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合集下载

手术讲解模板: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讲解模板: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4.椎体间嵌入植骨块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将切取的肋骨截成合适长度的肋骨条,以 10-0丝线捆绑,置于椎体的减压糟内。或 切取自体髂骨三面皮质骨骨块,修剪后置 于缺损区内。多余的碎骨块可填塞于植骨 条(块)前方的缺损区内。亦可自髂骨切 取三面皮质骨植骨或将碎骨填塞于钛网内 植入椎节之间。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适应证: 4.腰椎不稳引起腰痛和不稳症状者。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适应证: 5.胸腰椎后路融合失败者。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禁忌: 1.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禁忌: 2.不宜实施前路手术者。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检查,遵医嘱做好身体和心理准 备。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主要有以下3种,可根据骨折或病灶部位 酌情选用: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1)经胸入路:可显露胸4~12椎体,分 开膈肌脚后可显露腰1椎体。使用前路固 定者,则仅适用于胸5~12的骨折或病变。 切口选择宜经过病椎以上1~2节肋骨,如 为胸9病变则切除第7或8肋骨。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肌深面向前后分离。不可将腰大肌向前剥 离,注意勿损伤肌肉深面的神经干。在结 扎节段血管之前不应作椎旁的广泛分离, 若将腰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处撕伤,可造 成大出血。结扎节段血管之后,方可在血 管深面与椎体骨膜之间、或骨膜深面分离 到椎体前正中线及对侧。

手术讲解模板: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手术讲解模板: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概述:
1.胸腰段脊柱包括胸11、胸12及腰1,是 胸腰连接处,损伤机会多,此处发生的截 瘫约占外伤性截瘫的一半。此部位活动范 围大,脊椎损伤后常引起脊柱不稳定,需 要内固定以恢复稳定。常用后方内固定有 RF,AF,其螺钉与连接杆间有角度,可协 助使椎体骨折复位。前路固定有Z钢板等, 较Kaned装置
手术资料: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4.内固定
手术资料: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椎 弓根螺钉内固定于骨折椎的上下各一椎拧 入椎弓根螺钉。显露预定上螺钉脊椎的横 突及上关节突后外侧,以横突中线与上关 节突外侧面交叉点为进钉点,此处常有副 突可将其咬除,皮质打孔后,以手锥或引 导锥或小刮匙,向椎弓根内钻刮,最好不 用尖钻以防钻破椎弓根皮质,用刮匙法则 不易刮出椎弓根皮质之外
适应证: 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适应证: 1.胸11~腰1骨折脱位伴截瘫。
手术资料: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适应证: 2.胸腰段压缩骨折伴后方韧带断裂,不稳 定伴截瘫。
手术资料: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超过2周的陈旧性骨折脱位将难以复位。
手术资料: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概述:
定器复位,但最好使脊柱过伸达45°。过 伸在30°时,虽脱位可完全复位,但脊柱 后弓角常未恢复正常,椎体前缘张开 达不到80%。故此手术复位时,手术台面 需过伸达45°(图3.27.1.3.1-0-1)。
手术资料: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
概述:
3.胸腰段的脊髓包括腰骶脊髓、圆锥与腰骶神经根。圆锥受压而致大小便 括约肌及排出功能障碍。神经根损伤比脊髓损伤恢复率较高,对圆锥及神 经根受压的不全截瘫病人,减压手术有较好的恢复机会。胸腰段脊柱脱位 可严重损伤脱位上方脊髓,脊椎损伤可伤及根动脉,在无侧支循

手术讲解模板: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讲解模板: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3)骨膜下剥离椎体:从椎体侧方开始, 向前后方行骨膜剥离,逐一剥离椎体骨膜, 直至显露出椎骨前方与手术侧的骨面。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4)切除椎间盘:先用长柄尖刀切开椎 体上下方相邻的椎间盘上下缘,再用髓核 钳逐步去除纤维环组织,然后用锐利刮匙 切除椎体上下面软骨板,使椎体终板骨质 外露。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2 2.病椎的显露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1)椎旁的分离:在胸椎椎体侧方纵行 切开壁层胸膜,将纱布做成“花生米”大 小的纱布球,以长血管钳夹持将椎旁疏松 组织稍向前后分离,向前暂勿达到椎体前 正中线,向后显露出相应的肋骨头。腰段 显露则先作腰大肌表面分离,然后可从腰 大肌前缘把肌肉向后外侧拉开,也可在椎 体的侧前方纵行分开腰大肌,在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术后处理:
经胸入路者,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3~5天。密切观察伤口引流血量,常规应 用抗生素5~7天,鼓励患者深呼吸与咳嗽。 及时处理胸部合并症。后柱完整者可在术 后2周内坐起,而后柱损伤的患者宜卧床2 个月。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并发症: 感染和出血。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注意事项:
4.钢板体柄夹角必须根据滑脱程度来调整, 使钢板体位到椎板间距一定要2倍大于滑 脱距离,才能使滑椎全部复位。如间距不 足,滑椎尚未复位而钢板已经紧贴椎板的 情况必将发生,复位将不会完全。如企图 继续旋进复位螺母来获得复位,椎弓根螺 钉将随之在原位旋转而损毁螺纹间起把持 作用的骨质,螺钉会失去固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3 3.减压

腰椎后路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PPT课件

腰椎后路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PPT课件

疼痛控制方法分享
药物镇痛
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镇痛药物, 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以缓解术
后疼痛。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可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尝试,有助于减 轻疼痛。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心理调 适减轻疼痛感受。
功能锻炼指导建议
早期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如床上翻身、四肢关节活动等 ,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
注意事项
在麻醉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麻醉史、过敏 史等相关情况;同时,在麻醉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03
手术步骤详解
体位摆放和切口设计
体位
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以减少术中出血。
切口设计
根据病变节段和手术入路选择合适的切口,一般选择后正中切口,以病变节段为中心,上下各延伸23个棘突长度。
出院后6个月随访
全面评估患者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依据。
05
临床效果评价与案例分析
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介绍
01
02
03
04
疼痛缓解程度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或 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 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的变化。
神经功能恢复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量表,如 Frankel分级或ASIA评分,评 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内固定技术
使用金属棒、螺钉、钩等 内固定装置,将相邻的椎 骨连接起来,增加脊柱的 稳定性。
优点
能够有效地纠正脊柱畸形 、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和稳 定性,缓解疼痛症状。
椎管减压术原理及目的
原理
通过切除部分椎板、关节突等结 构,扩大椎管容积,减轻对脊髓 和神经根的压迫。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PPT课件(模板)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PPT课件(模板)
双侧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指 肌力Ⅱ-Ⅲ级;双侧Holfman征阳性.双 下肢肌张力Ⅲ级,双下肢病理征阳性.感 觉平面位于胸1水平
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不全截瘫
手 术 前
手 术 前 - - 颈 椎
MRI
CT
手 术 前 - -
三 维 重 建
手术情况
2007年5月在静吸复合全身性麻醉下一期行: 颈椎后路C4-Th1双开门, C4、6、7、Th1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
患者女性,50岁。主述:双下肢无力、双 上肢麻木疼痛2年,加重伴行走障碍1年
臂丛牵拉实验阳性,左侧肱二头肌、肱三 头肌、左手屈指肌力Ⅲ-Ⅵ级,右侧Ⅳ-Ⅴ; 双侧Holfman征和Rossoliana征阳性.双 下肢肌张力Ⅱ-Ⅲ级,双下肢病理征阳性.
诊断:混合型颈椎病(神经根+脊髓型)
双侧Holfman征和Rossoliana征阳性.双下肢肌张力Ⅱ-Ⅲ级,双下肢病理征阳性. 颈椎前路C5椎体部分切除, C4-5 C5-6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减压,髂骨取骨植骨融合,经C4-6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 主述:左手麻木8年,颈部不适,右上肢疼痛麻木、双下肢无力、行走障碍1年
手术情况
2007年5月在静吸复合全身性麻醉下一期行: 颈椎后路C4-7双开门, C4-7棘突间楔形骨
块植入, C4-7椎管扩大成形手术 颈椎前路C5椎体部分切除, C4-5 C5-6椎
间盘髓核摘除,椎管减压,髂骨取骨植骨 融合,经C4-6前路钢板较
高露云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
患者女性,50岁。主述:间歇性颈部不适、 双上肢麻木无力8年,双下肢无力行走障 碍1年,颈胸部束带感2个月
臂丛牵拉实验阳性,双侧三角肌、肱二头 肌、肱三头肌Ⅵ级,右侧Ⅳ-Ⅴ;双侧 Holfman征和Rossoliana征阳性.双下 肢肌张力Ⅲ级,双下肢病理征阳性.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Harrington脊柱矫形和融合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Harrington脊柱矫形和融合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Harrington脊柱矫形和融合术
术前准备:
9.术前定位 常规消毒皮肤后,在预定的 切口中心棘突侧面插进注射针头,经拍X 线片证实椎体部位,然后注入1%亚甲蓝液 0.5ml。待翌日手术时,即可准确显露椎 板范围。如术中发现亚甲蓝液已被吸收 (没有将亚甲蓝液注入骨膜组织),最好 术中摄片进一步定位。
手术资料:Harrington脊柱矫形和融合术
概述:
、神经肌肉接头处或肌肉丧失了正常功能。 一般认为,脊柱柔软且发育很快的幼年病 儿丧失肌肉的力量或对随意肌的控制,或 丧失感觉功能如本体感觉都是出现这类侧 弯的因素。多数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是较 长的“C”形侧弯,累及骶骨,并且常见 骨盆倾斜,即使很小的神经肌肉型脊柱侧 弯在骨骼成熟后还持续发展,
手术资料:Harrington脊柱矫形和融合术
手术步骤:
动牵钩分别将脊椎凹凸侧椎 旁肌牵开以扩大显露范围 (图12.29.1.1.1-5)。
然后用咬骨钳和刮匙清除所 有融合区的软组织。用刮匙 刃面朝上,自外向内、从上 而下地清除两侧椎板软组织。 在清除椎间关节表面软组织 时刮匙的刃面向上,自外向
手术资料:Harrington脊柱矫形和融合术
手术资料:Harrington脊柱矫形和融合术
手术步骤:
轻轻锤入,检查位置是否合 适,能否承受压力,再换用 钝圆钩,置入关节间隙内 (图12.29.1.1.1-7)。
上钩安置完毕后暂时用纱布 压迫上端切口止血。然后进 行安置下钩的操作,用窄而 锐的骨刀从椎板上缘剥去黄 韧带,直到看清蓝色的硬脊 膜,然后刮去椎板上缘骨质
手术资料:Harrington脊柱矫形和融合术
概述:
12.29.1.1.1-0-1~12.29.1.1.1-0-3)。 脊柱侧弯是一个临床诊断而不是一个病因 诊断,可由许多疾病所引起,根据其病因 可分为 两大类别。第一类为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 脊柱侧弯,也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弯,初次 发病年龄大多在10~13岁,诊断依靠病史、 症状、体征和必要的影

手术讲解模板: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手术讲解模板: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手术禁忌: 1.全身情况差,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手术资料: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手术禁忌: 2.由于椎体骨折或椎体肿瘤等导致椎管前 方压迫而从后方入路难以彻底减压者。
手术资料: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手术禁忌: 3.胸椎前结构损伤,伴明显的不稳定者, 宜在前路融合术后施行减压。
手术资料: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胸椎全部间盘 假体植入术
手术资料: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 入术
科室:骨科 部位:胸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概述:
胸段脊柱除脊椎连接外,尚有肋椎关节、 肋横突关节相连及胸廓之保护。因而较颈 段、腰段脊柱为稳定,严重脱位者较少见, 但另一方面.胸椎骨折脱位也较难于复位, 即胸椎压缩骨折难以过伸复位。
手术资料: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术后护理: 术后3个月内卧床,患肢不负重。以后扶 双拐下地,逐步负重。术后半年可弃拐行 走。
谢谢!
手术资料: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概述:
胸椎减压手术的入路,虽有后正中椎板切 除,侧后方肋横突切除侧前方减压,肋骨 切除胸膜外前方减压术等,但对胸髓截瘫 的病人,特别是中上胸椎损伤,由于下部 肋肌麻痹,呼吸并发症发生较腰椎者多, 故以少采用开胸切口为宜。现在通过椎板 切除,经椎弓根侧前方减压术,同样可以 去除脊髓前方的压迫,故多选择此入路。
手术资料: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术后处理: 3.术后第1天即可行肢体功能训练。
手术资料: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术后处理: 4.术后严格卧床1个月,3个月后开始功能 训练。
手术资料:胸椎全部间盘假体植入术
并发症: 1.脊髓损伤,是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截瘫。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感谢观赏
• (3)合理安置体位:后路腰椎手术采取俯卧位,俯卧位垫根据患者胸廓 和腹腔的容量节中间空隙,需让患者之胸部、腹部有空间移动,达到 胸部、腹部不受挤压的目的,使患者通气时胸腔、腹腔可自行舒缩, 以维持正常的呼吸频率、通气功能及静脉回流。俯卧位时主要的受力 点如为脂舫按海或骨隆突处,由于长时间的被动体位很容易发生皮肤 压力图,床单位予以大棉垫铺置,避免管道衣物等异物受压,膝部减 压安置男性生殖器注是护,面部受力点间歇减压,同时避免眼部压迫。
• 腰椎前侧(经腹膜)手术: 经腹膜腰椎前侧入路通常用于融合 L5-S1,虽然显露L4-L5椎间隙时需要游离部分大血管,但是该入 路也可用于L4-L5的椎间融合。
• 腰椎前外侧(腹膜后)手术: 与经腹腔入路相比,经腹膜外显露 腰椎前部有以下有点:1.可以显露L1至骶骨的所有椎体,而经腹 腔入路很难显露L4水平以上椎体;2可以利用此入路行感染的引 流,没有术后回肠炎的危险。
• 7.椎板减压用榔头、骨凿、咬骨钳或椎板咬钳咬除椎板,在目标 节段完成椎板切除。递神经剥离子、神经根拉钩探查松解神经根。
• 8.切除病变椎间盘、椎间隙和终板的准备根据医生习惯递椎板撑 开器、椎间撑开器撑开。递尖刀片切除后纵韧带,递髓核钳(先 直后翘)、椎板咬钳、咬除椎间盘。备推拉器、镶凿。备不同型 号的铰刀,用铰刀撑开椎间隙直至获得理想的椎间高度,用最后 的铰刀维持椎间高度。用刮匙(各种型号)去除间盘碎片和终板, 反复旋转刮除残留的软组织和软骨。
• (2)患者心理护理:腰椎手术患者术前往往行动不便,对手术后的愈后期望 高,希望恢复正常生活。所以术前要给予患者正确、客观的心理预期,避 免术后引起不必要的心理落差。2.术中关注的问题
• (1)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前、 手术切皮前、手术结束时根据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各项内容认真核对并 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并发症: 2.马尾神经和神经根损伤。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并发症: 3.植骨融合失败,假关节形成。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术后护理: 1.术后应及早锻炼残肢的外展和上举功能, 以防顽固性残肢内收。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术后护理: 2.伤口内宜用胶管负压引流,于术后48~ 72小时拔除。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4 4.椎体间嵌入植骨块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将切取的肋骨截成合适长度的肋骨条,以 10-0丝线捆绑,置于椎体的减压糟内。或 切取自体髂骨三面皮质骨骨块,修剪后置 于缺损区内。多余的碎骨块可填塞于植骨 条(块)前方的缺损区内。亦可自髂骨切 取三面皮质骨植骨或将碎骨填塞于钛网内 植入椎节之间。
术前准备: 3.血化生检查。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术前准备: 4.抗生素的应用。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1 1.切口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主要有以下3种,可根据骨折或病灶部位 酌情选用: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1)经胸入路:可显露胸4~12椎体,分 开膈肌脚后可显露腰1椎体。使用前路固 定者,则仅适用于胸~12的骨折或病变。 切口选择宜经过病椎以上1~2节肋骨,如 为胸9病变则切除第7或8肋骨。
手术步骤: (3)骨膜下剥离椎体:从椎体侧方开始, 向前后方行骨膜剥离,逐一剥离椎体骨膜, 直至显露出椎骨前方与手术侧的骨面。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4)切除椎间盘:先用长柄尖刀切开椎 体上下方相邻的椎间盘上下缘,再用髓核 钳逐步去除纤维环组织,然后用锐利刮匙 切除椎体上下面软骨板,使椎体终板骨质 外露。
手术步骤:
,在肌深面向前后 分离。不可将腰大肌向前剥离,注意勿损 伤肌肉深面的神经干。在结扎节段血管之 前不应作椎旁的广泛分离,若将腰静脉在 汇入下腔静脉处撕伤,可造成大出血。结 扎节段血管之后,方可在血管深面与椎体 骨膜之间、或骨膜深面分离到椎体前正中 线及对侧。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组织及肾脏等与膈肌分开。然后沿胸壁上 的膈肌附着点旁1cm切开膈肌,缝扎其出 血点。切开膈肌的内侧弓状韧带,到达腰 1椎体侧方。紧贴椎体分离,食道、主动 脉、胸导管和迷走神经均连同椎前组织一 并推向前方,不必一一寻找这些结构。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禁忌: 1.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禁忌: 2.不宜实施前路手术者。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术前准备: 1.全脊柱正侧位片,确定脊柱滑脱程度和 范围。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术前准备: 2.电生理学检查。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3)肾切口:适用于腰2以下病变。经第12肋骨下方或经第12肋骨床进入 腹膜后,为良好显露腰1椎体,必要时可切断第11肋骨后部。在切除附着 于腰1椎体的膈肌脚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撕裂膈胸膜导致气胸。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2 2.病椎的显露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2)经胸-腹膜后途径:适用于胸12~腰 1~2骨折。沿第10肋做切口,切口前方顺 延至肋缘(若需同时显露腰3~5椎 体,切口可延伸到腹直肌外缘再向下行 5~6cm)。切除第10肋骨,分离其深面的 腹横肌即达到腹膜外(图3.26.1.7.1-1)。 在腹膜外向后上方钝 性分离,使腹膜后脂肪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3 3.减压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胸椎前方减压时应先切除肋骨头,剥离出 椎体后部与椎弓根。腰椎减压者则需向后 剥离达横突,并显露椎间孔前缘。然后以 尖嘴咬骨钳先沿椎体前后方纵向开凿,仔 细逐渐切除椎体达椎弓根与椎体后缘,直 至硬脊膜前方。椎体粉碎性骨折者,可将 椎体碎骨块取出减压,骨块留作植骨用。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5 5.内固定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步骤:
选择合适规格的前路钉棒或钉板类固定系 统,将其固定于相邻正常的椎体侧方。以 Z-Plate钢板、Ventrifox固定系统或者短 节段钉棒系统固定。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注意事项:
显露后腹膜时,注意勿损伤髂总动、静脉 及其跨越髂总动脉、静脉的输尿管。后腹 膜切开前,充分将肠管向两侧牵开。后腹 膜切开后,将前后腹膜缝合牢固,尽量减 少腹腔内容物对切口的污染及形成内疝。
后入路胸椎再 融合术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科室:骨科 部位:胸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概述:
胸腰椎前路融合术由于植骨块位于脊柱的 前中柱,是脊柱的承重轴,具有明显的生 物力学优势,融合效果优于后路融合术。 尽管在操作技术上较之后路手术更困难, 但在某些病例,前路融合术是不可替代的。
(2) 结扎节段血管:切开壁层胸膜或牵开腰大 肌后,可见到膨隆的椎间盘,而椎体相对 凹陷。在椎体中部有节段血管(肋间动静 脉或腰动静脉)紧贴椎体横向行走。可用 直角钳经过血管束下方,在椎体侧方分离 血管,然后钳夹切断,逐一结扎。仔细处 理骨折椎及上下各一个正常椎的节段血管, 可以大大减少出血量。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谢谢!
(1) 椎旁的分离:在胸椎椎体侧方纵行切开壁 层胸膜,将纱布做成“花生米”大小的纱 布球,以长血管钳夹持将椎旁疏松组织稍 向前后分离,向前暂勿达到椎体前正中 线,向后显露出相应的肋骨头。腰段显露 则先作腰大肌表面分离,然后可从腰大肌 前缘把肌肉向后外侧拉开,也可在椎体的 侧前方纵行分开腰大肌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术后处理:
经胸入路者,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3~5天。密切观察伤口引流血量,常规应 用抗生素5~7天,鼓励患者深呼吸与咳嗽。 及时处理胸部合并症。后柱完整者可在术 后2周内坐起,而后柱损伤的患者宜卧床2 个月。
手术资料:后入路胸椎再融合术
并发症: 1.腹腔、盆腔脏器损伤,髂总动、静脉损 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