、50%~60%E、20%~30%正确答案:D14.以理想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是A、91.2%B、20.33%C、60%D、40.92%E、8681%正确答案:AA、下颌角的后下点B、上齿槽座点C、蝶鞍影像的中心D、硬腭后部骨棘之尖E、上中切牙切缘之最前点正确答案:C16.lll度深覆牙合是指A、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不足牙冠1/3者B、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C、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D、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正确答案:C17.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是A、吸引人们对口腔健康项目的兴趣B、营造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环境C、传递口腔健康信息D、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生保持口腔健康E、保证目标人群对口腔健康项目的参与正确答案:D18.哪项是错牙合畸形的病因A、四环素牙B、楔状缺损C、牙列缺失D、遗传因素E、氟斑牙正确答案:D19.下列错(牙合)畸形中哪项可能不是遗传造成A、后牙反(牙合)B、上颌前突C、上前牙区多生牙D、牙列拥挤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E20.使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时,使用的牵引力每侧A、120~150gB、60~70gC、300~500gD、>1000gE、600~1000g正确答案:C21.Ⅱ度拥挤的拥挤量是A、5~8mmB、2~4mmC、8~10mmD、4~6mmE、10~12mm正确答案:A22.方丝弓矫治器关闭间隙常用A、弹力结扎B、磁力C、滑动法D、所有选项都不对E、关闭曲正确答案:E23.后牙近中错牙合,前牙对刃或反牙合、颏部前突属于A、毛氏Ⅲ第一分类错牙合B、毛氏Ⅳ第一分类错牙合C、毛氏Ⅱ第一分类错牙合D、毛氏Ⅰ第二分类错牙合E、毛氏Ⅱ第四分类错牙合正确答案:C24.龋损形成的过程如下,除外A、色素沉着B、腐坏牙本质的再矿化C、硬组织脱矿、崩解D、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E、牙釉质的再矿化正确答案:B25.肌激动器不适用于下列哪类错(牙合)A、安氏Ⅰ类牙列拥挤B、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C、开(牙合)D、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E、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确答案:A26.在正畸治疗中,牙齿受到适宜的矫治力时,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牙齿伸出移动时,牙冠会伸长B、牙骨质抗压能力强,不会发生吸收C、死髓牙不会移动D、移动乳牙不会影响恒牙胚E、牙髓组织可能发生充血正确答案:E27.女,6岁,主诉上前中切牙萌出2/3,牙冠远中倾斜,中间2mm的间隙,下列错误的是A、吮指习惯使前牙出现间隙B、多生牙牙瘤的存在导致C、侧切牙牙胚挤压中切牙牙根形成间隙D、唇系带附着过低形成间隙E、侧切牙先天缺失使中切牙出现间隙正确答案:A28.制锁角是指A、义齿的就位道与脱位道之间形成的角度B、义齿的就位道与基牙长轴间形成的夹角C、义齿的脱位道与合平面间的夹角D、义齿的脱位道与基牙长轴间形成的夹角E、义齿的就位道与胎平面间的夹角正确答案:A29.关于错牙合的危害性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牙反合会影响上颌骨发育B、拥挤不齐的牙齿好发龋齿、牙周病C、错合畸形与心理发育没有关系D、前牙开合会影响发音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C30.哪项功能异常易致远中错牙合A、咀嚼功能异常B、所有选项都不对C、所有选项都对D、翼外肌功能亢进E、翼外肌功能不足正确答案:E31.初诊时尖牙唇侧错位的患者,矫治后,其保持器应选A、改良Hawley保持器Ⅲ型B、牙齿正位器C、改良Hanley保持Ⅱ型D、颏兜E、改良Hawley保持器Ⅰ型正确答案:A32.低角型骨性前牙反牙合的颅面特点有哪些?A、下颌平面平B、下颌角正常或较小C、前牙反覆盖较小D、反覆牙合较深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D33.对预防正畸患者出现早期龋无效的是A、使用含氟牙膏B、使用氟缓释粘接剂C、0.12%的氟己定含漱液D、粘接托槽后用含氟剂处理牙面E、使用广谱抗生素正确答案:E34.光固化源是A、不可见光B、激光C、红外光D、可见光E、紫外光正确答案:D35.疱疹性龈口炎的病因是A、病毒B、衣原体C、细菌D、立克次体E、真菌正确答案:A36.可摘局部义齿基托伸展的范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缺牙多应适当大些,反之应小些B、上颌远中游离缺失者应伸至翼颌切迹,远中颊角应覆盖上颌结节C、下颌远中游离者应覆盖磨牙后垫1/3~1/2D、缺牙区若骨质缺损应当扩大,若有骨突应适当缩小或作缓冲E、应与天然牙轴面的倒凹区轻轻接触正确答案:E37.牙列完整的患者经口内注射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进针点是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根部前庭沟B、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侧根部前庭沟C、上颌双尖牙颊侧根部前庭沟D、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E、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正确答案:D38.反锁牙合的定义指的是:A、上后牙颊尖颊斜面在下后牙舌尖的舌斜面的舌侧,牙合面无咬合接触。

片段弓在深覆牙合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片段弓在深覆牙合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片段弓在深覆牙合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片段弓矫治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作用要点。

方法:对16例成人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用片段弓来打开咬合,并对咬合打开前后的硬软组织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①戴用片段弓3~6个月(平均4.5月)后,覆牙合达到正常,切牙段出现整体压低,而对支抗后牙几乎无影响,上颌磨牙的角度、垂直距离与上颌切牙的角度均未改变。

②压低上切牙时平均每月0.47mm,共压低了2.12mm,6~8周后可看见压低效果。

③在观察期内,随着上中切牙的压低,上切牙唇下暴露量减少,上下唇间隙平均减小,并且上唇有下降趋势。

结论:片段弓矫治深覆牙合主要依靠上下前牙的整体压低,因此片段弓适用于下颌平面角较大、前牙过长或前牙齿槽突发育过度、上下唇间隙过大、上切牙唇下暴露较多的重度深覆牙合患者。

标签:片段弓;深覆牙合;X线头影测量;根吸收深覆牙合属于上下颌垂直关系的异常,产生于生长发育期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机制主要是牙、牙槽骨或颌骨的前后部高度配合不调。

对于严重的骨型深覆牙合需采用正颌外科手术,对牙型及轻、中度骨型深覆牙合通过正畸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在正畸治疗中一般有3种基本的方法来进行深覆牙合的矫治:①单纯的前牙压低;②后牙的伸长[1];③前牙压低与后牙伸长相结合[2]。

但由于深覆牙合形成的机制较为复杂,影响矫治的因素较多,因此在选择矫治方法上、矫治方法的应用上常出现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导致矫治效果不理想、矫治后复发等问题,特别是对深覆牙合达Ⅱ°以上(重度)的患者打开咬合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

本文通过对16例用片段弓打开咬合的重度深覆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硬软组织变化的研究,探讨片段弓在矫治深覆牙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作用要点。

1 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近年来完成用片段弓打开咬合的16例女性重度深覆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18~32岁,平均22.3岁。

患者纳入要求:①深覆牙合≥Ⅱ°;②上颌均拔除第一双尖牙,下颌拔牙依诊断情况而定;③下颌平面角GoGn-SN≥34°,上切牙唇下暴露>5mm;④身体健康无牙颌外伤史,无正畸治疗史。

大鼠下颌切牙拔出后剩余牙槽嵴吸收模型的建立

大鼠下颌切牙拔出后剩余牙槽嵴吸收模型的建立

大鼠下颌切牙拔出后剩余牙槽嵴吸收模型的建立吴哲;孙宏晨;车彦海;吴健;王瑜;姜海燕【期刊名称】《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23)1【摘要】目的:建立大鼠切牙拔除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实验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局麻下齐龈缘磨除右下颌切牙牙冠,每3 天磨除1次,共3 次,最后磨除后3 d拔除右下颌切牙,术后0、1、2、4、8、12 周分别处死大鼠.用软X线摄片测量大鼠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和保存率,组织学方法评价大鼠下颌切牙拔牙窝的愈合情况.对18 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磨除牙冠后的不同时期牙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牙槽嵴长度:4、8、12 周拔牙侧与非拔牙侧相比明显降低(P<0.05);拔牙4 周后牙槽嵴保存率明显降低.组织形态学:拔牙后2 周,拔牙窝内可见新生骨,残存的血凝块减少;拔牙后4周骨改建活跃;拔牙后8 周,拔牙窝内充满新生骨;拔牙后12 周,新生骨和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牙冠磨除后,牙周组织出现水肿,主纤维束断裂,丧失功能排列,血窦增加,随时间改变逐渐加重.结论:可以采用拔除大鼠切牙的方法建立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动物模型.【总页数】4页(P36-39)【作者】吴哲;孙宏晨;车彦海;吴健;王瑜;姜海燕【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130041;口腔生物医学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口腔生物医学工程吉林省重点病理科;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130041;口腔生物医学工程吉林省重点病理科;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相关文献】1.Beagle犬下颌重度牙槽嵴萎缩动物模型的建立 [J], 吕影涛;苏媛;马伟群;刘淑英;徐平平;;;;;2.局部注射葛根素对鼠拔牙后剩余牙槽嵴吸收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金为旭;苗波3.建立不同临床冠根比和唇侧牙槽嵴顶厚度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 [J], 张艺君;廖沐莹;张翼4.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的建立 [J], 胡杨;马莹;何惠宇5.下颌骨剩余牙槽嵴生物力学模型的实验建模 [J], 张晓东;于擘;张愉;王袖和;邵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正畸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颅面部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颅面部的生长型在儿童发育的最早期即已确定,在增长过程中,头部各点均按直线方向推进。

B、在增长进行的过程中,头部的各点均按直线方向推进C、A和B均对D、A和B均错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D2.可以使不锈钢正畸弓丝变硬的方法是A、退火B、冷加工硬化C、老化变硬D、沉积变硬E、所有选项均不可以正确答案:A3.方丝弓矫治器最主要的特点是A、支抗力大B、能有效大地控制牙各个方向移动C、体积小戴用舒适D、价格低易于推广E、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正确答案:B4.女,6岁,主诉上前中切牙萌出2/3,牙冠远中倾斜,中间2mm的间隙,下列错误的是A、侧切牙牙胚挤压中切牙牙根形成间隙B、唇系带附着过低形成间隙C、吮指习惯使前牙出现间隙D、多生牙牙瘤的存在导致E、侧切牙先天缺失使中切牙出现间隙正确答案:C5.恒切牙替换后唇系带位置为A、唇系带一般附着于牙槽嵴顶B、唇系带一般距龈缘约2~3mmC、唇系带一般距龈缘约3~4mmD、唇系带中的纤维组织伸入腭侧龈乳头E、唇系带一般距龈缘约4~5mm正确答案:E6.乳牙反(牙合)开始矫治的最佳年龄是A、3岁B、6岁C、2岁D、5岁E、4岁正确答案:E7.属于致病因素里咬合因素的为A、手术治疗B、保守治疗C、第三磨牙伸长D、关节内注射硬化剂E、夜磨牙正确答案:C8.替牙期出现的下列一些现象中,哪些不需要矫治A、恒切牙萌出早期,出现轻度牙列拥挤B、上下颌第一恒磨牙为完全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C、上下恒牙萌出早期,前牙轻度深覆牙合D、上颌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E、上下恒牙萌出后期正确答案:D9.一个生长发育高峰前期的儿童,下颌骨发育不足后缩,上颌发育正常,对该患者应釆用下列哪种类型的矫治力A、正畸力B、机械力C、轻度力D、肌力E、颌内力正确答案:D10.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Ⅲ度深覆盖为A、3~5mmB、5~8mmC、8mm以上D、1~mmE、0~1mm正确答案:C11.邻面去釉矫矫治一般去除邻面釉质厚度为:A、1mmB、1.5mmC、0.25mmD、0.1mmE、0,5mm正确答案:C12.生长发育完成的年龄是A、男性17~19岁B、女性14~16岁C、男性24岁左右D、男性16~18岁E、男性14~16岁正确答案:C13.关于上颌斜面导板矫治器,叙述正确的是A、适用于反牙合者B、目的是压低下前牙C、适用于覆牙合深者D、适用于下颌后缩者E、目的是升高后牙正确答案:D14.对青少年而言,上述哪些组织生长发育的行为能直接影响上颌骨宽度的变化A、上颌结节后壁区增生新骨B、额骨侧面增加新骨C、蝶筛软骨结合生长D、蝶骨间软骨结合生长E、鼻腔底面吸收骨质正确答案:B15.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治疗首先要A、改正磨牙关系B、改正切牙长轴C、打开咬合D、排齐牙列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B16.保持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A、不妨碍牙齿的正常生理活动B、不妨碍牙颌的生长发育C、便于清洁,结构简单D、容易调整E、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答案:E17.维生素D缺乏易引起A、畸形牙B、额外牙C、佝偻病D、桑套状磨牙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C18.牙列缺失后,颌骨的改变主要表现为A、牙槽骨的增生B、颌骨的增生C、颌骨的移位D、颌骨的吸收E、牙槽骨的吸收正确答案:E19.正畸患者发生附着丧失的几率A、40%B、10%C、30%D、50%E、20%正确答案:B20.先天缺牙的最常见的病因是A、遗传因素B、内分泌功能障碍C、间隙不足D、钙磷代谢异常E、所有选项都不对正确答案:A21.与建合动力平衡关系不大的肌肉是A、舌肌B、二腹肌C、翼内肌D、嚼肌E、颊正确答案:B22.支抗设计在与矫治牙的同一牙弓内,利用一些牙作为支抗而使其他一些矫治牙移动,这种支抗是:A、颌外支抗B、枕部支抗C、颌间支抗D、黏膜支抗E、颌内支抗正确答案:E23.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发生率大约是:A、90%B、30%C、50%D、20%E、70%正确答案:E24.对于骨型深覆牙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定矫治的同时常配合使用小平面导板打开咬合B、下颌支过长,后、前面高度比例过大的患者,治疗不困维C、可采用正畸治疗轻度骨型深覆牙合D、改正严重的骨性深覆牙合难度很大E、必要时可采用外科-正畸正确答案:B25.简单头帽口外牵引矫治器的禁忌症是A、拔牙病例可内收尖牙及切牙B、增加上颌磨牙支抗C、下颌平面角过小的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逆时针方向旋转生长者D、可用于抑制上颌骨的向前生长E、骨性或牙性安氏Ⅱ类错(牙合)正确答案:C26.S点为:A、上齿槽座点B、蝶鞍影像的中心C、上中切牙切缘之最前点D、硬腭后部骨棘之尖E、下颌角的后下点正确答案:B27.在上下前牙覆(牙合)、超突关系正常后,(牙合)垫应如何除去A、立即去除(牙合)垫B、保留(牙合)垫6个月,再分次磨除(牙合)垫C、保留(牙合)垫一个月,再分次磨除(牙合)垫D、逐渐分次磨除(牙合)垫E、保留(牙合)垫1个月,一次磨除(牙合)垫正确答案:D28.X线头影测量可做如下分析,除了A、牙、(牙合)、面畸形的机制分析B、矫治前后牙合、颅面结构变化C、外科正畸的诊断和分析D、双侧髁突对称性E、颅面部生长发育正确答案:D29.关于早期龋的不正确描述是A、牙齿邻面的发病率最高B、病理表现与釉质邻面龋相似C、2比1容易患龋D、左右程度类似E、好发部位是上颌前牙区正确答案:A30.暂时性错牙合发生的机制是A、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可能因恒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乳磨牙与恒磨牙的替换等变化可自行调整B、多生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常引起恒牙的错位萌出C、唇系带异常可造成上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D、咬上唇习惯容易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及近中错牙合等畸形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A31.Andresen矫治器不适用于A、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B、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C、安氏Ⅰ类拥挤错牙合D、安氏Ⅲ类错牙合E、开(牙合)畸形正确答案:C32.Begg矫治技术第一期最重要的矫治目标是A、矫治反牙合和锁(牙合)B、排齐全口牙C、打开咬(牙合)D、关闭间隙E、解除拥挤、矫治扭转牙正确答案:C33.牙列缺失后颌骨的改变主要表现为A、颌骨的移位B、颌骨的增生C、牙槽骨的增生D、颌骨的吸收E、牙槽骨的吸收正确答案:E34.儿童生长发育期牙弓长度每年增长约A、6mmB、2mmC、3mmD、4mmE、5mm正确答案:C35.FR-Ⅲ矫治器的颊屏厚度A、2.5mmB、4.5mmC、2mmD、3mmE、不超过4mm正确答案:A36.下例是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形式除外A、牙弓不对称B、牙弓宽大C、个别牙错位D、牙弓狭窄E、牙弓大小对称正确答案:E37.下颌体高度的增加,正确描述是A、主要靠下颌骨下缘新骨增生B、主要靠下颌牙槽突的增高C、主要靠下颌髁突新骨的生长D、主要靠下颌喙突新骨的生长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A38.综合性正畸治疗是指A、通过牙齿移动,为其他牙病的控制和恢复口腔功能的治疗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B、对非骨性或者仅有轻度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健康成年人牙列进行的全面的正畸治疗C、对成年人严重发育性或外伤性骨性牙颌面畸形,采用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的方法对其进行矫治D、维持正常牙弓长度的保隙、助萌、阻萌,维护正常口腔建牙合环境,去除牙合干扰,矫治异常的唇、舌系带,以及刺激牙颌发育的咀嚼训练等E、破除各种口腔的不良习惯、治疗早期错牙合,以重建正常的发育正确答案:B39.下列哪种错牙合早期矫治最为重要A、个别牙正锁牙合B、前牙反牙合C、牙性前牙深覆盖Ⅰ°D、牙列拥挤E、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正确答案:B40.全(牙合)曲面断层片A、可显示上颌前部全貌B、可全面观察全口牙齿发育情况及上下颌骨情况C、可显示上下牙的牙冠部D、可显示下颌体和牙弓的横断面影像正确答案:B41.双侧磨牙为近中关系关系指的是安氏几类错合牙A、安氏二类亚类错合牙B、安氏一类错合牙C、安氏二类错合牙D、安氏三类亚类错合牙E、安氏三类错合牙正确答案:E42.引起面部不对称的不良习惯是A、咬下唇B、口呼吸C、异常吞咽D、偏侧咀嚼E、伸舌正确答案:D43.多根牙的抗力中心在A、所有选项都不对B、根分叉附近向根尖方向3~4mmC、根分叉附近向验方1~2mmnD、根分叉附近向根尖方向1~2mmE、根分叉附近向牙合方2~3mm正确答案:D44.下列哪项是毛氏第Ⅴ类错牙合A、后牙锁牙合B、个别牙错牙合C、开牙合D、深覆牙合、深覆盖E、前牙反牙合正确答案:A45.减数矫治前牙拥挤最先不考虑拔除的是A、第一双尖牙B、侧切牙C、第二双尖牙D、尖牙E、第三磨牙正确答案:D46.方弓矫正时,上颌中切牙托槽位置的高度45mm,下切牙托槽位置的高度应为多少mm?A、5.5mmB、3.5mmC、4.0mmD、5.0mmE、4.5mm正确答案:C47.牙列拥挤分三度,其中Ⅲ度拥挤是A、间隙相差3~5mmB、间隙相差3mm以内C、间隙相差4~8mmD、间隙相差8m以上E、间隙相差2~4mm正确答案:D48.由粗细不等的不锈钢丝制成,无基托覆盖,体积小,矫治器外露少,被称为金属支架式活动矫治器,又叫A、标准的Hawley保持器B、Crozat矫治器C、斜面导板活动矫治器D、舌习惯矫治器E、螺旋器分裂基托矫治器正确答案:C49.固定修复最适合的年龄在A、20~60岁之间B、20~55岁之间C、30~60岁之间D、25~60岁之间E、20~40岁之间正确答案:A50.牙齿拥挤度一般分为三度,Ⅲ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的长度之差是A、2~4mmB、4~8mmC、8mm以上D、16mm以上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C51.序列拔牙的拔牙顺序是A、第一乳磨牙、第一前磨牙、乳尖牙B、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C、第一乳磨牙、第二前磨牙、乳尖牙D、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一前磨牙E、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一前磨牙正确答案:E52.制锁角是指A、义齿的脱位道与基牙长轴间形成的夹角B、义齿的脱位道与合平面间的夹角C、义齿的就位道与胎平面间的夹角D、义齿的就位道与脱位道之间形成的角度E、义齿的就位道与基牙长轴间形成的夹角正确答案:D53.矫治不能引起何处变化A、牙槽骨B、颌骨C、牙周支持组织D、枕骨E、错位牙齿正确答案:D54.下颌尖牙间宽度在多大年龄后几乎无增加:A、4-5岁B、6岁C、9岁D、12岁E、11岁正确答案:E55.下列哪些公式对替牙间隙的解释是正确的A、A V-5B、B(IV+V)-(4+5)C、C(IV+V)-(3+4+5)D、D(II+ IV+ V) - (3+4+5)E、E (I1I|+ IV+ V) - (2+3+4+5 )正确答案:D56.在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中,下列哪项不符合A、需要进行牙,颌,面的一般检查B、无需询问有无全身性疾病及鼻C、询问幼年时有无口腔不良习惯D、对牙弓检查时要进行牙拥挤度测定E、要检查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正确答案:B57.工作模型的用途:A、治疗过程中对照观察B、病例展示C、牙排列实验D、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C58.关于系带异常描述错误的是A、舌系带过短,会妨碍舌的正常功能活动B、舌系带过短患者常伴有下牙号过窄,前牙开(牙合)C、舌系带过短,舌尖代偿性活动增加,姿势位时舌处于低位D、X线片可见上、下中切牙间的牙槽嵴较宽,有倒V形缺口E、异常的唇系带粗大、与腭乳头相连,牵上唇时腭乳头发白力正确答案:B59.口呼吸习惯可造成上牙弓A、牙弓增宽,腭盖高拱B、牙弓狭窄,腭盖高拱C、后牙反(牙合),舌体上(牙合)D、后牙锁(牙合),舌体上(牙合)E、所有选项都不对正确答案:B60.前牙开(牙合)属哪个方向的不调A、横向不调B、垂直向不调C、矢状向不调D、矢状向不调伴横向不调E、矢状向不调伴垂直向不调正确答案:B61.在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中,下列哪项不符合A、无需询问有无全身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B、要检查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C、询问幼年时有无口腔不良习惯D、对牙弓检查时要进行牙列拥挤度测定E、需要进行牙,颌,面的一般检查正确答案:A62.牙齿lI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间相差A、2~4mmB、4~8mmC、8mm以上D、15mm以上E、20mm正确答案:B63.出生时钙化的软骨结合为A、蝶骨间软骨结合B、蝶筛软骨结合C、蝶枕软骨结合D、蝶颞软骨结合E、筛颞软骨结合正确答案:A64.弯制口外弓的外弓用A、1.4~1.6mm钢丝B、1.0~1.2mm钢丝C、1.4mm以下均可D、1.2~1.4mm钢丝E、0.9~1.0mm钢丝正确答案:A65.关于个别正常合概念说法错误的是A、对生理过程无大妨碍B、对美观无大影响C、个体之间表现有所不同D、存在轻微的错畸形E、必须保存全副牙齿,且上、下牙尖窝关系完全正确正确答案:E66.方丝弓矫治器中对牙齿进行控根移动的是A、转矩B、后倾弯C、内收弯D、外展弯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A67.下列哪种矫治器不需要咬合重建A、功能调节器B、上颌双侧(牙合)垫矫治器C、生物调节器D、肌激动器E、双(牙合)板矫治器正确答案:B68.暂时性错牙合的临床表现为A、三度深覆牙合,三度深覆盖B、个别前牙反牙合C、后牙反牙合D、三度牙列拥挤E、上颌侧切牙初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正确答案:E69.下列哪项是先天缺牙的常见病因A、遗传因素B、内分泌功能障碍C、间隙不足D、钙磷代谢异常E、所有选项都不对正确答案:A70.以下哪项不用于加强支抗A、舌弓B、种植体C、横腭杆D、Nance弓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E71.口腔不良习惯不包括A、吮指习惯B、唇习惯C、异常吞咽习惯D、咬物习惯E、舌习惯正确答案:C72.前牙反颌骨型分类,骨骼Ⅰ型是A、ANB≥0°B、ANB>2°C、ANB>4°D、ANB<0°E、ANB>6°正确答案:A73.下Arcon型牙合架的特点,正确的是A、髁导盘位于上颌体,髁球位于下颌体B、髁导盘位于下颌体,髁球位于上颌体C、是一种全可调的牙合架D、模拟开闭口时,颌间距离的改变会导致髁导斜度的改变E、所有选项均正确正确答案:A74.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是A、颊部B、口唇或接近口唇处C、舌腹面D、软腭E、舌背正确答案:B75.以下描述何者正确A、恒磨牙形成的矢状关系与乳牙终末平面无关B、远中型乳磨牙终末平面易形成远中恒磨牙关系C、垂直型乳磨牙终末平面易形成远中恒磨牙关系D、近中型乳磨牙终末平面易形成远中恒磨牙关系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B76.儿童吮指习惯的诊断性标志是A、牙弓狭窄B、手指上有胼胝C、后牙反(牙合)D、上颌前突E、开唇露齿正确答案:B77.毛氏I1错合畸形的主要表现是:A、开合B、深覆合C、前牙反D、有牙间隙E、牙列拥挤正确答案:E78.吮指习惯通常在多大年龄自行消失A、12~16岁B、7~9岁C、2~3岁D、4~6岁E、3~4岁正确答案:D79.模型检查不包括的内容是A、诊断排牙试验B、牙弓拥挤度的测量和计算C、Moyers预测分析法D、X线头影测量E、牙弓宽度的测量正确答案:B80.关于面弓低位口外后方牵引矫治器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在拔牙病例中用于加强上颌磨牙支抗B、能抑制上颌骨的向前生长发育C、适用于下颌平面角较大的安氏Ⅱ类错(牙合)D、推上颌磨牙向远中E、适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面角小者正确答案:C81.下颌角在生长发育中,可因人种、年龄、性别等而有所不同。

口腔正畸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属于致病因素里咬合因素的为 A、手术治疗 B、夜磨牙 C、保守治疗 D、第三磨牙伸长 E、关节内注射硬化剂 正确答案:D 2.口腔正畸的最佳年龄 A、男性11-12岁 B、女性10-11岁 C、女性11-12岁 D、女性11-12男性12-13岁 E、男性10-11岁 正确答案:D 3.矫治前必须有记录患者牙牙合情况的模型,称之为 A、记存模型 B、石膏模型 C、上颌模型 D、初模型 E、终模型 正确答案:A 4.斜面导板矫治器适用于 A、下颌正常、上颌后缩的远中错牙合者 B、前牙过高、后牙过低的深覆牙合者 C、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远中错牙合者 D、上颌前突、下颌正常的远中错牙合者 E、上颌正常、下颌后缩的远中错牙合者 正确答案:E 5.在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中,下列哪项不符合 A、要检查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 B、对牙弓检查时要进行牙拥挤度测定 C、询问幼年时有无囗腔不良习惯 D、需要进行牙,颌,面的一般检查 E、无需询问有无全身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 正确答案:E 6.下齿槽座点为 A、S点 B、关节点 C、B点 D、Gn点 E、D点 正确答案:C 7.易复发可变的颌骨囊肿是 A、根尖周囊肿 B、始基囊肿 C、角化囊肿 D、根侧囊肿 E、含牙囊肿 正确答案:C 8.预防性矫治最常用的矫治器是 A、磁力矫治器 B、功能矫治器 C、活动矫治器 D、固定矫治器 E、所有选项都不是 正确答案:C 9.Angle错牙合分类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尖牙 C、上颌第一磨 D、下颌第一前磨牙 E、下颌尖牙 正确答案:C 10.戴用平面导板矫治器前牙咬在导板上时后牙离开5~6mm A、可能会咬坏 B、会出现最后一对磨牙先接触其他牙开牙合 C、不会出现所有选项所述情况 D、压低前牙效果好 E、压低效果反而差 正确答案:B 11.周病患者在何时可以进行正畸治疗 A、只要牙槽骨吸收不到1/2时,就可以进行正畸治疗 B、牙周病患者牙槽骨吸收不到1/2时,控制了牙周病后方可进行正 C、只要控制牙周病后就可以进行 D、牙周病患者任何时候都可进行正畸治疗 E、任何时候牙周病患者陡不能进行正畸治疗 正确答案:B 12.牙齿阻萌器去除的标准是 A、牙根形成2/3 B、所有选项都不对 C、牙根形成1/3 D、牙根形成1/2 E、牙冠萌出1/2 正确答案:D 13.弯制口外弓的内弓用 A、0.9~1.0mm钢丝 B、1.4mm以下均可 C、1.0~1.2mm钢丝 D、1.4~1.6mm钢丝 E、1.2~1.4mm钢丝 正确答案:C 14.光固化源是 A、可见光 B、红外光 C、不可见光 D、紫外光 E、激光 正确答案:A 15.邻面去釉矫矫治一般去除邻面釉质厚度为: A、1mm B、0.5mm C、0.25mm D、0.1mm E、1.5mm 正确答案:C 16.上颌第一恒磨牙在下颌第一恒磨牙之前萌出,易形成 A、3牙列拥挤 B、牙列间隙 C、远中错(牙合) D、开(牙合) E、近中错(牙合) 正确答案:C 17.错(牙合)畸形的遗传倾向是 A、单基因遗传特性 B、多基因遗传特性 C、母体遗传 D、先天性环境因素 E、所有选项都不是 正确答案:B 18.上前牙牙折最常发生于伴有下列哪种情况的儿童 A、II类1分类错(牙合) B、上颌后缩 C、ⅢI类错(牙合) D、I类错(牙合) E、II类2分类错(牙合) 正确答案:A 19.关于早期龋的不正确描述是 A、2比1容易患龋 B、病理表现与釉质邻面龋相似 C、左右程度类似 D、牙齿邻面的发病率最高 E、好发部位是上颌前牙区 正确答案:D 20.下列哪种错牙合早期矫治最为重要 A、牙性前牙深覆盖Ⅰ° B、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C、牙列拥挤 D、前牙反牙合 E、个别牙正锁牙合 正确答案:D 21.方弓矫正时,上颌中切牙托槽位置的高度45mm,下切牙托槽位置的高度应为多少mm? A、5.0mm B、3.5mm C、5.5mm D、4.0mm E、4.5mm 正确答案:D 22.对理想正常(牙合)描述正确的是 A、(牙合)面有轻微的磨耗 B、上下牙的尖窝关系正确 C、轻微的个别牙倾斜 D、轻微的上颌前突 E、第三磨牙萌出不全 正确答案:B 23.疱疹性龈口炎的病因是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立克次体 E、衣原体 正确答案:B 24.纠正前牙反牙合常用的活动矫治器是 A、上颌双侧牙合垫矫治器 B、单侧牙合垫矫治器 C、标准的Hawley保持器 D、平面导板矫治器 E、Crozat矫治器 正确答案:A 25.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III度深覆盖 A、5~8mm B、1~2mm C、0~1mm D、8mm E、3~5mm 正确答案:D 26.在牙周炎中以B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阶段 A、病损确立期 B、进展期 C、早期病变 D、始发期 E、修复期 正确答案:A 27.舌习惯矫治器舌刺,在息止颌位时应延伸至 A、上前牙舌侧 B、下前牙舌尖处 C、下前牙舌侧窝 D、下前牙舌隆突 E、下前牙舌侧黏膜处 正确答案:E 28.吐舌习惯往往会造成多种错(牙合),其中哪一种是不太容易发生的 A、牙间隙 B、开(牙合) C、深覆(牙合) D、下前牙唇倾 E、上前牙唇倾 正确答案:C 29.替牙期的下列现象哪个不属于生理性错(牙合) A、上下恒切牙萌出后期 B、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前牙轻度深覆 C、上下颌第一恒磨牙为完全远中关系,前牙深覆深覆盖 D、恒切牙萌出早期,出现轻度牙列拥挤 E、上颌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正确答案:C 30.下列哪类错(牙合)是安氏Ⅰ类错(牙合)的可能性最小 A、上牙弓前突 B、前牙开(牙合) C、内倾性深覆 D、前牙反(牙合) E、双牙弓前突 正确答案:C 31.患儿,男性,7岁,下恒切牙、上恒中切牙萌出,无拥挤,其中左上中切牙为舌侧错位,反骀,反覆胎中度,余乳牙健康,颌骨关系协调。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A、上颌活动矫治器解决个别牙反(牙合) B、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解决个别牙反(牙合) C、调磨法解决个别牙反(牙合) D、咬撬法解决个别牙反(牙合) E、上颌斜面导板解决个别牙反(牙合) 正确答案:A 32.Begg矫治器带环颊面管的内径为 A、72mm B、84mm C、87mm D、0.91mm E、65mm 正确答案:D 33.高角型骨性前牙反牙合的颅面特点有哪些?除了 A、下颌平面陡 B、下颌角大 C、前牙反覆盖大 D、开牙合或开牙合倾向 E、所有选项都是 正确答案:C 34.牙缺失后牙槽嵴的吸收速率何时最快 A、前2个月 B、前1个月 C、前6个月 D、前3个月 E、2年内 正确答案:D 35.方丝弓矫治技术中,上颌中切牙托槽位置的高度为45mm,其上颌侧切牙托槽的高度应为: A、5mm B、5.5mm C、4.5mm D、3.5mm E、4mm 正确答案:E 36.下列不属于早期矫治方法的是 A、序列拔牙治疗 B、功能矫治器治疗 C、心理维护治疗 D、口外矫形力装置治疗 E、肌功能训练 正确答案:C 37.切牙切端唇向移动1mm后双侧可得间隙 A、3.5mm B、4mm C、2mm D、1mm E、2.5mm 正确答案:C 38.用于舌向或腭向错位的牙的功能装置是: A、双曲舌簧 B、双曲舌弓 C、扩弓簧 D、箭头卡环 E、所有选项都不是 正确答案:A 39.每日唾液总量约为 A、2000-2500ml B、500-1000ml C、1000-1500ml D、1500-2000ml E、800-1200ml 正确答案:C 40.下列哪项不是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诊断标准 A、ANB角〈2°(替牙期) B、ANB角〈0°(恒牙期) C、近中磨牙关系,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 D、NB角〉5° E、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 正确答案:D 41.固定义齿修复的最佳时机是 A、拔牙后3个月 B、拔牙后半个月 C、拔牙后2个月 D、拔牙后1个月 E、拔牙后1周 正确答案:A 42.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是: A、理想正常牙合 B、理想牙合 C、个别正常牙合 D、平衡牙合 E、所有选项都不是 正确答案:C 43.下列哪项不是方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A、正轴簧 B、托槽 C、带环 D、颊面管 E、方弓丝 正确答案:A

口腔试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试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II度开(牙合)是指上、下切缘间的垂直距离分开A、1~3mm、B、2~4mmC、3~5mmD、4~6mm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II度开(牙合)是指上、下切缘间的垂直距离分开3~5mm。

2、关于序列拔牙不正确的说法是A、在7~7.5岁时拔除乳尖牙B、在8岁时拔除第一乳磨牙C、9~10岁时拔除第一乳磨牙D、拔除正在萌出的第一前磨牙E、序列拔牙可能会造成深覆(牙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序列拔牙9~10岁时拔除第一乳磨牙。

3、下颌向下生长发育易造成A、面下1/3高度增加B、前牙开(牙合)的畸形特征C、下颌平面角较大D、下颌角较钝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下颌向下生长发育易造成下颌平面角较大、下颌角较钝、前牙开(牙合)的畸形特征、面下1/3高度增加。

4、口服避孕药副反应不包括A、体重增加B、色素沉着C、卵巢肿瘤D、类早孕反应正确答案:C5、关于方丝弓矫治器中托槽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尖牙比侧切牙高1.0mmB、侧切牙比中切牙低0.5mmC、托槽中心与牙冠唇颊面中心一致D、托槽应有一定的轴倾度E、拔牙病例中,托槽位置偏非拔牙侧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方丝弓矫治器中托槽的位置,拔牙病例中,托槽位置偏拔牙侧。

6、关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原则描述正确的是A、下颌后缩型早期需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向前生长,后期需要拔牙治疗B、轻度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型一般不需拔牙治疗C、上颌前突型早期需口外弓抑制上颌生长,后期往往需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D、牙性II类错(牙合)严重时需手术治疗E、安氏II类2分类一般需要早期拔牙治疗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上颌前突型早期需口外弓抑制上颌生长,后期往往需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是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原则。

7、某患者,男,15岁。

检查:恒牙(牙合),第一磨牙关系呈中性,上下颌尖牙唇向低位,无间隙。

上下颌右侧中切牙反(牙合),上颌牙列拥挤9mm,下颌牙列拥挤7mm,外观无骨骼畸形。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7)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7)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7)(总分113.9,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颌间支抗是指A. 支抗牙与矫治牙在同一牙弓内,利用支抗牙作为支抗而使矫治牙移动B. 以枕部、颈部、头顶等部作为支抗来矫治对颌牙齿,或调整颌位关系C. 以上颌(上牙弓)或下颌(下牙弓)作为支抗来矫治对颌牙齿,或调整颌位关系D. 利用种植体作为支抗来移动牙齿E. 以上均不正确2. 推动上下牙弓向前发育作用的肌肉有A. 颞肌、咬肌、翼内肌B. 颞肌、咬肌、舌肌C. 咬肌、翼内肌、舌肌D. 颞肌、咬肌、翼内肌、舌肌E. 咬肌、舌肌、颊肌3. 以下描述中,关于乳牙移动对恒牙胚的作用,正确的是A. 移动乳牙时,恒牙胚的存在易造成乳牙受压吸收B. 因为恒牙胚的位置与乳牙根的位置比较远,正畸移动乳牙时不会对恒牙胚造成影响C. 在乳牙根尚未吸收的情况下移动乳牙,恒牙胚随同乳牙向同一方向移动D. 通过乳牙矫治,恒牙胚随同乳牙向相反方向移动,可以达到间接矫治恒牙的效果E. 在用力过猛或出现乳牙倾斜移动时,恒牙胚就会被乳牙根推向相同的方向4. 造成前牙深覆盖的原因不包括A. 上颌相对前突B. 下颌相对后缩C. 上前牙唇倾D. 下前牙唇倾E. 下切牙先天缺失5. 有关颅部的生长发育,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颅骨的生长发育始于结缔组织性质的膜性颅B. 头部开始形成的时间大约是胚胎第3周C. 颅部由含脑的颅脑和含面的颅面所组成D. 胚胎第8周时,颅底软骨开始骨化E. 颅基底软骨生长发育,以满足脑量扩大的需要6. 关于颌骨矫形力作用时间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 患者每天戴头具8小时B. 患者每天戴头具10小时C. 患者每天戴头具18小时D. 患者每天戴头具24小时E. 患者每天戴头具14小时7. 适合拔牙矫治的矫治器是A. 活动矫治器B. 多曲方丝弓C. 固定矫治器D. 隐形矫治器E. 功能矫治器8. 下列关于下颌骨宽度的增长,正确的是A. 下颌骨的外侧面吸收陈骨,内侧面增生新骨B. 髁突随颞凹向侧方生长,可使下颌支宽度增加C. 下颌骨前部在乳牙萌出后,宽度增加较多D. 下颌尖牙间宽度在11岁以后还会增加E. 以上均不正确9. 下颌平面指的是A. OPB. FHC. Ba-ND. SNE. MP10. 合适的矫治力作用于牙体后压力侧牙周组织A. 牙周膜宽度、牙周膜与牙槽骨以及牙骨质的连接稳定不变B. 牙周膜组织受挤压而紧缩,牙周间隙变窄,血管受压血流量减少,胶原纤维和基质降解吸收,破骨细胞分化C. 牙周膜中的血管局部缺血,形成无细胞区的玻璃样变D. 牙周膜组织受挤压,牙周间隙变窄,破骨细胞分化,但胶原纤维结构保持不变E. 牙周膜纤维拉伸变长,牙周间隙增宽,胶原纤维和基质增生,成骨细胞分化11. 上下颌重度牙列拥挤减数矫治最常用的拔牙模式是A. 14、24、34、44B. 15、25、35、45C. 17、27、37、47D. 16、26、36、46E. 14、24、35、4512. 牙齿Ⅲ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间相差A. 2~4mmB. 4~8mmC. 8mm以上D. 15mm以上E. 以上都不是13. 牙受到温和而持续的正畸力时,在压力侧牙周组织将A. 牙周膜纤维拉伸变长,牙周膜间隙增宽B. 血管充血,血流加速C. 成纤维细胞增殖,成骨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和基质增生D. 牙槽骨面出现一薄层呈淡红色的类骨质E. 分化出破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降解吸收,牙槽骨吸收14.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正畸治疗的目的是A. 比较强调美观B. 前牙可以有双重咬合C. 尽量避免过大的口外力导致的下颌后退D. 矫治力选择持续力和重力E. 以上都不对15. 力偶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 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力B. 大小相等C. 方向相反D. 平行的E. 以上均正确16. 一般临床上早期矫治时期不包括A. 2岁B. 4岁C. 6岁D. 8岁E. 12岁17. 弹性橡皮圈充分发挥作用时,需扩大至A. 1.5倍于原始直径B. 2倍于原始直径C. 2.5倍于原始直径D. 3倍于原始直径E. 3.5倍于原始直径18. 舌习惯矫治器不能用于破除A. 伸舌B. 舔牙C. 口呼吸D. 吐舌E. 吮拇指19. 牙列拥挤的患病率为A. 91%~98%B. 85%~90%C. 80%~93%D. 60%~70%E. 20%~50%20. 邻面去釉矫治去釉的牙齿一般为A. 切牙B. 切牙+尖牙C. 切牙+尖牙+前磨牙D. 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E. 前磨牙+磨牙21. 早期矫治主要内容不包括A. 简单矫治器治疗B. 序列拔牙治疗C. 功能矫治器治疗D. 口外矫形力装置E. 全口固定矫治22. 下列不属于正畸治疗对牙周病的治疗作用的是A. 排齐牙列后,有利于生理自洁B. 排齐牙列后,有利于咬合稳定C. 排齐牙列后,有利于牙槽骨重建D. 竖直后牙可消除牙的近远中牙周袋深度E. 以上都不对23. 在正畸治疗中,牙齿受到适宜的矫治力时,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 牙齿伸出移动时,牙冠会伸长B. 死髓牙不会移动C. 牙髓组织可能发生充血D. 牙骨质抗压能力强,不会发生吸收E. 移动乳牙不会影响恒牙胚24. 基骨弓长度是指A. 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第二恒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B. 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第一恒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C. 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第二前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D. 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第一前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E. 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尖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25. 对埋伏的左右上尖牙的处置最不恰当的是A. 拔除B. Niti推簧推开间隙,待其自行萌出C. 开窗术外露该牙D. 拔除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以提供间隙E. 以上都不对26. 牙列拥挤的病理机制是牙量骨量不调,主要表现为A. 牙量<骨量B. 牙量=骨量C. 牙量>骨量D. 多生牙E. 以上均不是27. 邻面去釉矫治一般单侧去除邻面釉质厚度为A. 0.1mmB. 0.25mmC. 0.5mmD. 1.0mmE. 1.5mm28. 双根牙做倾斜移动时,根周组织出现A. 1个压力区和1个张力区B. 2个压力区和2个张力区C. 3个压力区和3个张力区D. 4个压力区和4个张力区E. 5个压力区和5个张力区29. 关于直接骨吸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压力侧牙槽骨的固有牙槽骨表面直接发生吸收B. 一般在过大的矫治力作用下产生C. 造成牙齿较缓慢的移动D. 是正畸临床不希望发生的骨吸收形式E. 与年龄有最密切的关系30. 用橡皮筋移动牙齿时,橡皮筋应当A. 至少每周更换一次B. 直接放置在正畸矫治器组件上C. 如果可能,直接绕在牙体上D. 拉伸到最大弹性限度以控制牙齿移动E. B和D31. 正畸矫治牙列拥挤的总原则是A. 拔除多生牙B. 肌功能训练C. 减少牙量或增加骨量D. 多食硬物E. 扩大牙弓32. 头影测量中,SNA角代表A. 上颌基骨相对下颌的位置关系B. 上颌基骨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C. 上前牙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D. 下前牙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E. 以上都不是33. 牙列拥挤可分为A. 遗传性和后天性拥挤B. 单纯拥挤和复杂拥挤C. 替牙列拥挤和恒牙列拥挤D. 前牙拥挤和后牙拥挤E. 青少年拥挤和成人拥挤34. 在正畸治疗之后最容易复发的是A. 旋转B. 倾斜移动C. 整体移动D. 压低E. 拉伸35. 正畸患者菌斑控制的内容不包括A. 专业清洁B. 全身使用抗生素C. 局部使用化学药物D. 刷牙E. 短期内使用漱口水36. Hawley上颌矫治器的支抗主要来源于A. 磨牙卡环B. 唇弓C. 基托D. 间隙卡E. 带环上的托槽37. 当旋转中心在阻抗中心到根方无穷远处之间时,牙移动类型为A. 单纯平动B. 单纯旋转C. 不动D. 倾斜移动(冠移动大于根尖移动)E. 倾斜移动(根尖移动大于冠移动)38. 庞特指数分析法是以上颌4个切牙牙冠宽度之和来预测A. 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颊尖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的牙弓宽度B. 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二前磨牙颊尖间牙弓宽度和第二磨牙近中颊尖间的牙弓宽度C. 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颊尖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牙弓宽度D. 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近中窝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牙弓宽度E. 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近中窝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的牙弓宽度39. 错颌畸形治疗后的自然保持方式有A. 依靠肌功能保持B. 依靠咬合关系及邻牙接触关系保持C. 依靠牙周软、硬组织保持D. 依靠拔牙保持E. 以上都是40. 以下不是“0.022”托槽优点的是A. 托槽更小,患者更舒适B. 弓丝选择较多C. 治疗早期保持轻力D. 更适用于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E. 与镍钛方丝配合,可使转矩充分表达而保持温和的力41. 中度牙弓拥挤为A. 2~4mmB. 3~5mmC. 5~8mmD. 8~10mmE. 以上都不是42. 导致正畸治疗中牙周组织炎症的直接原因是A. 验创伤B. 菌斑滞留C. 矫治器的机械刺激D. 过快的牙移动E. 以上都不对43. 下列哪种矫治器不应用于固定桥修复之前下颌第二恒磨牙的竖直A. 带有唇侧橡皮筋的可摘树脂矫治器B. 带有螺旋指簧的可摘树脂矫治器C. 带有推簧的片段弓D. 带有辅助螺旋簧的片段弓E. 以上均是44. 矫治力去除后,吸收牙根的修复由下列哪种细胞完成A. 成骨细胞B. 破骨细胞C. 成纤维细胞D. 成牙骨质细胞E. 破牙骨质细胞45. 一般正畸矫治中,支抗部分主要由A. 非矫治牙组成B. 矫治牙组成C. 上颌牙组成D. 下颌牙组成E. 以上都不是46. 多生牙可暂不处理的适应证是A. 阻生的多生牙位置较高B. 不妨碍恒牙的移动C. 不压迫恒牙牙根D. 外科手术拔除困难E. 以上都包括47. 以下是序列拔牙禁忌证的是A. 替牙期严重牙列拥挤B. 无恒牙胚缺失C. 肌功能基本正常D. 明显的牙颌面关系异常E. 磨牙为Ⅰ类关系48. Wits值用于分析A. 上颌骨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B. 下颌骨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C. 上下颌骨前部的相对位置关系D. 下颌骨的凸凹度E. 上颌骨相对整个面部侧面的关系49. 正畸矫治牙列拥挤的总原则是A. 拔除多生牙B. 肌功能训练C. 减少牙量或增加骨量D. 多食硬物E. 扩大牙弓50. 在矫治力的作用下,牙周组织发生改建,但是其最终改建一般需要A. 小于1个月B. 1~3个月C. 6~12个月D. 15~18个月E. 2年以上51. 维生素D缺乏易引起A. 畸形牙B. 多生牙C. 佝偻病D. 桑葚状磨牙E. 以上都不是52. Begg细丝弓技术使用的是改良的带形弓托槽,这种托槽最大的特点是A. 根据不同牙齿的位置,在托槽的底上或槽沟上加入了不同的冠唇(颊)矩B. 允许牙齿在各个方向上自由地倾斜移动,即三维空间运动,还容许牙齿沿着弓丝滑动C. 既能提供差动牙移动,也能提供传统直丝弓矫治器预定的最终牙冠倾斜度和转矩角度D. ABC都不是E. ABC都是53. 构成H线的两点是A. 软组织颏顶点-下唇突点B. 软组织颏下点-下唇突点C. 软组织颏顶点-上唇突点D. 软组织颏下点-上唇突点E. 软组织颏前点-上唇突点54. Begg矫正器控制切牙转矩依靠A. 正轴簧B. 辅弓C. 垂直曲D. 后倾曲E. 以上都不对55. 以下为加强支抗的措施是A. 增加支抗牙的数目B. 将支抗牙连成一整体C. 口外弓等口外支抗的应用D. 上颌运用横腭杆或Nance弓E. 以上皆是56. 玻璃样变组织清除的是A. 成骨细胞B. 破骨细胞C. 成纤维细胞D. 成牙骨质细胞E. 破牙骨质细胞57. 造成前牙深覆盖的原因不包括A. 上颌相对前突B. 下颌相对后缩C. 上前牙唇倾D. 下前牙唇倾E. 下切牙先天缺失58. 切牙切端唇向移动1mm后双侧可得间隙A. 1mmB. 2.5mmC. 2mmD. 3.5mmE. 4mm59. 下列属于固定保持器的是A. 粘固式前牙舌侧保持器B. 标准Hawley保持器C. 改良式Hawley保持器D. 负压压模保持器E. 以上都是60. 正常乳牙列,乳牙从新生儿出生后第几个月开始陆续萌出A. 2~3个月B. 3~4个月C. 5~6个月D. 7~8个月E. 9~10个月61. 矫治力强度为重度力的是A. 大于60gB. 大于150gC. 大于250gD. 大于350gE. 大于500g62. 下列适合做正畸治疗的是A. 牙周炎静止期,炎症得到控制B. 牙周病治疗后,病损尚未得到控制C. 牙周破坏累及根尖1/3或根分叉暴露D. Ⅲ度松动牙E. 牙槽骨薄而脆,牙根形态明显并可用手触及63. 我国对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统计结果表明,最高的比例是A. 上下颌均在正常范围之内B. 上颌正常、下颌后缩C. 上下颌均后缩D. 上颌前突、下颌后缩E. 上颌后缩、下颌正常64. 有关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以一些群体研究调查结果的测量值而得出的平均值,并非对每个个体都适合B.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每个个体面部的生长量和方向,现已能准确预测C. 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将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设计D. 目前,对于个体发育预测多使用某一年龄阶段的测量平均值来进行预测分析E. 不同的地区、种族,应有不同的生长发育预测值65. 以下各项是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的是A. 组织切片法B. X线头影测量法C. 放射性核素法D. 种植体法E. 以上均正确66. 成人正畸治疗的生理特点有A. 生长潜力有限,组织反应较慢;口腔疾病较多,咬合已趋于稳定B. 成人对治疗中的微小变化更敏感C. 成人对正畸治疗的态度主动合作D. 成人对美观要求更高,更偏重口唇区的美观及整体容貌的改善E. 成人治疗疗程长,治疗结束后需长时间戴保持器67. 只有上颌腭部及下颌舌侧的塑料基托及一个包埋于牙弓两侧最后磨牙远中基托内的长唇弓的保持器是A. 标准HawleyB. Hawley-ⅠC. 改良Hawley-ⅡD. 改良Hawley-ⅢE. 改良Hawley-Ⅳ68. 为使牙齿在牙弓达到正常的近远中倾斜度,标准方丝弓技术采用A. 在托槽上预置冠舌向角度B. 在弓丝上弯制第二序列弯曲C. 改变托槽底的厚度D. 在弓丝上弯制第一序列弯曲E. 在弓丝上弯制第三序列弯曲69. 下列组织不能作为支抗组织的是A. 口唇肌B. 硬腭C. 软腭D. 颈部E. 额部70. 预防矫治系从A. 自胚胎第3周开始B. 自胚胎第4周开始C. 自胚胎第5周开始D. 自胚胎第6周开始E. 自胚胎第7周开始71. 矫治大的邻牙间隙(black space)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 直接固定矫治器关闭间隙B. 邻面去釉后关闭间隙C. 调节相邻牙轴倾度D. 正位器E. 活动矫治器72. 方丝弓矫治技术用垂直闭合曲关闭上颌拔牙间隙时,其支抗类型属于A. 颌间支抗B. 颌内支抗C. 颌外支抗D. 垂直交互支抗E. 序列支抗73. 直丝弓矫治器由Andrews发明于20世纪的A. 50年代初B. 60年代初C. 70年代初D. 80年代初E. 90年代初74. 不是Begg矫治器组成部分的为A. Begg托槽B. 栓钉C. 正轴簧D. 扭转簧E. 方丝75. 正畸治疗中应警觉的问题有A.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B. 牙根吸收C. 牙周组织损害D. 根骨粘连E. 以上都是76. 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牙周组织损害的病因为A. 菌斑滞留B. 带环时牙龈的机械刺激或放置带环后龈下菌斑中的细菌种类改变C. 粘结剂过多导致刺激D. 牙齿移动中的咬合创伤E. 以上都是77. TMD患者正畸治疗的原则不包括A. 强调不良咬合因素的去除B. 注重咬合运动的协调和稳定C. 选择轻力及间歇力D. 避免关节进一步的损伤E. 使用下颌为支抗的口外力78. 临床上需要进行预防性矫治的情况主要有A. 乳牙或恒牙早失B. 乳牙滞留C. 恒牙萌出异常D. 系带异常E. 以上都是79. 根据Brodie X线头片观测显示,下述牙齿位置最稳定的是A. 上颌第一恒磨牙B. 下颌第一恒磨牙C. 上颌第二前磨牙D. 下颌第二恒磨牙E. 上颌第二恒磨牙80. 吮吸活动一般持续到以下年龄则属于口腔不良习惯的是A. 1岁后B. 2岁后C. 3岁后D. 4岁后E. 5岁后81. 混合牙列期患者,C区5未萌,经摄牙片并测量,C区已萌4在牙片上的宽度为8mm,实际宽度为7.5mm,C区未萌5在牙片上的宽度为7.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与牙槽骨厚度变化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患者在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与牙槽骨厚度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取安氏Ⅱ1类错颌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4个第一双尖牙拔除者15
例、下颌第二双与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者15例、未矫治下颌的非拔牙患者15
例,分别设置为A、B、C三组,在矫治前后分别采用X线进行检测与分析。结
果:A、B两组患者根尖处、B点与牙槽点区域的牙槽骨厚度均大幅降低(P<
0.05),C组患者牙槽骨厚度未存在显著变化,A组患者内收程度与根尖处和牙
槽骨厚度降低存在正相关,B组下切牙内收程度则与根尖区域的牙槽骨厚度降低
存在正相关。结论:拔牙矫治患者下切牙出现内收后,根尖与B点处牙槽骨厚
度随之会大幅减低,其厚度减小幅度与内收程度呈正比,因而临床在诊疗设计过
程中应给予充分关注。

标签: 切牙内收; 拔牙矫治; 牙槽骨; 厚度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诊疗过程中追求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治疗效
果,尤其是在口腔类病症以及口腔医学美学的不断发展下,人们为相对地增加颏
部突度,从而使侧貌面型得到进一步优化,常常会通过拔牙矫治的方法来促使下
切牙内收[1]。而切牙内收则会导致局部牙槽骨相应发生改建,相关研究表明接
受拔牙矫治的患者硬组织颏上近50%的厚度会随之变小[2]。根尖处牙槽骨厚度
自身过于薄弱或者一旦变小,根尖则会与骨皮质接触甚至刺破后者而导致不良后
果,所以下切牙内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基于此,本次研究探讨了患者接
受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程度与牙槽骨厚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对临床诊断
与矫治有所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矫正治疗的安氏Ⅱ1类错
颌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10~14岁,平均12.3
岁。取其中4个第一双尖牙拔除者(15例)为A组、下颌第二双与上颌第一双
尖牙拔除者(15例)为B组、未矫治下颌的非拔牙患者(15例)为C组,三组
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患者头颅侧位片在治疗前后均较为清晰,并附有完整的临床记录;(2)
拔牙前均属安氏Ⅱ1类错颌(典型),接受矫治后患者磨牙关系均属安氏Ⅰ类;(3)
所有患者均排除颅面部严重不对称、先天牙缺失、系统性疾病;(4)患者均无显
著的TMJ症状、无正畸史。

1.3 方法
在一段连续时间内采用双盲法来描记和测量所有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定
点与测量均以傅民魁、Tanaka、五沢文夫等研究方法为参照(图1、图2和图3),
以经过翼上颌裂点的一条腭平面垂线为主要的测量参考线[3]。为有效控制误差,
将在14 d后重新进行第二次测量,确保两次测量误差值不超过0.1 mm。以
Dahlberg’s计算方法作为本次测量误差计算的参考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矫治前后A、B、C三组变
化通过配对t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对矫治前后的测量值进行分析,各测量值变
化量与下切牙内收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变量Pearson分析法,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A、B两组患者根尖处、B点与牙槽点区域的牙槽骨厚度均
大幅降低(P<0.05);C组患者牙槽骨厚度未存在显著变化,详见表1;A组患
者下切牙内收程度与根尖处和B点的牙槽骨厚度降低存在正相关;B组下切牙内
收程度则与根尖区域的牙槽骨厚度降低存在正相关。

3 讨论
对于正畸治疗来说,保持侧貌的协调与均衡是其主要目标之一,而在面下
1/3的构成中,颏部是重要一部分[4],患者侧貌会因颏部缺陷而受到较大影响,
大多数正颌患者更倾向于颏成形术,以此促使侧貌颏部获取更佳突度。本次研究
中A、B组患者经矫治后B点、根尖点处以及牙槽点区域的牙槽骨厚度均大幅减
少,而未接受矫治的C组患患者牙槽骨厚度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发现,行第一双尖牙矫治方案后,B点区
域牙槽厚度降低与下切牙内收程度呈正相关;行下颌第二前磨牙矫治方案后,根
尖点区域牙槽骨厚度减低与下切牙内收程度呈正相关,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不同
拔牙模式下患者下切牙内收量不同所造成的。而在矫治过程中A组患者下切牙
主要表现为整体移动以及倾斜移动,B组患者则主要为控根移动和整体移动,二
者牙槽骨中的牙根具有不同移动量,由此导致骨吸收比例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
说,牙槽骨中的牙槽嵴顶是最易吸收的部位,但并未发现A、B两组与牙槽点区
域的牙槽骨厚度减低存在相关性,究其原因应为本次研究所选择的测量方法所
致,牙槽嵴顶在牙槽骨吸收后降低,而矫治后测量所得厚度则是牙槽骨降低高度
后的宽度,因而二者不存在相关性。据相关研究发现,下切牙出现矢状向移动会
造成唇舌向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以及牙根吸收,这种现象在下颌联合并表现为
窄长型时具有更高的发生概率[5]。由此可见,下颌联合的牙槽骨厚度具有非常
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临床在矫治此类病例时应保持足够的谨慎态度,对于前突和
拥挤应视其具体情况考虑,不能一概采取双尖牙拔除处理,应遵循个性化矫治原
则,并确认患者颏部牙槽骨是否具有合适的厚度,若患者颏厚度偏薄则应慎重采
取拔牙矫治方案;若必须作拔牙矫治则应确保拔牙位置选择的合理性,防止切牙
内收过度而造成不良影响[6]。

综上所述,拔牙矫治患者下切牙出现内收后,根尖与B点处牙槽骨厚度随
之会大幅减低,其厚度减小幅度与内收程度呈正比,因而临床在诊疗设计过程中
应给予充分关注。

参考文献
[1]张晟,麦理想,刘从华,等.台阶式垂直闭合曲内收上颌切牙的三维有限
元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6(7):417-421.

[2]裴金莹,凌丽娟,惠雯婷,等.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
结构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3):398-402.

[3]李佳岭,李小兵,李佳园,等.内收下切牙对下切牙区牙槽骨改建的影响
[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38(4):392-394,398.

[4]郭军,杨永进,蔡兴伟,等.种植体支抗结合片段弓矫治成人下颌牙列拥
挤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20-122.

[5]韩剑丽,刘进,葛元输,等.安氏Ⅰ类错(牙合)儿童上颌切牙唇腭侧齿
槽厚度的CBCT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8):497-500.

[6]宋丽娟,伍军.下切牙内收与牙槽骨厚度变化间的相关分析[J].中华口腔正
畸学杂志,2012,19(4):223-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