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界占主导‎地位的地位‎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甲午战争对‎中国乃至东‎亚格局的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

清政府大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

而日本的崛‎起又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

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

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3.两个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两大战场是‎指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敌‎后战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知识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知识要点

2007—2008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4.早期的维新思想及其代表人物5.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6.《资政新篇》内容7.洋务运动的内容与指导思想8.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9.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1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11.近代中国的建国方案与两个中国之命运1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5.八七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16.中央革命根据地与红军长征的胜利17.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8.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19.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与进步文化工作的开展20.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2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2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24.七届二中全会决议2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6.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27.社会主义建设的早期探索28.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29.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及面临的考验和问题30.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示:以上30个问题是A、B两套考卷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

单选(10个) 10%多选(10个) 10%名词解释(4个) 20%简答(4个) 24%论述(2个) 26%材料分析 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一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一)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特征或表现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1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2.以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特征○2分工简单,男耕女织3、封建社会社会资金的畸形流向○3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4、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很少进行商贸交流5、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6、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1、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做了思想准备2、地理大发现更为欧洲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3、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货币财富和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4、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政治上的前提和保证三、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1)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多选]①两对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多选、简答]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多选]①中华民族面对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

[多选、简答]②两大历史任务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主体、内容不同。

前者要求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求解决生产力问题。

第4讲 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和衰落(明清)

第4讲 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和衰落(明清)

第4讲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与危机——明清阶段特征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由开放转向封闭、由领先转向落后,与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大。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2.经济上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科技上承古萌新: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并逐渐成为钳制思想的工具,但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同时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主干知识回顾一、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并发展到顶峰1.明朝:(1)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结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组成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内侍机构。

2.清朝:(1)康熙帝: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2)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拓展延伸】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设内阁、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特征。

注意:从明朝中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17-18世纪的西方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和制度的确立时期,如英国、法国、美国,注意中国与西方政治上的比较的差别。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自考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自考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弱(参见课本第6-7页)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了解即可)经济特征: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C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基本的生产结构2、政治特征: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4、文化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二、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参见课本第9-10页)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是英国针对中国禁烟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它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由此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参见课本第14-15页)(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

因为只有只有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解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本国的剥削和压迫,进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四、早期的维新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参见课本第40-43页)1、早期思想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即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具体而言A主张变法: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

B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C主张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2、历史事件: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五、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参见课本第17-25页)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2、历史事件: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辛丑条约》支付赔款达4.5亿两白银;英国人赫德把持中国海关达40余年;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PPT课件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PPT课件

第16页/共21页
家族
批量生产出拥有同样思想与行为的社会个体
第17页/共21页
固 化
社会
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 超稳定发展
决 定
政治




文化
第18页/共21页
压制创造性的协调会造成长久的僵化,依靠 强控制得来的暂时繁荣会造成长期的停滞。
一个社会能否繁荣发展,最重要的是是否具 有积极的创造精神、开明的态度。
250万英亩 单一种 植业
劳动密 集化
数据来源:黄宗智《长江》339-340
第6页/共21页
单位劳动更多的使 用畜肥和畜力,节 约使用人力,提高 了生产力。
人口压力挤掉了畜 牧业以达到单位产 出最大化。降低了 劳动生产率。
劳动边际报酬递减
劳动边际报酬递减
最高
100斤/年
220斤/年
220斤/年
第7页/共21页




第14页/共21页
族 谱
第15页/共21页

以儒家的三纲五常为依据

司马氏居家杂仪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
一、凡为家长者,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 一、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 一、凡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 一、凡子事父母,父母所爱,亦当爱之;所敬,亦当 敬之。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
第8页/共21页
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权力
接起 受义 统造 治反
无权
周期性社会动荡
城市 市场 科技 破坏 凋敝 中断
生产力遭到破坏
第9页/共21页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结构

中国封建制度所带来的封建社会的衰落1

中国封建制度所带来的封建社会的衰落1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社会在不断的前进与发展,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无疑在历史上有着其他文明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历史的是有迹可循的,而历史的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

研究历史,我们就无法避开那占据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而想了解封建社会这个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社会状态衰落的原因,我们则需要把它放进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去研究。

通过研究一个社会状态的衰落来总结出帮助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这也是本文这次研究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目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自秦始皇之后,封建制度持续发展,在唐朝达到他的辉煌,作为一个强大的王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唐王朝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在此之后,虽然有所衰落,但是它依然向全世界展示了它的优越性,此后的封建王朝依然是世界的中心,在经济、文化、国力上持续的走在世界的前列。

一、中国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1911年,也就是从秦朝开始,至清朝结束。

中国的封建社会以封建制度为政治制度,以地主阶级为统治阶级,以自然经济或者说小农经济为经济制度,而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以奴隶制度为主的奴隶社会,而在战国时期,周天子式微,在中后期无法有效的统治诸侯,而这个时候的奴隶制度也和周天子的权柄一般走向了崩溃,而封建制度在当时作为比较先进的制度取代了奴隶制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封建社会由此开始。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为什么会衰弱?①封建制度的影响1 、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君主个人高度集权和皇权世袭,而这种特征就造就了一种情况那就是皇帝即是国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国家的存亡是寄于皇帝一人身上,如果君主贤明,那么国家的未来自然是一片光明,但是如果君主昏庸的话,国家的前途就堪忧。

但是即使如此,这种制度却仍然被所有人继续施行,从而通过王朝的更迭继续的传承下去,成为被人民普遍接受的“潜规则”。

2 、其次,人民的思想也被这种封建思想所钳制,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人民对于封建制度有种天然的认同,他们认为君主就是上天派来牧守四方的,是天子,天子统治自己是天经地义的,自己是被统治的人,所以国家政治与自己无关,人民不参与也不想参与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要点

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5.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6-7页)二、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

2.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与英国签订),割占香港岛。

4.《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

(9-10页)1.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2.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3.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4.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体现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造成了大量的主权和领土以及无数生命财产的损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灵和精神的创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制度

族权
政权
家族内 部的等 级权利
一体化
国家等 级制度 及权利
儒家意识形态
家族组织








族 谱

以儒家的三纲五常为依据

司马氏居家杂仪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
一、凡为家长者,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 一、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 一、凡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 一、凡子事父母,父母所爱,亦当爱之;所敬,亦当 敬之。
农民
以家庭 手工业 作为农 业补充
缺少剩 余产品 进行商 品交换
抵制社 会分工
抵制市 场发展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以农业为本
国家 人口 耕地
特点 趋向
英国 866万 3560万英亩 种植业+ 农业资
1800年
畜牧业 本化
长江三 1200 角洲 万 1816年
250万英亩 单一种 劳动密 植业 集化
数据来源:黄宗智《长江》339-340
城市 市场 科技 破坏 凋敝 中断
生产力遭到破坏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结构
产生时代:春秋末期(诸子百家之一)
仁 主张礼推Fra bibliotek仁政 道德秩序
稳定社 会秩序
发展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
结合
政权
顶峰时期:宋明理学——朱熹
绝对化
三纲 五常
文化专制
思想僵化
(四)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
宗法等级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战国秦
汉(公 元前221 年)
为何延 续时间 最长?
为何没有 能够进入 资本主义?
二千多年
辛亥革命 (1912年)
经济 结构
社会
封建
政治
结构
社会
结构
文化 结构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地主土地所有制
田赋 杂税
自耕农
田赋
徭役
地租 佃农
地主
重新投 入土地
剥削 少地或无地
家族
批量生产出拥有同样思想与行为的社会个体
固 化
社会
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 超稳定发展
决 定
政治




文化
压制创造性的协调会造成长久的僵化,依靠 强控制得来的暂时繁荣会造成长期的停滞。
一个社会能否繁荣发展,最重要的是是否具 有积极的创造精神、开明的态度。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 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 会蔚然成风。
单位劳动更多的使 用畜肥和畜力,节 约使用人力,提高 了生产力。
人口压力挤掉了畜 牧业以达到单位产 出最大化。降低了 劳动生产率。
劳动边际报酬递减
劳动边际报酬递减
最高
100斤/年
220斤/年
220斤/年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
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权力
接起 受义 统造 治反
无权
周期性社会动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