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服务人民的意识形态上,通过学术逻辑取得的理论成果最重要服务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中,突出的表现为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上。结合本教研室以往做法,概括为一下几点:

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解释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理论,具有真理性和价值性,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总结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鲜经验,赋予其新的实践内涵,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保持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理论转化为强大的解释能力,以理论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本教研室老师基本都能做到这一点,并坚持做到这一点。

二、积极回应当代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思想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充满活力的表现。随着网络时代的全面来临,微时代各种自媒体使得信息的传播更为便捷和迅速,各种社会思潮也随之而来,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挑战。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者们具有回应各种挑战的能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在各种思潮中拨开迷雾,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打铁还需本身硬,本教研室在教研室会议中会针对这些问题集中展开研讨,提高老师的理论定力,回答学生的各种质疑。

三、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打破单一教学方式,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单纯依赖传统教学方式,会使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单纯依赖现代教学方式,又会缩短大学生思考的时间,影响他们对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的理解。因此,把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帮助大学生真正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本教研室鼓励老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多样性手段,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插播最新的反映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纪录片、组织课堂讨论、专题讨论、学术征文等形式,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

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衔接。课堂教学侧重理论传授,可以让大学生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基本内容。但如果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就会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削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而社会实践教学可以超越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让大学生有机会体会和观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分析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使他们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征文活动,评选出若干年优秀论文,从中进一步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向全班展示,获奖同学随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小组赴会宁、腊子口、高台、六盘水等地参与社会实践,回来后做成课件向全班同学汇报,收到良好效果。

五、读书与导读相结合,使理论课教学的纵深。各任课老师都会在学期初给学生推荐一本阅读书籍,并在授课过程中随时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针对每次全会精神进行针对性讲授,比如十八大、是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后,每个任课老师专门在课堂上安排时间,宣讲全会精神,及时做到全会精神进课堂进头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

2015年5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