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介绍白血病及其治疗
北京劲松中西医结合医院杨淑莲教授个人简介

杨淑莲,女,主任中医师,硕导,原廊坊市中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
为国家重点专科、国家中医管理局区域诊疗中心—廊坊市中医院血液科带头人,现为北京劲松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所获得的荣誉: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
一直从事血液病的临床研究工作40余年,学术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中国医科院血研所进修深造一年后,专业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不但对常见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对疑难和少见类型血液病也有独到的治疗见解。
中医药为主治疗急、慢性再障有效率达80%以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率达9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80%,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90%以上,采用中药慢粒灵冲剂并HH方案治疗慢粒白血病,效果显著。
在国家级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
其中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再障肾虚证型的临床研究,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DIC的临床研究,获廊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味止血散并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还承担着省、市级4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主编并参与编写、出版了《内科病最新中医治疗》、《神经精神科病最新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内科病最新中医临床集要》、《血液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五部专业书籍。
1996年被河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优秀青年中医”称号,并获奖杯。
1997年评为市直“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市政府嘉奖;1998年被省卫生厅评为“河北省卫生计量工作先进工作者”;2002年被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春苗奖”;2003年被省委省厅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同年还被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个人擅长:从事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37年,不但对常见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对疑难和少见类型血液病也有独到的治疗见解。
《药神》王振义胆儿大的“白血病杀手”

1953年 ,王 振义 在临 床 中遇到 这样 的 情况 :有 些 病人 在 平 时没 有 出 血症 状 ,但 在 拔 牙等 小 手 术 后会 出血不 止 。王振 义翻 阅了大量 文献 ,了解到 血 浆 中凝 血因 子 的高 低值 是 出血 的关 键 ,一 般 实验 室检 验 无法发 现 ,需要 用凝 血活 酶生 成试 验 。但做 该试 验 时 ,需 要将 硅胶 涂在 玻璃 管壁 上 。当 时 国内 无 此材 料 ,王 振 义用 石 蜡代 替 硅胶 .成功 地 在 国 内 首先 确 立 了 这种 检 测方 法 ,并 做 出诊 断 ,解 决 了 这 种不 明原 因 出血 的诊断 和治 疗 问题 。
1942年 ,王振 义从震 旦 大学 附属 中学 毕业 ,并 免 试 直升 进 入震 旦大 学 ,选 择 了 医学 专业 。1948 年 ,王振 义 从震 旦 大 学 医学 院毕 业 ,获 得 医学 博 士 学 位 。因成绩 优异 ,留在广慈 医 院(瑞 金 医院前 身 ) 担 任住 院 医师 。
他 叫 王振 义 ,今 年 已经 94岁 了 .内科 血液 学 专家 ,中 国血栓 与止血 专业的 开创者 之一 ,中 国工 程 院院士 ,法 国科 学院外 籍通 讯院士 ,被世 界 医学 界誉 为 “癌症诱导 分化第 一人 ”。现为 上海 交 通大 学 医学院 附属瑞 金医院终 身教授 、上 海血 液学研 究所 名 高奖—— 凯特 林奖 ,评 委会称 他为 “人类 癌症 治 疗史 上应 用诱导 分化疗 法获得 成功 的第一 人 ”。
髓毒(白血病)中医诊疗辑要

髓毒(白血病)中医诊疗辑要
王茂生;李君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2(21)12
【摘要】髓毒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白血病,其特征为骨髓及造血组织中某型白血病细胞的弥漫性增生,浸润全身各种组织及脏器。
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出血、胸骨压痛、肝脾及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外周血中也有白细胞量和质的改变等。
【总页数】2页(P1969-1970)
【作者】王茂生;李君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河北廊坊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河北廊坊0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3
【相关文献】
1.浅析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及其诊疗
2.髓系肿瘤/白血病诊疗新近研究进展和思考
3.美国NCCN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诊疗指南及评述
4.把标题“卖”出去——《慢性髓性白血病临床诊疗指南与中国实践》标题策划
5.基因突变筛查对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诊疗的获益对比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复生堂名中医馆简介

杭州中医名医馆,复生堂,专业正规的中医门诊部,医保定点单位主推中医传统治疗、针灸推拿、养生保健,荟集了王绪鳌、肖斯文、屠尧祥、王庆华、王松华、钟海平、徐亚琳等知名中医专家,复生堂目前是杭州最好的专业中医治疗机构之一。
复生堂中医门诊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1868号。
聘有国内多位诊疗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坐诊,是集预防、保健和治疗为一体的现代化医疗机构。
门诊部本着广泽济世的精神,传承中医精髓,结合现代诊疗技术,致力于各类肝胆肠胃道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预防和治疗。
主要科室:①中医肿瘤科:王绪鳌等中医②中医内科:王庆华、钟海平等中医③中医妇科:徐亚琳等中医④中西医结合科:屠尧祥等中医⑤针灸科:肖斯文、王松华等中医⑥口腔门诊:徐海等中医主要诊疗:门诊以中药、针灸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为主,辅以现代化诊疗手段,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胃炎、胃溃疡、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亚健康、中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病、肾病、急慢性肠炎、失眠、结石、干燥综合症、牛皮癣、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症、颈椎病、椎间盘脱出等内、外、妇科疾病方面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广大患者提供疗效可靠、安全便捷、周到热情、价格合理的诊疗服务。
同时复生堂能够根据患者提供:①针对门诊顾客,开展中、西药配方服务;②提供中药代煎服务;③代客加工散剂、冬令膏方、参茸切片及粉碎处理;【门诊预约】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1868号(新世界•铂悦轩)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7:00复生堂主要老中医介绍:王绪鳌:中医肿瘤科坐诊时间:每周周五下午(请提前电话预约)擅长:治疗肺、肝、胃、肠、乳腺、鼻咽癌及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简介:主任医师,教授,原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
全国中医肿瘤专家委员会顾问,原浙江省抗癌协会顾问,原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原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张亭栋:用砒霜治疗白血病

张亭栋:用砒霜治疗白血病作者:张严平熊琳来源:《大众科学》2015年第11期2015年9月19日,2015求是颁奖典礼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血液病专家、83岁的张亭栋教授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张亭栋,是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他一生研究的“最爱”,就是砒霜。
对于砒霜,这一家喻户晓、谈之色变的剧毒物,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还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可疗伤治病。
那么,张亭栋是如何走上用砒霜治疗白血病、“以毒攻毒”的道路的?剧毒的砒霜又是怎样在他手中变成了治病的良药?砒霜静脉注射“第一针”“将中药剧毒药物砒霜直接注射到人体静脉,这种尝试在当时无法想象。
”张亭栋回忆当年的研发过程时,如是说。
也正因当年的大胆尝试,业内医生给他这针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古今中外第一针”。
这第一针的启蒙,始于1972年。
那一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一个公社卫生院传出了能治疗癌症的消息。
省卫生厅为核实情况派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外科、中医、药剂科和胸科的5人专家组前往调查,同时具有中西医研究背景的张亭栋被任命为组长。
张亭栋和同事们前脚刚跨进公社卫生院,就被住院的癌症患者围得水泄不通。
大家争相诉说自己的病情:大肠癌患者说不便秘了,肝癌患者说不疼了,宫颈癌患者说不出血了。
正说得热闹,一位老人好不容易挤进人群,对着专家组的赵教授问了一句:“赵教授,你咋来啦?”“怎么?您是?”“俺在你那儿看过食道癌啊!那时候连饭都吃不下,以为没戏了,手术也没做就回来了。
现在俺好多了,一顿饭能吃俩馒头!”专家组立即将这位患者送往县医院透视检查,结果发现他的食道内肿瘤萎缩,堵塞得到有效缓解。
眼前的事实让专家组难以置信。
仔细追问下才知道,原来,林甸县一位老中医用砒霜、轻粉和蟾酥等中药组方治淋巴结核,开始是用药捻子,后来由一位药剂师改为针剂。
药剂师罹患皮肤癌的母亲正是使用了这个药方,涂拭患处1个多月后奇迹般痊愈。
因为卫生院最早是在1971年3月开始使用这种肌肉注射针剂来治疗癌症的,所以,人们将其命名为“713”。
访邓氏杏林第七代传人邓飞虹老中医

访邓氏杏林第七代传人邓飞虹老中医仁者医术大医风骨----访邓氏杏林第七代传人邓飞虹老中医人物档案:邓飞虹,祖籍河南南阳,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顾问、香港大公报中华医疗顾问,广州中医养生保健科研课题基地专家顾问、广州洪茂大药房中医主任医师、邓氏杏林第七代传人。
出身中医世家,五十年来凭着一颗爱心一把草药,治愈白血病、胃癌、肺癌、直肠癌、肝炎、大小三阳转阴,根治糖尿病、中风、心肌梗塞、肝胆结石、七日戒毒等一些疑难杂症。
曾获“华佗医圣”、“国医名师”等荣誉称号。
采访邓老中医,源于他所治愈的一名白血病患者的描述:一把草药,使往日已被八大医院判过“死刑”的符女士康复如常。
在广州伍仙桥,还有这样一位民间奇人?怀着崇敬与好奇,我走访了名老中医邓飞虹。
70多岁的邓老健谈、豁达,他凭着一颗爱心一把草药,以其高超医术、仁爱之心治愈患者无数,而其行事为人则淡泊低调,孙思邈在其名著《千金要方》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谈起中医,邓老更是口若悬河,说他嗜中医如生命一点也不为过,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几千年来为防治人类疾病、促进民族繁衍和祖国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2003年,在抗击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再次显示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防治效果,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公认。
比如癌症,西医无非是手术,放化疗更不行,“敌人死800,我们死1000,得不偿失”,自身免疫力严重下降,最后一点办法都没有,中医则不同,一把草药,一个习惯,一腔希望、一个信念,就能将疾病消失于无形,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无与伦比。
听着邓老的侃侃而谈,翻着他在各大学术讲坛的论文专著,看着被他医好的各种疑难杂症病例,我终于了解到“药调不如神调,神易静养,不易躁扰。
静则养神。
”诸多身体之疾病,盖因心理问题所致。
我还懂得了“水是诸药之王,缺水,人就会百病丛生。
”我更懂得了“仁者医术,大医风骨”这几个字的真实含义.湖北付女士,白血病患者,八大医院已不愈收治,只有在家立等天命,2007年11月该女遇到老乡杨老先生,杨老原是国民党老兵,心脏病患者,现已被邓老治好,遂寻至邓老处,一段时间的调理之后,如今已是疾病全无,康复如常人。
周霭祥诊疗血液病治学之路

世界中医药 2007 年 11 月第 2 卷第 6 期
者, 加用活血化痕药, 使补中有泻。缺铁性贫血, 以皂 矾为核心, 结合益气补血, 调理脾胃。营养性巨幼细胞 性贫血, 宜补气血, 益脾肾。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以活 血化癖为主要治则。白 血病, 多为正虚邪实, 主张祛邪 与扶正相结合, 早期以祛邪为主, 晚期以扶正为主。祛
中医学对血液学的认识, 远在《 黄帝内经》 中就有 记载。血液系统的病症, 也散见于历代医书中, 血 如“ 病”血枯”血症” 脱血病” “ “ “ 等。清代唐容川的《 血证 论》 便是一本出血性疾病的专著。 2. 1 血液生成: 中医学早就认识到“ 阴之所生本在五 味”《 ( 素问》 ,五谷之精液, ) “ 和合而为血”《 ( 灵枢》 , ) “ 心主身之血脉” 《 ( 素问》 ,中焦受气取计, ) “ 变化而 赤, 是谓血” 《 ( 灵枢》 , ’主骨、 ) “ 肾 生髓、 藏精” 《 ( 素 问》 ,肝者……以生气血” 《 ) “ ( 素问》 。这些记载, ) 明 确地指出了饮食中的精微物质是造血的原料, 经过脏 腑的作用, 生成血液。 根据以上的认识, 饮食是造血的原料, 肝、 心、 脾、 胃、 肾等脏腑都与造血有关。其中任何一处有病, 都可 影响造血。中医学认为造血的骨髓与肾有密切关系, 故肾在造血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周老根据中医学的 理论, 联系现代医学中骨髓是造血组织的认识, 总结 为:饮食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后, 其精微物质运送到骨 髓, 在心和肾之“ 生血” 生髓” “ 的作用下, 生成血液。 肾主骨生髓, 骨髓的造血机能旺盛与否, 和肾的强弱有 关, 故肾与造血的关系最为密切。而脾是生化之源, “ 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可见气血亏虚与心、 , 脾、 肾关系密切。 2. 2 血液运行: 《 素问》 记载“ 夫脉者血之府也”“ ,经 脉流行不止, 环周不休”“ ,心主身之血脉” 。说明心、 脉、 血三者关系密切。血液在脉管内运行, 主要靠心气 的推动。所谓“ 气行血亦行, 气滞血亦滞”一旦心气衰 , 微, 则血行缓慢, 可出现血液痕滞现象。心气不匀, 时 有时无, 时强时弱, 可出现结、 代脉象。 3 临床体会 3. 1 治疗原则:周老对于多种血液病总结出一套相应 的治疗方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张重点补肾, 其次 补脾肝, 兼补气血。溶血性贫血, 在溶血发作期, 以清 热利湿为主, 兼补气血, 益脾肾;不发作期, 重点补气 血, 益脾肾, 加用清热利湿退黄之品, 以祛余邪;有寮血
平遥县十大名老中医简介(精)

平遥县“十大名老中医”简介【编者按】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县中医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患者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中医临床专家。
2012年,经基层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考核等一系列严格程序,我县推出“十大名老中医” 。
这些名医个个身怀绝技,各有专长,为民除疾疗伤,享有名望,为我县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培章,男, 1932年 5月生,平遥县道虎壁王氏妇科第 27代、傅山女科第 9代传人,主任医师。
王氏中医妇科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精于“胎前、产后、调经、种子、崩漏带下”而名噪三晋,远传冀、秦、鲁、豫、广东诸省。
据王氏家谱记载,始祖王厚,宋朝名医,为泉乐里三甲中人。
王氏妇科自此医道家传不断,名医世代迭出。
王培章 4岁受医学启蒙, 12岁随父侍诊, 17岁独立行医, 22岁在榆次晋华纺织厂医院任妇科医师 10年, 后回平遥二轻医院工作。
学术尤崇傅山、东垣二家,临证随机应变,辩证治疗得心应手,人称“当代傅青主” 。
20世纪 70年代,创“环带汤”治疗上环后带下、出血之病,受到了省、市的表彰; 1985年、 1990年分别应邀在省中医研究所、山西中医学院进行专家坐诊; 1987年撰《傅青主妇科家传应用》一书并出版, 1992年再版发行。
现担任山西省傅山研究学会顾问等职。
临床60余年来,他刻苦潜心研究,医术日臻精湛,每日求诊者络绎不绝,接待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海内外华侨患者达 70多万人次, 先后有全国 20余家报刊和电台介绍其事迹。
多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屡获殊荣, 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两次获得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予的一等功、二等功荣誉。
其医疗技术和科研成就载入香港亚洲出版社出版、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大陆求医购药指南》。
张人杰,男, 1943年生,平遥县赵壁村人。
自幼随祖父张襄甫学习中医。
在祖父指导下, 系统学习了中医学院使用统编教材以及张景岳、柯韵伯、李士材、陈修园、顾松园、张寿甫诸家的著作, 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方面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中医介绍白血病及其治疗
张宗甫在创立”五行致癌学说”理论后,依据白血病的不同成因、不同部位
以及引起的不同脏腑内伤、特异的五行失衡,对白血病进行了七型五类分类,把
白血病分为”伤木正虚型”、”伤金毒踞型”等35种类别,从而为白血病的个性
化治疗、科学性治疗和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医学界称为”白血病五行分
类法”;
白血病的具体分类及各型特点,详见下表
五行伤金 五行伤木 五行伤水 五行伤火 五行伤土
气滞 气滞伤金型 气滞伤木型 气滞伤水型 气滞伤火型 气滞伤土型
血瘀 血瘀伤金型 血瘀伤木型 血瘀伤水型 血瘀伤火型 血瘀伤土型
食伤 食伤伤金型 食伤伤木型 食伤伤水型 食伤伤火型 食伤伤土型
湿聚 湿聚伤金型 湿聚伤木型 湿聚伤水型 湿聚伤火型 湿聚伤土型
痰结 痰结伤金型 痰结伤木型 痰结伤水型 痰结伤火型 痰结伤土型
毒踞 毒踞伤金型 毒踞伤木型 毒踞伤水型 毒踞伤火型 毒踞伤土型
正虚 正虚伤金型 正虚伤木型 正虚伤水型 正虚伤火型 正虚伤土型
白血病能不能治好
一、 白血病能不能治好,主要看白血病的发展时期及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否得
当,如果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白血病是可以治好的;所以,白血病的治疗
效果与白血病的治疗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二、 中西医结合是提高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疗效,有计划
地把联合化疗、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支持治疗以及防治脑膜白血病和其
他白血病并发症的治疗结合起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增强机体抗病
力,消灭白血病细胞,以期达到根治的目的。
三、 联合化疗是目前诱导完全缓解较有效的手段。缓解期的维持也要用化学
药物。儿童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用强的松加长春新碱,90%可得到安全缓
解。首都医院报道(1973年),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成人为主)用VEMP方
案(即长春新碱、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强的松);急性粒细胞型,急性单
核细胞型白血病用CMMP方案(喜树碱、丙脘、6-疏基嘌呤、强的松)或VEAGP
方案(VCG、CYC、Ara-C、6-TG、强的松)同时配以中医药治疗,缓解率87%,
中位生存期为249天;而单用西药化疗治者,缓解率为61.2%,中位生存
期为144天。兰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68例,缓解率达85.5%,
单纯西药治疗58例,缓解率仅50%。河南医学院报道治疗急性白血病74
例,缓解率79.3%。而单用西药组16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
总缓解率为31%。以上充分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优越性。
四、 在缓解开始以后,还需要加强化疗作巩固治疗。整个化疗期间可用中医
扶正及支持疗法,使化疗疗程能够比较顺利进行。在维持缓解期间,用中医
药扶正祛邪治疗,可以延长缓解期,使机体得以调整和恢复,以利再程化疗。
五、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已展示其优越性,许多获效存活多年的病例,
大多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论是增强综合化疗效果,减低化疗毒性、并发
症的中医药治疗,还是在缓解期的巩固治疗等方面,中医药都起了很好的作
用。因此,进一步研究提高疗效的方法和途径,研究中医药作用的机理是很
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