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报告
鲜食番茄优新品种引选与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 - 鲜食番茄优新品种引选与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立项背景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1.国外设施番茄产业现状 资料显示世界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以及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其中,中日韩三国约占世界设施蔬菜总面积的X%以上。从设施蔬菜总面积上看,中国居世界第一,意大利次之,接下来为西班牙,第四为韩国;从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面积来看,荷兰位居首位,其设施内所种植的蔬菜作物中果菜类占X%左右,以番茄、黄瓜和茄子为主。目前,荷兰、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居世界前列。这些国家的设施番茄栽培的特点主要为:高新技术大量应用于设施建设,使得番茄生产耗能较低;采用清洁环保能源,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追求零排放以求对环境零污染;注重选育番茄设施专用品种并研发其配套栽培和管理技术,实现了番茄的高产量和;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效率更高;大量使用自动化规模化、机械化等设施,结合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我国设施番茄产业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番茄业发展中,番茄的种植、加工和出口都处于持续增长态势,经过X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番茄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继美国、欧盟之后的第三- 2 -
大生产地区和第一大出口国。水果番茄作为番茄的一个变种,因其植株抗病能力强,果皮较硬不易裂果,极耐贮运等特性,在栽培、采收和运输上与大番茄不尽相同。近年来,我国水果番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在全国各地基本都有种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以陕西、广西、海南、广东、江苏、山东等地种植规模最大。 (二)意义和必要性 番茄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果菜兼用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生产和需求量较大。截至X年底,我市设施番茄栽培面积X.X万亩,平均亩产量X公斤,平均亩产值X元,设施番茄上市量达到X.X万吨,总产值X.X亿元。随着人们对生鲜果菜品质要求的提高,对番茄的口感、味道、色泽、果形等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种植基地通过引选优新品种,采用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生产出果实大小适中、果色多为粉红色、果皮较薄、果肉较软、糖酸比合理、成熟度合适、主要用于鲜食的“口感型番茄”,市场上也称之为“原味番茄”。选择口感好的品种,实现本地化供应口感型番茄品种与一般番茄品种相比,在品质上应具有皮薄、汁浓、味好等特点,但在产量上具有果实相对较小、产量相对较低,销售范围相对较窄等问题。开展设施鲜食番茄优新品种引选与示范,创建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和综合评价体系,对促进我市设施蔬菜健康发展,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项目以促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消费者对果蔬的美好需求,充分发挥我市资源禀赋和品质优势,瞄- 3 -
番茄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番茄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引进新品种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二是为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番茄的抗病虫害能力。
在进行番茄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时,
需要考虑以上两个方面的指标。
对于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应选择具有潜力的品种。
在选取品种时,可以参考该品种在
其他地区的栽培情况和效果。
还可以参考相关的科研文献和专家的建议,选择具有适应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种类。
引进新品种的对比试验需要考虑不同环境的影响。
番茄作物对环境要求严格,不同的
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气候变化都会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影响。
在试验中需要对
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进行评估。
在实施对比试验时,需要考虑到土壤肥力、水分供应和病虫害的影响。
番茄对土壤肥
力和水分供应要求较高,因此在试验中应保证土壤肥力和水分供给的一致性。
也需要考虑
病虫害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针对不同品种进行病虫害防治,并对不同品种的抗病虫
害能力进行评估。
在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进行监测和记录。
通过对
不同品种的对比,可以评估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潜力。
也可以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
行评价,为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对比试验时,应注意科学的统计和分析方法。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可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得出准确的结论。
也可以对不同品种的差异进行比较,找出对
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粉果番茄新品种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不 同番茄 品种 的单株产 量 、单 果重 和单株 结果 .
数 比较
T 在单株产 量 、单株 结果数上 性状 良好 ,单株 产量达 9 到3 57 3 ,单 株结果 数平 均达2 . 4 ,单 株平 均果重 2 .6 g 38" 1 8 0g 4 . ,和T6 7 、T 存在显著差 异 ,. T 达到极显著水平 ,  ̄ 7 I I
表 1 番 茄 品 种 来 源
养成 分进行分 析研究 ,以期 为番茄 引种 、优 质育种和 栽培 等提供参 考。
l 材 料 和 方法
11 试验材料 .
本 试 验共 选 取 5 番茄 品 种 ( 个 见表 1,小 区 长 3 9 m, ) . 畦宽 1 m,畦 沟 宽 0 3 m,地 膜 覆 盖 。基 肥 施 肥 量 为 N .
株 产 量 、 单株 重 、单 株 结 果 数 、 可 溶性 固形 物 、有 机 酸 含 量 、 可 溶 性 糖 和 糖 酸 比进 行 综 合 分析 。 结 果 表 明 ,综 合
营 养 品质 比较 好 的 品 种 是 ‘ 粉 O 1 扬 9 ’和 ‘ 蕾 ’ 春 。
关 键 词 :番 茄 ;品 质 ; 营 养 成 分 ;产 量
中国园艺文摘 2 1年第2 0 1 期
粉果番茄新 品种 品种 比较试验报告
高 峰 王 波 薛林 宝
(. 1扬州市扬子蔬 菜科技发 展有限公 司,江苏 扬州 2 5 0 ;2 扬州大学 ,江苏 扬 州 2 5 0) 209 . 2 0 9
摘 要 :选 引 5 - 茄 新 品 种 参加 番 茄 品 种 比较 试 验 , 分别 测 定 其 商 品 品质 、 营 养成 分 及 产 量 性 状 。 对 5 品 种 单 4- 番 个
番茄新品种引进与良种筛选

8 2 利生 1 0、 0号 等 几种 则 开 花 较 晚 , 前 者 与
相比. 晚 l 约 5天 以 上 。 2 2 抗 病 性 .
番茄早疫 病 、 晚疫病 的发病程 度 比对照
早 粉 l号 重 的 有 浙 杂 7号 、 杂 8 4、 杂 8 浙 0 浙
号 、 杂 8 5, 它 品种 上 于对 照品 种 , 抗病 性 较强 的是
j
1/ 71 l/ 7J 1/ 71 1/ 71 l/ 7J 1l j 7 1/ 71 1/ 71 1/ 71 11 7l 1/ 7J 1/ 71 1 / 71 1/ 71 1/ 71
J 。
i 1 『
l l f
l f
91 / 91 1 91 / 91 / 91 / 9I f 91 / 91 / 91 / 9 “ 9J / 91 / 91 1 91 / 91 1
I l
J 1 『
l I l I
2 试 验 结 果与 分 析
2 1 物 侯 期 .
品 种 如 利 生 1号 、 生 7号 利
生 6号等 品种 株型 较高 , 型好 , 份多 , 果 水 味 美 。参试 品种 中毛粉 8 2 势最 好 , 0长 株型较
高 , 害 发 生 轻 , 型 大 , 美 ( 见 表 三 ) 病 果 味 详 。
整枝 , 它管 理 同常 。 其
魁 、 杂 8 5 等 品 质 都 比 对 照 ( K) , 浙 0 C 差 果 小 . 型 呈 桃 状 , 植 株 矮 小 , 对 照 ( K) 果 且 同 C
一
样 都 属 于 自封 顶 , 宜 早 熟 栽 培 。 其 余 的 适 利生 1 0号 、 利
摘 要 番 茄是我 区夏 秋季 大棚 生产的主 要蔬 菜, 由于近 年 来病 害加 剧 , 无抗性 优 良 品 种 , 使 番 茄 总 产 量 呈 下 降 趋 势 为 筛 选 出适 合 我 区 栽 培 的 早 熟 、 产 、 致 高
番茄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机排列 , 共设 5个① 中研 9 8 ② 中研 9 8 ③ 中研 9 8 9; 8; 5; ④ 中研 c ; c ⑤金棚 1 (k 。小 区面积 6 6 用单 号 c) .0m 采 ,
8 5 3 / 2/ 16 / 06 58 8 一 级 一 级 一 级
有限公司) ② 中研 9 8 北京 中研 益农 种苗科技有 限公 ; 8( 司)③ 中研 9 8 北京 中研益农种 苗科技有 限公 司)④ : 5( ;
中研 9 8 5 中研 c c
5 4 1/ 56 / 25 / 2/ 16 58 8 二 级 一 级 一级 5 4 1 / 50 / 05 / 2/ 16 58 8 三 级 三 级 三级
5 1 g减 少 0 4 g . 6k . 8k 。
表 2 不 同品 种 经 济性 状 统 计 表
3 1 不 同品种生育期表现 .
从 表 1 出 。 试 品种 生 育 期 为 16d , 看 参 8 外 中研 9 8 9
比对照金棚 l 号开花坐果期早 5d 盛果期早 1 ; , 0d 中研
性差 。
表 1 不 同 品 种 生 育期 及 抗 病性 田 间记 载 表
处理
品 种 在 我 县 的适 应 性 及 经 济 性 状 , 选 出适 合 我 县 栽 培 筛
的番茄优 良品种 。 为大 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
2 供 试 材 料 及 试 验 方 法
月) 月 疫毒枯 ) 毋月) 早病青 月、) 病病病 月) 生 Ⅵ
果 穗 数 均 为 6个 。 穗 粒 数 中 研 9 8 中 研 9 8 金 棚 1号 均 为 4个 , 9、 5、 中 研 98为 6个 , 研 C 为 3 。 8 中 C 个 果实色度均为粉红色 。 单果 重 : 中研 9 8为 2 5 、 研 9 8为 2 0g 中研 9 4 中 g 8 7 、 9 8为 2 0 、 中研 C 5 8 g C为 2 0 ,比对 照 金 棚 1 2 5 6 g 号 1 g 增 加 3 、5 、5g4 。 0 5 6 、5g g g
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

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摘要:2012年25团对23个番茄新品种对比试验。
1 试验目的通过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宜本团气候条件下的高产、抗病抗压、果期长的优质品种,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2 供试材料及方法2.1参试品种及来源参试品种22个,1个对照品种石番15号(本团提供)。
表1供试品种及来源2.2 试验方法采用随机排列,三次重复,三行区,小区长10m,宽3.3m,株距中间两行45cm,行距1.1m,两边两25cm,行距1.4m,小区面积33m2,全试验面积3.5亩,亩保苗株数2500株。
3 试验地及田间管理情况:该试验地设在6支3斗1农东边中间,前茬甜菜,土壤肥力中等。
开春用禾耐斯120克/亩进行封闭化除,过一周后可进行机力铺膜,于3月10日大棚育苗,4月28日移苗,苗色浓绿,叶片肥厚,节间短有韧性,不易折断,株高12-15厘米,茎粗0.2-0.4厘米,5-6片真叶,根系发达,紧包基质,枝叶完整无损伤,无病虫害。
于4月28日浇缓苗水,秋施尿素25公斤/亩+三料5公斤/亩+钾肥25公斤/亩,全期共施肥100公斤/亩。
全期中耕四次带开沟,全期滴水八次,锄草五次,保持田间无杂草,防病虫害四次。
4. 试验结果4.1 生育期调查3.4 产量结果:表四各品种产量统计表单位;公斤、%品种小区产量平均折合亩产比对照(石番15)%位次ⅠⅡⅢF12-1 308 330 220 286.0 5296.6 +25.8 3 F12-2 242 164 176 194.0 3592.8 -14.7 19 F12-3 328 279 330 312.3 5783.6 +37.4 2 F12-4 198 220 198 205.3 3802.0 -9.7 18 F12-5 164 174 174 169.0 3129.8 -25.6 21 F12-6 269 257 286 270.7 5013.2 +19.1 4 F12-7 176 208 220 201.3 3728.0 -11.4 20 F12-8 220 220 240 230.0 4259.5 +1.2 14 F12-9 196 220 242 219.3 4061.3 +0 17F12-10 252 208 242 234.0 4333.6 +0 12 F12-11 284 198 264 248.7 4605.8 +9.4 9 F12-12 269 286 220 258.3 4783.6 +13.6 6 F12-13 220 257 252 243.0 4500.2 +6.9 11 F12-14 324 336 322 327.3 6062.0 +44.0 1 F12-15 220 300 165 228.3 4227.9 +0 15 F12-16 308 242 242 264.0 4889.1 +16.1 5 F12-17 257 264 242 254.3 4709.5 +11.9 8 F12-18 198 286 284 256.0 4741.0 +12.6 7 F12-19 235 330 174 246.3 4561.3 +8.4 101 264 264 264 264.0 4889.1 +16.1 52 220 264 308 264.0 4889.1 +16.1 53 220 220 242 231.0 4278.0 +0 13 石番15号264 198 220 227.3 4209.5 +0 16 3.5方差分析变异来源DF SS MS F F0.05 F0.1 区组间 2 855.16 427.58 0.01 3.21 5.12 处理间22 86289.48 3922.25 2.50 1.75 2.19 误差44 68912.17 1566.19总变异68 156056.81经方差分析区组间F〈1没显著水平,品种间F=2.50〉F0.1达到极显著水平。
高光效加工番茄品种的筛选与鉴定的开题报告

高光效加工番茄品种的筛选与鉴定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于新鲜蔬果的品质要求更是显著。
而对于番茄这一蔬果来说,由于其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美味口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由于番茄的果皮较厚、色泽不鲜艳等问题,导致其在市场上的销售和价值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团队通过高光效加工技术对番茄进行处理,使其果皮更加光滑,色泽更加鲜艳,从而提高其市场价值和美观度。
然而,不同品种的番茄可能对于高光效加工的效果也不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和鉴定,以确定最适合进行高光效加工处理的番茄品种。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筛选和鉴定最适合进行高光效加工处理的番茄品种,以提高其市场价值和竞争力。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究高光效加工处理对番茄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美味的番茄产品。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番茄品种筛选:首先在当地农场或市场采集多个不同品种的番茄样本,根据其形态、颜色、香气、口感等指标进行初步筛选,选出品质较好的番茄品种。
2、高光效加工处理:选定的番茄品种将分别进行高光效加工处理,主要包括清洗、去皮、切片、热处理、冷却等步骤。
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和时间对番茄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处理条件。
3、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对处理前后的番茄样本进行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包括外观、口感、维生素C含量、番茄红素含量等指标。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和处理方式的结果,鉴定最适合进行高光效加工处理的番茄品种。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能够筛选出适合进行高光效加工处理的番茄品种,并确定最佳的处理条件。
同时,能够探究高光效加工处理对番茄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为番茄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 1— 00 2
番 茄 新 品种 比较 试验 初 报
魏 伟 郑华 章
张
( 江省 余姚 市农 业技 术推 广服 务 总站 3 5 0 ) 浙 1 4 0
庆 ( 江省 宁 波市 农 业技 术推 广总 站 ) 浙
摘 要 :采用 压缩 型基 质 营养 钵育 苗 和单 杆斜 引整 枝法 , 通 过考 察 比较候选 番 茄 品种 的生育 期 、经济性 状 ,筛 选 出适合余姚 市推广应 用的大 棚早 春番 茄新品种 为 “ T一0 0 4 而 “ 作 9 3 仍 是 余 姚 市 大 棚 早 春 番 茄 的 主 栽 品 种 。 8 3 合 0” 关 键 词 : 番 茄 ; 新 品 种 ; 比 较
番茄是 余姚 市近郊大棚栽种 的主要 作物 , 常年种植面积
在 l3 3 h 左 右 ,品 种 以 “ 作 9 3 3 .3 m 合 0 ”为 主 。 随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人 们 对 番 茄 的 定 位 从 单 纯 蔬 菜 转 为 水 果 蔬 菜 兼 用 型 , 果 实 大 小 、 皮 颜 色 、 肉 口感 等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 对 果 果 另 外 , 年 来 受 烟 粉 虱 的 危 害 ,引 起 番 茄 病 毒 病 的爆 发 , 近 造
2 0 年 1 2 4日受北方 0 9 月2 ~2
3 2 各品种生育 期 内均无 病毒病 发生 , . 结合其它 田块 同期
番 茄 植 株 表 现 , 认 为 特 殊 的 天 气 状 况 是 造 成 早春 番茄 病 毒 可
强冷空气影 响, 姚 市出现寒 潮 , 4 2 余 2 、 5日早 晨 最 低 气 温 分 别 达 ~ . ℃和 ~ . ℃ ( 19 年 以来 最 低 值 ) 受 此 影 响 , 46 65 为 92 。 各 品 种 的 始 花 期 、 采 期 分 别 集 中 出现 , 致 无 法 区 别 品 种 始 导 间 物 候 期 的差 异 ( 表 1 。 从 植 株 素 质 考 查 数 据 分 析 , 正 见 ) 在 常 天 气 条 件 下 ,“ 0 0 9 始 花 期 要 比 “ 作 9 3 ( K ) T一 7 3 ” 合 0” C 迟一 周左 右 , 中 睨 熟 品 种 。 其 余 各 品 种 始 花 期 与 “ 作 93 为 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