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解读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华师大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六、板书设计
1.计算机基础知识:板书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关键词。
2. Windows操作系统:板书桌面、窗口、菜单、文件管理等相关操作步骤。
3.文字处理软件Word:板书文档创建、编辑、格式化、排版等操作要点。
4.计算机网络基础:板书网络概念、分类、用途、网络通信等关键信息。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缺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
3.文字处理软件Word:文档的创建、编辑、格式化、排版等。
4.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的概念、分类、用途、网络通信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文字处理软件Word,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使用清晰、简练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难以理解的术语。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时间。
2.在实践操作环节,适当控制时间,避免学生拖延或赶进度。
三、课堂提问
1.设计针对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3)文字处理软件Word: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文档的创建、编辑、格式化、排版等操作。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信息时代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探秘第2课与计算机交朋友第3课开机与关机第4课窗口操作真方便第5课玩游戏、练“鼠标”第二单元我是键盘小能手第6课键盘上的弹指神功第8课键盘功能全拓展第9课键盘伙伴全接触第10课键盘输入大练兵第三单元环保宣传员第11课画龙点睛写标题第12课各种词组快乐输第13课环境保护小倡议第14课环保倡议巧修改第15课环境保护大家谈1第一单元走进信息时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些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和应用。

(2)初步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初步了解软件的基本分类。

(3)学会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计算机,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4)认识Windows桌面和窗口,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以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初步认识计算机的软硬件。

(2)在计算机操作中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

(4)采用合作讨论式,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5)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2)形成现阶段学生应知的信息技术理念,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的能力。

(4)进行爱护公共机房设备的品德教育。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主要内容及其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整套教材的“开篇”,信息技术学科的启蒙阶段,担负着引导学生入门的任务。

教材在《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希望通过形象直观的讲解和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快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熟练鼠标的操作从而为学生深入学习更多的应用软件以及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了解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的基本方法;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初步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信息意识。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该章节主要介绍信息的定义、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明白信息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信息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信息是传递知识、观点、情感等内容的一种表达方式。

2. 教师讲解信息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信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3. 教师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是获取、处理、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技术。

4. 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互联网、手机、计算机等,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用手机拍照分享、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等。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四、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情景,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板书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1. 信息的概念2. 信息的重要性3. 信息技术的概念4. 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业设计:1. 请简述信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列举生活中你接触到的信息技术,并说明它们的应用。

3. 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信息技术小学版第一册教案

信息技术小学版第一册教案

信息技术小学版第一册教案教案标题:信息技术小学版第一册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基本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

教案内容:单元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2.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开机、关机、登录等;4.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单元二: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1. 学习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 OS等;2. 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3. 学习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4. 学习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创建、编辑、保存等。

单元三:网络与互联网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3. 学习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4. 学习网络安全和网络礼仪的基本知识。

单元四:多媒体技术与应用1.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 学习常见的多媒体文件格式和播放器;3. 学习多媒体文件的创建和编辑技巧;4. 学习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估:1. 学生作品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品,如文档、幻灯片、图像等;2. 学生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等;3. 学生测试评估:通过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 教学反馈评估:通过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部编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部编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一本信息技术教材。

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网络的常识,并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生活实践。

二、教材结构本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包含多个单元。

本次分析重点是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的部件组成。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教材的整体结构如下:1. 绪论:介绍本单元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激发研究兴趣。

2. 活动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通过图片和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是什么,以及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活动二:计算机的部件组成。

介绍了计算机的硬件部分,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认识和使用这些部件。

4. 总结:对本单元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概念和部件的理解。

5. 课后练:提供一些练题,帮助学生巩固研究成果。

三、教材特点1. 简明扼要:教材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配合图片和图表,让教材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

2. 实践导向:本教材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的使用,并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3. 引导思考:教材中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问题解决等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和探索。

4. 温馨提示:教材中贴心地设置了一些温馨提示,提醒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保护视力、合理使用时间等。

四、教材评价《部编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教材结构合理,逻辑严谨,重点突出,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部件组成。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研究需求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环节,提高了学生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
➢ 用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学习积极性。

阅览室



提供相关的课

外阅读资料

教学内容和目标
内容模 块 电脑、 鼠标的 基本操 作
娱乐软 件的使 用
键盘的 操作
工具选择
活动安排
教学目标
鼠标练习 小游戏
认识新朋友电脑, windows桌面、利用 鼠标操作的各种小游 戏
感官感知计算机及其组成,掌握鼠标 的基本操作(单击、双击、右击以及 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反应 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计算机 学习的兴趣,养成正确使
用电脑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脑组成和操作基本概念, 学习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方法
通过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实
际生活体验,感受计算机

与技术,学会与他 人合作,与他人沟通,进

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贴近学生的 学习与生活 实际,反映 人类文明的 成果
提倡自主学习、 自主创作,引导, 鼓励学生亲身经 历和体验信息技 术知识的发生和 发展过程
把握了信息 技术的工具 性本质
在学习 活动的 选择上
改变了以知 识能力为体 系的框架, 以信息处理 活动为主线 组织编排
在对信息技 术的理解上
在内容 编排上
思 路



在学习方 式和教学
方式上
在学生 交流上
教 材
在作品 欣赏上


教材非常重视 “交流”活动 在促进学生发 展中的作用
教材提倡学生 在自我欣赏作 品的基础上, 进行自评和互 评
为同学们设置 不同层次的学 习,让每个同 学都有所收获

教师教学用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内容简介

教师教学用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新课程理念,落实小学信息技术的培养目标,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在研制《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广东省信息技术教科书。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了解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各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实施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编写了这套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用书》。

全套书共六册,与各册教科书配合使用。

各册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册教材综述。

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结构、编写思想、教学建议、配备要求、课时安排等,帮助教师对全册教材有个总体了解,以便拟定教学计划,做好学期教学准备。

第二部分是各课教学分述。

包括各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问题与对策、教学经验等,具有以下特点:1.深入分析教材,透析教材中蕴涵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的描述体现新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帮助教师纠正以往过于强调技能学习的教学习惯,进行正确的教学定位。

在各课的教材分析中阐明教材的设计思想和内容结构,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中蕴涵的新课程理念,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用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指导,针对各课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和问题对策。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话题载体,教学建议中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有较强操作性的教学实施意见,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生可能存在的差异和问题,提出一些参考对策,旨在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考虑教材教法外,还要考虑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3.用新课程的评价观引导教学评价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学习反思和教师的教学反思。

除说明教材中设计的学生学习评价内容外,在教师用书的教学评价部分着重探索了教学反思的形式与方法,期望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教学行为习惯的转变,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

4.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学资源。

教师用书除了对每课的教材及其使用进行了阐述外,还提供了详尽的教学案例,呈现相对完整的教学实施方案,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一年级第一章教学解析与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一年级第一章教学解析与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一年级第一章教学解析与实践一、引言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和层面。

小学作为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阶段,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和学习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实践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一年级第一章进行教学解析与实践,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和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提供给教师们更好的教学参考。

二、教材内容概述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一年级第一章主要涵盖了基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如显示屏、键盘、鼠标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

2. 桌面操作:本节重点教授了如何操作计算机的桌面图标,包括点击、双击以及拖拽等基本操作。

3. 文件管理:本节介绍了如何创建文件夹、移动文件、复制文件等基本的文件管理操作。

4. 基本应用软件:本节引导学生了解并使用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等。

三、教学解析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一年级第一章的内容,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 实践导向:针对计算机操作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计算机课堂,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体验,通过亲自动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游戏化教学:针对桌面操作和文件管理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桌面图标点击比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点击尽可能多的图标,以培养学生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

3. 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资源,如教学演示软件、学习视频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展示计算机操作的步骤和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实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计算机的外部设备,让学生猜测和讨论这些设备的功能和用途,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键盘 键盘操作姿势 键盘操作指法 记事本上写字
头正 身直 脚平 指曲
初次练习原则:按字母键编排 顺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
编写意图

通过实物展示和对键盘区域化的划分,有利于加强对键盘 整体布局的认识。 通过视频、图片或操作示范等形式,让学生掌握键盘操作 的姿势与指法,并明确其重要意义。

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习惯看键盘按键 坐姿不正确 一段时间后手指离开基本位基本键的练习 2.用展示台或微视频进行示范或反馈娇正 3.环境设置:记事本字号设为2号,键盘大写锁定 4.空格键、退格键、适时引入回车键
第9课 去上排键家做客
学习目标: 1. 学会中排键、上排键的指法。 2. 学会删除键的用法。
童趣引路 夯实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解读
宁波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 主讲:董环勇 QQ:517580860
单位: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2015年10月
目 录
1 第一册总体分析
2 各单元各课分析 3 课时安排建议 4
教学评价建议
一、第一册总体分析
第一单元 精彩的信息世界
第二单元 奇妙的画图世界
第四单元 初涉网络海洋
第12课 了解旅游景点 第13课 恐龙博物馆 第14课 购物网站介绍
综合任务 第15课 在线词典
键盘指法
网络浏览
1~7课
课名
第1课 无处不在的信息 第2课 信息处理的好助手 第3课 有趣的画图 第4课 美丽的校园 第5课 池塘里的小蝌蚪
主要知识点
信息的概念和传播方式 操作系统基本界面与鼠标基本操作 画图程序主要界面和绘画主要操作流程 文件的打开与另存,铅笔、刷子、曲线、 放大镜工具 移动、复制、旋转等图片处理
常用 工具
有趣的画图
界面、绘画流程
驾驭
美丽的校园
常用工具
池塘里的小蝌蚪
图片处理
图片 信息 处理
保护青蛙的宣传 画
不同窗口间的图片复制
童话故事配画
综合应用
第3课 有趣的画图
学习目标:
1.学会启动画图软件,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部分。 2.了解各类画图工具的名称和用法,学会矩形、椭圆、直线工具的用法。 3.学会撤消和清除图像的操作方法。 4.初步学会文件的保存方法。
第三单元:练就弹指神功
键盘组成、基本键
认识键盘大家庭
各 排 键
去下排键家观光
上、中、下排键
去上排键家做客
中、上排键
所有字
盲 打 自 始 自 终
母键
轻松驾驭键盘
字母键
第8课 认识键盘大家庭
学习目标: 1.认识键盘,了解键盘操作规范。 2.学会基本键的指法 3.学会在记事本中输入文字 4.学会回车键、退格键和大写锁定键的用法。
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习惯看键盘按键 坐姿不正确 手指上排键击键后没有返回基本键


教学建议 1.初始练习时,以“中-上-中“的编排顺序练习,强化基本键回归练习。 2.环境设置:记事本字号设为2号,键盘大写锁定 3. 适时引入Delete键
第10课 去下排键家观光
学习目标 1.学会下排键的指法 2.学会记事本中字体的设置


教学建议 1.与学生共同探讨图片合成的操作流程。 2.引导学生善用撤消。 3.让学生讨论文件另存的意义。
第7课 童话故事配画(综合任务)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移动、复制、翻转、缩放等图片处理的方法。 2.熟练掌握各类画图工具的应用。
确定故事 布置场景 请出主角 加工处理
编写意图

以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为线索,进行作品制作,充分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利于学生 个性化发展。
找到画图软件
体验各种工具
第一张电脑画
保存我的作品
编写意图

通过示范操作,掌握软件启动与获取“软件提示”的一般 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挥,体验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与功能,建立画图工具的“感性认识”。


通过第一个画图作品的制作,掌握简单画图工具的使用与 画图作品制作的一般流程。
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生活中到处 充满着信息
信息传播的 方式
信息技术的 重要工具

何为信息?信息为何无处不在?信息技术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几个概念(教师层面):信息载体?信息传播方式?信源与信宿?
信息传播的方式
信息传播的方式
编写意图

新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原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对生活 中各种信息的讨论,以“概念形成”的方法学习信息的概 念以及传递的方式。 通过对信息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学习,自然引出信息技术 的主要工具——计算机。
教学建议 1.强调“撤消”的优势 2.漏色部分用放大镜+铅笔工具补漏 3.曲线工具采用示范教学法。 4.引导学生透过作品分析所用的工具。
第五课 池塘里的小蝌蚪
学习目标: 1.学会用选定工具选定图片。 2.学会移动 、复制、翻转等图片处理方法。
美丽的池塘 可爱的小蝌蚪 游来游去的小 蝌蚪 保存绘画作品
与《指导纲要》的关系
信息技术初步
第一单元 精彩的信息世界 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第二单元 奇妙的画图世界 第三单元 练就弹指神功
用计算机画画
用计算机作文 网络的简单应用
第四单元 初涉网络海洋
用计算机制作 多媒体作品
题材选取
童趣
生活
经典
教材特点

以信息为主线,任务为核心
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 强调在任务中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
第10课 去下排键家观光 下排键指法 第11课 轻松”驾驭”键盘 第12课 了解旅游景点 第13课 恐龙博物馆 字母键指法 因特网概念、用浏览器浏览网 站 收藏夹的应用
第14课 购物网站介绍
综合任务 第15课 在线 词典
站内搜索和网页保存
浏览器的综合应用
重点:键盘指法*、网络概念、浏览器基本操作
知识的前后联系

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学习枯燥(信息的概念和传播方式)

成为“孤课”
了解:识别、描述、陈述、叙述、 匹配、选择、列出、说出、默写
1.具体概念还是定义 性概念? 2.学到什么程度?
教学建议 1.用游戏、生活视频、实例来了解信息概念、信息传播、信息加工, 自然引出信息技术的工具。 2.始终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操作中关注、提炼信息处理的阶段本质:获 取、存储、加工、传输等。
画图工具 图片处理 网络概念 浏览器基本操作
精彩的信息世界
奇妙的画图世界
练就弹指神功
初涉网络海洋
信息及工具基本概念*
窗口软件基本操作
键盘指法*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激发兴趣,奠定基础;培养良好的习惯
第二单元 奇妙的画图世界
1 2
第一单元 精彩的信息世界
第三单元 练就弹指神功
下排键指法
选择输入字体
听故事输单词
捉野兔(rabbit)的故事(gest) 星期天(Sunday),我和弟弟(borther)到山上去玩。我们看见野兔在草丛间跳 (jump)来跳去,便和弟弟商量一起捉野兔。 我们叫小狗(dog)先找到野兔的洞,然后用烟熏洞。野兔在洞里受不了了, 逃了出来,在洞口被我们逮(capture)个正着。我们把野兔带回了家(home),关在 小笼子里。 这只野兔全身长着灰色的长毛,眼晴(eye)红红的,耳朵(ear)长长的,十分可 爱。可是,它在笼子里不吃也不喝,一点也不活泼。我去问爸爸(father),爸爸说: “野兔喜欢(like)自由自在的生活,你还是把它放了吧!”听了爸爸的话,我就把它 放了。 放了野兔后,我高兴不起来。在自已的房间(room)里,打开了计算机(computer), 启动Windows后,打开记事本,写下了这个故事。并上网向老师(teacher)和同学们 发了一封电子邮件(email),老师和同学们回了信,都说我做得对(right)。
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复制-粘贴”操作与传统的“复制”概念产生冲突

选区控制不佳
拖动时指针未在选区内,导致移动失败。

教学建议 1.结合练习可以给学生个性选择主题的机会。 2.针对选区的操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左上方开始操作,移动时关 注虚线框的提示,引导学生善用撤消。
第6课 保护青蛙的宣传牌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不同的画图程序间复制图片。 2.学会图片的缩放处理。 3.学会文件的另存操作。
青蛙与宣传牌 合成图片 巧妙加工 另存作品
编写意图

第5-6课是一个以环境保护为题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 作品制作,掌握图片处理的一般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与分析讲解,消除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

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1.“复制源”与“复制地”的复制和粘贴操作匹配错误。 未设置透明处理和位置移动时,图形已合成。 文件另存的意义不理解。

教师示范或讲解过多挤占了学生尝试时间

受传统绘画影响:画错后习惯用橡皮擦而不是撤销,忽视 了文件保存
教学建议 1.让学生个性涂鸦、绘画,尽情尝试各种工具 2.让学生感受画图工具较之传统绘画的优势 3.设计计算机故障情境,让学生意识到随时保存的重要性。
第4课 美丽的校园
学习目标: 1. 学会橡皮工具的使用。 2. 初步学会曲线、放大镜工具的用法。 3. 初步学会按指定位置保存文件、打开文件。
确定画面 勾出轮廓 打扮校园 保存作品
编写意图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为题材,进行画图作品创作,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作品样例的分析掌握画图的一般流程。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出放大镜工具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