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融合与非融合术

合集下载

腰椎融合术PPT课件

腰椎融合术PPT课件

TLIF的适应症
大量瘢痕形成使PILF 无法开展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腰椎Ⅰ度或Ⅱ度滑脱 多次复发的椎间盘突出 退行性侧弯 椎间假关节形成 单侧椎间盘突出
TLIF的优点
TLIF通过后外侧的椎间孔进入椎间隙,保护了 前纵韧带和大部分的后纵韧带免遭破坏,而前 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能防止植骨的移位,并有利 于植骨块融合。
ALFT的优点
在于前入路对椎管内结构的干扰非常小,避 免了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损伤及瘢痕形成,不 会损伤到腰椎后部骨性结构及椎旁肌,从而 避免腰椎不稳 。
植骨位于压力侧,有较大的植骨床,并且切除了 不利于融合的椎间盘源性微动。
有助于恢复腰椎的曲度, 直视下操作,安全。
ALFT的缺点
前路手术的创伤大,剥离广:腹膜损伤、泌尿 系统损伤、植骨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后路椎间融合术的适应症
严重的腰椎管狭窄 腰椎滑脱 椎间盘源性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摘除后复发(有明显的腰痛) 反复多次复发的椎间盘突出(伴或不伴腰痛) 假关节形成 椎板切除后的后凸畸形等
PLIF
Working Zone
工作区域
Working Zone
PLIF 的优点
为在于其可以在直视下操作神经根及硬膜囊, 安全性较高,避免了ALIF常见的并发症。
现在已经基本上被淘汰,但是为现代脊柱融合 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外侧融合术( 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
PLF 是腰椎融合术中 开展最早最普遍的术 式, 其通过将病变 节段间横突和小关节 去皮质处理后,在其 间植入大量的碎骨使 上下节段融合。
后外侧融合术(PLF)的特点
360°腰椎融合术
PLF+PLIF,即为后路360°融合术,是指 单纯通过后路对脊椎的前柱和后柱均作融合的 环状融合术。

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

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
软枕 支 撑 , 持 脊 柱 过 伸 位 , 利 于 脊 柱术 后 稳 保 有
定 。 两腿 之 间应 垫 软 枕 , 在 同样 方 法 改侧 卧为平
作者简介: 沈玉兰(9 2一) 女 , 16 , 江苏建湖人,副主任护师 。

4 ・ 8
实用 临床 医药杂志( 护理版 )
第 5卷
卧 , -3h后再 由平卧 用 同样 方法 改为 对侧侧 卧 2 进行 卧位交替 , 并注意 观察 和按 摩肩胛 部 、 嵴 和 髂
体位 : 仰卧 于硬 板 床上 , 骨 折 部 加枕 垫 , 在 使 脊柱过伸 … , 采用 平 卧 中立 位 并制 动 [ ,防止 脊 柱扭 曲引起 伤 口出血 , 重或 引起脊 髓损伤 , 加 并做
好皮肤 的护理 , 防止 发生 压疮 。
位 制动 , 又能减轻 骶尾部 着力点 的压 力 , 有效预 防 压疮 , 对促 进患者 脊柱 的有效融 合 、 手术成功 保证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 胸腰椎骨折 ; 并发症 ; 康复指导
中圈分类号 :R4 3. 7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7 -3 32 0 )10 4 -2 622 5 (0 9 0 -0 70
脊柱骨折 手术 护 理 是 否 到位 , 提 高 脊椎 的 对 稳定 性 、 促进 脊 柱 的恢 复 、 证 脊柱 手 术 的成 功 、 保
不能 自理而产 生情 绪 和心 理状 态 的改 变 , 能接 不 受受 伤的事 实 , 产生 懊 悔 、 丧 心 理 , 害 怕 留有 沮 且
残疾 , 以很 焦虑与 茫然 , 属表 现为 急躁与埋 怨 所 家
收稿 日期 : 0 8 6—0 2 0 —0 3
时转动 , 采用轴样翻身 , 护士一手扶住患者的肩 部 , 一 手扶住 患 者 髂嵴 部 , 另 同时用 力 , 患者 身 使 体轴线 平直 , 动 9。 卧 时 , 置 翻身 板垫 以 转 0,侧 后

先天性脊柱侧弯罕见病诊疗规范

先天性脊柱侧弯罕见病诊疗规范

先天性脊柱侧弯一、诊疗规范(一)概述先天性脊柱侧弯(Congenital Scoliosis CS)是在胚胎期脊柱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椎分节不全或形成不良所致的一种先天畸形。

临床定义为由椎体结构异常导致的脊柱侧方弯曲超过10°。

先天性脊柱侧弯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系统畸形包括心脏、肾脏、脊髓、食管、肛门等共存,或与其他先天性异常导致的器官缺陷综合征伴发,如脊柱肋骨发育不全、Alagille综合征、Klipp el-Feil综合征、V ACTERL综合征等。

新生儿先天性脊柱侧弯症状不明显,但随着患儿年龄增长,相关症状会逐渐明显并不断加重。

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进展速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取决于很多因素,主要包括发病时间、侧弯部位及畸形类型等。

大部分病例会持续进展,造成严重外观畸形及多个脏器功能受损。

(二)病因及流行病学CS的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约为(0.5~1)/1000。

目前认为以散发较为多见,但也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有学者报道家族遗传倾向者可占3%。

此外,CS患者同胞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同胞神经管缺陷的概率约在4%。

目前最大的CS流行病学调查来自Wynne-Davi es,该研究对337名CS患者及其家系进行分析,发现多发椎体异常的患者同胞出现类似表型的概率为2%~3%,而没有单一椎体异常的同胞。

这些发现提示遗传因素在CS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2009年,Giampietro等根据人鼠共线性分析,推荐了PAX1.WNT3A、DLL3.SCL35A3.T(B rachyury)和TBX6作为研究散发CS的候选基因。

近年来,最大宗揭示CS遗传学病因的证据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骨科领导的“系统解析脊柱侧弯及相关合并症(Deciphering Disorders Involvi ng Scoliosis&Comorbidities,DISCO)国际协作组,研究者发现TBX6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可解释汉族人群约10%的CS发病,该遗传致病模式随后得到来自美、日、法的多人种队列验证及转基因小鼠验证。

两种后路脊柱融合方法治疗腰椎不稳的比较

两种后路脊柱融合方法治疗腰椎不稳的比较

两种后路脊柱融合方法治疗腰椎不稳的比较肖志勤【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8【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与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 54例腰椎不稳患者分为横突间植骨融合组(A组)25例,椎体间植骨融合组(B组)29例.两组年龄、病程、术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相近似.A组大部分进行了后路椎板减压,B组全部进行了后路椎板减压,两组均进行了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固定.结果 A组手术时间平均187 min,出血量平均640 mL,B组组手术时间平均250min,出血量平均980mL,两组慢性下腰痛均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骨融合率A组84%,B组96.5%(P=0.014);优良率A组88%,B组93.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横突间植骨与椎体间植骨是目前两种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症疗效确切的方法.两者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相近,椎体间植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率低,但手术创伤较大,失血较多.对没有神经根症状或神经根受压行"开窗"或半椎板切除的患者,横突间植骨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植骨融合方式.对严重不稳定型椎管狭窄、椎体滑脱行全椎板切除患者,建议行椎间植骨融合.【总页数】5页(P1269-1272,1275)【作者】肖志勤【作者单位】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南,安化,413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相关文献】1.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与单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J], 周连军2.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 [J], 向俊宜;孟庆奇;赵文韬;唐镇江3.后路椎体间自体髂骨融合与Cage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比较研究 [J], 王荣茂;林翔;石树培;修忠标;郭元兵4.胸腔镜辅助下脊柱融合术与胸椎后路脊柱融合术两种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胸椎脊柱侧凸的手术方法的比较 [J], 范纯泉5.脊柱后路颗粒骨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J], 刘玉田;王金国;杨彬;葛丽丽;丁晓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外科的发展史(中)

脊柱外科的发展史(中)

脊柱外科的发展史(中)02 颈椎疾患诊治发展历史一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历史约公元前2686-2613年Edwin Smith Payprus首次对颈椎外伤进行了阐述,其中三例因颈脊髓损伤导致死亡,这是最早关于颈椎疾患的记录。

16世纪的Vesalius初次粗糙地描述了椎间盘的解剖结构,为理解颈椎病的发生开辟了途径,而之后Monro Portal在1771年提出了椎间盘在脊椎生长过程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观点。

但直到1824年Ollivier描述椎间盘在脊髓慢性压迫过程中的作用之后,颈椎间盘退变在颈椎病中的作用才被逐渐认识。

James Parkinson在1817描述了一个颈椎神经受压症状的病例,但他将其归类为风湿性疾病。

Key于1838再次描述了相似的病例,并认为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增厚导致脊髓压迫是主要病因。

之后Rokitansky(1844)、Virchow(1857)、Lushka(1858)、Leyden (1875)等相继对颈椎病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绘制了各种可能机制的图片。

Oppenheim(1909)、Bailey(1911)相继报道了骨性关节炎导致脊髓受压的病例,并提出不断增生的骨性关节炎症导致椎间隙狭窄是脊髓、神经根压迫主要原因的假说。

Euiot于1926年首先描述了颈椎关节病变导致椎间孔狭窄、诱发颈椎病的病例。

1948年Bull很重视Luschka关节的影响,而且指出椎间孔骨刺并不意味着压迫神经。

反之,无骨刺亦不能排除压迫。

因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可以压迫而无X线片的改变。

Byron Stookey于1927年首先提出了颈椎间盘突出产生的三种情况:双侧脊髓腹侧受压、单侧脊髓腹侧受压和单纯神经根受压。

1934年Peet Echols提出以往所讲的椎管内软骨瘤或外生软骨疣实际上是突出的椎间盘。

1935年Mixter等报告了34例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其中8例发生在颈部(7例位于中线,1例位于侧方)。

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进展

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进展

Pr g e s i s a c fSp n lFu i n i bo a o y Ani a s o r s n Re e r h o i a so n La r t r m l
J Ro g s n GUO U n —he , Zha q n o— i g
( . e at n f to e is B i n h n g a c u si lB in 0 1 0, ia 1 D p rme to h p dc , ej gZ o g u n h n Hopt , ej g1 0 9 Chn ; Or i a i 2 De a me t fOr o e is , h hr si l fP kn nv ri , e ig 10 9 ,C ia . p r n t p dc ,T eT idHopt e igU iest B in 0 1 1 hn ) t o h ao y j
素 的复杂过 程 , 临床缺 少 可靠 的 非损 伤性 技 术 对 融
合 的成功 与否进行 评 价 , 因此很 难 研 究 单个 因素 对
猴等 , 为脊柱 的大 小 和骨 性 解 剖 与 人类 的脊柱 比 因
较接 近 , 获得 的数据更 可靠 和实 用 ; 而生物 学模型是
研究脊 柱融 合 的生物 愈 合 过 程 和愈 合 机 制 , 利用 小 的动物 模 型( 例如 鼠) 以获 得大 量 的数 据 , 可 比利 用 大 的动 物模 型获 得少量 的数 据要 有价值 。
meh d r jrfc ssi hsf l fs d .I hsp p r as s mai rve f h i rtr ns ia u ino oe to saemao o ue nti i d o t y nti a e , yt t e iw o el eaueo pn lfso f h s e u e c t t t

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11-21T03:01:32.68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9期作者:魏英计[导读] 目的:研究并对比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魏英计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邮编:276005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7月-2021年7月接收86例需接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给予PLIF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UBE术治疗,对比其疗效。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减少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PLIF术相比,UBE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在对需接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时,可及时将UBE术高效推广其中,促使治疗效率、治疗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UBE术;PLIF术;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红蛋白减少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nilateral dual-channel spinal endoscopic interbody fusion (UBE) an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21, 86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ho received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Excel function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LIF surger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UB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time to get out of bed,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drainage, and hemoglobin redu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PLIF, UBE has a more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herefore, when choosing a treatment method for patients who need to undergo surger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UBE can be effectively promoted in a timely manner,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treatment quality.Keywords: UBE; PLI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emoglobin reduction; postoperative drainage; operation time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中老年群体高发病症,此病症对患者身心健康、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与工作等均造成严重影响。

脊柱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脊柱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随着手术方法的 日趋成熟和脊柱 内 体 内实 验 同样 证 实 这 一 结 果 。应 用 狗 的 退 行 性 变 , 外 还 有 节 段 性 失 稳 、 位 、 此 移
髓 椎 固 定器 械 的 日新 月 异 ,脊 柱 融 合 术 的 成 活 体 模 型 C ege a 也 发 现 邻 近 节 段 关 节 突肥 大 性 骨 关 节 炎 、 核 突 出 、 间 hn t l
关 键 词 :脊 柱 融合 术 / 作 用 副
Ke od : pnlui / des f cs yw rs sia fs n a vr e et o e f
中 图分 类 号 : 8 . ; 8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8— 2 7 2 0 )5— 4 3— R6 15 R6 7 3 A 10 0 8 (0 8 0 0 7 0 4
近 运 动 节 段 关 节 突 和 椎 问 盘 的 应 力 。 近 运 动 节段 椎 间 盘 内压 力 显 著 增 加 , 椎 H lrn t l 在 对 狗 脊 柱 标 本 的 单 节 问 盘 内增 加 的压 力 可导 致 椎 间盘 退 行 性 ibade a i :
段 。
ae 术 S 照研究 , 现 融 合 术 后 邻 近 节 段 终 板 C g 融 合 , 后 A D 的发 生 率 分别 为 发 5 2 和 56 ; .% . % 当行 椎 弓 根 螺 钉 内 固 定 VYMi s应 力 明 显 增 加 , 屈 曲 压 缩 载 OI s e 在 后路 置人 椎 弓根 螺 钉 时 刚 性 固定 或 对 邻 荷 下 , 路 腰 椎 椎 间 融 合 术 模 型 组 增 加 后 近 节 段 关 节 突 的 再 损 伤 很 可 能 增 高 了 l7 。 融合 后 邻 近 节 段 纤 维 环 压 力 增 % 1 A D 的发 生 率 。非 内 固 定融 合 时 假 关 节 S 加 , 屈 曲 压 缩 载 荷 下 , 路 腰 椎 椎 间 在 后 的 发 生率 依 旧 较 高 , 此 避 免 置 入 弓 根 因 融合术增加 29 ,并 认为 融合后 邻近 0% 螺 钉并 不 是 一 个 可 取 的选 择 , 护 关 节 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