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影像诊断PPT
内科学第八篇 风湿性疾病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一、概述
➢ 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 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 ➢ 女性患者约2~3倍于男性 ➢ 我国RA的患病率在0.32%~0.36%之间
二、RA的临床表现
关节表现
➢ 晨僵:关节部位的僵硬和胶着感,>1小时者意义较大 ➢ 关节痛与压痛 ➢ 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和软组织水肿 ➢ 关节畸形:关节强直、半脱位、尺侧偏斜、天鹅颈、纽扣花样 ➢ 特殊关节:颈椎关节 、肩、髋关节 、颞颌关节
四、R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 ➢ 其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89% ➢ 但对于早期、不典型及非活动期RA易漏诊
2009年ACR和EULAR联合提出的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 ➢ 关节受累情况 ➢ 血清学指标 ➢ 滑膜炎持续时间 ➢ 急性时相反应物
五、RA的治疗
治疗原则 ➢ 早期、达标、个体化方案 ➢ 治疗的主要目标:达到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 ➢ 临床缓解的定义:没有明显的炎症活动症状和体征 ➢ 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五、RA的治疗
治疗药物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镇痛抗炎,是缓解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但控制病情方面作用有限 ➢ 传统DMARDs:可延缓和控制病情进展 、MTX(基石药物)、LEF、抗疟药、SASP ➢ 生物DMARDs:TNF-α拮抗剂、IL-1拮抗剂、IL-6拮抗剂、CD20单克隆抗体、CTLA-4抗体 ➢ 糖皮质激素:强大的抗炎作用,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和全身炎症,原则是小剂量、短疗程 ➢ 植物药:雷公藤总苷、白芍总苷、青藤碱等
谢谢观看
类风湿性关节炎

跖趾关节半脱位和足趾向腓侧偏 移,
可引起严重的疼痛及步行困难。
晚期严重的关节畸形
以上这些特征性手与足的畸形称之 为“类风湿手”或“类风湿足”。
如果早期积极合理的治疗,可以显 著减少严重畸形的发生。
(五)特殊关节受累的表现
1、颈椎 常见:颈1~颈4的小关面和寰枢关节 有颈痛和颈活动受限,治疗后可好转。 罕见:颈椎半脱位,出现脊髓受压。
2、肩、髋关节 周围软组织丰富,很难发现关节肿胀。 表现:关节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髋关节还可表现为臀部及下腰部疼痛。
3、颞颌关节:占1/4患者。 表现:讲话、咀嚼时疼痛,严重时张口困难。
(六)关节功能障碍
1、由关节肿痛和结构破坏所致 (1)滑膜炎症状:可逆 (2)关节结构破坏的表现:很难逆转 2、可对关节功能情况进行分级
3、类风湿结节 是血管炎的一种表现,结节中心为 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 润,外被以肉芽组织。肉芽组织间含有大 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乏力 全身不适 低热 体重下降 食欲下降 偶有肌肉酸痛
一、关节表现
1、关节晨僵 2、关节疼痛与压痛 3、关节肿胀 4、关节畸形 5、特殊关节受累 6、关节功能障碍
1、诊断标准(7条)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RA分类 标准:
(1) 晨僵至少持续l小时(每天),病程≥6周; (2) 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病程≥6周; (3) 手关节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 病程≥6周;
(4) 对称性关节炎,病程≥6周; (5) 皮下结节(即类风湿结节); (6)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升高。 (7)手X线片表现(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
RA伴有脾肿大、中性粒细胞减少,
有的甚至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自身免疫性疾病[1~3],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类风湿发病率大约0.5~1%,发病高峰年龄在45~60岁,男多于女。
随着新的影像设备和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呈增多趋势。
本文回顾分析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X线表现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采用美国风湿病学学会1987年修订的标准,其分类如下:1)晨僵至少1小时(≥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
4)对称性关节肿(≥6周)。
5)皮下结节。
6)手X光片改变。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本组68例病例均具备4条或4条以上标准。
其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14~70岁,全部病例均行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
1.2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均作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球蛋白、ESR、Hb、补体C3、C4、WBC检查。
1.3 X线检查全部病例均作多关节照片,以手、足、腕小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和肩锁关节为主。
2 结果X线表现 X线平片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诊断、分期及随访的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主要X线表现有:关节肿胀:是早期常见表现,以腕、膝、踝最常见(48例),在关节肿胀的病例中,以腕关节最为明显,其中30例合并2、3掌指关节肿胀;局部骨质疏松:57例;关节腔弥漫变窄:24例;边缘骨侵蚀:16例;关节强直:6例。
3 讨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有遗传易感性,与环境、细菌、病毒、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2,4~6]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生于四肢滑膜关节,尤其是手、足、腕小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和肩锁关节。
2024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pt课件完整版

生物力学因素
3
生物力学异常如关节不稳定、应力集中等被认为 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诱因,相关研究为预 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4/1/27
26
诊断技术改进和新型标志物发现
2024/1/27
影像学诊断技术 高分辨率MRI、超声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膝关节骨性关 节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加强专业培训
针对医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医疗服务。
加强科研力度
加大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深 入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2024/1/27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VS
机遇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膝关节骨性 关节炎的认识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方法和 手段不断涌现。例如,生物治疗、基因治 疗等新型治疗方法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 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4/1/27
31
提高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认识和关注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 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1
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消炎止痛。
镇痛药
02
如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疼痛。
关节软骨保护剂
03
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等,促进关节软骨修复。
14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关节镜清理术
通过关节镜进行关节内清理,去除增生滑膜、游离体等。
截骨术
改变关节力线分布,减轻疼痛。
2024/1/27
15
内科专业实践能力讲义:12.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免疫疾病案例分析题: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提问,请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和提示信息,在每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可能为一个或多个,根据选项的重要性而得分权重不同,选对正确答案得分,选错答案扣分,直至扣至本问得分为0。
(注:案例分析题答题在机考中不可逆,即答完一问后不能返回修改)时间:75分钟通常11个案例左右考试特点:时间紧,难度较大,常常综合了生理,解剖,病理,免疫等知识来考察考生,对于年轻的主治医师为最难的一站。
应试方法: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学会放弃复习重点:常用的检查分析(检验、生化、免疫),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常见疾病的处理,用药等避免出现以下情况过于自信:太武断,容易出错过分谨慎:优柔寡断浪费时间,且正确率低过分强调个人经验:一切以书本为准,指南为准概述分类(☆☆)病理特点化病(SSc)、多肌炎/皮肌炎(PM/DM)、强直性脊柱炎(AS)、骨性关节炎(OA)自身抗体常见关节炎的特点治疗药物续表补:各种激素的用途类风湿关节炎概述定义对称性累及多个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基本病变滑膜炎(滑膜炎→侵犯软骨和骨→全关节破坏)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性和细胞浸润性发病多发于中年女性,起病隐匿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因子、遗传倾向(HLA-DR4基因)有关。
CD4+T细胞在发病中起重要和主要作用临床表现——关节表现晨僵晨起后活动时出现僵硬感,活动一段时间后缓解,出现在95%患者,为活动的指标之一,晨僵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呈正比疼痛与压痛RA的首发症状,最常受累部位为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所致,好发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膝关节关节畸形晚期患者,腕关节强直、肘关节伸直受限,掌指关节半脱位、手指尺侧偏斜、手指“天鹅颈“或“纽扣花”畸形临床表现——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结节大小不一,质硬,无压痛,多对称性分布,RA的特异性皮肤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 病情活动度
• 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
达标治疗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RA活动性判断
• 疲劳程度 • 晨僵持续时间 • 关节疼痛和肿胀的数目和程度
• 炎性指标:ESR、CRP
• DAS28 • 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病程、躯体功能障碍(如HAQ 评分)、关节外表现、血清中自身抗体和HLADR1/DR4是否阳性,以及早期出现X线提示的骨破坏 等。
生物DMARDs治疗
1.TNF-a阻滞剂
– etanercept(益赛普、强克、安佰诺、恩利) – infliximab(类克) – adalimumab(修美乐)
2.IL-6单抗(雅美乐) 3.IL-1R拮抗剂 抗炎,防止骨质破坏,疗效确切 4.CTLA4-Ig融合蛋白 感染,昂贵 5.抗CD20单抗 6.JAK抑制剂(托法替布)
–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阴性,而血尿酸水平大多 增高。慢性患者可在关节周围和耳廓等部位 出现痛风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鉴别诊断
• 强直性脊柱炎
– 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 以非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为主,骶髂关节及
脊柱受累明显。晚期脊柱呈竹节样改变,骶
髂关节间隙消失及骨性融合。 – 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 HLA-B27 90% 以上 阳性。
• 早期治疗 • 联合用药
• 方案个体化
• 功能锻炼 • 病人教育
治疗
• 一般治疗
–休息、关节制动及关节功能锻炼。
•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
骨关节病诊断与治疗PPT

疼痛: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肿胀:关节肿胀,影响活动 僵硬:关节僵硬,活动困难 畸形:关节变形,影响外观和功能
PART THREE
询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 等基本信息
了解患者是否有家族史、既往病史、过 敏史等
询问患者疼痛部位、持续时间、疼痛性 质、疼痛程度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关节肿胀、 僵硬、活动受限等
偏方和神秘疗法可能没有科学依据,效果不明确 偏方和神秘疗法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药物过量、过敏反应等 偏方和神秘疗法可能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汇报人:
X光检查:观察骨关节的形态和结构 CT检查:观察骨关节的细微结构和病变 MRI检查:观察软组织和关节液的情况 超声检查:观察关节液和软组织的情况 核素扫描:观察骨关节的血液供应和代谢情况 关节镜检查:直接观察关节内部的情况
血液检查: 血常规、 血沉、C 反应蛋白 等
尿液检查: 尿常规、 尿蛋白、 尿糖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检查结果,如X光 片、CT、MRI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接受过治疗,如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观察关节活动范围和稳定性
检查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检查关节肿胀、压痛、畸形等体征 评估关节功能,如行走、站立、坐卧等
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CT、 MRI等
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 化、免疫等
培养兴趣爱好:通过 阅读、音乐、运动等 方式,转移注意力, 减轻心理压力
PART SIX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 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食 物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 游泳、骑自行车等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 充足的睡眠
骨科常见ppt课件

颈椎病的常见原因包括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部慢性劳损、颈部外伤、颈部炎症等。颈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颈部 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以及上肢放射痛、感觉障碍、肌力减退等。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词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
详细描述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 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治疗等,手术治疗则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 式。
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与症状
总结词
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包括长期久坐、重体力劳动 、不良姿势等,症状包括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放射 痛等。
详细描述
长期久坐、重体力劳动、不良姿势等是导致腰椎间盘突 出的常见原因。长期久坐会使腰椎间盘长时间受到压力 ,加速退行性变;重体力劳动则会使腰椎间盘受到过度 的挤压或牵拉,导致纤维环破裂;不良姿势如弯腰、扭 腰等则会使腰椎间盘受到扭曲力,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 经根或马尾神经。症状包括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放射 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词
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 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详细描述
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 检查包括X线、CT和MRI等,可以清楚地显示骨折部 位和移位情况。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石膏固定、牵引、外固定等,适用于一 些无明显移位或稳定性好的骨折。手术治疗适用于有 明显移位或稳定性差的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或 外固定支架等技术来恢复骨骼的完整性。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骨科疾病的病因与病理
病因
骨科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 创伤、长期劳损、炎症、遗传因 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