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肾内科

合集下载

儿童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儿童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儿童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儿童肾病综合征(CRF)指的是由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儿童出现全身性紊乱的一种疾病,它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慢性CRF主要表现为低血清尿素氮、蛋白尿、高血钾和低
血钙等,血清尿酸明显升高,肌酐会出现剧烈上升,伴有细菌性尿毒症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冠心病、肾衰竭,以及由水、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受紊乱造成的代谢性紊乱,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

1. 临床诊断标准: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尿素氮、血钾、血钙、血钠、血尿酸、血氯、肌酐、
尿液常规、尿蛋白、尿酸、尿钙、肾影像学和血浆肌酐升高等。

(2)实验室、影像学和临床特征:2个或2个以上实验室或影像学特点加上腰痛或其他临床症状,经检查诊断。

2. 诊断支持:
(1)家族史:多数病例有家族性肾脏疾病史,因此应查询患儿家族史,如有异常,
可作为辅助诊断标准。

(2)肾影像学检查:肾影像学检查提供有关肾脏病重症度的重要信息,特别是血液
流动试验、肾盏B超及肾切片以及肾脏断层扫描等技术可以确诊伴发肾盂瓣穿孔或其他病变。

(3)其他检查:有必要时应行肾活检及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
肾脏病变类型。

综上所述,儿童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1)实验室检查,如血尿素氮、血钾、血钙、血钠、血尿酸等;(2)实验室、影像学和临床所见;(3)家族史;(4)肾影像
学检查,如血液流动试验、B超及肾切片等;(5)其他检查,如肾活检和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等。

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

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

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终末期肾病(ESKD)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根据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美国肾脏病学会(ASN)的共同定义,终末期肾病是指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每分钟15毫升,且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的状态。

诊断终末期肾病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疾病进展情况。

其次,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和检查肾脏区域。

实验室检查方面,常规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和尿常规等指标,以评估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除了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

肾脏超声、CT和MRI等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观察肾脏的结构和形态,发现肾脏病变的情况,从而辅助诊断。

在确定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时,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这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

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旦确诊,患者需要尽早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及时的诊断还能够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全面的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准确地诊断和及时地治疗,患者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应该重视终末期肾病的诊断工作,以期早日控制疾病,延缓病情进展。

中国肾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肾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肾病诊疗指南(2024版)前言本指南根据我国肾脏病防治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肾脏病研究的最新进展,为肾脏病专科医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诊疗规范,旨在提高我国肾脏疾病的诊疗水平,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目录1. 概述2. 诊断方法3. 慢性肾病4. 急性肾损伤5. 慢性肾衰竭6. 常见肾小球疾病7. 常见肾实质疾病8. 儿童肾病9. 老年肾病10. 肾病综合征11. 治疗原则12. 药物治疗13. 中医治疗14. 护理与康复15. 预防与调养16. 研究进展与展望1. 概述肾病是指影响肾脏正常功能的疾病,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血管等部位的病变。

我国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2. 诊断方法肾病诊断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肾活检等。

其中,肾活检是确诊肾脏疾病类型的重要手段。

3. 慢性肾病慢性肾病(CKD)是指持续损害肾脏功能的一种疾病。

根据我国CK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CKD患病率为10.8%。

4. 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AKI)是指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表现为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失衡和全身炎症反应。

5.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CRF)是慢性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表现为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和全身多系统受累。

6. 常见肾小球疾病肾小球疾病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7. 常见肾实质疾病肾实质疾病包括肾炎、肾病、肾肿瘤等。

8. 儿童肾病儿童肾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9. 老年肾病老年肾病是指老年人发生的肾脏疾病,常见病因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

10.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11. 治疗原则肾病治疗原则为:控制原发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防止并发症。

1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压、降脂、抗凝、免疫抑制等。

肾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版

肾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版

血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血尿的定位诊断〔一〕肾小球与非肾小球血尿的推断1.管型尿:如能发觉管型,特别是红细胞管型更是肾小球血尿的的特征,但尿沉渣中红细胞管型数量不多,一般显微镜检查简单遗漏,如能用位相显微镜检查,则较易观察到管型。

2.尿蛋白测定:血尿伴有明显的蛋白尿常是肾小球血尿。

假设肉眼血尿,而其尿蛋白>1g/24h,或定性>++,则提示肾小球疾病。

但必须指出,有些肾小球疾病可无蛋白尿,而仅表现血尿。

3.尿红细胞形态:用位相显微镜〔PCM〕观察尿沉渣,是确定肾小球性血尿的主要方法,肾性血尿畸形红细胞率>80%。

1982年,Fairley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以鉴别血尿的来源,Fairley诊断标准如下:〔1〕尿红细胞:①“+〞;②“++〞;③“+++〞;④“++++〞。

〔2〕均一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

〔3〕变形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外形呈2种以上的多样变化。

〔4〕混合形血尿:正常、变形红细胞均在“+〞以上,以偏多的一种为诊断依据。

〔5〕推断结果:变形红细胞血尿,或以其为主的混合形血尿,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

均一红细胞或以均一红细胞为主的混合形血尿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4.尿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分布曲线分析:采纳自动血细胞计算仪测定新奇尿标本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分布曲线,如平均容积≤72fl,且分布曲线呈小细胞分布,则说明血尿多源于肾小球。

〔二〕上尿路与下尿路出血1.上尿路出血:多呈暗棕色尿,无膀胱刺激征,有时可见蠕虫样血块;有时伴肾绞痛;有血块者通常不是肾小球疾患,而是输尿管、肾盂出血或肾肿瘤出血。

2.下尿路出血:尿三杯试验对诊断下尿路出血特别有援助。

嘱病人排尿于3个玻璃杯中,不要间断,第1杯10~15ml,第3杯10~30ml,其余排入第2杯中,作肉眼观察及显微镜检查。

如第1杯细胞增多〔初段血尿〕则为前尿道出血;第3杯红细胞增多〔终末血尿〕,则多为膀胱基底部、前列腺、后尿道或精囊出血;3杯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程血尿〕,则为膀胱颈以上的出血。

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

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

防治
5. 肾移植
对于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患者,肾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肾移植可以改善患者的生 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但是,肾移植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合适的肾源,同时需要进 行严格的配型和术后管理
总结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 病,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延缓病 情进展、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 义
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 病导致的肾脏损伤, 常表现为蛋白尿和肾 功能异常
肾移植是指将供体的 肾脏植入受者体内, 以替代受损或失去功 能的肾脏
多学科协作是指多个 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 合作,为患者提供综 合、全面的治疗方案
总结
以上名词解释有助于更 好地理解慢性肾脏病的
相关概念和治疗方法
THANK YOU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及其家 属进行慢性肾脏病的教育和培训非 常重要。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慢性 肾脏病的原因、进展、治疗和预防 措施,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管理
总结
3 多学科协作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肾脏科医生、营养师、 心理医生、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等。这些专业人员可以共同为患 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管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结
通过遵循以上提示,慢 性肾脏病患者可以更好 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提 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医生可以通过更 好的沟通和协作,为患 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 的治疗和支持
总结
十、名词解释
慢性肾脏病(CKD):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 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 ,持续时间超过3个 月。这些异常可能包 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尿蛋白或血尿等
预防为主
未来慢性肾脏病的防治重点将更倾向于预 防,包括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 素等手段降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和进展 速度

肾脏疾病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肾脏疾病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肾脏疾病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一、概述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种类较多,病因、机制也各有不同。

因此,只有充分了解肾脏疾病和肾功能检测指标的特性,才能合理应用各种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发挥其在肾脏疾病诊断、疗效评估等方面的作用。

二、肾功能检测指标的分类与评估(一)肾功能检查项目的分类临床实验室肾功能检查项目较多,可依据肾功能检查的部位和功能分类。

1、肾小球:滤过功能、屏障作用2、近端小管:重吸收功能、分泌功能3、远端小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酸碱平衡功能4、肾血管:肾血流量(二)、肾功能检测指标的评估1、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尿液常规检查,如尿量、尿比重、尿蛋白定性、尿沉渣镜检等,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

但因其敏感性较低,不利于肾脏疾病,特别是肾小管早期损害的诊断。

2、肾小球功能及损伤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检查一般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作为常规首选指标,尿白蛋白检测作为协同指标,这两个指标的联合应用能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早期损伤进行评估。

血尿素、血肌酐测定敏感性较低,仅对肾衰竭、晚期肾脏病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血CysC浓度与GFR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关系显著优于血肌酐。

3、肾小管功能及损伤检查: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确诊依赖肾活检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但临床上往往采用非创伤性的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查作为肾小管间质疾病诊断和监测的手段。

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肾小管损伤标志物为尿低分子蛋白质、尿液中肾小管组织抗原和尿酶。

4、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查一般以α1-MG、β2-MG和RBP等作为评价指标这类低分子量蛋白质在尿中出现和增加,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近端小管损伤还可用NAG作为灵敏标志物,髓祥和远端小管损伤以THP为标志物。

三、肾功能检测指标的选择及应用注意事项(一)肾功能检测指标的选择1、首先应明确进行肾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估计、病情观察,还是为了确定治疗方案。

肾内科知识点总结

肾内科知识点总结

肾内科知识点总结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对于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肾内科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包括肾脏的生理功能、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肾内科的重要知识点。

一、肾脏的生理功能1、排泄功能肾脏通过生成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素、肌酐等)以及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排出体外。

正常成年人每天的尿量约为 1500 2000 毫升。

2、调节功能(1)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肾脏可以根据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状况,调节尿量和尿液中电解质的含量,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稳定。

(2)调节酸碱平衡:肾脏通过重吸收和排泄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使 pH 值保持在 735 745 之间。

3、内分泌功能(1)分泌肾素:肾素可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

(2)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3)活化维生素 D:将维生素 D 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形式,参与钙磷代谢的调节。

二、常见的肾内科疾病1、急性肾小球肾炎多由链球菌感染后引起,起病急,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治疗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多数患者可自愈。

2、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迁延,缓慢进展,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治疗的目的是延缓肾功能恶化,预防并发症。

3、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

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

治疗通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4、急性肾衰竭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下降,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

常见的病因有脱水、休克、急性肾小管坏死、尿路梗阻等。

治疗包括纠正病因、维持内环境稳定、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5、慢性肾衰竭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性减退,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临床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

肾病综合征确诊标准

肾病综合征确诊标准

肾病综合征确诊标准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疾病。

NS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肾小球疾病,常见于小儿和成人。

NS确诊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组织学检查三个方面。

目前,常用的NS诊断标准是欧洲肾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Nephrology,ESPN)2012年修订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

通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即尿中所有类型的蛋白都显著增加。

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可有增多。

2.辅助表现:(1)低蛋白血症。

血清白蛋白<30g/L。

(2)水肿。

常见于肌肉、面部、腹壁和阴囊。

轻者可无水肿,重者可出现肺水肿。

(3)高脂血症。

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

(4)腹泻和感染。

NS易合并腹泻和感染,应引起重视。

二、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和尿蛋白定量。

尿常规可发现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增多,尿蛋白定量可确定是否存在大量蛋白尿。

2.血常规。

NS患者可伴有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异常。

3.肾功能和电解质。

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轻度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正常或轻度升高。

电解质常规正常或出现低钾、低钠。

4.肝功能和血脂。

NS患者常伴有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高脂血症检查可发现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和 LDL-C 升高, HDL-C 降低。

5.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NS患者血清IgG、IgA和IgM可升高,补体C3和C4正常或轻度降低。

6.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NS患者常伴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三、肾组织学检查1.肾活检是确诊NS最可靠的方法,可确定病变类型、病变程度、严重程度和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Ccr= ———————————— 血肌酐浓度(mg/dL或umol/L/88.4 )85
--不适用于老年、儿童、肥胖者
• 影响因素
– 血肌酐水平高,肾小管排泌增多,导致Ccr高 于GFR
– 肌酐的肾外清除,约0.026mL.kg-1.min-1 – 药物:甲氰咪胍 抑制肾小管排泌, Ccr .
纠正Ccr=Ccr×1.73/体表面积 *可用4h留尿法代替24h留尿法
正常值:80-120 ml/min
•Cockcroft公式: [140 年龄(岁)] 体重(kg)
男性:Ccr= ———————————— 血肌酐浓度(mg/dL或umol/L/88.4)72 [140 年龄(岁)]体重(kg)
✓菊粉清除率(Cin) •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 血尿素氮、血肌酐 • 放射性核素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 血2微球蛋白(2-MG)浓度
菊粉清除率
优点:准确反应GFR 目前是测定GFR的金指标
• 缺点
–操作复杂,昂贵 –需时长,临床应用少,主要应用于科研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原理:
外源性肌酐:食物-肌酐(生成受食物影响) 内生性肌酐:肌酸-磷酸肌酸- 肌酐(生成稳定) 肌酐通过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泌量
.肾血管检查: 造影、磁共振
• 肾组织病理检查: • 肾内分泌检查: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红 细 胞 :正常<3/HP • 红细胞位相:肾小球源性血尿,3种以上形态
的变形红细胞尿>75%,MCV《75
• 白 细 胞 :正常<5/HP 中性核白细胞:感染,结核;急性肾炎,急 进性肾炎 单 个 核 细 胞:间质性肾炎,狼疮肾炎,小 血管炎
• 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分子量为 13kD
• 所有的有核细胞均可分泌,产生率恒定
• 不受炎症或肿瘤的影响,也不受肌肉容 积影响
• 肾脏是清除循环中胱抑素C的唯一脏器
• 肾小球自由滤过,不被肾小管排泌
• 胱抑素C比肌酐敏感
• 判断肾功能损害时Ccr较Scr、BUN更敏感
• BUN/Scr 10:1 器质性肾衰竭 BUN/Scr >10:1 肾前性少尿/肾外因素 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放射性核素肾小球滤过率测定(ECT)
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
原 理:(99mTc-DTPA) 几乎完全从肾小球滤过并
清除,敏感性与菊粉相仿。
正常参考: 男12515mL/min,女11515 mL/min 临床意义: 同Ccr。 优 点:非创伤性、简便、安全、灵敏 缺 点:机体器官将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
• 缺点:GFR下降到正常的1/3时,Scr才 开始上升. 性别、肌肉容积和代谢状态等因 的影响。
• 临床意义
– 一定程度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情况
– 鉴别肾前性和肾性氮质血症 肾前性: Scr200mol/L;BUN/>Cr10:1(mg/dl) 肾 性: Scr>200mol/L;BUN/Cr 10:1
试剂
肾小球 肾小管 滤出 吸收 肾小管排泌
评价
菊粉 肌酐 葡萄糖
全部 全部 全部
GFR的理想试 剂

很少
基本代表GFR
全部

大部分(肾 小管周围的 毛细血管)
肾小管最大吸 收率测定
肾血流量测定 试剂
•“标准”物质:菊粉 •临床常用: 肌酐清除率
血肌酐 尿素氮 血β2微球蛋白
原理:人体蛋白质代谢终产物 可全部从肾小球滤过,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
正常值: 3.2-7.1 mmol/L(9mg/dl-20mg/dl) 临床意义:
肾功能损害程度评估(GFR下降到正常50%以下时 ,BUN才开始上升,不作为早期指标)
注意其他因素影响:饮食蛋白质量、消化道出血、 高分解代谢如发热等、肾前性因素如血容量不足 、心功能衰竭等
• 临床意义 – 较早地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GFR低于50%,
Ccr<50ml/min,Cr、 BUN正常)
– 评估肾小球功能受损程度 – 指导治疗
• 原理:肌酐只从肾小球滤过,当肾小球滤 过功能下降时,血肌酐上升。
• 留取血标本要求与测Ccr一样 • 正常值:
< 1.5mg/dl(106umol/L)
- 评价滤过功能最重要的参数 -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
GFR=Ux ×V / Px 80-120ml/min
• 肾血浆清除率(clearance)
- 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全 部清除 (Cx) ( ml/min 或L/24h) - 如果某物质在肾小管内不被重吸收也不排泌, 只由肾小球滤过,则滤过率与清除率相同 GFR=Cx =Ux × V / Px
很少。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 升血液中的内生性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严格控制饮食和肌肉活动量相对稳定
标本留取方法:
1. 素食(低蛋白)、禁大量肉食、避免剧 烈运动 3 天
2. 收集24小时尿(甲苯防腐),测定尿 肌酐浓度(Ucr)
3. 同时取 2ml 抗凝血测血肌酐(Scr)
计算: Ccr (ml/min) =Ucr(umol/L)×U(ml/min) Pcr(umol/L)
肾小管性酸中毒 诊断试验
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 碘锐特清除率
131I-邻碘马尿酸钠检查有效肾 血浆流量(ERPF)
氯化铵负荷试验 碱负荷试验
• 判断肾脏损害的程度 • 判断预后 • 评价治疗效果 • 指导调整药物用量
常用的肾脏功能检查
• 肾功能检查: ✓ 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功能检查 肾血流量测定
• 肾小球滤过率(GFR)
• 上 皮 细 胞: 阴道分泌物
功能定位
肾小球滤过功能
近端肾小管功能
远端肾单位功能
标准检查法
菊粉清除率
肾小管最大葡萄糖重吸收 量(TmG) 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 泌量(TmPAH)
临床常用检查法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ECT 血尿素氮、血肌酐 血2微球蛋白(2-MG)浓度
尿肾功能
浓缩稀释试验
肾血流量
肾内科
• 肾小球
– 滤过血浆,生成原尿
• 肾小管
– 重吸收:氨基酸、蛋白、碳酸氢根、钠 、钾、水、葡萄糖等
– 排泌:氢、钾、氨、药物、毒物等 – 浓缩稀释功能
• 肾血管
– 充分的血流量,保证肾脏的正常功能
• 尿液检查: 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 特殊生 化检查 (蛋白、酶学)
• 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功能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