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序号310004—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期末论文

题目:论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

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1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评分表

论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漫漫历史中,中国封建社会从战国时期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经历前后两千年的历史。它曾经辉煌过但,最后竟也难逃衰落的结局,这其中必有一番原因。

关键字:中国;封建社会;衰落;制度;文化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拥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然而,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中国却屡屡被西方国家欺凌。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间,中国都处于西方列强的压制之下,跌进了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万国朝奉的天朝上国成了世界的鱼腩,成了一些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弹丸小国瓜分的对象呢?这个问题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探究。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它的衰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原因也是十分复杂的。

一.就文化思想而言: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学本是孔子创立的学派,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德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王,明教化。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他们还通过种种方法,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并采取镇压异端、兴文字狱等手段,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1).儒家学说创立于春秋时期的孔子,他的基本政治主张是维护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宗法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主要内容,强调维护家长、族长对家庭、家庭的成员额财产的世袭支配特权。这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

(2)老百姓们也没有一点儿权力意识,他们不关心政治,也不积极地参予政治,他们把君主专制和世袭制度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谁当君主都一样,只要能让他们过日子就行。他们对政治的影响是:如果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就起来造反。至于造反后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更合理,根本就不去想。那些领导造反的人成功后,也不知道有什么别的制度可以实行,还是沿用过去的制度,当然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不愿意选择

别的制度i。与中国不同,欧洲的一些民族在氏族公社时期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建立国家后,首先选择的也是共和制,国家首脑通过选举产生,如古雅典城邦和古罗马共和国。他们的民族观念自发地具有民主意识。早期的共和制度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封建社会,欧洲虽然也实行了君主制,但是国王的权力远没有中国的君主那样强大,各主要国家也都有议会这种允许社会各阶层代表参与政治的工具,后来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都是先通过议会进行合法斗争的形式展开的。这是东西方之间历史传统的差异。中国缺乏民主,人民没有主人翁意识,不敢对当政者提出反抗,导致封建制度的弊端一直延续得不到改正,终究走向了衰落。

(3)思想上的禁锢,让人们永远没有进步的意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除了儒学之外,还有墨家、法家、道家、佛家等学派,他们在政治方面也都是属于维护或不反对君主专制统治的。

○1先说墨家,墨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创始人墨翟,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他的思想中没有明确地反对或主张君主专制统治的内容,这实际上是认可君主专制统治的。墨翟有个观点是要求老百姓都同意“天子”的主张,君主赞成的大家都应赞成,君主反对的大家都应反对,前提是“天子”的主张要服务于天下的公利,这其实是不可能的。他的这种观点被法家吸收并推向极端,起了不好的作用;

○2法家也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派别,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李斯等,他们主张“变法”、“以法治国”,为结束战乱走向统一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法家主张君主高度集权,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应集中到君主手中,可见法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

○3再说道家,道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处于仅次于儒家的地位,创始人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老聃,以虚静无为,修身养性为宗旨,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既反对儒家的仁义礼治,也反对法家的法治,具有否定现实政治的倾向,但他们没有批判过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而是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甚至是没有任何政权组织、“民同野鹿”的原始蒙昧状态,这是一种希望社会倒退的想法。

○4再谈一下佛家,佛家是东汉时期从印度传来的宗教,并在中国大地上扎下了根,与儒家、道家一起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以追求灵魂超脱生死轮回、得到永恒幸福为目的,不关心现实社会政治,当然也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佛教教导人们戒除欲望、忍受苦难,实际上有帮助人们安于君主专制统治的作用。

以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君主专制问题上的基本内容。此外,需要一提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也出过几位有反对专制思想的人,如南宋的邓牧,明朝的李贽,以及明未清初在国破家亡的历史背景下对君主专制统治产生怀疑或否定思想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他们有的批判专制君主据天下为一己之私,敲剥天下以奉一己之淫乐;有的反对以孔孟之道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主张冲破思想束缚。这些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他们并没有否定君主制度,至多是想限制一下君主的权力,希望君主们能象尧、舜那样为

百姓着想。因此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民主内容。

二.就制度上而言:

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封建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对立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或农奴)阶级。但凡提起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必须要讲到的就是自秦始皇“六王毕,四海一”后确立并一直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专制主义,又可分为由君王到地方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由中央到地方的中央集权制度。

○1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虽然它在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经济上,能够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但与此同时,正是这种制度地不断强化为封建社会敲响了丧钟。君主专制易造成暴政和腐败;思想上的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明清以来,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束缚了生产力,不利于民主平等观念的形成。而这也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源泉——古代希腊的奴隶制民主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中央集权往往导致了权利集中在皇帝一人,形成君主专制. 专制因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所以往往引

发分裂混乱,造成宦官和外戚专权. 所谓极端君主专制,就是它不但将皇权作为一切政治权力的源泉,而且以片面的极端方式,将皇帝权威推进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将臣僚变成了皇帝的私人奴仆。在政治等级上,从主奴的角度,确立了臣僚对皇帝严格的政治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运行中,尽量用专制皇帝的个人人格,取代臣僚的独立人格,用皇帝的是非取代臣僚的是非,用皇帝的利益取代国家的利益,将皇帝的意志作为政策、法律的核心。而人们通常所谓的法治,只能是专制君主实行人治的必要补充,至于以科层制为特点的官僚体制,则是君主独裁政体下一部庞大而又严密的行政机器。

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外,还有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战国至秦实行的是军功爵制,汉朝实行的是察举制,魏晋的是九品中正制,自隋以后就是一个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的过程,尤其是明清实行八股取士。当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着它的积极性,不论是军功爵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还是察举制扩大了选官范围,从而扩大了封建通统治的基础,抑或是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吏素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公平选拔。它们都对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它们的负面影响亦是不可小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