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浅析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爱情观

合集下载

金庸笔下的殉情故事(力荐)

金庸笔下的殉情故事(力荐)

金庸笔下的殉情故事(力荐)作者:紫雁归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未访雁丘处这是金元好问的一首名作《迈陂塘》,元赴试路上遇到一个打雁的,说:“我今天捕到一只雁,已经打死了,另一只逃出罗网,竟悲鸣不肯去,后来撞到地上自杀了。

”元很感动,就买来两只死雁葬到汾河岸边,堆起石头作标记,称之为雁丘,并做此雁丘词。

元好问也是一知情人了。

殉情故事历来为书中叙之不尽,惜之,感之,伤之,悲之。

今见众人群起作金庸文章,一念突起,不为应俗免俗,感此雁之痴情而已矣。

最初闻金庸之坐中雁侣的影子,是在射雕之中。

郭靖幼小时与华筝同戏,见一双白雕与群黑雕大战,一白雕中了敌人的调雕离崖之计,待其归,其爱侣已力尽而亡。

遂长唳数声,冲入云霄,良久,自空中疾矢而下,触崖身亡,以殉爱侣。

留下一对嗷嗷小雕为郭靖留养。

是是雕性亦然,或是禀其父母痴情性,雄雕为金轮法王击毙之后,雌雕痛不欲生,双翼一振,高飞入云,盘旋数圈,悲声哀啼,猛的从空中疾冲而下,撞在山石之上,脑袋碎裂,折翼而死。

“宁同万死折空翼,不思云间两分张!”雕之情至此,可谓极矣,而至于人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乃李莫愁出场时口吟之歌,及其于绝情谷撞入火中焚身而死,火光中传来的依然是此二句,其声凄厉。

李莫愁痴恋陆展元一世,终未得,遂爱极生恨,成为凶狠残忍反复无常的一个女魔头,而终又在哀怨凄苦的歌声中死去。

李莫愁之死许是算不上殉情了,唯殉其一己痴情而已。

红颜薄命的要说香香公主,如此国色天香,却被陈家洛这个外为侠士领袖豪杰,内一奴颜懦弱庸儒一只雪莲两句甜言所获,最终却被卖入皇室藩篱。

香香可谓痴矣,坚矣。

终只留香魂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屡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竟化玉蝶,终不免伤情寂寞,何似梁祝双飞逍遥快活?纵有陈家洛岁岁慷慨悲声,又岂能追慰其芳魂?为情所殉却没有值不值得之说的。

浅谈金庸武侠小说的情

浅谈金庸武侠小说的情

浅谈金庸武侠小说的情摘要:金庸武侠小说所讲述的不仅仅是“俠”与“武”的故事,同样也是情与义的故事。

而那些所描绘的情中,有着民族之情,朋友兄弟之情,师徒父子之情,以及男女之情等等。

纵观金庸武侠全集,仅用了十四个字概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十四个字凝结了所有的侠与义,情与爱。

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透出浓浓的“情”字。

关键词:金庸情感与价值情与义在武侠小说史上,金庸是公认的一代宗师。

[1]他的创作使武侠小说史上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文化层次。

[2]而金庸不仅仅是一流的武侠小说家,写的不仅仅是“武”是“侠”。

他所写的爱情之深,之广,之奇。

均可与世间任何一流言情大师一较高下。

而“广”义上的情,不仅仅是指男女之情,还有民族之情,兄弟朋友之情,,师徒父子之情等。

而这些情感,感人至深,荡气回肠。

总是引发读者无尽的思绪和感慨。

(一)金庸小说中的民族感情民族问题一直是金庸武侠小说中重要主题之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小说几乎每一步都涉及了民族国家情感问题。

金庸说:“我初期所写的小说,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到了后期,中华民族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则成为主要基调。

”[3]特别是在《天龙八部》和《鹿鼎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天龙八部》中,萧峰在大宋生活了三十多年,在这期间,他最尊敬的师傅以及他所敬重的养父母和他的一些朋友,他们都是汉人。

他曾亲眼目睹契丹人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对契丹人深恶痛疾,而当他有一天,却发现自己竟然是自己曾经所厌恶的契丹人,内心悲愤苦闷至极。

同时,他又看到大宋的官兵同样对待契丹的老弱妇孺也是同样的残暴麻木不仁。

这个时候,他意识到民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有好坏之分的只是单纯的个人和集体。

从此,他不再以汉人为荣,也不再以契丹人为耻。

可是,在民族归属上,他不能认同自己是契丹人这一事实,同样的在民族情感上,他的恩人养父母朋友也都是汉人。

这使他既不能为了宋人杀害契丹人,更不能为了契丹人去杀汉人。

用《红楼梦》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引导学生探讨爱情和人生的意义

用《红楼梦》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引导学生探讨爱情和人生的意义

用《红楼梦》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引导学生探讨爱情和人生的意义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其中有一句经典的诗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话揭示了爱情与人生的深刻内涵。

本文将以此为引导,探讨爱情和人生的意义。

爱情与幸福爱情被视为人类最美好的感受之一。

它可以给予人们快乐、满足和幸福感。

在《红楼梦》中,包括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角色都在追求真挚的爱情,并希望通过它找到内心的安稳与满足。

然而,《红楼梦》也展示了现实社会对于爱情的种种限制和珍贵性,以及追求爱情所需要面对的牺牲和困难。

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在现实中我们也应该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爱情与人生的意义爱情不仅仅是个人幸福的关键,它还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爱情可以教会我们付出、理解和支持他人,从而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通过经历爱情,我们可以学会感受他人的需求,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并加以回应。

同时,在追求爱情和维护关系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冲突和成长机会,这些经历都对于塑造我们的性格、提高能力和增强生活智慧有着重要作用。

爱情与人生价值观除了个体层面上对爱情的追求外,爱情也与整个社会以及人类共同价值观息息相关。

爱情可以帮助建立友谊、家庭和社区等相互依存的群体,并促进社会团结与稳定。

在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安全感,并有机会追求自己所热爱和珍惜的事物。

因此,通过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爱情观,我们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总结通过《红楼梦》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句的启示,我们可以看到爱情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爱情不仅能够带来个体的幸福与满足,还有助于培养美好的品德和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同时,爱情也关乎社会价值观和团结稳定。

因此,在追求爱情中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珍惜并坚持真挚的感情,同时也要意识到爱情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金庸武侠:爱而不得的爱情,令人难以自拔

金庸武侠:爱而不得的爱情,令人难以自拔

金庸武侠:爱而不得的爱情,令人难以自拔前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爱情总是奇妙的,某一个地方,遇到某一个人,悄然改变自己的一生,这就是所谓的爱情,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没有预先的征兆,一切尽在不言中,即便你极力逃脱,也终无法挣脱爱情的枷锁。

但是在爱情的世界,有些人只是单相思罢了,正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然而在金庸武侠里,这样的爱情“屡见不鲜”。

每一段感情的背后,看似一样,实则包罗万象,站在追求者的角度,都是爱而不得的,都是无法自拔的,且甘愿为之付出的。

亚博倘若世间的爱情,没有钻心之痛,也无相思之苦,何谈走遍千山万水,只为一人倾倒?越是喜欢一个人,就越是得不到,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可是偏偏有人不相信,甘愿以身试法,闹得自己苦不堪言,最后肝肠寸断。

多少个寂静的夜晚,她们辗转反侧,始终难以入睡,相思之人在天涯,她们也愿意抛弃一切,渴望能够浪迹天涯。

虽然这段爱情得不到,但内心的最深处,总是有一个声音,时而欣喜若狂,时而黯然神伤,只是这一切都是幻想罢了,所爱之人早已心有所属,纵使万般不舍,也难以扭转乾坤。

当爱一个人无法得到的时候,每个人的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人继续守候,有些人因爱生恨,也有人为之殉情,总之千姿百态,犹如百花齐放,花是美丽的,颜色、芬芳、味道,都是别具一格的。

金庸笔下的爱情,有许多爱而不得,咱们浅谈其中几人,深度剖析人和事,让你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金庸小说的魅力,同时也领悟爱情的真谛。

因爱深恨——马夫人当得不到一个人的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毁了他,马夫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乔峰的无情,洛阳百花会天下群雄都垂涎于马夫人的美色,唯独乔峰不为所动,与众英豪把酒言欢,也正因为如此,人生发生巨变,而且全都与康敏(马夫人)紧密相连。

其实在她心中,越是得不到的爱情,才别具一番风味,倘若唾手可得,自然食之无味,倾慕于乔峰,一心只想拥有,这对于她而言是一种征服,更是内心的独白。

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

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

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

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

《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

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

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翻译及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金朝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迈陂塘》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1赏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
震撼了作者,他将自己的震惊、同情、感动,化为有力的诘问,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是何物”?起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如。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三部曲”中涉及多个爱情故事,这些故事展现出了不同类型的爱情模式。

这篇文章将针对其中代表性的几段爱情故事进行分析和解读。

1. 郭靖和黄蓉 - 初始化爱情郭靖和黄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整个“射雕三部曲”中最经典的一对。

他们的爱情是从童年的相识相知开始的。

在家贫如洗的郭靖身上,黄蓉看到了他的才华和善良,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他的画像。

而郭靖对黄蓉的爱则是“不由自主的、无条件的”,他就是喜欢黄蓉,什么都不用理由。

郭靖和黄蓉的爱情故事充满了稚嫩和单纯,他们把对彼此的爱藏在心底,通过舞剑、斗毒、做菜等方式互相体现。

但这段初恋的爱情却让人感到暖心和感人,因为他们的爱情是如此纯粹,没有任何杂念。

2. 阿朱和杨过 - 身世背景影响的爱情阿朱和杨过的爱情故事跨越了几个国度和门派,两人的生命中充满了苦难和委屈。

两人的爱情是纯真而深沉的,他们彼此之间了解得很清楚,也看透了对方的缺点和不足。

然而,两人的身世背景差异却是他们爱情中最大的障碍。

阿朱出身于汉人世家,而杨过则是蒙古贵族。

这种差异像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使得两人的爱很难得到认同和祝福。

最终,阿朱和杨过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走到一起,让人产生了令人唏嘘的感叹。

3. 洪七公和欧阳锋 - 青春回忆的爱情洪七公和欧阳锋是老对手,他们的深仇大恨一直持续到整部小说的最后。

然而,在他们青春年少时,两人曾经彼此倾诉过自己的心事,对彼此产生过感情。

这段少年时期的爱情可能最终没有发展成一段成年的爱情,但却是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洪七公和欧阳锋的爱情充满了青涩和热情,两人彼此倾诉内心的悲伤和志向,让人感动和惋惜。

然而,两人的命运最终却被一个共同的敌人所改变,他们的爱情只能默默成为回忆。

综上所述,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中涉及了多种类型的爱情模式,这些模式通过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得到展现。

这些爱情故事,有的纯真而深沉,有的充满了磨难和抉择,有的只是青春时期的美好回忆。

“射雕”三部曲中男主人公性格比较

“射雕”三部曲中男主人公性格比较

“射雕”三部曲中男主人公性格比较姓名:高翠学号:081110268专业:2008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辅导教师:谷兴云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一、引言 (1)二、宝剑锋自磨砺出:三人成长经历的比较 (1)三、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三人爱情观的比较 (2)四、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三人主要性格特征的比较 (3)五、人物刻画上的超越 (5)六、注释 (5)参考文献 (6)摘要: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小说合称为《射雕三部曲》。

分别塑造了郭靖、杨过、张无忌三个男主人公的形象,他们的主要性格中始终贯穿着“侠义”精神,但在描写时并不是“公式化”的,而是呈现出“多样化”。

从郭靖的侠之大者到杨过的叛逆英雄,再到普通人一般的张无忌,金庸先生在人物的塑造上追求着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超越传统的武侠人物,超越自己已塑造的人物。

在一次次超越与突破中,把武侠小说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本文试从比较三部作品中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入手,赏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所体现出的作者的创作理念与追求。

关键词:“射雕”三部曲郭靖杨过张无忌“射雕”三部曲中男主人公性格比较引言从1955年到1972年,金庸先生先后创作了十五部武侠小说。

虽然至今已经封笔三十多年,但他的作品不但没有被大家所遗忘,反而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金庸热”。

从一部部改编电视剧的热播,到入选高中课本,金庸的武侠小说读者群之众,在中国来说,古今罕见。

不管是名人政要,如邓小平、蒋经国,或是贩夫走卒,都可以从金庸的小说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门道”或是“热闹”。

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他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金庸自己说过:“小说主要是写人物、写感情,故事与环境只是表现人物与感情的手段,感情较有共同性,欢乐、悲哀、愤怒、惆怅、爱恋、憎恨等等,虽然强度、深度、层次、转换,千变万化,但中外古今,大致上是差不多的。

”①金庸武侠构思奇巧,人物形象塑造鲜明,从《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一直到封笔之作《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作者刻画人物的形象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是在追求超越,超越自己已刻画的人物,完成另一个全新人物塑造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浅析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爱情观文章摘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当代武侠宗师金庸对其十五部武侠小说的形象概括。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因是其中情节上唯一具有联系的三部小说,故又将其称为“射雕三部曲”。

本文将以“射雕三部曲”为蓝本谈论《射雕》“不悔情真不悔痴”,《神雕》“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倚天》“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三种截然不同的爱情模式,并针对这三种爱情观探讨当下社会的情感诉求。

关键词:射雕三部曲爱情模式情感诉求
爱情是触动人心的,相信每一段爱情故事都是刻骨铭心,让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它包含两人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的一个过程。

此外,生命中,总有人不断地相遇或离开。

虽然爱的世界里也曾有过伤害,但这世界上,总有坚贞与深重的爱情存在。

有许多人在一生中觅得真爱,也有些人一直在追寻中,一次又一次地错过。

虽然在爱情世界里有人曾受过伤害,但天上比翼,地上连理,总有些东西是地久天长,海枯石烂的。

有一种感情像山一样执著,像海一样深沉,那就是爱情。

爱情是金庸小说故事的根,若没有爱情,金庸小说就失去原有的面貌。

不悔情真不悔痴
青梅竹马或者一见钟情,然后白头到老是金庸先生最钟情的爱情模式,在此模式下,《射雕英雄传》应运而生,郭靖和黄蓉作为这种爱情模式的典范也历来为世人津津乐道。

《射雕英雄传》是作者最富
有青春气息的作品,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也充溢着青春的热情和温柔,甜蜜与欢畅,同生共死的誓言和来日诸多的忧惧,有迷惘、伤痛、误解,却从没有刻苦铭心的伤害,更没有贪婪和欲望的污染。

郭靖与黄蓉的爱情,就像每个人的梦中的初恋,让少年人向往,让中年人伤痛,让老年人回忆。

这种朴质、健康又极为明亮的色调在金庸的其他人物身上也是不复存在的。

“郭靖和黄蓉初次见面时,相处非常投缘(郭靖)本来口齿笨拙,不善言辞,通常总是给别人问到,才不得不答上几句……可是这时竟说得滔滔不绝,把自己诸般蠢事,竟一古脑儿的说了出来。

"首次见面已甚为投缘,交谈欢愉。

由此可看出爱情已在他们心中萌芽。

后来黄蓉恢复女装约郭靖在湖上见面,郭靖表现出对黄蓉的关怀备至,黄蓉也甚是感动,并说,“我穿这样的衣服,谁都会对我好,那有什么稀罕?我做小叫化的时候你对我好,那才是真好。

”后来,郭靖的师父江南七怪反对两人交往,郭靖直接以“用不着说,我不能没有她,蓉儿也不能没有我。

我们两个心里都知道的”回绝师父。

从中我们就可看出他们心有灵犀一点,两人的默契十足,双方要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

三毛曾评价两人“至拙配至巧,竟也天成。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郭靖与黄蓉的爱情是人格相互吸引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种情建立在超越外表的心灵基础之上,道出了爱的真谛。

另一方面,郭靖和黄蓉这一对典型模范夫妇也体现出男女平等的价值追求,即在承认男女性别差异的前提下,遵循男女合作,男女协调,男女和谐发展的理念,追求两性的自由和谐发展,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一见钟情式的靖蓉之恋作为爱情的模版历来为世人所称赞,与之相比,《神雕侠侣》里的杨过与小龙女则是日久生情。

《神雕侠侣》是在《射雕英雄传》铺垫之下所形成的一部经典武侠爱情著作,小说讲述了杨过和他师父小龙女之间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两人的相恋之路也是一波三折,故事随着他们的四次离别在大起大落之间回环往复,怨生恨爱别离的情景在小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一句充满凄凉和悲情的话语,道出人世间最难以解释的情感,一句简单的话语也贯穿小说始末,过儿与龙儿的爱情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超越世俗人伦的畸形之恋。

五年的古墓生活让杨过与师傅彼此依靠,此时的他们只是彼此排遣孤寂无聊的工具,与其说这种关系是爱情,我们毋宁将其定义为超越师徒关系的亲情。

两人的爱真正意义上生根发芽则是逃出古墓后的四次离别与重逢。

在追寻的过程中,明白了彼此的心,至此情根深种。

此外,小说中也描写了四大痴女,程英和陆无双为他负尽青春,抛尽韶华;郭襄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公孙绿萼把一生停驻在他那一刹的目光里。

读完全篇,我们不禁为杨过与小龙女的虐恋情深唏嘘不已,也不禁为其他女性致以最深切的同情。

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是真诚纯洁的。

他们爱的热烈,爱的深重。

在他们的眼中就只有彼此,天地万物都消融在他们炙热的目光里,他们背叛了纲常伦理,他们勇敢的发出“我要姑姑做我的师父又做我的妻子”宣言向传统社会宣战,几千年来束缚国人一代又一代的道德观变
得不堪一击。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与前两部相比,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倚天屠龙记》包含的爱情故事则更为复杂。

这里不仅有张无忌与周芷若的青梅竹马,还包含了英雄救美,才子佳人等各种典范式的爱情套路,男男女女在爱情里沉醉,着迷,也在爱情里成长,前进!在这部小说里,金庸打破了传统的侠气冲云天的男主形象塑造,展现在我们眼前更多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立体性格。

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

他没有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气概,也没有杨过冲脱世俗的放浪形骸。

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

杨过在小说里边无论是面对私人情欲还是家国家民都保持着自我的独立性;郭靖遵守道义原则,在一些小事上与黄蓉互补相得益彰;而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被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

在爱情上,杨过对小龙女至死靡他,视社会规范如无物;郭靖在黄蓉与华筝公主之间摇摆,纯粹是出于道德价值,在爱情上决不犹疑。

张无忌的爱情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位姑娘更加多一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

”在这四个女子中,他无从选择,只能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伤一个,不到最后关头,他也无法给出自己完整而唯一的爱。

最终,他放弃了江湖河山,把幸福给了赵敏,把牵挂给了小昭,把漂泊给了蛛儿,把遗憾给了芷若……
不比《射雕英雄传》里郭靖与黄蓉细水长流的爱,也不比《神雕侠侣》里杨过与小龙女轰轰烈烈的爱,《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与赵敏的爱是喜笑冤家的爱,也更与当下社会的爱相类似。

在这里,男女主人公都抛去了外在形象的光辉,积极的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论是灿若玫瑰的赵敏,还是秀比芝兰的芷若,更有清雅妩媚的蛛儿和柔美如玉的小昭,她们都积极的为自己的爱情争取着,努力着。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婚姻是爱情的归宿。

一个人在结婚前可以遇到多个情侣,但一个人却只有一个妻子。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提倡的,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美的。

然而在封建男权社会,三妻四妾是男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但在金庸的爱情婚姻观中,他更多的是赞同一夫一妻制。

在那个自由开放、接近现代社会气息的江湖世界,虽然金庸为了最终实现一夫一妻制惹得很多美丽女子伤心凄凉,但在他的爱情世界里,更多的是强调用情专一。

爱情面前人人平等、爱情是自由的、爱情的本色是纯洁干净的,不允许附加任何其他的条件,爱情的本质是有别于欲望和性的,是欲望和性的升华,是无私的,婚姻是爱情的归宿。

金庸小说是一门反映生活、改造生活、提高生活、展示生活的艺术形式。

尽管其中有着大量的虚构和夸张,但是小说所要表达的精神却是来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金庸在其射雕三部曲中展示出来的爱情是现代爱情的一个缩影,反映了现代人在爱情问题上的观点,对于残留在现代社会中的腐朽落后的传统封建思想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让现代人阅读作品的同时接受其爱情的洗礼,指引我们追寻正确的爱
情。

参考文献:
金庸:《射雕英雄传》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金庸:《神雕侠侣》时代文艺传社1984年
金庸:《倚天屠龙记》三联书店1994年
孔庆东:《孔东庆品读金庸侠语》长江文艺出版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