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及三氟乙酸进行酰化反应合成5

合集下载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合成反应讲义酰化反应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合成反应讲义酰化反应
46
C 反应溶剂的影响
■ 采用乙酸酐、丙酸酐等简单酸酐为酰化剂时,通常以酸酐本身作为溶剂 ■ 作为催化剂的吡啶、三乙胺也可作为溶剂 ■ 其他溶剂:水、二氯甲烷、氯仿、石油醚、乙腈、乙酸乙酯、苯、甲苯等
D 反应温度的影响
通常在低温下将酰化剂滴加入反应体系中,然后缓慢升温至室温,或加热回流
47
(4)应用特点
RCONR'R'' 'R''NH
O R C X -HX
H NR'R''
RCONR'R''
72
• 伯胺和仲胺均可与酰化剂反应生成酰胺 • 酰化剂的活性
• 胺的活性
(活性酯和活性酰胺除外)
伯胺>仲胺 脂肪胺>芳香胺 无位阻胺>有位阻胺
73
1. 羧酸为酰化剂
(1)反应通式 (2)反应机理
A 单一酸酐为酰化剂的酰化反应
■酸酐多用于反应困难或位阻较大的醇羟基的酰化 ■单一酸酐种类较少,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48
应用实例
BF3.Et2O 催化选择 性酰化醇 羟基!
49
B 混合酸酐为酰化剂的酰化反应
(i)羧酸-三氟乙酸混合酸酐
适用于立体位阻较大的羧酸的酯化,对某些酸敏物质不宜采用此法! 50
S
R CH S
n-C4H9Li
S RC Li S
H2O/HgCl2
O R C R`
11
二、自由基反应机理
12
第二节 氧原子上的酰化反应
• 醇的O-酰化反应 • 酚的O-酰化反应 • 醇、酚羟基的保护
13
一、醇的O-酰化反应
1. 羧酸为酰化剂

3 酰化反应总结

3  酰化反应总结

根据接受酰基原子的不同可分为: 氧酰化、氮酰化、碳酰化
3 意义:药物本身有酰基;合成手段
2

常用的酰化试剂
O 羧酸 * C OH O 酸酐 C C O O 酰胺 C NH2 , O C NR2 乙烯酮 CH2=C=O O 酰卤 * 羧酸酯 * O C O R
O C X
3
酰化机理:加成-消除机理
R 加成 R C L
5

酸碱催化
碱催化作用是可以使较弱的亲核试剂H-Nu转化成亲核性较强的 亲核试剂Nu-,从而加速反应。 酸催化的作用是它可以使羰基质子化,转化成羰基碳上带有更大 正电性、更容易受亲核试剂进攻的基团,从而加速反应进行。

例:
R H C O+H R H C OH H 质子溶剂 BH3 C H-O-R R C O
O R C O
H
R
O R C
O
C
O
F3C C O F3C C
OH
O
+ F3C C OH
O
O C R
(CF3CO)2O+RCOOH
F3C C O
+CF3COOH
羧 酸 -三 氟 乙 酸 混 合 酸 酐 的 制 备
31

(CF3CO)2O H2N CH2OH
+ CH3CH2COOH
H2N
CH2OCOCH2CH3
73%
COOH
CH3
+
H3C C CH3
OH
(CF3CO)2O
COOBu-t
32
②羧酸-磺酸混合酸酐
RCOOH + R'SO2Cl RCOCl + R'SO2Cl O R R' C O R C

(2021年整理)酯化反应

(2021年整理)酯化反应

(完整)酯化反应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酯化反应)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酯化反应的全部内容。

一.酯化反应概述酯化反应通常指醇或酚与含氧的酸类(包括有机酸和无机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过程,也就是在醇或酚羟基的氧原子上引入酰基的过程,也称为O—酰化反应。

其通式如下:Rˊ可以是脂肪族或芳香族,即醇或酚,R″COZ是酰化剂,其中的Z可以代表-OH,-X,-OR,—OCOR,-NHR等。

生成羧酸酯分子中的R′ 和R″可以是相同或不同,酯化的方法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

酸和醇或酚直接酯化法酸和醇的直接酯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原料易得的优点,这是一个可逆反应。

2。

酸的衍生物与醇的酯化酸的衍生物与醇的酯化主要包括醇与酰氯,醇与酸酐,醇与羧酸盐等的反应,方程式如下:3.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主要包括酯与醇,酯与酸,酯与酯之间的交换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4.其它酯化方法还包括烯酮与醇的酯化,腈的醇解,酰胺的醇解,醚与一氧化碳合成酯的反应.如:二.几种主要的酯化反应1.酸和醇或酚直接酯化法上述反应的平衡点和酸、醇的性质有关.(1).直接酯化法的影响因素:①.酸的结构脂肪族羧酸中烃基对酯基的影响,除了电子效应会影响羰基碳的亲电能力,空间位阻对反应速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从表7-5-01可以看出,甲酸及其它直链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速度均较大,而具有侧链的羧酸酯化就很困难。

当羧酸的脂肪链的取代基中有苯基时,酯化反应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但苯基如与烯键共轭时,则酯化反应受到抑制。

至于芳香族羧酸,一般比脂肪族羧酸酯化要困难得多,空间位阻的影响同样比电子效应大得多,而且更加明显,以苯甲酸为例,当邻位有取代基时,酯化反应速度减慢;如两个邻位都有取代基时;则更难酯化,但形成的酯特别不易皂化。

三氟乙酸在医药化工领域的重要应用

三氟乙酸在医药化工领域的重要应用

三氟乙酸在医药化工领域的重要应用
三氟乙酸,在医药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强酸,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医药化工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三氟乙酸在有机合成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作为催化剂或溶剂,用于合成药物中间体和活性成分。

由于其强酸性和不挥发性,三氟乙酸可以促进许多有机反应,如酯化、醚化和酰化反应,有助于提高合成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其次,三氟乙酸也被用作药物制剂的添加剂。

在某些药物的制备过程中,三氟乙酸可以用作酸化剂,帮助调节药物的PH值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此外,三氟乙酸还可以用于制备高纯度的药物原料和中间体。

在药物生产中,纯度要求非常严格,而三氟乙酸可以作为高效的提取剂和结晶剂,帮助提取和纯化药物原料,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三氟乙酸在医药化工领域的重要应用不仅体现在有
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和溶剂角色,还体现在药物制剂的添加剂和药物原料的提纯过程中。

随着医药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三氟乙酸在医药化工领域中的应用会变得更加广泛和重要。

药物合成反应 第四章 酰化反应

药物合成反应 第四章 酰化反应

O CHCl2 H2O
CHO
Vilsmeier甲酰化反应 芳香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及活泼烯烃化合物用二取代 甲酰胺及氧氯化磷处理得到醛类的反应称Vilsmeier甲酰化 反应。是芳香环的甲酰化反应最普通的方法。
POCl3 R1 R1 + ArCHO ArH + N C H NH R2 R2 O
机理
B: PhCOCl
CH3COCHCOOC2H5 COPh
PhCOOH + CH2
X -CN -H -CN
X DEPC/Et3N/DMF X PhCOCH Y r.t. Y
Y -COOC2H5 -NO2 -CN 收率 93.4% 85.5% 92.8% 96.8%
-COOC2H5 -COOC2H5
(2). 酮及羧酸衍生物的-位C-酰化 Claisen酯缩合反应 含有-氢的酯在醇钠等碱性缩合剂作用下发生缩合作 用,失去一分子醇得到酮酯的反应称为Claisen酯缩合反应。
N CH3.I
C O + ( CH2 )n O
n=5 (89%) n=11 (69%)
N O CH3
(3) 羧酸三硝基苯酯
O R''OH+ R-C-OH + Cl
O2N NO2
O R-C-OR''
O2N
O R C O
O2N NO2
难 于 分 离 ,所 以 三 种 物 质 一 起 加 入
O2N
酸酐为酰化剂
73%
COOH
CH3
+
H3C
C
CH3
OH
(CF3CO)2O
COOBu-t
混合酸酐的应用 ②羧酸-磺酸混合酸酐

药物合成反应第三章讲解

药物合成反应第三章讲解

• 脱除方法:
• 50%氨-甲醇溶液:氨解,时间长,苯甲酰基脱除 • 氢氧化钠-吡啶:酰氨基较稳定 • Bu3SnOMe在二氯乙烷中或三氟化硼-乙醚在湿乙腈中:选择性地脱
除葡萄糖差向异构体羟基上的乙酰基 • DBU或甲氧基镁:苯甲酰基和乙酰基共存时,选择性地脱除乙酰基 • 碳酸钾-甲醇水溶液:仲醇及烯丙醇(100% ) • 氰化钾-乙醇:对酸、碱敏感的物质
O HO C OEt
碳酸乙酯
RCOOH
O Cl S Cl
RCOOH
O Cl P Cl
Cl
RCOOH
O
O
R C O C Cl
O
O
R C O S Cl
O
R CO
O
P Cl
Cl
• 3.1.3 酰卤作酰化剂
无水有机溶剂
RCO2H + SOCl2
RCOCl + SO2 + HCl
去酸剂 RCOCl + R'OH
叔醇的酯化:SN1机理
主要影响因素
• 底物的结构:底物为醇或酚,亲核物种为羟基氧原子。
当氧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时反应活性会降低,由此可知, 与烷基醇相比酚及烯丙醇的酰化会困难一些,而难以酰化 的底物就需要较强的酰化剂,比如酚的酰化一般要用酸酐 或酰卤。空间障碍也是一个较大的影响因素,如仲醇的反 应速率低于伯醇,而叔醇在酸催化下会形成碳正离子,所 以叔醇的酯化一般是单分子亲核取代(SN1)机理。
• 酰化剂: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酰化活性顺序一般为
酰卤(Br>Cl)>酸酐>酯>酸>酰胺,这一顺序实际上与离 去基团的离去能力一致。
• 催化剂:
• 3.1.1 羧酸为酰化剂 • 3.1.2 羧酸酯为酰化剂 • 3.1.3 酸酐为酰化剂 • 3.1.4 酰氯为酰化剂 • 3.1.5 酰胺为酰化剂 • 3.1.6 乙烯酮为酰化剂

第三章++酰化反应

第三章++酰化反应
R'OH
RCOCl O R C N HOR'
N
N COR Cl
Cl
N H
Cl
+ RCOOR'
28
H3C
N CH3
CH3 N CH3 OH OBz
OH
OH
TMEDA + BzCl -78oC, 2h
99%
Bu-t OH Cl + Cl Bu-t O O
DMAP AlCl3 reflux
Bu-t O Cl Bu-t O O AlCl3
O R C OR'' OR'
RCOOR' + R''O
RCOOR'' -R'O
MeO O O
C12H25 +
OH DMAP Ar
O Ar O O
C12H25
Ar = 1-Naphtyl 97%
14
为了提高酯的酰化能力,开发了许多酰化能力比较强的活性 酯,以用于合成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如肽、大环内酯等,这 里重点介绍几类活性酯。
NMe2 DMF/POCl3
NMe2 CHNMe2 Cl H2O
NMe2 CHO
2
酰化反应的难易由被酰化物结构和酰化剂(acylating agents) 活性决定 总的来说:
RCH2 > RNH > RO > RNH2 > ROH
RCOX > (RCO)2O > RCOOR', RCOOH > RCONHR'
+ CH3COCH3
92%
20
(5)1-羟基苯并三唑(HOBt)的羧酸酯(温和条件下面反应)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第三章酰化反应-知识点总结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第三章酰化反应-知识点总结

#2.11打卡# 完成学习目标第三章酰化反应Acylation Reaction1 定义:有机物分子中O、N、C原子上导入酰基的反应.2 分类:根据接受酰基原子的不同可分为:氧酰化、氮酰化、碳酰化3 用途:药物本身有酰基活性化合物的必要官能团结构修饰和前体药物羟基、胺基等基团的保护。

酰化机理:加成-消除机理加成阶段反应是否易于进行决定于羰基的活性:若L的电子效应是吸电子的,不仅有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而且使中间体稳定;若是给电子的作用相反。

根据上述的反应机理可以看出,作为被酰化物质来讲,无疑其亲核性越强越容易被酰化。

具有不同结构的被酰化物的亲核能力一般规律为;RCH2->R—NH->R—O->R—NH2>R—OH。

在消除阶段反应是否易于进行主要取决于L的离去倾向:L-碱性越强,越不容易离去,Cl- 是很弱的碱,-OCOR的碱性较强些,OH-、OR-是相当强的碱,NH2-是更强的碱。

RCOCl>(RCO)2O>RCOOH 、RCOOR′ >RCONH2>RCONR2′R: R为吸电子基团利于进行反应;R为给电子基团不利于反应R的体积若庞大,则亲核试剂对羰基的进攻有位阻,不利于反应进行酸碱催化碱催化作用是可以使较弱的亲核试剂H-Nu转化成亲核性较强的亲核试剂Nu-,从而加速反应。

酸催化的作用是它可以使羰基质子化,转化成羰基碳上带有更大正电性、更容易受亲核试剂进攻的基团,从而加速反应进行。

氧原子的酰化反应是一类形成羧酸酯的反应,是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是羧酸衍生物的醇解反应醇的结构对酰化反应的影响伯醇(苄醇、烯丙醇除外)>仲醇>叔醇1) 羧酸为酰化剂:提高收率:(1)增加反应物浓度(2)不断蒸出反应产物之一(3)共沸除水、添加脱水剂或分子筛除水。

(无水CuSO4,无水Al2(SO4)3,(CF3CO)2O,DCC。

)加快反应速率:(1)提高温度(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催化剂(1)质子酸催化法: 无机酸:浓硫酸,氯化氢气体,有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甲酸及三氟乙酸进行酰化反应合成5-甲酰四氢叶酸钙实验方法的研究

程志坚 吴晓华 刘俊义 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化学教研室(九江 332000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有机系

[摘要] 目的:研究合成5-甲酰四氢叶酸钙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硼氢化钾作还原剂进行氢化反应,再用98%甲酸及三氟乙酸混合物进行酰化反应。结果:实验所得晶体重6.8g,产率为49.9%,比其他方法产率提高18%。结论:此实验方法能提高5-甲酰四氢叶酸钙产率,是操作简便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5-甲酰四氢叶酸钙;叶酸;实验研究

A WAY OF SYNTHESIZING CALCIUM 5-FORMY 1-5,6,7,8-TETRAHYDROFOLATES

Chen zhijia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Jiujiang Medical College(jiujiang 332000) Wu Xiaohua,Liu Junji Beijing Medical Unirersity 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 way of synthesizing calcium 5-formy1-5,6,7,8-tetrahydrofolates.METHODS:The crystals of calcium 5-formy1-5,6,7,8-tetrahydrofolates with KBH4,formylation with HCOOH-CF3COOH to give 5,10-mtheno-5,6,7,8-tetrahydrofo-lates,which was converted into calcium 5-formy1-5,6,7,8-tetrahydrofolates by CaC12 in H2O.RESULTS:The crystals of calcium 5-formy1-5,6,7,8-tetrahydrofolates is 6.8 g. The rate of production using this way is 49.9%,which increases 20% more than using other else ways. CONCLUSIONS: This is a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way which increases the rate of produc-tion of calcium 5-formy1-5,6,7,8-tetrahydrofolates. KEY WORDS: folic acid, calcium 5-formy1-5,6,7,8-tetrahydrofolates; synthesis, way

5-甲酰四氢叶酸钙,又名亚叶酸(CF),是四氢叶酸的同系物,主要作为甲氨喋呤(MTX)的解救药而广泛应用于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目前对CF的合成有采用喋酸类化合物、叶酸、及其他试剂为原料的方法。本文采用以叶酸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并对还原剂及酰化反应进行改进,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3

1.1材料 1.1.1试剂 药用叶酸,为北京生化制药厂生产。硼氢化钾,98%甲酸,三氟乙酸,氯化钙,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活性炭,盐酸,氢氧化钠均为北京化工厂生产,AR级。氢氧化钠配制成1mol/L、3.7mol/L浓度。盐酸配制成0.01mol/L、0.5mol/L、1mol/L浓度。 1.1.2仪器 三颈瓶,抽滤瓶,布氏漏斗,温度计(未经校正),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医疗设备厂生产),RE95旋转蒸发仪(北京新技术应用研究所),2XZ-0.5真空泵(浙江),显微熔点仪Reich-Wien(德国),UV-260光谱仪(日本岛津),Perkin-Elmer 397光谱仪(美国)VXR-300s核磁共振仪(美国) 1.2方法 1.2.1合成路线 1.2.2实验操作 在三颈瓶中加入工用叶酸10.0g、1mol/L氢氧化钠溶液55.0mL\蒸馏水66.0mL,室温搅拌至溶解并加热到45-50℃。在氮气保护下(将氮气袋导气管直接接入三颈瓶的瓶口)缓慢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钾(KBH4)7.5g,保温同时搅拌反应2小时,加入活性炭0.5g,恒温50℃10分钟后抽滤,滤液用1mol/L盐酸调节pH值至2.5,产生褐红色沉淀,加少量蒸馏水搅拌继续加入1mol/L盐酸调节pH值至2.1 4

后,抽滤,得黄色滤饼,用蒸馏水洗涤并抽干,即得(II)。 滤饼移入三颈瓶中,加入98%甲酸120mL和2%三氟乙酸2.5mL混合物,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后在53-58℃温度间减压浓缩至糖浆状,然后加入0.5mol/L盐酸210mL。室温搅拌并反应24小时后抽滤,滤饼用0.01mol/L盐酸洗涤,抽干,即得(III)。 滤饼再移入内盛149mL沸水的三颈瓶中,加3.7mol/L氢氧化钠使溶液澄清,保持反应液沸腾并反应48小时(其间不断补充氢氧化钠,保证pH值为6.7左右),加入活性炭1.0g,继续沸腾10分钟后,抽滤。滤饼用蒸馏水洗涤,合并滤液及洗涤液。 滤液在55℃下加入6.0mL氯化钙溶液(含CaC12 3.0g),室温搅拌,反应30分钟,抽滤,滤饼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合并滤液,加入无水乙醇700mL,静置,室温析昌后,抽滤。滤饼用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醚交替洗涤3次后真空泵干燥3小时(DMSO回流加热干燥),得黄色晶体(V),此为粗品。再进行反复重结晶或层析方法,可得纯品。 1.2.3检测及鉴定方法 粗品用薄层色谱(TLC)法检测(其中硅胶G为青岛海洋厂生产)。纯品用紫外线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 2 结果 5

2.1实验结果 粗品重6.8g,产率49.9%,熔点220-230℃dec。 2.2检测鉴定结果 粗品检测内含少量杂质。纯品结构分析和鉴定结果为:紫外光谱UVXmax(0.1M NaOH):280.0mm 218.2mm。红外光谱 IR:3370 1602 1407 1328 1190 1107 833 核磁共振谱:HNMR(D2O)δ1.8-2.3[m,2H-C(β)],2H-C(γ)];3.1-3.6[m,H-C(6),2H-C(7),2H-C(9)];4.2[t,H-C(α)]; 6.7and 7.5(2d,J=8,4 aromH); 7.8 and 8.5[2s,H-CoN(5), Rotameres] 3 讨论 3.1目前以叶酸为原料合成5-甲酰四氢叶酸钙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将叶酸先氢化再酰化[1],另一类是将叶酸先酰化再氢化[2]。本实验采用硼氢化钾作还原剂,先氢化,再用98%甲酸与三氟乙酸混合物进行酰化反应,操作提高了产率,比文献报道提高近20%[3,4]。而且采用的叶酸原料为药用规格,不需精制,比较方便,克服了以喋酸类化合物[5]及以其他试剂为原料的合成方法中存在的副产物多,反应时间长,反应条件要求高,某些试剂昂贵等缺点。 3.2本实验中化合物(II)是关键的中间体,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率及后处理。因此,在这重要的还原反应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还原剂、还原剂与原料的摩尔比以及反应条件尤为重要。如果还原剂用量小,会因还原不完全而产生大量的二氢叶酸,使后处理困难,产率降低,而用量过大,会引起6位 6

侧链上的C-N断裂。我们选择硼氢化钾作还原剂的用量是合适的。在反应条件中,我们选择45-50℃的温度进行反应2小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另外在由(III)转化为(IV)的过程中,溶液的pH值是关键因素。pH值过高或过低,都不 利于化合物(III)上的-N=C<双键的断裂开环,实验表明,pH值在5.5~11.4都能转化,而在6.4~6.7转化率最好。因此在实验操作中,要随时注意溶液pH值的变化,调节在最佳范围。另外,化合物(V)生成时,利用其在乙醇中的不溶性析出晶体,得到了较好产率。

参考文献 1 carroll Templec,Jr,Robert D. Elliott,Jerry D.Rose,et al.Pr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L-(±)-5-Formyl-5,6,7,8-tettahydroforlic Aacid.Joum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979,22(6):731. 2 Hamish C.S. Woo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ubstantlally pare diastereoisomers of tetrahydrofolic derivatives.U.S.pat,1990,(4):472~959. 3 黄恺,杨雅琴. 5-甲酰四氢叶酸钙合成的改进.医药工业,1986,17(10):433. 4 Jeanette G. Grasselli..Atlas of spectral Data and physical cmstants for organic compounds CRC press inc ,1975.322. 5 hamish C. S. woo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ubstantlally pare diastereoisomers of teterahydrofolic derivatives. U. S. pat,1990,(2):7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