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前教育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

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2、学前教育研究方案分析;

3、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写作;

4、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5、学前教育测量研究;

6、学前教育调查研究;

7、学前教育历史研究;

8、学前教育实验研究;

9、学前教育质的研究;

10、统计分析方法;

二、课题研究方案

1、课题名称:小议运用语言推动师生间的互动

2、课题研究对象:小班幼儿

3、课题研究背景:

语言作为人类认知世界,进行表达表述的方式和过程,有着重要的地位。于教育而言,语言起着一个传承知识,启迪智慧的作用,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教师就是要通过语言把孩子们的理解力创造力诱导和释放出来。一堂好的教育活动,他决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它是师生共建的和谐奏鸣曲。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改的引领下,开始有意识的通过积极有效的语言来推动师幼互动,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然而在有的教育活动中,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却存在着这样的一些情况,如一堂活动的设想和环节设计都很完美,老师的备课也很充分,可是在真正的在实施过程中,却走了样,该重点的地方没有突出讲,在应该一带而过的环节却停滞不前,花费了很多时间。一堂活动下来,各个环节都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老师们在活动进行师生互动时,却被孩子的回答牵着走,绕了好大一个圈都没有回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上;师生互动中,孩子们答非所问或者回答范围过于单一和局限,老师心里干着急,却无济于事。其实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老师的语言不够规范所造成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要求老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让孩子听的清老师讲什么,听得懂老师讲什么。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活动中的有效互动。

4、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

5、课题研究结果: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语言技能就是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中运用自如,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基本作用的语言行为。他直接影响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以及如何发挥其效果,教师的语言能够极大的影响和带动幼儿的行为,从而影响到师幼互动的情况。本学期针对语言活动中,通过大小教研,

让我对于在集体活动中“运用语言推动师幼间的互动”作了一些尝试和研究,现将研究的结果小结如下:

一、老师说得清楚,孩子听得明白

在语言活动中,不少老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提下去的问题,孩子们没有人回应,造成了冷场。对待这种情况,有的老师就会把问题再问一遍,有的老师会把原来的问题换种方式再问。而变换方式后,有时候孩子开始进行回应,有时候孩子还是没有反应。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老师在提问上没有说清楚,所以孩子不明白老师要问什么。如何把老师的提问说清楚说到位,这里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总结的。

1、描述性语言要细致、准确

孩子的年龄越是小,对于语言的敏感度其实越是高,他们会对老师的言语一词一字都是相当的关注,但由于经验的限制,使得一些成人化的语言孩子不能理解,孩子不懂老师说什么,当然就没有与老师的互动了。而要让小年龄的孩子听懂老师问什么,就必须考虑到孩子词汇的理解程度,这要求我们老师对于小年龄的孩子在进行活动,对于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要进行仔细的斟酌。下面是对于托小班孩子的一组活动实录:

活动实录一:

在教授儿歌《小茶壶》时

老师:小茶壶有什么作用?

孩子:。。。。。。。。。

调整:

老师:小茶壶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孩子:是倒水的/是喝水的/是倒水放在杯子里,给爸爸妈妈喝的

“作用”一词,对于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说过于深奥了,他们的词语累积中还没有这种抽象的词语,所以对于老师的提问当然会无言以对。而用“茶壶用来干什么的?”来描述,再配合老师的肢体语言的提示,孩子们当然理解老师到底在问什么,从而回答就显得容易多了。

活动实录二:

老师:冬天到了,我们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暖和起来?

孩子:。。。。。。。

调整:

老师:冬天到了,我们都感觉到很冷,那么手冷了怎么办?头冷怎么办?身体冷怎么办?脚冷怎么办?

孩子:头冷戴帽子,手冷戴手套,脚冷穿上大棉鞋、身体冷了穿衣服

老师: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暖和起来?

孩子:把窗户关起来/开空调/举杠铃/让爸爸抱一抱

第一次活动的时候,老师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给孩子,但是由于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反而无从回答。第二次调整后,老师对于问题进行了分解,对于每一个小问题都有细致的描述,最后再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孩子的思维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对于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回答。

2、提问要准确到位

活动实录:

教师出示PPT,让幼儿观察谁是动物幼儿园的老师

老师:你们看看,谁是老师呀?

幼儿:大象

老师:你怎么知道?

幼儿:因为它很高

老师:还有吗?

幼儿:大象

老师:哪里看出来?

幼儿:大大的衣服/肚子下面有鞋子

老师:穿鞋子的就是老师么?你也穿鞋子,你是老师吗?

幼儿:是

老师:大象的旁边有个什么?

幼儿:小朋友/黑板

老师:原来大象站在黑板前,正在教小朋友,所以他是老师。

分析:

这是老师在活动中与小班孩子进行互动的一个场景,老师的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观察到“老师”的特点。但是从与孩子的互动中,可以发现孩子的观察的重点发生了偏差。于是老师不得不进行了一些追问和补充提问。这个提问之所以没有受到预期的效果,是因为老师在一开始的提问上没有到位,造成了被孩子的回答牵着走。

建议:

老师:谁是老师?

孩子:大象

老师:大象正在干什么?

孩子:正在给小动物上课

老师:原来大象站在黑板前,正在教小朋友,所以他是老师

通过对大象动作的提问,来揭示“老师“的职业特点,这样的提问就比先前的被动追问,要显得好得多,孩子思路理顺了,与老师的互动也就有效的多。

二、孩子说得清楚,大家听的明白

在活动中,不仅仅是老师要说清楚,让孩子们能懂老师在问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导孩子说的清楚,让在学习的同伴们都明白这个孩子在说什么,这样生生互动便容易推动起来。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问题,借以推动孩子的发展。通过教研,我非常有幸的看到一些孩子与老师的精彩互动。

1、说之前要提出要求,让孩子有目的的说。

老师:前几天小朋友收集了很多四季的成语,现在我就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成语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请介绍的小朋友声音响亮,下面小朋友听得的认真仔细。

老师的提问发生在一组互动之前,它对于孩子提出了两个问题,两个要求,让孩子在回答问题前都心里有数,要说什么怎么说,如果没有被请到,该做些什么。果然在活动中,说的孩子说的清楚,听的孩子也挺得仔细,并对于老师的穿插提问也自如应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